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doc
《节能减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节能减排.doc(8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甘肃省公共机构“十二五”节能规划求助编辑百科名片甘肃省公共机构“十二五”节能规划于2011年10月由甘肃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该规划分发展基础与形势,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节能目标,重点领域和重点工程,保障措施4部分。目录前 言一、发展基础与形势(一)节能工作成效(二)存在的问题(三)面临的形势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节能目标(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节能目标三、重点领域和重点工程(一)重点领域(二)重点工程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二)完善制度体系(三)拓宽资金渠道(四)强化技术支撑(五)注重项目带动(六)加强技能培训(七)加大宣传力度前 言 一、发展基础
2、与形势 (一)节能工作成效 (二)存在的问题 (三)面临的形势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节能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节能目标三、重点领域和重点工程 (一)重点领域 (二)重点工程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完善制度体系 (三)拓宽资金渠道 (四)强化技术支撑 (五)注重项目带动 (六)加强技能培训 (七)加大宣传力度展开编辑本段前 言公共机构节能是全社会节能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公共机构节能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公共机构自身建设、树立良好社会形象,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公共机构带头节能,对于增强公众节能意识,在全社会形成节能的良好氛围
3、也具有积极的导向和示范作用。为了规范和引导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增强节能工作的前瞻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确保全省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深入有效开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甘肃省公共机构节能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制定本规划。 规划中公共机构是指全部或者部分使用财政性资金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 规划期为“十二五”时期,即2011-2015年。编辑本段一、发展基础与形势“十一五”末,全省共有公共机构28,069家,其中省级671家,占2.39%;市州27,398家,占97.61%。按类别划分,国家机关占23.63%,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单位分别占38.25%、1.
4、83%、2.52%、7.56%、0.38%,其它事业单位占23.70%;社会团体占2.12%。用能人数455.48万人,其中省级33.47万人,占7.35%;市州422.01万人,占92.65%。公务用车3.58万辆,其中省级0.76万辆,占21.35%;市州2.82万辆,占78.65%。总建筑面积6,915万平方米,其中省级1,490.46万平米,占21.55%;市州5,424.54万平米,占78.45%。(一)节能工作成效“十一五”期间,全省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1.管理体系不断健全。国家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公布实施后,成立了由主管副省长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省公共机构节
5、能工作领导小组,并组建了省机关事务管理局,负责全省公共机构节能监督管理工作。印发了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明确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工作部门的通知(甘政办发2010137号文),进一步明确了全省各级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工作机构和节能联络员。各市州及部分省直部门成立了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议事协调机构,确定了公共机构节能联络员和能耗统计员,部分市州开始筹建机关事务管理部门,省市县三级联动的公共机构节能管理体系基本建立。 2.节能管理进一步完善。印发了甘肃省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实施方案,制订了甘肃省公共机构2010年节能减排实施方案。甘肃省公共机构节能办法已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各市州、省直各部
6、门参照并结合实际相继制定了本地区、本部门的相关规章制度和实施方案。通过建立健全制度标准,积极推进和规范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确保了节能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3.重点领域节能取得突破。积极推进重点环节或部位节能改造,公共机构建筑外墙保温、供热温控计量及窗户玻璃保温改造,利用太阳能及节能新产品实施照明系统改造,锅炉节煤节气和电梯节能等环节和部位的节能改造工作进展顺利,切实降低了运行成本。组织各市州、省直各单位申报公共机构节能改造项目,建立了节能项目储备库,重点扶持了一批省直单位示范项目。部分公共机构新建或既有建筑采取了新型节能措施,部分改造项目节能成效明显。甘肃自然能源研究所(国际太阳能中心)在办公楼设
7、计施工中同步安装了地源热泵采暖制冷系统、太阳能生活热水系统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有效降低了建筑能耗水平;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在统办三号楼维修过程中对楼体全面实施了外墙保温改造;白银市政府在统办三号楼维修改造中对16000平方米的楼体进行了外墙保温处理;兰州市委办公厅对锅炉房实行合同能源管理,2009年供暖季比上两个供暖季节约燃气均超过80万立方米,年节约经费100余万元;省国税局将锅炉供暖系统与中央空调合并,一个采暖季节约费用40余万元。 4.节能宣传广泛深入。围绕“绿色办公、低碳生活”主题,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组织开展了“节能宣传周”、节能知识专题讲座等宣传活动,通过宣传彩页、宣传展板、电视媒体和发
8、放公共机构节能知识手册等多种形式开展节能宣传。省级有关单位通过组织“多骑车、少乘车”“停运电梯爬楼梯”“全省节能知识电视大赛”和节水节能小发明、小窍门比赛等活动,广泛开展节能宣传,营造了人人讲节约、处处讲节能的良好氛围。 5.节能增效成果初显。“十一五”末,全省公共机构人均综合能耗450千克标准煤,较“十五”末下降21.1%;人均用水21.1吨,较“十五”末下降11.1%;单位建筑面积能耗27千克标准煤,较“十五”末下降28.2%;单车油耗4.35吨标准煤,较“十五”末下降71.04%。 总体上看,“十一五”期间,尽管全省公共机构数量、用能人数、总建筑面积、用能设备快速增长,用能总量逐年递增,
9、但用能总量增长幅度明显低于用能人数、总建筑面积、用能设备增长幅度,特别是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下降明显,显示出“十一五”期间全省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二)存在的问题我省公共机构节能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能耗总量偏大、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还处在起步阶段,组织体系、管理机构等还要进一步落实;配套制度和运行机制不够完善,强化节能管理缺乏必要的抓手;节能改造、宣传培训、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等还缺乏必要资金支持;节能意识不够强、基础工作仍然比较薄弱。(三)面临的形势“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工业化、城
10、镇化步伐加快,能源消耗总量不断增加,能源供需矛盾日益凸显,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消除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的瓶颈。公共机构不仅是能源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节能潜力较大的领域。推动公共机构节能,对控制和降低能源消费增长有着直接作用。同时,公共机构作为节能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自身节能工作的好坏对全社会有着广泛的影响。 党中央、国务院对公共机构节能工作高度重视,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深入推进节
11、能降耗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建设节约型机关的一项重点任务,在节约能源资源方面率先垂范,带动全社会广泛开展节约能源资源活动。国家和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突出抓好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 “十二五”时期,随着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开展,公共服务涉及范围的扩大,能源资源消耗总量持续增加的矛盾将日益突出。各级公共机构必须充分认识公共机构节能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抢抓机遇,率先垂范,大力开展节约型机关建设,把公共机构节能推向新水平。编辑本段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节能目标(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
12、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节约能源法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和甘肃省公共机构节能办法为依据,以大幅度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提高终端用能效率为重点,以建设节约型机关为目标,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构、强化管理、深入宣传,逐步改善用能状况,充分发挥公共机构在全社会节能工作中的示范作用,引领和推进全社会节约能源资源,实现公共机构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和节能管理能力稳步提升。(二)基本原则1.坚持开展节能与保证运转相结合。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在确保公共机构日常运转、不降低工作人员现有办公条件和出行便捷度的前提下,厉行节约,减少浪费,降低无效用能。 2.坚持管理节能与技术节能相结合。管理与技术改造并
13、举,积极推行低成本、无成本节能措施,以较少的资金投入,实现能源资源利用的最优化。 3.坚持突出重点与全面推进相结合。统筹规划,分级负责,科学论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以点带面,集中力量抓好重点部门和关键领域的节能。 4.坚持公共财政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在加大公共财政节能专项资金投入的基础上,积极运用市场化方式筹集节能改造资金,推行合同能源管理,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节能改造。 5.坚持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原则。既要明确规定公共机构节能的法定责任和义务,也要确立节奖超罚的激励措施,增强公共机构节能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6.坚持清洁能源替代原则。发挥导向作用,鼓励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支持清洁、低碳能
14、源开发利用,推进能源替代,有效应对气候变化,促进能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三)节能目标1.宏观管理目标 到2015年,形成较完善的节能组织管理体制和综合协调体系;形成较规范系统的节能政策法规、管理制度、技术标准和科技支撑体系;建立起覆盖全省的能耗统计网络报送体系和地区性信息化管理平台;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节约意识显著增强,能源资源浪费现象得到有效遏制,能源资源管理水平有较大提高;节能技术广泛使用,政府节能采购、建筑节能改造等工作取得明显进展;形成一批公共机构节能示范单位。 2.节能量化指标 以2010年能源消耗为基数,到2015年,人均综合能耗下降15%,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下降12%,人
15、均用水控制在甘肃省行业用水定额(修订本)(甘政发201164号)标准以内。编辑本段三、重点领域和重点工程(一)重点领域1.建筑及用能系统节能 新建、改扩建公共建筑应严格执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积极推广绿色低碳建筑。建立和完善公共机构新建建筑设计、施工、运行、维护各阶段节能跟踪管理体系,加强新建建筑的节能评估和全过程监管。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应严格执行甘肃省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的规定。加快用能设备节能改造,尤其是空调、采暖、照明、电梯、电热水器等重点耗能设备的节能改造。优化照明系统设计,改进电路控制方式,推广应用智能调控装置,严格控制建筑物外部泛光照明以及外部装饰用电照明。根
16、据实际情况,按照先易后难、以点带面、循序推开的原则,加快全省公共机构既有建筑能源资源消耗计量设施改造,逐步实现能源资源消耗分户、分类、分项计量,保证用能数据统计准确完整。 逐步建立公共机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管理的市场化机制,积极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委托节能服务机构进行节能诊断、设计、融资、改造和运行管理。 2.推动公务用车节能 认真执行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规定,加强公务用车配备管理,严格控制公务用车编制,细化公务用车费用预算,严格预算执行,控制车辆费用增长。实行公务车辆集中管理、科学调度和派车登记制度,严禁公车私用。 鼓励使用低能耗和清洁能源车辆,及时更新淘汰不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的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节能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