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优势病种临床路径.doc
《中医优势病种临床路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优势病种临床路径.doc(81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中医临床路径 中医优势病种临床路径 阜宁县第二人民医院 目 录 内科、脑卒中专科中医优势病种临床路径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 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中医临床路径 眩晕中医临床路径 胸痹心痛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中医临床路径(住院) 心悸(心律失常-室性早搏)中医临床路径 病毒性心肌炎中医临床路径 咳嗽(感冒后咳嗽或感染后咳嗽)中医临床路径 骨伤科中医优势病种临床路径 尪痹(类风湿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 糖尿病专科中医优势病种临床路径 消渴病(2 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 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临床路径 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早中期中医临床路径 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晚期中医临床路径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脑梗死的急性期患者. 一、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中风病(TCD 编码:BNG08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脑梗死(ICD—10 编码:I63)。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中风病中医诊 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 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 2010 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 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2010》. 2.疾病分期 (1)急性期:发病 2 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 2 周至 6 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 6 个月以上。 3.病类诊断 (1)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2)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4.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诊疗 方案”。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临床常见证候: 痰蒙清窍证 痰热内闭证 元气败脱证 风火上扰证 风痰阻络证 痰热腑实证 阴虚风动证 气虚血瘀证 — 18 —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诊疗 方案”、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22-2008)。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中风病(脑梗死)。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中风病(TCD 编码:BNG080)和脑梗死(ICD—10 编码:I63) 的患者。 2.病期属于急性期.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 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由脑肿瘤、脑外伤、血液病等引起的脑梗死患者可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便常规+潜血。 (2)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 (3)凝血功能检查. (4)血压、心电图。 (5)胸部 X 线透视或胸部 X 线片。 (6)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必要时选择加做颅外段)。 (7)血管功能评价(颈动脉 B 超)。 (8)头颅影像学检查(CT 或 MRI).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头颅 MRA、DSA 或 CTA、C 反应蛋白、 超声心动、高同型半胱氨酸、D—2 聚体、24 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心理测评及智能测评、 双下肢血管 B 超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中脏腑:醒神开窍为主,按照阳闭、阴闭分证论治,及时扶正固脱. (2)中经络:以活血通络为主,辨证予以平肝、清热、化痰、通腑、益气、养阴 等法。 2.辨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3.针灸治疗:生命体征平稳后可尽早应用针灸治疗,可根据不同分期选用不同的 治疗方法。 4.推拿治疗:根据不同分期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5.中药熏洗疗法:根据病情需要选择。 6.其他疗法:根据病情需要选择香疗、蜡疗等。 7.内科基础治疗:主要包括呼吸功能维持与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血压血糖的调 整、颅内高压和脑水肿、合并感染及发热的处理原则与方法等。可参照 2010 年中华医 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2010》。 8.康复训练:病情平稳后尽早进行康复训练。 9.护理:辨证施护。 (九)出院标准 1.病情稳定,主要症状有所改善. 2.病程进入恢复期。 3.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4.初步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个体化的康复方案和二级预防方案。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情加重,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2.合并有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其他系统疾病者,住院期间病情加重,需要 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3.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出现严重并发症时,退出本路径。 4。 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 二、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中风病(脑梗死)(TCD 编码:BNG080、ICD—10 编码:I63) 疾病分期为急性期 时间 年 月 日 (第 1 天) 年 月 日 (第 2~3 天)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询问病史与体格检查 □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估、危险性评估、实 施溶栓应用评估等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完成病历书写和病程记录 □初步拟定诊疗方案 □完善辅助检查 □密切观察、防治并发症,必要时监护 □与家属沟通,交代病情及注意事项 □病重患者继续重症监护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防治并发症 □完成病程记录 □上级医师查房 □完善入院检查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中风病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病重或病危通知 □病情较重者可重症监护 □低盐低脂饮食或糖尿病饮食 □流食或半流食或鼻饲饮食 □中医辨证 □口服中药汤剂 □静点中药注射液 □口服中成药 □内科基础治疗 □病情平稳者早期康复 临时医嘱 □完善入院检查 □血常规+血型 □尿常规 □便常规+潜血 □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 □血脂、血糖 □凝血检查 □血压监测 □心电图 □胸部 X 线透视或胸部 X 线片 长期医嘱 □中风病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病重或病危通知 □低盐低脂饮食或糖尿病饮食 □流食或半流食或鼻饲饮食 □病情较重者重症监护 □中医辨证 □口服中药汤剂 □静点中药注射液 □口服中成药 □内科基础治疗 □良肢位摆放和关节被动运动 □病情平稳者针灸治疗 □病情平稳者康复训练 临时医嘱 □继续完善入院检查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发病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21 天 实际住院日: 天 □TCD(必要时选择加做颅外段) □血管功能评价(颈动脉 B 超) □头颅影像学检查(CT 或 MRI) 主要 护理 工作 □护理常规 □完成护理记录 □I 级护理 □观察并记录病情变化及救治过程 □配合监护和急救治疗 □静脉抽血 □配合急救和治疗 □制定规范的护理措施 □生活与心理护理 □根据患者病情和危险性,分层指导患者的康 复和锻炼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责任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时间 年 月 日 (第 4~14 天) 年 月 日 (第 15~20 天) 年 月 日 (第 21 天)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上级医师查房与诊疗评估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防治并发症 □治疗效果、危险性和预后评 估 □上级医师查房与诊疗评估, 明确是否出院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加强中医康复评价与实施 □防治并发症 □干预危险因素 □确定个体化二级预防方案 □康复疗效、预后和出院评估 □进行健康宣教 □初步形成康复和二级 预防方案 □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 和随访方案 □完成出院总结 □通知出院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中风病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低盐低脂饮食或糖尿病饮食 □中医辨证 □口服中药汤剂 □静点中药注射液 □内科基础治疗 □病情平稳者针灸治疗 □病情平稳者推拿治疗 □病情平稳者予早期康复 □其他疗法 临时医嘱 □复查异常检查的项目 □病情变化时随时进行中医辨 证 长期医嘱 □中风病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低盐低脂饮食或糖尿病饮食 □中医辨证 □口服中药汤剂 □内科基础治疗 □针灸 □推拿 □康复训练 □其他疗法 临时医嘱 □复查异常检查的项目 □酌情进行认知功能评价 □病情变化时随时进行中医辨 证 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 □门诊随诊 主要 护理 工作 □配合治疗 □生活与心理护理 □根据患者病情指导患者的康复 和锻炼 □配合康复 □配合治疗 □生活与心理护理 □根据患者病情指导患者的康复和 锻炼 □配合康复 □配合健康宣教 □协助患者办理出院手 续 □出院指导 □健康宣教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责任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脑梗死的恢复期患者。 一、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中风病(TCD 编码:BNG08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脑梗死(ICD—10 编码:I63)。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 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 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 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2010》(2010 年)。 2.疾病分期 (1)急性期:发病 2 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 2 周至 6 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 6 个月以上。 3.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诊疗 方案”。 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临床常见证候: 风火上扰证 痰瘀阻络证 痰热腑实证 阴虚风动证 气虚血瘀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诊疗 方案"、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22-2008)。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中风病(脑梗死).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8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中风病(TCD 编码:BNG080)和脑梗死(ICD—10 编码:I63) 的患者. 2.疾病分期属于恢复期。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 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由脑肿瘤、脑外伤、血液病等引起的脑梗死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便常规+潜血 (2)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 (3)凝血功能 (4)心电图 (5)胸部透视或 X 线片 (6)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必要时选择加做颅外段) (7)血管功能评价(颈动脉 B 超)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头颅影像学检查(CT、MRI、MRA、 DSA 或 CTA 等)、C 反应蛋白、超声心动、高同型半胱氨酸、24 小时动态血压监测、D-2 聚体、双下肢血管 B 超等。 (八)治疗方案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以活血通络为主,辨证予以平肝、清热、化痰、通腑、益气、养阴等法。 (1)风火上扰证:清热平肝,潜阳息风。 (2)痰瘀阻络证:化痰通络. (3)痰热腑实证:化痰通腑。 (4)阴虚风动证:滋阴息风. (5)气虚血瘀证:益气活血。 2.针灸治疗 3.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选用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注射液静脉滴注。 4.中药熏洗疗法:根据病情需要选择. 5.推拿治疗:根据不同分期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6.其他疗法:根据病情需要,选择香疗、蜡疗等。 7.内科基础治疗:主要包括呼吸功能维持与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血压血糖的调 整、颅内高压和脑水肿、合并感染及发热的处理原则与方法等.可参照《临床诊疗指南 ——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8.康复训练:进行规范的康复训练。 9.护理:辨证施护。 (九)出院标准 1.病情好转,主要症状有所改善。 2.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3.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个体化的二级预防方案。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或出现严重并发症,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 加,严重者可退出本路径。 2.合并有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及其他系统疾病者,住院期间病情加重, 需要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3.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 4.进入路径的患者虽然经过急性期抢救已病情平稳,进入恢复期,但仍然存在意 识障碍者,病情较重,会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二、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中风病(脑梗死)(TCD 编码:BNG080、ICD—10 编码:I63) 疾病分期为恢复期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发病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28 天 实际住院日: 天 时间 年 月 日 (第 1~7 天) 年 月 日 (第 8~27 天) 年 月 日 (第 28 天)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询问病史与体格检查 □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估、康 复评估、认知功能评价和预后评估 等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完成病历书写和病程记录 □防治恢复期并发症 □与家属沟通,交代病情及注意事 项 □上级医师查房:诊断、确定治疗 方案 □确定危险因素 □上级医师查房:根据病情调整 治疗方案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形成个体化二级预防方案 □防治恢复期并发症 □健康宣教 □疗效、预后与出院评估 □向患者交代出院后 注意事项和 随访方 案,预约复诊日期 □完成出院总结 □形成个体化二级预 防方案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中风病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低盐低脂饮食或糖尿病饮食 □中医辨证 □口服中药汤剂 □口服中成药 □针灸治疗 □推拿治疗 □中药熏洗治疗 □其他疗法 □康复训练 □辨证静点中药注射液 □内科基础治疗 临时医嘱 □康复评价 □认知功能评价 □血常规+血型 □尿常规、便常规+潜血 □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 □血脂、血糖 □凝血功能 □心电图 □颈动脉 B 超 长期医嘱 □中风病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低盐低脂饮食或糖尿病饮食 □流食或半流食或鼻饲饮食 □中医辨证 □口服中药汤剂 □口服中成药 □针灸 □推拿 □中药熏洗治疗 □其他疗法 □康复训练 □内科基础治疗 临时医嘱 □康复评价 □酌情进行认知功能评价 □复查异常检查的项目 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 □门诊随诊 □胸部 X 线透视或胸部 X 线片 □TCD □双下肢血管 B 超 主要 护理 工作 □配合治疗 □生活与心理护理 □根据患者病情指导康复和锻炼 □配合康复和健康宣教 □配合治疗 □生活与心理护理 □根据患者病情指导康复和锻炼 □配合康复和健康宣教 □协助患者办理出院 手续 □出院指导 □健康宣教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责任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眩晕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以眩晕为主症的患者。 一、眩晕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眩晕(TCD 编码:BNG070).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 医病证部分》(2008 年),及《实用中医内科学》(王永炎、严世芸主编,第二版,上海 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眩晕》(粟秀初,黄如训主编,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第二版,2008 年)。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眩晕诊疗方案"。 眩晕临床常见证候: 风痰上扰证 阴虚阳亢证 肝火上炎证 痰瘀阻窍证 气血亏虚证 肾精不足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眩晕诊疗方案”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8-2008)。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眩晕.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眩晕(TCD 编码: BNG070)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 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由肿瘤、脑外伤、脑梗死、脑出血等引起的眩晕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 (3)心电图 (4)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CD)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颈椎X 线片、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 颈动脉血管超声、头颅影像学检查、前庭功能检查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1)风痰上扰证:祛风化痰,健脾和胃。 (2)阴虚阳亢证:镇肝息风,滋阴潜阳。 (3)肝火上炎证:平肝潜阳,清火息风。 (4)痰瘀阻窍证:活血化痰,通络开窍。 (5)气血亏虚证:补益气血,健运脾胃。 (6)肾精不足证:补肾填精,充养脑髓。 2. 辨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3.针灸治疗:急重期配合体针和耳穴治疗。 4.其他疗法:根据患者情况,可选用耳尖放血疗法等。 5.护理:辨证施护。 (九)出院标准 1.眩晕症状明显改善,基本痊愈。 2.病情稳定,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情加重,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2.合并有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其他系统疾病者,住院期间病情加重,需要 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3.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出现严重并发症,退出本路径。 4。 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退出本路径. 二、眩晕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眩晕(TCD 编码:BNG070) 时间 年 月 日 分 (第 1 天) 年 月 日 (第 2-3 天)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询问病史与体格检查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中医证候判断 □眩晕程度分级 □完成初步诊断及评估 □初步拟定诊疗方案 □密切观察、防治并发症,必要时监护 □完成首次病程记录 □完成入院记录 □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病情。 □辨急重期与缓解期 □上级医师查房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中医证候判断 □眩晕程度分级 □明确诊断 □审订治疗方案 □病程记录 □辨急重期与缓解期 □完成入院检查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流食或半流食饮食 □静卧 □口服中药汤剂 □口服中成药 □中药静脉制剂 □针刺疗法 □体针 □耳穴 临时医嘱 □专科常规体检 □TCD □入院全身情况评估检查 □酌情安排影像学等检查(CT、MRI 等) □对症支持治疗 长期医嘱 □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静卧 □口服中药汤剂 □口服中成药 □中药静脉制剂 □针刺疗法 □体针 □耳穴 临时医嘱 □处理异常检查结果 □对症支持治疗 主要 护理 工作 □护理常规 □入院宣教 □完成护理记录 □观察并记录病情变化 □静脉抽血 □完成病人心理与生活护理 □安排各项检查时间 □完成辨证施护 □护理常规 □完成护理记录 □观察并记录病情变化 □完成病人心理与生活护理 □完成辨证施护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责任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发病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14 天 实际住院日: 天 时间 年 月 日 (第 4—7 天) 年 月 日 (第 8-13 天) 年 月 日 (第 14 天,出院日)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上级医师查房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中医证候判断 □眩晕程度分级 □审订治疗方案 □病程记录 □辨急重期与缓解期 □上级医师查房,明确是否 出院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中医证候判断 □眩晕程度分级 □审订治疗方案 □病程记录 □辨急重期与缓解期 □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和随 访方案 □完成出院总结 □通知出院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口服中药汤剂 □口服中成药 □中药静脉制剂 □针刺疗法 □体针 □耳穴 临时医嘱 □处理异常检查结果 □对症支持治疗 长期医嘱 □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口服中药汤剂 □口服中成药 □中药静脉制剂 □针刺疗法 □体针 □耳穴 临时医嘱 □处理异常检查结果 □对症支持治疗 出院医嘱 □开具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 □门诊随诊 主要 护理 工作 □护理常规 □完成护理记录 □观察并记录病情变化 □完成病人心理与生活护理 □完成辨证施护 □饮食指导 □健康教育 □护理常规 □完成护理记录 □观察并记录病情变化 □完成病人心理与生活护理 □完成辨证施护 □饮食指导 □健康教育 □协助办理出院手续 □指导患者病后康复 □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进 行健康宣教 □指导出院带药的煎法服法 □送病人出院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责任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中医临床路径 胸痹心痛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中医临床路径(住院) (试行)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心绞痛分级为I级或II级者(加拿大心血管学会心绞痛分级标准)的住院患者。 一、胸痹心痛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应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胸痹心痛病(TCD编码:BNX02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慢性稳定性心绞痛(ICD—IO编码:120.805),且心绞痛分级为Ⅲ级或Ⅳ级者(加拿大心血管学会心绞痛分级标准)。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胸痹急症协作组《中医心病诊断疗效标准与用药规范》(1995年). (2)西医诊断:参照2007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 (3)心绞痛分级标准:参照1972年加拿大心血管学会心绞痛分级标准。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胸痹心痛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胸痹心痛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住院患者的临床常见证候: 心痛发作期: 寒凝血瘀证 气滞血瘀证 心痛缓解期: 气虚血瘀证 气滞血瘀证 痰阻血瘀证 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胸痹急症协作组《中医心病诊断疗效标准与用药规范》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2008)。 l。 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且心绞痛分级为Ⅲ级或Ⅳ级者。 2。 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胸痹心痛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 Ⅲ级或Ⅳ级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症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 (2) 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 (3)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CK—MB)、肌钙蛋白、肌红蛋白); (4)凝血功能检查; (5)血压、脉搏、心率; (6)心电图; (7)胸部X线片; (8)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 (9)24小时动态心电图。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24小时动态血压、甲状腺功能、B型钠尿肽(BNP),超敏CRP,同型半胱氨酸、血尿酸、冠脉CTA 、经颅多普勒超声、冠状动脉造影、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静息心肌核素显像+负荷心肌核素显像、腹部超声等。 (八) 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心痛发作期 ①寒凝血瘀证:活血散寒止痛。 ①气滞血瘀证:理气活血化瘀。 (2)心痛缓解期: ①气虚血瘀证:益气活血化瘀. ②气滞血瘀证:理气活血化瘀。 ③痰阻血瘀证:祛痰活血化瘀. ④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益气养阴、活血化瘀。 ⑤热毒血瘀证:解毒活血化瘀。 2.辨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3.针灸治疗。 4.穴位贴敷。 5.其他适宜疗法. 6.辨证施护。 (九)完成标准 1.病情稳定,心痛、胸闷、气短等主要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心绞痛分级属于Ⅰ级或Ⅱ级者。 2.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3.制定具有中医特色的个体化冠心病治疗及二级预防方案。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情加重,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2.合并有急性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肿瘤等其他系统疾病者,需要特殊处理或者住院者。 3.出现急性心衰、心源性休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等严重心血管并发症,退出本路径。 4.患者及其家属在路径实施过程中发生异议,导致该路径无法正常实施,退出本路径. 二、胸痹心痛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胸痹心痛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TCD编码:BNX020、ICD-10编码:I20.805),心绞痛分级为Ⅲ级或Ⅳ级的患者. 患者姓名:________性别:____年龄:________岁 门诊号:________住院号:________ 发病时间:___年___月___日 住院日期:__年___月___日 出院日期: ___年___月___日 标准住院日≦14天 实际住院日:_____天 时间 ___年___月___日 (第1天) ___年___月___日 (第2-3天)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口询问病史与体格检查 口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口中医证候诊断 口危险性评估 口拟定初步中医诊疗方案 口完成病历书写和病程记录 口开展辅助检查 口密切观察病情,必要时监护 口进行健康宣教 口与家属沟通,交代病情及注意事项 口上级医师查房 口病重患者继续重症监护 口完善中医四诊信息 口完善中医证候诊断 口完善中医诊疗方案 口完成病程记录 口完善入院检查 口进行健康宣教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口胸痹病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病重或病危通知 □病情较重者可重症监护 □低盐低脂饮食或糖尿病饮食 □口服中药汤剂 口静点中药注射液 口口服中成药 口内科基础治疗(按照西医指南进行) 临时医嘱: 口必查项目: 口血常规+血型、尿常规、便常规+潜血 口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 口心肌损伤标志物 □凝血检查 □动态血压 □动态心电图 □心电图 □胸部X线透视或胸部X线片 □心脏超声 □其他根据病情需要而定的项目 长期医嘱 口完善中医辨证选择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或静脉注射液 口完善内科基础治疗 临时医嘱 口根据病情选择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甲状腺功能 □B型尿钠肽 □超敏CRP □血尿酸 □同型半胱氨酸 □冠脉CTA □冠脉造影 □腹部超声 □经颅多普勒超声 主要 护理 工作 口护理常规 口完成护理记录 口分级护理 口观察并记录病情变化及治疗过程 口配合监护和急救治疗 口经脉抽血 口规范护理方案 口根据病情和危险性,实行分级护理 病情 变异 一记录 口无口有,原因: 1. 2. 口无口有,原因: l_ 2. 责任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时间 年 月 日 (第 4—7天) 年 月 日 (第8-13 天) 年 月 日 (第14天)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证候诊断 □分析检测结果,明确诊断 □必要时进行病例讨论 □根据病情,组织专业会诊 □评价治疗效果,优化治疗方案 □评估危险性和预后 □进行健康宣教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证候诊断 □诊疗评估,明确是否近期可出院 □根据复查检查结果,完善相关检查 □初步形成冠心病治疗和二级预防方案 □进行健康宣教 □制定冠心病治疗和二级预防方案 □交代出院后注意事 项和随访方案 □完成出院总结 □预后和出院评估 □通知出院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病情平稳这开展针灸、穴位贴敷等特色疗法 □根据病情危险分层,优化治疗方案 □根据会诊意见,调整治疗方案 临时医嘱 □复查异常检查的项目 □病情变化随时进行中医辨证治疗 长期医嘱: □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中医诊疗方案 □继续开展中医特色疗法 临时医嘱 □病情变化随时进行中医辨证 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 □门诊随诊 主 要 护 理 工 作 □配合治疗 □生活与心理护理 □配合健康宣教 □配合治疗 □生活与心理护理 □配合健康宣教 □协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出院指导 □健康宣教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责任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心悸(心律失常—室性早搏)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心律失常-室性早搏,病情分级 Myerburg≤3 级的患者. 一、心悸(心律失常-室性早搏)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心悸(TCD 编码:BNX01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心律失常—室性早搏(ICD—10 编码:I49.302).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ZYYXH/T19-2008)与《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 2006 年 ACC/AHA/ESC 制定的《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指南》 进行诊断。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心悸(心律失常-室性早搏) 诊疗方案”。 心悸(心律失常—室性早搏)临床常见证候: 气阴两虚证 心脾两虚证 阴阳两虚证 痰瘀互阻证 气滞血瘀证 痰火扰心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心悸(心律失常—室性早搏) 诊疗方案"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9—2008, ZYYXH/T65-2008)。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心悸(心律失常—室性早搏).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 天。 — 70 —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心悸(TCD 编码:BNX010)和心律失常—室性早搏(ICD-10 编 码:I49.302)的患者. 2.病情分级:Myerburg 分级≤3 级。 3。 患者同时具有其它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 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本路径。 4.心脏超声提示心脏收缩功能不全(EF 值<45%)的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脂、血糖 (3)心电图 (4)胸部 X 线片 (5)心脏超声 (6)24 小时动态心电图 2.可选择的-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优势 临床 路径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a199****6536】。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a199****6536】,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a199****6536】。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a199****6536】,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