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知识点.doc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知识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知识点.doc(29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仁”与“礼”;开创古代私人讲学之风; “有教无类”;言论被弟子编撰成《论语》 春秋战国(先秦) 孟子:继承和发展;“仁政”;“民贵君轻”是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 荀子:吸收各家精华;丰富完善;“天行有常”;人道有为;礼法并施 “制天命而用之” 秦朝:“焚书坑儒”;低潮。 儒家 汉代:汉武帝;“大一统”;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正统地位;太学 。 “北宋五子” 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和程颐开创理学(新儒学) “二程”:最高范畴“天理” 宋明 南宋 朱熹:程朱理学;集大成者;《四书》;格物致知;存天理、灭人欲;“三纲五常” 陆九渊:陆王心学;开创心学;“心即理也”;人生日常悟理 明代王守仁:阳明先生;心学集大成者;“灵明”;“致良知”。 明清之际: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唐甄;批判式继承。 一 百家争鸣 ■孔子和早期儒学■ 1. 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都发生了剧烈变化。(从奴隶社会转型到 封建社会)在这样的形势下,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思想家。他们相互争辩,相互学习, 各自提出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生 的主张,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百家争鸣 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 社会重大变革 经济上:生产力发展、井田制崩溃、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重要原因) 形成原因 阶级关系上:新兴地主阶级登上政治舞台,要求改革奴隶制度; 思想文化上:私学兴起,“学在民间”。 形成意义:①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孔子,名丘,字仲尼,出生在诸侯纷争、社会动荡的春秋时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①提出“仁”与“礼”的学说【(核心);(“礼”指等级制度)】; 政治思想 ②推行“德治”; ③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持敬而远之的态度。 ①孔子开创了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 教育思想 ②主张“有教无类”(对学生一视同仁,都有受教育的机会); ③从礼、乐、射、御、书、数六个方面来培养学生,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3. 孔子去世后,其言论被弟子编撰成《论语》一书。儒学以《诗》、《书》、《礼》、《乐》、《易》、 《春秋》为 基本文献,这六部书也被称做“六经”。 4. 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重要代表,他继承发展了孔子的学说。 政治思想:①提倡“仁政”学说;②“民贵君轻”的原则成为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 5. 荀子是战国末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广泛吸收了各家思想的精华,丰富完善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 政治思想:①强调“天行有常”;②指出人道有为,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③礼法并施。 ■老庄之学■ 1. 道家以“虚无”的“道”为世界的根本,以因循自然的“无为”、“逍遥”为处事的方法。 2. 老子指出事物具有向相反的方面转化的规律,蕴含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抱着 消极悲观的态度,幻想“小国寡民”的社会。 3. 庄子认为万物是没有界限和差别的,这就叫“齐物”,从而逍遥自得。 4. 老庄崇尚自然,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 ■法家思想■ 1. 战国末期的思想家韩非集法家思想之大成,将三者糅合为一又吸收道家思想将法家理论系统化。 2. 韩非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提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的主张。 3. 法家的理论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都起到了重大作用。其法治思想被 吸收到儒学体系中(“外儒内法”)。 ■墨家的主张■ 1. 墨家的创始人是战国初期的墨翟。 2.墨家学说的主旨是“兼相爱、交相利”【代表了下层劳动人民(手工业者和商人)的利益】。 以此为核心,墨子提出了非攻、尚贤、尚同、非乐、非命、节葬、节用等一系列主张。 这些主张都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 2. 墨家的贡献主要表现在认识论和逻辑学方面。 二 汉代儒学 ■“焚书坑儒”批判■ ①这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 1.焚书坑儒的消极影响 ②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③儒学的发展因此进入低潮。 2.直接作用:有利于巩固秦朝刚刚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罢黜百家■ 1. 背景:汉武帝时代,中国的“大一统”局面得到巩固,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大体定型, 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也基本形成了。 2. 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①提出“君权神授”与“天人感应”(核心)——加强君权的需要; (以思想的大一统 ②提出“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需要; 巩固政治的大一统) ③发挥“仁政”,轻徭薄赋——缓和阶级矛盾的需要。 ①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3.影响 ②汉王朝开始重视思想、文化和教育的发展,这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是有积极意义的; ③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正统)地位。 ■太学的出现■ ①对教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 制度化的标志; 1.影响 ②对社会风气: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对于文化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 ③对统治基础:在一定程度上使大官僚和大富豪子嗣垄断官位的情形得到改变,少数出身于社会 中下层的人也得到入仕的机会; ④对政坛:“太学清议”迫使黑暗的政治势力有所收敛。 2.汉武帝时代,除了(中央)建立太学以外,还令(地方)各郡国建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 ■科举制的文化影响■ 1. 选官制度的变化: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 2. 科举制特点:以考试成绩为选定官员的标准,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学经典。 ①有益于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稳固; 3.影响 ②儒学因科举制而显荣,同时也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 ③整个知识阶层成为官僚队伍的后备力量; ④导致了古代中国专心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 三 宋明理学 理学 开创者:北宋五子 理学 集大成者:朱熹(南宋) (新儒学)心学 开创者:陆九渊(南宋) 集大成者:王守仁(明) ■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 1. 东汉末年,儒学的权威性被严重削弱; 魏晋时期,由于道教和佛教的广泛传播,其统治地位进一步被削弱; 唐代中后期,韩愈率先提出了复兴儒学的主张。 2. 背景:三教合一 3. 作用:重忠孝、讲廉耻、励气节的社会氛围逐渐形成。理学就是在这场儒学复兴运动中孕育而生。 ■北宋五子与理学的创立■ 1. 开创者:“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和程颐。 2. 程颢、程颐兄弟合称“二程”,他们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 ■朱熹的学说与理学的成熟■ 1. 南宋朱熹,全面总结了北宋以来的理学成就,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是理学的集大成者。 ①“理”是世界的本原——理学的核心思想; ②天理就是“三纲五常”,是儒家的道德伦理、等级秩序; 2.主张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③格物致知; ④存天理、灭人欲。 2. 朱熹将《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集为《四书》,使之成为了理学的经典。 3. 地位:朱熹在历史上被誉为一代儒学宗师,地位仅次于孔子和孟子。他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 影响后世六七百年之久,对维护专制主义统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陆王心学与理学的发展■ 1. 南宋思想家陆九渊是心学的开创者。 2. 陆九渊提出的核心命题是“心即理也”,意思是本心即天理(心是万物的本原)。他反对埋首书册, 主张于人生日常处直接体悟理,“发明本心”是他安身立命的准则。 3.明代思想家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他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是心学的集大成者。 4.王守仁认为“灵明”是人的心,“灵明”就是天理,就是本心,就是良知。主张“致良知”与 “知行合一”。 积极:崇尚道德,注重气节,强调自我约束和社会责任感,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有着 5.理学的影响 积极影响; 消极:压抑、扼杀人的自然欲求,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 四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①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社会矛盾尖锐; 背景 ②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③思想: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摧残人性,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因循守旧; ④外部:西方文化传入。 ■李贽的反正统意识■ ①“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理”就在百姓日常生活之中; 1.李贽的主张 ②反对盲从孔子,认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不能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 儒家经典也不是“万世之至论”; ③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 2.著作:《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等。 ■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说■ 1. 明清三先生/清初三大儒:黄宗羲、顾炎武与王夫之 2. 黄宗羲代表作:《明夷待访录》 ①批判君主专制; 3.黄宗羲的主张 ②提出君民平等的思想; ③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 ④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认为工商皆本。 4.作用: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顾炎武思想的启蒙精神■ 1.顾炎武,人称亭林先生。 2.顾炎武的主张:①经世致用(学的东西要为社会服务); ②对君主政治的暴虐和官僚士大夫的腐败进行了深刻揭露,并提出独到的见解; ③提出“众治”的主张;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 著作:《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等。 ■王夫之的“孤秦陋宋”批判■ 1. 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人称船山先生。 2. 著作:《船山遗书》 3. 王夫之的主张:①“循天下之公”;②揭露了秦始皇及历代帝王把天下当做私产的做法。 ■唐甄论“凡为帝王者皆贼也”■ 1.著作:《潜书》 2.唐甄的主张:①对专治君主的大胆批判;②对“官”也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3.局限:仍然没有跳出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科技:“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活字印刷术 艺术: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戏曲 文学:《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一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纸的发明■ 1. 东汉末年,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蔡侯纸”。 2. 西汉早期可能就已经发明了书写用纸。帛、竹、木、纸四种文书用品在西汉时期并行使用。 3. 传播:公元8世纪,阿拉伯人开始造纸,之后传入欧洲。 4. 影响:纸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得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 1.最初的指南针“司南”大约出现在战国时期。 2.北宋海上航行时如果是阴天则依靠“指南针”(北宋《萍洲可谈》、南宋《梦梁录》都有记载)。 3.传播:指南针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传入阿拉伯,再传入欧洲。 4.影响 中国:为明代航海家郑和远航东非等地提供了条件。 世界: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 ■火药的发明和使用■ 1. 火药的发明与炼丹制药有关。 2. 最早记录:东晋葛洪的《抱朴子·仙药》中已经提到“火药”。 3. 应用:唐末至宋初的战争中,已经开始使用火药箭。 4. 传播:在12、13世纪,首先传入阿拉伯,然后传到欧洲乃至世界各地。 5. 影响:将人类带入了热兵器时代,为资产阶级打败骑士阶层创造了条件。 ■印刷术的进步■ ①隋唐时期:出现了雕版印刷 1.印刷术 (868年印刷的《金刚经》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 的进步 ②北宋:毕升创造了活字印刷技术; 历程 ③元代:王祯创制木活字,发明转轮排字盘; ④明代中期:铜活字得到较多应用。 2. 传播:由波斯传到西方。 3. 影响: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中国古代的科学思想■ 中国古代科技为何在明清时期不能像西方那样发展成为近代科技? 答:①政治:封建专制空前强化 ②经济: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缺乏创新力 ③文化:八股取士,禁锢思想 ④对外:闭关锁国,阻碍思想 二 中国的古代艺术 ■“出神入鬼”的书法艺术■ 1. 含义: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以中国汉字的文义为内容,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的独特艺术。 2.特点:书法以自由多样的线条的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表现感情、气势和意境,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 ①殷商时代:甲骨文(最早的、成熟的文字)、金文; ②秦代:小篆(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 3.发展 隶书(字形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 ③汉代:楷书,也称真书、正书(字形方正,规矩严整); 草书,最能表现书法家的感情(变化丰富,奔放跃动); ④晋代:行书(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 4. ①秦代:李斯是著名的篆书家; 历代 ②东晋:王羲之,擅草书、行书,被尊为“书圣”; 书法家 ③唐代: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创立了楷书中的欧体、颜体、柳体(颜筋柳骨); 及其 怀素、张旭的狂草别具魅力(颠张狂素); 成就 ④北宋:“北宋四大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都以行书名世; ⑤元代:赵孟创赵体; ⑥明代:文征明、董其昌声誉最高。 ■画中有诗■ 1. 分类: 山水画(中国画的精粹,灵魂是意境) ①按题材 花鸟画 人物画 ②按表现技法 工笔 写意 2. 文人画,又称“士大夫画”,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追求抒情写意,融文学、书法、绘画、篆刻等 多种艺术为一体,集中体现出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养。 3. 特点:“画中有诗” ■金声玉振■ 1. 古乐器:骨笛、陶埙、青铜编钟。 ①秦汉:设立乐府机构; 2.发展 ②南北朝、隋唐时代: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民间音乐进入宫廷变为歌舞俗乐,总称燕乐。 著名的乐曲有《秦王破阵曲》(秦王指李世民); ③明清时代:中国音乐艺术的丰收期,产生了《十面埋伏》、《霸王御甲》等名曲。 ■宫廷舞和民间舞■ ①夏商:产生了宫廷舞蹈; 1.宫廷舞蹈 ②隋唐:发展的鼎盛期; ③宋元:在艺术上卓有成就; ④明清:宫廷燕乐舞蹈开始趋于衰弱。 2. 宋代的民间舞蹈十分兴盛。 ■戏曲■ 1. 京剧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正式 形成约在道光二十年(1840年)以后。 2. 主要唱腔有二黄、西皮两个系统。所以京剧也称“皮黄”。 3. 角色的行当划分严格,分为生、旦、净、丑四行。 4. 是中国文化的“国粹”之一。 三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发展趋势:高雅、贵族化→通俗、平民化 ■诗的经典■ ①《诗经》相传由孔子编订,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 1.地位 约五百年间的三百多首诗歌。 ②它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别列为儒家经典。 ①《风》:《诗经》的精粹,反映社会下层劳动群众的生活; 2.分类 ②《雅》:主要反映贵族阶级的生活和思想感情; ③《颂》:是国王和诸侯用于祭祀和重大典礼的乐歌。 3. 《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 ■楚辞的魅力■ 1. 创作手法:浪漫主义 2. 特点:句式较为灵活,句中有时使用楚国方言,在节奏和韵律上独具特色。 3. 战国屈原的《离骚》著称于世,所以楚辞又称“骚体”。文学史上常以“风”(指《诗经》)“骚” 并称。 ■汉赋的风采■ 1. 赋是从骚体诗演变而来的散文和韵文并用的文体。 ①西汉早期:贾谊 2.不同 ②汉武帝时代:司马相如 时代 (特点:篇幅较长、气势恢宏、辞藻华美;原因:国家统一,物质和精神生活丰富多彩) 的作家 ③西汉后期:扬雄 ④东汉时期:班固、张衡 ■“李杜诗篇万口传”■ 1. 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 2. 盛唐大诗人李白以激情与浪漫著称,被称为“诗仙”,他的诗风狂放炽烈,想象丰富,是浪漫主义诗人。 3. 处在唐帝国由盛转衰时代的杜甫,诗作凝重、沉郁,他的诗被称作“诗史”,杜甫则被誉为“诗圣”。 (一定的文学是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 ■宋代词苑■ 1.词是由民间流行的长短句歌词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文学体裁。 ①两宋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繁荣,是宋词兴盛的物质基础; 2.繁荣的原因 ②市民阶层扩大,生活水平提高,要求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 ③两宋社会矛盾尖锐,文学家用宋词表达自己的情感。 ■元曲与市民社会■ 1. 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两大类。 2. 散曲是金元时期在北方民间流行起来并兴盛于元明时代的一种诗歌体裁。与词相比较自由,长短更参差。 3. 元杂剧是融合宋金以来各种表演艺术而形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固定的表演场所称为“瓦肆”或 “勾栏”。代表作品为关汉卿的《感天动地窦娥冤》 ■明清小说的人情世界■ 1. 元末明初,在宋元话本体裁的基础上,产生了章回形式的长篇白话小说。 2. 章回小说:罗贯中《三国演义》、施耐庵《水浒传》; 明 历史小说; 神魔小说:吴承恩《西游记》; 短篇白话小说(更精彩地描绘了社会风俗与人情世界):“三言”、“二拍” 清:曹雪芹《红楼梦》;清末四大谴责小说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学器物 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 (地主阶级) 洋务派 ↓ 学制度 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改良、君主立宪制、百日维新; (资产阶级) 革命派:孙中山、辛亥革命、民主共和制; ↓ 前期: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学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 后期: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 一 “顺乎世界之潮流” ■“睁眼看世界”■ 1. 林则徐收集西方国家信息,先后编辑《四洲志》、《华事夷言》等书籍,因此被誉为中国近代睁眼 看世界的第一人。 2. 魏源编成《海国图志》这第一部由中国人编纂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也是探寻、学习西方富国强兵 道路的启蒙书。其中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3. 影响:“师夷长技以制夷”成为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口号,同时也是对传统心态的一次挑战,迈出了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4.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口号,逐渐形成“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的思想,并以此指导了洋务运动。 ■维新变法■ 1. 背景:19世纪90年代,民族危机(甲午战争、《马关条约》)日益加深,维新思想逐步走向成熟。 2.总观点:只有维新变法,建立君主立宪制,发展工商业,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才能挽救民族危机, 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 3. 康有为: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时发动“公车上书”; 代 出版《孔子改制考》。 表 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等文宣传民权学说,提倡维新变法,并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要。 人 谭嗣同:维新派中的激进派,对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进行了大胆的批判。 物 严复:在维新理论宣传上贡献巨大,翻译《天演论》,认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坚信“世道 必进,后胜于今”。 4. 为什么康有为要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 答:①减少变法阻力; ②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导致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③与康有为的个人经历、学问、素养有关。 ①指导了维新变法运动; 5.维新思想的影响 ②维新思想是爱国的; ③维新思想是进步的,要求改革封建制度,建立君主立宪制度,发展资本主义; ④具有启蒙作用,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 ■走向共和■ 1. 背景:①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 ②《辛丑条约》签订后,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蓬勃兴起。 2. 孙中山在“兴中会”的秘密誓词中,明确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 3. “同盟会”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4. 目标:“建立民国”,即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5. 革命派和改良派的论战,大大促进了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 6.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正式成立,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共和国方案得到初步实现。 7. 维新派与革命派的异同点: 答:同:都属于资产阶级,走资本主义道路。 异:维新派主张在保留清王朝的前提下,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革命派主张通过革命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二 新文化运动 ■《新青年》与新觉醒■ 政治:①对内:独裁专制;②对外:列强侵略。 1.背景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统治; 文化:尊孔复古的逆流与民主共和的观念势不两立。 ①时间:1915年 ②兴起标志: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2.基本情况 ③代表人物: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④主阵地:《新青年》 ⑤中心: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办学方针:“兼容并包,思想自由”) ⑥前期指导思想:民主与科学【民主(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民主理念)←反义→专制; 科学(自然科学和科学精神)←反义→迷信】 ■高扬科学民主大旗■ ①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与专制; 1.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 ②提倡新道德(自由、平等、独立), 反对旧道德(以孔子为首的儒家思想道德体系); ③提倡新文学(白话文),反对旧文学(文言文)。 2. “文学革命”口号的提出和白话文的使用,成为推动新文化运动的有力武器。 ■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①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在民主与科学的旗帜下对 1.进步性 封建专制思想发起了全面的进攻,传统的权威被打倒,为新思想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②新文化运动还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 ③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 2. 局限性: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也有一定的片面性(否定一切中国文化,肯定一切西方文化)。 三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 ①20世纪初,梁启超提到了马克思、朱执信介绍了马克思; ②十月革命以后,特别是五四运动(分界线)以后,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改变了 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 ③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指出十月革命也是劳工主义的胜利; ④1919年5月,《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专号》,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经历了一个由学术思想向社会改造指导思想转变的过程。 2. ①李大钊重视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理论体系; ②陈独秀等人则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战斗色彩; ③《新青年》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宣传,又推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 3.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新的理论指南。 专题四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一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孙中山首倡三民主义■ 1.1905年8月,孙中山推动和领导建立了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2. 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3. 在《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第一次明确解释纲领为“三大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 后简称为三民主义。 4. 内容 对应的纲领 思想内涵 地位 新发展 民族主义 (民族革命)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以暴力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的独立 前提 ①不反帝→反帝; ②反满→民族平等 民权主义 (政治革命) 创立民国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 核心 ①民权由资产阶级掌握→平民共有; ②普遍平等的民权 民生主义 (社会革命) 平均地权 (≠平分土地) 解决以土地问题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核定地价”) 政治的发展 ①节制资本; ②扶助农工 (“耕者有其田”) 5. 民生主义反映了孙中山维护广大人民利益的美好愿望。 6. ①作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纲领,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追求和在中国 三 进步性 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 民 ②在辛亥革命时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主 局限性 ①没有明确的提出反帝主张; 义 ②没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彻底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因此辛亥革命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 ■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1. 在一次又一次的抗争和失败的艰辛历程中,孙中山接受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建议,毅然改组国民党, 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新三民主义的核心)。 2.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 3. 意义: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基本一致的,因而它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的旗帜。 二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毛泽东思想的诞生■(井冈山时期:1927-1935) ①在近代,无论是康有为、梁启超的改良方法还是孙中山的革命办法,都没能挽救中国的危亡; 1.背景 ②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一线光明,“走俄国人的路”成为当时先进知识 分子的选择和追求。 酝酿 ①1921年7月,毛泽东在上海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共创建- ②在国民实践中,对农民问题予以高度关注; 大革命时期) ③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2.过程 ①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走上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诞生 ②在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实践中,开辟了一条独特的革命道路, 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③先后撰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存在?》、《井冈山的斗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延安时期:1935-1945) 1. 毛泽东先后撰写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对中国革命的性质、 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任务(反帝反封建)、动力和前途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 2. 两个步骤:①民主主义革命;②社会主义革命。 【民主主义革命性质:1840:旧民主主义革命由资产阶级领导→1919五四运动) →1949:新民主主义革命由无产阶级领导】 3. 中国革命的动力:农民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联合民族资产阶级和大资产阶级,结成广泛的统一 战线。 4. 中国革命的前途:必然是社会主义。 5. 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 指导地位。大会通过的党章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即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统一 的思想,就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的发展■(1945年-至今) 1. 《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标志着毛泽东思想 发展到了新的高度。 2. 毛泽东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3.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 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三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1966-1976:“文化大革命” 1976-1978:两年徘徊时期 ■创建新理论的宣言书■ 1. 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左”倾错误思想和“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仍在束缚着一些人的头脑,禁锢着人们的思想。 2.1978年11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邓小平在闭幕会上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 3意义:在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的这篇讲话是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 4.开端: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以此为标志,邓小平理论逐步 形成和发展起来。 ■邓小平理论的发展■ 1. 背景:20世纪90年代,国际政治风云变幻(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进入一个 关键时期。 2. 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 邓小平“南方谈话”深刻地回答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推向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 4.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十四大)在北京召开。 5.内容 ①明确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确立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6. 成熟: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7. 根本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8.1997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概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1. 江泽民在2000年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①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内容 ②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③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建国初期:1956年、毛泽东、“双百方针”(艺术上百花齐放,学术上百家争鸣); 文化事业 文化大革命:文化凋零、破除“四旧”、“样板戏”; 改革开放新时期:“二为”方向 建国初期: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教育事业 文化大革命:“文化断层”、“人才断层”; 改革开放新时期 1977年-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 人教版 必修 知识点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天****】。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天****】,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天****】。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天****】,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