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专业技术进展与发展趋势(2021).pdf
《电力系统专业技术进展与发展趋势(202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系统专业技术进展与发展趋势(2021).pdf(50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专业委员会电力系统专业技术进展与发展趋势电力系统专业技术进展与发展趋势项目背景过去的五到十年,我国电网经历了高速发展和建设,带动了在特高压、智能电网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一大批仿真、运行控制等新技术在电网中得到了成功应用,电力系统整体技术水平显著提升。伴随着能源生产消费革命、新能源快速发展以及电力体制深化改革的到来,未来我国能源电力科技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按照中国电机工程学会要求,电力系统专委会研读“十三五”科技规划、“十三五”发展规划等纲领性文件,以引领电网技术发展为方向,以支撑电网合理有序建设为基础,以实际生产运行、技术支撑和外
2、部市场需求为驱动,拟围绕仿真分析、电网发展规划、安全与控制以及新技术/热点技术应用4大技术领域,集中专委会优势力量,开展电力系统专业发展报告编制工作。组织架构项目承担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专业委员会主编郭剑波副主编李明节汤涌许涛孙华东闵勇鞠平领 域设 置及 负责人总体组组长:郭剑波副组长:汤涌李柏青郭强秘书:马士聪发展规划组长:闵勇副组长:郭强李晖林廷卫李庚银秘书:周勤勇仿真分析组长:汤涌副组长:孙海顺杜正春李生虎刘天琪秘书:安宁、易俊运行控制组长:许涛副组长:李柏青牛栓宝王新宝丁磊秘书:赵兵、吴萍新/热技术组长:孙华东副组长:王成山徐箭李柏青秘书:李文锋机制建议组长:鞠平副组长:陈刚
3、罗建裕秘书:吴峰顾问专家周孝信陈国平张启平刘永奇陈小良孙光辉林廷卫刘玉田迟永宁卜广全穆钢学术秘书马士聪王铁柱张曦任秀焕电力系统专业发展报告编制由专委会专任委员郭剑波院士牵头负责,由专委会名誉主任委员周孝信院士领衔顾问团队,集合专委会及系统内专家力量,历时九个月,完成编制。技术方向总体组电力系统发展场景、发展路径、发展趋势仿真分析组发展规划组运行控制组新/热点技术组电力系统建模技术、仿真技术、分析技术规划技术、电力电量平衡、负荷预测等运行调节管理技术、安全稳定控制技术系统相关新技术、热点技术、标准规程等创新机制建议创新发展政策环境、人才需求、发展建议等目录一电力系统发展历程二电力技术最新研究进展
4、与趋势三创新发展机制分析与建议四结语目录一电力系统发展历程二高比例新能源电网发展场景三新能源消纳相关技术和市场机制四结语二电力技术最新研究进展与趋势三创新发展机制分析与建议四结语电力系统发展历程中国电力工业开端:1882年中国的电力工业从1882年至1949年,经过67年装机容量只达到1.85GW。而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半个世纪中,中国的电力工业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平均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到1998年全国装机容量已达到277GW以上,跃居世界第2位。2013年底我国发电装机容量12.47亿千瓦,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截止2017年底,我国发电装机容量已达到17.77亿千瓦。其中
5、风电、光伏装机均居世界第一位。电力系统发展历程电网的生长和延伸,始终伴随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电源的建设发展。我国电网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电力体制对电力系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回顾建国以来电力系统发展,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当前,我国电力行业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供需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坚期。未来清洁能源将成为能源转型的主导综合考虑人均负荷需求、经济发展、环境要求等因素,我国2030年、2050年新能源发电占比将大幅提高,清洁能源将成为我国能源转型的主导。2030年年总发电量年总发电量8.94万亿千瓦时总装机容量万亿千瓦时总
6、装机容量28.74亿千瓦总装机容量亿千瓦总装机容量52.08亿千瓦年总发亿千瓦年总发电量电量12.13万亿千瓦时万亿千瓦时2050年总装机容量年总发电量17%63%20%27%32%41%21%27%52%10%10%80%引自中科学咨询报告我国新一代能源系统战略研究,周孝信等构建满足未来需求的新一代电力系统为了实现我国能源转型与革命的核心战略目标,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一代能源系统,国家电网公司提出能源转型的关键路径是,打造广泛互联、智能互动、灵活柔性、安全可控、开放共享的新一代电力系统。目录二电力技术最新研究进展与趋势一现状与发展趋势三新能源消纳相关技术和市场机制四结语一电力系统发展历
7、程三创新发展机制分析与建议四结语发展规划技术框架中长期负荷预测方法新能源发展规划及随机生产模拟大电网规划方法未来电网形态负荷预测模型负荷预测方法新能源发展规划随机生产模拟方法源网协调规划方法发展规划大电网优化规划经济和安全评价方法未来电网形态参考文献1、国网科技项目报告2、合作组织调研报告3、国家“863”课题报告4、国网公司“千人计划”项目5、公司“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6、国家电网公司重大专项报告7、相关科技文献负荷预测最新研究进展负荷预测模型 建立新型负荷模型包含电动汽车等新型负荷的层次化综合虚拟能效电厂模型,提高负荷预测模型的准确度。负荷预测方法 经验预测法专家预测法、类比法、主观概率预
8、测法、调查预测法和预警分析法。数学模型法数学模型法可分为基于时间序列的趋势外推法、因果分析法、综合分析法以及新兴的智能算法。智能预测方法主要有人工神经网络法、组合预测法、支持向量机法和深度学习法等。负荷预测未来发展趋势I.随着大数据技术和智能技术的发展以及国家能源战略的调整,电力负荷的组成越来越复杂,需要采用更为智能的方法进行电网负荷分析和预测。II.由于能源系统是经济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电力和能源系统变化与经济系统变化相互影响,未来负荷预测需要更加强调综合考虑电力、能源和经济之间的关联关系。III.随着能源变革的持续深入,负荷预测模型必须考虑能源互联网、供需互动、源网荷储、综合能源服务等,更
9、准确的反应负荷特性的变化。负荷预测方法负荷预测方法经典预测方法经典预测方法趋势外推法趋势外推法回归分析法回归分析法时间序列法时间序列法灰色预测法灰色预测法人工神经网络法人工神经网络法优选组合法优选组合法满足纯负荷需求的规划目标偏于保守。电源跟随负荷到源荷互动的运行机制。对市场机制的考虑。传统负荷预测模型及方法规划的现实需求传统负荷预测模型及方法规划的现实需求当前不足未来需求新能源发展规划及随机生产模拟最新研究进展新能源发展规划从能源领域开展的新能源电源规划Balmorel模型考虑了电力和热力系统的逐小时运行模型。WILMAR仿真模拟考虑随机的风电出力预测和负荷预测,用于含风电的电力系统的规划和
10、运行分析。从电力领域开展的新能源电源规划主要采用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模型,建立数学优化模型,考虑线路输电能力和输电阻塞,对电网各节点的风电并网容量和光伏并网容量进行分析。随机生产模拟等效能量函数法推广到互联电力系统的随机生产模拟 严格地处理了发电机组支援容量和联络线输送容量的随机性质。对累计量法做了改进,提出了将负荷按大小分段描述。等效负荷频率曲线新能源发展规划及随机生产模拟未来发展趋势I.进一步深化随机生产模拟的同时,引入动态校核的环节,如采用中长期动态过程(可以产生时间序列的潮流方式),与原有的静态平衡构成闭环迭代;II.网源协调规划。传统生产模拟方法规划的现实需求传统生产模拟方法规划的现实需
11、求 基于功率预测的短时平衡相对准确,主要为运行服务。电量平衡相较电力平衡准确。主要可用于区域内的平衡。静态平衡不能考虑动态约束。考虑各种技术约束需要全时间尺度设备约束电网约束资源约束电网规划方法-最新研究进展源网协调规划方法间歇式电源与电网的协调规划技术 新能源送电规模与输电方案协调规划方法,建立双层柔性优化模型,开展间歇式电源与电网发展时序敏感性分析。送受端虚拟机组调整电源系统可靠性策略及时序敏感性分析方法,解决了大规模间歇式电源接入后电源与电网分立串序规划导致的不协调问题。考虑不确定性电网规划理论与方法 基于随机对偶理论的多阶段电网动态规划方法,应用于输电网建设时序分析。基于机会约束规划的
12、系统运行模型,建立不确定性情形下的电网动态规划数学模型。源网协调规划方法 从基础理论、规划方法等方面补充、完善了传统电网规划内容及流程,建立了大电网规划理论与方法体系。从确定性的安全性校核逐步向安全性风险方法和基于风险的差异化规划过渡。经济和安全评价方法电网规划方法-未来发展趋势电源接入系统规划配电网规划输电网规划 网源分离规划,发展不匹配。间歇式电源累积效应使电网适应性不足。对市场因素的考虑不足。传统规划体系及方法规划的现实需求传统规划体系及方法规划的现实需求 间歇式电源的接入、输送的统一规划。安全可靠与市场参与的统一考虑。需要考虑配电网对输电网的反馈效应。成本电网投资间歇式电源接入成本弃风
13、、弃光成本规划优化方案未来电网形态-最新研究进展 第三代电网2050年的电网发展模式可能有以下3种:超/特高压交直流联网模式、超导主网架模式、电源与负荷匹配模式。表 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电网技术经济特征的比较 基于不同技术路线的未来形态未来电网形态-未来发展趋势 为满足未来电网形态演化发展需求,基于电网形态演化特征的分析,未来重点研究方向如下:I.未来电网形态支撑技术及技术路线。跳出专业的束缚,从能源根本需求和革命,技术发展的普遍性规律等角度,研究包括储能技术、新型电力电子材料和器件、“大云物移”等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嵌入式应用等。II.以电网为载体的多元资源融合方式。重点研判未来电网作为能源资
14、源优化平台,对于不同资源的融合方式;电网作为主要的网络形态,一次网络和二次通讯网络的融合方式。III.未来电力系统的演化路径。电力系统的稳定特性是否会变化,是否存在拐点,对于电网扩张接近饱和的情况下,如何向未来形态演进。仿真分析技术框架新能源建模直流系统建模灵活交流输电系统(FACTS)建模多时间尺度全过程仿真全数字实时仿真数模混合仿真负荷建模技术电磁暂态-机电暂态混合仿真新能源大规模接入后的稳定性分析技术基于大数据电力系统运行特性分析方法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在线分析技术电网安全稳定风险量化分析技术多馈入交直流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技术基于响应的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分析方法电力电子设备引发的复杂宽频振荡分析
15、建模与仿真技术建模技术仿真技术安全分析技术仿真与安全分析仿真建模技术-主要研究进展 新能源建模新能源建模 在国内主流的电力系统仿真分析软件中开发完善了风机和光伏电站模型,形成了国内主流型号风电机组参数。直流系统建模技术直流系统建模技术 国内主流商用电力系统机电暂态仿真程序均已经建立了包括分层直流在内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机电暂态仿真模型。柔性直流适合采用电磁暂态仿真研究其本身的动态特性,已先后开发出机电暂态、电磁暂态的柔性直流输电模型,并在渝鄂、张北等柔性直流工程中得到应用。灵活交流输电系统(FACTS)建模技术灵活交流输电系统(FACTS)建模技术 根据国内电网技术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了SV
16、C、STATCOM(SVG)、TCSC、可控高抗以及UPFC等设备的电磁暂态和机电暂态模型。并在商用软件中实现,得到广泛应用。中国电科院提出了考虑配网的综合负荷模型,与传统负荷模型相比,综合负荷模型(SLM)可较完整地模拟负荷和配电系统,提高电网仿真的精确度,已经得到广泛的实际应用。负荷建模技术负荷建模技术仿真建模技术-主要研究进展 电磁暂态-机电暂态混合仿真电磁暂态-机电暂态混合仿真 基于已有的机电暂态仿真技术,国内开展了适合大电网计算的机电-电磁暂态仿真程序的算法研究和程序开发工作,实现了交流系统机电暂态和直流系统电磁暂态的联合仿真。多时间尺度全过程仿真多时间尺度全过程仿真 中国电科院研发
17、了全过程动态仿真程序,解决了EUROSTAG等程序存在数值求解的迭代收敛性差而导致计算速度过低,甚至计算中断问题,可模拟50 000节点以上的大规模电力系统从数秒、数分钟到数小时的动态全过程。全数字实时仿真全数字实时仿真 可连接物理设备的全数字仿真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国内主要有中国电科院研发的全数字实时仿真装置(ADPSS)。通过多CPU并行以及FPGA等技术使得仿真的计算能力不断提高,增加了对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支持,基于高速光纤通讯、千瓦级功率放大器等新技术提高了接入物理设备数量和能力。数模混合仿真数模混合仿真 数模混合仿真主要需要解决电网仿真规模和物理装置接口能力两方面的问题。中国电科院
18、基于Hypersim和ADPSS,采用商用高性能计算平台,利用自动分网、并行计算等技术实现了大电网背景下的数模混合仿真。国网电科院、南网科研院等单位,基于RTDS构建了相应系统。仿真建模技术-主要研究进展 应用平台应用平台为解决我国交直流大电网分析“仿不了、仿不准、仿不快”的难题,国家电网公司2015年启动新一代特高压交直流电网仿真平台建设,包括数模混合仿真平台、数字混合仿真平台、电网超算平台以及仿真数据中心等应用系统,2017年建成并投入应用。电网超级计算平台电网超级计算平台:世界首套基于超算的电力仿真专用系统,支持国家电网公司主网全网架仿真,计算规模可达45000节点。国家电网仿真数据中心
19、国家电网仿真数据中心:实现了全新的数据异地维护和数据共享的工作模式。仿真建模技术-未来发展趋势I.未来提高仿真准确度主要要在大规模电网高精度、高效率仿真技术和自动建模技术,核电、风电、光伏大规模接入条件下源网协调动态特性和模型,新型负荷模型等方面做研究。II.新能源发电系统模型研究有个性化和统一化两个方向。个性化模型主要从系统各自特征出发,建模时需计及因产品不同而产生的差异,模型复杂和多样化。统一化模型从电网需求的角度,重点关注发电单元电站的功率特性等。III.分布式电源成为广义综合负荷的组成部分时,将成为决定配电网综合负荷特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在研究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负荷模型时,主要有两种思
20、路:单一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综合负荷特性的影响和含多类型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综合负荷建模。IV.全电磁暂态的研究和开发是一个比较新的、具有较高难度和计算量的尝试,可首先考虑的研究内容包括:电力电子仿真方法以及与大电网的联合仿真方法、大规模交流电网全电磁暂态仿真软件研究开发、全电磁暂态仿真软件的并行计算技术研究等。安全分析技术-主要研究进展 基于响应的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分析方法基于响应的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分析方法 在基于响应的暂态功角稳定分析方面,分析方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轨迹预测、实时评估指标及人工智能应用三方面。在基于响应的暂态电压稳定分析与控制方面,基于响应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静态与中长期电压稳定分
21、析上,暂态电压稳定方面的研究尚无法形成系统性的体系。基于大数据的电力系统运行特性分析方法基于大数据的电力系统运行特性分析方法 在电网安全分析方面,基于数据驱动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已成为当前热点,有专家学者开展了深度学习、增强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仿真分析的研究,但整体水平尚处于起步阶段,距离形成体系化、实用化的成果还有一定距离。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在线分析技术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在线分析技术 在线安全稳定分析应用(DSA)在我国省级以上电网调控中心得到了广泛应用。DSA应用基于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支撑平台,采用基于流程组态与多工作域动态优化的分布式并行计算平台,以安全稳定定量分析理论为指引,开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力系统 专业技术 进展 发展趋势 2021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宇***】。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宇***】,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