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分享此内容可以赚币 分享](/master/images/share_but.png)
榨菜生产废水m三D治理工程设计方案.doc
《榨菜生产废水m三D治理工程设计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榨菜生产废水m三D治理工程设计方案.doc(42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重庆榨菜生产废水1000m3/d治理工程 设计方案 浙江大学能源工程设计研究院 五月 重庆榨菜生产废水治理工程 设计方案 浙江大学能源工程设计研究院 五月 重庆榨菜生产废水治理工程 目 录 重庆榨菜生产废水治理工程设计项目责任表 重庆榨菜生产废水治理工程设计方案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设计依据 第三章 废水解决工艺设计 第四章 重要构筑物与设备设计 第五章 总平面与废水解决站区布置 第六章 建筑与结构设计 第七章 供配电设计 第八章 仪表与自控 第九章 给水排水及消防 第十章 分析化验与分析仪器 第十一章 废水解决站投资估算 第十二章 重要经济技术指标分析 第十三章 工程建设周期 第十四章 工程业绩、总承包、交接及售后服务 附图 废水解决站工程总平面图 废水解决站工艺流程图 重庆榨菜生产废水治理工程 设 计 项 目 责 任 表 设 计 单 位: 浙江大学能源工程设计研究院 工程设计证书: 国家建设部121013-sy号/国家环保总局乙级970104号 工程征询证书: 工咨乙号 院 长: 严建华(专家) 分管副院长: 张砺彦(高级工程师) 副总工程师: 詹伯君(专家级高级工程师) 设计负责人: 詹伯君(专家级高级工程师) 工艺: 王琦峰(工程师) 刘龙怀(助理工程师) 电气: 黄 号(助理工程师) 自控仪表: 曹扬庆(高级工程师) 设备: 刘加隆(专家级高级工程师) 土建: 邹传仁(硕 士) 总撰稿: 刘龙怀(助理工程师) 校对: 詹伯君(专家级高级工程师) 审定: 张砺彦(高级工程师) 地址: 310027杭州玉泉 浙江大学 机械能源学院5楼 电话 : 0571-87953372,87951621 传真: 0571-87953372,87951621 E-mail: 重庆榨菜生产废水1000m3/d治理工程 设计方案 工程编号:ZDNY202310 浙江大学能源工程设计研究院 第一章 概述 1.1 前言 重庆榨菜公司重要从事榨菜及榨菜酱油生产,其生产废水治理工程是国家三峡库区废水治理项目。 对于榨菜行业高盐、高COD、高BOD废水治理难度较大,工程量较大等特点,重庆榨菜公司委托我院进行方案设计。 榨菜生产废水COD高达3000mg/L,盐度、有机物浓度及氮、磷浓度均很高,直接排放严重影响了三峡库区水体水质和生态环境,对库区民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带来不良影响。需对榨菜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治理达标后排放。 我院根据同类废水解决工程实践和相关废水解决项目实验研究数据,按照建设单位规定,提出《重庆榨菜生产废水治理工程设计方案》,供环保管理部门和公司领导审阅。 1.2 设计原则 1、榨菜生产废水经本废水解决站解决后达成《废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排放标准。 2、严格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有关法规,按规定的排放标准,使解决后的给水、废水和回用水各项水质指标达成且优于标准指标。 3、采用先进、合理、成熟、实用、可靠的解决工艺,投资经济合理,并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工艺设计与设备选型可以在生产运营过程中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调节余地,能适应水质、水量的变化保证出水水质稳定、达标排放。 5、在运营过程中考虑运营管理维护方便,操作自动化限度高,便于操作管理、便于维修、节省动力消耗和运营费用。 第二章 设计依据 2.1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11.29 2.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 2.3《室外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J14-87 2.4 重庆大学提供的基础资料和数据 2.5设计水量及水质 各榨菜废水厂生产废水解决站设计规模 榨菜厂 榨菜厂规模(万吨/年) 榨菜废水厂规模(m3/d) 1 2.5 扩建1000后达成1400 2 2.5 1000 3 3(榨菜) 1800 4 2 900 5 1.65 扩建500后达成800 6 4 1600 7 1.5(榨菜 900 8 2.50 1250 9 0.50 250 10 0.50 250 合计 19.90 10150(新建、扩建9450) 说明:本方案采用2号榨菜厂数据,即1000m3/d规模设计。 根据重庆市涪陵区环境保护监测站对榨菜厂重要排放口水质监测结果见表: 榨菜废水监测结果一览表 样号 水量 (m3/班) 监测项目 pH SS(mg/L) COD(mg/L) BOD5(mg/L) 氯化物(mg/L) 1淘洗 45 6.90 1072.0 2184.2 706.6 6348.0 2脱盐 45 4.86 1113.0 8091.8 3606.5 33489.6 3压榨 10 4.60 2657.0 19637.3 8667.2 79457.4 4杀菌 170 8.10 37.0 9.9 1.4 15.5 5腌制 / 4.38 10578.0 52300.4 23882.6 106467.0 加权平均 5.4 485.9 2446.2 1040.7 9592.9 备注 加权平均值的计算不涉及腌制工序用水 结合监测测定的结果(混合水样),拟定榨菜废水解决站的进水水质为: CODcr 3000mg/L; BOD5 1200mg/L; SS 500mg/L; NH3-N 60mg/L; 盐(以Cl-计) 9600 mg/L; 磷酸盐(以P计) 20mg/L。 2.6解决标准 解决出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一级级标准。 指标名称 CODcr (mg/L) BOD5(mg/L) SS (mg/L) 色度(倍) NH4-N(mg/L) 磷酸 (以P计) (mg/L) pH 数 据 ≤100 ≤20 ≤70 ≤50 ≤15 ≤0.5 6-9 2.7设计范围(暂定) 废水解决站设计范围涉及:废水解决站内的废水解决工艺、土建、电气和自控。 废水解决站1m以外的废水进水管路、排水管路、污泥外运、自来水进水管等,由重庆榨菜公司负责实行。 第三章 废水解决工艺设计 3.1产品生产工艺及废水来源 榨菜生产工艺流程及榨菜生产废水产生环节 榨菜生产工艺流程见下图。 废水 废水 废水 至废水站 废水 青菜头 第一次腌制 修减看筋 第二次腌制 第三次腌制 制榨菜酱油 淘洗 切分 脱盐 脱水 拌料 计量 装袋 热合 杀菌 冷却 吹干 成品 腌制液 腌制液 浓缩后回用 浓缩后回用 将青菜头人工放入混凝土腌制池,逐层加入各种辅料和食盐,并采用踩池机踩压实。发酵池装满后用防水布遮盖,并用沙石封闭。第一次腌制所需时间约7天,腌制后出水的盐份浓度为2%;第二次腌制所需时间约15天,出水盐份浓度为7%-8%;第三次腌制所需时间约2个月,最后出水盐份浓度为12%-14%。根据所收购原料的不同,腌制时间的不同和产品规定的不同,通过一次或多次倒池,腌制时间最多达半年以上,检查达成标准规定的指标后,根据每日生产计划,用起吊设备出池送入榨菜精加工车间。 榨菜经人工修剪、剔除老筋后由整理输送机、淘洗输送机送入滚筒淘洗机内,清洗去除泥砂和杂质,通过切分机切分,自动脱盐机脱盐,压榨脱水机脱水,按不同的产品配方加入各种辅料,然后通过计量、充填、真空包装。包装后的榨菜经金属检出机、选别后由输送带送入杀菌冷却机进行巴氏灭菌,杀菌温度100oC,冷却至30 oC。灭菌后的软包装榨菜经检查合格后,进行装箱打包并运至成品库。 在淘洗过程中,30吨榨菜需100m3水进行淘洗,淘洗过后的出水中盐份浓度为1%。然后再通过金属检出机、输送带和切菜供应机进入切菜机的入料口,被切成丝、块或丁状的榨菜经筛分机除去碎菜屑后,经强化永久磁铁送入脱盐机脱盐至规定的含盐量。脱盐后出水中盐分浓度为4-6%,脱盐水量3-5吨/吨成品。由滤水输送带送至压滤脱水机,脱水后的榨菜由输送带送入计量包装工段。压榨水的食盐浓度为4-6%,水量为0.5吨/吨产品。杀菌冷却水的水量为2吨/吨成品。最后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汇合,经解决后排放。 生产废水重要产生于生产榨菜淘洗废水;脱盐废水;压榨废水;杀菌废水;第一次腌制废水等。 3.2 废水解决关键工艺环节设计 3.2.1 废水特性分析 生产排放的废水重要来自于榨菜生产、淘洗、压榨以及腌制废水,废水超标项目是COD、BOD5、SS、色度、氨氮、磷酸盐等。这类废水富具有机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排入水体后,在微生物水解酶的作用下发生降解,在降解过程中消耗大量溶解氧,极易导致水中溶解氧局限性,使有机物厌氧发酵而导致水体发黑发臭。因此该废水有害无毒,属于高浓度可生化性强的有机废水。 榨菜生产的废水中尚有较多的NaCl,高盐度引起的渗透压会增高对微生物的克制作用。 特别是榨菜第一次腌制废水会在3-6个月后排放,其含盐量很高,将对生化解决工艺产生冲击。必须在车间收集后,采用小泵逐步均匀排放进废水调节池,防止因氯化钠含量过高,对生化解决工艺产生冲击。 榨菜第一次腌制产生的废水中还具有动物蛋白,总氮含量较高,生化解决过程中容易转化为氨氮。 生产中废水排放时间、排水量和排水水质波动性比较大。 3.2.2富盐有机废水解决技术重要内容 我们针对富盐废水中嗜盐菌筛选和改良高效降解菌并对所筛选的菌株和菌群的生长条件做具体研究。依托已有菌株资源和天然高盐样品资源,用高盐废水作为培养基筛选具有高降解活性的菌群,或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废水中特定成份筛选降解目的污染物的高效菌。生长条件涉及涉及盐度、温度、pH值对生长的影响,菌株碳氮源的运用,菌株的产酶性质,重金属离子对菌株的克制作用等。根据实际需要,通过度子生物学手段改良菌株,提高难降解污染物的降解效果。 我们根据菌株的生长特性和高盐废水自身特点,选择和设计合理的微生物解决工艺,分析微生物解决工艺中菌株对污水污染物的降解效果。 我们在优化生物解决过程的基础上适当结合物理、化学解决手段,针对蔬菜腌制行业排放的高盐废水提出经济合理的解决工艺,在宁波设计建造了一个高盐废水解决示范工程。废水排放达成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 3.2.3富盐有机废水解决技术关键点 我们建立了针对富盐有机废水具有快速、高效降解有机物能力的微生物菌株筛选技术;并采用定向富集技术来筛选在富盐有机污水中快速生长的微生物,并根据污水水质分析结果选择特定底物来进行筛选,可快捷的建立降解效果最优的菌群。 我们通过度子生物学技术改良菌株,构建高效降解富盐有机废水的工程菌;对菌种进行改良可解除或突破微生物代谢调控的控制,把原始菌种改导致能在特定条件下进行异常代谢的菌株,这将大大提高菌株的降解效率,获得改良菌株的方法使用随机诱变和重组DNA技术。 3.2.4 废水物化解决工艺选择 对于废水中具有的果蔬皮壳等大颗粒的悬浮物,必须在调节池前大部分去除。可以在调节池前设立格栅,使用人工格栅进行定期人工清除。 由于生产中废水排放时间、排水量和排水水质波动性比较大。必须设计足够大的调节池容量。设计调节池HRT在24小时以上。 混和废水中具有较多的悬浮物,磷酸盐,色度较高,可投加少量硫酸亚铁和石灰乳混凝反映,在初沉池用斜管沉淀方式沉淀,实现较高的去除效率。 3.2.5废水生化解决工艺 由于混和废水B/C比大于等于0.4,生物可降解性好,一般废水生化解决工艺根据挂填料与否有活性污泥和生物膜法工艺。生物膜法相比有较好耐冲击负荷能力和较高解决效率。通过可以挂部分微生物填料,以形成不同微生物相,提高解决效率。 由我院提供的嗜盐菌群,专门针对含盐废水解决筛选和驯化,可大幅度提高废水解决效率。 根据工程经验,为保证脱氮效果和提高解决效率,我们提出了“两段生化解决工艺”(中国专利)的A/O生化工艺。该工艺在调味品、印染、化工等行业已经成功应用,取得抱负效果。 按照反映工程理论,废水解决采用两级反映,以取得最高效率。 废水解决第一段采用好氧解决工艺。在O1段通过高微生物量(SV3050-80%),实现有机物吸附和氧化,活性污泥回流。 废水解决第二段采用兼氧-好氧解决工艺,实现有机物达标去除和脱氮。其中A2段兼氧水解反映,运用厌氧反映中的水解酸化阶段,在兼氧阶段实现反硝化脱氮。同时通过水解酸化后混和废水可生化性能得到改善,保证O2段好氧解决单元工艺效率。 好氧段分两格分别实现有机物达标去除,和具有硝化功能,运用硝化菌转化氨氮为硝态氮。为保证废水氨氮达标,我们采用回流好氧混和液和活性污泥至兼氧池,通过好氧硝化、兼氧反硝化作用实现生物脱氮的目的。 3.2.6生化解决后的后续解决 通过生化解决后,废水尚有一定的SS,且需要回流部分活性污泥保证生化池内活性污泥浓度。 为了保障达标排放,废水解决工艺中考虑增长气浮机进行加药解决,使用PAC进行把关解决,保证达标排放。 3.2.7污泥处置 物化污泥所有进入污泥浓缩池。 二沉池沉淀活性污泥通过管路回流到生化池。多余活性污泥进入污泥浓缩池。 污泥浓缩后,采用污泥泵提高,机械脱水。滤液回至调节池再解决,脱水污泥外运处置。 3.3废水解决工程工艺流程 生产废水 第一次腌制废水 人工格栅 车间收集池 调节池 调节池一 提高泵 提高泵 污泥浓缩池 初沉池 O1池 污泥泵 一沉池 卧螺离心机 A2池 外运卫生处置 O2池 二沉池 气浮池 达标排放 3.4 废水解决工艺流程说明 生产废水进调节池。第一次腌制废水必须进收集池,收集池设在车间里,然后采用小泵提高均匀加入到调节池中。 所有废水先通过格栅去除较大颗粒的悬浮物,防止后续泵、管路以及阀门堵塞。废水自流进入进入调节池,通过曝气均匀水质,实现水质水量调节。 调节池废水由提高泵提高进初沉池,初沉池基本不投药,只去除SS。根据进水pH值和色度,拟定石灰、硫酸亚铁的加药量(铁盐比常规投加量减少50%以上),去除COD、色度、沉淀悬浮物。初沉池前设反映池。初沉池沉淀污泥直接去污泥浓缩池。初沉池可以设pH在线监控系统(建议),保持出水pH8-9。 初沉池出水进入O1池(内挂部分立体弹性填料),采用好氧曝气,吸附和氧化去除有机物,保持SV30在50%以上。控制溶解氧在0.5-1mg/L。出水在一沉池沉淀活性污泥。活性污泥回流到O1池。 一沉池出水进入第二段生化解决工艺。A2池为水解酸化阶段,并实现部分反硝化。池中挂填料,安装潜水搅拌机。使废水中的大分子、难降解有机物转化为小分子易降解的有机物,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 通过水解酸化后的废水进入低负荷的好氧池O2(内挂立体弹性填料,采用微孔曝气)进行好氧生化反映,通过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消耗掉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好氧池混和液部分回流至兼氧池,实现生物脱氮。 为保证脱氮效果,O2池分隔为脱碳池和脱氮池。保证硝化菌在BOD基本降解完后进行硝化反映。 O2生化池出水直接进入二沉池,沉淀污泥部分回流到兼氧池和好氧池。 二沉池出水进气浮池,设立反映池,投加PAC,对生化解决后的残余COD和色度实现加药混凝和固液分离,保证达标排放。气浮池出水排放到环境。 污泥解决:采用两段生化解决工艺后,物化污泥由于投药减少而减少泥量。生化污泥液由于O1池的奉献和生化解决的分段运营,污泥量也减少。物化污泥和剩余生化污泥进入污泥浓缩池浓缩后,通过污泥泵提高,打入板框压滤机脱水,滤液回调节池重新解决,脱水污泥定期外运填埋或送锅炉房焚烧。预计日产生污泥量为0.8-1.6吨。 3.5 预期解决效果 预测位置 CODcr (mg/l) BOD5 (mg/l) SS (mg/l) 氨氮 (mg/l) 色度 (倍) pH 调节池 3000 1200 500 60 300 6-9 初沉池 2023 900 400 60 180 8-9 O1/一沉池 800 1200 120 55 150 6-8 A2/O2/二沉池 90 20 80 12 70 6-8 气浮池 80 15 50 12 40 6-8 排放标准 ≤100 ≤20 ≤70 ≤15 ≤50 6-8 第四章 重要构筑物及设备设计 4.1 调节池 功能说明: 调节池接受生产废水。规定第一次腌制废水收集以后,用泵均匀排入废水调节池。前段设立格栅去除垃圾杂物和悬浮物。穿孔管曝气,均质均量,保证工艺运营稳定。 设计参数: 废水调节池总HRT24h。有效容积:1000m3,30mL*12mW*2m +1.2m 高+ 6mL*6mW*2m +1.2m 高,1座。 调节池预曝气供气量:0.03m3/m2·min。 建筑结构: 钢砼,池顶标高+0.20m。型式:地下式。与生化解决池合建。 设备配置: 人工粗格栅:栅隙5mm,1台,不锈钢。 废水提高泵:65FZB-35-20,42m3/h,15m,5.5kW,2台,1备1用。 曝气风机:3L52WC,25.7 m3/min,5m,37kW,1200转/分,0备2用,2台。与好氧池合用。穿孔管:DN40 :400米。 4.2 初沉池 功能说明: 调节pH值,投加石灰乳/硫酸亚铁,沉淀悬浮物和有机污染物。 设计参数: 平流式沉淀池,HRT4.6h(含反映池)。表面负荷:0.69m3/m2·h,水平流速:0.97mm/s。有效容积:195m3,14mL*4.5mW*3.2m+0.5m高,1座。设3泥斗60°。 建筑结构: 钢砼,池顶标高+3.50m。泥斗底标高-2.00m。型式:半地下式。与兼氧池合建。池顶四周走道板。 设备配置: 反映池搅拌机:1台,0.75kW。 加药设备2套:石灰乳/硫酸亚铁加药槽。配加药搅拌机0.55kW,2台,加药泵0.37kW,2台。 现场加药槽2套:配搅拌机0.25kW,2台。 pH在线监控系统:1套。 4.3 O1/一沉池 功能说明: 运用大容量微生物吸附和氧化废水中有机物,活性污泥在一沉池沉淀并回流。 设计参数: O1池HRT8h,有效容积:335m3,13mL*4mW*5+0.5mH+ 4.5mL*3.5mW*5+0.5mH,1座。 挂立体弹性填料2m,穿孔管曝气。 曝气供气量:0.15m3/m2·min。 一沉池HRT4.6h(含反映池)。表面负荷:0.69m3/m2·h,水平流速:1.00mm/s。有效容积:195m3,14mL*4.5 mW*3.2m+ 0.5m高,1座。设3泥斗60°。 建筑结构: 钢砼,池顶标高+3.50m。型式:半地下式。与物化生化池合建。池顶四周走道板。 设备配置: 立体弹性填料135m3。穿孔管:DN40 135米。 污泥回流泵50GW20-15-1.5,20m3/h,15m,1.5kW,1台。 4.4 A2/O2生化池 功能说明: A2使废水中的大分子、难降解有机物转化为小分子易降解的有机物,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O2通过微生物的氧化分解作用,去除废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 设计参数: A2池HRT16h, 有效容积:670m3,13mL*10mW*5+ 0.5mH 1座。挂立体弹性填料3m,设潜水搅拌机。设立微孔管充氧防止厌氧。 O2池HRT36h,NH4-N负荷:0.04Kg NH4-N/m3*d,有效容积:1500m3,分两格,每格17.5mL*8.5 mW *5+ 0.5mH,1座。挂立体弹性填料2 m,穿孔管曝气,曝气量0.10m3/m2·min。混和液回流比100%,作提高pH用。 建筑结构: 钢砼,池顶标高+3.50m。型式:半地下式。与兼氧池合建。池顶四周走道板。 设备配置: 立体弹性填料:985m3。 碳钢潜水搅拌机:2台,2.2kW。穿孔管:DN40,750米. 混和液回流泵:80GW43-13-3,43m3/h,13m,3kW,1台。 曝气风机:与调节池合用。 4.5 二沉池 功能说明: 沉淀分离好氧池活性污泥,回流污泥,上清液达标排放。 设计参数: 平流式沉淀池,HRT5.7h(含反映池)。表面负荷:0.60m3/m2·h,水平流速:1.02mm/s。有效容积:320m3, 17.5mL*4mW*3.2m+ 0.5m高,1座。设3泥斗60°。 建筑结构: 钢砼,池顶标高+3.50m。型式:半地下式。与兼氧池合建。池顶四周走道板。 设备配置: 污泥回流泵50GW20-15-1.5,20m3/h,15m,1.5kW,1台。 4.6气浮池 功能说明: 投加PAC、PAM混凝悬浮物和有机污染物。保证达标排放 设计参数: HRT1.5h。表面负荷:2m3/m2·h。9mL*4mW*1.8m+0.2m高,1座。 建筑结构: 钢砼,在调节池上部,污泥池边。池顶标高+2.20m。型式:地上式。 设备配置: 反映池搅拌机:1台,0.75kW。 加药设备2套:配加药搅拌机0.55kW,2台,加药泵0.37kW,2台。 现场加药槽2套:配搅拌机0.25kW,1台。 气浮槽溶气泵:LUB403B140L,5.5kW,1台。 刮泥机:1台,0.75kW。 4.7污泥浓缩池 功能说明: 污泥存储浓缩供脱水解决。 设计参数: 有效容积:108m3。6mL*6mW*3+0.2m高,1座。 建筑结构: 钢砼,池顶标高+0.20m。型式:地下式。与调节池合建。 设备配置: 污泥泵:32UHB-ZK-5-20,rpm2900,5m3/h,20m,1.1kW,2台,1用1备。设立在污泥池上部。 4.8脱水/加药间 功能说明: 安放污泥脱水设备和污泥絮凝设备、加药设备。 设计参数: 15m*10m*4.5m高。 建筑结构: 一层,砖混。 设备配置: 卧螺离心机:LW240-960,1套,11kW。 污泥调理罐:1m3,1套。 搅拌机,1.1KW,1台。 4.9管理房 功能说明: 内分控制值班室、分析化验室。 设计参数: 12m*10m*4.5m高。 建筑结构: 一层,砖混。 第五章 总平面与废水解决站区布置 5.1 废水解决站区位置 废水解决站工程设计用地净长53.5米,宽31.5米,呈长方形状。 5.2 重要建筑物,构筑物布置 废水解决站重要建筑物均按功能区划分设立于所配套解决构筑物和设备附近,便于管理。 建筑物、构筑物和设备之间由道路分开,整个废水解决站区为一个整体。废水解决工艺设施按解决功能分区。所有废水解决工艺设施均按流程规定布置,尽量以重力流形式配水。 平面布置设计尽量考虑流程通畅,布局美观。 5.3废水解决站区道路和管道布置 废水解决站区工艺管道根据标高,分明管和暗管敷设。风机管路和地面以上管路为钢管,水下和地面以下为PP管路。按美观、实用、节约原则设立。做到结构紧凑,减少长度和转折,方便施工和操作。阀门布置在人手舒适位置,1-1.2米高。 5.4 绿化 在废水解决站与公司生产区之间建议在主道路厂区一侧设4m宽的绿化带,可按气候和植物适应条件种植常绿乔木,改善环境卫生,美化废水解决站区。废水解决构筑物四周空地绿化带。废水解决池边种植0.5m宽草坪及爬墙虎。 5.5 人员编制 废水解决站编制人员3人,化验分析人员由公司安排。 药剂和污泥运送、电气、机械维修工作由公司统一安排。 第六章 建筑与结构设计 6.1 建筑设计 遵循的重要设计规范、设计依据: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J3-88,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J7-89,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J10-89。 根据废水解决站工艺规定,站内建构筑物分为废水解决构筑物、污泥解决构筑物、辅助生产建筑物和办公建筑物部分。其中废水解决构筑物涉及调节池、加药沉淀池、生化池、二沉池;污泥解决构筑物为污泥浓缩池;辅助生产建筑物涉及脱水/加药;办公生活建筑物是值班室、化验室等。 6.2结构设计 废水解决构筑物均为蓄水构筑物。按照废水解决工艺规定,本设计采用钢砼结构形式。所采用砼等级不低于C25,池体添加抗渗剂作防渗解决,抗渗等级S6。施工缝加钢板止水带止水。池体采用大开挖施工,同时采用井点排水。本设计地基承载力按不低于80Kpa,地下水位1.00m考虑。采用浅埋解决。地基基础局限性时,必须采用地基基础加固措施。 6.3 结构材料 1. 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2. 混凝土等级:C25、S6:用于防水混凝土;C25:用于非防水混凝土现 浇结构;C30:碎石混凝土,用于预制板;C10:用于垫层及局部回填。 3. 钢筋:Φ≤8,I级钢;Φ≥10,Ⅱ级钢。 4. 砌体:Mu1.0多孔砖。墙体与柱子拉接筋2φ6@500,每边进一步墙1000。 5. 砂浆:地面以下M5水泥砂浆,地面以上M5混合砂浆。 6. 栏杆:高度1050mm,不锈钢管,立杆、扶手:DN32,其他:DN25。 7. 房屋:地面工程:10厚1:2.5水泥砂浆光面,15厚1:3水泥砂浆,50厚C10砼,80厚碎石垫层,素土夯实。门窗工程:门采用胶合板门;窗采用塑钢窗。屋面工程:10厚1:2水泥砂浆(+5%防水剂),30厚C30细石砼(内配φb4@150双向),600*600预制板(板缝嵌防水油膏),20厚1:2.5水泥砂浆找平层,SBS放水卷材,20厚1:2.5水泥砂浆找平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板。装修:内墙面1:1:6水泥石灰沙分层找平,细纸筋灰光面,中级内墙涂料,顶棚为灰沙底,纸筋灰面,内墙涂料。外墙1:1:6混合砂浆底,外墙面外墙涂料。 第七章 供配电设计 7.1 设计范围 对废水解决站内用电设备的电气负荷、低压配电系统、动力电缆和照明电线、用电设备的控制方式进行初步设计,并作出投资概算。 7.2供电系统概况 本废水解决站为三级负荷,通过现场调查和对各类用电负荷的计算分析,用电设备总装机容量约124.13kW,其中备用6.6kW,计算功率84.37kW。 废水解决站的供电由重庆榨菜公司变电所提供,采用VV-1kV电力电缆直埋进线引入。电力电源电压为380V/220V,照明电源电压为220V。 7.3 电气负荷计算 装机功率+备用功率(kW) 使用系数 计算功率(kW) 计算电流 (A) 废水提高泵5.5+5.5 0.8 4.40 12 风机74 0.8 59.2 150 反映搅拌机0.75*2 0.8 1.20 3 加药设备0.92*4 0.6 2.21 8 现场加药槽0.25*4 0.6 0.60 3 潜水搅拌机2.2*2 0.8 0.45 2 混和液回流泵3 0.8 2.4 6 污泥回流泵1.5*2 0.4 1.2 6 污泥泵1.1+1.1 0.8 0.88 3 卧螺离心机11 0.5 5.5 22 污泥调理搅拌机1.1 0.3 0.33 3 气浮刮泥机0.75 0.8 0.60 2 气浮溶气泵5.5 0.8 4.40 11 照明/分析2 0.5 1.00 4 合计117.53+6.6 84.37 235 7.4 配电 废水解决站用电功率约117.53kW,由重庆榨菜公司将电缆送至废水解决站配电柜,进线端反复接地。 7.5 废水解决站区线路和电气照明 由重庆榨菜公司在公司变电站实现无功功率的集中补偿。在设备相对集中的地方,设立动力控制柜,配电采用树干式与放射式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建、构筑物结构情况及用电设备的布置情况,布线方式以电力电缆(电线)架空敷设为主,以电缆穿管明敷为辅。 废水解决站室外照明线路采用VV-1kV电力电缆穿管暗敷的敷设方式。室内照明采用BV-500V型导线穿管埋地、沿墙(柱)、沿梁等暗敷方式进行布线,向各照明灯具供电。照明灯具的开关设立视生产的规定及灯具的配合来合理安排。 7.6 电气控制 风机设备采用软启动器控制,其他用电设备电机采用直接启动。 7.7 电能积算 在公司配电房到废水解决站0.4kV电源出线处实行电能计量:电力计量和照明计量。装设有功电度表和无功电度表。由建设单位负责。 7.8 接地系统 废水解决站保护系统采用接地保护,公司供电变压器中心点规定良好接地。各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低压配电间的低压配电屏的外壳必须可靠接地。接地电阻≤4Ω。在0.4KV电源进线处设立电气中性点反复接地装置,接地电阻≤10Ω。 第八章 仪表与自控 8.1 控制方式 为了保证废水解决效果,节省能源,提高管理水平,保证污水解决厂安全经济地运营,采用就地控制的控制方式。根据用户需要,可设立中央控制柜,根据各动力设备和工艺构筑物运营情况,在中央控制室模拟显示泵、风机、压滤机的运转、pH、流量的显示。控制电缆采用KVV型。 8.2 中央控制室计算机模拟显示系统 中央控制室位于管理房内,按照工艺规定通过计算机模拟屏显示设备状态,模拟废水解决工艺流程。在模拟流程图上相应的工艺设备处均可显示各设备的当前状态(运营、停止、故障等)。屏上还装有部分显示、记录仪表,用来指示、记录工艺参数。中控室接受现场监测仪表信号实现故障警告功能。 8.3 检测仪表 污水解决厂的监测仪表选用重要规定性能稳定可靠,维护管理方便。仪表既能在现场提供监测显示,又能向中央控制室提供报警信号。 名称 数量 规 格 监测位置 电磁流量计 1套 中央控制室 压力表 15台 泵/风机 排放口在线监测系统 1 根据环保管理部门规定设立 8.4 自动控制设备 名 称 数量 应用位置 中央集中控制设施 1套 中央控制室,建议设立 8.5 pH在线监控系统 采用进口pH仪器构成pH在线控制系统。建议设立。 第九章 给水排水与消防 9.1 给水 9.1.1 废水解决站自用水量 用水名称 最大流量 流量 给水点及管经 离心机冲洗水 1.0 2 生产用水 1.0 2 DN50 化验用水 0.1 1 DN40送化验室,水龙头DN10*3 杂用卫生用水 0.1 1 调节池、生化池、污泥解决:DN15 合计 2.2 m3/h 6 m3/d 9.1.2 水质规定 简朴解决后自来水。 9.1.3 水压规定 ≥0.2MPa。 9.1.4 水源和供水方式 由建设单位自来水供水,用DN40镀锌钢管接入废水解决站内。 9.2 排水 9.2.1 废水解决站排水量 排水名称 最大流量 昼夜流量 排水点及管路 离心机冲洗水 1m3/h 2m3/d 脱水机房汇集明沟进调节池 离心机出水 4 m3/h 40 m3/d 脱水机房汇集明沟进调节池 生产排空废水 DN100 化验室杂用水 0.1 m3/h 1 m3/d 明沟进调节池 厂内杂用水 0.1 m3/h 1 m3/d 明沟进调节池 合计 5.2 m3/h 44 m3/d 9.2.2 雨水管 接明沟接入排水管外排。 9.3 消防 根据GBJ16-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室内不设消火栓给水系统,仅在控制、分析、脱水机房设立干粉灭火器和泡沫灭火器。 第十章 分析化验与分析仪器 10.1 重要分析化验指标 水质分析化验是废水解决站重要组成部分。分析室设立了由仪器分析、化学分析室等组成的化验室。 根据废水解决设计工艺流程,需要检测化验项目有各解决单元的CODCr、SS、色度、盐份、pH、温度、DO、MLSS及废水解决工况参数和微生物镜检等。根据检测项目设分析天平、生物显微镜等。检测化验水质指标按照国家标准采用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相结合的检测方法。 化验室仪器器材根据现有化验分析室实际情况由建设单位增添。 10.2 分析仪器器材清单 仪器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分析天平 TG628A 台 1 架盘天平 500/Ⅱ 台 1 生物显微镜 XSP-16A 1600X 台 1 电热恒温干燥箱 台 1 电热恒温水浴锅 台 1 BOD生化培养箱 台 1 电冰箱 台 1 冷藏箱 台 1 可调万用电炉 6×600W 台 1 马福炉 台 1 磁力搅拌器 套 2 氯离子浓度计 台 1 电导率计 台 1 PH 计 台 1 DO计 台 1 分光光度计 台 1 真空泵 台 1 试管烧杯容量瓶量筒等 套 1 温度计 各种规格 套 1 刻度吸管 0.1-10毫升 支 磨口回流三角烧瓶 250毫升 只 10 磨口回流冷凝管 400毫米 支 10 溶氧分析瓶 只 20 10.3. 分析药品 根据分析项目,由建设单位拟定并采购。 第十一章 废水解决站投资估算 11.1土建部分估算 根据废水解决站总图布置,按照市场价和预测地基承载力进行估算。 未考虑地基基础解决费用和井点排水费用。未计入绿化和消防设施费用。建设投资以最后施工设计图纸预算为准。 项 目 数量 计价数量 单价(元) 金额(万元) 调节池/污泥池 1 325m3钢砼 1100 35.75 加药沉淀/生化池/二沉池 1 725m3钢砼 1100 79.75 气浮-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榨菜 生产 废水 治理 工程设计 方案
![提示](https://www.zixin.com.cn/images/bang_tan.gif)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