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上学期化学实验探究题汇编教师版教学内容.doc
《初三上学期化学实验探究题汇编教师版教学内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上学期化学实验探究题汇编教师版教学内容.doc(10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此文档仅供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1、小明买了一种“汽泡爽”的冲调饮料。 【饮料说明】①主要原料:柠檬酸(C6H8O7)和小苏打(NaHCO3); ②使用说明:将一包“汽泡爽”粉末倒入玻璃杯中,加入200 mL冷水,看到有大量气泡快速生成,待粉末完全溶解,就得到一杯果味饮料。 小明观察了饮料说明后,他借助化学实验的方法,探究“汽泡爽”产生气体的成分,以及加水温度对产生气体量的影响。 【实验一】探究“汽泡爽”产生气体的成分。 (1)小明阅读资料发现:“汽泡爽”原料中的柠檬酸(C6H8O7)和小苏打(NaHCO3)粉末混合后加水,可以发生以下反应,填写生成气体的化学式。 3NaHCO3 + C6H8O7 ==== C6H5O7Na3 + 3H2O + 3 ↑ (2)为了检验该气体,小明选择的试剂是 。 【实验二】探究加水温度对产生气体量的影响。 (1)小明先用冷水和热水各冲了一杯饮料,品尝时发现冷水冲的饮料中气泡较多,热水冲的饮料中气泡较少。当他摇动杯子时,发现有大量气泡从水中逸出。他查阅资料发现:随着温度升高,气体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量会迅速降低。于是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填写表中空白。 实验序号 加入水的体积 加入水的温度 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 1 200 mL 15℃ a(待记录) 2 50℃ b(待记录) (2)在老师的帮助下,小明采用相同的两套实验装置(如下图)分别完成上述实验,在A中加入水,再加入一袋“汽泡爽”,迅速塞紧胶塞。量筒C用于收集A中产生的气体所排出的液体,冷却至室温后读取数据。B中油层的作用是 。 A B C (3)通过实验,小明测得:a = 64 mL,b = 132 mL,由此获得结论:“汽泡爽”产生气体的量与加水温度有关系。但是老师看到小明的实验报告后却指出:两套装置中,“汽泡爽”产生气体的总量应该近似相等,与温度关系不大,其本质原因是 。 (4)通过反思,为了证明老师的观点,小明继续利用(3)中已反应完的两套装置,又做了一步实验,发现两套装置最终收集到的气体的总量确实相近,他的实验操作是 。 1\33.(7分)【实验一】(1)CO2 (2)澄清石灰水 【实验二】(1)200 mL (2)防止二氧化碳溶解在B装置的水中 (3)依据化学方程式,一包“汽泡爽”产生气体的量与反应物(柠檬酸和小苏打)的量有关,与温度无关 (2 (4)不断摇动两套装置中的锥形瓶A,继续收集气体并测量体积 2、(5分)某小组同学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老师建议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NaOH溶液吸收生成的SO2。这种做法引起了同学们的思考:SO2与NaOH是否发生反应。 【查阅资料】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40体积SO2。 【实验方案】同学们向充满SO2的软塑料瓶中迅速倒入一定量NaOH溶液,拧紧瓶盖,振荡,发现塑料瓶变瘪,他们认为S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反思与改进】甲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够严谨,理由是 。于是同学们设计了如下两个改进方案。 方案一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向两个充满SO2的200 mL软塑料瓶中分别注入 10 mL水和NaOH溶液,振荡,对比。 两个瓶子变瘪的程度完全相同 乙同学认为由于两个瓶子变瘪的程度完全相同,因此无法证明SO2与NaOH是否发生了反应。试分析导致两个瓶子变瘪的程度完全相同的原因是 。他认为若改变注入水和NaOH溶液的体积便可达到实验目的,注入液体的体积可以是 (填序号)。 a.15 mL b.8 mL c.5 mL d.3 mL A B C 方案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利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向两个充满SO2的300 mL集气瓶 中分别加入6 mL水和NaOH溶液, 一段时间后,打开止水夹,对比。 倒吸入两个集气瓶中的液体体积完全相同 丙同学认为上述方案也无法证明SO2与NaOH是否发生反应。你认为导致吸入液体的体积完全相同的原因是 。 丁同学思考后,将上述装置进行了改进,便达到实验目的。改进装置如右图所示,你认为装置B的作用是 。 2\33.【反思与改进】SO2溶于水,也会出现塑料瓶变瘪的现象。 方案一:10 mL水和10 mL氢氧化钠溶液都能将200 mL的SO2完全吸收 d 方案二:有水倒吸入集气瓶,会使余下的二氧化硫全部被吸收 防止水倒吸入装置A中 3、7分)维生素C(简称Vc,又名抗坏血酸),易溶于水,易被氧化。人体缺乏Vc可能引发多种疾病。水果和蔬菜中含有丰富的Vc。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它探究如下: 探究一:检验三种饮品中Vc含量的顺序。 【查阅资料】Vc能和高锰酸钾反应,使紫色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设计方案】分别向盛有lmL等浓度高锰酸钾稀溶液的三只试管中逐滴滴加果味饮料、苹果汁和梨汁,边滴边振荡,直至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实验数据】 果味饮料 苹果汁 梨汁 滴加的滴数 40 10 20 【实验结论】分析数据可知,三种饮品中Vc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依据是 (各液体密度上的差别和每一滴的体积差别忽略不计)。 探究二:蔬菜放置时间的长短对其Vc含量是否有影响。 【设计方案】请你用新鲜的黄瓜和放置一周的黄瓜、高锰酸钾稀溶液和必要的仪器设计实验方案: 。 【实验结论】 按上述方案实验,根据 这一实验结果,分析得出蔬菜放置时间的长短对其Vc的含量有影响。 【实验反思】化学实验需要控制变量。下列情况会影响到测定结果的是 。 A. 试管的大小不同 B. 量取的被测物质的体积不同 C. 每次实验所用的果汁颜色不同 D. 没有用同一规格胶头滴管滴加 4、(5分)近几年我国某些城市酸雨污染较为严重,主要原因是燃烧含硫量高的煤及机动车排放的尾气。 【提出问题】煤中是否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查阅资料】①二氧化硫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SO2 + 2KMnO4 + 2H2O = K2SO4 + 2MnSO4 + 2 X ,其中X的化学式是: 。 ②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一样,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Ca(OH)2=CaSO3↓+H2O。 根据上述资料,甲、乙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甲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A、B两步实验: 实验现象为 A中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由此甲同学认为: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方案不合理,于是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夹持装置略去): 【结论与反思】(1)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方案不合理,其理由是: 。 (2)上图C装置的作用是 。 (3)要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的现象是:丙同学的实验中 。 4\33.(1)H2SO4 (4)二氧化硫也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无法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 (6)除去过多的二氧化硫或排除二氧化硫的干扰(合理给分) (7)B中的溶液褪色,C中的溶液不褪色,D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2分,答不全不给分) 5、(6分)小明看到一则新闻:某市一辆满载电石的货车遇大雨引发熊熊大火。对此现象小明产生了疑问。【提出问题】电石遇水为什么会引起火灾? 【查阅资料】电石主要成分为碳化钙(CaC2),它没有可燃性但遇水会产生气体。 【实验探究】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明与同学一起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实验记录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向 试管中滴入适量的水 试管中有气泡产生,烧杯中有气泡产生 一段时间后,将燃着的木条放在导管口P处 观察到气体燃烧,有明亮的火焰 该气体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得出结论】通过上述实验,解释满载电石的货车遇大雨着火的原因 。 【实验拓展】小明与同学又继续对电石与水反应产生气体的组成进行了探究,请填写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操作及现象 结论 该气体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 【实验反思】通过上述实验可知,电石在保存和运输时注意的事项是 。 5\33.(6分) 【实验探究】碳化钙(CaC2)与水反应生成气体,反应放热 可燃性 【得出结论】电石主要成分碳化钙(CaC2)能与水反应生成可燃性气体,且该反应 放热 【实验拓展】点燃电石与水反应生成的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杯壁上有水珠生成;一段时间后,将烧杯取下,向烧杯中加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2分)【反思】防止与水接触 6、(8分)研究金属的腐蚀对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意义重大。 (1)为了探究铁锈蚀的条件,进行如图-12所示实验。经过一周后观察,试管A和C中的铁钉无明显变化,试管B中的铁钉明显锈蚀。 图-12 A B C ① 通过实验发现:铁锈蚀是铁与_____________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② A中加入的蒸馏水要事先煮沸,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家中的刀具若沾有食盐水锈蚀更快。为了进一步探究影响铁锈蚀速率的因素,做了如下的实验。 【提出问题】铁锈蚀速率与哪些因素有关。 【查阅资料】① 物质溶解在水中得到的混合物称为水溶液,如氯化钠溶解在水中得到氯化钠溶液,乙醇溶解在水中得到乙醇溶液。 ② 氯化钠溶液能导电;乙醇溶液不能导电。 【猜想】铁的锈蚀速率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反应时的温度;② 氧气的含量;③ 水溶液的导电性。 图-13 【实验】每次取两套如图-13所示的装置,编号为I、II。向两套装置中分别装入质量、大小相同的铁钉和等体积的蒸馏水,进行如下三组对比实验(实验开始时,各瓶内气体压强保持一致)。 图-13 影响因素 实验设计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解释 ①温度 装置I放入25℃恒温环境中,装置II放入40℃恒温环境中。 两套装置中铁钉均锈蚀,且U型管中液面均由b处上升至a处,则所需时间I>II。 锈蚀的速率I<II;铁的锈蚀速率与反应时的温度有关,_______。 ②氧气含量 _________。 ________。 铁的锈蚀速率与氧气的含量有关,氧气的含量越多,铁的锈蚀越快。 ③水溶液的导电性 在相同温度下,装置I集气瓶中加入10mL氯化钠溶液;装置II集气瓶中加入10mL乙醇。 两套装置中铁钉均锈蚀; 且U型管中液面均由b处上升至a处,则所需时间I < II。 _______。 (3)若将两根铁钉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在一支试管中加入稀硫酸,另一支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两支试管内均有大量气泡产生,铁钉逐渐溶解,在酸溶液中被快速腐蚀。 【反思与提高】 根据该探究实验以及你所学的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金属的腐蚀是指金属单质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B.金属越活泼,就越容易被锈蚀 C.金属腐蚀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6\33.(8分)(1)①水和氧气 ② 将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赶出把溶解在水中的氧气排出 (2) 影响因素 实验设计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解释 ① 温度 温度越高,铁的锈蚀速率越快 ②氧气含量 在相同温度下,向I、II两套装置的集气瓶中分别通入氧气和空气。 铁钉均锈蚀,且U型管中液面由b处上升至a处所需时间I< II ③水溶液的导电性 铁的锈蚀速率与水溶液的导电性有关,在能导电的溶液中,锈蚀的速率加快 【反思与提高】AC(2分) 7、(9分)已知某种铸造钢轨的金属粉末原料中可能含有铁、锰、铜三种金属中的两种或三种,化学小组的同学对该粉末进行探究。 (1)提出猜想: 猜想一:该粉末由铜、锰组成; 猜想二:该粉末由铁、锰组成; 猜想三:该粉末由铁、锰、铜组成; 猜想四:该粉末由 组成。 (2)查阅资料:金属锰不能被磁铁所吸引,锰和FeSO4 溶液可以发生置换反应,Mn元素在生成物中显+2价,生成物的溶液为浅粉色。 (3)进行实验: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证明粉末中是否含有铜 取一个小烧杯,加入适量的粉末,再向其中加入足量的 。 有少量红色粉末不能溶解。 ②证明粉末中是否含有 取5.5克粉末放入烧杯,再向其中加入适量的硫酸亚铁溶液,反应完全后过滤、干燥,称量固体为5.52克。 。 ③证明粉末中是否含有铁 另取5.5克粉末, (用物理方法), 称量剩余金属粉末为1.12克。 。 (4)初步结论:猜想___________成立;实验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数据处理:试计算粉末原料中任意一种金属所占的质量分数(用金属名称和百分数表示,结果保留一位小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33.(9分) (1)铁和铜 ……………………………………1分 (3) ………………………………每空1分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稀盐酸或稀硫酸 ②锰 浅绿色溶液变为浅粉色 用磁铁充分吸引 有大量黑色粉末被磁铁吸引 (4) 三 ……………1分 Fe+2HClFeCl2+H2↑ Mn+2HClMnCl2+H2↑(硫酸也给分)……共1分 (5)锰 20% 铁 79.6% 铜 0.4%。 (计算一种即可) ……………………1分 8、(8分)某兴趣小组话动中,在空气中点燃镁条时,发现在生成的白色固体物质中夹杂着少量的淡黄色固体。为了探究其原因,小组成员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 淡黄色固体物质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通过查阅资料,记录了下列几种物质的颜色: 物 质 MgO MgCl2 Mg3N2 Mg(NO3)2 MgCO3 Mg(OH)2 颜 色 白色 白色 淡黄色 白色 白色 白色 小组成员一致认为产物中一定不含有氯化镁,理由是 。 [提出猜想] 淡黄色的固体可能是 。(填化学式) [实验探究](1)按下图所示装置收集氮气(关闭a、b、c,用凸透镜聚光引燃白磷,待白磷不再燃烧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a、b,使用打气筒进行充气至A中的水进入B时,打开c,继续充气。) (2)实验验证的方法是 。 [实验结论] 猜想是正确的。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实验反思] (1)氮气选用排水法收集的原因是 。 (2)本探究活动对物质燃烧新的认识是 。 8\33.(8分)[查阅资料]空气中不含有氯元素[提出猜想]Mg3N2 [实验探究](2)将燃着的镁条伸进(1)所收集的氮气的瓶中,若镁条继续燃烧,且有淡黄色固体生成,则证明淡黄色固体是Mg3N2(2分) 点燃 点燃 [实验结论] 2Mg+O2→2MgO 3Mg+N2→Mg3 N2(2分) [实验反思](1)氮气难溶于水 (2)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合理答案可得分) 9、(8分)某实验小组对“载人宇宙飞船或潜水艇中一般都要安装盛放过氧化钠(Na2O2)颗粒的装置”感到非常好奇,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缓缓通入N2 过氧化钠 燃着木条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是否为一种制氧剂?与人呼出的哪种气体发生反应? 【查阅资料】① 人呼出的气体中主要成分是N2、O2、CO2和水蒸气等。 ② CO2 + 2NaOH Na2CO3 + H2O。 【提出猜想】过氧化钠与人呼出的N2或CO2或水蒸气反应并生成氧气。 【进行实验】 实验Ⅰ:验证过氧化钠与氮气反应并生成氧气。 (1)实验操作如右图所示。 (2)实验现象及结论:观察到________现象,判断过氧化钠与氮气没有发生反应。 实验Ⅱ:验证过氧化钠与水蒸气反应并生成氧气。 过氧化钠 (1)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其中A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变化。 水 A B C (2)实验现象及结论: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过氧化钠与水蒸气发生反应并生成氧气。 实验Ⅲ:验证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并生成氧气。 稀盐酸 过氧化钠 (1)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 大理石 氢氧化钠 溶液 A B C D (2)实验记录 实验操作 主要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解释 ①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向装置中加入药品。 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②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A装置中缓慢加入稀盐酸。 A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C装置中有气泡出现。 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C装置作用是_______。 ③ 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在D内进行检验。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并生成氧气。 【实验反思】 (1)根据实验Ⅱ和Ⅲ,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或水蒸气反应后,还产生了另一种物质,该物质是_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 (2)某同学对实验Ⅲ的设计提出疑问:该实验不能证明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确实发生了反应,你认为他的理由是________。 9\33.(8分)实验Ⅰ:燃着木条熄灭 实验Ⅱ:提供水蒸气 物理 实验Ⅲ:A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有气泡冒出,固体逐渐减少 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 + 2HCl CaCl2 + H2O + CO2↑ C装置的作用:除去二氧化碳 实验反思:(1)化合物 (2)二氧化碳中混有水蒸气,而水蒸气与过氧化钠反应也生成氧气 10、(6分)同学在帮助老师整理实验室时,发现了半瓶久置的氢氧化钙粉末[Ca(OH)2],他们决定对这瓶氢氧化钙粉末的组成进行实验探究。 (1)提出问题:这瓶氢氧化钙是否已经变质? (2)猜想与假设:该氢氧化钙粉末的成分为①氢氧化钙;②氢氧化钙、碳酸钙;③ 。 (3)设计方案、进行实验:请你参与探究,并填写下表。 实 验 步 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样品少量于小烧杯中,加入适量水,充分搅拌,过滤。 ② 。 大量气泡产生 氢氧化钙已经变质。 ③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 。 ____________ 氢氧化钙没有完全变质。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联想与启示:氢氧化钙变质是由于Ca(OH)2与空气中的 发生化学反应的缘故,因此氢氧化钙应 保存。 10\33.(6分)实验方案③的操作和现象共1分,其他每空1分 (2)CaCO3 或碳酸钙 (3) 实 验 步 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②取少量滤渣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稀盐酸 ③通入二氧化碳 有白色沉淀产生 CO2+Ca(OH)2=CaCO3↓+H2O (4)二氧化碳 ,密封 只供学习与交流-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三 上学 化学 实验 探究 汇编 教师版 教学内容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