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13单元.doc
《冀教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13单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13单元.doc(18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第一单元 美丽的早晨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早晨的歌》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让学生体验歌曲朝气蓬勃、乐观向上的情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珍惜时间的感情。 2、学习休止符,能正确把握歌曲的节奏。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掌握歌曲中的休止符。 2、能准确演唱《早晨的歌》。 教学准备:钢琴、音乐播放器、歌曲的CD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老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音乐,大家听听这里有几种你熟悉的声音?(同学们一一找出早晨练声、广播、鸟叫、鸽群飞起、哨声、跑步、扫马路等声音)那你们想想,在一天中,什么时候才会出现这些声音。 老师:对,这就是早晨。 三、讲授新课 1、导入:今天随老师一起到户外看看早晨人们都在干什么?(第一遍听) 2、初听歌曲。 老师:你都看到了那些晨练活动?户外的晨练活动真是丰富多彩让我们看的眼花缭乱。让我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们推开窗子,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一段优美的音乐传入我们的耳际。放歌曲(闭眼聆听)。 3 老师:早晨真美,歌词中是怎样描绘早晨的? 4、指导学生读歌词(出示图片) 5 1 3 3 0 ︳5 1 3 3 0 ︳ 甜 甜 的 风 微 微 的 笑 5 1 3 5 5 ︳0 4 5 3 0 ︳(重点练习切分音、休止符) 早 晨 的 空 气 多 么 好 5、老师弹琴,学生随音乐用“la”模唱歌曲的旋律。 6、放歌曲录音,学生轻声跟唱。 7、学生随录音完整地唱。 8、处理歌曲。 1)唱好空拍处 2)情绪的处理。 老师:我们唱歌时要找到沐浴在早晨明媚阳光中的欣喜美好感觉,通过你们的歌声让我看到,感受到。 9、分组演唱。 老师:早晨美不美? “早晨的歌”所歌、所唱的都是可爱的你们,因为你们是早晨的花朵,早晨的绿树,更是早晨的太阳。让我们一起唱响早晨的歌,唱响我们自己的歌。 两排为一组,看哪组唱得好。 三、音乐活动:“做早操” 四、小结: 1、鼓励学生谈谈自己学习后的感受。 2、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的感情,教育他们要珍惜时间。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听赏二胡独奏曲《空山鸟语》 教材分析: 《空山鸟语》是一首二胡独奏曲,乐曲结构属于多段体,共五段,另有引子和尾声。引子犹如山林召唤,空谷回声,简单几笔就描绘出题意幽邃、深远、静穆的意境, 接着,以非常活跃的旋律进行,作为“人”的形象出现,在全曲贯穿始终,时而单独出现,时而与鸟鸣相结合,宛若自然景色给予“人”的清新愉悦心情,与自由自在的鸟语交融相织。作者创造性地运用三弦拉戏式的模拟手法,将鸟语音乐化,使乐曲的造型性和抒情性有机结合,因而音乐优美生动,富有情趣。 二胡演奏家刘天华 刘天华(1895~1932)原名刘寿椿,江苏江阴人,民族器乐作曲家,二胡、琵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为著名文学家刘半农之弟,也是我国30年代的国乐大师,由于他在创作和演奏上的努力,使我国的国乐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开拓和发展我国民族音乐做出了巨大贡献。刘天华生活的时代,正值内忧外患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叫花子胡琴要饭的笛”一语道出了当时民族音乐的社会地位。就在那样的环境里,刘天华抱定“改进国乐”的坚定信念,在崎岖坎坷的路上奋战了20年,培养造就了一批优秀的民族音乐演奏家,创作了几十首二胡、琵琶曲和练习曲。人们所熟悉的二胡曲《病中吟》、《月夜》、《空山鸟语》、《光明行》、《苦闷之讴》、《独弦操》、《烛影摇红》等都是他创作的。刘天华对我国民间音乐也作了许多整理工作,他就是因为在天桥收集“吵子会”锣鼓谱,在与民间艺人接触中,不幸染上猩红热病,于1932年6月8日因医治无效而病逝,时年仅37岁。 教学目标: 1. 感受题目中的“空山”与“鸟语”的意境,让学生了解乐曲所表现的内容,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和民族乐器的感情,发展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2.培养学生听音乐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对音乐的表现能力及审美能力。 3.让学生了解音乐作品表达的情感,感悟我国民族乐器二胡演奏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难点: 在聆听中体会乐曲的感情和意境,发展学生的想象和创造能力。 教具准备:钢琴、音乐播放器、乐曲的CD、图片、二胡。 教学过程: 1、引入。 “空山”是出自唐代王维的诗“空山不见人”的意思。整个曲子的意境是幽静、深远,犹如山林的召唤,空谷回声。 2、初听乐曲《空山鸟语》。 思考:你从乐曲中听到了什么声音?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3、揭题介绍二胡著名演奏家:宋飞、华彦钧、闵惠芬、刘天华。 4、完整聆听音乐、感受二胡音色特点。 介绍二胡:包括二胡的构造、基本演奏方法、音色等 5、精听欣赏乐曲《空山鸟语》。 1)聆听引子音乐:我们一起随着动听的引子音乐,看一看音乐把我们带到了哪里?提问,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2)学生描述。 3)聆听“人”片段:这么美丽的山谷,你们想不想去呀?假如你来到这里,你会怎样表现自己高兴的心情呢? 4)学生用身体动作来表现亲临山谷的兴奋。 5)聆听小鸟片段:山谷里来了这么多可爱的小朋友,我想最高兴的要数小鸟了,小鸟们会怎样表现呢? 6)再次聆听,学生戴头饰自由用身体动作和声音来表现小鸟。 7)聆听结尾音乐,感受热爱的感情:看着你们这些小鸟飞来飞去的身影,听着你们婉转动听的声音,连我都深深地被音乐所吸引。 8)完整聆听音乐选择诗歌,体会意境:在大家的配合下,我们一起欣赏了《空山鸟语》的音乐,你觉得下面哪首古诗的意境更符合乐曲的感情呢?(小组讨论) 9)介绍作者的灵感来源并朗诵王维古诗。 (六)延伸欣赏 1、配乐诗朗诵:你觉得乐曲还适宜朗诵哪些古诗? 2、听音乐出教室。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听赏管弦乐曲《晨景》 教学目标: 1、欣赏乐曲《晨景》,能哼唱其主题旋律,知道乐曲结构。 2、通过欣赏音乐作品,了解不同演奏乐器的音色及演奏方法。 3、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使学生能从音乐中形象而动态地看到黎明的景色:晨曦微露、初显阳光、再到太阳冉冉升起,体验早晨太阳升起前的整个过程。感受极为纯朴,具有牧歌风格的音乐。 教学重点: 了解不同乐器的音色及演奏方法。 教学难点: 熟悉并哼唱音乐作品的音乐主题,分辨不同乐器。 教具准备: 数码钢琴、音乐播放器、乐曲的CD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今天张老师带给大家一段音乐,(聆听)带给你怎样的感受?(清新的、宁静的、空灵的)你仿佛来到了一个怎样的地方?(空旷海边、森林) 老师听完这段音乐后也和大家有同样的感受,那为什么音乐会让我们感受到这样的画面呢?原来这是一段具有牧歌风格的旋律,所以才让我们仿佛来到了广阔无边的大海、森林或草原,在不知不觉中音乐让我们想到了一起。 2、出示旋律谱例,哼唱旋律。 师:让我们用轻柔的声音,一起走进这美妙的音乐,一起来哼一哼 师:当你站在山顶看向远处的时候,会看到怎样的画面?(山峰、海面)。是啊,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受,那就请大家画着旋律线,轻轻哼唱,去音乐中寻找答案吧!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管弦乐作品,就是由这一条旋律展开的,欣赏之前,让我们先走进管弦乐队,再次回顾一下我们熟悉的西洋管弦乐器 复习西洋乐器(大屏幕展示) 1、弦乐器:小提琴、大提琴 2、木管乐器:单簧管、双簧管、长笛、大管 3、铜管乐器:圆号、长号、 4、简单介绍管弦乐 二、欣赏教学 (一)、聆听第一乐段 1、初听《晨景》第一乐段 当你听到熟悉的旋律,请你轻轻哼唱。提问:如果用这段音乐来表现一天中的某个时段,你觉得是什么时候?请结合音乐色彩谈谈为什么表现的是这个时段?(早晨、音乐越来越明亮) 2、再次聆听,提问演奏主旋律的乐器是什么?(长笛 双簧管)答不出来时,对比单簧管和双簧管的音色。 3、请仔细听听这两种乐器是怎么出现的?同时还是交替?(交替)这种交替的演奏有没有发生变化? 4、长笛与双簧管的交替在音调上有什么变化?(作曲家运用了音乐中常用的移调,通过连续的调性上移,把旋律一步步往上推,力度不断加强)这种变化预示着什么?(展现的是太阳缓缓升起的景象)。 (二)聆听第二乐段 1、整个乐队的加入,太阳终于积蓄了足够的力量跃出了海平面,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光芒四射、蓬勃生机的景象。当你从音乐中感受到太阳正向海平面上涌现并破云而出时,请将手比喻成太阳,做阳光撒满大地的动作示意老师。(熟悉的乐段用“lu”哼唱、画旋律线)。 2、师:你注意到了吗?这段音乐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有强音)这些强音,让你看到怎样的画面?(耀眼的阳光)忽强忽弱表现了什么?(太阳一会儿被云层遮盖,一会儿又拨开云雾)。音乐家利用力度的强弱让我们从音乐中看到了一幅动态的画面,在这变幻多姿的阳光的照耀下,森林、大地、海面又是一派怎样的景象?(先说后做)让我们把镜头从天空中的太阳逐渐往下移,移到海面上、移到森林里、移到一切你能想象的地方。 请大家跟老师合作,当我的光芒照耀在你周围的时候,请你用动作表示大地上万物的情景。 (三)聆听第三乐段: 过渡语:太阳升起来了,清晨的阳光是那么温暖、那么美。海面上波光粼粼,森林里鸟语花香。 1、这一部分的音乐与前面哪一乐段相似?总结该曲曲式结构(A+B+A’) 此时展现在你眼前的是怎样的景象?(太阳已经徐徐升起,新的一天开始了) (四)介绍作者及作品 1、师:大家想知道这么美的音乐出自哪一位作曲家之手吧? 2、你认为我们今天欣赏的这首曲子是《培尔·金特》第一组曲中的哪一段? 格里格,挪威杰出的作曲家、钢琴家。出生于挪威第二大城市贝尔根,格里格的父亲是位成功的商人,母亲则出身于贝尔根望族,是位有才华的诗人兼音乐家,外祖父曾经担任过贝尔根爱乐学会首任音乐总监,格里格的音乐天份应该是遗传自他的母亲。六岁跟母亲学钢琴,九岁开始尝试作曲,后来进入音乐学院深造。一生创作了许多作品,对发扬挪威民族音乐做出了巨大贡献。 《晨景》是《培尔·金特第一和第二组曲》第一组曲的第一段。《培尔·金特》原为十九世纪挪威伟大的文学家、戏剧家易卜生所写的一部著名诗剧。1894年,易卜生约请他的好友、当时已在欧洲各国获得很高声誉的格里格,为他的这部诗剧配乐。1876年2月,该剧在挪威首都奥斯陆首次公演,获得巨大成功,诗剧配乐共有二十二段。格里格发挥了他的巨大想象力和精细的构思,以挪威民间音乐为依据并运用高超的管弦乐技巧,生动而精确地以音乐描绘了剧中的环境、情节和人物性格。无可否认,格里格的配乐是这部诗剧公演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十年后,格里格从这些配乐中选出了八段,先后编成两套管弦乐组曲。我们所听到的第一组曲第一乐章《晨景》,原为诗剧第四幕的一段,培尔·金特流浪到非洲摩洛哥时的一段配乐。描写了那里日出和清晨美丽的景色。因为格里格本人并没有到过摩洛哥,对那里的音乐不熟悉,所以,创作出来的音调,仍然是北欧风情的。 (五)完整聆听全曲 在乐曲声中结束本课。 第二单元 民歌在线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听赏陕北民歌《黄河船夫曲》 2、听赏台湾童谣《天黑黑》 教材分析: 1、陕北民歌《黄河船夫曲》 这是一首朴素、短小、精悍并具有鲜明形象的民歌。从它的音调风格来看,有着陕北的特点,这就给人们的印象是黄河流域而不是长江或其它流域。旋律线给人一种起伏、摇荡的感觉,感觉是在船上。再从它的节奏和速度来看,既平稳而又具有一定力度,这就使人感觉不是在激流险滩中行船,而是在较宽阔平静的水面上行进。从整个情绪来看是比较辽阔而开朗的,使人想象黄河是宽阔深广的。透过歌词内容,仿佛又看到黄河迂回曲折的河道及无数船只和艄公形象。 这首歌在调式上也极有特色。前边大部分都以A商调式进行,只是到最后一句才用转调的方式转到G徵调上来,让人感到既新颖又完整。 2、台湾童谣《天黑黑》 这首歌曲流传于台湾省北部和闽南地区一带。虽是童谣,但大人孩子都很喜爱,传唱十分普遍。歌曲唱道:“天快要下雨了,爷爷在外面挖了一条泥鳅回来,爷爷要咸的,奶奶要淡的,两人相争,把锅给弄破了”音乐形象淳朴天真,富有农村生活的气息。歌曲大多一字一音,与口语相近,演唱装饰很少,平实自然。 第一部分唱爷爷挖回了泥鳅,全家十分高兴;第二部分表现两老争吵,语调诙谐生动。旋律以第一乐段的材料为基础,逐步衍化,音域也逐段向上扩展,层次清晰。乐段的结尾处多用衬腔,使歌曲更加生动,特别是最后摹仿铜锅被打破的声响,很有趣。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黄河船夫曲》,了解黄河——中国的母亲河。 2、通过欣赏《天黑黑》,感受“童谣“这类民歌质朴、稚气的风格特点。 3.在欣赏中进一步让学生接受我们国家丰富的民歌文化,培养他们爱国情结。 教学重点、难点: 在欣赏中感受我国丰富的民族文化。 教学准备: 音乐播放器、歌曲CD、黄河地图 教学过程: 一、欣赏陕北民歌《黄河船夫曲》。(两遍) 1、提问引入:你是否知道与黄河有关的故事,或以黄河寄托某种感情的音乐作品?你知道黄河流经我国哪几个省份吗? 展示黄河地图,找找看黄河流经的地方。(青海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山西省、河南省、山东省。) 2、初听民歌《黄河船夫曲》。 提问:你能辨析出这是一首什么地方的民歌吗?(陕北民歌)。 3、复听民歌《黄河船夫曲》。 提问:歌曲表现了什么?(黄河船夫富有情趣的生活)。 4、再听民歌《黄河船夫曲》。 歌曲在旋律音调上运用了什么手法?(重复)。 参考谱例找出歌曲中的“重复”部分。出现了几次?(五次)。 5、你能模唱这首歌吗? 欣赏《黄河船夫曲》,并跟着录音模唱这首歌。 二、欣赏《天黑黑》 1.故事导入。让学生了解歌曲内容为欣赏打了基础。 2.初听歌曲,了解主要内容,让学生讲一讲,听出什么。 3.出示歌曲,复听歌曲,感受歌中幽默的情绪。 听后让学生回答,你觉得歌中最有意思的是哪一段,一起跟着录音哼哼 4.再听歌曲,教师加上渲染气氛的导语,请学生在音乐声中分组扮演歌中的老爷爷,老奶奶。 三、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听赏《放马山歌》 教材分析: 《放马山歌》是流行于云南的一首著名山歌。是歌唱家黄虹的保留曲目。歌词非常简朴,七言两句为一段,反映牧马人生活。音乐结构也很简练,由上下两个乐句组成,下乐句的曲调,是根据上乐句的音乐素材发展而成的,手法洗练。其中夹以“喔噜噜的”等衬腔,以及赶牲口的吆喝声,富有生活气息,活跃欢快。旋律简单,朗朗上口,吆喝声又别具特色,十分适合活力四射的学生学唱。还可以通过这首歌曲走进云南,走进山歌,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云南,了解云南山歌,培养学生喜欢民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1、通过听赏歌曲《放马山歌》,让学生感受歌曲的音乐情绪,进一步了解云南,了解云南山歌的音乐特点。 2、通过听赏《放马山歌》,让学生知道民歌是我国的艺术瑰宝,培养学生喜欢民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云南的音乐特点。 教学准备: 数码钢琴、音乐播放器、歌曲CD、有关云南风土人情的图片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由宋祖英演唱的《放马山歌》 问:这首歌曲是哪个地方的?(云南) 2、问:大家对这个地方有些什么了解? (出示图片,展示云南的风土人情、特色、景点、代表歌曲,比如泼水节等……) 3、云南民歌介绍 云南是我国拥有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在各族人民生活中,民间歌唱活动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几乎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各民族民歌所表现的内容十分丰富,无论是民族历史上重大事件,生活中的婚丧礼俗,几乎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一切事物,在民歌中都有生动的反映。 二、新课教授 1、歌曲介绍 《放马山歌》是50年代初,擅长演唱云南汉族民歌的优秀歌唱家黄虹的代表曲目之一,她自己在艺术上的钻研和积累,使这里民歌的地域风格更加鲜明,在全国产生了十分广泛的影响。 在西南高原,人们主要从事两种生产方式,一是农业耕作,一是放牧牲畜,因为这里既有雄伟的崇山峻岭,又有宽阔平坦的盆地——坝子和曲折蜿蜒的河谷,它们为各民族人民提供了农业种植和养畜放牧的天然条件,从而也使该地区成为我国很有代表性的高原农牧经济区。而《放马山歌》从题材内容而言,是一首典型的“牧马人之歌”。 2、初听《放马山歌》 问:⑴歌曲的演唱形式——演唱形式是指演唱形式是指齐唱、独唱、重唱、合唱等演唱的组合形式。(独唱) ⑵讨论这首歌曲的音乐情绪。 (欢快、高亢、奔放等)山歌是劳动人民在劳动山野劳动生活中自由抒发感情所演唱的抒情性民歌,歌唱者能无拘无束的抒发自己的感情。主要在山野、田间演唱,这类民歌比较自由、舒展、高昂、奔放。 3、复听《放马山歌》 讨论:这首歌曲描写的是什么内容,歌曲的音乐特色。 这首民歌所反映的正是西南高原的一种很传统又很普遍的生产和生活,它的唱词采用了“十二月”体,这显然与内地传统民歌体式有关(内地传统民歌常用四季、五更、十二月、花名等形式联缀),但它所用的衬词如“哦呦”却有本地特色。曲调的音域仅为五度,加上密集的节奏音型和上、下句尾部两次呼喊(似乎模拟吆喝牲口之声),使它具有浓厚的山野风格。 4、反复播放歌曲,进一步感受歌曲表达的意境、情绪。 ⑴听《放马山歌》,学生轻声跟唱。 ⑵老师唱歌词,学生进衬词。 ⑶提出问题:为什么最后一句“不会发,不会发”演唱的速度要逐渐减慢? ⑷分析歌曲表现的情绪,并要求学生有感情的跟唱。 5、课后扩展: 欣赏阎维文演唱的《放马山歌》,让学生感受不同歌唱家所演唱的《放马山歌》。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太阳出来喜洋洋》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上山砍柴时唱的四川民歌,它曲调高亢、奔放,节奏较自由。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在参与的实践中去感受和体验音乐,从而激发他们大胆演唱山歌的兴趣,并在情趣盎然中感受到民歌丰富多彩、风格各异的特色。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太阳出来喜洋洋》,把握山歌的特点及其演唱风格。 2、准确把握上波音的唱法,协调地完成二部合唱。 3、通过学唱歌曲,了解四川,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以乐观爽朗的情绪演唱歌曲《太阳出来喜洋洋》。 教学难点: 歌曲中上波音的演唱及跨小节切分音的演唱。 教学准备: 数码钢琴、音乐播放器、歌曲CD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新授歌曲: 1、导入新课(情境导入,激活思维。) 同学们,你们了解四川吗?有谁去过四川,请大家把了解的四川相互交流一下。 2、生交流。 3、师:四川是一个多山的地区,山区的劳动人民热爱生活、勤劳朴实。那里的人们经常上山砍柴,而他们上山砍柴的时候,特别喜欢唱山歌。同学们,大家想不想听一听他们唱得是什么歌?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好吗? 4、放歌曲录音,感受歌曲的情绪、演唱形式。 5、让学生说一说歌曲的情绪。 4、复听歌曲范唱,做声势律动。 5、听老师范唱歌谱,学生观察歌谱,有什么难点? 6、解决歌曲难点。 唱歌方法的指导: 师:同学们在演唱时,吐字、咬字要清楚,演唱时用上腰部力量,嘴皮用一点力气。 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及在学习时遇到的疑惑 (1)波音的学习 (2)讲解衬词 7、视唱歌谱。 8、听老师演唱歌词,学生默唱歌词,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情绪。 9、完整演唱歌曲。 10、欣赏合唱《太阳出来喜洋洋》,学生讨论,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来演唱歌曲:如领唱、齐唱、轮唱、一领众合,演唱时要注意表现好歌曲的情绪,声音要清晰明亮。 11、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来表现歌曲,分组进行表演。 四、课堂小结。 劳动可以给人带来幸福,希望同学们成为一个热爱劳动、热爱生活、收获快乐的人。也希望同学们以后多欣赏、多了解一些中国民歌。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沂蒙山小调》 教材分析: 1.歌曲创作背景:1940年10月,抗日战争处于最困难的阶段。位于沂蒙山区费县北部山区的马头崖乡白石屋村虽然贫穷、偏僻,但群众基础好,且隐蔽、平安。当年,抗大一分校在这一带工作、学习,文工团就驻在这个村里。《沂蒙山小调》就在这时由两位年轻的文工团员李林(现为上海歌剧院顾问)和阮若珊(曾任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创作的。歌曲最初的题目是《反对黄沙会》,曲调是他们根据山东逃荒到东北卖唱人所唱的曲调,加工整理而成的。 2.《沂蒙山小调》是一首优美抒情的山东民歌,全曲由四个乐句组成,一段体。民歌抒情极浓,特点是:每个乐句的尾音为中心作回返的拖腔,(如 2 1 2,1 6 1 , 6 5 6)四个乐句的落音层次递降 2 1 6 5 。这首歌是具有山歌风格的小调,为了把声音传远,有个长腔,前一句的尾音是后一句的始音,这种创作形式为“鱼咬尾”。鱼咬尾是我国民间音乐中常用的一种创作手法。它类似于文学创作中“顶真”的修词方法。如,李白的诗《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也随君渡湘水……”这种句头咬句尾的创作手法即是“鱼咬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整合教材,引导同学对学习过的歌曲特点和《沂蒙山小调》进行对比,突出音乐形象与地方文化的融化。拓展同学的音乐思维,欣赏该题材其他演奏形式,掌握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的类型。 能力目标 :通过感受歌词的美、指导同学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有感情的唱,连贯的唱好歌曲。指导同学学习运用气息的控制,做有弹性的歌唱和力度的变化。培养音准意识,唱好歌曲《沂蒙山小调》。 情感目标 :通过多种形式的听(录音、教师范唱、范奏)感受歌曲风格,初步了解“鱼咬尾”是民歌中常见的表示手法,增强学习民歌的兴趣,感受歌曲中热爱家乡的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 1、反复听民歌手的演唱,感受民歌的拖腔中使用“鱼咬尾”的表示手法的作用。 2、一字多音的唱法。 3、学会简谱。 4、歌唱时控制好气息。 教学难点:能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演唱好歌曲《沂蒙山小调》。 教学方法:1、听唱法。2、比较法。 教具准备: 1、数码钢琴、音乐播放器、歌曲CD(民歌)歌片 2演示文稿:有关山东文化.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沂蒙山小调》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歌 1、师:刚刚听到的歌曲是一首流传很广深爱人们喜爱的一首民歌,谁知道它是哪个地区的民歌?曲名是什么?(学生思考回答) 设想:通过引导同学进行探索节奏特点,体会歌曲的节拍。初步感受歌曲的节拍、旋律。同学模仿老师拍击《沂蒙山小调》的节奏型,老师伴奏。提问:这首歌是几拍子的音乐?(三拍子)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山东的民歌《沂蒙山小调》。 三、新授: 1、介绍山东文化,导入歌曲。 出示:祖国政区版图:指示山东的地理位置:同学讲述沂蒙山的历史,革命老区的故事,游击队的故事。红嫂支援解放军的故事等。歌曲简介:简单的和同学交流:谁知道山东产什么?(烟台梨、枣、寿光苹果、)谁会说山东话。给与充分的肯定和评价。 2、学习歌曲: (1) 听歌曲录音,感受民歌手歌唱的音色、感情。(给同学完整的印象):出示大歌片:实物投影仪:提示:a有的同学在轻轻的跟着唱,老师喜欢这样的积极的学习态度。这些同学真聪明。b比一比谁学的最快。2-3遍争取学会。c请你说说哪好听?为什么好听?生:尾音/觉得很愉快、旋律优美。 (2)学习歌词:注意:ang ao 韵母的归韵,口形的统一。 请同学们念一遍歌词。 不懂的地方,小组学习:生互相提问、回答、理解歌词内容。 (4)练一练,比一比: 分小组练习,注意歌曲的情绪,有表情的演唱。比一比的标准:从曲调演唱是否准确,声音是否洪亮,演唱情绪是否符合歌曲的要求。对优胜的各组采取奖励,奖励方式由学生选择。 四、音乐活动:民歌会 五、课堂小结,学生生随音乐出教室。 师:人们认识沂蒙山,就是从听了这首沂蒙山小调开始的。走进沂蒙山区,这首沂蒙山小调在山里,在田间,四处回荡。 第三单元 摇篮曲集锦 教学内容: 1、听赏轻音乐《摇篮曲》(德 勃拉姆斯)、童声合唱《摇篮曲》(奥 莫扎特)、《宝贝》(印尼民歌)、女声独唱《摇篮曲》(东北民歌) 2、唱歌《摇篮曲》(舒伯特) 教材分析: 《摇篮曲》也叫催眠曲,原指母亲在摇篮旁为抚慰婴儿安静入睡时咏唱的歌曲,以后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音乐体裁。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都有他们自己的摇篮曲。本单元包括几首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摇篮曲:著名作曲家莫扎特、舒伯特、勃拉姆斯写的《摇篮曲》、中国东北民歌《摇篮曲》和印尼民歌《宝贝》。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三首中外名曲《摇篮曲》和印尼民歌《宝贝》,感受不同体裁的《摇篮曲》风格,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 2、把握摇篮曲的音乐特征,能够用自然圆润、优美抒情的声音和恬静温柔的情绪演唱歌曲。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情感体验和表现活动,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体验自信和快乐。 4、体会人类最崇高的感情——母爱,使学生受到爱的感悟和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1、感受、体验歌曲的速度、力度。 2、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和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摇篮曲》。 教学难点:感悟几首摇篮曲在表现音乐情绪和情感方面的异同点。 教学准备:数码钢琴、歌曲(乐曲)CD、音乐播放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勃拉姆斯的轻音乐曲《摇篮曲》。 1、初听乐曲。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聆听勃拉姆斯的《摇篮曲》改编的轻音乐,同时随着音乐的起伏,用手画出旋律线。 2、师生共议与归纳: 《摇篮曲》最初为母亲抚慰孩童入睡时咏唱的歌谣,后来发展成一种音乐体裁。摇篮曲的音乐形象一般具有温暖、亲切、安宁的气氛。旋律平静、优美、舒缓,伴奏音型多模仿摇篮摆动的节奏,充满了母亲对孩子深切的爱。由于摇篮曲细腻、柔美、贴近生活的音乐特征,这一体裁具有很强艺术性和欣赏性,不仅限于催眠和描写孩童入睡,而更多的是在抒发内心的思想感情,刻画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精神境界。 3、复听乐曲,进一步感受乐曲所表达的意境。 4、同学们随着教师钢琴的弹奏,哼鸣《摇篮曲》的旋律。哼鸣时要求气息深沉、流动、徐缓,双唇略闭,口腔内有微微含水的感觉,去追求柔美、细腻的音色。 5、小结:什么是摇篮曲? 摇篮曲又称催眠曲,原是母亲在摇篮旁为使婴儿安静入睡而唱的歌曲,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音乐体裁。摇篮曲既有声乐作品,又有器乐作品。 摇篮曲的特点:旋律轻柔甜美,节奏型带摇篮的动荡感,充满了母亲对孩子诚挚的爱和祝福。 6、引导讨论与归纳:勃拉姆斯的《摇篮曲》是一首民歌风格的歌曲 ,作于1868年。它通过强弱拍节奏的起伏,来塑造摇篮摆动的形象。曲调优美抒情,语气安详平缓,仿佛勾画出一幅母亲对孩子亲切祝福的动人画面。歌曲为大调式,单二段体。每一乐句的起音均从3/4拍的第三拍开始,作曲家巧妙的把节奏作了细致的改变,将节拍的舞曲性格化作内在的韵律,使音乐更富于徐缓的叙事语气,而适于词义。 二、欣赏莫扎特的《摇篮曲》(童声合唱) 1、导入:许多著名音乐家都曾写过摇篮曲,如莫扎特、舒伯特等。下面,我们就欣赏一下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谱写的《摇篮曲》 2、初听 1)初步感受乐曲的情绪,想象乐曲所描绘的音乐形象。 2)说说感受。 3、复听 1)了解歌词内容 2)听出乐曲由几个乐句组成 4、唱一唱 1)哼唱《摇篮曲》旋律 2)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3)有感情地跟唱《摇篮曲》 5、动一动 听着《摇篮曲》音乐分角色做做哄宝宝睡觉的动作。 三、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听赏的感受(体会伟大的母爱),教育学生要报答母亲。 第二课时 一、欣赏印尼民歌《宝贝》 ⒈初听歌曲 提问:这是哪个国家的歌曲? 2、再听歌曲,进一步了解歌曲内容 3、再听歌曲,学生可轻声跟唱。 4、说说听后的感受。 二、欣赏东北民歌《摇篮曲》 ⒈导入:我们来欣赏一首中国的《摇篮曲》 2、初听东北民歌《摇篮曲》 提问:①这是我国那个地方的民歌? ②力度、速度怎样?) 板书:速度:舒缓 力度:轻柔 3、复听歌曲,进一步感受《摇篮曲》的情绪。 4、介绍歌曲有关背景: 歌曲作者郑建春根据长期农村生活的积累和对农村妇女的了解,于1960年初,写了这首《摇篮曲》。歌曲抒情恬静,旋律轻柔,速度徐缓,这首歌借鉴流传全国的古老民歌《孟姜女》的音调而创作,保留着东北民歌的韵味,描绘了月下轻歌的母亲形象,倾诉了母亲对子女的殷殷期盼之情。1987年这首《摇篮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音乐教材专家会议选入《亚太地区歌曲集》中。 5、再听歌曲,分析歌曲,之后学生唱一唱。 ⑴分析东北民歌《摇篮曲》情绪:(分析后唱一唱) 情绪:直接抒发内心的情感 温存、亲切、安宁; 曲调平静、徐缓、优美,充满母亲对孩子(的爱)未来的祝福和希望 ⑵、前八小节:节奏平稳而规律,充满温馨的气氛;后半部分出现了连续点八分音符,突出了“摇篮摇动”的感觉,加上一字多音的运用,使歌曲洋溢着母亲对孩子的无限温存的柔情。在演唱时要唱出节拍的强弱。(唱一唱) ⑶、注意运用鼻、头腔共鸣,使声音甜美、明亮、连贯 ⑷、注意体会东北民歌高亢嘹亮、旋律宽广、气韵悠长、声音运用比较刚直的风格,做到咬字吐字清晰且自然亲切,具有口语化(分析后唱一唱) 6、与前两首《摇篮曲》相比,每首歌曲在情绪与速度、力度上有什么异同? A、讨论得出两首歌曲的不同点:前者直接抒发内心的情感,后者通过环境描述含蓄地表达情感。 B、总结中外摇篮曲的特点:a具有温存、亲切、安宁的气氛。b曲调平静、徐缓、优美,充满母亲对孩子未来的祝福和希望。c伴奏音型多模仿摇篮摆动的节奏。 三、总结 不管是中国的《摇篮曲》还是外国的《摇篮曲》,都表达了一 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母爱都是伟大的。让我们以“妈妈,我想对您说……”为例,说出最能代表你对妈妈的情感的一句话。(学生自由发言,抒发真情)(背景音乐摇篮曲)最后希望你们刻苦学习,将来用自己的智慧创造更多的财富来报效祖国,报答养育你的母亲。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摇篮曲》(舒伯特) 教学目标: 1、能用柔美的声音演唱《摇篮曲》,表现歌曲安静、温暖、甜美的意境。2、2、感受母爱的温暖. 教学重难点:体验《摇篮曲》表达的内容与情感,准确演唱《摇篮曲》 教学准备:数码钢琴、音乐播放器、歌曲CD 教学过程: 一、教师讲述舒伯特创作摇篮曲的故事来导入。 舒柏特被世界人民称为“歌曲之王”。他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他把许多歌曲送到出版商那里去,又多又快,而每首歌曲却只值两毛钱。因此,虽然不朽的作品连连问世,舒伯特却连温饱问题也无法解决。 一天,大作曲家舒伯特饿得昏头昏脑,但他身无分文。他试着走进了维也纳的一家饭馆。进去后,他四处张望,希望能看见一个朋友,他的眼光无意中落到桌子下的一张报纸上,那上面有一首小诗。他看了看,在饭馆里来回走了几趟,为那首小诗谱上了乐曲,他把乐曲交给了饭馆老板,换了一份土豆烧牛肉。三十年以后,巴黎的一家商行将这份手稿以四万法郎的高价售了出去,这就是后来有名的舒伯特《摇篮曲》。 二、学习歌曲,感受体验: 1、初听歌曲,了解歌曲内容。 2、学习歌词:师生一起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3、再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师:读起这首小诗,我仿佛觉得自己是个睡在摇篮里的小宝宝,夜幕降临的时候,深兰色的天空中,星星眨着眼睛,耳边传来妈妈动听的歌声。 放歌曲录音,学生静听《摇篮曲》。 师:听了这首《摇篮曲》你有什么感受? 提示学生谈对歌曲情绪、速度、力度的感受。 师小结:摇篮曲,又称催眠曲。原是母亲在摇篮旁为使婴儿安静入睡而唱的歌曲,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音乐体裁。摇篮曲的音乐形象一般都具有温存、亲切、安宁的气氛。曲调平静、徐缓、优美,充满母亲对孩子未来的热诚的祝福。 4、学生再次聆听,跟琴用“恩”轻唱歌谱。 5、听唱法学唱歌曲 a、整体随琴听唱 师:要让小宝宝入睡声音应该怎么样?力度是强还是柔?速度呢?演唱时妈妈的心情怎样? b、重点练唱带附点与装饰音的乐句 对比演唱带附点和不带附点的不同,感受摇篮“摇荡的的感觉”,引导唱好附点节奏。学生可模仿妈妈哄孩子睡觉的情形,随音乐摇晃身体或作拍宝宝的动作,进一步感受歌曲摇荡的感觉。 装饰音的演唱(“快”)字的演唱,启发学生想象妈妈哄宝宝睡觉的心情怎么样?装饰音演唱自然、轻声一带而过的感觉。启发学生边演边唱,边体验。表现出妈妈无限的温柔与慈爱。 C、闭上眼睛聆听音乐《摇篮曲》,感受躺在妈妈怀里睡觉的那种舒缓安详柔美的意境。 6、完整有感情地演唱 师:让我们把自己想象成依偎在母亲怀抱里的婴儿,或想想自己的母亲,感受、体会一下,用柔和甜美声音,恬静、舒缓地演唱这首《摇篮曲》。 学生表演:学生上台表演,生生评价,师生评价。 三、品味亲情,回报感恩 师:听了同学们演唱,我感受到了你们与妈妈之间深厚的爱。为了我们的成长,妈妈付出了许多。妈妈的恩情象温暖的阳光,无时无刻不照耀着我们,我们要感谢妈妈。在平时的生活中,你是怎样表达对妈妈感谢的? 学生用简短的话讲述自己与妈妈之间的故事。 四、音乐活动:摇啊摇 五、课堂小结,回味母爱: 师小结:在妈妈的呵护下我们健康地成长着,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回报我们的妈妈,回报我们的家人。让我们唱着音乐家舒伯特的摇篮曲,再次回味一下那浓浓的母爱吧!-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冀教版 六年级 音乐 上册 教案 13 单元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丰****】。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丰****】,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丰****】。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丰****】,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