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oc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oc(12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贵溪市实验中学高中部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在诗歌中就是情与景的关系。但二者并不能简单地直接地对等。因为诗歌中的景是在艺术改造基础上的审美升华。情景的美有赖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转换生成。因此,虽然人与自然的和谐并非简单的情景交融,艺术中情与景的交汇融合也不能代替现实中人与自然的不和谐甚至对立,但是,经过审美的转换或艺术的过滤,艺术中的景物就会生成为与现实中的景物不同的新质,从而在艺术中成为一种全新的人与自然和谐的审美关系。 就景物来自于自然(包括大自然和人造自然)而言,情与景的关系永远也不可能脱离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中轴。因此,情与景关系跟人与自然的关系之间存在着互通、互依、互用,就像艺术与生活之间总是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样。当我们明白了这一点,人与自然关系的嬗变对诗歌发展的影响这一重大命题就会在情与景交互作用和发展变化中得到验证和落实。情与景的关系也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艺术化显现,是关于人与自然和谐课题的重要子课题。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跟人与人,跟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任何一部诗歌史、任何一部文学史的纲骨,是缺一不可的三个维度。因此,既不能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简单地归结为人与社会的关系,即所谓“人学”范畴,也不能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看成文学中唯一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在情景关系上就是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对话和互动。 一方面,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情感表达往往借助于写景,而景物又随人的气质和主观心情的变化而被选择,具有不同的色调,因而“一切景语皆情语”,都离不开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制约。人与自然的关系因人与社会的关系而变化,人与社会的关系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表征。情与景跟现实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依依不舍、相互依存的关系。正是这种相互依存性,守卫着人类的家园,维系着和谐。 另一方面,景物的变化不仅反映了人与社会关系的变化,而且还会引起人的思想感情的变化,从而产生感兴和诗情。因此,不仅诗人的感情色彩受到人与社会关系变化的影响,而且人与社会关系的变化也受到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的影响。正是人在自然中的家园感和人与自然的亲和,才使得诗人面对大自然时,产生唐人张若虚“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春江花月夜》)的宇宙之思;杜甫产生“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旅夜抒怀》)的命运悲情。正是借助于大自然与人的亲和,诗人的情感才有了亲情般的依恋和宇宙般的寂寥,在近与远、亲与疏、小与大、实与虚、情与景、有与无之间形成张力,形成转换,生成妙境。同样,到了宋代,柳永面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再生思归乡愁(《八声甘州》);苏轼面对“大江东去”,醒悟了生命的虚无缥缈(《念奴娇》)。唐诗与宋词体制不同、风格各异、情调有别,但就围绕人与自然关系而歌而叹来说,凡有意境者,都是“与天地并生,而与万物为一”(庄子《齐物论》)的天地人合一的圆融境界,是宇宙的情化和情化的宇宙,是一支支自然的曲,一首首永恒的歌。 展示人与自然关系背景中诗歌的情景关系及其存在状态,并揭示其存在的原因,无疑会深化我们对诗歌情景关系的认识,进而加深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加深对文学内在规律的认识,为重写中国诗歌史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1.下列关于“诗歌中情与景的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中情与景的关系不同于现实中人与自然或和谐或不和谐甚至对立的关系,但它不会脱离人和自然的关系而存在。 B. 诗歌中情与景的关系是人与自然关系经过审美的转换或艺术的过滤等艺术改造后的审美升华,是交合融汇,具有新的特质。 C. 诗歌中情与景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存在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是研究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重要分支。 D. 诗歌中情与景的相互作用和变化作为一种人与自然关系的艺术化显现,能够验证和落实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类文学史的纲骨是由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三个缺一不可的维度共同构成的,因此,不能单从某一维度去认识文学艺术。 B.诗歌中的情景关系就是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对话和互动的关系,其表现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色调因人与社会的关系变化,从而带来人的气质和主观心情的变化。 C.作者通过《春江花月夜》、《旅夜抒怀》、苏轼《念奴娇》等诗词,阐明诗人的情感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结果,从而借助自然现象抒发或宇宙之思、或命运悲情、或生命的虚无缥缈等人生感慨。 D.中国古典诗人之所以喜欢借助写景来表达情感,是因为他们认为,以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显露于外的征象,可以形象地表现人与社会的关系及其变化,从而诗人笔下景物的色调也无不打上诗人气质和情绪的烙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一种全新的和谐的审美关系,诗歌中的情景关系之美是由人与自然的关系转换生成而来的,但又受到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影响。 B.诗情的产生是因为景物的变化而引起的人的情感的变化,正因如此,中国古代诗人借助自然的家园感和人与自然的亲和,从而生成妙境,成就了自然之曲和永恒之诗。 C.虽然不同时代的文学样式有各自的特征,但从变现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都是相同的,即表现天地人合一的圆融境界,变现宇宙的情化和情化的宇宙。 D.文章多角度阐明人与自然关系背景下的诗歌情景关系及其存在的状态和原因,对提升我们的思想认识和人文修养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宗炳,字少文,南阳涅阳人也。祖承,宜都太守。父繇之,湘乡令。母同郡师氏,聪辩有学义,教授诸子。高祖开府辟召,下书曰:“吾忝大宠,思延贤彦。南阳宗炳、雁门周续之,可下辟召,以礼屈之。”于是并辟太尉掾,皆不起。宋受禅,征为太子舍人;元嘉初,又征通直郎;东宫建,征为太子中舍人、庶子,并不应。妻罗氏,亦有高情,与炳协趣;。罗氏没,炳哀之过甚,既而辍哭寻理,悲情顿释。谓沙门释慧坚日:“死生不分,未易可达,三复至教,方能遣哀。”衡阳王义季在荆州,亲至炳室,与之欢宴,命为谘议参军,不起。好山水,爱远游,西陟荆巫,南登衡岳,因而结宇衡山,欲怀尚平之志。有疾,还江陵,叹日:“老疾俱至,名山恐难遍睹,唯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凡所游履,皆图之于室,谓人日:“抚琴动操,欲令众山皆响。”古有《金石弄》,为诸桓所重,桓氏亡,其声遂绝,惟炳传焉。太祖遣乐师杨观就炳受之。炳外弟师觉授亦有素业,以琴书自娱。临川王义庆辟为祭酒,主簿,并不就,乃表荐之,会病卒。元嘉二十年,炳卒,时年六十九。衡阳王义季与司徒江夏王义恭书日:“宗居士不救所病,其清履肥素,终始可嘉,为之恻怆,不能已已。”史臣日:“夫独往之人,皆禀偏介之性,不能摧志屈道,借誉期通。若使值见信之主,逢时来之运,岂其放情江海,取逸丘樊。盖不得已而然故也。” (节选自《宋书·隐逸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于是并辟太尉掾 并:一起 B.思延贤彦 延:延请 C.西陟荆巫 陟:升迁 D.亦有高情,与炳协趣 协:相同 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宗炳是南朝人,文中的“高祖”是指南朝宋武帝刘裕,“元嘉”是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的年号。 B.“忝”是“辱没,有愧于”的意思。文中高祖称自己“忝大宠”,意为继承帝位,有辱天子称号,是自谦的说法。 C.“巾褐”是古代具有平民特征的装束。古人弃官后置身山林,巾褐加身,这往往成为隐士的标志。 D.“掾”古代官府中属官的统称。文中“舍人”“通直郎”“庶子”“参军”等在古代都是指官名。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宗炳出身于官宦之家,母亲师氏是父亲同郡人师氏,非常聪明,有口才、有学问、有节操,亲手教育所有的子女。 B.宗炳与同样有着高尚情趣的妻子罗氏感情甚笃。罗氏去世后,他虽极度悲痛,但却很快走出悲痛,寻求死与生的道理。 C.宗炳酷爱山水,喜欢音乐。他把所有游历过的地方都绘成图画挂在室内,希望每当抚琴奏曲,都能传来山林的回响。 D.宗炳去世后,衡阳王刘义季深感悲痛,评价宗炳是个独来独往的人,性格偏执、耿直,但不能剥夺他的理想,使他忍受委屈。 7.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临川王义庆辟为祭酒,主簿,并不就,乃表荐之,会病卒。(5分) (2)若使值见信之主,逢时来之运,岂其放情江海,取逸丘樊。盖不得已而然故也。(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咏雪奉呈广平公 黄庭坚 连空春雪明如洗,忽忆江清水见沙。 夜听疏疏还密密,晓看整整复斜斜。 风回共作婆娑舞,天巧能开顷刻花。 正使尽情寒至骨,不妨桃李用年华。 8.诗歌第二联是如何描写雪的,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6分) 9.尾联蕴含什么哲理?请简要分析。(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庄子·逍遥游》中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像倒在堂上低洼处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 (2)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诗人拄杖或游或息,时时昂首远望,畅享自然风景。 (3)《陈情表》中李密形象地写其孤独处境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11)、第四(12)两题中选定其中一题作答。(注意:作答时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将所选题号的方框涂黑。) 只能做所选定题目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题目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珠子灯 汪曾祺 ⑴ 这里的风俗,有钱人家的小姐出嫁的第二年,娘家要送灯。送灯的用意是祈求多子。元宵节前几天,街上常常可以看到送灯的队伍。几个女佣人,穿了干净的衣服,头梳得光光的,戴着双喜字大红绒花,一人手里提着一盏灯;前面有几个吹鼓手吹着细乐。远远听到送灯的箫笛,很多人家的门就开了。姑娘、媳妇走出来,倚门而看,且指指点点,悄悄评论。这也是一年的元宵节景。 ⑵ 一堂灯一般是六盏。四盏较小,大都是染成红色或白色而画了红花的羊角玻璃泡子。一盏是麒麟送子:一个染色的琉璃角片扎成的娃娃骑在一匹麒麟上。还有一盏是珠子灯:绿色的玻璃珠子穿扎成的很大的宫灯。灯体是八扇玻璃,漆着红色的各体寿字,其余部分都是珠子,顶盖上伸出八个珠子的凤头,凤嘴里衔着珠子的小幡,下缀珠子的流苏。这盏灯分量相当的重,送来的时候,得两个人用一根小扁担抬着。这是一盏主灯,挂在房间的正中。旁边是麒麟送子,玻璃泡子挂在四角。到了“灯节”的晚上,这些灯里就插了红蜡烛。点亮了。从十三“上灯”到十八“落灯”,接连点几个晚上。平常这些灯是不点的。 ⑶ 屋里点了灯,气氛就很不一样了。这些灯都不怎么亮(点灯的目的原不是为了照明),但很柔和。尤其是那盏珠子灯,洒下一片淡绿的光,绿光中珠幡的影子轻轻地摇曳,如梦如水,显得异常安静。元宵的灯光扩散着吉祥、幸福和朦胧暧昧的希望。 ⑷ 孙家的大小姐孙淑芸嫁给了王家的二少爷王常生。她屋里就挂了这样六盏灯。不过这六盏灯只点过一次。 ⑸ 王常生在南京读书,秘密地加入了革命党,思想很新。订婚以后,他请媒人捎话过去:请孙小姐把脚放了。孙小姐的脚当真放了,放得很好,看起来就不像裹过的。 ⑹ 孙小姐是个才女。孙家对女儿的教育很特别,教女儿读诗词。除了《长恨歌》、《琵琶行》,孙小姐能背全本《西厢记》。嫁过来以后,她也看王常生带回来的黄遵宪的《日本国志》和林译小说《迦茵小传》、《茶花女遗事》……两口子琴瑟和谐,感情很好。 ⑺ 不料王常生在南京得了重病,抬回来不到半个月,就死了。 ⑻ 王常生临死对夫人留下遗言:“不要守节。” ⑼ 但是说了也无用。孙王二家都是书香门第,从无再婚之 女。改嫁,这种念头就不曾在孙小姐的思想里出现过。这是绝不可能的事。 ⑽ 从此,孙小姐就一个人过日子。这六盏灯也再没有点过了。 ⑾ 她变得有点古怪了,她屋里的东西都不许人动。王常生活着的时候是什么样子,永远是什么样子,不许挪动一点。王常生用过的手表、座钟、文具,还有他养的一盆雨花石,都放在原来的位置。孙小姐原是个爱洁成癖的人,屋里的桌子椅子、茶壶茶杯,每天都要用清水洗三遍。自从王常生死后,除了过年之前,她亲自监督着一个从娘家陪嫁过来的女佣人大洗一天之外,平常不许擦拭。里屋炕几上有一套茶具:一个白瓷的茶盘,一把茶壶,四个茶杯。茶杯倒扣着,上面落了细细的尘土。茶壶是荸荠形的扁圆的,茶壶的鼓肚子下面落不着尘土,茶盘里就清清楚楚留下一个干净的圆印子。 ⑿ 她病了,说不清是什么病。除了逢年过节起来几天,其余的时间都在床上躺着,整天地躺着。除了那个女佣人,没有人上她屋里去。 ⒀ 她就这么躺着,也不看书,也很少说话,屋里一点声音没有。她躺着,听着天上的风筝响,斑鸠在远远的树上叫着双声,“鹁鸪鸪——咕,鹁鸪鸪——咕”,听着麻雀在檐前打闹,听着一个大蜻蜓振动着透明的翅膀,听着老鼠咬啮着木器,还不时听到一串滴滴答答的声音,那是珠子灯的某一处流苏散了线,珠子落在地上了。 ⒁ 女佣人在扫地时,常常扫到一二十颗散碎的珠子。她这样躺了十年。 ⒂ 她死了。 ⒃ 她的房门锁了起来。 ⒄从锁着的房间里,时常还听见散线的玻璃珠子滴滴答答落在地板上的声音 。 (节选自《汪曾祺全集》) (1)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 结尾一段形象地写出了孙淑芸的命运,语言含蓄,内涵丰富。 B. 孙小组变得古怪了,这是因为她无力反抗命运,而只能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对封建伦理 的怨恨。 C. “不过这六盏灯只点过一次”,这句话暗示读者,王常生婚后不到三年不死了。 D. 小说开头描写了当地元宵送灯的风俗,颇为详细,虽然与小说主体没有什么关系,却 体现了作者对民间文化的喜爱。 E. 作者对孙淑芸的命运深表同情。 (2)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鉴赏画线的句子(6分) (3) 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孙淑芸”这一人物形象。(6分) (4) 小说为什么以“珠子灯”为题,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拟题的理由。(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走进狂人毕加索 ①面对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强悍茁壮、伟大狂放的艺术家,我们常常只有惊叹。其他都是惊叹之余或曲终之后的惋惜与回味,或许还有细细地咀嚼——品咂其中的苦味和甘甜,以及咸涩。 ②在人类的历史上,有一些艺术家是难发超越的,他们本来就是这样一些强大特异的生命。这些生命仿佛有无穷无尽的创造力,一生可以纵横涂沫而不知疲倦。他们几乎无一例外地拥有一个长长的生命、漫漫的创造历史:从很早即开始起步,直到最后才缓缓终止。毕加索最早的作品是十岁左右画出的,如十四岁的《裸脚的女孩》《老渔民》等杰出作品——仅此一条这是一个非凡的绘画天才。 ③纵观他一生的无数作品,可以从中找到各种风格倾向各种情绪,这些奇迹领略不完也诠释不尽。它们本身即组成一个宇宙,其中繁星闪烁,风云变幻,既有风和日丽也有雷鸣电闪,更有惊涛骇浪,那种动人的美,让人过目不忘的最为独到的呈现与表达,简直比比皆是。我们可以一口气列举出《站在球上的孩子》《特技表演者的家庭与孩子》《奥尔喜肖像》《持扇的女子》……多到一时难以穷尽。最伟大的艺术家,他们心底从来都是充斥了不安:怀疑自己的意义、自己的创造、自己的人生道路,这种怀疑的结果就是艺术生涯中的无数次激变,是无头无尾的探求,大嬉戏和大玩笑,包括大绝望大痛苦;还有恶作剧,装傻与佯疯,傲世与自欺……这一切综合一起,让后来人去清理和辨析,去极为困难地分拣。阅读者也常常是不知所措的,在这亘古未见的一大堆斑驳灿烂面前,大半只有叹息,而没有能力去鉴别——他们甚至在这样的生命面前连起码的冷静都要丧失,视听失灵。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双重悲剧。 ④有人不止一次地指出他是现代绘画史上的“巨灵”,除了“野兽派”以外,几乎开创了所有潮流的先河。它们使当时和后来的艺术处于激活状态,它们也使各种尝试变得可信和可能。但当我们面对一大堆千奇百怪、巧思百出,有时直接就是丑陋怪异到目不忍睹的东西时,难道不应该产生一些怀疑吗?是我们错了还是当年的大师错了?追问的结果是:大概谁都没错,是时代错了。在一个人类正在物化、异化,正在走入失去自我的现代荒漠的时代,作为个体,一个生命,你尽可以呼号,但没有回音,更没有应答……至此,我们或许可以稍稍窥见毕加索当年的伤痛。面对那样的时代,人们所能做到的大概也就是像当时的大师那样,做下这疯癫无忌的大喧哗和大游戏了。他要可意地尽情地嘲讽一番,既嘲讽自己,又嘲讽时代;既嘲讽去者又嘲讽来者。因为不如此就不足以表达心中的全部感触、百缠纠结无从摆脱的矛盾与痛苦。 ⑤不仅如此,他还要面对一个颠倒黑白、指鹿为马的时代,特别是一个虚荣的时代。看来一个艺术家被逼到了尽头,就偏要穿上皇帝的新衣,偏要以此为东——他与另一些人的不同就在于他的自觉与清醒。毕加索兴之所至任意涂沫,像儿童一样嬉戏不休,上下游荡,四方徘徊,进入化境般的流畅自如,实际上却是隐含了一个生命的全部悲冷无告。这儿有泪水,有傻笑,更有绝望的哀求,在他这儿等于是以歌当哭。 ⑥就最后而言,就其背后的意义而言,毕加索是消极的。 ⑦他没有将一个人追求完美的努力、将这种生命的搏斗进行到最后。他以另外一种方式表达了自己的屈服。我每一次看到他的不可征服的创造,就在心里悄悄发出叹息:伟大的毕加索,屈服的毕加索。 【注】毕加索(1881-1973)西班牙画家,法国现代派主要代表,一生画风和风格迭变。他的作品和他的生活一样没有丝毫的统一,连续和稳定。他没有固定的主意,而且花样繁多,或激昂或狂躁,或可亲或可憎,或诚挚或装假,变化无常不可捉摸。他生活自由,家庭私事弄得一塌糊涂。自己的几任妻子、情人和孩子们对这位天才画家的评价褒贬不一。他在世时人们争先恐后地同他结交,在他去世四分之一世纪以后,世人仍在为他的故事和名声争执不休。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 A.文中说毕加索的作品“奇迹领略不完也诠释不尽”的原因是毕加索从来都在怀疑自己的意义、创造和人生道路,所以他的作品无数次激变,他坚持不断的探求。 B.文章第三段说“这些奇迹领略不完也诠释不尽”,其原因就在于我们的艺术鉴别能力有限。 C.人类被物化、异化,正走入失去自我的现代荒漠时代,而毕加索的创作风格的变化正是受到这一荒漠时代影响的表现。 D.本文开篇以“惊叹”和“惋惜”总领下文,然后先对应“惊叹”突出毕加索的“伟大”,再对应“惋惜”表现其“屈服”,最后以“伟大的毕加索,屈服的毕加索”作结。 E. “自觉与清醒”是毕加索与其他艺术家的不同之处,他的“自觉与清醒”表现为借助作品长歌当哭。 (2)请联系全文,分析第③段中划线句子“双重悲剧”的具体内容。(6分) (3)作者认为毕加索是一个“伟大狂放的艺术家”,他的“伟大”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说明。(6分) (4)对于毕加索的一生,世人的评价是不一致的,有人认同他的行事为文,有人不耻于提起他的经历。你是如何看待毕加索及其创作的呢?(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小张被提拔为部门领导三个月以来,凡事 ,消瘦了不少。 ②面对施虐的大火,消防队长 ,冲进火中去营救被困的人们。 ③作为班长,你应该 ,不能再这么点小事上也犯错误。 A.以身作则 身体力行 身先士卒 B. 身体力行 以身作则 身先士卒 C. 以身作则 身先士卒 身体力行 D. 身体力行 身先士卒 以身作则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为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从现在起到年底,国家大剧院宣布承办31场精心策划的演出。 B。根据国宝统计局发布的数据,4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出现自去年12月以来的最大的涨幅,但仍低于相关机构的预测。 C.这部小说中的“边缘人”是一个玩世不恭、富有破坏性却真实坦白的群体,人们面对这类形象时会引起深深的思索。 D.为进一步保障百姓餐桌安全,国家对施行已超过5年的《食品安全法》作了修订,因加大惩处力度而被冠以“史上最严”的称号。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几天的阳光在柳条上撒下的一抹嫩绿,被尘土埋掩得有憔悴色了, 。还有干裂的大地和树根也早已期待着雨。 。 。那隆隆的有力的搏击,从山谷返响到山谷, 。细草样柔的雨声又以温存之手抚摩它, 。 。 ①使它簇生油绿的枝叶而开出红色的花 ②仿佛春之芽就从冻土里震动,惊醒,而怒茁出来 ③雨却迟疑着 ④这些怀想如乡愁一样萦绕得使我忧郁了 ⑤是需要一次洗涤 ⑥我怀想着故乡的雷声和雨声 A.⑤③⑥②①④ B.③⑤①②④⑥ C.⑤③①④②⑥ D.③⑤①④⑥② 16.请根据上下文,在划线处补写恰当的内容,使整段文字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读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记住书中的内容吗?答案是否定的。_______①______。记忆型阅读是我们缺乏想象力的根之一,因为它容易导致盲从书本知识,从而失去质疑精神。批判型阅读是一种创造性阅读,它不追求_______②__________,而主张激发想象力和灵感,带着自己的思考让自己变得更有思想。能通过阅读提出有价值的质疑,_____③________,通过分析根找到解决问題的途径和方法,这在泛阅读曰益普遍的时候更显得难能可贵. 17.仿照示例,再续写语意相关的两句话。(6分) 示例:云霭在黑暗中发愁,其实遮住太阳的正是它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教育家陶行知常用来教育学生的一句名言是:“假如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苏轼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贵溪市实验中学高中部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座 号 高二语文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场 密 封 线 答题卡 题号 选择题 二 三、四 五 六 总分 分值 27 27 25 11 60 150 得分 第Ⅰ卷 阅读题 一、五(选择题 共27分) 题号 1 2 3 4 5 6 13 14 15 答案 二.古诗文阅读(27分) 7.翻译。(10分) (1) (2) 8.(6分) 9. (5分) 10.(6分)(1) , 。 (2) , 。 (3) , 。 三、四.(25分) 我选( )题 (1)(5分)( )( ) (2)(6分) (3)(6分) (4)(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11分) 16. (5分) ① ② ③ 17. (6分) , ; , 。 六.(60分) 18.作文(写在反面格子里) 高二期中考试上学期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D(“能够验证和落实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表述错误,原文是说“人与自然关系的嬗变对诗歌发展的影响这一重大命题就会在情与景交互作用和发展变化中得到验证和落实”。) 2.B( “一切景语皆情语”说的是对话和互动的关系其中的一个方面。末句人的气质、心情与景物关系颠倒。) 3.C(“不同时代的文学样式有各自的特征,但从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都是相同的”不当。)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4. C ( 陟,此处意为“登”) 5.D (“庶子”并非都指官名) 6.D (并非只是对宗炳的评价) 7.(1)(5分)临川王刘义庆委任他为祭酒和主薄,他都没有赴任,于是刘义庆向皇上上表推荐他,可就在这个时候,他生病去世了。(得分点:“辟”“表”“会”各1分,语意2分) (2)(5分)如果让他们遇上值得信赖的君王,遇到太平盛世,他们怎么会放荡于湖海之上,游与山林之间呢?他们大概也因为不得已才这样的。(得分点:“见信”“取逸”“不得已而然”各1分,语意2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8.通过叠词和视听结合的角度来描写雪(2分)。表现雪忽大忽小、忽整忽斜、漫天飞舞的景象(1分),表现了宁静,雪花优美的姿态,增添了诗歌的韵味(3分)。 9.寒冬不会阻止春天的到来。(2分)尾联描写雪花尽情飘落,春寒彻骨,也不妨碍日后桃李盛开,享受美好的年华。(3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2)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3)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1、(1)BD【B项孙小姐并没有表现出对封建伦理的怨恨,D项小说开头对风俗的描写与小说是有机融合的,并不是没有关系。选B 3分,选D 2分】 (2)运用对比(反衬)的手法(1分),对屋外动物活动的描写,写出麻雀、斑鸠等动物充满生机的生命活动(1分)。动物们的热闹与屋中死寂的氛围、孙小姐估寂的内心世界对比(或反衬)(2分),生动地表现了人物内心的孤寂(2分)。 (3)孙淑芸是一个知识、有文化但有非常浓重的封建贞节思想的旧中国女性形象(2分)。她虽然受过较为开明的教育,接触过新的思想,但却不能摆脱封建思想的桎梏(2分)。丈夫互后,她为了恪守封建贞操观,维护家庭“荣誉”,在“新房”里默默地躺了十年,终于寂寂死去(2分)。 (4)①因为珠子灯是小说线索,在小说结构上起着重要作用;②因为珠子灯表现了风俗人性、传统文化,为小产营造了一个具体可感的社会环境;③因为珠子暗示了人物的命运,它的华与衰与小说人物的兴与亡是同步的;④因为珠子灯表现主题,通过珠子灯的这一形象,作者了对孙小组悲剧命运的同情与深度思考。(每点2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1)【A E】 (B原因不是“我们没有能力鉴别”。C毕加索的创作风格大起大落,风格突变,正是他对时代和自身创作怀疑与突破的表现。并非受其影响。D文章不是先表现“伟大”再表现“屈服”,两方面内容是结合在一起阐述的。选A 3分 选B 2分 选D 1分) (2)①艺术家的悲剧:作家的创作中充斥了不安:怀疑自己的意义、自己的创造、自己的人生道路,这种怀疑的结果就是艺术生涯中的无数次激变,是无头无尾的探求,大嬉戏和大玩笑,包括大绝望大痛苦;还有恶作剧,装傻与佯疯,傲世与自欺„„这一切综合一起,让后来人去清理和辨析,去极为困难地分拣。 ②受众者的悲剧:面对艺术家内容庞杂的作品没有能力去鉴别,甚至在这样的生命面前连起码的冷静都要丧失,视听失灵。(每点3分) (3)①毕加索有着无穷无尽的创造力(或“有着漫长的创造的历史”) (2分);②其作品内容和风格多种多样,领略不完也诠释不尽(1分);③几乎开创了所有潮流的先河(1分)。④勇敢地怀疑和否定自己,否定世界。这才可能促生一次又一次的激变和突破(2分)。 (4)从肯定、否定以及二者兼顾的方面来展开思考。 认同:①真正伟大的艺术家一定是不满足于自己的现状的,永远抱有一颗怀疑之心,实现艺术创作的突破(3分)②毕加索所处的时代本就是一个指鹿为马的荒唐年代,所以作者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着对外部世界的反抗(3分)③艺术家本就是具有不同于世人的视角和眼光的,用自己的创作来表达对世界的认识和判断,应予以理解(2分)。 不认同:①毕加索早年的创作体现了其理想与追求,但是其后来的风格混乱,令世人难以解读(4分)②人的精神境界和状态决定其作品的高下,毕加索后期生活状态的混乱导致其作品的屈服(4分)。 二者兼顾:既应该看到毕加索作为伟大的艺术家在创作不断突破的可贵精神和对时代的反抗,也应关注其创作对于普通受众的影响,以及起创作后半期的屈服。(答案合理亦可得分) 13.D(“以身作则”着重于自身做出榜样; “身体力行”着重于亲自实践,去做;“身先士卒”原指作战时将帅冲在士兵前面,多引申为职位高的人首先干在前面,带头去做。)14.B(解析:A语序不当。应为“国家大剧院宣布将精心策划并承办31场演出”。C、结构混乱。应为“这类形象会引起人们深深的思索”D、偷换主语。应为“此法被冠以‘史上最严’的称号”。 15.A(这段文字节选自《语文读本•一朵午荷》中何其芳的《雨前》。⑤从柳条的角度写对雨的期待,与下文大地和树根的期待相呼应;③用个转折句,使行文有跌宕;⑥引出对故乡的雷声和雨声的怀想,②照应“雷声”,①照应“雨声”;④结束回忆,带出乡愁) 16.①阅读分为记忆型阅读和批判型阅读。 ②记住死板的书本知识 ③通-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期中考试 试卷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