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基础教案(1-3章).doc
《管理学基础教案(1-3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基础教案(1-3章).doc(21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教案 课程名称: 管理学基础 课程类型: 理论课 学 时: 64(理论课48学时,实践课16学时) 学 分: 4 学分 授课教师: 吴 扬 授课班级: 09级会计电算化2班 授课学期: 2009至2010学年第1学期 教材名称: 管理学基础(第三版) 参考资料: 【授课题目】 第一章 管理系统 【教学目标】 ●掌握管理的涵义,熟悉管理的属性 ●了解管理系统的构成 ●掌握管理者的素质要求,熟悉管理者的基本职能 ●熟悉管理对象的构成及管理环境的分类 ●了解管理方法的分类,掌握管理机制的涵义、特征与构成 技能培养 ●利用管理的基本概念解释生活当中的一些管理行为 【教学重点】 ●本章的重点在于基本概念的介绍 【教学难点】 ●难点在于理解管理的属性和影响管理的环境因素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教学时数】 6学时 【教学方法和手段】 讲授、讨论 【教学引入】 学生自己是如何理解“管理"的? 【教学内容与设计】 第一节 管理与管理系统 一、管理的概念与属性 (一)管理的必然性 1、管理是共同劳动的产物 2、管理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得到了强化和发展 3、管理广泛应用于社会的一切领域 4、管理已成为现代社会极为重要的社会机能 (二)管理的概念 1、管理定义的多样化: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世界各国都没有一种公认和统一的说法。 2、管理的定义 (1)、集体活动 (2)、协调 (3)、共同目标 (4)、有效性 (5)、利用资源 (三)管理的属性与特征 1、管理两重性:马克思认为,管理具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同时具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2、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1)管理是一门科学,以反映管理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有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 A、不精确的科学 精确科学———把在给定条件下能够得到确定结果的学科称之为精确科学,比如数学,只要给出足够的条件或函数关系,按一定的法则进行演算就能得到确定的结果。 管理则不同,几乎不存在什么纯粹的定律,即缺乏严密性。(Q)为什么? 主要就是因为影响管理的因素太多了,而且主要是与人打交道,不可控的因素太多,使得人们只能借助于假定或人为的分析,进行定性或定量相结合的研究。 尽管如此,科学———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理性认识。管理学是一门科学,正因为它是不精确的,所以在实际运用时灵活多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科学 管理普遍存在,而且涉及到人、财、物、信息、技术、环境等因素,复杂多样,管理是一种手段,工具,为了使得管理有效,必须借助众多的学科,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生理学、人类学、伦理学、政治学、法学、数学、计算机科学。 要求管理者具有广博的知识。 C、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 正是因为管理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在运用时具有较大的技巧性、创造性和灵活性,因此管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任何一个学校都培养不出“成品"管理者。你们具备了管理知识,但无管理经验,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磨练。 D、管理学是一门发展中的科学 管理学发展到今天,已经历了许多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产生了各种管理理论,这些理论,有的还在发挥做用,有的已经过时,但是总的来说,管理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只有几十年的时间,还是一门很年轻的学科,还处于不断更新和完善的过程中。 (2)、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在强调管理的实践性,就是强调管理活动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外,还要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将管理知识与具体管理活动想结合.学以致用。 二、管理系统及其构成 (一)管理系统 1、概念:(1)管理系统由若干要素构成,可看作是子系统 (2)管理系统是一个层次结构 (3)管理系统是整体的,发挥着整体功能,其存在价值在于其管理功效的大小 2、管理系统的构成 (1)管理目标 (2)管理主体 (3)管理对象 (4)管理机制与方法 (5)、管理环境 三、管理职能 (一)管理职能的含义与内容 (二)四大管理职能 1、计划:对未来行动的安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 一般步骤:估量机会、建立目标、制定实现目标的战略方案、形成具体的行动方案。 2、组织:(1)、含义 (2)、部门划分、权利分配、工作协调 3、领导:管理者利用职权和威信施展影响,指导和激励各类人员努力去实现目标的过程. Eg:领导者 拿破伦,从小有形成成功者的性格;做家政服务的阿姨。 4、控制 (三)正确处理四大职能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管理主体—-—管理者 一、管理工作与管理者 (一)管理工作 1、广义的管理工作 2、狭义的管理工作 3、管理工作与领导工作的区别 (二)管理者的概念 1、传统观点:强调组织中的正式职位和职权,强调必须拥有下属。 2、现代观点:强调管理者对组织目标的实现有所贡献。 3、管理者的定义:管理者是指履行管理职能,对实现组织目标负有贡献责任的人. 二、管理者的类型 (一)按管理层次的划分 1、高层管理者 2、中层管理者 3、基层管理者 (二)按管理工作的性质与领域划分 1、综合管理者 2、职能管理者 (三)按职权关系的性质划分 1、直线管理人员 2、参谋人员 三、管理者的素质: 指管理者的与管理相关的内在基本属性与质量。管理者的素质主要表现为品德、知识、能力与身心条件。 (一)管理者的基本素质 1、 政治素质:政治作风和思想品德 2、 知识素质:懂得领导者应具备的知识(领导理论) 3、 能力素质 4、 身体素质 基本素质 含 义 内 容 政治与文化素质 指管理者的政治思想修养水平 和文化基础 政治坚定性、敏感性;事业心、责任感;思想境界与品德情操 基本业务素质 指管理者在所从事工作领域内 的知识与能力 一般业务素质和专门业务素质 身心素质 指管理者本人的身体状况与 心理条件 健康的身体;坚强的意志;开朗、 乐观的性格;广泛而健康的兴趣等 (二)管理者的技能 1、技术技能 2、人际技能 3、概念技能 4、不同层次管理者对管理技能需要的差异性 基本技能 含 义 内容 技 术 技 能 指管理者掌握与运用某一专业领域内的知识、技术和方法的能力 专业知识、经验;技术、技巧;程序、方法、操作与工具运用熟练程度 人 际 技 能 指管理者处理人事关系的技能 观察人,理解人,掌握人的心理规律的能力;人际交往,融洽相处,与人沟通的能力;了解并满足下属需要,进行有效激励的能力;善于团结他人,增强向心力、凝聚力的能力 概念技能(构想技能) 指管理者观察、理解和处理各种全局性的复杂关系的抽象能力 对复杂环境和管理问题的观察、分析能力;对全局性的、战略性的、长远性的重大问题处理与决断的能力;对突发性紧急处境的应变能力等。其核心是一种观察力和思维力 (三)现代管理者素质的核心——-创新 1、创新意识 2、创新精神 3、创新思维 4、创新能力 第三节 管理客体—-—管理对象与管理环境 一、管理对象 (一)管理对象的概念 1、管理对象的内涵:管理者为实现管理目标,通过管理行为作用其上的客体。 2、管理对象的外延:管理的对象应包括各类社会组织及其构成要素与职能活动。 (二)、组织的形态 1、社会组织 (1)、含义 (2)、分类 (3)、社会组织内部的单位或部门 2、资源或要素 (1)人员 (2)资金 (3)物质设备 (4)时间 (5)信息 3、职能活动:管理者最经常、最大量的管理对象是社会组织实现基本职能的各种活动. 管理者正是在对各种活动进行筹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过程中,发挥着管理的功能。 ◆请指出学校的管理者主要应管理哪些职能活动? 二、管理环境 (一)管理与环境 1、管理环境的含义是指存在于社会组织内部与外部的影响管理实施和管理功效的各种力量、条件和因素的总和. 2、分类 • 经济环境;技术环境;政治环境;社会与心理环境。 • 一般环境与任务环境。 • 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 3、管理与环境的关系 (1)对应关系 (2)交换关系 (3)影响关系 环境决定着组织的管理;管理反作用于环境 (二)环境对管理的影响 1、经济环境的影响 2、技术环境的影响 3、政治环境(台湾社会) 4、文化教育环境 5、自然地理环境 (三)环境的特征 1、复杂性:构成组织外部环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 2、交叉性:各种因素是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 3、变动性:各种因素是不断变化的。 (四)环境管理 1、了解与认识环境 2、分析与评估系统 3、能动地适应环境:对一般环境,无法改变的,只能采取主动适应的办法. 对任务环境,管理者会积极干预,创造条件。 对动态环境,加强监测,灵活应变。 对稳定环境,按正常的程序与规范预测与计划。 第四节 管理的作用方式——-管理机制与管理方法 一、管理机制 (一)管理机制的涵义与特征 1、含义:是指管理系统的结构及其运行机理。 2、特征:内在性;系统性;客观性;自动性;可调性 3、重要性:决定管理功效的核心问题,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是推行科学管理的核心内容和本质要求。 (二)管理机制的构成 1、管理机制以客观规律为依据 2、以管理结构为基础和载体 管理结构主要包括:组织功能与目标;组织的基本构成方式;组织结构;环境结构 3、管理机制本质上是管理系统的内在联系、功能及运行原理 (三)运行机制 1、含义:运行机制主要指组织基本职能的活动方式、系统功能和运行原理. 2、普遍性:任何组织,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单位、部门,都有其特定的运行机制. (四)动力机制 1、含义:动力机制是一种极为重要的管理机制,是为管理系统运行提供动力的机制。所谓动力机制,是指管理系统动力的产生与运作的机理. 2、构成部分:利益驱动;政令推动;社会心理推动 动力机制的构成 内 容 作用原理 利益驱动 人们会在物质利益的吸引下,采取有助于组织 功能实现的行动,从而有效推动整个系统的运行 是由经济规律决定的 政令推动 管理者凭借行政权威,强制性地要求被管理者 采取有助于组织功能实现的行动,以此推动 整个系统的运行 社会规律决定的 社会心理推动 管理者利用各种管理手段或措施,对被管理者 进行富有成效的教育和激励,以调动其积极性, 使其自觉自愿地努力实现组织目标 是由社会与心理规律 决定的 (五)约束机制 1、含义:是指对管理系统行为进行限定与修正的功能与机理。 2、构成部分:权力约束;利益约束;责任约束;社会心理约束 二、管理方法 (一)管理方法的含义与分类 1、管理方法的含义:管理方法,是指管理者为实现组织目标,组织和协调管理要素的工作方式、途径或手段。 2、管理方法的分类 3、企业管理方法的现代化:实现管理方法的科学化、最优化、文明化;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二)经济方法 1、含义 2、特点:利益驱动性、普遍性、持久性 3、形式 (三)行政方法 1、含义 2、特点:强制性、直接性、垂直性、无偿性 3、形式 (四)法律方法 1、含义 2、特点:高度强制性、规范性 3、形式 (五)社会学心理学方法 1、含义 2、特点:自觉自愿性、持久性 3、形式 (六)管理方法的完善与有效应用 1、加强管理方法的科学依据 2、要弄清管理方法的性质的特点,正确的运用管理方法 3、研究管理者与管理对象的性质和特点,提高针对性 4、了解与掌握管理环境因素,采取适宜的管理方法 ◆注意管理方法的综合运用 【本章小结】 通过讲授、讨论本章内容,学生能掌握管理的含义,理解管理的属性,理解管理者的分类及素质要求,掌握影响管理的环境因素,了解管理方法的分类,能利用管理的基本概念,解释生活当中的一些管理行为.而管理机制的构成及作用机理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需要加强. 【思考与练习】 案例分析:试从管理职能的角度分析杨总经理的一天。 材料来源:《杨总经理的一天》,《管理学原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杨文士等主编。 【授课题目】 第二章 管理思想 【教学目标】 ●掌握古典理论的主要思想 ●掌握人际关系论的主要思想 ●掌握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思想及最新管理趋势 ●了解组织文化的构成、功能与类型 ●掌握组织文化建设的内容、要求与方法 【教学重点】 ●具有代表性的重点理论 【教学难点】 ●现代管理原理与原则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方法和手段】 讲授 【教学引入】 电影《摩登时代》的评析(背景) 【教学内容与设计】 第一节 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形成 管理是人类的一种社会性活动,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管理.纵观管理思想发展的全部历史,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A、第一阶段-——古代的管理思想,人类社会产生到19世纪末二十世纪初。 1、 从人类社会产生到18世纪,有了集体劳动的分工和协作,但是人们仅仅是为了谋求生存而进行各种活动,从没有对管理活动本身加以认识,提出某些见解,仅有的管理知识都是代代遗传或从实践中得到的,人们凭借经验去管理. 2、 从18世纪到19世纪末,人们开始观察管理的实践活动,产生了一定的认识,在军事、政治和经济上提出了见解。但只是停留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没有进一步系统地、全面地研究。我们现在能够从历史文献中看到一些零碎的研究,历史学、哲学、社会学、经济学和军事学当中。说明这个时期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管理理论的体系。 B、第二阶段———近代管理思想,始于19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止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这一时期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经过管理学者们的不断研究和实践,对管理的认识不断丰富和具体,终于逐渐地形成的管理理论,管理作为一门科学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真正蓬勃地发展起来,因此产生了一些著名人物以及他们的管理理论和思想.这一阶段的管理思想主要以泰罗(Frederick W。 Taylor)的科学管理、法约尔(Henri Fayol)的职能管理、梅奥(Elton Mayo)的人群关系理论及巴纳德(Chester I. Barnard)的组织理论,还有韦伯等的思想为代表。 更重要的是,人们开始认识到,管理理论的形成与管理的实践活动是紧密相联的,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是在前人实践的基础上才得到的。 C、第三阶段——-现代管理思想。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管理思想百家争鸣,出现了众多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学派,每一学派都有自己的代表人物 中国早期的管理思想: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其中有很多经典的管理思想。 ◆孔子主张重义轻利,对财富要分配适当;“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富国首先必须富民;田忌赛马,运筹思想;一说到决策与运筹,领导艺术的时候,《孙子兵法》;唐朝1400年前,唐太宗和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 罗伯特—欧文-——成功的英国企业家,最早注意到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提出缩短劳动时间、禁止招收童工、设置工人教育设施和住宅,改善了工人的生产和生活条件,生产率提高了50~100%,开拓者,后来经过管理学者们的研究这一思想发展成为了行为科学。 亚当—斯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在1776年《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国富论),有不少管理方面的论述,其中最具影响的是他的分工理论和“经济人”观点。 查尔斯—巴贝奇—-—英国剑桥大学著名数学家,到英、法等国工厂实地了解和研究,提出了用科学方法有效地使用设备和原料,主张采取利润分配制.可以说他是科学管理思想和定量挂历思想的先驱. 一、古典管理理论 (一)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1、科学管理之父-————泰罗(简介) 泰罗的科学管理在管理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他最先突破了传统的经验管理思想,管理从此走上了科学发展之路。因此,后来的人们将泰罗称为“科学管理之父”。他一生的研究硕果累累,著作很多,他的主要著作有《科学管理原理》、《车间管理》、《计件工资制》等,其代表作是1911年发表的《科学管理原理》. 2、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效率 2、为了提高效率,必须挑选出“第一流的工人” 每一种类型的人都能找到适合于他的工作,人事管理的原则是使工人的能力与工作相匹配,作为管理者,责任在于为雇员找到最适合的工作. (1) 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这就是所谓的标准化原理。 (2) 实行刺激性的计件工资报酬制度 根据工时的研究,制定出定额-—-进行差别计件制--—针对工人而不是职位,即根据工作的实际表现而不是工作类别来支付工资 (3) 工人和雇主都必须意思到提高效率对双方都有利,精神革命 (4) 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科学工作法代替了经验工作法 (5) 实行“职能工长制” 泰罗设计把一个工长变为八个职能工长,四个在计划部,四个在车间,每个职能工长负责某一个环节的管理工作就可以了。事实证明,一个工人同时接受几个工长的领导,容易混乱,所以没有得到推广。但是这种思想为以后的职能部门的建立和管理的专业化提供了参考。 (6) 在组织机构的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 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把一般日常事物授权给下级管理人员去处理,自己只对例外事项做决定和监督。 总之,泰罗和他的科学管理理论对管理学界的影响是非常深远和重要的,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了经验管理法,形成了一套管理制度,使得美国一些主要企业长期得以发展。但是这种理论的研究范围没有超出车间和工厂管理的范围。 (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法约尔-——法国人,采矿工程师.1916年发表的《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是他一生管理经验的管理思想的总结,他认为管理理论虽然是以大企业为研究对象,但除了可应用于工商企业外,还适用于政府、教会、军事组织和慈善团体,所以后人将他的管理理论称为一般管理理论或职能管理理论,把他称为“经营管理理论之父”或者“管理过程之父"。 (三)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 1、韦泊简介:德国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德国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代表作《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被称作“组织理论之父”。 2、主要内容:1)、所谓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是指通过职务或者职位而不是通过个人或者世袭地位来管理,这里的“理想"是指现代社会最有效和合理的组织形式。 2)、存在三种纯粹形态的权力:理性-合法的权力—-—理性原则,高效率的一种组织结构形式,是理想组织体系的基础 传统的权力-——世袭得来的,管理是为了保存过去的传统,效率差. 超凡的权力-—-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非理性的,不是依据规则制度,而是已经神秘或是神圣的启示。 (四)巴纳德的自觉协作活动系统 1、 巴纳德简介:美国高级经理人,管理学家。管理领域内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高级经理人员的职能》。 2、 组织:正式组织包含三个因素: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信息的联系. 非正式组织:同工作有关并从而形成一定的看法、习惯和准则的无形的组织。对正式组织有双重作用。 (五)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理论 1、行为科学研究基本上可分为两大时期,前期叫做人际关系学说(人群关系学说),开始于梅约的霍桑试验;1949年在芝加哥讨论会上第一次提出“行为科学”,1953年美国福特基金会召开的科学家会议上,正式定为行为科学。 2、梅约及其霍桑试验 1)、四个阶段 2)、结论:1933年《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 主要归纳为几个方面:A、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单纯追求金钱收入的“经济人"。 B、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以外,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C、新型的领导在于通过对职工“满足度“的增加,来提高工人的“士气”,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梅奥及其霍桑试验。这一理论后来发展成为早期的行为科学。梅奥的人群关系理论研究的重点是以前的管理理论中所忽视的或是处于次要地位的资源要素——人的要素。该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在美国西方电器公司的霍桑工厂所进行的霍桑试验。 3、 行为科学理研究内容: 1)、关于人的需要和动机的理论 2)、关于管理中的“人性”的理论 3)、关于领导方式的理论 4)、关于企业中非正式组织以及人与人的关系的理论 二、现代管理理论 (一)系统管理理论 20世纪60年代产生,代表人物巴纳德。 1、 企业是由人、物资、机器和其他资源在一定的目标下组成的一体化系统,人是主体,其他要素是被动的。 2、 企业是一个由许多子系统组成的、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企业是社会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二)决策理论 代表人物是西蒙,《管理决策新科学》. (三)权变管理理论 20世纪70年代。核心是力图研究组织的各子系统内部和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组织和它所处的环境之间的联系,并确定各种变数的关系类型和结构类型。 1、把环境对管理的作用具体化,并使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1、 权变管理理论就是考虑到有关环境的变数同相应的管理观念和技术之间的关系,使采用的管理观念和技术能有效地达到目标. 2、 环境变量与管理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就是权变关系,这是权变管理理论的核心内容。 (四)行为科学理论 (五)数理理论 三、现代管理思想的新发展 (一)“人本管理”理论 1、研究目的 2、内容 (二)“组织再造”理论 1、含义 2、对传统理论的挑战 (三)、“学习型组织”理论 第二节 管理理论的发展 一、系统管理原理 (一)系统与系统原理 1、系统的含义 2、系统管理原理的含义 (二)体现系统管理要求的原则 1、目标明确原则 2、整体发展原则 3、层次清晰原则 4、相互关系原则 5、环境适应原则 二、能级管理原理 (一)能级与能级管理原理 1、能级的含义 2、能级管理原理 3、管理能级的类型 (二)体现能级原理的原则 1、能级的确定必须保证组织结构的稳定性 2、不同能级应授予不同的权力和责任 3、各类能级应当动态地对应 三、人本管理原理 (一)人本管理原理及其要求 1、人本管理原则 2、人本管理原理的要求 (二)体现人本原理的原则 1、人力资源开发原则 2、人际关系原则 3、民主管理原则 4、组织文化建设原则 四、动力原理 (一)动力原理及动力构成 1、动力原理 2、动力构成 (二)管理动力的基本类型 1、物质动力 2、精神动力 3、信息动力 4、工作动力 第三节 组织文化 一、组织文化的含义与功能 (一)组织文化的含义与结构 1、组织文化的含义 2、组织文化的构成 (1)、物质文化层 (2)、制度文化层 (3)、精神文化层 (4)、三层之间的关系 (二)组织文化的功能 1、导向功能 2、凝聚功能 3、激励功能 4、约束功能 5、辐射功能 (三)组织文化的建设 1、组织文化建设的内容 (1)、物质文化的建设 (2)、制度文化的建设 (3)、精神文化的建设 2、组织精神及其影响因素 (1)、组织精神的含义 (2)、影响组织精神的因素:社会经济制度;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历史文化传统;组织个性;领导者素质。 3、组织精神建设的基本要求 (1)、要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要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3)、要确立组织精神所追求的战略目标 (4)、要以人的素质开发为主线 (5)、要突出个性原则 (6)、要有循序渐进的过程 (7)、要以制度建设作为塑造组织精神的根本保证 (8)、要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 (9)、要发挥楷模的力量 (10)、要使组织自身的文化环境与组织精神相协调 【本章小结】 本章着重讲解管理思想发展过程中古典管理理论、人际关系管理理论以及管理丛林等具有代表性的管理理论及其思想,结合案例加以说明,同时在教学的过程补充相关理论的科学性和局限性.让学生能了解管理思想发展的历程。对组织文化进行详细分析。 【思考与练习】 简述泰勒、法约尔、梅奥三人的管理思想及其在管理思想发展历程中的意义。 【授课题目】 第三章 计划 【教学目标】 ●了解计划的类型,熟悉计划职能的程序 ●掌握环境分析与界定问题的基本模型 ●掌握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方法 ●掌握决策的分类、程序与方法 ●熟悉目标体系的构成 ●掌握政策的制定与管理的基本要求 【教学重点】 ●目标管理;决策的分类、程序与方法 【教学难点】 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方法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教学时数】 10学时 【教学方法和手段】 理论课 讨论课 实训课 【教学引入】 (略) 【教学内容与设计】 单元一 环境分析与问题界定 一、计划职能综述 (一)、计划职能的含义与地位 1、含义:计划工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计划工作是指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和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三个阶段的工作过程。而狭义的计划工作则是指制定计划。 这里的计划工作概念是从狭义上讲的,就是根据组织内外部的实际情况,权衡客观需要的主观可能,通过科学的预测,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组织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计划工作就是预先决定做什么、讨论为什么要做、确定何时做、何地做、何人做以及如何做,即通常所说的5W1H.计划工作是事先选择预定目标的一种管理方法,表现出管理在创新方面的能力。 2、地位 3、重要性:计划工作对组织的经营管理活动起着直接的指导作用,但一个计划对组织的工作可以起积极作用,也可能起消极作用.一个好的计划即科学性、准确性很强的计划,对于组织的工作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制定计划的工作是十分重要的。计划工作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弥补不肯定性和变化带来的问题。计划是面向未来的,而未来又是不肯定的。计划工作的重要性就在于如何适应未来的不肯定性。因此需要周密细致的预测,制定相应的补救措施和随时检查计划的落实情况,遇到问题则须重新制定相应的计划措施。即使将来的事情是肯定的,也需根据已知事实的基本数据计算采用哪种方案能以最低的代价取得预期的结果。 (2)、有利于管理者把注意力集中于目标.计划工作可以使人们的行动对准既定的目标。由于周密细致、全面的计划工作统一了部门之间的活动,才使主管人员从日常的事务中解放出来,而将主要精力放在随时检查、修改、扩大计划上来,放在对未来不肯定的研究上来.这既能保证计划的连续性,又能保证全面地实现奋斗目标。 (3)、有利于更经济地进行管理.由于计划工作强调了经营的效率和一贯性,使得组织经营活动的费用降至最低限度。计划工作能细致地组织经营活动,是有效地、经济地组织经营管理活动的工具。 (4)、有利于控制。计划和控制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未经计划的活动是无法控制的.控制活动就是通过纠正脱离计划的偏差来使活动保持既定的方向。计划是控制的标准,是控制的基础.因此,计划工作是一个指导性、科学性和预见性很强的管理活动,同时也是一项复杂而又困难的工作。 (二)、计划的内容与分类 1、计划的内容 2、计划的类型 (1)按计划的表现形式分类。主要有:目的或任务、目标、战略、政策、程序、规则、规划、预算。 (2)按企业职能分类。主要有:生产、财务、供应、劳资、安全、人员培训等计划。这类计划的技术和方法,是各类专项管理所要研究的内容。 (3)按计划所涉及的范围分类.可分为:上层管理计划、中层管理计划、基层管理计划。通常上层管理计划与长期的战略性计划有关,中下层管理计划与短期的战术执行性计划有关. (4)按计划的内容分类。可分为专项计划和综合计划。专项计划又称专题计划,是指为完成某一特定任务而拟定的计划;综合计划是指对组织活动所做出的整体安排。综合计划与专项计划的关系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专项计划必须以综合计划作指导。 (5)按计划所涉及的时间分类.可分为长期、中期和短期计划。长期计划是指规定组织较长时期的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战略性计划.短期计划通常是指年度计划,是根据中长期计划规定的目标和当前的实际情况,对计划年度的各项活动所做出的总体安排。中期计划则介于长期和短期计划之间.这三种计划相互衔接,反映事物发展在时间上的连续性. 3、三种基本的计划类型 (1)战略计划 (2)生产经营计划 (3)作业计划 4、计划工作的原理 (1)限定因素原理 限定因素是指妨碍目标得以实现的因素。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抓住这些因素,就能实现期望的目标。限定因素原理是指在计划工作中,越是能够了解和找到对达到所要求目标起限制性和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就越是能准确地、客观地选择可行的方案。限定因素原理是决策的精髓。决策的关键就是解决抉择方案所提出的问题,即尽可能地找出和解决限定性的或策略性的因素。 (2)许诺原理 关于合理的计划期限的确定问题体现在许诺原理上。许诺原理是指任何一项计划都是对完成某项工作所做出的许诺,许诺越大,所需的时间越长,因而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就越小。计划工作期限的长短需要根据所承担任务的多少而定,一般来说,承担者的任务越多,计划工作的期限就越长,反之就会缩短.工业上常用的投资回收率就是该原理的具体应用。 (3)灵活性原理 灵活性原理是指计划工作中体现的灵活性越大,则由于未来意外事件引起的损失的危险性就越小.灵活性原理是指制定计划时要有灵活性,即留有余地。对于主管人员来说,灵活性原理是计划工作中最主要的原理。当承担的任务重、目标期限长的情况下,灵活性便显示出它的作用。当然,灵活性只是在一定程度内是可能的。在国外,现在也多强调实行所谓的“弹性计划”,即能适应变化的计划。 (4).改变航道原理 改变航道原理是指计划工作为将来承诺得越多,主管人员定期地检查现状和预期前景以及为保证所要达到的目标而重新制定计划就越重要。计划制定出来后,计划工作者就要管理计划,促使计划的实施,必要时可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作必要的检查和修订.改变航道原理与灵活性原理不同,灵活性原理是使计划本身具有适应性,而改变航道原理是使计划执行过程具有应变能力。为此,计划工作者应经常地检查计划,重新制定计划,以此达到预期的目标. (三)计划职能的程序 1、分析环境、预测未来 2、制定目标 3、设计与抉择方案 4、编制计划 5、反馈计划执行情况 二、计划编制的方法与技术 (一)、滚动计划法 1、含义 2、特点 3、优点 (二)、运筹学方法 (三)、投入产出分析方法 (四)、计量经济学方法 三、目标管理 (一)目标 1。目标是分层次、分等级的 组织要生存下去,必须有目标,但组织的目标有总目标和辅助目标之分。组织从其结构看是分层次、分等级的系统组织,随之目标也应层层分解,构成一个系统. 2。组织中各级、各类目标要构成一个网络 组织的目标通常是通过各种活动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来实现的,因而目标和具体的计划通常构成为一个网络。要使一个网络具有效果,就必须使各个目标彼此协调,互相支援,互相连接. 3.目标的多样性 组织的目标具有多样性,即使是组织的主要目标一般也是多种多样的.但目标的多样性,并非越多越好,否则,计划工作就会成效不大。 4.主要目标与次要目标 这是按目标的重要程度来划分的。确定目标的优先次序是极为重要的,任何一个组织都必须以合理的方法来分配其资源。 5.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 这是按目标的期限来划分的。要使计划工作收到成效,就必须把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了使短期目标有助于长期目标的实现,必须制定实现每个目标的计划,并把这些计划汇合成一个总计划,以此来检查它们是否合乎逻辑,是否一致和是否现实可行。 6。定量目标与定性目标 这是按考核目标的性质来划分的。要使目标有意义就必须是可考核的。使目标能够考核的最方便的方法就是定量化。在很多情况下,许多目标是用数量表示的。不过,也有许多目标是不宜于用数量表示的.在组织的经营活动中,定性目标也是不可缺少的。人们在管理机构中的地位越高,其定性目标就可能越多。大多数定性目标是可以考核的,一般定性目标在多数情况下是用“多好”的标准来衡量的。 (二)目标管理的含义 1、含义 2、目标管理首先是一种现代哲学 (三)、目标管理的基本特点 1、系统性 2、激励性 3、实效性 (四)、目标管理的基本步骤 1、目标制定 2、目标实施 3、成果评价 单元二 创新与运筹 一、管理问题的分析与确定 (一)、管理问题分析与确定的模式 1、基本工作过程 2、方法 3、内容 (二)、管理问题分析确定的方法与技术 1、信息资料搜集法 2、观察法 3、分析方法 (三)、确定管理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向 1、识别与认识机会与挑战 2、正确认识与把握管理的任务与目标 3、态势与趋势 4、条件与环境 5、明确解决问题的方向与思路 二、创造性思维与管理创新 (一)、创造力的来源 1、创新精神 2、知识、经验与技能 3、创造方法 4、勤奋工作 5、激励 6、环境 (二)、创造性思维机理 1、创造性思维的本质 2、越轨思维 3、信息的积累与序化 (三)、创造性思维的形式 1、发散型 2、收束型 3、灵感思维 (四)、创造性思维在管理中的应用 1、积极进行知识与信息的积累,打好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2、采用各种集思广益的方法,激发创造性思维 3、善于运用各种创造性思维形式 (五)、管理中的创造技法 1、综合 2、分解 3、择衷 4、替代 5、移植 6、逆寻 三、管理方案的科学运筹 (一)科学安排计划要素 1、目标 2、对策与措施 3、资源、时限、责任者 (二)合理配置资源 1、按目标、任务分配资源 2、正确处理重点与一般的关系 3、资源使用的有效性与经济性 (三)巧妙运筹时空与活动 1、活动运筹 2、程序运筹 3、空间运筹 (四)弹性与应变 1、弹性 2、预案 单元三 决策能力 一、决策的分类 (一)决策的含义与重要性 1、定义 决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地说,是指对未来行动方案的抉择行为。广义上讲,决策包括调查研究、预测、分析研究问题,设计与选择方案,直至付诸实施等一系列活动,基本上把握了决策的含义。 决策是指为达到一定的目标,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即决策是决策者经过各种考虑和比较之后,对应当做什么和应当怎么做所作的决定。 组织在进行决策时,需要有“目标”和“代替方案”两方面的因素. 2、特点 (1)决策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没有目标就无从决策,没有问题则无需决策。若决策的目标是模糊的,甚至是模棱两可的,则无法以目标为标准评价方案,更无从选择方案。 (2)决策要有若干可行的备择方案:各方案必须是可行的。决策要求有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以便比较选择。必须要有可供选择的方案,否则决策可能就是错误的。人们总结出两条规则:一是在没有不同意见前,不要做出决策;二是如果看来只有一种行事方法,那么这种方法可能就是错误的。 (3)决策要进行方案的分析比较:每个可行方案都有可以取之处,也有不利的一面,因此必-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管理学 基础 教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w****g】。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w****g】,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w****g】。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w****g】,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