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doc
《临海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海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doc(41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临 海 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232023年)临海市人民政府二四年十月目 录前 言1一、地质灾害现状与防治工作进展3(一)地质灾害现状与趋势3(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展及存在问题4二、规划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目的7(一)指导思想7(二)基本原则7(三)规划目的8三、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重点防治区域11(一)地质灾害易发区11(二)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域15四、地质灾害防治任务和实行安排18(一)近期(2023年终)的重要任务和防治安排18(二)远期(20232023年)22五、重要保障措施24(一)行政管理措施24(二)技术性措施25(三)资金保证措施25(四)抢险救灾措施26(五)宣传教育措施2
2、6六、附 则28附表1:临海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情况表附表2:临海市地质灾害近期防治一览表附表3:临海市地质灾害远期防治一览表附表4:临海市地质灾害基本情况表附图1:临海市地质灾害分布与易发区图附图2:临海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图前 言临海市位于浙江省东南沿海中部,东濒东海,南临台州市黄岩区与椒江区,西接仙居县,北邻天台县与三门县。东西长83.5公里,南北宽45公里,陆地总面积2171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面积70.7%,河湖水系6.5%,河谷平原22.8%,构成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模式。辖区有15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1053个村委会,2023年终全市总人口110.58万。临海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古城,
3、至今已有212023的历史,1986年撤县建市,二千数年来,一直是浙江沿海中部重要的中心城市和台州地区文化、经济和交通中心之一。临海市背山面海,地势自西向东倾斜,数年年平均温度17.3,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573.8小时,数年平均降雨量1791.1毫米。临海市风光秀丽,山水城相依相绕,“风景直冠东南”。被誉为“江南长城”的台州府城墙和桃渚军事古城双双列为“国保”。境内尚有桃渚国家地质公园、牛头山省级旅游度假区和浙东南第一高峰括苍山等旅游胜地。临海是台州及浙江沿海中部的陆上交通枢纽,位于上海经济区南翼,处温州与宁波连线之中,西接金华,东临东海,甬台温高速公路、台金高速公路、104国道、34、35、
4、75、83省道穿越全境;浙江第三大内河灵江航道穿境直通东海,交通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临海市农业原以稻麦为主,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了向多种经济作物转变的步子,已建立了以水产、水果、茶叶等类型为主的生产基地。工业化建设已初具规模,形成一批机电、医学化工、建筑材料、工艺美术和旅游用品等支柱行业。临海市内出露中新生代地层,其中上侏罗统火山岩最为发育,燕山晚期侵入岩体较为发育。构造形迹以断裂构造为主,褶皱构造不发育,境内存在温州镇海、泰顺黄岩等大断裂及次一级断裂构造上百条。临海市矿产资源丰富,开采历史悠久。目前开采矿山有52家,废弃矿山20家。建筑石料是重要的矿产资源。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进一步,临海
5、市国民经济连续增长,社会事业也得到长足发展。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124.1亿元,工业总产值312.5亿元,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为11.954.533.6;财政总收入13.00亿元;城市化水平为43%。一、地质灾害现状与防治工作进展(一)地质灾害现状与趋势1、地质灾害现状临海市目前已查明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36处(附表1),其中滑坡32处,占88.9%;崩塌2处,占5.5%;潜在泥石流和地面塌陷各1处,各占2.8%。地质灾害规模中型2处,占5.5%;小型34处,占94.5%。发展趋势不稳定的32处,占88.9%;基本稳定的4处,占11.1%。危害限度重大级2处,占5.5%;较大级8处,占2
6、2.2%;一般级26处,占72.2%。地质灾害点重要分布于南部、西北部的低山丘陵地带,多分布在50300米海拔高程范围内,发生时间大多在1990年以后,约占地质灾害总数一半以上。发育的灾害类型有滑坡、崩塌、塌陷、潜在泥石流四种。滑坡:滑坡是临海市地质灾害的重要灾种,共32处,重要分布在沿江镇、东塍镇、江南街道一带,其中小型规模31处,中型规模1处,类型以浅层土质滑坡为主,残坡积土与基岩面和软、硬岩层面是形成滑坡的重要滑动面,人为削坡和台汛期强降雨是引发滑坡的重要因素,梅雨、台风季节为滑坡的高发期。滑坡导致的损失较为严重,占所有地质灾害损失90%以上。1987年初发生的河头镇里孙滑坡,滑坡体重要
7、由残坡积物组成,总方量达40万立方米,1990年8月27日滑坡体活动加剧,导致46间房屋墙体开裂,个别房屋石条门槛被截断,道路错位,稻田局部下沉,下沉量达3040厘米,滑坡后缘可见长达30米不规则状拉张裂缝,前缘50米形成鼓丘,直接威胁里孙村村民生命财产安全。崩塌:共2处,分布于江南街道和尤溪镇,公路沿线边坡和矿山各一处,均为岩质崩塌,规模属小型。江南街道洞桥崩塌发生于2023年8月,由于不规范开采石料,形成高陡边坡后发生崩塌,坡顶出现大量裂缝,长510米不等,宽0.20.4米,深度13米。幸未导致人员伤亡,目前已作初步治理。地面塌陷: 1处,位于白水洋镇东村,属萤石采空区冒顶塌陷。该塌陷距农
8、村居民区和重要交通要道有一定距离,危害限度相对较小。潜在泥石流: 1处,位于龙珠山铅锌矿,规模中型。因大量废土,弃碴堆积沟谷中而形成,对下游居民和农田导致威胁。2、地质灾害发展趋势全市36处灾害点中稳定性差的有32处,在强降雨等条件作用下,诱发或加剧地质灾害的也许性较大。本市丘陵山地面积占70.7%,地质环境条件较复杂,在工程建设活动和强降雨等人为或自然因素影响下,易诱发地质灾害。随着全市工、农业建设步伐加快,人类工程活动的不断加剧,人为引发地质灾害有明显上升之势。36处地质灾害点有34处与人类工程活动有关,重要表现有切坡修路、削坡建房、河道捞砂、水利建设、垦植、森林砍伐等。其中2023年以后
9、发生的灾害点有12处,占地质灾害点总数的三分之一。(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展及存在问题1、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展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市委、市政府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专门成立了市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建立了市、镇(街道)、行政村三级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机构,做到专人负责、职责明确。市地质灾害管理职能部门自1990年开始,每年发布汛期防灾预案,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定期开展灾情、险情巡查,建立了灾情速报和汛期值班制度;注重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施工单位的资质监督管理,提高了地质灾害勘查和治理的质量与水平。基本查明了全市地质灾害的现状 通过全市地质灾害的调查与区划工作,基本查
10、明了全市地质灾害现状,为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奠定了基础。逐步开展重要地质灾害及隐患点的勘查治理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及时开展地质灾害的防治与勘查工作。如沿江镇长甸公路滑坡、永丰镇缸窑滑坡均进行了治理。分步实行重要地质灾害点的避让与治理工程 对于地质灾害危险性较大、危害严重的人员密集区,及时实行了工程治理或搬迁避让。如河头镇里孙村,沿江镇白箬潭村,各项搬迁避让工作正在认真贯彻。对古城街道台州中学滑坡等已采用了初步削坡、护坡、排水等治理工程。初步规范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结束后,临海市国土资源局正逐步贯彻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凡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建设项目或中、低易发
11、区中的重要工程建设项目,都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查明建设区域内地质灾害的现状,预测工程建设引发、加剧和遭受地质灾害的也许性、危险性,提出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和建议。初步建立群测群防监测网络 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成立了市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对于稳定性差的地质灾害点还成立了监测小组,贯彻了监测负责人,建立了群测群防的监测网络。制订了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应急预案和灾情速报制度。灾害发生后要在规定期间内,由行政村向镇(街道)和市国土资源局逐级上报,以便采用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措施。2、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重要问题组织管理有待加强 在建立市、镇(街道)、村三级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体系的同时,还必须建立
12、起有组织的、专门的、有预见性的资料信息提供和快速反映协调系统,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工程治理经费筹措困难 全市需治理、搬迁避让或监测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有36处。实行工程治理或避让搬迁工程量大,所需经费缺口大,筹措资金有一定的难度。技术力量局限性 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人才缺少,防治水平不高,群测群防、群专结合网络系统建设等方面存在一定困难。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此后工作中应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严格执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进一步加强评估成果的应用与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的贯彻工作。二、规划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目的(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执行中央
13、“人口、资源、环境”的基本国策,从推动临海市社会经济可连续发展的高度出发,完善地质灾害防治和监督管理体系,以突发性地质灾害防治为重点,以群测群防为重要手段,有效遏制地质环境恶化,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保障社会稳定,为本市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发明良好的地质生态环境。(二)基本原则1、坚持防止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地质灾害防治应坚持“防止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变悲观被动的应急避灾为积极积极的防灾减灾,使地质灾害防与治达成协调统一。2、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地质灾害防治应紧密结合本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定,结合本市地质灾害灾情和地方财政实力,将防治任务纳入社会经济
14、发展计划。防治工作要同深化改革,山区资源开发,下山脱贫及工程建设相结合,做到“社会、经济、生态”三大效益相统一。3、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以人为本,量力而行,分阶段实行的原则。对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要按轻重缓急,实行分期治理。重点抓好近期防治规划和地质灾害多发镇、街道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工作,优先安排危险性大的地质灾害点治理,做到近期与长远结合,局部防治与区域环境保护相结合。4、坚持市场机制的原则。逐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特点的社会化防治系统,加强防治投入力度,多渠道筹措防治经费。5、坚持分类治理的原则。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因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由责任单位承担治理责任;因
15、自然因素导致的地质灾害,由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治理。(三)规划目的1、总体目的建立比较完善的地质灾害防治监督管理体系,全面查清全市地质灾害的分布与危害限度,建立并逐步完善地质灾害监测预报和群测群防体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力度,使已发现的地质灾害点基本得到整治,新发生的地质灾害点及时治理;规范矿山开采活动,严格控制人为诱发地质灾害,使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发生率和损失量有明显减少,使地质灾害治理率达成90%,预报成功率达成50%以上。2、近期目的(2023年2023年)(1)建立比较完善的地质灾害防治监督管理体系和市、镇(街道)村三级地质灾害防治、监测网络,逐步使地质灾害防治和管理工
16、作纳入法制化轨道。(2)完毕地质灾害易发区内镇(街道)地质灾害分布与易发区图的编制工作,为土地运用总体规划提供必要的依据和基础资料。(3)建立规范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对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工程建设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组成部分。(4)开展矿山地质灾害专项调查与防治工作,摸清全市矿山地质灾害现状及危害。重塑“蓝天、碧水、绿色”的生态环境。(5)建成相对完善的地质灾害空间数据库,提供重要地质灾害信息的适时查询,结合气象预报进行地质灾害预报预警。(6)通过广泛进一步的宣传,提高市、镇两级政府,公司单位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使地
17、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得到全社会的关心和重视。(7)建立3处地质灾害防治与监测预警示范点。(8)开展地质遗迹、地质公园、自然保护区、旅游新景区的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工作。(9)使位于重点防治区和次重点防治区的22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基本得到治理,新产生的地质灾害点及时治理。通过以上工作,使65%以上地质灾害点得到治理,使地质灾害发生率明显减少,达成受威胁人数减少70%,受威胁资产减少75%的目的。3、远期目的(20232023年)(1)继续完善地质灾害防治监督管理体系,使地质灾害防治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形成长效机制。(2)进一步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和监测预报预警系统,提高预报成功率。(3)大力加
18、强信息系统建设,建立起为全社会服务的地质灾害信息网络。(4)使全市位于一般防治区的14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基本得到治理。新产生的地质灾害点及时治理。通过上述工作,使全市需要治理的地质灾害点所有得到有效治理,基本消除灾害隐患。新发生的地质灾害点将及时得到治理。地质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减少地质灾害发生的危险限度。三、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重点防治区域(一)地质灾害易发区1、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原则地质灾害易发区是指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根据地质灾害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结合地质灾害的种类、分布、规模、危害限度及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损失的影响限度,结合临海市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气象、植
19、被、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和各类记录资料,进行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划分。本市地质灾害易发区分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和不易发区()等4级。2、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全市划分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4个、中易发区6个、低易发区1个、不易发区2个。(1)地质灾害高易发区():面积23.87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1.1%,有地质灾害点10处,占地质灾害点总数的27.8%,面密度系数达0.42处/平方公里。里孙高易发区:位于河头镇里孙村一带,面积1.83平方公里,有滑坡1处。区内为低山丘陵区,出露侏罗系火山岩地层,残坡积层厚,工程地质条件差,危害对象为村庄和耕地,里孙村已实行搬迁避
20、险。黄坦洋高易发区:位于白水洋镇北部黄坦洋一带,面积6.6平方公里,有滑坡2处。区内为低山丘陵区,岩性为二长岩岩体,残坡积及强风化层厚,工程地质条件差。区内重要的人类活动表现为削坡建房、修路及石材矿开采,受威胁人口44人。台州中学高易发区:位于古城街道台州中学西侧一带,面积0.85平方公里,有滑坡1处。区内为丘陵岗地,出露白垩系朝川组地层,残坡积层较厚,工程地质条件差。区内重要的人类活动表现为削坡建房,受威胁人口数百人。白箬潭高易发区:位于沿江镇南部一带,面积14.59平方公里,发育滑坡6处。区内为低山丘陵地貌,出露地层为第三系玄武岩、侏罗系火山岩和白垩系高坞组地层,残坡积层厚,工程地质条件差
21、。区内重要的人类活动表现为削坡建房、修路及矿山开采,受威胁人口共85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防治和监管规定重要是:建立较为完善的群测群防、防灾网络,建立应急反映系统,规范人类工程活动,加强汛期巡查。危害限度大的地质灾害点及时安排资金进行勘查、治理或搬迁避让。对其他地质灾害点,要根据实际发展状况和综合治理能力,分期进行防治。对于区内的工程建设项目要严格执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逐步减少由于人类工程活动而引发的地质灾害。对于区内各类矿山,要结合矿山自然生态环境,做好保护与治理规划,贯彻矿山环境保护工作。(2)地质灾害中易发区():面积298.67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13.76%,有地质灾害点19
22、处,占地质灾害点总数的56.5%,面密度系数达0.06处/平方公里。东塍中易发区:位于东塍镇北部千洋分水岭一带,面积67.31平方公里。有滑坡4处,潜在泥石流1处,区内属低山丘陵地貌,断裂构造发育。出露地层为朝川组、小平田组、高坞组,岩性为沉积岩、火山岩及石英闪长岩岩体,工程地质条件较好,但人类工程活动强烈,重要表现为削坡建房、修路、矿山开采等。地质灾害点稳定性差,受威胁人口40人。白水洋中易发区:位于白水洋镇北西部官溪龙泉黄坦洋一带,面积75.26平方公里。区内属低山丘陵地貌,断裂发育。出露地层为朝川组、小平田组、高坞组,岩性为沉积岩、火山岩及二长岩岩体,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区内人类工程活动重
23、要表现为削坡建房、修路、矿山开采。古城中易发区:位于古城街道台州中学七里一带,面积4.18平方公里。有滑坡1处。区内属盆地边沿丘陵山区,出露地层岩性为侏罗系火山岩、白垩系朝川组沉层岩地层,断裂构造发育,工程地质条件较差。人类工程活动重要表现为削坡建房和修建公路。区内人口密集,公路网发达,滑坡威胁公路交通安全。前岩中易发区:位于东塍镇前岩邵家渡茶山村一带,面积10.26平方公里。有滑坡2处。区内属低山丘陵区,断裂构造发育,出露地层为侏罗系火山岩,人类工程活动重要表现为修路和景点开发,危害限度较大级1处,发展趋势属稳定性差的2处,受威胁人口20人。景山中易发区:位于括苍镇景山永丰镇缸窑一带,面积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临海市 地质灾害 防治 规划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a199****6536】。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a199****6536】,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