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2学习资料.doc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2学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2学习资料.doc(241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学习资料 绪 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学习目标: 1、知道化学是什么; 2、了解化学的研究内容; 3、通过收集材料、查阅资料、讨论交流、实践活动等具体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4、 通过具体事例,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认识化学学习的价值。 情景导入:【知识回顾】 ①小学自然中学过,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有许多性质; ②日常生活中我们熟悉的现象,如蜡烛可以燃烧、铁器会生锈等; ③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 导入新课: 畅想式提问或故事讲解或图示介绍,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观察老师表演的魔术(实验):(1)白纸显红字,(2)水变“牛奶”,“牛奶”变水;想一想:用自己现有的知识(已学过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等知识)能否解释? 讨论交流:提到“化学”,同学们能联想到什么? 【问题1】:化学是什么呢?对我们的生活、生产、社会进步起到什么作用呢? 自主学习:用2分钟阅读书P1-2页找出相应的答案。 学生活动: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化学在衣、食、住、行、新能源、新材料方面发挥的作用。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加工及整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讨论交流:化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小结:化学的作用: 化学能使人们进一步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 一、化学的研究对象 教学设计意图:通过设置合理的问题、适当的课件及简单容易的小实验,让学生轻松自如的把握化学研究的几个方面。 【问题2】:我们生活在美好的物质世界里,每天都在与哪些物质打交道? 讨论交流:学生相互交流,个别阐述。 1、组成 【问题3】:你想到过这些熟悉的物质中都含有什么吗? 自主学习:用2分钟阅读书P2-3页找出相应的答案。 讨论交流:学生思考并尝试回答,物质由元素组成。 小结:物质由元素组成。 2、结构 【问题4】:蔗糖、木材、酒精等物质中所含元素种类是相同的,可物质性质差异很大,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展示金刚石、石墨微观结构图: 讨论交流: 小结:物质的结构不同,性质不同。 3、性质 【问题5】:你能用哪些方法鉴别铜片和铝片,酒精和水。 讨论交流: 小结:性质是区别不同物质的依据。 4、变化规律 【问题6】:铁会生锈,铁锈与铁是同一种物质吗?铁在什么情况下容易生锈呢?怎样防止铁生锈? 讨论交流: 三、化学发展史简介 自主阅读:用2分钟阅读书P2-4页了解相应的知识。 讨论交流:化学的发展史: 归纳概括:化学发展的几个阶段: 化学的过去: 化学的现在: 化学的未来: 年份 已知化合物的数目 1900 55万种 1945 110万种(大约45年增加一倍) 1970 236.7万种(大约25年增加一倍) 1975 414.8万种 1980 593万种(大约10年增加一倍) 1985 785万种 1990 1 057.6万种(大约10年增加一倍) 2000 2 630万种 自读完成:绿色化学。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建设美好家园。 趣味导读 有人说:化学家在从事上帝的工作。因为化学家不仅关心自然界中已经有的元素与物质,而且还创造自然界中没有的新元素与新物质,正在一个“老的自然界”旁边创造一个“新的自然界”。100年来,新分子层出不穷。请看: 由表可见,新化合物的数目飞速增长,这就是化学家的本领。想成为一名化学家吗?就让我们从这里开始吧! 精讲点拨: 【例题1】下列各项内容中,属于化学学科研究范围的是( ) A.培育新的花卉品种,增加观赏价值 B.设计新程序,开发电脑新功能 C.综合利用石油生产优良人造纤维 D.利用指南针确定航海方向 【解析】A项属于生物学研究的内容,B、D项与物理学科有关,而C项利用石油可以加工制成各种新产品,此过程是化学研究的内容之一。【答案】C 【例题2】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与技术发展的主导方向,它要求从根本上消灭污染。“绿色销毁”是根据绿色化学思想所采用的无污染销毁。请举例说明什么是“绿色销毁”。 【解析】绿色化学的特点是充分利用资源,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可从源头上消除污染我们可以用秸秆处理、垃圾处理等阐明这些观点。 【答案】秸秆可放入沼气池中,这样不污染环境,同时能得到燃料,不应该焚烧。垃圾应该分类处理,有的可以回收再利用。盗版光盘可以用压路机轧碎后回收利用,盗版书籍可以送造纸厂打成纸浆再利用,假冒伪劣商品可分门别类,回收利用,不应该用焚烧的方法销毁。 【例题3】课本P4页中,鸟与鱼生活在一起,是因为鸟笼使用了一种特殊的高分子薄膜,请你推测制作鸟笼的高分子薄膜必须具备的性质或性能是( ) A.绝热 B.透气 C.导电 D.隔水 【解析】我们知道,鸟生活在天空中,鱼生活在水中。鸟与鱼一起生存,要求制作鸟笼的材料应有良好的透气、隔水性能。 【答案】B、D 达标体验: 1. 当前从全球范围来看,所面临的挑战有健康问题,能源问题,粮食问题,环境问题等。化学家们希望从化学角度,通过化学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为人类的发展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化学界所研究的课题很多,其中有:①合成高效化肥; ②新型高效药品的开发; ③研制快速降解的塑料;④寻找高效催化剂在低耗下分解水得到氢气;⑤合成人造皮肤;⑥研制植物营养液进行无土栽培;⑦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⑧开发新型制冷剂代替氟利昂;⑨消除汽车有害尾气。请将以上问题归类,并把其课题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健康问题: (2)能源问题: (3)粮食问题: (4)环境问题: 2.下列各项中属于化学学科研究内容的是 ( ) A、培育新品种,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B、利用指南针确定方向 C、综合利用石油生产优良人造纤维 D、设计新程序、开发计算机新功能。 3.下列哪位科学家提出了元素周期律并画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 A、道尔顿 B、阿伏加德罗 C、拉瓦锡 D、门捷列夫 4. 下列叙述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是( ) 结构 A.化工厂的烟囱中排放出未经处理的烟尘 B.将未经处理的废水排放到河流中 C.农民焚烧作物秸秆 D.垃圾分类回收,并进行化学加工再利用 组成 性质 课堂小结:化学研究物质 变化规律 拓展提升: 1.下列内容不属于化学研究范围的是( ) A开发利用化石燃料 B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 C制备无污染洗衣粉 D治理环境污染 2.下列生产中属于化学工艺的是( ) ①发明指南针 ②造纸技术 ③烧制陶瓷 ④火药的发明 ⑤青铜器的制造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③④⑤ 3.创立奠定近代化学基础的是( ) A会制造劳动工具 B发现和利用了火 C原子论和分子论的创立 D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发现 4.组成自然界的元素只有_______ 多种,到21世纪末人类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超过________ 万种。 5.使用材料的变化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用品的材料不是通过化学变化制取的是( ) A铁器 B青铜器 C塑料器具 D石器 布置作业:请上网冲浪或去图书馆查阅或者通过报纸、杂志等途径了解更多的内容。那么化学究竟是对人类社会利多还是弊多,请就此开展一次辩论: 正方:化学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 反方:化学不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 答案:达标体验:1.(1)②⑤(2)④(3)①⑥(4)③⑦⑧⑨2.C3.D 4.D 拓展提升:1. B 2.B 3.C 4.一百多,3000万 5.D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时1) 学习目标: 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3. 学习重点与难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与判断。 情景导入: 化学研究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 、_________等方面。 引言:我们知道在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例如,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和冰、炎热的夏天食物易腐败、燃料能燃烧、钢铁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会慢慢生锈等。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特点,掌握其规律,对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是至关重要的。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 一、物质的变化 下面请大家做几个物质变化的实验,主要观察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列表记录。 【实验】:[实验1-1] 水的沸腾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结: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_______ 【实验】:[实验1—2] 胆矾的研碎。首先展示胆矾晶体。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_______ 【思考】: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 讨论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强调: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体、固体)的变化。 讨论交流:生活中哪些属于物理变化呢? 举例: 【实验】:[实验1—3] 研碎前后胆矾的溶解,胆矾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_______ 【实验】:[实验1—4] 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_______ 【思考】:实验3、4有什么共同特征? 讨论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强调:化学变化一定生成新物质。 讨论交流:生活中哪些属于化学变化呢? 举例: 3.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我们日常看到木材燃烧,铁生锈等都是化学变化。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除生成其他物质外,还伴随发生哪些现象? 讨论交流: 强调: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 讨论交流: 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应依据什么? 精讲点拨: 【例题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电灯通电后发亮 B.从海水中得到食盐 C.食物腐败 D.电热棒工作时发热 【解析】因为化学变化常伴有放热、发光、放出气体、生成沉淀、颜色改变等现象,这些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是否有化学变化,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生成其他物质。在A、B、D的变化前后都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因此它们都属于物理变化。而C的食物腐败是由于食物与空气等发生了反应,变成了其他的物质而不能食用,因此属于化学变化。 【例题2】下列四种变化中,其中一种与其他三者有本质区别的是( ) A铁生锈 B水结冰 C煤燃烧 D脂肪酸腐败 【解析】铁生锈是铁变成了铁锈这种新物质,煤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脂肪酸腐败生成了不同于酸的物质,总之,这三种都生成了新物质。而水结冰只是物质的状态改变了,没有生成新的物质。所以选B。 【例题3】为什么一个苹果被分成许多小块,甚至榨成果汁仍然能吃,而腐烂后却不能再吃? 【解析】苹果被分成许多小块或榨成果汁,只是大小和形状发生了变化,并没有生成新物质,发生了物理变化;但苹果腐烂后生成了新物质,对人体有害,发生了化学变化,所以腐烂的苹果不能吃。 达标体验: 1.下列描述涉及一些物质的变化,其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2.下列成语描述的变化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木已成舟 B.花香四溢 C.烛炬成灰 D.滴水成冰 3.人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转化的例子中不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 ) A.燃气篝火烘烤食物 B.太阳能热水器烧水 C.绿色植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D.煤燃烧发电 课堂小结: 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定义 特征 伴随现象 举例 联系 区别 拓展提升: 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家庭自制冰块 B.馒头变馊 C.糯米酿成酒 D .火柴燃烧 2.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潮起潮落 B. 海市蜃楼 C. 风起云涌 D .光合作用 3.能用于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 A.生成新物质 B. 生成沉淀或气体 C.发生颜色变化 D .发光发热 4.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蜡烛燃烧;蜡烛熔化 B.酒精挥发:酒精燃烧 C.空气液化;液态空气汽化 D .铁生锈;铁被腐蚀 布置作业: (必做题) 1.成语被誉为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磨杵成针 B死灰复燃 C木已成舟 D积土成山 2.下列各组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燃烧、蜡烛熔化 B冰雪融化、冰糕变软 C剩饭变嗖、高粱酿酒 D灯泡发光、铁锅生锈 (选做题) 3.一种固体物质受热后变成气态,则这种变化( ) A一定是升华 B一定是化学变化 C不可能发生,固态物质要先变成液态再变成气态 D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时2) 学习目标: 1.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2.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 3.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情景导入: 水是我们熟悉的物质,你知道水能发生哪些变化,体现了水具有的哪些性质? (个人思考,同桌交流) 自主学习:用5分钟阅读课本第7至9页内容,找到并划出以下问题: 1.什么是化学性质? 2.什么是物理性质? 3.通常研究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什么是熔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沸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密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压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学习:同桌相互检查记忆情况,相互释疑。 讨论交流:表1-1 一些常见物质的熔点和沸点 讨论交流:请同学们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物质的物理性质的例子。 讨论交流:请同学们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物质的化学性质的例子。 探究:在描述变化和性质时有什么不同? 强调:在叙述物质的性质时,往往有下列字:能、会、可以、易、难等。 例如: (1)木柴燃烧—化学变化 木柴能燃烧—化学性质 (2)铁生锈——化学变化 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化学性质 铁(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化学性质 (3)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变化 胆矾溶液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性质 讨论交流:“物理性质”里面含着哪两层含义? 小结:这里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有两层含义:一是不需要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一是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等都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探究实验: 观察老师演示(也可由师生共同完成)[实验1-5]探究氧气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注意:闻气体是的正确操作)。 讨论交流:怎样正确地闻气体的气味? 思考交流: 1.思考: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尽可能多地描述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试着判断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利用哪些方法可以区分它们。 交流:小组内交流讨论自己的看法,然后每组派代表发言,班内交流学习。 2.思考:水、二氧化碳、乙醇(俗称酒精)有哪些用途,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用途?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你还能说出哪些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 交流:小组内交流讨论自己的看法,然后每组派代表发言,班内交流学习。 归纳小结: 归纳总结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区别与联系。(个人思考,组内交流并在全班展示) 精讲点拨: 【例题】阅读下列信息:铝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具有金属光泽,质地较软,很容易制成薄片;铝的密度较小(2.7 g/cm3),有良好的导电性和传热性;铝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作用,生成致密的保护层——氧化铝;铝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 根据上述信息,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铝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铝的化学性质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是否发生化学变化(化学反应),将物质的性质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与铝不同的氧化铝,铝可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新物质氢气,铝本身也发生改变,这些都属于铝的化学性质;其余则属于它的物理性质。 【答案】(1)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质地较软、密度较小,良好的导电性和传热性(2)在常温下可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可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 达标体验: 1.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碳酸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甲烷(天然气、沼气主要成分)极难溶于水 C.乙醇(俗称酒精)可以燃烧 D.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应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用铁、铝制作炊具 B.用汞(俗称水银)作体温计的指示液 C.用酒精作燃料 D.用铜制作导线 3.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石蜡受热熔化属于化学变化 B.木炭燃烧属于物理变化 C.水银的熔点低属于物理性质 D.金刚石的硬度大属于化学性质 4.手放在一块被火烧烤的板上仍安然无恙,则这块板材具有的性质是( ) A.透气 B.耐高温 C.防水 D.绝热 5.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导电性 B.挥发性 C.可燃性 D.溶解性 6.判断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A、 铜绿受热时会分解;B、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氧化镁;D、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气重;E、木棒受力折断。 课堂小结: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研究物质 组成 结构 决定 决定 性质 决定 反映 变化规律 拓展提升: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应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用木材做桌椅 B.用水灭火 C.用汽油作燃料 D.用铝制作电缆 2.古人曾将铅煅打成细细的铅条,作为笔来写字,这也是“铅笔”名称的由来。铅条能象现代铅笔一样写字,这一现象与铅的下列性质有关的是( ) A.硬度小 B.熔点低 C.密度大 D.能导电 3.下列家庭常用品中,可根据哪些物理性质来区别? (1)盐和糖_______________;(2)铜制品和铁制品_______________; (3)酒和醋_______________;(4)瓷勺和塑料勺_________________。 4. ①木炭是灰黑色的多孔性固体;②木炭能燃烧;③我国某些地方冬天有时用木炭来取暖;④将木炭粉碎;⑤木炭可制黑火药;⑥取一小块木炭点燃,放入氧气瓶中燃烧,发出白光。上述描述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属于用途的是___________。 5.选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之一,填写下列空格。 (1)通常情况下,氮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_________________; (2)煤气燃烧_________________;(3)玻璃破碎_________________; (4)铝箔能在空气中剧烈_________________。 6.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10g碘可以完全溶解在50g酒精中配成碘酒,酒精还能溶解许多其它物质。点燃酒精灯,在火焰的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珠,又在火焰上罩一附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白色物质。根据以上文字叙述归纳小结,试回答: (1)按下列要求各举一例: 酒精的物理性质有 ,酒精的化学性质有 。 (2)推断酒精的一种用途: 。 (3)运输和储存酒精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 布置作业: (必做题) 1.把某种金属用小刀轻轻切下一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观察到该金属与水剧烈反应,并放出热量,本身熔化成银白色的小圆球,浮在水面上。根据以上叙述, 推断该金属的物理性质有:(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美国科学家卡尔·克里斯特领导的科技小组曾经成功地制取出盐粒大小的N5。在制取N5的实验中,曾发生了爆炸,摧毁了实验室的部分设备。因此,科学家认为:N5与氮气不同,化学性质极不稳定,如果能让这种物质保持稳定,则它可能会成为火箭和导弹的理想燃料。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以下问题: (1)填表 氮气 N5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2)请你想象一下,N5在应用领域的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氢气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 A.密度比空气小 B.无色气体 C.能跟氧气反应 D.难溶于水 4.下列叙述中,体现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的是 ( ) A.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B.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二氧化碳可以用来生产碳酸型饮料 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5.下列物质的用途,所利用的性质与另外三种有根本区别的是( ) A.氢气用于填充气球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煤用于作燃料 D.铜丝用作电线 (选做题) 6.市场上销售一种不粘锅炊具,内壁涂有一层叫聚四氟乙烯的物质。请推测做涂层的聚四氟乙烯可能具有的性质。(至少答2条)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时1) 学习目标: 1.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 2.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3.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并进而体会到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等。 4、认识到合作与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情景导入:观察四大发明图片,观察古代的一些化学器具。 讨论交流:其中哪些发明与化学有关,了解化学史。 得出结论:化学是一门以___________为基础的科学。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__________,通过对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并获得化学知识。 活动与探究1:观察和描述――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讨论交流:【观看图片】:(个人思考,同桌交流) 说出对蜡烛有哪些认识?(多角度) 合作学习: 学生提出自己对蜡烛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互相解答。 自主学习: 用3分钟阅读课本第12页内容,明确实验探究的目的、方法和步骤。 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进行实验。 可以按课本第12页的提示进行实验观察,也可以增加或更改某些实验观察的内容,并对观察的现象进行描述记录,填写表格。 探究步骤 对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点燃前 探究蜡烛的物理性质 燃着时 观察燃烧时现象并进行图1-10和 图1-11实验 熄灭后 进行图1-12 实验 讨论交流: 讨论交流: 将你填写的表格与同学们交流,比一比谁观察到的现象越多,谁的描述越详细越准确,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并改进自己的短处。 【展示提升】 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你感受到化学学习的哪些特点? 【深入探究】:蜡烛熄灭时的白烟成分是什么呢? 【实验】: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探究活动体现了化学学习的以下特点: (1)关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讲点拨: 【例题】小明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他的以下做法中你认为不合适的是( )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现象 B.查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物质是什么 C.因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故不予理睬 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解析】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实验中往往会发生一些意外的现象,千万别轻易忽略这些细节,许多发明和发现都是源自实验中发生的与期望不符合的现象或数据。历史上很多科学家就是从类似的意外发现中,不断地探究进而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就。我们也应该培养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这也是学好化学的前提。在探究过程中,除了实验和观察外,查找资料、与他人交流等也同样是获得证据的重要方式。因此A、B、D的做法都是可取的。 【答案】C 达标体验: 1.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火焰中约1 s~2 s后取出,能观察到 ( ) A、均匀的变黑 B、与外焰接触部分被烧黑 C、与内焰接触部分被烧黑 D、与焰心接触部分被烧黑 2.蜡烛是由 和 组成的,蜡烛的颜色是 ,形状 。硬度较 ,气味是 ,蜡烛不溶于水,把蜡烛放入水中,蜡烛 (填浮在水面或沉入水底),蜡烛的密度比水 (填大或小)。 3.蜡烛燃烧既发生了 变化又发生了 变化,火焰分 层, _ 最暗, 部分的温度最高, 部分温度最低。将干燥的烧杯放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 生成,迅速向烧杯中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澄清石灰水变 ,说明蜡烛燃烧生成 和 两种物质。 4. 1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由铁制成的。在集体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引一下”。就“拿磁铁来吸引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实验 B、假设 C、观察 D、推理 课堂小结: 活动探究的要素: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制定计划、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收集证据 解释与结论 反思与评价 表达与交流 拓展提升: 1.蜡烛燃烧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呢?有人提出了以下假设:A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 B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 实验:(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 (填序号),但是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 。 (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 。 (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是为假设 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 ,因为 。 2.为探究酒精灯火焰不同部住的加热效果,李明同学取来3支试管,分别编号为A、B、C。向试管内各加入3 mL 水,进行了如下实验: (1)把A试管底部放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约3 cm处加热; (2)把B试管底部放在酒精灯外焰部分加热; (3)把C试管底部放在酒精灯灯芯处加热。 实验结果如下表: 试管编号 A B C 水沸腾所用时间(S) 90 30 45 你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根据这一结论你对用酒精灯加热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液化石油气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只要求写出操作、现象和结论。 布置作业: (必做题) 1.不属于蜡烛燃烧实验现象的是( ) A.火焰分为三层,外层最亮 B.熄灭后有白烟产生 C.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白雾 2.自1985年起,每年的9月10日确定为教师节。晚唐诗人李商隐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歌颂了人民教师为人民教育事业鞠躬尽瘁的高风亮节。 目前有些蜡烛生产厂家宣传的广告词“不流泪的蜡烛”──即蜡烛熔化后不会从周围流下,你相信吗?说明原因。 (选做题) 3.仔细观察化学实验现象,常常会发现意想不到的现象。某同学用干冷的烧杯罩在酒精灯火焰上方(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烧杯壁上出现水珠,过一会儿,火焰逐渐减弱,移开烧杯火焰又恢复正常。他想了想用一氧化碳做了相同的实验(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观察到没有水珠出现,火焰仍然逐渐减弱。 (1)你认为火焰变微弱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同学用一氧化碳做相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时2) 学习目标: 1.认识到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和实验,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培养分析能力。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培养自我反思的能力,以及对自己的探究报告进行修改并使之完善的能力。 知识准备: 预习该探究活动的内容,并在家里利用吸管、瓶子、盆子等进行收集呼出的气体的操作练习,你还存在哪些问题?(组内交流) 情景导入: 我们人既吸入气体也呼出气体,人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一样吗? 讨论交流: 我们吸入的是空气——含有氧气、水蒸气和其它杂质气体和尘粒等,而其中__________是人体需要的,呼出的气体中它可能没有或很小。从生物学中我们已经道人和动物呼出大量的__________,所以我们判断呼出的气体中,它的含量比吸入的空气高。人和动物的呼吸系统是湿润的,呼出的气体中水分的含量比吸入的空气__________。 【提出猜想与假设】: 1、人呼吸需要氧气,则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将__________; 2、人呼出二氧化碳,则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会__________; 3、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可能增加或减少或基本不变。 自主学习:用3分钟阅读课本P14页相关资料: 1.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__________,木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越__________。 2.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成__________,浑浊越多,二氧化碳越______。 3.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着的木条__________。水蒸气在常温下易凝结成_____。 自主学习: 用3分钟阅读课本第14--16页内容,明确实验探究的目的、方法和步骤。 合作探究: 实验方案,小组合作,进行实验探究并完成探究报告。 【实验过程】: 用排水法收集两瓶人呼出的气体,取两个空集气瓶,其中为空气。 【步骤1】:向1瓶空气和1瓶呼出的气体中各滴入数滴澄清石灰水,振荡。 【现象】: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滴入到空气中的石灰水无明显变化. 【结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__________的二氧化碳。 【步骤2】: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 【现象】:空气中,木条持续燃烧,而在呼出的气体中,木条很快熄灭. 【结论】:空气中含氧气量__________,呼出气体中含氧气量__________。 【步骤3】: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呼气。 【现象】:呼气的玻璃片上出现一层水雾,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无水雾出现。 【结论-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化学 九年级 上册 全册导学案 学习 资料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a199****6536】。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a199****6536】,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a199****6536】。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a199****6536】,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