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景观设计理论和方法.doc
《现代景观设计理论和方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景观设计理论和方法.doc(17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现代景观设计及其发展 1. 景观生态学原理、现代空间理论、行为心理学以及设计艺术思潮等领域的探索与研究奠定了现代景观设计研究的基石。 2。 通过将空间、行为、生态及人文精神的有机结合,综合提升土地的使用价值与效率,以可持续的方式、方法促进人居环境的发展。 3. 促进现代景观设计变革的主要因素: ① 20世纪急剧变化的世界格局导致景观设计领域国际化加剧; ② 哲学与美学及艺术思潮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景观设计的理念; ③ 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景观设计的架构; ④ 随着学科高速发展,景观专业知识呈现既高度分化又高度整合的趋势; 4。 以生态学、“3S”技术、信息技术为代表改变学科发展态势,改变专业价值观念。5。 景观设计在经历了古典主义的唯美论、工业时代的人本论后,在后工业时代迎来了景观设计的多元论. 6。 美国景观设计师丘奇代表作唐纳花园的设计特色“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花园设计之一”.受立体主义思想的影响,丘奇认为花园每处景观应可以同时从若干个角度来观赏,并且一个花园应该没有起点和终点的限制,景观空间是复始的。线条之间的对抗、形式之间的对立,使整个形体具有强烈的约束感,不仅具有自身独立的特点,同时也符合场地的的需求。 7. 丹·凯利的米勒花园:占地1 。86ha的长条形米勒花园平面沿着长轴方向被划分为三个部分,花园、草地和林地,他用树篱、林荫道和墙垣围合形成矩形空间,在庭院区和草坪之间是一条两边种植着美洲皂荚的林荫道,道路的尽头摆放着亨利摩尔的雕塑。(2013已考) 8. 美国劳伦斯·哈普林的罗斯福纪念公园。以一系列花岗岩墙体、喷泉、跌水、植物等营造了四个空间,分别代表了罗斯福的四个时期及他所宣扬的“四种自由",以雕塑表现四个时期的重要事件,用岩石和水的变化来烘托各时期的社会气氟,设计与环境融为一体,开放的,引人参与的纪念园的空间特色、景观风格与罗斯福总统平易近人的个性非常吻合,从设计上摆脱了传统模式,更为尊重人的感受和参与,他用独特的造性的理念设计了罗斯福纪念园. 9. 70年代以后,现代景观设计思潮的发展一一70年代以后,现代景观设计思的发展更加趋向多元化,从一个层面反映了文化及审美结构的转变。“复杂”、“矛盾"、“对立”、“冲突”等非传统美的现象均为现代景观设计师接受,推崇破除传统的二元论,即所谓形式与功能、抽象与具象等二元思想。相对于传统美学观念的变异,引发出并置的复杂意向,体现了当代景观的发展趋势一一多元的价值取向. 10。二战后的现代主义与景观设计思潮的主要特色?(2013已考) 众多建筑师与艺术家开始加入到景观设计的行列中 景观设计与城市设计结合在一起,“现代主义”景观设计得到广泛应用,一些大规模的景观设计项目得以实现. 生态技术开始出现在景观设计中,追求精神表现作品也大量出现。 11。 后工业景观:体现着工业文明的记忆,蕴含着个性化的场所精神.首先,利用工业遗存中既有的自然修复,结合人为干预进一步地实现生态化、景观修复,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条件,营造良好的生态氛围.其次,保留工业遗存、场地遗址,选择部分具有利用价值的建、构筑物经过第二次设计赋予其新的使用功能,通过缝合、填充与串联的方式来满足新的使用需要,将观赏、交通、娱乐、演艺、展示和购物等功能重组到设施与建筑物中,以此来取得场所与设施的再生。 12. 通常关于废弃地景观再生设计思想理性而清晰,往往采取”生态修复”与“遗存再生”并置的方式。 13。 极简主义:是把视觉经验的对象减少到最低程度,力求以简化、符号的形式表现深刻而丰富的内容,通过精炼集中的形式和易于理解的秩序传达预想的意义。 14. 彼得沃克的唐纳喷泉:位于一个交叉路口,是一个由159块巨石组成的60英尺直径圆形石阵,内部由一些同心但不规则的圆来组合,所有石块都镶嵌于草地之中,呈不规则排列。石阵的中央是一座20英尺、高4英尺雾状喷泉,喷出的水雾弥漫在石头上,喷泉会随着季节和时间而变化,尤其在冬季大雪覆盖了巨石,由集中供热系统提供蒸汽在石块上弥漫开来,隐喻着巨大的力量。在晚上,灯光从下面透射出来,给雾及空间带来神秘的光辉。 14。 屈米的拉·维莱特公园.屈米采用解构主义手法,打破一切原有秩序和构图原则。首先从中性的数学构成或理想的拓扑构成着手,设计出三个自律性的抽象系统一一点、线、面,即每隔120m,建成一个红色疯狂物,科学工业城、音乐城等作为一个个“点”;轴线、漫步流线的道路系统形成“线";点线相交构成“面”,形成公园的整体骨架。 14。 生态型景现:指既有助于人类的健康又能够与周围自然景观相协调的景观。 16. 理查德·哈格--西雅图煤气厂公园:运用保留、利用、再生的设计手法。把原来的煤气裂化塔、压缩塔和蒸汽机组保留下来,表明了工厂的历史;并把压缩塔和蒸汽机组涂成红、黄、蓝、紫等不同颜色,用来供人们攀爬玩耍,实现了原有元素的再利用。 17. 3R:减少资源消耗(reduce),资源的循环再生(recycle),资源增加的重复利用(reuse),是景观设计的一个重要方法。 18。 景观设计必须统筹的四个基本面:生态、空间、功能、文化。 19。 现代景观环境设计的基本意义在于景观环境构建与重组,包含着“三种秩序与两个层面”。 ①三种秩序: a.满足自然的秩序(生态); b.满足功能的秩序(行为): c.满足美的秩序(空间); ②两个层面:空间层面与文化层面。 ③三个功能:生态环境功能,休闲环境功能,景观文化功能. 构建“安全、稳定、优美并富有文化"的景观环境是当代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2。景观环境调查与评价 1. 景观环境可分为风景环境和建成环境两类,两者均具有空间与生态双重属性.(2013已考) 2. 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生物群落及其环境所构成的复杂系统。 3。 景观环境调查与评价是一个信息采集与分析的过程,对影响环境的因素进行定性的确认与评估,并在可行的情况下加以量化,从而引导规划设计与场地环境相互适应。(2015年已考) 4. 场地适宜性的评价目的:(2013已考) ① 针对环境而言,对现有自然环境、空间形态以及历史人文背景的认知及评价,最大限度地利用环境自身的条件,因势利导,采取相应的规划设计策略; ② 就设计而言,针对设计在开发定位、建设规模、使用功能以及空间形态等方面的具体要求,通过评价“环境条件”与“使用要求”之间的耦合性,进一步明确场地的使用价值,通过评价进而科学地去规划场地,在满足游憩与审美的同时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5。 景观环境的生态特征: ① 风景环境生态特征: a。 整体性特征; b。 复杂有序的层级关系; c。 自我修复与更新的关系; d. 动态演化过程; ② 建成环境的生态特征: a. 以人为主体的景观生态单元; b. 系统的不稳定性; c. 耗散结构; d. 高度开放型; e. 景观的异质性特征; 6。 景观环境的空间特征:(2013已考) (1)风景环境的空间特征: ① 空间形态特征 a. 区域边界模糊; b。 方向性不明确; c. 空间形态具有不确定性; ② 空间结构特征 a. 景观基质连通性高; b。 景观边界呈曲线; c. 斑块和廊道密度低; (2)建成环境的空间特征: ① 空间形态特征 a. 道路的方向性和连续性强; b. 区域边界具有明显的可识别性: c. 视域空间整体性强; ② 空间结构特征 a。 建成环境以引进斑块为主,形状规则,数量多; b。 城市环境中以线状廊道多,带状廊道少,网络数量多,基质连接度低,景观高度破碎特点; c. 城市景观的梯度性。 7. 调研是对产地环境基础因素的认知过程,是利用现有图形,结合实地勘测,以现实对环境中不同类型的数据收集以及对其图形化的表达,为场地评价提供齐全的基础资料以及建立相对精准的图纸表达。 8. 生态评价:生客评给就是衡量场地中自然生态因子对整体环境发展的价值。 9。 麦克哈格在《设计结合自然》一书中强调土地利用应遵从自然的固有价值和自然过程,即土地的生态适宜性. 10。 现状评价:是在区域生态环境调查的基础上,针对本区域的生态环境特点,分析综合区域生态环境特征与空间分异规律,评价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与趋势。 11. 生态承载力分析:主要针对特定景观环境范围内生境最大可能承载的游人规模、空间建设规模以及开发强度等做专项分析,在于确定景观承受力允许下的人为干扰强度. 12. 景观生态适宜性分析:以景观生态类型为评价单元,根据区域景观资源与环境特征、发展需求与资源利用的要求,针对各类发展用地自身要求而制定的适宜性评价体系标准。 13。 景观生态敏感性评价分析:是从另一个侧面来分析用地选择的稳定性,是指在不损失或不降低环境质量的情况下,生态因子对外界压力或干扰能力的适应能力。 14。 景观空间特征评价的要求: ① 重视环境中自然因素的空间属性 ② 综合考虑空间界面构成; ③ 区域地形地貌的研究; 15。 景观空间特征评价的内容: ① 景观空问的特异性: ② 景观空间界面的连续性; ③ 景观格局; 16. 景观空间的特异性:是空间形态最重要的属性,是场地区别于周边环境,形成独特景观的根本因素。 表现在两个方面:空间形态的典型性与空间界面的差异性。 17.景观的异质性:系统或系统属性在空间上的复杂性和变异性。 18. 景观空间界面的连续性:是指边界或表面联系;形态相似、一定数量的人工构筑物组合;有节奏的重复与间断。(可能性小) 19。 景观格局是大小和形状不一的镶嵌体在空间内分布的总体形式,反映了景观动态变化的基本过程。(2013已考) 20。人文景观:又称文化景观,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满足一些物质和精神等方面的需要,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了文化特质而构成的景观。(2015已考) 21。 人文景观评价的要求: ① 尊重场地原有历史文脉及场所精神; ② 综合考虑与景观环境相协调; 22. 人文景观评价的内容: ① 人文景观的历史价值; ② 人文景观的艺术价值; ③ 人文景观的地域性特征; ④ 人文景观再利用的可能性; 23。 景观环境生态容量:是指环境在保持自我更新的前提下,能够承载人为设施及游人活动的能力,是景观规划的一个阀值.(2013已考) 24。 叠图法:是将环境中具有控制作用的因子提取,依类别进行逐一分析,以色阶或数值表现于统一的图底上,并以图形交叠的方式,显示出影响环境诸因素的总和。(2013已考) 25。 数字化叠图法的意义: ① 反映场地生态梯度; ② 明确场地的开发强度; ③ 对于已建环境要素的评价; ④ 明确场地适宜性,从而合理利用场地; 26. 生态适宜性分析:是在对场地生态认知的基础上,对设计要求是否适宜以及适宜程度进行评价并划分适宜性等级。 27. 3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三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加以应用,称为3S技术。 28.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项以计算机科学为基础,由计算机科学、地理学、测量学、地图学等多门学科综合的一门技术。 29。 场地适宜性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生态适宜性与项目建设适宜性。前者针对场地自然资源进行评价分析,以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明确场地的生态梯度,参照项目的定位,划分为保护、生态修复以及可建设区域三个等级。 30. 生态适宜性评价作用:(2014已考) ① 确定场地最适宜的用途,为科学调整用地提供依据。 ② 确定场地建设用地的分区与用地属性,指导土地利用规划。 ③ 明确场地生态承载力与开发强度,在保证生态环境安全的同时实现效益最大化。 31。 生态适宜性评价目标:(2014已考) ① 明确场地生态梯度关系,对人为干预程度加以限定. ② 依照生态条件的差异划分相应的区域,从而为项目建设适宜性评价划定场地范围。 30. 项目建设适宜性评价可分为三个等级:适宜、较适宜、不适宜。评价内容包括场地内部环境以及场地外部环境两个方面. 32。 设计策略主要由以下四个层面构成: ① 用地生态格局的优化; 主要指在适宜性分析的基础上,对场地生态环境与规划布局进行协调,优化生态结构的同时,使建设行为更趋合理. ② 空间形态的重组; a. 整理场地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对交通流线以及开敞界而进行处理; b。 对建筑体量进行控制; c。 对场地中景观视点与空间视线进行设计,对视觉轴线、视觉焦点加以控制; ③ 人文景观的保护与利用模式 a。 保护; b. 重组; c。 更新; ④ 场所的定位; a. 场地功能与游憩方式的预测; b. 选址布局; c. 构筑物的规模与体量; 3.可持续景观设计方法 1。 景观环境规划与设计要遵循生态优先原则。 2. 现代景观设计是人类生态系统的设计,是一种基于自然生态系统自我更新能力的“再生设计”,是一种最大限度的借助于自然再生能力的“最少设计",同时也是对于景观环境的“最优化设计”. 3。 集约化的设计理念:意在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效益与环境效益、满足人们合理的物质与精神需求、最大限度地节约自然资源与各种能源、提高资源与能源利用率、以最合理的投入获得最适宜的综合效益. 4. 景区的四个保护等级:生态核心区、生态过渡区、生态修复区、生态边缘区。 5. 群落演替:当群落由量变的积累到产生质变,即产生一个新的群落类型。 6。 生态核心区:是指生态保护中的生态廊道和景观特色关键且具有标志性作用的区域。 7。生态核心区确立的原则: ① 典型性原则:对具有典型性地带特色的生态环境实施保护; ② 稀缺性原则:对特色斑块、稀有物种存在区域予以保留、保护; ③ 多样性原则:保护生物多样性; ④ 脆弱性原则:对生境条件较为薄弱的地段实施保护; 8。 生态边缘区:指受外界影响较大,生态因子欠敏惑地带,主要分布在基地外围及道路边缘地区. 9。 生态过渡区:指生态保护和景观特色有重要作用的区域,包括一部分原生性的生态系统类型和由演替系列所占据的受过干扰的地段。 10。 生态修复区:指生态资源和景观特色需要恢复保护的区域。 11. 景观破碎度是衡量景观环境破碎化的指标,亦是风景环境规划设计先期分析与后期设计的重要因子. 15. 可持续景观设计是努力通过恰当的设计手段促进自然系统的物质利用和能量循环,维护和优化场地的自然过程与原有生态格局,增加生态多样性。(2015已考) 13. 边缘效应: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性质的生态系统交互作用处,由于某些生态因子或系统属性的差异或协和作用而引起系统某些组成部分及行为的较大变化。 14。 边缘地带生态环境的特征: ① 边缘地带群落结构复杂,某些物种特别活跃,其生产力相对较高; ② 边缘效应以强烈竞争开始,以和谐共荣结束,相互作用,形成多层次、高效率的物质、能量共生网络; ③ 边缘地带为生物更多栖息地与食物来源,有利于异质种群生存,生物多样性高; 15。 生境破碎是指由于某种原因而使一块大的、连续的生境不但面积减少,最终被分割成两个或更多片段的过程。 16。 生态城市建设是基于可持续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建设模式.生态城市作为对传统的以工业文明为核心的城市化运动的反思、扬弃,体现了工业化、城市化与现代文明的交融与协调,是人类自觉克服城市病、从灰色文明走向绿色文明的伟大创新。 17. 物种的生境指生物的个体、种群或群落生活地域的环境,包括必须的生存条件和其他对生物起作用的生态因素,也就是指生物存在的变化系列与变化方式。 18。 景观环境的生态化途径从利用、营造、优化三个层面出发。整体优先、生态优先。 19. 集约化景观方法: ① 最大限度的发挥生态效益与环境; ② 满足人们合理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 ③ 最大限度的节约自然资源与各种能源; ④ 提高资源与能源利用率; ⑤ 以最合理的投入获得最适宜的综合效益; 20. 硬质铺装面雨水收集系统类型与方式: ① 雨水管、暗渠蓄水:采用重力流的方式收集雨水; ② 明沟截留蓄水:通过明沟沙石截流和周边植被减缓流速,承接流量. ③ 街道雨洪设施:绿色基础设施是场地雨水管理与治理的一种新方法. ④ 充气水坝:通过弹性的充气基础,起到控制洪水分流的作用; ⑤ 透水铺装; ⑥ 三种铺装材料:多孔的铺装面、散装的骨料、块状材料. 21。 中水处理技术类型: ① 物理技术:包括沉淀法、过滤法、气浮法等技术措施; ② 生物处理技术:包括好氧生物处理法与厌氧生物处理法; ③ 净水生境系统:将污染物迁移转化后外移,通过植物的吸收、吸附、截流、过滤作用,降解、转化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 22. 按栽植植物的方法不同分为:栽植法和播种法。播种法按方式分为点播、条播、撒播。 23. 生态笼砖边坡复绿技术屋顶栽植结构层:屋面结构层、保温结构层、防水层、排水层、过滤层、土壤层、植物层. 24. 生物质能:是蕴藏在生物质中的能量,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将太阳能转化成化 学能储存在生物质内部的能量。 4.人性化景观环境设计 1. 人性化的景观环境设计包括对人的生理及心理两个层面的关怀。 2. 就空间形态而言,景观空间的存在形式分为面域空间与线性空间两类.(2013) 3。 不同的空间形态有“动态”与“静态”之分。 4. 对于属于公共空间的景观环境而言,可以划分为公众行为空间和个体行为空间两大类。 5. 人在景观环境中的行为可归为四个层次的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交往需求、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 6。 亲密距离0-45cm,个人距离45~120cm,社交距离120—360cm,公共距离360cm以上。 7。 景观环境中的人群分布特征主要分为聚集和散布两大类,偶尔也有规则分布。 8。 个体性:在景观环境中,行为个体常常需要维持一定的个体空间,以避免他人干扰。 9. 在景观环境的各要素中,色彩无疑是对视觉感受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因素。 10. 就人对声音的感受效果而言,声音可以分为乐音和噪音。 11. 场地上进行休憩与娱乐健身的活动人群,他们的活动分为静态活动与动态活动两类。 12。 老年人景观环境设计要求: ① 安全性; ② 交往性; ③ 个体空间领域; ④ 便捷性; 13。 影响儿童行为的主要因素: ① 场地的选择; ② 多样的游憩设施: ③安全性的把握; ④ 环境的细节设计; 14. 环游结构的特征: ① 拥有循环的功能; ② 道路安全富于变化; ③ 有标志性空间、场所 ④ 道路上有体验眩晕的部分; ⑤ 有近道; ⑥ 道路与广场接壤; ⑦ 整体由多孔质空间构成; 15. 扬·盖尔将人们的一切户外活动总结为三种:强制性的必要性活动、个人的自发性活一动、依赖他人参与的社会性活动. 16. 在扬·盖尔分类的基础上,根据环境中行为的发生频率进一步把环境中发生的行为分为必然性行为、高频行为、偶然性行为。 17。 人们在室外的活动可分为两类:自发性活动和激发性活动。 18。 交通穿越影响因素:便捷性、识别性、通道宽度、地面铺装。 19。 必要性行为指在所有景观环境中每天都会出现的行为方式,主要分为交通穿越、休憩与驻留三类。 20。 人性化景观设计:就是充分实现景观环境设计的预见性与适应性,以满足人的行为与心理需求为目的.人性化景观环境:依据人的尺度和行为来设计人的户外环境. 22。 影响人性化设计的因素:环境本身、人在景观环境中的行为特点和人在使用空间时的心理需求.(2015已考) 23. 人性化景观环境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① 环境设施应在使用者易于接近并能看到的位置,方便市民使用; ② 环境设计要考虑日照、遮阴、风力等环境因素及人的生理特点; ③ 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群体间不干扰; ④ 提倡民众参与景观环境的设计、建造及维护过程: ⑤ 景观设施曰常维护应简单、经济,材料碰人性化、使人感到亲切; ⑥ 营造具有安全感、领域感的空间环境; ⑦ 景观环境不断发展,大众是景观的主人,在环境中融入人们可控可变的因素; 24。 人性化尺度的环境使人产生舒适、安全、亲切的心理感受。人性化的尺度能够激起市民的归属感与认同感,拉近人之间的心理距离,淡化陌生感,促进沟通与交流。 25。 D与H之比在1—2之间时,空间围合性较好.小于一压迫紧张,大于二时空旷孤独;人均占地12—50 平方米时,彼此不干扰,适宜外部活动. 26。 景观中座椅设置符合人体工程学外,应更加注重人的心理需求:包适人的领域感、个体性与依托感。 27。 根据边界效应,座椅布置的方向应朝向开阔地带,或人流量大的方向。 28. 路径设计包含车流设计与人流设计. 29。 人流路径根据目的类型分为四大类:目的性较强、目的性较弱、无明确目的、停滞状态。交通与穿越行为是景观环境中目的性最强的人流类型。 30。 景观环境中空间的模糊性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景观空间边界的不确定性;二是景观空间使用目的复合性。 31. 庭院空间:指由景墙、绿化等所组成的围合或半围合公共空间,具有较强的归属感与领域感。 32。 充满人性与人文关怀是现代景观环境设计的追求目标。 33。 无障碍设计:即为身体残障者去除存在于环境中的种种障碍.(Barrier—free Design减法设计) 34.通用设计:是指在最大可能的范围内,不分性别、年龄与能力,适合所有人方便使用的环境设计。(加法设计) 35。 景观环境:作为城市开放空间的一部分,是人们接触自然、社会交往的户外场所. 36. 景观环境的通用设计强调景观环境具有最大范围的适应性与可用性,满足不同人群多样化的需求。 37。 景观环境通用设计策略: ① 最大程度满足可达性要求; ② 提高景观环境的包容性,激发活动的多样性; ③ 集约化使用景观资源,营造“复合性”的景观环境; 5。现代景观空间建构 1. 景观空间是理想生活的物质载体,景观环境的有机性在于自然景物与人工环境的和谐统一。 2. 日本学者芦原义信在《外部空间设计》一书中将空间分为正空间、负空间和中性空间。 3。 景观环境离不开自然与人工两大环境体系,因此景观环境具有两类空间的基本属性. 4。 对于空间的探讨不仅限于空间本身,还包括为何构建空间的实体要素与结构。 5。 空间的界面由底界面(软质、硬质、水面)、竖界面(多孔性、不确定性、非连续性)和顶界面(不确定性)三个部分共同构成。 6。 景观空间尺度:宏观、中观、微观。 7. 外部空间的围合界面可以分为虚、实两种界面。 8。 景观空间围合度的变化包括平面和立体空间两个方面.在平面上,使空间具有围合感的关键在于空间边角的封闭. 9. 景观空间密度:是指景观环境中景物要素在一定空间容积中所占的比例。(2013已考) 10。 边界:景观中两个空间或两个区域的线性面,这两个区域具有不同的功能或特征。边界既有作为实体又有作为空间的双重特征。 11。 边界空间的特质:(2013,2015已考) ① 异质性; ② 中介性; ③ 模糊性; ④ 公共性; ⑤ 层次性; 12. 西方空间意识是以“空间性”为特征,中国则为“时间型”。 13。 整合设计是在景观系统观的前提下,在对于因子的分解基础之上,分门别类对不同层面上的问题加以考察,是将整个系统的各种因素联系起来考虑,将其有机地结合为一个整体。 14. 拙政园按植物季节性主题分为: ① 春景主题:海棠春坞、玉兰堂; ② 夏景主题:远香堂(荷花)、荷风四面亭(荷花)、梧竹幽居(梧桐)、枇杷园、香洲(杜若)、听雨轩(芭蕉)、柳阴路曲(柳树); ③ 秋景主题:待霜亭(桔)、见山楼(菊花); ④ 冬景主题:雪香云蔚亭(梅花、腊梅)、听松风处(松树)、倚玉轩; 15. 场所理论是环境行为研究中的特定层面,努尔贝里·舒尔茨提出“场所"和“空间”的不同含义,并进一步提r搦所—酌两种基本精弛功能‘:“定向"和“认同"。 16. 场所概念:强调物体或人对环境特定部分的占有,以满足人们对场所不同的使用要求。 17。 场地肌理:是环境在自然或人为干扰下长期演化积淀而成,它具有自然的属性,客观地反映了自然的过程,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场地肌理还具有人文精神,在那些人为干预的环境中,场地肌理反映了人们对环境的使用要求与意志,具有鲜明的目的性.(2014已考) 18。 相邻空间的结合方式:叠加与融合、轴线与对位、围合与渗透、拆分与重组。 19。 叠加和融合:即以整合为手段,通过渗透实现融合,是场地空间秩序建构的基本方法与策略。 20. 轴线分为三种类型:空间轴线、视觉轴线、逻辑轴线。 21. 空间轴线可分为对称轴线和不对称轴. 22。 逻辑轴线即景观空间的组织具有逻辑性和明显的顺承关系,是统摄外部空间的线素。 23. 空间的形成来源于围合,空间的变化则来源于渗透。 24. 景观如同书画一般,讲究序列分成“起"、“承”、“开”、“合”,四部分彼此包含,相辅相成。 25。 空间序列转化为园路的流线是设计空间序列的重要手段,通常有“串联”、“并联”、 “辐射”三种基本模式. 26。 景观空间的节奏与运动感来自地形、植被和水体的相互关系,这些关系使设计充满整体感和方向感,并创造出各种印象深刻的画面。 6.景观设计思维与表达 1、景观设计思维是一种复合型思维,具有理性与感性交织的特征. 2、景观设计思维需要达成“多样性"与“整体性"的统一。 3、景观设计思维大致上经历了一个从“表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辩证发展过程。 4、文脉:是以“地方作为载体”,有着独特的生命活动及地方精神。它是地方特有的山水,动植物等,以及地方特有的历史文化精神。 5、“意境”一词,最早出现于王昌龄所做的《诗格》中“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 6、意境:通过空间的造型手段营造出的意外之景.于有形有限的空间之中生成超越空间之外的意义——意境。 7、设计概念的表达:(2015已考) (1)结合自然的营造 (2)时代特征的彰显 (3)典型情境的再现 (4)历史文脉的重组:空间的重构场所记忆的重组元素的符号化艺术表达历史 8、景观设计表达方式 (1)线性与非线性表达(2)显性与隐性表达 17-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代 景观设计 理论 方法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