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教案.doc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教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教案 解读考纲: 能力方面要达到的层级要求——D 、E D、表达应用 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题型:仿用、扩写、续写、作文中修辞手法的运用) E.鉴赏评价 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题型:文学作品中修辞手法的辨析与鉴赏) 解题方略: 常 见 的 八 种 修 辞 手 法(比喻比拟 借代 夸张 对偶 排比 设问 反问) 一、比 喻 1、概念: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2、结构: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3、比喻的种类: (1)明喻:典型的形式:甲像乙。是一种非常明显的比喻,本体喻体都出现,比喻词有“像、似、仿佛、犹如、如同、好比、一样"等。 例如: ①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②如果说瞿塘峡像一道门,那么巫峡简直像江上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 ③网吧如同雨后的春笋,突然间密密麻麻地出现在校园周围. (2)暗喻.典型的形式:甲是乙.指的是本体和喻体都说出来,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于就是、成为"等连结,或者不用比喻词. 例如:①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②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③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却成了水墨山水。 (3)借喻。典型的形式:乙代甲.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例如:①在稿纸上踩几朵小梅花.(喻”猫爪子印”) ②天上的银盘皎洁明亮.(喻“月亮”) ③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喻隔阂) ④陈涉叹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燕雀”喻平凡的人,“鸿鹄”喻英雄人物。) (4)博喻。典型形式,甲像乙、丙、丁。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 例如: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注意: 注意:区别四种比喻类型的异同点。 (参考《复习指导》P109表格.) 4、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一)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一个句于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下列几处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 ①同类相比。例如: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②表示猜度。例如: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③表示想象。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灿漫的少年时代。 ④表示举例的引词。例如: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党的阳光照耀下,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等。 ⑤表示比较.小赵长得就像高仓健。 (二)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如:上排牙齿如同下排牙齿。(不是比喻句) 5、比喻的作用 ①化平淡为生动如: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了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 ②化抽象为具体如:小石头可以砸破大水缸。(比喻小的可以战胜大的) ③表达感情如:地下“乌龟"(坦克)乱爬,头上“乌鸦”(飞机)成阵。 补充通感修辞:见《复习丛书》 P109——-110。 典型试题分析: 1、下列各句中的比喻不恰当的一句是( ) A。他提着两个包,气喘吁吁地走着,像踩在棉花上似的深 一脚,浅一脚。 B。小战士斜跨着冲锋枪,在崎岖的小路上向前猛冲,脚步 像踩在棉花上般地轻快。 C。一群仙女,踩在棉花似的云朵上,随着隐隐的仙乐,冉冉地向远方飘去。 D.她突然瞥见中央盘着一条大蛇,蛇头昂起,张着大口, 她顿时感到两脚像踩在棉花上似的。 (解析:答案为B.B项中的“像踩在棉花上般的轻快"不恰当,脚踩在棉花上,步履维艰,不 可能有轻快的感觉,显然本体和喻体相矛盾。 比喻的使用要注意本体和喻体有相似点,否则便不能构成比喻. ) 2、 “天边偶尔飘浮着淡淡的白云”后面连接哪 一项才能构成最佳比喻句? A.有如朵朵盛开的白莲 B.就像白锻上绣着几朵浅浅的银色的暗花。 C.像从什么仙境飘来的片片银色的羽毛 D.好像镶嵌在蓝色的玻璃上的几片洁净的羽毛。 (解析:答案为C,本体中“漂浮着”的“白云”具有动态感,唯有项“飘来"的“羽毛”有动态感,相似性最强。A项中的“朵朵"与“淡淡”不相符,B项中“白缎"与本体中的“天边”的天蓝色不符,D项中“镶嵌”与本体中的“漂浮”不对应。) 3、(2004湖北高考卷)下面是四个意思连贯的比喻句。请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仿写四个句子。(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 祖国是一座花园, 北方就是园中的腊梅; 小兴安岭是一朵花,森林就是花中的蕊。 参考答案:a、地球好像一个部落,中国就是部落中的一个家庭; 沿海诸岛是一群可爱的孩子,台湾就是其中最俏皮的一个. B、江南是亭亭玉立的少女,杭州就是少女的脸庞; 西湖是水汪汪的眼睛,湖水就是眼中晶莹的泪。 4、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要问我的意思,我说,文言文可以念点儿,可是念多少还值得研究。似乎应该先研究一下学习文言文的目的。教学大纲提出培养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按现在课本里的文言文数量和一般的讲解方法,能否达到这个目的,还得打个问号。如果说现在的几篇课文不能解决问题,那么加大分量怎么样?加到三分之一?二分之一?这就牵涉到会不会妨碍学生学好现代文的问题。会不会搞得不好,弄成驼子摔跤,两头没着落?…… 此人发言中巧妙地运用了比喻,请将比喻指出来,并说明它所说的是与学文言文有关的什么问题. ① 比喻句:驼子摔跤 ②比喻所谈的是 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分量比例 的问题。 二、比 拟 1、比拟的概念 比拟是借助丰富的想象,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 2、比拟的种类: 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写出和人一样的感情和动作。 例: ①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②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使人具有物的动作或情态。 例: ①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②在群众的呼喝声中,那个恶霸夹着尾巴逃跑了。 3、比拟的作用: 正确运用比拟,增加了语言的生动和形象性,可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可感受到对该事物的强烈的感情,从而引起共鸣. (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注意:比拟和比喻 比拟和比喻的相似之处在于均涉及甲、乙两事物相比,甲、乙两事物有可“比”性。 比拟和比喻的不同在于: ⑴从意义上看,比喻的重点在“喻”,即“比方”,它突出的是两事物的相似点;比拟的重点则在“拟",即“比作、当作”,它直接把甲当乙来描述。 ⑵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现或不现,而喻体必须出现。 例① 住口,你这吠人的狗(比喻) 住口,你再吠人,我可要一木棒打死你(比拟) 例② 炮弹愤怒地向敌人飞去.(比拟) 我们要谨防弹衣炮弹。(比喻) 典型试题分析: 1、下面不用比拟手法的句子是:( ) A.烟囱发出呜呜的声响,犹如在黑夜中哽咽。 B.被暴风雨压弯了的花草儿伸着懒腰,宛如刚从睡梦中苏 醒。 C.远处林舍闪闪发亮,犹如姑娘送出的秋波,使人心潮激荡。 D.偎依在花瓣、绿叶上的水珠,金光闪闪,如同珍珠闪烁 着光华。 (解析:A句中的烟囱“哽咽"、B句的花草儿“伸着懒腰”、D句中的水珠“偎依”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C句用的是比喻的手法,把闪闪发亮的“远处林舍”比作“姑娘送出的秋波".因此答案是C。) 2、分析“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两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 解析:这两句写故乡水的“万里送行",是拟人手法.表达了诗人初次出峡的喜悦之情与离开生活已久的故乡的缱绻之情,又与题目“送别”照应。“仍怜”,语气极轻柔婉转,而分量厚重.) 3、 请另选一物仿写。要求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符合该物的特征并寄寓一定的思想情感。 雨伞 \ 你注定 \ 一生与乌云为伴,时时为别人遮风档雨 \ 却湿透你自己. 参考答案:①黑板 \ 你注定 \ 一生与粉尘为伴\时时为别人传授知识\ 却磨损了自己 ②蜡烛 \ 你注定 \ 一生与黑暗为伴\时时为人们发光发热\ 却耗尽了你自己(解析:要正确解答此题,必须注意以下要点: 1.运用拟人手法。2.形式上应为三句话。3.大致意思应是处理自我与他人的关系方面.4.如果不赞扬某物,要注意是否合乎事理。) 三、 借 代 1、借代的概念 指的是不直说出要说的某人或某事物的本来名称,而是借用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来代替,这种辞格也叫做“换名"。其中,用来代替的事物叫做借体,被代替的事物叫做本体。借代即用借体代本体。 例:先生,给现洋钱,袁世凯,不行么?(“袁世凯”借指“现洋钱”) 2、借代的种类 ①特征代本体。例如:大胡子凶神恶煞的吼叫着。 ②材料代本体。例如: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③形象代本体。例如: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 ④人名代著作。例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 ⑤绰号代本人。例如:“芦柴棒”,去烧火! ⑥专名代泛称。例如:我们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⑦具体代抽象.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⑧部分代整体。例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3、借代的作用 ①形象生动、重点突出 如:那一对西装革履从前面慢悠悠地走过来。 ②简洁、精炼 如:公园里的长凳上坐着两个人,一个“马褂",一个“西装”。 ③灵活,不死板,给人以幽默感 如:从他的祖父到他,三代不捏锄头柄了。 注意:借喻与借代的区别 借喻是比喻的一种,被比与用来作比的两个事物之间有相似点,没有相关性,因而本体、喻体之间即使没有喻词“像”也可以加“像”字,换成明喻. 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替代所要表达的事物,本体与借体之间没有相似点,只有相关性,因而不能加“像”字换成明喻. 例:①“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中的“完美的苍蝇”就是借喻,喻指那些反动的家伙。换成明喻,可以写成“反动的家伙像苍蝇"的形式。 ②“百年积弱叹华岁,八载干戈仗延安”中的“干戈”、“延安”就是借代,“干戈”代抗日战争,“延安”代中国共产党,这是用具体的事物代抽象的事物,是不能换成明喻的.如用“抗日战争像干戈",“中国共产党像延安”予以表述就闹笑话了. 典型试题分析: 1、所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 A. 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B。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C。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 D。 远处的山巅,近处的断崖,都笼罩在一片雪帘雾障里。 (解析: A项是借代,“纨绔"本指“细绢做的裤子”,所以指代贵族子弟。其他三项都是比喻中的借喻。 ) 2、阅读下面的句子,指出句中加点词语所称代的事物。 (1)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2)无丝竹之乱耳。() (3)过尽千帆皆不是。() [答案](1)“鳞”是鱼身体的一部分,代鱼。 (2)“丝竹"本指弦乐器和管乐器,这里代指乐器。 (3)帆是船上的工具,代船。 3、下面是表现一定生活观的句子,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 文学似海乐无边,官爵如花期有限。B。 风风雨雨过日子,炎炎凉凉看世界。 C。 宁为八方苦水流浪鱼,不作一棵树上吊死鬼.D .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解析: D项为借代,其他项为比喻。) 四、夸 张 1、什么是夸张 夸张是有意强调事物的某种特征,并对其加以扩大或缩小来表达强烈思想感情的修辞方法. 2、夸张的类型 : a、扩大夸张 例:穷人要是遇到不痛快的事就哭鼻子,那真要淹死在泪水里了.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b、缩小夸张 例:这巴掌大的小山庄吸引成千上万人的心。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二十五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C、超前夸张 例:农民们说,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包的香味来了。 他酒没沾唇,心早就热了.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3、夸张的作用: 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鲜明地表现出作者 对事物的感情态度,增加语言的生动性。( 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增强联想;创造气氛。)4、运用夸张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的夸大,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生活的根据. 例:①脚下地球当球玩,大洋海水能喝干。(×) ②他跑起来速度像宇宙飞船,肯定能拿冠军。(×) ③稻田禾苗密又密,卫星掉下来也要把它弹到半空中 第二,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会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 例:①苦干一个月,胜过两个月。(×) ②这句夸张因表述不明确,很难说是夸张还是事实。 (×) 第三,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张,以免歪曲事实。 典型试题分析:选出下列没有运用夸张的一项( ) A。 下了一天雪,到深夜还没有止,屋外一切静极了,静到要听出静的声音来。 B。 几年来的文治武功,在我犹如幼小时候读过的“子曰诗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 C。 大家略有一点兴奋,但又很淡漠,不大相信,因为这一类不甚可靠的传闻,是谁都听得耳朵起茧了的。 D. 强不知以为知,见骆驼就说马肿背,我真不懂得他们为什么要说这些昏话! (解析:B项的“子曰诗云”是借代旧教育的读物.) 五、 对 偶 1、对偶的概念: 对偶是把结构相同或相近的两组词或句子对称地排列在一起,以表达相关或相反内容的修辞方法。 2、对偶的特点①字数相等②词性相对③结构相同④意义相关 3、对偶的种类: ①按内容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 正对:构成对偶的两个句子可以从两个角度、说明同一个事 理,在内容上互相补充. 例:唐朝的张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 涧"。 (析:“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这两个比喻,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了石拱桥的特点,非常形象,是正对。) 反对:构成对偶的两个句子可从正反对立的两个方面说明同一事理,在内容上相反或相对。 例: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析:这两句工整的反对,表现了鲁迅先生对待敌人和对待人民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 串对:又称“流水对”。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②按形式可分为工对和宽对。 所谓工对,就是字数、词性、结构、平仄、用字等均按对仗要求;所谓宽对,就是基本符合对仗要求,但某些方面稍有出入。也就是形式要求稍宽松一点。 ③按结构可分为成分对偶和句子对偶. 成分对偶。例如:山水本无知,蝶雁亦无情;但它们对待人类最公平,一视同仁,既不因达官显贵而呈欢卖笑,也不因山野渔樵而吝丽啬彩. 句子对偶。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4、对偶的作用 ①形式整齐,结构对称,可以收到一种均衡的美感效果。 ②词句凝炼概括,富有表现力,能够把相关事物间的关系表现得集中鲜明;是对立事物间的对比强烈,褒贬分明。 ③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读来琅琅上口,便于传诵记忆. 典型试题分析:(配对式) 例1、1987年高考题: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上句,下面四个句子中,哪个能作为下句与它组成对偶句?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 √A.柳絮池塘淡淡风 B.榆荚临窗片片雪 C.带水芙渠点点雨D.丁香初绽悠悠云 2、给下面成语配对 雪中送炭——锦上添花非驴非马-—不伦不类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下笔成文——出口成章说长道短-—评头品足 守株待兔——缘木求鱼 五湖四海-—万水千山粗制滥造-— 精雕细刻 山穷水尽—-柳暗花明 3、上联和下联配对(注意顺序) 春山一路鸟空啼 日暖神州万木荣 锦江春色来天地 芳树无人花自落 春晖又红万朵花 老梅到时自然红 芳草春来依旧绿 玉垒浮云变古今 春回大地千峰秀 冬雪欲白千里草 (组合式) 4、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 (改为: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红雨树边,此间有尧天舜日。) (改写式) 5、把下面句子中红色部改写成一幅对联,用来作“画卷"的修饰语: 经过几百个日日夜夜的奋战,长江截流工程终于胜利完成,中国人民在这奔腾不羁的长江边,展开了一幅把五千里长江斩断,把三峡无数山峰锁住的神奇画卷。 (答案:斩断长江千里水,锁住三峡无数峰) (话题情境式) 6、仿照前面句子的形式,在横线上写出在校时的表现,前后语义要一致. 当你在家里与父母共享天伦之乐时,你想的是在学校怎样刻苦攻读,获得成功,于是假期变得何其漫长;当你在学校埋头于书林题海时,你盼的是在家中怎样放纵自己,享受快乐,于是,学习起来何其乏味。在家之时,任时光飞逝,把拼搏的汗水留在学校. 在校之时,凭岁月蹉跎,让奋斗的壮志留在家中。 于是,你发现,你只剩下一声叹息: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7、 根据提供的语境,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语句,使其与前后文组成一段谐调完整的话。 海潮,放远了谛听才觉得深邃;山峰,放远了观望才觉得秀美 忠告,放远了品味才觉得亲切; 友情,放远了回忆才觉得珍贵。 所以,哲人说“距离产生美",确实如此. 六、排 比 1、概念: 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式。 2、排比的种类: (1)成分排比 即一个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组成排比. 例如:延安的歌声 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 (2)分句排比 即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构成排比。 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清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3)单句排比 例如:八路军穿草鞋,把日本鬼子赶下海。解放军穿草鞋,把蒋家王朝踢下台。如今八连穿草鞋,把香风毒雾肢下踩。 (4)复句排比 例如:如果我们能够研制出一种类似 鹰眼的搜索、观测技术系统,就能够扩大飞行员的视野,提高他们的视敏度。如果能研制出具有鹰眼视觉原理的“电子鹰眼”,就有可能用于控制远程激光制导武器的发射。如果能给导弹装上小巧的“鹰眼系统”,那么它就可以象雄鹰一样,自动寻找、识别、追踪目标,做到百发百中。 3、排比的作用: 内容集中,增强气势; 叙事透辟,条分缕析; 节奏鲜明,长于抒情; 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注意:排比和对偶 排比与对偶的不同主要表现在:排比必须有三项或三项以上构成,而对偶仅限于上下两句;排比在字数上无严格要求,只要求结构相同或相似即可,而对偶则要求字数相等或相近,且结构完全相同;排比的各项多有相同的词语做提挈词语,而对偶的上下句一般忌用相同的词语(宽对不那么严格);排比一般只表示相近或相关的意思,而对偶则表达相对、相反或相连的意思。 典型试题分析:仿照下列句子,再把“人生”比喻成“大海"“天空",造两个句子形成排比句. 如果说人生是优美的乐曲,那么痛苦则是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音符。 如果说人生是浩瀚的大海,那么挫折则是一朵骤然翻起的浪花 如果说人生是湛蓝的天空,那么失意则是一片飘浮的淡淡的白云. 七、设 问 1、概念:设问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回答的修辞方式. 2、设问的基本特点:无疑而问。 3、设问的作用:设的目的在于引起人们注意,启发思考。 例如: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技术的力量. 八、反 问 (反诘) 1、概念: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 反问的形式有两种: ①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 例:就说蒋筑英吧.已经经过了这样长久的考验,他入党的志愿,也一定要等到死后才能由省委的追认满足么? ②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例: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2、反问的作用: 语气强烈,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能激发读者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反问句句末一般打问号,有的也打感叹号) 注意:设问与反问的区别: 共同点:都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 不同点:形式—-设问自问自答,反问寓答于问 作用——设问是为了加强读者印象,启发读者思考;反问是为了加强语气,使语意更加鲜明. 例: 1、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设问) 2、谁说孩子来到人间只是索取?孩子带给这个世界的幸福难道不比他们得到的要更多一些吗? (反问) 总结修辞手法见《复习丛书》 P114 历年高考题解析见《复习丛书》 P114-115 巩固练习见《复习丛书》P116——120 8-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正确 使用 常见 修辞手法 教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天****】。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天****】,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天****】。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天****】,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