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2015-2020年).docx
《安庆市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2015-2020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庆市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2015-2020年).docx(135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安庆市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2015—2020年) 信息科技驱动 重塑名称辉煌 编制单位:中电领航(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二〇一四年十一月 1 目 录 前 言 - 1 - 第一章 智慧城市的内涵及发展趋势 - 1 - 1。1 智慧城市的内涵 - 1 - 1.2 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 - 2 — 第二章 安庆市智慧城市建设的环境和基础 — 5 - 2。1 面临的环境 — 5 — 2。1.1 经济社会发展背景 — 5 — 2。1。2 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9 — 2。2 信息化基础 - 13 - 2。2.1 现有信息化基础 - 13 — 2.2.2 存在的问题及差距 — 15 - 第三章 安庆市智慧城市建设的需求 — 20 - 3。1 安庆市智慧城市建设的技术需求 - 20 - 3.2 安庆市智慧城市建设的业务需求 — 21 — 3。2。1 总体需求 — 21 — 3。2.2 具体需求 — 24 - 第四章 安庆市智慧城市总体构想 — 29 - 4.1 发展愿景 - 29 — 4。2 发展思路 - 30 — 4。3 总体框架 - 32 — 4.3。1 总体框架的关系构造 — 34 - 4。3。2 总体框架的层次构造 - 36 — 4。3。3 总体框架的技术构造 - 37 - 第五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 38 — 5.1 指导思想 - 38 — 5。2 基本原则 - 38 - 5。3 发展目标 - 40 - 5。3。1 总体目标 — 40 - 5。3.2 具体目标 - 41 — 5。3。3 关键指标 — 44 — 第六章 构建智慧安庆核心能力 — 49 — 6.1 打造城市信息资源中心 — 49 — 6。1.1 建设智慧安庆信息资源库 - 49 - 6。1。2 打造智慧安庆公共信息平台 — 51 — 6.1。3 完善信息资源管理体系 — 53 — 6。2 构建综合信息服务体系 — 54 — 6.2.1 打造智慧安庆运行管理中心 — 54 - 6.2。2 构建智慧安庆综合服务中心 — 55 - 专栏1:构建智慧安庆核心能力任务重点工程 — 57 — 第七章 提升各领域智能化水平 - 59 - 7。1 文化旅游领域 — 59 - 7。2 产业发展领域 — 62 - 7。3 生态环保领域 — 66 - 7。4 民生服务领域 - 68 — 7.5 城市管理领域 - 73 - 7。6 电子政务领域 — 77 — 专栏2:提升各领域智能化水平任务重点工程 — 79 — 第八章 夯实智慧安庆基础设施 — 82 — 8.1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 82 — 8。2 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 - 84 - 8。3 智慧城市感知网建设 - 85 — 专栏3:夯实智慧安全基础设施任务重点工程 — 86 — 第九章 智慧安庆建设推进方案 — 87 - 9.1 推进策略与演进路径规划 - 87 — 9。1。1 智慧安庆推进策略 — 87 — 9.1。2 智慧安庆演进路径 - 89 — 9.2 实施步骤与关键举措规划 — 91 — 9。2.1 核心能力构建任务 — 92 — 9。2.2 智慧应用提升任务 — 96 — 9。2.3 基础设施建设任务 - 102 — 9.3 智慧安庆建设运营模式规划 - 104 — 9。3。1 建设运营模式规划基本思路 — 104 — 9.3.2 智慧安庆建设运营模式规划 — 105 — 9。3。3 重点工程建设运营模式建议 - 107 — 9.4 投资估算及投资建设优先顺序建议 - 110 — 9.4。1 初步投资估算 — 110 - 9。4。2 投资建设优先顺序建议 — 111 — 第十章 信息安全与组织管理保障 — 113 - 10。1 信息安全保障 — 113 - 10。1.1 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 113 — 10。1.2 建设信息安全技术体系 - 115 — 10.1。3 建立信息安全运维体系 - 116 - 10。2 组织管理保障 — 116 - 10.2。1 政府组织领导 — 116 — 10。2。2 资金投入保障 - 117 — 10。2。3 人才队伍建设 — 118 — 10。2.4 加强宣传推广 — 119 - 10。2。5 滚动调整更新 — 119 - 附件1:智慧安庆关键指标体系 — 120 — 附件2:智慧安庆建设投资估算 - 125 — 附件3:专家评审意见 — 134 — 图例目录 图1 智慧安庆的总体框架 — 32 — 图2 智慧安庆信息资源库建设推进步骤 — 91 — 图3 智慧安全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推进步骤 - 92 — 图4 智慧安庆运行管理中心建设推进计划 - 93 - 图5 智慧安庆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推进步骤 - 94 — 图6 文化旅游领域智慧应用建设推进步骤 - 95 — 图7 产业发展领域智慧应用建设推进步骤 - 96 - 图8 生态环保领域智慧应用建设推进步骤 — 97 - 图9 民生服务领域智慧应用建设推进步骤 — 98 — 图10 城市管理领域智慧应用建设推进步骤 — 99 - 图11 电子政务领域智慧应用建设推进步骤 — 100 - 图12 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步骤 — 101 — 表格目录 表1 常见智慧城市项目建设运营模式比较 - 104 - 表2 智慧安庆典型商业模式匹配 — 105 — 表3 智慧安庆重点工程建设运营模式建议 - 106 — III 安庆市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2015-2020年) 前 言 当前, 我们正面临着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下一代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知识经济高速发展,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信息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进一步显现,智慧城市已经成为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许多国家、地区和城市纷纷提出其智慧国、智慧城市发展规划,并将其定位为区域或城市中长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四化同步”战略;安庆市也正在围绕“区域中心城市、现代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要石化轻纺基地"的发展定位,大力推进城市经济社会向前发展;同时,安庆也面临千年古城、百年省会在城市竞速中辉煌不在的尴尬,面临“厂城一体”宜城生态环境受威胁的尴尬。智慧城市是抢抓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窗口期,通过强化信息科技驱动,助力城市转型发展,重塑名城辉煌的必然选择。 遵循国家和安徽省信息化相关政策法规,参照《安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年)》及各领域专项规划工作部署,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安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布局,围绕“区域中心城市"、“现代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要石化轻纺基地”建设的总体要求,以重塑历史文化名城辉煌为安庆智慧城市发展愿景,结合安庆市信息化发展实际,制定《安庆市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2015-2020年)》,本规划是2015-2020年安庆市开展智慧城市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 1 - 第一章 智慧城市的内涵及发展趋势 1.1 智慧城市的内涵 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发展的阶段演进,是相对数字城市、互联城市而言,城市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数字城市”以计算机、办公软件、虚拟现实技术等为主要特征,实现从纸面化的到数字化,将现实物理世界转化为用电脑数据代表的虚拟状态;“互联城市”以互联网、软件技术、城域网快速发展为主要特征,实现从数字化到网络化,通过对分散的、局部的虚拟信息处理,对物理世界做出反应;而进入“智慧城市”阶段,强调从网络化到云中枢化,通过充分运用信息通信技术手段,更好的感测、分析、整合城市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的响应,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智慧城市涉及范围广泛、内容体系庞杂,目前还在不断发展完整之中,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国内外各城市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和发展路径亦各不相同,但对智慧城市的内涵基本达成共识: (1) 从“点"上理解智慧城市的内涵:智慧城市是各领域智慧应用的集合,需要把握城市生态系统的金字塔结构,抓住城市运行管理中的特点、盲点和痛点,在资源环境、建筑设施、社会生活、社会生产、公共管理五大层面进行智慧化重构,助力提升城市的品质. (2) 从“线"上理解智慧城市的内涵:智慧城市是面向城市的设施、组织和个人的智慧化管理和服务的有效整合,面向管理和服务的对象,将分散的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手段有效的整合,最大限度的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的便利性和便捷性,并开展管理和服务创新。 (3) 从“面”上理解智慧城市的内涵: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战略的信息化实现,智慧城市需要以城市发展战略为核心,结合信息化基础和投融资能力,谋划智慧城市方略,实现智慧城市和城市发展的有机融合,确保智慧城市建设突出城市特点,避免千篇一律。 智慧城市需要打破传统信息化建设的“烟囱”和“孤岛”,促进信息共享,推进信息融合,实现纵、横向畅通交互、充分共享、高度协同,真正实现智能控制、智能处理、预测预警、辅助决策,给城市注入“智慧”。智慧城市的“智慧化”特征主要表现在: (1) 感知化:从个人健康信息到社会经济运行的任何信息都可以快速的感知、测量、捕获、传递,并进行分析处理。 (2) 物连化:泛在、高速的信息通信网络将个人、企业、政府等多方分散的信息有效链接,进行交互和多方共享。 (3) 共享化:通过虚拟化、共享化的信息平台,降低社会创新成本,打通合作、创新、共赢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4) 智能化:使用先进的信息分析技术,深入分析收集到的数据,及时、准确掌握城市社会经济运行状况,并科学决策. 1.2 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全球普遍的信息化浪潮,世界各国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了依赖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来改变城市未来发展蓝图的计划。2008年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公司)提出“智慧地球”战略,“智慧城市"概念在全球迅速推开.2010年起,国内掀起“智慧城市”概念热,据统计,截止2013年底,全国333个地级以上城市中,超过230个城市在“十二五”规划或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智慧城市,30%以上的城市制定了智慧城市发展专项规划。 随着“智慧城市”的认知度迅速提高,国内“智慧城市”发展已经从“概念”走向“落地",各类智慧应用、综合平台、智慧运行管理中心等项目逐步上马,为城市注入新的活力。总结各城市智慧城市推进的经验,当前,开展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把握好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 (1) 从“宏观”层面看,推进智慧城市建设需要把握好智慧城市的“城市观”.智慧城市是城市化的必然结果,是现代城市的必然选择,工业城市的发展带来资源、环境、治安等若干方面的问题,需要利用智慧城市的理念来创新发展思路,发挥智慧城市建设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因此,随着智慧城市的不断深入发展,“信息技术手段"与“城市”的将更加深入的融合,开展智慧城市建设需要摒弃以往“将现有业务电子化"的思路,从城市管理和服务的需求出发,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新管理和服务方式,提升城市发展的品质。 (2) 从“中观"层面看,推进智慧城市建设需要把握好智慧城市的“市场观"。智慧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体系复杂、规模宏大,离不开政府的统筹布局和有效引导,也离不开市场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当前国内众多城市政府财政资金有限,完全依托财政资金的建设和运营已经被实践证明不具有可持续性,且“智慧城市”需要跳出政府“智能管理"的局限,因此,当前阶段,开展智慧城市需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注重商业模式创新,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建设,注重提升公众的参与,用市场来检验建设成效。 (3) 从“微观”层面看,推进智慧城市建设需要把握好智慧城市的“数据观”。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是智慧城市实现“智慧”的保障,但数据才是实现“智慧”的核心,当前开展智慧城市建设,需要紧抓“数据”这个核心,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在数据采集、分析、处理及服务交互方面的效率和效果,强化数据整合与分析利用,提升信息化层次,提出自动化、智能化以及预测预警等功能,实现“真智慧”,避免采用了某项新技术就冠以智慧应用的“贴标签”式“假智慧”。 - 31 - 第二章 安庆市智慧城市建设的环境和基础 2.1 面临的环境 2.1.1 经济社会发展背景 (1) 定位区域中心城市,城市凝聚及辐射力有待加强 安庆地处安徽西南部,长江下游北岸,皖鄂赣三省交界处,是沟通皖鄂赣三省,并连接上海、武汉两大经济区的纽带,是皖赣鄂三省交界处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是长江经济带南京至武汉间长江北岸唯一一座中等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是长江沿岸重要的滨江港口,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核心城市。 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中,明确定位安庆是安徽省三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六大交通枢纽之一、打造带动皖西南、辐射皖赣鄂交界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安庆市“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作出“加强枢纽型、功能型交通设施建设,强化水陆联运,完善公铁水空为主体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长江中下游重要综合交通枢纽,把安庆建成皖西南区域加速崛起的主引擎、皖鄂赣交界地区联动发展的辐射源"的战略部署。 经过“十二五"的长期努力,随着一批公路、铁路、机场等项目建设的上马和竣工,水陆空交通基础设施逐步完善,随着东部、北部等新城建设以及老城改造不断推进,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区域中心城市的硬件实力得到加强。同时,安庆市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指出当前“安庆整体经济实力还不够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不足,县域经济发展还不够快;开放程度不高,新产业、新业态需要大力引进和培育”的现状。在区域中心城市硬件实力加强的同时,亟需弥补区域中心城市枢纽服务功能的软件实力短板,以提升区域中心城市的产业凝聚力和辐射带动力,夯实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 (2)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强市旅游大市任务艰巨 安庆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素有“文化之邦"、“戏剧之乡"、“禅宗圣地”的美誉。头顶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二批国家公共文化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最具国际影响力城市、中国十佳绿色城市;自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建城,至今已近800年,自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至民国27年(1938年)的178年间,一直是安徽省治所和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区内拥有天柱山5A级风景名胜区及十余处4A级风景名胜区,2013年旅游总收入301亿元,相当于GDP 超过10%. 现代历史文化名城战略写入安庆市“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文化强市建设成为安庆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头戏。近年来,安庆市获准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文化站、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启动实施,创新举办“黄金周·黄梅戏"展演活动,黄梅戏“唱起来、走下去、走天下”成为共识。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全市整体纳入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五千年文博园、中国桐城文化博物馆等项目快速推进,“长江旅游从安庆起航”项目落地,游客接待量及旅游总收入稳步增长. 百年老省会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但在城市竞速中已经落后,安庆“黄梅戏文化”、“禅宗文化"、“桐城派文化”等安庆文化以及安庆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已大不如前,文化强市建设亟需让安庆文化走出安庆,复兴安庆文化以及安庆城市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安庆旅游业发展迅速并已初步形成一定规模和水平,但与同属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烟台、襄阳、黄山等城市相比,游客接待规模和收益规模偏小,离国际重要旅游目的地、旅游经济强市还有较大距离;安庆旅游与周边池州、黄山、六安、巢湖旅游同质化竞争严重,需要提升安庆旅游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文化与旅游相结合,走差异化发展道路。 (3) 重要石化轻纺基地,生态环境保护压力依然巨大 安庆已经形成以石油化工龙头和支柱的产业格局,形成了中央直属企业安庆石化、城区化工企业安徽曙光化工等、以及县(市)所属化工企业一批骨干企业,据安庆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4年前7个月,石油加工业拉动全市工业增长3。30个百分点,行业增加值增长52.11%,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率达23。91%。石油化工产业在安庆产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石油化工产业与安庆城市长期伴随发展的过程中,安庆已经形成了石化产业“厂在城中、城在厂中、厂城一体”的城市格局,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巨大。 根据国务院批复的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安庆未来将建设全国重要的石化和轻纺产业基地,市委市政府也在安庆市“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中作出了“依托石化和轻纺产业基础,整合提升全市产业资源,以开发园区为支撑,加快重大项目实施,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化工和轻纺产业集聚,完善产业链,培育发展一批百亿企业,着力打造千亿产业,基本建成全国重要的石化和轻纺产业基地"的战略部署。 近年来,安庆启动了工业腾飞“2135”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到2016年,石油化工产业突破千亿,纺织服装产业超500亿。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4年将重点推进石化1000万吨炼油完善工程,加快中安华谊新材料、曙光化工园建设,推动石化产业向精细化工延伸;支持华茂“走出去、引进来”,鼓励申洲针织做大做强,促进纺织服装产业加快发展。可以预见,未来安庆还将迎来新一轮的石化轻纺的大发展。随着石化轻纺产业的大发展,与当前石化产业“厂城一体"的现状叠加,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巨大压力将长期存在。 (4) 适宜人居俗称宜城,民生服务社会保障还需完善 安庆俗称“宜城",城市北枕龙山,南临长江,西依皖河,东接石塘、破罡诸湖,狮子山、凤凰山、菱湖、秦潭湖等镶嵌其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7%,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0。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超过11平方米,生态优良,环境优美,整个就像是一座大园林。近年来,安庆启动实施“大宜城”发展战略,东部新城、北部新城建设初具规模,老城区改造不断推进,规划建设商务中心、体育中心,城市品质不断升级,农村面貌进一步改观,潜山县水吼镇燕窝村庄整治工程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安庆已经具备“宜城”的基本硬件。 民生服务与社会保障持续改进,人民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4%;社保保障组合不断健全,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1。1%,并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在全省率先建成市级残疾儿童综合康复服务中心;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成为安徽省唯一的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市区首次实现公办义务教育“零择校";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安庆市区51所公办学校体育场馆面向社会开放,在安庆胜利召开安徽省第十三届省运会,带动体育事业迈上新台阶。 同时,在2014年安庆市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指出,安庆市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与群众需求存在差距,社会建设和管理还要加强。人民群众文化素质问题仍较为突出,2013年人均受教育年限为8.52年,安徽省排第十位,总人口的文盲率为6。67%,比安徽全省平均数高0。55百分点.就业矛盾依然存在,外出打工人口数量仍然巨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失业人员以及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需求交错重叠,2013年净流出市外半年以上人口87.2万人;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2013年常住人口中老年人口系数为14。8%,老年抚养比21。9%,社会养老负担加重,对养老、医疗体系提出很大挑战。 2.1.2 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 区域中心城市建设需要智慧城市支撑 安庆建设皖西南区域中心城市,除了需要具备在公路、铁路、航空等区域中心城市的枢纽硬件设施外,更需要充分发挥信息化强有力的凝聚和辐射作用,提升区域中心城市在区域交通枢纽服务、区域金融商贸服务、区域物流集散服务、区域旅游集散服务等方面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更需要发挥信息化强有力的加速器和倍增器作用,提升城市设施运行运作的效率,提升城市的吞吐能力;更需要发展信息化强有力的网络连接效应,推进区域通讯一体化、交通一体化等区域一体化,打破区域行政管辖界限的隔阂,使分布在区域内不同行政辖区的经济、社会组织连成整体,进而提升安庆对下属县市及皖西南其他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同时将智慧城市建设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确保安庆智慧城市更具生命力的关键。 (2) 智慧城市建设是缓解城市病的有效手段 长期以来,安庆“城在厂中、厂在城中、厂城一体"的城市病广受安庆人民群众的诟病,尤其是近年来城市输油管道爆炸频发,更是为安庆敲响了警钟.“厂城一体"的格局短期内难以改变,石油化工等具有高污染预期产业的发展与安庆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人民群众健康生活之间的矛盾与对立将长期存在。近年来,安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创模”全面启动,蓝天、碧水等环保工程启动实施,污水管网建设、城市地表水治理、水质生态修复、石化新装置安全卫生防护范围拆迁等工作有序推进,为安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是一项需要长期运营的工作,确保支柱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和谐共生,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将在节能减排、环境监测、预测预警等方面提供自动监测、自动控制、分析预测等有效手段。 (3) 智慧城市建设是改善民生的必然选择 改善和服务民生是当前我国各级政府的工作重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要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深刻阐述了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性和长期性。就安庆而言,当前面临“人民群众文化素质问题仍较为突出”、“就业矛盾依然存在,外出打工人口数量仍然巨大”,“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背后是教育、医疗、社保、就业、养老等民生工作如何适应人口结构、分布及流动等方面的特点,如何有效解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如何不断缩小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与人民群众需求之间的差距.发挥信息化在促进服务模式转变、服务体验提升方面的技术保障作用,以人为本开展智慧城市建设,是改善和服务民生的必然要求。 (4) 城市大发展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舞台 近年来,安庆经济发展提述增效,城乡建设步伐加快,城市经济社会大发展大大提升对“智慧城市”的消费需求和消费实力。据2014年安庆市政府工作报告,2013年安庆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位次好于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5%,固定资产投资首次过千亿、增长20%以上;2013年城镇建设完成投资223。3亿元,市区市政公用设施投资是前三年的总和,东部新城、北部新城、大观新城建设初具规模,老城改造稳步推进.未来智慧城市建设借新城建设、老城改造、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推进等良好的机遇,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标准,将智慧城市建设纳入城市扩张和更新改造中去,同步部署智能传感设施、智能化城市管理应用,为城市发展注入“智慧”的新活力。 (5) 智慧城市体系复杂无成功模式可直接复制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前全世界范围内智慧城市建设仍然没有统一的、权威的标准体系,各城市基础和环境不同,建设的重点和强调的特色也不尽相同,各城市智慧城市建设具有很强的定制化色彩,也不可能完全复制其他城市的模式.因此,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将面临以下重点和难点问题: 智慧城市涉及面广,参与建设的政府部门、投资主体、运营单位各有诉求,容易导致各自为政,影响智慧城市的整体成效。因此,在智慧城市建设中,要自始至终强调智慧城市的系统性,摒弃早期“急用就先行"的做法,发挥政府核心引导作用。 社会公众的认可和广泛参与是智慧城市成功的关键,公众感知最直接、最敏感领域的智慧化成效,直接影响公众的参与度,关系智慧城市建设的成败。智慧城市需要将建设理念和内容从“管理公众”转到“服务公众"上来,强调以人为本,广泛听取民意,在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强调公众广泛深度参与互动,为广大市民提供便捷、高效的普遍服务,确保安庆智慧城市获得公众的认可和参与。 智慧城市建设和运营需要社会的广泛参与,建设和运营主体的多元化对服务品质保障、应用安全保障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在智慧城市建设中,需要探索多方共赢的运营模式,强调信息安全,在保证智慧城市安全、平稳、高效运行的基础上,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共赢. 智慧城市建设的长期性和系统性,要求建立智慧城市建设水平和阶段的评估和评价机制,在建设过程中,避免闭门造车,需要参与和组织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通过分阶段的横向对比和评估,找寻安庆市在智慧城市建设大军中所处的位置,不断的比学赶超,逐步塑造安庆在智慧城市建设大军中的影响力,打造安庆智慧的名片。 2.2 信息化基础 2.2.1 现有信息化基础 (1) 网络基础设施初具规模,但城乡差距较大 安庆是城市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初步具备开展智慧城市建设的网络环境。据统计,截止2013年底,县城及以上区域100%光纤全覆盖,乡镇集镇区域光纤覆盖率达91。5%,全市所有行政村均已实现宽带接入,宽带总出口带宽达到320G,家庭宽带用户规模达到45万户,户均宽带渗透率达到25%,3G信号覆盖城区99.4%,农村地区97。8%,4G信号在县城及以上区域2014年实现全覆盖,3G/LTE移动电话人口普及率达到37。0%。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安庆市辖4个市辖区(含高新区)、7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辖区地域范围广,城乡之间信息化发展极不平衡,据统计,截止2013年底,安庆城市家庭宽度带渗透率为63%,农村区域家庭宽带渗透率仅为13%,城市家庭宽带普及率约为农村的5倍,城乡之间存在较大的“数字鸿沟"。 (2) 电子政务整合逐步推进,极大提高服务效率 近年来,安庆市大力开展电子政务基础资源整合和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建设,逐步构建电子政务公共支撑体系.电子政务公共应用支撑体系初步建立,初步建成了覆盖全市各职能机构、下辖各区县的安庆市协同办公平台,并在全市推广使用,基于此平台,市政府不再接收纸质公文,初步实现市政府与委办局之间的无纸化办公;将各委办局行政审批、行政许可等面向公众和企业的业务纳入政务服务中心审批平台,实现政务服务的全流程监管和过程公开.推进电子政务基础资源整合,在东部新城综合写字楼内建立了统一的网络平台;建成了5星级的集中机房环境。 信息化有效提升了政务服务效率,全市相关对外窗口全部进驻市政务服务中心,并通过政务服务平台的支撑,基本实现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以及公共服务事项和相关收费事项的联网办理,在信息化手段的有效支撑下,实行一窗受理、一表登记、一次缴费、并联办理、同步送达,项目审批环节平均减少27%,审批时限平均压缩40%,除特殊要求的项目外,办理时限最长不超过2个工作日,为安庆打造全省“审批项目最少、办事效率最高、行政成本最低”的“三最”城市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为目标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信息化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经济服务领域信息化广泛开展,安庆市深入推进两化融合,全市推广“服务企业易信平台”;全市电子商务发展迅猛,“中国网库”安庆平台投入运营,淘宝网“特色中国·安庆馆”启动建设;在旅游服务方面,启动并上线“智慧旅游”等一系列应用。 民生服务领域信息化广泛应用,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方面,社保局建设了涵盖社保、劳动、民政等方面16个系统,正在开展以社保卡为基础是市民卡工程;在医疗服务方面,数字医院以在全市的各医院广泛应用;建成教育大网,全市学生、学籍、教学应用管理信息化广泛应用。 城市运行管理领域信息化全面开花,在交通管理方面,公交、出租、运管、港航、公路均开展了业务管理、车辆监控、图像监控、交通应急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设;在环境保护方面,初步实现城市空气、水、噪声、废弃物、污染源等的监控管理,并作为安徽全省环境数据异地备份中心;在城市部件、事件管理方面,安庆市数字城管一期建设正在开展,并将于今年完工交付使用。 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信息化初见成效,在社会治安管理方面,完成天网工程一期建设,自建和整合社会视频监控点,打造了包括700余个视频监控点的视频监控网络,并依托公安视频监控平台,实现公安与其他相关部门视频监控的共享;建成全市应急指挥中心及相应的应用系统,与全市相关单位视频监控、应急管理信息化实现对接,有效提升了全市应对突发应急事件的指挥调度、协同处置能力。 2.2.2 存在的问题及差距 (1) 信息化总体水平不高,处于信息社会的准备阶段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权威发布的《中国信息社会测评报告2014》显示,2013年全国信息社会指数(ISI)为0.4712,安徽省整体水平为0.4226,而安庆市仅为0。3195,安庆市信息社会发展水平落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尤其在知识型经济指数和数字化生活指数两个方面落后严重,表明安庆市城乡居民信息化使用能力有待提高,信息化推广普及力度有待加强。从地级市排名看,2012年安庆市信息社会指数在全国342个地级市中排名第259名,2013年下降至279名,在安徽省内排名连续两年保持12名,处于信息社会发展的第二梯队(0.3-0。4)靠后,远远落后于领先的芜湖、马鞍山,与滁州、六安相当,这与安庆经济总量全省排名第三的位置严重不符。 总体来看,当前全国信息社会发展已经处于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加速转型的阶段,而安庆市处于信息社会的准备阶段,安庆市下一步信息化建设和推广普及的任务艰巨。同时,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将有利于实现信息化与安庆经济社会相互促进和协同发展。据世界银行测算,一个百万人口以上城市,在投入不变条件下,实施全方位信息管理将增加城市发展红利2。5到3倍。安庆市需要抓好智慧城市建设的机遇,着眼现实基础,高标准高要求,实现后发赶超. (2) 信息化建设缺乏统筹,全市信息化未能形成合力 从信息化建设组织管理角度看,全市各委办局闭门开展各自的信息化建设,缺少各委办局之间的横向层面的沟通协调,缺少从市级层面的统筹组织和技术把关,导致信息烟囱林立,且越垒越高,未来开展智慧城市建设亟需一个强有力的组织机构和沟通协调管理机制;从信息化需求来源角度看,安庆市尚未出台过全市层面的信息化建设规划、计划或部署,各委办局的信息化建设需求主要来自与条线的上级部门,缺少市级层面的总体战略布局,信息化建设与城市本地化特点对接不充分,系统间不能形成合力,存在较多散、乱现象;从信息化基础资源利用效率角度看,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尚不完善,各委办局接入使用效率低,基础资源重复建设严重且共享困难,“一个部门一个机房,上一套系统配套一套网络和一套服务器"的状况广泛存在,网络和服务器资源实际占用率低,接入管理不规范,带来安全隐患. (3) 重投资建设,轻运营维护,应用效果不佳 建设缺乏整体布局,系统数量多,但投资建设分散,信息化未能形成“累积效应".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各委办局平均在用系统3。3套,最多达到11套,且多为功能单一、相互独立的中小系统,系统建设于不同时期,缺乏持续演进和提升,而是“另立山头”。同时,系统设计过程中缺乏统筹考虑,系统使用者面对多套系统重复登陆、重复录入等重复操作严重,信息化“不好用、不爱用"现象突出。 运营维护力量不足,缺乏有效的运营管理和持续改进,很多系统沦为摆设.除少数委办局有专职的信息化建设和维护队伍,具备相当的运营维护能力外,大部分委办局信息化建设和维护工作由办公室人员兼职承担,运营维护能力不足;缺乏有效的运营管理导致系统不能达到预期建设效果,系统故障得不到及时维护,功能不能及时更新完善,系统使用率降低,信息化逐步沦为摆设。 (4) 信息化应用层次不高,技术与业务两张皮 信息化实际受重视程度不高,部分委办局对信息化的理解还停留在“计算机+网站"阶段.安庆市政府建有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公开网站,安庆各委办局均建有部门门户网站,但门户网站自成体系,门户网站的在线服务职能得不到充分的重视和发挥,网站成为简单的宣传媒体.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计算机与微电子发展研究中心举办的第十二届(2013年)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中,安庆获得地市政府网站第136名,而邻近马鞍山获得第36名,安庆政府门户网站民生服务指数、重点服务指数、新技术应用指数较为落后。当前“在线服务、公众参与、用户体验、数据开放”已成为政府门户网站的发展趋势,智慧安庆需要将更加强调打造“服务渠道”型政府门户网站。 安庆现有信息化低层次重复建设较多,面向社会公共服务、部门协同监管、决策支撑的应用水平有待提高。据不完全统计,主要委办局在用或在建的100余个信息化应用系统中,78%的系统是行政管理流程电子化,视频监控、视频会议等简单应用,基于数据挖掘分析的开发利用的自动化、智能化应用缺乏。同时,利用信息技术更好的支撑和提升业务能力开始受到重视,据不完全统计,主要委办局下一步计划建设的32个应用系统中,63%的系统着眼于数据整合开发,更加强调信息化的横向业务协同和业务创新支撑功能. (5) 信息孤岛严重,已成为信息化发展的瓶颈 安庆市已有信息化建设条线相对封闭、系统没有关联、缺乏协同共享、造成信息孤岛的与下一步信息化发展需要的协同共享之间的矛盾开始显现出来,信息化已从流程电子化到整合提升的转型期,信息孤岛成为当前面临的最大瓶颈。当前各委办局在用或在建的系统,绝大多数系统建设初期均未考虑与其它委办局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共享或业务协同需求,拥有多个系统的委办局仅有个别委办局在部门内部实现了系统整合,多数委办局内部各系统之间均处于孤立状态. 促进数据交换共享和基础公共数据统筹建设成为各委办局对市级统筹信息化建设的共同诉求。在数据交换共享方面,各委办局都已充分意识到信息孤岛已经成为制约当前信息化发展的最大瓶颈,构建智能型、协同型、分析性信息化应用,需要强化信息交换共享;在基础公司信息资源建设方面,缺乏相关数据标准规范,一数多源问题突出,部分城市公共数据资源成为委办局部门资源,信息资源综合利用效率较低,基础公共数据的统筹建设要求必须提上议事日程。 (6) 信息化应用意识、信息安全意识有待提高 当前,安庆市各委办局广泛存在“信息化与纸质化并存”,信息化没有替换传统方式,两种方式长期并存,信息化没有提升效率反而增加工作量。同时,信息化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足,信息化的驱动力主要来源于上级部门要求,对如何利用信息化提升自身业务能力的思考不足。这要求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加强宣传推广,同时尽快形成一批见成效的项目,用事实说话,提升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对使用信息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梳理智慧城市建设的信心。 在信息安全方面,信息化建设不符合安全规范,信息安全规章制度缺乏的问题突出。缺少信息安全规章制度约束,非官方工作信息交换频繁,工作人员信息安全意识有待提高。据初步统计,超过9成政府工作人员使用社会第三方邮箱作为工作邮箱,使用社交聊天软件进行工作文件传输,社交聊天软件成为主要的信息共享交换工具。在网络安全方面,部分业务系统部署在互联网或虚拟专网(VPN)上,业务系统部署不符合国家安全等级保护要求,存在安全隐患。 第三章 安庆市智慧城市建设的需求 3.1 安庆市智慧城市建设的技术需求 当前,安庆信息化建设中广泛存在的诸多难题总体表现在“缺投资、缺人才”,“散乱多、层次低”,“不爱用、不好用”三方面,下一步安庆市开展智慧城市建设,首先需要破解这些广泛存在的瓶颈和难题,为智慧城市建设和推广开山铺路.包括: (1) 以“集约化建设、市场化运作”破“缺投资、缺人才”难题:集约化财政投资,重点投基础性、自用性项目和公益性项目,集中资源,逐步推进,力求做好做深,并根据项目特点积极探索建设—转让(BT,Build—Operate)、建设—经营—转让(BOT,Build- Operate-Transfer)、建设-拥有—经营(BOO,Build-Own—Operate)、建设—拥有—经营—转让(BOOT,Build—Own-Operate--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庆市 智慧 城市建设 总体规划 方案 2015 2020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天****】。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天****】,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天****】。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天****】,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