三级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合集.doc
《三级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合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级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合集.doc(53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第一章 基础心理学 第一节:绪论 第二节: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第三节:感觉和知觉 第四节:记忆 第五节:思维、言语及想像 第六节:意识与注意 第七节:需要与动机 第八节:情绪、情感和意志 第九节:人格 第一章 基础心理学知识 * 心理学是一门内容广泛的学科,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学科. 心理学二大分支(1) 一、基础心理学 着重于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基本规律的探讨。 研究心理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对一般 正常成人 各种心理活动的发生、发展基本规律的探讨; 心理学二大分支(2) * 二、应用心理学 是心理学在各个领域中应用的学科。例: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人在从事教学和教育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以及研究学生在学习知识、个性形成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 心理咨询是心理学的应用技术,咨询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第一节 绪 论 * 第一单元 研究对象和内容 * 第二单元 人的心理的实质 * 第三单元 心理学发展简史 * 第四单元 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第一单元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 基础心理学(普通心理学):以 正常 成人 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基础学科。 * 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人除了熟睡之外的一切活动都属于心理活动。 心理现象构成图 补充知识:心理学的三大特点 一、心理学既是一门年轻的科学,也是一门古老的科学。 说它年轻,是因为它1879年诞生,至今128年的历史;说它古老,是因为在人类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心理学思想一直存在(属于哲学).如:我国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就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教育心理学思想家,他的《论语》一书蕴藏有丰富的教育心理学思想。再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年)的《灵魂论》一书,也对人的心理作了全面而系统的考察. 二、心理学既是一门自然科学,也是一门社会科学. 三、心理学既是一门理论科学,也是一门应用科学。 补充知识: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演变 基础心理学的内容(1) * (一)认知 * 认知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说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 * 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表象、思维、想象、言语等心理过程。 基础心理学的内容(2) * (二)需要和动机 * 需要是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是对维持和发展其生命所必须的客观条件的反映;动机是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并朝向一定目标前进的内部动力 ; * 当人意识到自己的需要时,这种需要就变成了人的活动动机. 基础心理学的内容(3) * (三)情绪、情感和意志 * 情绪和情感是伴随认识和意志过程而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和内心的体验 ; * 是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 意志是人的思维决策见之于行动的心理过程 基础心理学的内容(4) * (四)能力、气质和性格 * 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 气质是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总和,即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稳定性和灵活性方面的人格特征; * 性格是表现在对事物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上的人格特征。 基础心理学的内容(5) * 心理现象分为两大类:心理过程和人格 ; * 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是以过程的形式存在的,它们都要经历发生、发展和结束的不同阶段,所以属于心理过程; * 人格也称个性,是指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一贯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倾向性和人格特征 . 动物心理的演化 * 无脊椎动物: 感觉 * 脊椎动物: 知觉 * 灵长类动物: 思维萌芽人: 思维、 意识 第二单元 人的心理的本质 * 心理是脑的机能, 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能动的反映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主观的反映 第二单元 人的心理的本质(1)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 *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 没有脑的心理,或者说没有脑的思维是不存在的; * 正常发育的大脑为心理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 从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说明了心理是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活动的结果,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1) * 大脑只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心理并不是大脑本身所固有的; * 心理现象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通过大脑活动而产生的.所以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离开客观现实来考察人的心理,心理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对人来说,客观现实既包括自然界,也包括人类社会,还包括人类自己。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2) * 心理的反映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能动的反映.因为通过心理活动不仅能认识事物的外部现象,还能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并用这种认识来指导人的实践活动,改造客观世界。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3) * 心理是大脑活动的结果,却不是大脑活动的产品。因为心理是一种主观映象,这种主观映象可以是事物的形象,也可以是概念,甚至可以是体验,它是主观的,而不是物质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应该把心理和物质对立起来,不能混淆,否则便会犯唯心主义或庸俗唯物主义的错误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4) * 心理是在人的大脑中产生的客观事物的映象,这种映象本身从外部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但是,心理支配人的行为活动,又通过行为活动表现出来.因此,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人的行为,客观地研究人的心理。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5) * 研究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应该是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边缘科学。研究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是自然科学的任务,研究社会对心理活动的制约又是社会科学的任务。作为一个心理学家,如果他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去研究心理现象,他就是一个自然科学家;如果他从社会科学的角度研究心理现象,他就是一个社会科学家。 心理学史上划时代的事件 1879年 冯特(德国 1832——-1920) 莱比锡大学 建立心理学实验室 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墨菲:在冯特创立他的心理学实验室以前,心理学像个流浪儿一样,一会儿敲敲生理学的门,一会儿敲敲伦理学的门,一会儿敲敲认识论的门。1879年,它才成为一门实验科学,有了一个安身之处和一个名字。 心理学早期有影响的学术流派 第三单元 心理学发展简史(1) * 教材(基础知识)P5-8 * 一、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 19世纪以前,心理学一直隶属于哲学的范畴; * 19世纪中叶,由于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引进了实验的方法,才使心理学成为一门实证的科学,并最终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 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参见本课程教学参考 第三单元 心理学发展简史(2) * 二、学派的纷争(1) * 构造心理学派代表人:冯特、铁钦纳 * 这个学派主张心理学应该采用实验内省的方法,分析意识的内容,并找出意识的组成部分(如感觉、知觉、思维、情感等),以及它们如何连结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 他们用所谓内省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想找出构成人的心理的基本元素,人们称其为构造心理学派. 第三单元 心理学发展简史(3) * 二、学派的纷争(2) * 行为主义学派代表人:华生 * 这一学派认为,构造主义研究人的意识,而意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研究意识很难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科学.因而他主张心理学要抛开意识,径直去研究行为。 * 这一学派的观点也是一种典型的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第三单元 心理学发展简史(4) * 二、学派的纷争(3) * 格式塔心理学派代表人:魏特海墨等 * 德国心理学家魏特墨等人认为整体大于部分的相加,因而反对把心理现象分解为元素,主张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建立了完形心理学,或叫格式塔心理学派. 第三单元 心理学发展简史(4) * 二、学派的纷争(4) * 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弗洛伊德 *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行为源于本能和原始的冲动,特别是性冲动。如果人的某些本能不能得到满足,并被压抑到潜意识中,就会导致精神疾病.把压抑到潜意识中的体验和情绪挖掘出来,加以舒发,就能获得治疗的效果. * 弗洛伊德还把人的心理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 第三单元 心理学发展简史(5) * 三、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1) * 对心理学来说,想要用一个完善的理论模式概括出心理现象的本质,难免具有局限性,争论是不可避免的; * 20世纪30年代逐渐把主要精力转移到对心理现象规律的探讨上,学派之争自然就结束了; * 加强了心理学研究的整合趋势; *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生理心理学研究得到迅猛发展. 第三单元 心理学发展简史(5) *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 * 以罗杰斯和马斯洛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这一切不安的根源在于缺乏对人的内在价值的认识; * 认为人有自我的纯主观意识,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 人本主义重视人自身的价值,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第三单元 心理学发展简史(6) * (二)认知心理学 * 60年代发展起来的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 * 它把人看作是一个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并以信息加工的观点,即从信息的输入、编码、转换、储存和提取等的加工过程来研究人的认知活动; * 认知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结合,开辟了人工智能的新领 * 域. 第三单元 心理学发展简史(7) * (三)生理心理学 * 它探讨的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 * 它的研究包括脑与行为的演化,脑的解剖与发展及其和行为的关系; * 认知、运动控制、动机行为、情绪和精神障碍等心理现象 * 和行为的神经过程和神经机制. 研究心理现象的三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19世纪中叶,心理学引进了实验的方法,才使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20世纪中叶,心理学和先进科学技术,例如和计算机科学结合,使心理学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有科学的手段;实事求是的态度. 第四单元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方法 教材(基础知识)P9-11 一、研究心理学的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19世纪中叶,心理学引进了实验的方法,才使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 20世纪中叶,心理学和先进科学技术,例如和计算机科学结合,使心理学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 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心理学研究有了更多的手段. 研究心理现象的三原则 * (二)辩证发展原则 心理现象是发展变化的 心理现象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研究心理现象的三原则 * (三)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 心理学的研究有其理论目的,这就是探索心理发生、发展和活动的规律,为解答精神和物质的关系提供科学的依据; * 心理学还有其实践的任务,这就是运用心理学的规律为人类的实践活动服务。 心理学研究的四方法 * (一)观察法 * 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系统观察人的行为和活动,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叫观察法,或叫自然观察法; * 用观察法所得到的资料比较客观、真实. 心理学研究的四方法 * (二)调查法 * 就某一问题,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向被调查的对象提问,让他回答,通过对他的回答的分析来了解他的心理活动的方法叫调查法; * 用口头提问进行的调查叫访谈法; * 用问卷的方式提问,让被调查者回答进行的调查叫问卷法。 心理学研究的四方法 * (三)个案法 * 个案法是对某一被试者所做的多方面的深入详细研究,包括他的历史资料、作业成绩、测验结果,以及别人对他的评价等等,目的在于发现影响某种心理和行为的原因; * 个案法又叫个案历史技术,这种方法强调的是个体之间的差异. 心理学研究的四方法 * (四)实验法 * 实验研究的方法就是主试者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观察被试者的行为或活动,探索客观条件和人的心理活动之间的因果联系的研究方法; * 由实验者选择用来引起被试者心理或行为变化的刺激变量叫自变量; * 由自变量引起的被试者心理和行为的变化叫因变量。 第二节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1) * 一、神经元及其功能 *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 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 * 神经元的功能:神经元具有接受信息、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的功能; * 神经元的分类:神经元分为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联络神经元)三种。 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2) * 神经系统由外周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两部分组成. * 二、外周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 包括由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的躯体神经系统及自主神经系统; 在脑神经和脊神经中,都有支配内脏器官运动的纤维,分布于心脏、血管、呼吸器官、胃肠平滑肌和腺体等内脏器官,称为自主神经,或叫植物神经.根据植物神经的中枢部位和形态特点,可将其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它们两者的活动具有拮抗作用. * 交感神经的功能在于唤醒有机体,调动有机体的能量;副交感神经的功能则在于使有机体恢复或维持安静状态,使有机体储备能量,维持有机体的机能平衡。 * 自主神经一般不受意识支配,经特殊训练,意识或意念可在一定程度上调节自主神经的活动。人在情绪状态下会有明显的生理变化,因此,自主神经的活动与情绪有密切的关系。 人的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 大量的神经细胞集中的地方称作神经中枢; *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大脑; * 脑 由脑干、间脑、小脑和端脑(大脑)构成; * 脑干 位于颅腔内与脊髓相连接的部位,包括延脑、脑桥和中脑三部分。 * 间脑 位于脑干之上,由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和底丘脑四部分组成。丘脑是大脑皮层下除嗅觉外所有感觉的重要中枢。 * 小脑位于延脑和桥脑后方,功能是保持身体平衡 * 端脑 (大脑)覆盖于脑干、间脑和小脑之上,它中间的裂缝叫纵裂,把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 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4) * 四、大脑皮层的结构与功能 (1) * 端脑(大脑):覆盖于脑干、间脑和小脑之上,它中间的裂缝叫纵裂,纵裂把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 * 大脑皮质的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机能. 大脑皮层的结构与功能 大脑不同区域的功能 第一单元 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6) * 五、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 * 大脑两半球的解剖结构基本上是对称的,但其功能又是不对称的,这种不对称性叫做“单侧化"; * 斯佩里的“割裂脑"实验证明:惯用右手的人,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和言语有关的,像概念形成、逻辑推理、数学运算这些活动,左半球也占优势; 右半球是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像音乐、美术能力,情绪的表达和识别能力等占优势. 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 高级神经活动的反射学说 * 巴甫洛夫 通过对动物和人的反射活动的实验研究,发现了许多神经系统高级部位机能活动规律,创立了高级神经活动学说. * 一、兴奋和抑制; * 二、反射、反射弧和反馈 ; * 三、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 * 四、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第三单元 高级神经活动的反射学说 * 一、巴甫洛夫学说的几个基本概念 * (一)兴奋和抑制 * 巴甫洛夫认为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 * 兴奋是指神经活动由静息状态或较弱的活动状态,转为活动的状态或较强的活动状态; * 抑制是指神经活动由活动的状态或较强的活动状态,转为静息的状态或较弱的活动状态。 第三单元 高级神经活动的反射学说 * (二)反射、反射弧和反馈 * 反射是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回答; * 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通路叫反射弧,它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 反馈是指反射活动的结果又返回传到神经中枢,使神经中枢及时获得效应器活动的信息,从而更有效地调节效应器活动的过程. 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 无条件反射是动物和人生而具有,不学而会的反射; * 条件反射是个体通过模仿、学习,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反射; * 为了区别起见,我们把巴甫洛夫所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为经典条件反射,把斯金纳所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为操作条件反射,或工具条件反射. 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 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现实的、具体的刺激物为信号刺激而形成的条件反射属于第一信号系统,如灯光、铃声所引起的条件反射都属于第一信号系统; * 以词和语言为信号刺激而形成的条件反射属于第二信号信统,它是人所独有的.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一)条件反射的抑制 * 额外刺激的出现使条件反射停止反应,叫外抑制; * 当已经形成的条件反射不再给予强化的时候,条件反射也会被抑制,叫消退抑制; * 只给条件刺激物强化,其他刺激不予强化,这样,对其他刺激的反应就会逐渐消失,这叫分化抑制.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 (二)扩散和集中 * 神经过程在大脑皮层上运动的基本形式就是扩散和集中; * 一个地方的神经细胞的兴奋会引起它周围神经细胞的兴奋叫扩散; * 条件反射的泛化就是由神经过程的扩散过程引起的。当条件反射多次进行,通过学习、训练,区别了不同的刺激,形成了分化,就只对条件刺激物进行反应了,这就是神经细胞兴奋过程的集中。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 (三)相互诱导 * 当一种神经过程进行的时候,可以引起另一种神经过程的出现,这叫相互诱导; * 大脑皮层某一部位发生兴奋的时候,在它的周围会引起抑制过程,这叫负诱导; * 在一个部位发生抑制引起它周围发生兴奋的过程,叫正诱导.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 (四)动力定型 * 我们把大脑皮层对刺激的定型系统所形成的反应定型系统叫做动力定型; * 巴甫洛夫认为,动力定型是人的习惯的生理基础。因为有了各种习惯,人常常不用花费多少精力就可以把很多活动维持下去. 巴甫洛夫 巴甫洛夫继承了R。.笛卡儿的反射论思想,并受到俄国反射学的先驱И。М.谢切诺夫《脑的反射》一书的影响,从19世纪90年代开始致力于动物和人的反射活动的实验研究,创立了高级神经活动学说。 * 巴甫洛夫把意识和行为看作是反射,即有机体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对作用于感受器的外界刺激所发生规律性反应。有机体生而具有,对保存生命具有根本意义的反射称为无条件反射;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后天习得的反射称为条件反射。人的心理、人的一切智力活动和随意运动都是对信号的反应,都是条件反射。所以条件反射既是生理现象,也是心理现象。巴甫洛夫通过条件反射的形成和消退,探讨了高级神经活动的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巴甫洛夫认为,高级神经活动最基本的过程是兴奋和抑制。无论兴奋和抑制过程,在大脑两半球内发生之后,都要从原发点向外扩散,然后再向原发点集中.在兴奋或抑制发生的时候,可以使原发点周围相反的神经过程加强;也可以在神经过程停止后,在原发点处出现相反的神经过程加强的现象,这叫相互诱导,前者叫同时诱导,后者叫相继诱导。为了区别人和动物的行为,巴甫洛夫又提出了两种信号系统的概念。以现实的具体事物为条件刺激所形成的条件反射属于第一信号系统,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以语言和词为条件刺激所形成的条件反射属于第二信号系统,是人所特有的。巴甫洛夫根据多年的实验和观察,提出了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即兴奋和抑制两种神经过程的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在个体之间有明显的差异。根据神经过程三种特性的不同组合,构成了高级神经活动的不同类型.他还确定有四种类型是最典型的,这四种类型相当于希波克拉底的四种气质类型.一般认为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类型是气质类型的生理基础。 第三节 感觉和知觉 一、感觉的特征:直接性、个别性 * 一个物体有它的光线、声音、温度、气味等属性,我们没有一个感觉器官可以把这些属性都加以认识,我们只能通过一个一个感觉器官,分别反映物体的这些属性; * 感觉反映的是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物体; *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的种类 外部感觉是由身体外部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所引起的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皮肤感觉又包括触觉、温觉、冷觉和痛觉); 内部感觉是由身体内部来的刺激所引起的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机体觉又叫内脏感觉,它包括饿、胀、渴、窒息、恶心、便意、性和疼痛等感觉)。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 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 * 能引起感觉的最小、最大刺激量的区间叫感觉阈限。 *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关系.阈限值高感受性低。 *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叫差别感觉阈限。 感受性及感觉阈限的种类 *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叫绝对感觉阈限,又叫绝对阈限.绝对阈限表示的是绝对感受性; *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叫差别感觉阈限,或叫差别阈限,又叫最小可觉差,一个人能够觉察到的差别越小,说明他的差别感受性越强。 韦伯定律 * 差别阈限和原来刺激强度的比例却是一个常数,这就是韦伯定律. * 用公式表示就是ΔI∕I = K。 * ΔI是差别阈限; * I是原刺激强度; * K是一个常数(韦伯常数、韦伯分数) 费希纳定律 * S = K lg R 感觉的强度与刺激强度的对数成正比。 S: 心理量 K: 常数 Lg: 对数 R: 物理量 感觉适应 * 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 有些适应现象表现为感受性的降低,有些适应现象则表现为感受性的提高; * 心理学在对感觉适应进行研究的时候,对暗适应受到了特别的注意。 感觉后象 * 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还能暂时保留一段时间的感觉形象叫感觉后象; * 看到的灯光是亮的,灯灭以后留下视觉形象还是亮的灯,这种后象叫正后象; * 灯灭了,眼睛里却留下了一个黑色灯泡的形象,后象的性质与刺激物的性质相反,这种后象叫负后象。 感觉对比 * 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 * 两种感觉同时发生所形成的对比叫同时对比; * 两种感觉先后发生所形成的对比叫相继对比; * 各种感觉道出现的对比分别叫做视觉对比(包括明度对比和色调对比)、嗅觉对比、味觉对比和温度对比等等。 联觉 * 把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叫联觉; * 看到红颜色我们会觉得温暖,看到蓝色会觉得清凉,听到节奏鲜明的音乐觉得灯光也和音乐节奏一样在闪动; * 联觉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娱乐场所为了烘托热烈的气氛,其装饰多采用红、橙、黄等暖色调;教室、病房需要安静,其装饰常采用蓝、绿等冷色调。 视觉(1) * (一)视觉的适宜刺激 * 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在380纳米~780纳米(nm)之间的电磁波; * 比380纳米短的电磁波,如紫外线我们是看不到的; * 比780纳米长的电磁波,如红外线,我们也是看不到的。 视觉(2) * 二)视觉器官 * 视细胞层上有两种视觉神经细胞:锥体细胞和杆体细胞; * 锥体细胞主要集中在中央窝及其附近,呈圆锥状,在强光下起作用,叫明视觉器官 ; * 杆体细胞呈杆状,集中在视网膜边缘及其附近,对弱光敏感,叫暗视觉器官。 视觉(3) 颜色的特性 * 色调: 光波的波长 * 明度: 光波的物理强度 * 饱和度: 彩色中灰色的比例 颜色视觉 * 1.颜色的特性 在较强光线下,人眼靠锥体细胞分辨颜色。 * 2.颜色混合 色光混合(+)、颜料混合(—) * 3.色觉异常 色弱、部分色盲和全色盲。 听觉(1) * (一)听觉的适宜刺激 16~20000赫兹的空气振动 言语的声音:1000Hz~4000Hz 人类听觉的感受性和年龄有关 。 听觉器官 * 听觉器官由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和内耳组成 ; * 内耳中的科蒂氏器官是听觉神经细胞集中的地方 ; * 空气的振动传到科蒂氏器官,刺激它的纤毛,引起神经冲动; * 神经冲动沿听神经传至大脑皮层颞叶的颞上回、颞中回,引起听觉。 听觉的特性 * 音调:由声波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 响度:由声波的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声音越响; * 音色:由声波的波形决定. 嗅觉的适宜刺激是能挥发、有气味的物质; * 分布在舌面、上颚的味蕾是接受味觉刺激的感受器,嗅神经的终点在中央后回; * 最基本的味觉有甜、酸、苦、咸四种,舌面的不同部位对这四种基本味觉刺激的感受性是不同的; * 味觉的感受性和嗅觉有密切的联系. 皮肤感觉 * 皮肤感觉包括触觉、压觉、振动觉、温觉、冷觉和痛觉,它们分别有不同的受纳器; * 刺激作用于皮肤,未引起皮肤变形时产生的是触觉,引起皮肤变形时便产生压觉; * 皮肤表面的温度叫生理零度; * 皮肤的冷觉和温觉比较容易适应,痛觉难于适应。 平衡觉 * 平衡觉又叫静觉, 其感受器是内耳中的前庭器官; * 前庭器官包括耳石和三个半轨管,反映头部的位置和身体的平衡状态; * 当人体位置与地心引力方向发生变化的时候,三个半轨管内的液体的流动以及耳石的运动,都会刺激前庭器官,引起平衡感觉. 运动觉 * 运动觉又叫动觉, 其感受器分布在肌肉、筋腱和关节中; * 身体运动时动觉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沿感觉神经经过脊髓后索上行,再经丘脑最后到达中央前回产生运动感觉。 内脏感觉(机体觉) * 内脏感觉包括饥饿、饱胀和渴的感觉,窒息的感觉,疲劳的感觉,便意,性以及痛的感觉等等; * 当各种内脏器官的工作处于正常状态时,引不起内脏的感觉; * 只有某个内脏器官发生异常或病变的时候,才会引起明显的内脏感觉。 痛觉 * 痛觉对机体具有保护的作用是共同的; * 皮肤痛和内脏痛的区别:内脏痛的性质不清,定位不准 ,具有放射的现象。皮肤感觉痛的性质清楚、定位准确. * 痛觉具有生物学的意义,痛觉最难适应. 知 觉 * 知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直接性、整体性) * 它是各种感觉器官协同活动的结果,并受个人的知识经验影响; * 同一物体,不同的人对它的感觉是相同的,但对它的知觉却会有差别. 知觉的基本特性 * 整体性: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物体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特性; * 选择性:根据需要,把一部分物体当作知觉对象 ; * 恒常性:在一定范围内,知觉条件发生了变化,而知觉的映像却保持相对稳定; * 理解性:就是想用一个词把某个物体标示出来. 两可图形 两可图形 一、空间知觉 * 空间知觉包括大小知觉、形状知觉、距离知觉(深度知觉 )和方位知觉; * 双眼视轴辐合:物体越近两只眼睛视线所组成的辐合角越大;物体越远辐合角越小 * 双眼视差:两只眼睛相距大约65毫米的距离,两眼视网膜上形成的两个略有差异的视像叫做双眼视差. 二、时间知觉 * 时间知觉是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 人们对时间的知觉可以以计时器提供的信息为依据; * 根据自然界昼夜、四季周期性的变化; * 根据人体生理、心理活动周期性的变化来估计时间。 * 生物钟:机体内部生理节律的变化引起的外部行为的节律性变化。 三、运动知觉 * 运动知觉是对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移产生的知觉叫运动知觉; * 物体位移的速度太快或太慢人们都不能知觉到运动; * 有时物体在空间中并没有发生位移,却被知觉为运动,这种现象叫做似动现象,又叫动景现象,Φ现象 。 * 补充知识:1、真动 2、似动 3、诱动 4、自动 四、错觉 * 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这种歪曲往往带有固定的倾向,错觉是一种歪曲的知觉; * 只要产生错觉的条件存在,通过主观努力是无法克服错觉的; * 错觉的种类:线条长短错觉、线条方向错觉、面积大小错觉、形重错觉、视听错觉等。 基础心理学名词概念汇编 * 感觉与知觉 * 感觉、知觉、分析器、绝对感觉阈限、绝对感受性、差别感觉阈限、差别感受性、感觉适应、空间知觉、形状知觉、深度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社会知觉、自我知觉、角色知觉、对他人的知觉、人际知觉、知觉选择性、知觉恒常性、单双眼线索、直观、观察力、变式 第四节 记忆 * 一、记忆的定义 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 凡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绪,操作过的动作,都可以以映象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在一定条件下,这种映象又可以从大脑中提取出来,这个过程就是记忆。 记忆的种类 * 形象记忆:对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记忆; * 情景记忆:对亲身经历过的,有时间、地点、人物和情节 的事件的记忆; * 情绪记忆:对自己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的记忆; * 语义记忆:又叫语词–逻辑记忆,是用语词概括的各种有组织的知识的记忆; * 动作记忆:对身体的运动状态和动作技能的记忆。 记忆的三个过程 * 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三个过程。 * 知识经验在大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叫保持; * 从大脑中提取知识经验的过程叫回忆,又叫再现; * 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但在它重现时却能确认是自己接触过的材料,这个过程叫再认; 记忆的特征 遗忘及遗忘规律 * 对识记过的材料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的现象,或者发生了错误的回忆或再认都叫遗忘; * 1885年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学习记忆进行大量的实验研究,是记忆实验研究的创始人; * 遗忘的进程:先快后慢、先多后少; * 后人用他的实验数据画出的保持量与间隔时间关系呈负加速型的曲线就是著名的遗忘曲线。 表象 * 一、表象的定义 * 表象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在头脑中所出现的事物的形象也可叫表象. * 实际上表象就是在记忆的分类中所讲的形象记忆 ; * 表象是人们积累感性知识的一种形式,见多识广的人,他的表象的内容,也就是他的感性知识会非常丰富。 表象的四特征: * 直观形象性; * 片段不稳定性; * 可操作性; * 概括性 表象的三作用 * 积累感性知识 * 为想像提供素材 * 从感知向思维过渡的桥梁 三个记忆系统 * 认知心理学把记忆看作是人脑对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 按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方式的不同,以及信息储存时间长短的不同,将记忆分作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三个系统。 (一)瞬时记忆(感觉记忆) * 瞬时记忆记住信息的方式,是外界刺激物的形象; * 瞬时记忆的容量很大,9~20比特;但保留的时间很短,图象0。25~1秒,声象1~4秒; * 当意识到瞬时记忆的信息时,信息就被转入短时记忆;没有注意到的信息过1秒钟便会消失 . (二)短时记忆(工作记忆) * 短时记忆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 * 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一般为5~9个项目。语言文字多为听觉编码;其它是形象记忆; * 是当前正在加工的信息,因而是可以被意识到; 经过复述可以转入长时记忆。 (三)长时记忆 * 长时记忆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上的记忆; * 记忆容量无限,长时记忆的编码有语义编码和形象编码两类; * 不是有意回忆,意识不到;长时记忆可以提取到短时记忆系统中; * 长时记忆的遗忘或因自然的衰退,或因干扰造成. 三个记忆系统及特征 基础心理学名词概念汇编2 * 记忆 * 记忆、记忆表象、记忆过程、记忆阶段、识记、保持、遗忘、再认、回忆、追忆、记忆广度、联想、遗忘曲线、图象记忆 声象记忆 前摄抑制、倒摄抑制 系列位置效应 首因效应 近因效应 一、思维的定义和特征 * 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 间接性表现在,能以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为媒介,对没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甚至是根本不能直接感知到的客观事物进行反映,还表现在人能对没有发生的事件作出预见; * 概括性表现在它可以把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抽取出来,形成概括性的认识. 二、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 (一)分析与综合 分析是将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各个属性的过程。 综合是将事物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过程。 * (二)抽象与概括 抽象是把事物的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抽取出来, 概括就是把抽取出来的共同属性和特征结合在一起的过程. 思维的种类1 * 一、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 动作思维是以实际动作为支柱的思维过程 ; * 形象思维是以直观形象和表象为支柱的思维过程 ; * 抽象思维是用词进行判断、推理得出结论的过程,又叫词的思维或逻辑思维 思维的种类2 二、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 辐合思维是按照已知的信息和熟悉的规则进行的思维,例如,利用公式解题,按照过去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经验去解决问题的思维,都是辐合思维,或叫求同思维; * 发散思维是沿着不同的方向探索问题答案的思维,又叫求异思维,发散思维是更具创造性的思维。 思维的种类(3) * 三、再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 再造性思维是用已知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思维; * 创造性思维是用独创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思维。 概念掌握与问题解决 一、概念的掌握 * 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性的反映,是以词来标示和记载的; * 每一个概念都有它的内涵和外延;内涵与外延成反比. * 概念的掌握,或叫概念形成,是指个体借助于语言,从成人那里继承和学会包含于概念中的知识和经验的过程。 概念掌握与问题解决(2) * 二、自然概念和人工概念 * 人工概念是人工制造的,对自然概念的模拟。例如布鲁纳设计的人工概念包括81张图片,每张图片上都有图形(方和圆)、图的数量和颜色,以及图形边框的数量等几种不同的属性.图片上的属性的不同结合可构成各种不同的人工概念,例如“两个绿色的圆形”等; * 人工概念只是模拟自然概念,它与实际生活有很大的距离,因此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概念掌握与问题解决(3) * 三、问题解决及对问题解决的研究 * (一)问题解决的定义 * (二)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 迁移;原型启发;定势。 * (三)问题解决的策略 算法策略: 启发策略:循环子目标策略、 逆向搜索策略、 计划简化策略 问题解决的定义-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级 心理咨询 基础知识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人****来】。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人****来】,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人****来】。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人****来】,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