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质量管理手册教学内容.doc
《软件质量管理手册教学内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软件质量管理手册教学内容.doc(37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软件质量管理手册 精品文档 质量管理手册 目 录 1 前言 5 1.1 读者对象 5 1.2 目的和范围 5 1.3 术语和定义 5 2 总体说明 5 3 质量计划:制定新项目及维护性项目质量计划 5 3.1 常规项目质量计划要求 6 3.1.1 质量要素分析 6 3.1.2 质量目标 6 3.1.3 人员与职责 7 3.1.4 质量保障计划 7 3.1.5 过程检查计划 7 3.2 维护性项目质量计划要求 8 3.2.1 质量目标 8 3.2.2 质量保障计划 8 3.2.3 过程检查计划 8 4 质量保证与控制 8 4.1 计划阶段 9 4.1.1 质量指导方针 9 4.1.2 评审管理 9 4.1.3 计划阶段检查单 10 4.1.4 常存在的问题 11 4.2 需求阶段 11 4.2.1 质量指导方针 11 4.2.2 评审管理 12 4.2.3 需求阶段检查单 13 4.2.4 常存在的问题 14 4.3 设计阶段 14 4.3.1 质量指导方针 14 4.3.2 评审管理 14 4.3.3 设计阶段检查单 15 4.3.4 常存在的问题 16 4.4 开发阶段 16 4.4.1 质量指导方针 16 4.4.2 代码走查 17 4.4.3 开发阶段检查单 17 4.4.4 常存在的问题 18 4.5 测试阶段 18 4.5.1 质量指导方针 18 4.5.2 评审管理 18 4.5.3 检查清单 21 4.5.4 常存在的问题 22 4.6 发布及维护阶段 23 4.6.1 质量指导方针 23 4.6.2 发布及维护阶段检查清单 23 4.6.3 常存在的问题 24 4.7 质量控制中的文档管理 24 4.7.1 文档分类 24 4.7.2 文档管理工具 24 4.7.3 文档管理的基本要求 24 4.7.4 文档管理流程 25 5 质量度量:制定项目评估项 25 5.1 计划评估 26 5.1.1 评估基准 26 5.1.2 评估项 26 5.1.3 总结 26 5.2 过程评估 26 5.2.1 输入条件 27 5.2.2 评估记录表 27 5.2.3 总结 28 5.3 项目质量评估 28 5.3.1 输入条件 28 5.3.2 评估项 28 5.3.3 总结 29 5.4 成本评估 29 5.4.1 输入条件 29 5.4.2 评估项 29 5.4.3 总结 30 5.5 客户满意度评估 31 5.5.1 输入条件 31 5.5.2 评估项 31 5.5.3 总结 31 6 质量改进 31 6.1 现存在的质量问题 32 6.2 质量改进措施 32 6.2.1 问题XXXX 32 6.2.2 产生原因分析 32 6.2.3 预防措施 32 7 附录一:评审过程检查表 33 8 附录二:参照及依从的规范文档清单 34 9 附录三:项目管理跟踪管理 34 1 前言 1.1 读者对象 本文档的读者对象包括质量管理人员、项目组成员及研发管理人员。 1.2 目的和范围 本文档的目的为了指导研发部进行质量管理的步骤及方法/原则。 适用范围为研发部的质量管理作参考,以杜绝或减少研发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并对质量管理结果作出相应的改善。 1.3 术语和定义 1. 质量管理: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 2. 质量策划: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 3. 质量控制: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 4. 质量保证: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 5. 质量度量: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对已存在的质量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当前质量管理结果的评估数据。 6. 质量改进: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2 总体说明 由于现有的研发过程成熟程度较低,质量管理不能一开始即从非常高的标准入手,故根据研发部的现状,质量管理初步从4个方面着手:计划(确定过程)、保证及检查(控制过程)、评估(测量过程)、改进(改进过程)。以预防式管理为方向,控制、检查为手段,持续改进并提升项目质量为最终目的。鉴于质量管理在本阶段为初次正式引入,故对控制及检查、评估环节中的要求并不完善,以减少实施过程中过多的阻碍。 3 质量计划:制定新项目及维护性项目质量计划 在本环节中,根据项目的规模及性质进行质量策划,制定本项目的质量计划;为后续的质量控制、质量评估及质量改进做出行动纲领。针对公司主要有新项目及维护性项目两类版本,且两者之间的质量投入有所差异的特性,故质量计划可以区分以下: 3.1 常规项目质量计划要求 常规项目的质量计划制定按质量要求分析/质量目标/人员.职责及质量保障、过程检查计划组成,各项的具体要求如下所述。 3.1.1 质量要素分析 1. 主要的质量要性如下: n 功能性质量因素:正确性,健壮性,可靠性 n 非功能性质量因素:性能,易用性,清晰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兼容性,可移植性 n 其它质量因素:非以上要求之外的要求。 2. 根据产品的特性及市场目标,将关键的质量要素确认,同时区分本项目的类型 n 倾质量型项目:指本项目对质量控制更关注 n 倾成本型项目:指本项目对成本控制更关注 n 倾工期型项目:指本项目对工期要求更关注 根据以上分析,再制定相应的质量目标。 3.1.2 质量目标 订立质量目标时,一般遵循SMART原则 S:specific具体的 M:measurable可测量的 A:achievable可取得的 R:realistic切实的 T:timely及时的 根据以上原则,我们可以制定如下质量目标: 1. 比如本项目的质量要素为功能正确性、功能健壮性、性能 那质量目标可定义例下: l 需求中所定义的功能都得以实现 l 不稳定问题(等级非轻微)都被解决 l 关键模块(模块名称)的性能不能低于V1.0版本 …… 2. 针对质量目标定出优先级 l 1、3、2 3. 目标分解 l 分解为阶段质量目标 l 完成阶段质量目标的手段 3.1.3 人员与职责 参加质量管理活动的人员,一般情况下,项目组所有的人都可以参与到质量管理活动中来。但我们一般可定义如下人员去分别承担相应的职责。 1. 质量管理人员:制定质量管理计划,对质量过程进行控制;对过程检查单进行实施;进行质量度量,制定质量改进计划及实施;参与各类评审活动。 2. 测试人员:制定测试计划,对项目进行测试,进行测试结果的度量分析;参与各类评审活动。 3. 项目管理人员:协助组织解决质量管理过程中所发现的各类问题及风险。 3.1.4 质量保障计划 根据当前的质量目标,计划需要进行哪些质量保障工作,一般可包括专业培训、同级评审、测试。 3.1.4.1 培训 1. 确认是否需要培训 2. 确认培训的内容、人员、时间,以及所耗费的资源。 3.1.4.2 评审 1. 确认评审内容及计划;需要包括评审的内容、评审的方式以及评审的人员等等。 2. 对评审结果的跟踪、管理方式。 3.1.4.3 测试 1. 根据当前的质量目标,确定测试的初步计划,包括测试的范围及测试方法、手段以及投入的人力及时间资源 3.1.5 过程检查计划 根据当前的质量目标,制定项目过程中需要检查的对象、例如: 阶段 检查对象 检查时机 次数 检查执行人员 检查依据 计划阶段 计划阶段的产出 项目组成立之后至计划阶段结束 3次 对应测试接口人 根据计划阶段检查清单进行检查 需求阶段 需求评审 需求评审启动 1次 对应测试接口人 根据需求阶段检查清单进行检查。 3.2 维护性项目质量计划要求 维护性项目的质量计划制定相对简单,不需要花较多的时间在其上,并且可以套用比较固定的模板。 维护性项目基本上会有很明确的需求点以及具体的时间点要求,一般情况下,维护时期会很长,且需求相对较散、小,针对这些特性,维护性项目的质量计划要求仅可以包括:质量目标、质量保障计划、过程检查计划。 3.2.1 质量目标 根据当前的需求简单定出本版本的质量目标。 3.2.2 质量保障计划 在维护性项目中,质量保障计划主要包括:需求讨论、联调以及测试。 需求讨论:参与人员包括开发及测试人员;需求讨论结果报告 联调:对所做的修改及周边进行联调;联调测试报告 测试:根据质量目标制定相应的测试计划安排, 3.2.3 过程检查计划 无论质量目标定为如何,维护性项目的过程检查,仅需要如下环节: l 需求讨论会:是否进行了需求讨论会,需求讨论会的与会人员及结果 l 联调:是否进行了联调,对原版本的影响 l 测试执行:对测试过程进行检查 子过程 评估项 评估结果 得分 单项分*百分比 有 (√) 没有(×) N/A 需求讨论 (50%) 1. 是否发起需求讨论会?(60分) 2. 与会人员涉及是否合理?(40分) 联调测试 (20%) 1. 进行了联调测试(60分) 2. 联调是否有效à发现的问题数是测试的20%(40分) 测试 (30%) 1. 测试具有用例或测试点?(50分) 2. 测试执行是否能被跟踪(50分) 4 质量保证与控制 质量保证与控制是质量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质量目标是否能够有效的实现都有赖于此环节的实施控制。本环节根据质量保障计划、过程检查计划对版本开发的各过程定出质量指导方针、评审环节规则以及检查清单。其中 质量指导方针:用于简要指引如何高质量的完成本阶段的工作 评审管理:主要制定简单的评审输入、输出以及该阶段评审的基本准则 任务检查单:用于检查该阶段的任务是否进行以及进行的效果如何 常存在的问题:更多的是让各成员了解一些经验所谈会存在哪些问题,可提前预防或纠正 4.1 计划阶段 计划阶段指从项目启动至项目总体计划制定完成的阶段。 4.1.1 质量指导方针 在项目的计划阶段,期望产出高质量的项目总体计划,建议遵守以下原则: 1. 根据《项目总体计划模板》、《项目总体计划编制说明书》的指导原则进行计划编排 2. 计划制定时需结合实际并与相关人员进行必要的沟通 3. 了解项目背景、项目目标以及可调动的资源等 4. 计划制定时需考虑相应风险及应对措施:如人员变动、需求变化、技术难题 5. 对于把控不准的项目进行不同层面的评审 4.1.2 评审管理 计划阶段的评审主要指项目总体计划的评审。 4.1.2.1 评审输入项 《项目总体计划》以及当前项目原始需求等相关资料 4.1.2.2 评审准则 项目总体计划的评审主要从完整性、正确性、合理性、可管理性进行评审。 评审项 评审要求 备注 完整性 1. 是否包括从需求至发布各个阶段的任务计划? 2. 是否对各任务的交付件定义了质量要求? 正确性 3. 各阶段定义是否正确? 4. 各子任务所属的阶段是否正确? 合理性 5. 各个任务的先后顺序是否合理?并串行安排是否合理? 6. 各任务分配的资源是否合理? 7. 各任务细化的程度是否合理? 8. 任务与任务之间的约束是否合理? 9. 各阶段的时间投入比例是否合理? 10. 项目的结束时间,是否与客户承诺的一致 11. 项目的计划中是否考虑一些常见的风险? 12. 对风险的应对是否体现在计划中? 可管理性 13. 对于每个阶段是否有明确的里程碑事件? 14. 里程碑是否有明确、可衡量的目标? 15. 里程碑达到时,是否能提供标志阶段结束的正式输出文档? 4.1.2.3 评审输出 评审结果输出包括: 1. 《评审结果记录表》 4.1.3 《修订后的项目总体计划》计划阶段检查单 编号: 项目名称 项目编号 软件项目经理 此次检查所费时间 报告人 日期 检查内容 已经完成 部分完成 尚未完成 不适用 注释 项目估算 对项目进行了合理的分解,并区分复杂度 对项目进行了规模和工作量估算,并符合估算过程 对项目进行了进度、风险、资源、成本估算 对估算结果进行了评审,并符合要求 策划过程 选择了合适的生命周期模型 同时考虑了项目管理、集成、测试、SCM、SQA等工作 定义了合理的里程碑且每个里程碑的目标清晰 已经剔除了停工、假期等影响工作时间的因素 策划形成的计划与用户要求、合同等不相矛盾 计划评审及跟踪 计划发起了评审 计划评审过程符合公司规定、标准要求 计划评审过程有效(评审所发现的问题数(用于检查评审是否有效,是否达到预期,以及交付件的质量) 评审所反馈的问题已经妥善解决 修订后的计划已经纳入基线库 审核签字 角色 姓名 签字 日期 软件项目经理 研发经理 4.1.4 常存在的问题 1. 计划中并行工作先后顺序安排不合理 2. 计划中没有预留任何应对风险的措施 3. 计划中未包括整个项目的所有工作 4. 计划中不确定的因素过多 4.2 需求阶段 需求阶段指从需求获取至输出需求规格说明书阶段。需求阶段可划分为:获取需求、分析需求、编写需求规格说明书三个阶段。 1. 获取需求:主要从编写项目视图与范围、用户群分类、选择产品/项目需求代表、确定使用实例、分析工作流程、需求重用这几步骤进行 2. 分析需求:包括绘制关联图、创建开发原型、分析可行性、划分需求优先级; 3. 编写需求规范说明书:根据项目特点裁剪模板、获取功能和技术需求、注明需求来源、开发需求追踪矩阵。 4.2.1 质量指导方针 n 根据《需求模板》、《需求编写指导说明书》制定需求说明文档 n 需求文档中应包括明确的需求范围 n 需求文档中应包括主要的质量属性 n 需求需细化到要求的程度(可以根据需求进行开发设计及测试设计) n 需求的不确定项不超过总体需求的5% n 需求中应明确定义需求的优先级 n 制定需求管理原则(包括需求标识、跟踪方式、变更控制原则) 4.2.2 评审管理 需求阶段评审主要针对需求的清晰性、正确性、完整性、可管理性进行评审。评审的形式按实际的质量计划中要求而定。 4.2.2.1 评审输入项 《技术方案建议书》、《需求分析》、《需求规格说明书》 4.2.2.2 评审准则 需求评审时,主要针对需求的清晰性、正确性、完整性、可行性、可管理性进行评审,评审细项如下图所示: 评审项 评审要求 备注 1.清晰性 1. 系统的目标是否已定义? 2. 是否对关键术语及略缩语进行了定义? 3. 是否有对整套系统进行了功能概述? 2.正确性 4. 需求与需求之间是否有重复或冲突? 5. 本需求说明书与相关需求素材是否一致? 6. 是否清晰、简洁、无二义地表达了每个需求? 7. 是否每个需求都在项目的范围内 8. 是否每个需求都没有内容和语法上的错误? 3.完整性 9. 编写的所有需求,其详细程度是否一致和合适? 10. 需求是否能为设计提供足够的基础? 11. 所有对其他需求的内部引用是否正确? 12. 是否已经列出了系统所必要的依赖/假设以及约束 13. 是否包含了所有已知的客户需求或系统需求? 14. 是否已经对每个业务逻辑进行输入、输出以及过程的详细说明 15. 是否已详细说明了软件环境(共存的软件)和硬件环境(特定的配置) 16. 是否遗漏了必要的信息?如果有遗漏的话,把他们标记为待确定的问题(TBD) ? 17. 是否包括了主要的质量属性,例如性能要求、安全性要求、可靠性要求、可恢复性要求、稳定性要求等等 18. 是否分析了潜在的需求 19. 是否标识并解决了需求中的潜城的问题 4.可行性 20. 所描述的所有功能是否都必要? 21. 所描述的所有功能是否充分的满足客户/系统目标? 22. 已知的限制(局限)是否已经详细说明? 23. 是否已经确定每个需求的实现优先级? 24. 在现有的资源内, 是否能实现所有的需求? 25. 是否每个需求都可以进行验证(测试)? 5.可管理性 26. 是否将需求分别陈述,因此它们是独立的并且是可检查的? 27. 是否所有需求都可以回溯到相应的需求素材,反之亦然? 28. 是否已详细说明需求变更的过程? 一致性 29. 是否存在冲突或重复的需求项 30. 开发计划/产品和活动和需求是否保持一致 31. 是否可以根据软件需求规范中的信息制定出详细的测试集,并且每项需求是否可以测试 32. 是否有《需求跟踪矩阵》 4.2.2.3 评审输出 1. 《评审结果清单》 2. 《根据评审修订后的需求规格说明书》 4.2.3 需求阶段检查单 项目名称 项目编号 软件项目经理 此次检查耗费时间 报告人 日期 检查内容 是 否 无法确认 N/A 注释 需求确立 系统需求明确及其分配已形成文档 软件需求明确并按照模版形成文档 需求管理中主要的质量属性已经确认 已与受影响的组和个人协商需求的约定 需求中不可测试的部分已经进行标识 需求评审及跟踪 需求经过评审 需求评审过程有效(发现的问题达到一定级别) 需求评审中发现的问题都已妥善解决 需求已经过客户或高级管理者的认可并签字确认 修订后的需求规格说明书是否纳入基线库 需求变更控制 已经建立需求变更控制流程 需求的变动情况是否在软件需求说明书进行登记 内部受影响的组织已了解和承诺更改 对更改所造成的风险和影响已进行识别、评价并文档化 进度跟踪 进度是否延期? 如果延期,延期是否在可控范围内? 审核签字 角色 姓名 签字 日期 软件项目经理 研发总监 4.2.4 常存在的问题 1. 需求未经过分析直接转给其它人员 2. 需求不够细化,开发及测试设计无法进行 3. 需求中不确认的需求点过多 4. 需求不完整、不全面 4.3 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包括技术方案形成、概要设计、原型设计、详细设计(如果有的话)等工作的完成。 4.3.1 质量指导方针 1. 根据概要设计文档模板要求及需求剪裁适合当前项目的模板 2. 根据模板编写概要设计说明书 3. 对于质量计划中的关键质量属性在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 4. 需要针对项目的结构、项目的特征和用户的需求来分析,同样也要考虑到参与项目小组成员的素质 5. 对于不同的方案分别进行评估 6. 对概要设计文档进行同行评审 7. 在设计阶段同时完成原型的设计 8. 根据实际需要考虑是否需要进行详细设计 9. 涉及到的需求变更需同步知会其它环节的更新。 4.3.2 评审管理 在设计阶段需要对设计实现方案、设计、原型等进行评审;评审的形式按实际的质量计划中要求而定。 以下仅提供概要设计说明的评审准则 4.3.2.1 评审输入项 《概要设计说明书》,《需求规格说明书》 4.3.2.2 评审准则 概要设计说明书评审准则 评审项 评审要求 正确性 1. 设计说明书的编写是否按照标准模板来编写? 2. 设计是否正确?是否能够满足需求? 可行性 3. 设计方案在现有条件下是否可行? 可理解性 4. 设计方案是否能被相关人员理解? 完整性 5. 是否包括核心功能的实现方案? 6. 所有的功能需求与非功能需求是否都体现在了设计中? 7. 在设计中是否增加了不必要的功能? 8. 是否为未来的变更进行了过渡设计? 9. 各子系统、模块之间的关系是否描述得清楚 10. 系统的设计是否考虑了系统的可扩展性 11. 设计是否考虑了重用性 12. 重用构件是否进行了标识 13. 是否说明了重用模块的获取方式和相关的文档 14. 系统的设计是否考虑了系统的易移植性 15. 设计是否使用标准的技术,避免使用怪异的、不易理解的方式和方法 16. 设计的调用宽度、调用深度、耦合度、内聚度和结构化程度是否进行了描述 可追溯性 17. 设计是否可以跟踪到需求 18. 需求是否可以追溯到设计 4.3.2.3 评审输出 《评审结果列表》、评审修订后的《概要设计文档》 4.3.3 设计阶段检查单 项目名称 项目编号 软件项目经理 此次检查耗费时间 报告人 日期 检查内容 已经完成 部分完成 尚未完成 不适用 注释 设计确认 是否具有概要设计说明书 设计说明书的编写按照标准模板来编写 设计评审及跟踪 设计经过评审 设计评审过程有效(用于检查评审是否有效,是否达到预期,以及交付件的质量) 设计评审中发现的问题都已妥善解决 修订后的设计说明书是否纳入文档基线库 设计变更控制 已经建立设计变更控制流程 设计冻结过程 原型确认 原型设计完成 原型评审执行 设计评审中发现的问题都已妥善解决 原型完整性(可供演示的完整页面) 进度跟踪 是否按进度进行? 如进度延期,延期是否在可控范围内? 审核签字 角色 姓名 签字 日期 软件项目经理 研发总监 4.3.4 常存在的问题 1. 存在未攻克的技术难题 2. 需求基线变动太多而造成设计变化多 3. 设计方案不全面,不完整 4. 设计方案中所使用的技术未经验证 4.4 开发阶段 开发阶段主要从代码规范、代码走查、调测等进行控制管理。 4.4.1 质量指导方针 1. 约定开发的编码规范 2. 约定代码审计所需的时间及规则 3. 约定开发阶段的调测方式 4. 约定开发阶段自测的标准 5. 约定提交版本提交的原则 4.4.2 代码走查 走查项 走查要求 备注 规范性 编码是否符合项目或组织的编码标准 头文件包含是否完整 参数在程度开始时是否被初始化 参数在循环开始时是否被初始化 在承数或过程调用的时候参数是否被初始化 函数调用的格式和参数是否正确 变量的声明和拼写是否一致 变量声明的范围是否恰当 是否所有的指针都被初始化为NULL 程序中申请的内存使用后是否释放 是否每个==,||等都验证了正确性 是否打开的文件都及时关闭了 4.4.3 开发阶段检查单 输入条件:项目当前的《项目总体计划》;《代码走查结果清单》;《单元测试结果清单》;《联调测试结果清单》 检查项: 项目名称 项目编号 软件项目经理 此次检查耗费时间 报告人 日期 检查内容 已经完成 部分完成 尚未完成 不适用 注释 代码开发规范 编码是否符合项目或组织的编码标准 代码开发阶段工作 进行代码走审 代码走查有效(问题数发现达*个/代码行以上) 进行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有效(问题数发现达*个/代码行以上) 进行联调 联调是否有效(问题数发现达*个/代码行以上) 进度跟踪 是否按进度进行? 如进度延期,延期是否在可控范围内? 审核签字 角色 姓名 签字 日期 软件项目经理 研发总监 4.4.4 常存在的问题 1. 没有形成项目组内的编码规范 2. 没有进行代码审查,问题无法被暴露 3. 没有进行单元测试造成联调时间加倍增长 4. 没有进行联调造成接口级问题非常之多 5. 送测版本实际未达到送测要求 6. 没有进行联调造成版本送测多次方成功 4.5 测试阶段 4.5.1 质量指导方针 1. 尽早的介入测试,所有的测试都可以追溯到需求 2. 在测试相应方案启动之前,必须先理解且分析需求 3. 根据质量计划来制定相应的测试计划 4. 测试计划中需涵盖所有关键质量属性 5. 进行测试计划评审及修订 6. 建立测试用例对测试需求的覆盖率 7. 进行测试用例评审及修订 8. 不同测试阶段可有计划的调整当前的测试重点 4.5.2 评审管理 测试评审包括测试方案、测试用例的评审,一般可分为内部评审及外部评审;评审的形式按实际的质量计划中要求而定。 以下仅提供测试用例的评审准则。 4.5.2.1 评审输入 《需求规格说明书》、《概要设计说明书》、《测试计划》、《测试用例》、 4.5.2.2 评审准则 测试用例评审活动可以确保用例符合优秀用例陈述的特征,包括完整、正确、可行、必要、具有优先级、无二义性和可验证性, 同时亦符合好的用例特征,即完整性、一致性、易修改和可跟踪性;评审过程保证用例满足如下要求: l 完整性:指有明确的目的、输入、输出,提供必要的备注信息; l 正确性:指每个用例的期望结果与实际需求一致; l 可执行性:可执行性指测试人员根据测试用例能够独立执行测试; l 代表性:指能用最简单的数据,最简捷的路径达到测试的目的; l 唯一性:指在各个测试用例没有重复交叉的现象; l 有效性:指每个用例是否有效?是否冗余?是否能够执行; l 独立性:是用例与用例之间是否互不依赖?是否能够独立执行; l 可读性:指测试用例描述清晰,逻辑正确,拆分合理; l 质量指标:指是否能够满足质量指标中的覆盖率要求,是否可以满足BUG密度的质量要求; n 内部评审准则 评审项 评审要求 备注 完整性 1. 针对每个测试需求,是否至少有一个正面用例,是否至少有一个以上反面用例去测试? 2. 针对重要测试需求,是否至少使用了两种以上的设计方法? 唯一性 3. 是否存在重复的用例? 4. 是否存在可以合并的用例? 5. 是否存在需要拆分的用例? 6. 是否存在冗余的用例? 7. 是否存在无效的用例? 独立性 8. 每一个用例的目的、操作过程、期望结果是否独立? 9. 每一个用例的目的及期望结果是否保持统一?期望结果是否过于发散? 可读性 10. 不同用例之间针对相关联的内容描述是否相同?是否存在互斥、矛盾的地方? 11. 每个测试用例是否清楚的填写了测试特性、步骤、预期结果? 代表性 12. 是否考虑到测试用例的执行效率?怎么样的步骤组合才是最高效的? 13. 测试用例是否具有指导性,是否能灵活指导测试人员通过用例发现更多缺陷,而不是限制他们的思维 n 外部评审准则 评审项 评审要求 备注 全面性 1. 用例树结构定义是否合理? 2. 用例是否包括如下方面:功能、界面、性能用例及需求中涉及到的其它方面用例 完整性 3. 用例是否覆盖了所有显性的需求?用例是否覆盖了所有隐性的需求 4. 针对每个测试需求,是否从正面、反面分别去验证测试需求? 5. 测试用例是否覆盖每个被测功能的所有可能的输入输出的组合? 6. 测试用例是否覆盖正常的输入输出组合的所有可能的取值范围? 7. 测试用例是否包括测试了被测试对象的初始化过程? 8. 测试用例是否包含了被测对象中所有异常流的测试? 9. 是否把最多的测试用例精力放在系统的最主要功能上? 10. 针对每个测试用例,是否标识了优先级,且标识合理? 11. 针对每个期望用例的期望结果;对开发的要求是否合理?测试开发设计的认识是否一致? 12. 用例期望结果理中与需求保持一致? 13. 每一个用例的依赖数据、期望结果是否具体到表及字段的变化? 质量指标 14. 用例覆盖率是否达到相应质量指标? 15. 用例预期缺陷率是否达到相应质量指标? 4.5.2.3 评审输出 《评审结果列表》 《评审修订通过的测试用例列表》 4.5.3 检查清单 输入条件:项目当前的《项目总体计划》;《测试计划/用例文档》、《评审结果单》、测试用例/测试执行/BUG单结果数据 项目名称 项目编号 软件项目经理 此次检查耗费时间 报告人 日期 检查内容 已经完成 部分完成 尚未完成 不适用 注释 测试计划及设计确认 测试计划及用例编制 能根据不同质量属性制定不同测试计划 测试用例对需求的覆盖达到90% 测试评审及跟踪 测试计划评审 评审结果清单(用于检查评审是否有效,是否达到预期,以及交付件的质量) 反馈的问题都妥善解决 测试用例评审 评审结果(用于检查评审是否有效,是否达到预期,以及交付件的质量) 反馈的问题都妥善解决 测试跟踪 测试执行过程是否被记录及监控 BUG单是否被管理 质量评估是否进行 是否具有测试报告 测试报告是否反馈 进度跟踪 是否按进度进行? 如进度延期,延期是否在可控范围内? 审核签字 角色 姓名 签字 日期 软件项目经理 研发总监 4.5.4 常存在的问题 1. 需求或设计变化造成测试时间不够 a) 区分哪些会影响关键质量目标,优化测试关键质量目标,对于非关键性的质量因素,可后续再做补充测试。 2. 测试环境与实际环境无法保持一致而可能造成问题较多。 a) 区分影响及不影响的功能点。 b) 对于影响的功能点,在现网布署后,必须再进行现网测试后方可正式投入使用。 3. 软件稳定性不够,不可复现问题多 a) 稳定测试环境,增加对日志的监控及捕捉 4. 测试用例的执行率未达到100% a) 跟进原因,对于非客观原因造成,则可考虑测试用例执行作为项目经理接收测试结束标准。 5. 测试用例对需求覆盖率过低 a) 提升评审效果,增加用例设计及补充时间段 6. 测试用例发现BUG率过低 a) 增加用例设计及补充时间段,再进行测试 7. BUG数严重超出预期 a) 暂停现有的测试,项目组讨论分析再增加单元或联调测试通过扣,方可再进行版本提交。 8. BUG数没有收敛的趋势 n 寻找是测试原因造成漏测或是开发总产生新BUG u 漏测:适当的增加单轮测试时间,强调不同维度的测试;多进行交叉测试 u 修改产生过多的新BUG:强调开发的单元测试及走查。 9. BUG返修率过高 n 在修改BUG过程中强调与测试的沟通。 n BUG修改完成后,完成相应的自测。 n 测试人员提交BUG单时尽量清晰描述BUG单,并附重现条件或日志。 4.6 发布及维护阶段 4.6.1 质量指导方针 1. 根据发布阶段要求准备相应的程序及文档 2. 及时检查归档的各类资源 3. 根据项目特性或公网情况制定现网问题跟踪流及管理方式 4. 与用服结合制定软件的客户满意度调查单 4.6.2 发布及维护阶段检查清单 项目名称 项目编号 软件项目经理 此次检查耗费时间 报告人 日期 检查内容 已经完成 部分完成 尚未完成 不适用 注释 归档确认 版本归档 项目经理检查 权限回收 现网问题跟踪 现网问题跟踪流程确认 反馈的问题管理 现网反馈的问题已经妥善解决 审核签字 角色 姓名 签字 日期 软件项目经理 研发总监 4.6.3 常存在的问题 1. 版本忘记归档 a) 由项目经理检查归档情况,发现未归档者,可及时提出 2. 项目经理未对归档进行检查 a) 当根据以上检查单发现未版本,则记未归档及项目经理未检查一次; b) 当出现由于归档资料不全而造成发布给现网出现问题,则记项目经理未检查一次; 3. 现网问题解决情况未进行跟踪 a) 定期收集信息,对于管理流程及工具可使用研发部整套模式。 4.7 质量控制中的文档管理 质量管理会形成除项目文档之外的管理文档,故文档管理主要为解决项目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文档的正确性、唯一性、及时性、有效性所做的相应约束。 4.7.1 文档分类 (1)开发文档:这类文档在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体现了软件开发人员前一阶段工作的成果,同时又是后一阶段工作的依据。这类文档包括可行性研究报告、软件项目开发计划、软件需求规格说明、系统规格说明书、软件功能说明书和数据字典等。 (2)管理文档:这类文档在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由软件开发人员制定的需提交管理部门的一些工作计划、工作方案和工作报告。通过阅读这些文档,管理人员能够了解软件项目开发活动安排、进度、资源使用等情况。这类文档包括项目开发计划、测试计划、测试方案、开发进度报告和项目总结报告等。 (3)用户文档:这类文档是软件开发人员为使用该软件的网点经办人员准备的有关该软件产品使用、操作的资料,主要是操作手册及新功能介绍方面的文档。 (4)记录文档:与客户交流往来的记录、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各种会议、跟踪记录、审查记录、产品投产记录和问题跟踪解决记录等。 (5)反馈文档:这类文档主要是软件产品在推广使用以后,客户对产品使用过程中意见及产品缺陷、质量等方面的信息反馈。 4.7.2 文档管理工具 文档管理工具现在采用VSS管理方式;存放至文档基线库。文档基线库 4.7.3 文档管理的基本要求 l 正确性:所有的文档都使用相当的标准模板文档中所述的内容正确无误 l 唯一性:每个版本的文档只有一个。 l 及时性:文档随每个任务的执行能够及时编制及公布 l 有效性:防止无效的文档归档以及过期文档被误用。 具体要求: 1. 所有的文档都使用相应的标准模 2.-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软件 质量管理 手册 教学内容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