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工程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doc
《脚手架工程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脚手架工程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doc(14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脚手架工程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1、目的 为了更好的落实“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施工现场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杜绝伤害事故的发生,保证人员安全和减少财产的损失. 2、预防监控措施 2.1事故隐患 2.1.1倒塌事故。脚手架搭设无设计计算,连连墙减少,立木杆地基承载力差等原因造成脚手架倒塌事故. 2.1。2人员伤害事故,操作人员违章操作或未采取自我安全防护措施等原因造成人员伤害事故。 2..2预防监控措施 2.2。1加强脚手架工程施工的管理,建产健全相应的安全技术管理制度及责任制,并将脚手架工程施工纳入安全工作的范围加强检查,确保脚手架工程施工安全。 2。2.2在脚手架工程施工前要进行脚手架搭设计算,并编制施工技术方案,脚手架设计及施工技术方案的编制应由专业技术人员承担,并经安全生产部门批准,公司总工批准后方可施工。 2。2。3脚手架工程搭设方案应计算连墙件和立杆地基承载力,绘制架体与建筑物拉结作法详图 2.2。4施工方案编制内容 1)脚手架材质2)立杆基础3)设计计算及必要的图例 4)杆件间距与剪撑布置5)杆件搭接6)架体与建筑物的拉结7)小平杆的位置8)脚手板怀防护栏杆9)脚手架宽度10)架体内封闭11)卸料平台12)脚手架的搭设和拆除应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等。 2.2。5 脚手架底座底面局高应高于自然地标50mm。 2.2.6脚手架搭设后,必须按照设计要求,由工地技术负责人与安全员共同检查验收,确认安全可靠后,才能上架进行操作施工。 2.2.7架子搭设前进行书面交底,作业班组按规程作业,应严格遵守“十二道关“。 2。2。8定期对架子进行检查,雨天、大风后对架子进行检查。 2.2。9在施工过程中,应指定专人对脚手架受力情况进行监控,发现异常及时停止施工,报告项目经理. 2。2。10施工层脚手架部分与建筑物之间应实施封闭,与脚手架与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大于20cm时还应向下而下做到4步一隔离. 2。2。11操作层必须设置1。2高的栏杆和180mm高的挡脚板,挡脚板应与立杆固定,并有一定的机械强度。 2.2.12架体外侧必须用密目式安全网封闭,网体与操作层不应有大于10mm的缝隙,网间不应有大于25mm的缝隙. 2.2。13脚手架应每月进行一次专项检查,脚手架的各种杆件,拉结及安全防护设施不能随意拆除,如确需拆除,应事先办理拆除申请手续。有关拆除加固方案应经工程技术负责人和原脚手架工程安全技术措施审批人书面同意后方可实施。 2。2。14脚手架搭设安装前应先对基础等架体承重部位进行验收;搭设安装后应进行分段验收.验收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验收合格后应在脚手架上悬挂合格牌,且在脚手架上明示使用单位、对脚手架重新实施验收手续。 2。2.15钢管脚手架必须有良好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雷雨季节应按规范设置避雷装置。 2.2。16搭设和使用期间,要严防与带电体接触,需要穿过靠近380v以内的电力线路,且距离线路在2m以内时,搭设和使用期间应断电或拆除电源。如不能拆除,应采取下列可靠措施。 a、 对电线和钢脚手架分别采取行之有效的绝缘措施 b、 对脚手架要采取可靠的安全接地处理 c、 夜间或深基施工时,应使用不超过12v电压的低压电源。 2。2。17遇6级以上大风或大雾,雨雪等恶劣天气时应暂停脚手架作业. 2.2.18严禁在脚手架上堆放钢模板,木料及施工多余的物料等,以确保脚手架畅通和防止超荷载。 2。2。19操作人员必须戴安全带作业,操作人员必须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3、应急预案 3。1发和坍塌事故,施工现场负责人要积极抢救,对埋在坍塌物下的人员不得采用硬器挖掘。 3。2发生坍塌立即停止作业,操作人员撤离,对坍塌方位进行检查和清理,当确认无危险后,方可继续作业;如坍塌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后,项目经理应立即向内部报警,扭打120急救中心并指挥组织抢救伤员,清理现场防止二次坍塌造成更大伤害事故的发生,在抢救过程中,尽量避免使用工具,采用人工清除,以免对伤员造成二次伤害.伤员可能造成颈和脊椎骨等仙伤,因此不可急速摇动和移动伤员,应先初步检查后,采取多人平托伤员身体,缓慢其放到平坦的地面上,以免造成二次伤害。如出现伤员呼吸因难,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16—18次mm)和胸外挤压20次/mm,并立即送往最近医院治疗.如伤员出现失血,应立即采取止血措施,为防目失血过多,应及时送往最近医院进行治疗,同时安全员调查事故原因并写出报告,报质量技术安全部,员工代表到路口引导急救车。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成员接到报警后,应立即赶到现场布控,进行调查处理。急救电话:120 4.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成员: 组 长:本项目部 项目经理 副组长:本项目部 安全员 组 员:本项目部 应急分队成员:由电工组、架工组水暖工组、瓦工组、木工组组成. 5.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程序 5。1工地建立安全值班制度:设值班电话,并保证24小时轮流值班。如发生安全事故立即上报。 5。2上报程序 5.2.1现场第一发现人 现场值班人员 现场应急救援小组组长 公司值班人员 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小组 向上级部门部门 5。3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组织立即启动如下应急救援程序. 5。3。1现场发现人,向现场值班人员报告;现场值班人员,控制事态保护现场组织抢救,疏导人员.现场应急救援小组组长;组织组员进行现场急救,组织车辆保证道路畅通,送往就近医院。 5.3.2 公司值班人员:了解事故及伤亡人员情况公司生产安全应急救援小组,了解事故及伤亡人员各简况及采取的措施,成立生产安全事故临时指挥小组,进行善后处理事故调查,预防事故发生措施的落实,并上报上级部门。 6。应急救援小组职责 6。1组织检查各施工现场及其它生产部门的安全隐患,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贯彻执行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及各种安全管理制度。 6。2进行教育培训,使小组成员掌握应急救援的基本常识,同时具备安全生产管理相应的素质水平,小组成员定期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提高职工安全生产技能和安全生产素质。 6.3制定生产安全应急救援预案,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并组织实施,确定企业和现场的安全防范和应急救援重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检查、验收、监控和危险预测。 模板工程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1、目的 为了更好的落实“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施工现场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杜绝伤害事故的发生,保证人员安全和减少财产的损失。 2、预防监控措施 2.1事故隐患 2.1。1坍塌事故,现浇混凝土模板支撑无设计计算,支撑系统强度不足,稳定性差,模板上堆物不均匀或土设计荷载,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局部荷载过大。混凝土强度设计达到拆模要求时提前拆模等原因造成模板坍塌事故。 2。2。2人员伤害事故,操作人员违章操作或未采取自我安全防护措施等原因造成人员伤害事故。 2。2预防监控措施 2。2.1加强模板工程施工的管理,建立健全相应的安全技术管理制度及责任制,并将模板工程施工纳入安全工作的范围加强检查,确保模板工程施工安全。 2.2.2在模板工程施工前,要进行模板设计,并编制施工技术方案,模板设计及施工技术方案的编制应由专业技术人员承担,并经安全生产部门批准,总工批准方可施工。 2。2.3模板设计主要应包括支撑系统自身及支撑模板的楼、地面随能力的强度计算、构造措施,材料类别及规格的选择等,使模板支撑系统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筑混凝土的重量和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模板设计不仅要有计算书,而且还要对细部构造绘制大样图,如对支撑材料的选用及规格尺寸,接头方法、纵横水平拉杆的间距、剪刀撑设置的要求等均应在模板设计中详细注明。 2.2。4模板施工技术方案,应包括模板的制作、安装拆除等的施工程序,方法及安全措施。 2.2.5要特别加强支撑的管理和安全技术措施,模板支撑的空间高度大于4m的不宜采用接头的立柱. 2。2。6模板制作、安装、拆除前,工地技术负责人应按模板设计及施工方案的要求操作人员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 2.2.7模板支撑在安装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严格按模板设计及施工技术方案进行施工,不得随意更改模板设计的要求。如发现模板支撑设计中存在问题或实施有困难时,需向工地技术负责提出,并经安全生产部及公司总公司总工同意后方可更改。 2。2.8模板工程安装完工后,必须按照设计要求,由工地技术 负责人与安全员共同检查验收,确认安全可靠后,才能浇筑混凝土. 2。2。9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指定专人对模板支撑的受力状况进行监视,发现异常及时停止施工,报告项目经理。 2.2.10模板支撑的拆除,必须在确认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才能进行,且拆除的顺序也应严格遵照模板施工技术方案的要求,严禁野蛮拆模。 2。2。11模板支撑拆除前,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并应申请质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进行. 2.2.12拆模时必须设置警戒区域,并派专人监护,拆模必须拆除干净彻底,不得留有悬空模板. 2。2.13拆模高处作业,应配置登高用具或搭设支架,必要时应戴安全带。 2.2.14拆模间歇时,应将已活动的模板、牵杠、支撑等运走或妥善堆放,防止因踏空扶宽而附落。 2。2.15操作人员上下通行时,不许攀凳模板或脚手架,不许在墙顶、独立梁及其他狭窄而无防护栏的模板面上行走。 2.2。16作业人员 必须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开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2.2.17作业场所安全防护措施不落实,安全隐患不排除,威胁人身和国家财产安全时,不盲目操作。 2。2。18隐患未排除,有自已伤害自已,自已伤害他人,自已被他人伤害的不安全因素存时,不盲目操作。 2.2。19操作人员必须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3.应急预案 3。1发生坍塌立即停止作业,操作人员撤离,对坍塌方位进行检查和清理,当确认无危险后,方可继续作业,如坍塌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后,项目经理应立即向内部报警,拨打120急救中心并指挥组织抢救伤员,清理现场,防止二次坍塌造成更大伤害事故的发生,在抢救过程中,尽量避免使用工具,采用人工清除,以免对伤员造成二次伤害伤员可能造成颈和脊椎骨等内伤,因此不可急速摇动和移动伤员,应先初步检查后,采取多人平托伤员身体,缓慢将其放到平坦的地面(16——18次/mm)和胸外挤压20次/mm,并立即送往最近医院治疗,如伤员出现失血,应立即采取止血措施,为防止失血过多,应及时送往最近医院进行治疗,同时安全中调查事故原因并写出报告,报质量技术安全部,员工代表到路口引导急救车.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成员接到报警后,应立即赶到现场布控,进行调查处理。 4.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成员: 组 长:本项目部 项目经理 副组长:本项目部 安全员 组 员:本项目部 应急分队成员:由电工组、架工组水暖工组、瓦工组、木工组组成。 5。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程序 5.1工地建立安全值班制度:设值班电话,并保证24小时轮流值班.如发生安全事故立即上报。 5。2上报程序 5.2.1现场第一发现人 现场值班人员 现场应急救援小组组长 公司值班人员 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小组 向上级部门部门 5.3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组织立即启动如下应急救援程序。 5。3。1现场发现人,向现场值班人员报告;现场值班人员,控制事态保护现场组织抢救,疏导人员。现场应急救援小组组长;组织组员进行现场急救,组织车辆保证道路畅通,送往就近医院。 5。3。2 公司值班人员:了解事故及伤亡人员情况公司生产安全应急救援小组,了解事故及伤亡人员各简况及采取的措施,成立生产安全事故临时指挥小组,进行善后处理事故调查,预防事故发生措施的落实,并上报上级部门。 6.应急救援小组职责 6。1组织检查各施工现场及其它生产部门的安全隐患,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贯彻执行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及各种安全管理制度。 6。2进行教育培训,使小组成员掌握应急救援的基本常识,同时具备安全生产管理相应的素质水平,小组成员定期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提高职工安全生产技能和安全生产素质。 6.3制定生产安全应急救援预案,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并组织实施,确定企业和现场的安全防范和应急救援重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检查、验收、监控和危险预测。 土方开挖预防监控措施及应急预案 1.目的 为了更好的落实“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施工现场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杜绝伤害事故的发生,保证人员安全和减少财产的损失。 2.预防监控措施: 2.1土方开挖前,必须编制土方专项方案。 2。2方案要有审批手续。 2.3进场的机械设备必须进行检查验收。 2.4机械设备安全操作要求 2.4.1参加机械开挖人员必须遵守机械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2。4。2在挖土过程中,必须听从监护人员的指挥。 2.4。3在机械作业过程中,不得有其他作业人员在机械作业半径内工作和停留。 3.预防塌方: 3。1机械挖土应从上而下分层实施,并依据土质,基坑的深度确定防坡,坡度不小于规定的坡度。 3。2机械设备每日作业完毕后,应将车停留到安全的地段. 3。3准备运走的弃土,应随车装运拉走.准备回填的土距槽边堆放不得超过1m,堆放高度不得超过1.5m。 3。4为防止洪水冲刷基坑,在做好周边防洪排水的基础一,在雨季应设专人监护排水的畅通. 3。5如遇地下水位高,采用集水井进行排水,排水设备,线路应有专人负责看护。 3.6对参加清槽人员在作业前应有专业技术负责人进行安全知识的教育和安全交底. 3。6。1清槽人员在清理基坑土壁时,应设专人负责监护。 3。6。2清槽人员在清理作业时,两人的操作安全安全距离不小于2m.在清槽过程中,严禁采用掏挖作业,应从上而下进行。 3。6。3监护人员应对基坑周边进行检查,发现基坑过有裂缝应及时通知清槽人员,清槽人员接到通知后,应迅速撤离危险地段,等采取排除险措施后方可继续作业。 3。6.4清槽人员严禁站在基坑壁下休息。 3.6.5进基坑作业人员应从设置的专用通道或木梯上下,严禁从基坑边攀登上下。 3.6。6对土质较松软的部位,必须专人负责支护,并对支护系统经常检查。 4.应急预案: 4。1发生坍塌事故时,施工现场负责人要积极组织抢救,对埋在坍塌物下的人员不得采用硬器挖掘。 4。2发生坍塌时,立即停止作业,操作人员撤离.对坍塌部位时行检查和清理,当确认无险后,方可继续作业。 4.3如坍塌造成人员伤亡事故,项目经理应立即向内部报告,拨打120急救中心并指挥组织抢救人员,清理现场.防止二次坍塌造成更大的伤害事故。 4。4在抢救过程中,尽量避免使用大型机械工具,应采用人工清理,以免对伤员造成二次伤害。 4.4。1如伤员造成颈和脊椎骨损伤,不可急速摇动或移动伤员,应先初步检查,采取多人平托伤员身体,缓慢将其放到平坦的地面上。 4。4.2如伤员出现呼吸困难,应立即进行人呼吸,(16—18次/分)和胸外挤压20次/分,并立即送往最近医院治疗。 4.4.3如伤员出现失血,应立即采取止血措施,为防止失血过多,应及时送往最近的医院进行治疗。 4.4.4在抢救的同时,安全调查事故的原因,写出报告,报于安全生产部,员工代表到路口引导急救车,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成员接到报警后,应立即赶到现场布控,进行事故调查。 5.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成员: 组 长:本项目部 项目经理 副组长:本项目部 安全员 组 员:本项目部 应急分队成员:由电工组、架工组水暖工组、瓦工组、木工组组成. 6。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程序 6.1工地建立安全值班制度:设值班电话,并保证24小时轮流值班。如发生安全事故立即上报。 6。2上报程序 6.2.1现场第一发现人 现场值班人员 现场应急救援小组组长 公司值班人员 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小组 向上级部门部门 6.3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组织立即启动如下应急救援程序. 6.3。1现场发现人,向现场值班人员报告;现场值班人员,控制事态保护现场组织抢救,疏导人员。现场应急救援小组组长;组织组员进行现场急救,组织车辆保证道路畅通,送往就近医院。 6。3.2 公司值班人员:了解事故及伤亡人员情况公司生产安全应急救援小组,了解事故及伤亡人员各简况及采取的措施,成立生产安全事故临时指挥小组,进行善后处理事故调查,预防事故发生措施的落实,并上报上级部门. 7.应急救援小组职责 7.1组织检查各施工现场及其它生产部门的安全隐患,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贯彻执行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及各种安全管理制度. 7.2进行教育培训,使小组成员掌握应急救援的基本常识,同时具备安全生产管理相应的素质水平,小组成员定期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提高职工安全生产技能和安全生产素质。 7.3制定生产安全应急救援预案,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并组织实施,确定企业和现场的安全防范和应急救援重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检查、验收、监控和危险预测。 基坑支护工程预防监控措施 1.目的 为了更好的落实“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施工现场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杜绝伤害事故的发生,保证人员安全和减少财产的损失. 2.预防监控措施 2。1在开挖前必须编制基坑支护专项施工方案 2。2施工方案应有设计计算及绘制施工详图 2.3应有审批,签字手续 2.4选用支撑材料预防监控措施 选用基坑支护的支撑材料要选用坚实,无枯节,无穿心裂折的松木或杉木,不宜选用杂木用于支撑部位。 2。5采用的方法 挡土板水平钉在柱桩的内侧,柱桩外侧由斜撑支牢,斜撑的底部只顶在撑桩上,然扣在挡土板内侧回填土。 2.6检查 在施工过程中经常检查支撑各部位,是否有松动、变形、位移的现象,如发现有松动,变形,位移的现象要及时采取加固措施,防止造成土方坍塌. 3.应急预案: 3。1发生坍塌事故时,施工现场负责人要积极组织抢救,对埋在坍塌物下的人员不得采用硬器挖掘。 3.2发生坍塌时,立即停止作业,操作人员撤离。对坍塌部位时行检查和清理,当确认无险后,方可继续作业. 3。3如坍塌造成人员伤亡事故,项目经理应立即向内部报告,拨打120急救中心并指挥组织抢救人员,清理现场。防止二次坍塌造成更大的伤害事故. 3.4在抢救过程中,尽量避免使用大型机械工具,应采用人工清理,以免对伤员造成二次伤害。 3.4。1如伤员造成颈和脊椎骨损伤,不可急速摇动或移动伤员,应先初步检查,采取多人平托伤员身体,缓慢将其放到平坦的地面上. 3。4。2如伤员出现呼吸困难,应立即进行人呼吸,(16—18次/分)和胸外挤压20次/分,并立即送往最近医院治疗。 3。4.3如伤员出现失血,应立即采取止血措施,为防止失血过多,应及时送往最近的医院进行治疗。 3。4。4在抢救的同时,安全调查事故的原因,写出报告,报于安全生产部,员工代表到路口引导急救车,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成员接到报警后,应立即赶到现场布控,进行事故调查。 4.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成员: 组 长:本项目部 项目经理 副组长:本项目部 安全员 组 员:本项目部 应急分队成员:由电工组、架工组水暖工组、瓦工组、木工组组成。 5。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程序 5。1工地建立安全值班制度:设值班电话,并保证24小时轮流值班。如发生安全事故立即上报. 5。2上报程序 5.2.1现场第一发现人 现场值班人员 现场应急救援小组组长 公司值班人员 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小组 向上级部门部门 5.3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组织立即启动如下应急救援程序。 5.3.1现场发现人,向现场值班人员报告;现场值班人员,控制事态保护现场组织抢救,疏导人员。现场应急救援小组组长;组织组员进行现场急救,组织车辆保证道路畅通,送往就近医院。 5。3。2 公司值班人员:了解事故及伤亡人员情况公司生产安全应急救援小组,了解事故及伤亡人员各简况及采取的措施,成立生产安全事故临时指挥小组,进行善后处理事故调查,预防事故发生措施的落实,并上报上级部门。 6。应急救援小组职责 6。1组织检查各施工现场及其它生产部门的安全隐患,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贯彻执行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及各种安全管理制度。 6。2进行教育培训,使小组成员掌握应急救援的基本常识,同时具备安全生产管理相应的素质水平,小组成员定期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提高职工安全生产技能和安全生产素质。 6。3制定生产安全应急救援预案,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并组织实施,确定企业和现场的安全防范和应急救援重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检查、验收、监控和危险预测。 起重吊装工程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1.目的 为了更好的落实“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施工现场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杜绝伤害事故的发生,保证人员安全和减少财产的损失. 2。预防监控措施 2.1吊装前,作好安全教育及安全技术交底工作,作好吊索具及起重绳子,起重机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2。2 吊装时保证吊装角度不小于55°,以保证构件不被损坏。 2。3吊装作业域内非操作人员严禁入内,进行吊装时设专人指挥。 2。4施工人员应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严禁违章作业和野蛮施工,严格执行“十不吊”。 2.5所有计量工具应检测合格,测量时尽量减少误差,作好必要的复测。 2.6 特殊工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禁顶岗和无证操作。 2.7 施工人员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进入现场戴安全帽,2米以上高空系挂安全带,穿绝缘鞋,吊装前在安全架上绑好安全绳,安装时高空作业人员将安全带拴于安全绳上,确保安全。 2.8吊车站时,勘察地理强度,仔细调整吊车液村支腿,确保吊车的稳定性,避免支脚下沉而失稳. 2.9专职安全员要在施工现场随时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停吊,将事故隐患排除合格后方可再吊。 3。应急预案: 3.1发生坍塌事故时,施工现场负责人要积极组织抢救,对埋在坍塌物下的人员不得采用硬器挖掘。 3.2发生坍塌时,立即停止作业,操作人员撤离。对坍塌部位时行检查和清理,当确认无险后,方可继续作业。 3.3如坍塌造成人员伤亡事故,项目经理应立即向内部报告,拨打120急救中心并指挥组织抢救人员,清理现场。防止二次坍塌造成更大的伤害事故。 3.4在抢救过程中,尽量避免使用大型机械工具,应采用人工清理,以免对伤员造成二次伤害。 3.4.1如伤员造成颈和脊椎骨损伤,不可急速摇动或移动伤员,应先初步检查,采取多人平托伤员身体,缓慢将其放到平坦的地面上。 3.4.2如伤员出现呼吸困难,应立即进行人呼吸,(16—18次/分)和胸外挤压20次/分,并立即送往最近医院治疗。 3。4。3如伤员出现失血,应立即采取止血措施,为防止失血过多,应及时送往最近的医院进行治疗。 3。4。4在抢救的同时,安全调查事故的原因,写出报告,报于安全生产部,员工代表到路口引导急救车,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成员接到报警后,应立即赶到现场布控,进行事故调查。 4.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成员: 组 长:本项目部 项目经理 副组长:本项目部 安全员 组 员:本项目部 应急分队成员:由电工组、架工组水暖工组、瓦工组、木工组组成。 5。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程序 5.1工地建立安全值班制度:设值班电话,并保证24小时轮流值班。如发生安全事故立即上报。 5.2上报程序 5.2。1现场第一发现人 现场值班人员 现场应急救援小组组长 公司值班人员 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小组 向上级部门部门 5.3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组织立即启动如下应急救援程序。 5.3.1现场发现人,向现场值班人员报告;现场值班人员,控制事态保护现场组织抢救,疏导人员。现场应急救援小组组长;组织组员进行现场急救,组织车辆保证道路畅通,送往就近医院。 5。3。2 公司值班人员:了解事故及伤亡人员情况公司生产安全应急救援小组,了解事故及伤亡人员各简况及采取的措施,成立生产安全事故临时指挥小组,进行善后处理事故调查,预防事故发生措施的落实,并上报上级部门. 6。应急救援小组职责 6。1组织检查各施工现场及其它生产部门的安全隐患,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贯彻执行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及各种安全管理制度。 6.2进行教育培训,使小组成员掌握应急救援的基本常识,同时具备安全生产管理相应的素质水平,小组成员定期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提高职工安全生产技能和安全生产素质。 6。3制定生产安全应急救援预案,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并组织实施,确定企业和现场的安全防范和应急救援重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检查、验收、监控和危险预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脚手架 工程 预防 监控 措施 应急 预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