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物线知识点归纳总结与经典习题讲课稿.doc
《抛物线知识点归纳总结与经典习题讲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抛物线知识点归纳总结与经典习题讲课稿.doc(10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抛物线经典结论和例题 抛 物 线 x y O l F x y O l F l F x y O x y O l F 定义 平面内与一个定点和一条定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点叫做抛物线的焦点,直线叫做抛物线的准线。 {=点M到直线的距离} 范围 对称性 关于轴对称 关于轴对称 焦点 (,0) (,0) (0,) (0,) 焦点在对称轴上 顶点 离心率 =1 准线 方程 准线与焦点位于顶点两侧且到顶点的距离相等。 顶点到准线的距离 焦点到准线的距离 焦半径 焦 点弦 长 o x F y 焦点弦的几条性质 以为直径的圆必与准线相切 若的倾斜角为,则 若的倾斜角为,则 切线 方程 1. 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 直线,抛物线, ,消y得: (1)当k=0时,直线与抛物线的对称轴平行,有一个交点; (2)当k≠0时, Δ>0,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两个不同交点; Δ=0, 直线与抛物线相切,一个切点; Δ<0,直线与抛物线相离,无公共点。 (3) 若直线与抛物线只有一个公共点,则直线与抛物线必相切吗?(不一定) 2. 关于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问题常用处理方法 直线: 抛物线, ① 联立方程法: 设交点坐标为,,则有,以及,还可进一步求出, 在涉及弦长,中点,对称,面积等问题时,常用此法,比如 a. 相交弦AB的弦长 或 b. 中点, , ② 点差法: 设交点坐标为,,代入抛物线方程,得 将两式相减,可得 所以 a. 在涉及斜率问题时, b. 在涉及中点轨迹问题时,设线段的中点为,,即, 同理,对于抛物线,若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于两点,点是弦的中点,则有 (注意能用这个公式的条件:1)直线与抛物线有两个不同的交点,2)直线的斜率存在,且不等于零) 一、抛物线的定义及其应用 例1、设P是抛物线y2=4x上的一个动点. (1)求点P到点A(-1,1)的距离与点P到直线x=-1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 (2)若B(3,2),求|PB|+|PF|的最小值. 例2、设M(x0,y0)为抛物线C:x2=8y上一 点,F为抛物线C的焦点,以F为圆心、|FM|为半径的圆和抛物线C的准线相交,则y0的取值范围是( ) A.(0,2) B.[0,2] C.(2,+∞) D.[2,+∞) 二、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 例3、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为F,准线为l,经过F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A、B两点,交准线于C点,点A在x轴上方,AK⊥l,垂足为K,若|BC|=2|BF|,且|AF|=4,则△AKF的面积是 ( ) A.4 B.3 C.4 D.8 例4、过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F的直线交抛物线于点A、B,交其准线l于点C,若|BC|=2|BF|,且|AF|=3则此抛物线的方程为 ( ) A.y2=x B.y2=9x C.y2=x D.y2=3x 三、抛物线的综合问题 例5、已知过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斜率为2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x1,y1),B(x2,y2)(x1<x2)两点,且|AB|=9.(1)求该抛物线的方程;(2)O为坐标原点,C为抛物线上一点,若= +λ,求λ的值. 例6、已知平面内一动点P到点F(1,0)的距离与点P到y轴的距离的差等于1. (1)求动点P的轨迹C的方程; (2)过点F作两条斜率存在且互相垂直的直线l1,l2,设l1与轨迹C相交于点A,B,l2与轨迹C相交于点D,E,求· 的最小值 例7、已知点M(1,y)在抛物线C:y2=2px(p>0)上,M点到抛物线C的焦点F的距离为2,直线l:y=-x+b与抛物线C交于A,B两点. (1)求抛物线C的方程; (2)若以AB为直径的圆与x轴相切,求该圆的方程. 练习题 1.已知抛物线x2=ay的焦点恰好为双曲线y2-x2=2的上焦点,则a等于( ) A.1 B.4 C.8 D.16 2.抛物线y=-4x2上的一点M到焦点的距离为1,则点M的纵坐标是 ( ) A.- B.- C. D. 3.(2011·辽宁高考)已知F是拋物线y2=x的焦点,A,B是该拋物线上的两点,|AF|+|BF|=3,则线段AB的中点到y轴的距离为 ( ) A. B.1 C. D. 4.已知抛物线y2=2px,以过焦点的弦为直径的圆与抛物线准线的位置关系是( ) A.相离 B.相交 C.相切 D.不确定 5.已知F为抛物线y2=8x的焦点,过F且斜率为1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B两点,则||FA|-|FB||的值等于 ( ) A.4 B.8C. 8 D.16 6.在y=2x2上有一点P,它到A(1,3)的距离与它到焦点的距离之和最小,则点P的坐标是 ( ) A.(-2,1) B.(1,2) C.(2,1) D.(-1,2) 7.设抛物线y2=8x的焦点为F,准线为l,P为抛物线上一点,PA⊥l,A为垂足.如果直线AF的斜率为-,那么|PF|= ( ) A.4 B.8 C.8 D.16 8.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准线方程为x=-2,抛物线的方程 ( ) A.y2=-8x B.y2=8x C.y2=-4x D.y2=4x 9以抛物线x2=16y的焦点为圆心,且与抛物线的准线相切的圆的方程为______. 10.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对称轴为y轴,抛物线上一点Q(-3,m)到焦点的距离是5,则抛物线的方程为________. 11.已知抛物线y2=4x与直线2x+y-4=0相交于A、B两点,抛物线的焦点为F,那么| | +| | =________. 12.过抛物线y2=4x的焦点作直线交抛物线于A(x1,y1),B(x2, y2)两点,若x1+x2=6,那么 |AB|等于________ 13.根据下列条件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1)抛物线的焦点是双曲线 16x2-9y2=144的左顶点; (2)过点P(2,-4). 14.已知点A(-1,0),B(1,-1),抛物线C:y2=4x,O为坐标原点,过点A的动直线l交抛物线C于M,P两点,直线MB交抛物线C于另一点Q.若向量与的夹角为,求△POM的面积. 解析 一、抛物线的定义及其应用 例1、(1)如图,易知抛物线的焦点为F(1,0),准线是x=-1. 由抛物线的定义知:点P到直线x=-1的距离等于点P到焦点F的距离. 于是,问题转化为:在曲线上求一点P,使点P到点A(-1,1)的距离与点P到F(1,0)的距离之和最小.显然,连结AF交曲线于P点,则所求的最小值为|AF|,即为. (2)如图,自点B作BQ垂直准线于Q,交抛物线于点P1,则|P1Q|=|P1F|.则有|PB|+|PF|≥|P1B|+|P1Q|=|BQ|=4.即|PB|+|PF|的最小值为4. 例2、解析:圆心到抛物线准线的距离为p,即p=4,根据已 知只要|FM|>4即可.根据抛物线定|FM|=y0+2由y0+2>4,解得y0>2,故y0的取值范围是(2,+∞). 二、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 例3、设点A(x1,y1),其中y1>0.由点B作抛物线的准线的垂线,垂足为B1.则有 |BF|=|BB1|;又|CB|=2|FB|,因此有|CB|=2|BB1|,cos∠CBB1==,∠CBB1=.即直线AB与x轴的夹角为.又|AF|=|AK|=x1+=4,因此y1=4sin=2,因此△AKF的面积等于|AK|·y1=×4×2=4. 例4.分别过点A、B作AA1、BB1垂直于l,且垂足分别为A1、B1,由已知条件|BC|=2|BF|得|BC|=2|BB1|,∴∠BCB1=30°,又|AA1|=|AF|=3, ∴|AC|=2|AA1|=6,∴|CF|=|AC|-|AF|=6-3=3,∴F为线段AC的中点.故点F到准线的距离为p=|AA1|=,故抛物线的方程为y2=3x. 三、抛物线的综合问题 例5、(1)直线AB的方程是y=2(x-),与y2=2px联立,从而有4x2-5px+p2=0,所以:x1+x2=,由抛物线定义得:|AB|=x1+x2+p=9,所以p=4,从而抛物线方程是y2=8x. (2)由p=4,4x2-5px+p2=0可简化为x2-5x+4=0,从而x1=1,x2=4,y1=-2,y2=4,从而A(1,-2),B(4,4); 设 =(x3,y3)=(1,-2)+λ(4,4)=(4λ+1,4λ-2). 又y=8x3,即[2(2λ-1)]2=8(4λ+1). 即(2λ-1)2=4λ+1.解得λ=0,或λ=2. 例6、 (1)设动点P的坐标为(x,y),由题意有-|x|=1.化简得y2=2x+2|x|. 当x≥0时,y2=4x;当x<0时,y=0. 所以,动点P的轨迹C的方程为y2=4x(x≥0)和y=0(x<0). (2)由题意知,直线l1的斜率存在且不为0,设为k,则l1的方程为y=k(x-1).由,得k2x2-(2k2+4)x+k2=0. (7分) 设A(x1,y1),B(x2,y2),则x1,x2是上述方程的两个实根,于是x1+x2=2+,x1x2=1. (8分) 因为l1⊥l2,所以l2的斜率为-. 设D(x3,y3),E(x4,y4),则同理可得 x3+x4=2+4k2,x3x4=1. =(x1+1)(x2+1)+(x3+1)·(x4+1) = x1x2+(x1+x2)+1+x3x4+(x3+x4)+1 (11分) =1+(2+)+1+1+(2+4k2)+1=8+4(k2+)≥8+4×2=16. 当且仅当k2=,即k=±1时, ·取最小值16. 例7 、(1)抛物线y2=2px(p>0)的准线为x=-,由抛物线定义和已知条件可知 |MF|=1-(-)=1+=2,解得p=2, 故所求抛物线C的方程为y2=4x. (2)联立消去x并化简整理得y2+8y-8b=0. 依题意应有Δ=64+32b>0,解得b>-2.设A(x1,y1),B(x2,y2),则y1+y2=-8,y1y2=-8b,设圆心Q(x0,y0),则应用x0=,y0==-4. 因为以AB为直径的圆与x轴相切,所以圆的半径为r=|y0|=4. 又|AB|=== = 所以|AB|=2r==8,解得b=-. 所以x1+x2=2b-2y1+2b-2y2=4b+16=, 则圆心Q的坐标为(,-4).故所求圆的方程为(x-)2+(y+4)2=16. 练习题: 1.解析:根据抛物线方程可得其焦点坐标为(0,),双曲线的上焦点为(0,2),依题意则有=2解得a=8. 2.解析:抛物线方程可化为x2=-,其准线方程为y=.设M(x0,y0),则由抛物线的定义,可知-y0=1⇒y0=-. 3.解析:根据拋物线定义与梯形中位线定理,得线段AB中点到y轴的距离为:(|AF|+|BF|)-=-=. 4.解析:设抛物线焦点弦为AB,中点为M,准线l,A1、B1分别为A、B在直线l上的射影,则|AA1|=|AF|,|BB1|=|BF|,于是M到l的距离d=(|AA1|+|BB1|)=(|AF|+|BF|)=|AB|=半径,故相切. 5.解析:依题意F(2,0),所以直线方程为y=x-2由,消去y得x2-12x+4=0.设A(x1,y1),B(x2,y2),则||FA|-|FB||=|(x1+2)-(x2+2)|=|x1-x2|===8. 6.解析:如图所示,直线l为抛物线y=2x2的准线,F为其焦点,PN⊥l,AN1⊥l,由抛物线的定义知,|PF|=|PN|,∴|AP|+|PF|=|AP|+|PN|≥|AN1|,当且仅当A、P、N三点共线时取等号.∴P点的横坐标与A点的横坐标相同即为1,则可排除A、C、D.答案:B 7.解析:设抛物线y2=8x的焦点为F,准线为l,P为抛物线上一点,PA⊥l,A为垂足.如果直线AF的斜率为-,那么|PF|= ( ) A.4 B.8 C.8 D.16 8.解析:由准线方程x=-2,可知抛物线为焦点在x轴正 ,半轴上的标准方程,同时得p=4,所以标准方程为 y2=2px=8x 9.解析:抛物线的焦点为F(0,4),准线为y=-4,则圆心为(0,4),半径r=8. 所以,圆的方程为x2+(y-4)2=64. 10.解析:设抛物线方程为x2=ay(a≠0),则准线为y=-.∵Q(-3,m)在抛物线上,∴9=am.而点Q到焦点的距离等于点Q到准线的距离,∴|m-(-)|=5.将m=代入,得|+|=5,解得,a=±2,或a=±18,∴所求抛物线的方程为x2=±2y,或x2=±18y. 11.解析:由,消去y,得x2-5x+4=0(*),方程(*)的两根为A、B两点的横坐标,故x1+x2=5,因为抛物线y2=4x的焦点为F(1,0),所以| | +| | =(x1+1)+(x2+1)=7 12.解析:因线段AB过焦点F,则|AB|=|AF|+|BF|.又由抛物线的定义知|AF|=x1+1,|BF|=x2+1,故|AB|=x1+x2+2=8. 13.解析:双曲线方程化为-=1,左顶点为(-3,0),由题设抛物线方程为 y2=-2px(p>0),则-=-3,∴p=6,∴抛物线方程为y2=-12x. (2)由于P(2,-4)在第四象限且抛物线对称轴为坐标轴,可设抛物线方程为y2=mx或x2=ny,代入P点坐标求得m=8,n=-1, ∴所求抛物线方程为y2=8x或x2=-y. 14.解:设点M(,y1),P(,y2),∵P,M,A三点共线,∴kAM=kPM, 即=,即=,∴y1y2=4. ∴ · =·+y1y2=5.∵向量 与 的夹角为,∴| |·| |·cos=5.∴S△POM=| | ·| | ·sin=.-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抛物线 知识点 归纳 总结 经典 习题 讲课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a199****6536】。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a199****6536】,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a199****6536】。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a199****6536】,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