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专业群建设方案.doc
《机电专业群建设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电专业群建设方案.doc(15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现代化专业群建设 机电技术应用 专业群建设方案 学校名称 江苏省丹阳中等专业学校 专业群名称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 专业群 所涵专业(代码) 1机电技术应用(051300) 2机械加工技术(051200) 3数控技术应用(051400) 核心专业(代码) 机电技术应用(051300) 项目负责人 谭星祥 所属专业部 机电部 目录 一、需求论证 二、建设目标 三、建设思路 四、建设内容 五、保障措施 江苏省丹阳中等专业学校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建设方案 一、需求论证 (一)产业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经济突飞猛进,技术改造、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不断产生,机电技术应用领域得到大力拓展,在各类加工制造行业中应用极其广泛。机电行业的飞速发展必然需要大量的机电技术应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正式印发《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标志着中国第一个以现代化建设为主题的区域规划正式颁布实施.包括范围江苏苏南地区包括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和镇江五市,地处长江三角洲核心区,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国经济社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苏南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走在全国前列,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规划明确,围绕到2020年建成全国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到2030年全面实现区域现代化、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达到主要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重点推进经济现代化、城乡现代化、社会现代化和生态文明、政治文明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将苏南地区建成自主创新先导区、现代产业集聚区、城乡发展一体化先行区、开放合作引领区、富裕文明宜居区。为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十三五”期间丹阳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全力打造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柱的丹阳现代产业体系新格局.继续发展以工程机械、汽车及汽车零部件、数控机床、仪器仪表、五金工具等产业为重点的装备制造业。截止2015年末,有规模的机电类企业达2000多家,拥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00家、高新技术产品120个,把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好,不断提高学生质量,是我校专业建设的重要使命. (二)社会需求 据丹阳市统计局2015年调研数据显示,2015年丹阳市人才需求总量比2014年增长了11。71%;人才需求排名前列的专业依次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数控、电子与信息、眼视光与配镜、市场营销、电工、化工、建筑、会计、汽车、,以上十大类专业的人才需求量占需求总量的83.01%,其中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人才最为短缺。 目前丹阳机电行业从业人员超过3.5万,每年中级技工需要3000多人,高级技工需要1000多人.而丹阳市每年机电类专业毕业生只有270人左右,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尤其是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机电一体化设备维修改装、数控车工、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数控维修、车工等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短缺,为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三)现有基础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开办于1984年,国家第三批示范校建设中是我校重点建设专业及十二五期间江苏省首批职业学校品牌专业.数控技术应用江苏省职业学校品牌专业、机械加工技术江苏省合格专业,机电实训基地十二五期间建设成为江苏省高水平示范实训基地,数控实训基地是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 1.课程改革基础:2007年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被确定为江苏省课程改革实验点.2014年6月份本专业群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开展了广泛的市场调查研究,制订了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标准、人才评价标准,并编写《车工技能》、《数控车技能》等6本项目化校本教材,初步形成了“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专业群课程体系,把贴近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的“典型机电类产品制造、加工、设备安装、调试、维护"作为课程的内容,实现课程与职业资格标准的衔接。毕业生双证获取率达100%,就业率达98%,近三年获得省技能大赛一、二、三等奖共34个。 2.师资队伍建设基础:本专业群现有专任专业教师32人,其中本科率100%、双师型教师比例达81.25%;江苏省职教领军人才1人、镇江市骨干1人、丹阳市学科带头人3人、丹阳市教学骨干3人、硕士研究生10人。近三年专业教师研发的一种直线式时钟、一种多功能跑步机、一种拐臂式注塑模具获国家专利,参与《江苏省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主编江苏省中职学校《电气系统安装与调试》课程标准。 3.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基础:建有机电专业校内实训基地一个,设备总值1309.5462万元,拥有22个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及23个校外实训基地。 4.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近年来,专业群内各专业建设水平稳步提高,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毕业生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好。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社会声誉好。据调研组调研数据:各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高达95.57%,半年后就业率为98%,毕业生平均起薪额1800元,毕业一年后平均月薪高达2500元。 二、建设目标 围绕地方经济和新兴产业发展需求,以服务现代制造业为目的,面向现代制造技术工作岗位,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统筹我校现有的专业布局,以省级品牌专业“机电技术应用”为核心,省级品牌专业“数控技术应用”为骨干,涵盖“机械加工技术”建设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整合现有教学资源,以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为核心,完善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相关专业体系,建设公共服务与管理平台;融汇企业文化,倡导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着力提高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和专业、课程开发能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建设专兼结合教师团队;加强校企互动,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科技服务活动,建设多功能、开放式、共享型实践教学基地;校企合作,探索以“工学交替、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重构“专业+平台”专业课程体系. 通过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建设,发展和丰富学校三位一体的办学特色,以内涵丰富特色,以特色提升水平,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办学实力和辐射能力。把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建设成为省内知名,市内一流;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方面走在全省的前列;在与此相配套的管理制度改革方面成为示范.为丹阳先进制造业提供人才支持。 三、建设思路 1.以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工学交替、双证融通"专业群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行业企业共同参与调研分析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岗位职业能力,以核心技能训练为重点,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完善与工学交替相适应的各种管理制度,加强过程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将职业标准融入课程标准,完善课程体系.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核心专业课程标准,将技能考证、行业标准、职业规范等融入课程标准,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设置专业课程,调整和优化原有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3.建设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制定专业教师培养计划,以专业负责人为核心,以“双师”培养为重点,加大引进兼职教师力度,全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过硬的优质“双师”教师团队。 4。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实训基地建设水平。按照构建、扩充、完善“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室的思路,建设能够满足校内实训和对外培训需求的校内实训基地,提高实训基地管理水平.继续深化校企合作,寻求多途径的合作渠道,积极主动地与企业开展不同形式的合作,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并加强内涵建设。 四、建设内容 (一)构建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 以丹阳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为依据,以服务现代制造业为目的,面向现代制造技术工作岗位,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准确把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定位和发展方向,主动适应现代制造业工作岗位群的需求,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宗旨,以提高质量为基本任务,以促进就业为行动导向,以服务发展为主要目标”的办学方针,以创新人材培养模式为主线,按照“工学交替、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通过对校企双方的资源需求进行深入分析,以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学生职业素质为核心,构建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基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制定校企合作制度,使校企合作运行常态化、制度化.如下表1所示。 表1 校企合作制度化构想 分类 编号 相关制度内容 制度制定目的 校企合作管理 1 校企合作委员会章程 建立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拓宽校企合作领域,深度融合校企合作内涵. 2 专业指导委员会章程 接受校企合作委员会指导及工作检查;实施校企合作建设项目;指导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 3 校企合作办公室 规范校企合作办公室工作职责,为校企合作运行提供服务保障,为校企合作提供全程支持和服务。 4 校企合作先进技术应用,成果共享办法 校企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吸纳消化先进的科研技术成果,服务 专业的教育教学工作与行业的技术应用,加速先进技术、科技成果产业转化。 5 校企合作捐赠设备管理办法 建立校企合作捐赠设备管理办法,完善学校设备捐赠管理办法,推 设备捐赠管理规范化。 教学管理 6 校企合作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 专业建设与合作企业发展战略相关、符合行业前沿应用技术要求、适应岗位变化人才升级的专业要求,为区域经 建设和发展提供前瞻性高技能人才支撑。 7 校企实习训基地建设管理办法 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实训基地实施保障制度;确保校企协同管理,提升实习实训教学效果,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 和准则. 8 顶岗实习管理规程 确保顶岗实习教学环节落实校企合作共同育人,过程共管,达到实训实习的教学效果. 就业管理 9 进一步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 意见 进一步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有效推动校企合作就业. 人事制度改革 10 行业企业专家、领军人物、兼职教师聘用制度 搭建兼职教师实践教学、 与教改、参加培训、申报教研教改成果的平台. 11 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制度 以校级名师工作室建设为抓手,教师制定三年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完成所承担的专业课授课、科研、创新等任务。 12 校企兼职教师聘任办法 建立校企兼职教师聘任,推动校企之间的战略、资源、业务、人员的融合,形成激励机制。 13 校企人员互聘及岗位轮换管理办法 建立校企人员互聘及岗位轮换管理办法,实施多形式、多途径、多方向办学。 社会服务制度 14 鼓励校内专业教师深度参与行业企业技术创新和研发实施办法 将专业教师参与企业技术研发、服务等按全面履行岗位职责认定,并折算为课时量,保证专业教师的收入,调动专业教师开展科技服务的积极性。 15 社会培训工作方案 充分发挥高职教育的社会服务职能,统筹全校对外培训工作,提高学院办学的社会效益。 (二)探索校企合作的专业群人才培养运行机制 在校企合作委员会及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与企业(行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时调整专业定位,以企业满意度为人才培养质量核心指标,深化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教学改革,共同落实专业建设与课程开发、课程实施、社会服务与培训等工作。专业群以校企合作为平台的人才培养流程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流程总体框架 (三)构建“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专业群课程体系。 1.课程体系建设框架 在学校校企合作委员会的指导下,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现场专家和专业骨干教师组成专业课程体系开发团队;深入企业进行调研,了解现代制造业岗位群岗位工作流程,通过分析、整合和提炼,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工作流程各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核心能力和态度,并融入国家职业标准,确立课程模块的细节;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专业群课程体系。 图2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课程体系框架 2。课程体系建设内容 第一,以培养目标体系为依据构建理论教学内容体系 在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中,理论教学体系主要由中职人才培养所必需的基础文化课程、平台课程及专业方向课程构成. 1)整合专业群公共技术领域课程,设置底层共享课程群。通过专业群所面向的岗位群(见表1)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形成了岗位群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体系见表 2)。设置底层共享课程群,培养中职学生专业单项能力和素质目标以及相应知识内容的学习。因此,我们根据各专业群课程体系整体设计的目标定位要求,各门核心课程按其课程职业能力预设目标,把培养学生面向现代制造业岗位群完成典型工作任务中的能力以及应具备的知识、技能与素质要求作为选取教学内容的依据,以“教学做合一”的方式作为主要教学模式,以项目课程和案例教学作为课程开发的主导模式,以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作为主要教育技术手段,对技术平台核心课程群实施综合化改革. 表1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各专业面向的岗位 专业 主要职业岗位 次要职业岗位 岗位群 机电技术应用 机电设备的制造 机电设备的安装 机电设备的调试与检测、机电设备的运行与管理、机电产品的维修、机电产品的销售 先进制造技术岗位群 数控技术应用 数控车加工、数控铣加工 普通机床操作工 机械加工技术 普通车床加工、普通铣床加工 数控机床操作工 表2 职业岗位、任务、能力 主要职业岗位 主要工作任务 需具备的主要能力 关联课程 1.机电设备的制造人员 2.机电设备的安装人员 3。数控维修人员 4.机电产品的销售人员 5。数控机床操作工 6.机电设备调试维修人员 7.普通机床操作 机械零件的一般加工 能读懂机械零件图,会测绘机械零部件,并用CAD软件制图 机械制图、CAD/CAM技术应用 能看懂机械加工工艺文件资料 机械基础 能合理选择机械加工方法,正确选用夹具 能掌握多工种机械加工技术,合理选用金属切削机床 会选用并修磨切削刀具 会选用测量量具,控制、修正加工质量 会按图加工出合格的机械零件产品 掌握安全操作规程,能按文明生产要求工作,具有良好的机械加工操作习惯 熟练操作常用数控机床 熟悉数控机床的电气控制原理及电气控制一般常识 电气系统安装与调试 熟悉数控机床常用种类及工艺特点、发展趋势 数控车床结构与维护、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液压与气动系统安装调试 熟悉数控机床主轴、刀架、进给系统的控制方式和特点,能熟练操作相应机械的运动 熟悉传感、检测与流体控制技术,能判断相应元件的作用与状态 能手工编制一般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并试切削 机械零件的数控加工 能根据图样进行数控加工工艺分析编制工艺文件 数控车削技术训练 能编制较复杂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 会正确校验并修改数控加工程序 会对数控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养 具备相应工种高级工操作技能等级水平 数控车(铣加工中心)削编程与加工技术训练 CAD/CAM软件应用操作 熟练运用一种CAD/CAM软件 CAD/CAM技术应用 能熟练掌握CNC通讯接口技术 能运用一种CAD/CAM软件实施数控加工 数控设备管理与维护 熟悉生产一线设备管理规范与制度 数控机床装调维修技术训练、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技术、PLC编程与应用技术 会计划、组织实施数控设备的保养活动 会检测一般数控设备的主要精度指标 能计划、组织数控设备的合理使用及精度修复 产品质量检验与控制 熟悉现代企业质量管理与认证体系 机械加工检测技术 能运用质量管理与控制理论组织班组生产 能分析与处理数控加工产品的一般质量问题 能对改善产品质量提出合理化建议 第二,按照“就业导向”的指导思想,设置专业方向课程 按照“就业导向"的指导思想,在专业方向课程设置上,围绕专业方向所服务面向的现代制造业,重点针对学生就业岗位,加强知识、能力培养. 1)针对学生从业的岗位,开发形成一组以岗位专项能力训练为目标的中层分立课程群; 2)从业岗位不是很明确时,则与典型的服务面向企业的业务骨干一道,针对学生从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具有综合实训项目特征的专项能力,设计高层互选的课程群。 强调工作过程完整的综合实训,综合化核心课程的学习还不足以使学生具备岗位群内完成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综合职业能力.以“典型工作任务和完整工作过程"的思路设置综合实训这一综合实践环节。通过一组相互有机关联的综合实训项目将单项能力的实践融入具有完整工作过程的典型工作任务的完成过程中,使学生通过综合实训项目的训练,形成职业领域应具备的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及职业素质的养成训练,同时也为今后职业生涯中可能的职业迁移打下了基础。 3。构建基于工学结合的“双循环”专业群实践教学体系。以“专业群”对接“职业岗位群"为目标,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本位,以改革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为突破口,创新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的实践教学体系。以专业群内各专业的岗位通用技能与专门技能训练为基础,系统设计实训体系,整合核心专业与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资源,分类组建实训基地。通过“模块化”和“项目化”的形式,开展实训教学内容的系列化建设,构建了以“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为特征的“双循环"实践教学体系。 (四)构建“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 1。通过“项目引领,任务驱动”,形成“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按照“工学结合”的总体思路和岗位目标所需能力培养要求,结合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根据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与预设能力培养目标,完成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设计教学难度层层推进的若干课程项目来引领,每个项目有几个任务来驱动,要求用“教、学、做一体”(见图3)教学模式来实施。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的工作过程,使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项目实施中教学、学生在完成项目中自主学习探究、掌握相关技能,在解决问题中提高能力,从而有序地实现教学目标。同时,校企共同参与教学评价。 图3融“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示意图 2.构建技能竞赛平台,激发学生潜能。组建技能竞赛团队,参照国家、省、市技能竞赛方案,共同研制学校技能竞赛方案。每项竞赛由一个专业教师和一个企业专家作为负责人。每年校技能节机电应用技术专业群学生全部参与车工、钳工、数控维修、单片机、机电一体化等项目竞赛,优秀学生参加市级、省级比赛,由此激发学生潜能和团队协作精神。竞赛过程中更注重实际操作的训练,这些学生毕业后能适合现代制造业岗位的要求,更好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3.建立创新工作室,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建立“创新工作室",开展“教、学、做、证、赛”等工作,全面提升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提升创新创业对专业的影响力与辐射力。工作室负责人(石金炳)带领学生进行各类创新、创业、竞赛等活动。创新工作室以两年为一个工作周期,机电部具体负责创新工作室运行情况的评估考核等业务工作。 4.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完善课程资源,以虚拟项目改造传统教学模式.虚拟仿真实训教学软件,信息量大、内容新颖、再现现场和岗位作业过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教学,以虚拟仿真项目为载体,创新教学模式,改变教学面貌,推动课程改革. (五)构建以精品课程为核心的专业群共享教学资源。 目前专业群内相关专业已建设有省级教学资源2门(1门主持、1门参与)。建立学校精品课程教学平台并发挥了专业群内已建成精品课程的作用,把精品课程资源转化成专业群共享教学资源.以企业技术应用为重点,在精品课程的基础上,校企共同开发了《PLC编程与应用技术》、《液压与气动系统安装调试》、《电气系统安装与调试》虚拟实训室、《数控车》、《数控铣》仿真操作系统.按照核心课程群与专业相关课程的内在逻辑关系,建设由优秀数字化媒体素材、优秀教学案例等教学基本素材构成的、可不断扩充的开放式专业群教学支持系统,实现信息化教学资源在专业群内的广泛共享。 1。专业核心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 依托专业群指导委员会,在充分的行业企业调研基础上,根据岗位任职要求确定专业能力体系;在机电岗位人才能力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核心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地位与作用和能力培养任务。对7门专业核心课程准确定位,制订课程标准,建设丰富的教学资源,其中4门课程建设成精品课程。成立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行业企业专家参加的课程开发小组,共同制订专业核心课程标准、精品课程遴选条件和评审方案,保证资金落实到位,列入正常工作计划逐一推进. 2.教学资源建设 制定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资源建设方案,在现有的校本教材基础上,完成4门特色校本教材,配套建设教学资源。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成果表 序号 重点建设任务 责任人 完成 时间 最终成果 1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刘锁林朱晓忠 2015。4 (1)市场调研报告和专家论证报告; (2)滚动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实施性教学计划; (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校级课题结题资料。 2 课程体系建设 刘锁林朱晓忠石金炳 2015.4 (1)7门专业核心课程标准; (2)完善“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本位”课程体系的资料; (3)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标准的总结。 3 精品课程建设 谭星祥 刘锁林朱晓忠石金炳 2015.4 (1)《机械制图》精品课程; (2)《机械基础》精品课程; (3)《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精品课程; (4)《PLC控制技术基础》精品课程. 4 教学资源建设 谭星祥徐泓 2015。4 (1)《钳工技能》、《维修电工技能》、《车工技能》、《数控车工技能》4门特色校本教材、课件、校内自学网站、考试题库; (2)技能竞赛试题库. 5 教学模式改革 谭星祥徐泓 2015。4 (1)“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改革方案和过程性资料; (2)系统化技能竞赛平台; (3)建立一个“创新工作室”; (4)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模式的课题资料; (5)教学模式改革案例集. 6 评价模式改革 谭星祥 刘锁林朱晓忠石金炳 2015。4 (1)实习成绩鉴定改革调研与方案、人才评价模式改革方案; (2)项目课程学习评价表(自评、互评、师评); (3)学生顶岗实习鉴定表及分析说明; (4)用人企业对毕业生工作意见反馈表; (5)家长评教反馈表及分析说明; (6)教师改进教学的相关资料。 校本教材编写计划表 校本教材 主编 参编 《车工技能》 刘锁林 贡珍君 (企业) 刘小明 汤志强 马兆平 《钳工技能》 朱晓忠 杨俊民 (企业) 张民杰 荆小正 吴小芳 《数车技能》 陈豪 张杰 (企业) 陈军锋 徐金红 江新芳 《数铣技能》 黄国民 柴鹏清 (企业) 徐泓 郭燕 秦玉婷 《维修电工技能》 石金炳 陈建良(企业) 倪菊仙 张宏 虞年君 许小军 《PLC应用技术》 谭星祥 陈建良(企业) 田建平 虞年君 王欢 精品课程建设任务 课程名称 负责人 团队人员 PLC编程与应用技术 石金炳 倪菊仙 虞年君 许小军张宏巢峰 俞锦泉(企业)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 谭星祥 王欢 田建平 毛国忠 孙国军 陈卫娟 朱瑞花 (企业) 王爱仙(企业) 机械制图 刘锁林 陈军锋 赵菊林 赵建华 王斌 陈娟 贡珍君 (企业)张杰(企业) 机械基础 朱晓忠 潘柏林 徐泓 黄国民 江新芳 郭燕 马兆平 杨俊民(企业) 慕课建设任务 课程名称 负责人 团队人员 PLC编程与应用技术 石金炳 石金炳虞年君 许小军张宏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 谭星祥 毛国忠 陈卫娟 王欢 田建平 孙国军 机械制图 刘锁林 赵菊林 赵建华 王斌 陈娟 机械基础 朱晓忠 潘柏林 徐泓 黄国民 郭燕 马兆平 教学资源建设任务 课程 负责人 团队人员 钳工技能实训 朱晓忠 张民杰 赵菊林 赵建华 张文龙(企业) 维修电工技能 石金炳 王欢 田建平 许小军 寇志刚(企业) 普通车工实训网络学习 黄国民 贡珍君 陈豪 张伟民 杜建中(企业) 机械基础 徐泓 潘柏林 郭燕 马兆 江新芳 杨武松(企业) 试题库 课程名称 负责人 团队人员 机械制图 赵菊林 赵建华 王斌 陈娟 温宝军(企业) 机械基础 黄国民 徐泓 黄国民 郭燕 马兆平 朱涛(企业)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 潘国平 毛国忠 陈卫娟 王欢 史文杰(企业) (六) 人才评价模式改革 创新评价方法与手段,构建由学校、社会、行业、企业多方参与、从学生理论知识掌握到操作技能进行学生自评、互评、教师(师傅)点评等形式多样的评价体系,采用学生实习报告与现场技能考评相结合、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与结果鉴定相结合的考评制度,引入行业标准、职业岗位标准对教学质量、学生学习成效进行评价。 (七)师资建设 构建专兼结合“双师”型师资教学团队。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师资队伍的建设方案以提高教师队伍层次,培养“双师"型教师和优化教师结构为重点,采用积极培养和努力引进、以内为主、以外为辅、聘请结合的方法来加快师资队伍建设的步伐,根据专业群教学需要,通过校企“互聘、互兼”双向交流的团队合作机制,发挥不同专业背景和工作经历教师的优势,提升教学团队的教学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打造了一支具有现代职教理念、教学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的高水平“双师型”专业群教学团队。 1.专业负责人培养 培养目标:从现有中青年骨干教师中选拔和培养3个专业负责人。 主要培养路径:制定专业负责人培养方案和考核方法,实施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模式,将教学课改、教研科研、技能竞赛、培训考核等纳入团队建设.通过重点培训、国内外调研考察、向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等途径,培养专业带头人。 2.骨干教师培养 培养目标:在现有名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带领下,重点培养4名骨干教师。 主要培养路径:对重点培养的骨干教师,制定《骨干教师培养方案》,以“两课”评比、技能大赛、创新大赛、信息化比赛等活动为抓手,通过进修培训、到企业锻炼和“双师"培训,使其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素质、教学能力和技能水平,取得“双师”证书,成为业务精湛、充满活力、善于创新的骨干教师和县、市学科带头人。 3.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建设目标:建成一支由7人组成知识结构合理,技能水平优秀,职称结构适当,老中青比例协调,业务精良的兼职师资队伍。 主要建设路径: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将企业、行业专家、机电类高级技师聘请来校参与教育教学,建立兼职教师库. 4.双师型教师培养 培养目标:93。75%的专业教师达到“双师型”教师要求。 主要培养路径:制订《“双师型”教师培养方案》和《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制度》,从经济上给予补贴,从政策上给予倾斜,敦促教师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建立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迅速成长的保障机制.重视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的实效,使教师通过下企业能熟练掌握机电职业岗位技能,使93。75%的专业教师达到“双师型"教师要求。 5。教学团队建设 建设目标: 依托创新工作室、技能竞赛、课程开发等教学团队,在创新大赛、技能竟赛、课程开发、青年教师培养等方面取得较大的成绩。 主要建设路径:通过组建创新工作室和技能竞赛工作室,以此为平台,制定各项培养计划,通过校企合作,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形成老中青三结合、职称学历较为合理的教学梯队型团队.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师资队伍建设任务表 项目 类别 人数 专任专业教师学历情况 专任专业教师职称情况 骨干教师建设情况 “双师型”建设情况 专任 专业 教师 兼职教师 研究 生 本 科 高级 职称 中级 职称 初级 职称 验收时 32 7 10 22 15 11 6 7 26 21.9% 31.25% 68。75% 46。9% 34。4% 18。75% 21.9% 81.25% 发展规划 32 12 12 20 19 9 4 11 30 37.5% 37.5% 62.5% 59.4% 28。1% 12.5% 34.4% 93.75% (八)构建融合企业管理理念的专业群教学管理运行机制。成立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建立由行业企业代表、相关专业负责人、学生代表等利益相关方参与的专业群建设组织管理形式,建立健全专业群建设管理制度,协调专业群内各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资源共享与互补,通过柔性化的专业管理与课程组织,提高专业拓展和滚动发展的能力.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创新专业群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将企业先进的管理方式运用到专业群教学管理中来,对学生顶岗实习实施“企业导师制”,建立起“企业、学校、学生”共同参与的专业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 1。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建设 完善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制定和完善校企合作管理办法、校内外实训基地管理、教师下企业实践、学生顶岗实习等相关规章制度,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定期召开工作会议,负责指导专业群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平台,根据区域机电企业的发展变化进行技能训练,增加教师与企业专家共同交流的活动,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依托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对专业群设置调整、发展规划、教学计划、实训基地建设、课程结构调整等提出意见建议。采用联合、共建、融合等方式将工学结合贯穿于整个过程,构建贴近专业的具有特色的校企合作模式,实现生产与教学融合、学校和企业共赢. 2.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在现有设备基础上,再建或充实单片机、数控维修、机电一体化、电器设备安装、仿真典型机电产品生产调试维修五个实训室,更新部分实训设备。突出职业岗位需要,引进企业文化,建设体现生产性实训环境,以利于学生在职业活动环境中进行岗位实务训练或仿真训练,提高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3。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加强与行业、企业合作建设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力度,从计划、方案到运行、文化布置等,相关企业全程参与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学校在重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同时,积极加强校企合作,使校内、校外实训基地优势互补,为学生创建更好的实习实训平台,促进技能水平不断提高。计划两年内在丹阳市内或周边地区与4家规模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更好地满足学生顶岗实习的需要. 4。校企资源共建共享 组建一个由企业技术骨干、校外特聘专家、校内“双师型”骨干教师共同参与的产教研教学研发团队,共同研究开发典型机电类项目化或科研型项目化教学资源库。利用学校现有师资力量和技术条件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每年为不少于2家企业提供生产服务,创造产值不少于10万。 5.顶岗实习管理模式创新,实行企业导师制 探索企业导师制管理模式,即聘请一位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学生顶岗实习导师,从岗位见习、技能操作等方面进行一对一指导,期限六个月,之后具备独立上岗操作能力.制订实习成绩鉴定方案,按照《江苏省丹阳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考核表》进行考核,一是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考核,原则上占总成绩的70%;二是学校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的顶岗实习进行评价,原则上占总成绩的30%。 (九)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完善培训场地建设,满足对外培训和考核的需要,积极开展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城镇居民就业与再就业培训、转业军人培训、企业职工培训等,社会培训人数每年不少于1000人次。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任务表 序号 建设成果 具体内容 完成时间 责任人 1 加大调研力度,建立或充实5个实训室 充实单片机实训室、建立数控维修实训室 2014年4月 刘锁林 石金炳 充实机电一体化实训室、充实维修电工设备与考级实训室、建立仿真典型机电产品生产调试维修实训室 2015年4月 2 新增4个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 新增2个 2014年4月 欧阳 向荣 徐泓 新增2个 2015年4月 3 社会培训 企业员工培训场地3个 2014年4月 社会培训人数1000人次 2014年4月 社会培训人数1000人次 2015年4月 14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1.成立项目建设小组.具体负责本项目建设,根据建设进度,细化分解任务,落实责任目标,实施运行管理,保证建设质量.定期报告建设进度,做好过程材料上传和归档工作,及时反映存在问题,接受项目监控、检查和评估。 2。组建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制定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章程,成立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根据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就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及时提出专业群建设发展的指导性意见,参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顶岗实习、实训基地等方面建设工作,充分发挥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 (二)制度保障 根据学校《专业群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办法》,分年度制定专业群建设项目任务分解表,把每项建设内容按工作任务、工作成果、佐证材料、完成时间节点及预算经费加以细化,并具体落实责任人和参与人。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和工作规范,制定工作标准和管理规范。 (三)经费保障 地方投入80万,行业企业投入11万,自筹40万。本专业将在学校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本着透明、公开、高效的原则,使用好专项资金。同时保证各部门资金及时到位,用于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师资队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电 专业 建设 方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快乐****生活】。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快乐****生活】,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快乐****生活】。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快乐****生活】,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