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地理(山东专用)总复习教学案:第8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docx
《2021高考地理(山东专用)总复习教学案:第8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高考地理(山东专用)总复习教学案:第8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第一讲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考纲要求] 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一、全球气候变暖 1.表现 过去的100多年中气温明显上升,到目前已上升了0.3~0.6℃。 2.主要缘由 (1)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2)毁林。 3.影响 (1)直接后果:冰川消融和海水受热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 (2) 二、臭氧层的破坏 1.臭氧层作用 可以猛烈吸取太阳紫外线,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削减,被誉为地球生命的疼惜伞。 2.现状 全球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破坏最明显。 3.缘由 氟氯烃化合物的大量使用。 4.影响 (1)危害人体健康。 (2)影响农作物和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 三、大气污染与酸雨 1.大气污染 (1)污染源:燃煤产生的废气和汽车尾气。 (2)污染物 2.酸雨 (1)定义:pH值小于5.6的降水。 (2)成因:工业排放的含硫污染物与水汽结合形成的亚硫酸和硫酸。 (3)危害 (4)分布:世界三大酸雨分布区为欧洲、北美、我国长江以南地区。 (5)为什么我国南方地区酸雨严峻? 提示:我国南方地区气候潮湿,土壤呈酸性,有色冶金工业发达,酸性气体排放量大等。 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地区差异 人地关系模式图 1.环境问题的产生 (1)环境污染指由于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含量增加,破坏了自然环境组成要素原有的物质成分和结构,导致环境各要素及整个环境系统的自净力气降低或丢失,并发生严峻的质量退化,从而使其中的有害物质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2)生态破坏是指由于自然环境系统某一组成部分的功能遭到破坏以及环境污染的影响,导致系统本身按正常规律运动的力气(自我平衡力气)降低,特殊变化增多,整个环境系统的进展呈现出越来越不利于人类生产、生活甚至生存的趋势。 (3)资源枯竭侧重于资源本身数量的削减和质量的下降,生态破坏侧重于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过程中导致的生态失衡现象,即环境反作用于人类的表现。资源枯竭可导致生态破坏,同时,生态破坏也会引起资源枯竭。 2.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异 (1)区域性: ①城市地区与乡村地区环境问题的差异。 地区 环境问题 形成缘由 城市地区 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 由于交通、工业活动和人类居住地的过度密集,造成污染物的集中 乡村地区 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如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森林削减、水资源枯竭、物种削减 利用资源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 ②进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环境问题的差异。 环境问题 形成缘由 进展中 国家 比发达国家严峻,以生态破坏为主 一般处在经济进展的初级阶段,人口增长很快,环境承受着进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发达国家将污染严峻的工业转移到进展中国家 发达 国家 比进展中国家轻,以环境污染为主 自20世纪70年月开头,发达国家利用强大的经济力气进行环境污染的防治工作,使其环境大为好转 (2)全球性:有些环境问题不只影响某一个国家或地区,可能影响到其他国家甚至全球,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由于大气运动、洋流、地表径流等是不受国界限制的,如酸雨、国际性河流污染、海洋污染、臭氧层破坏、气候特殊等。 环境问题产生缘由及应对措施的分析方法 (1)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人为缘由引起的,而自然缘由有时也是环境问题形成的重要缘由。分析自然缘由时应留意以下几方面: ①地形条件:封闭低洼的地形,使污染物不简洁向外集中,简洁产生大气污染和酸雨。 ②逆温天气:空气的垂直运动受阻,使污染物停留在地面四周,加剧了大气污染。 ③水域条件:相对封闭的水域,流速缓慢,使水体更新速度减慢,降低了水体的自净力气,简洁引起水体污染。 (2)环境问题的防治对策应针对具体的环境问题分析,问题不同,解决措施不同。 ①环境污染问题:根本措施在于削减污染物排放(可通过提高利用率、净化处理后排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的),同时加强绿化,以增加环境自净力气;对于全球性问题还需加强国际合作。 ②生态破坏问题:治本在于恢复生态,因此首先要转变和停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其次通过恢复植被、水域等增加环境的平衡调整功能。 ③资源短缺问题:要从“开源”(替代资源的开发、加强储量勘探等)和“节流”(提高利用率、削减铺张、加大资源循环利用等)两方面入手。 考点 常考题型 环境问题的表现 以某区域人类活动为背景,考查区域性环境问题的表现 以示意图或统计资料为载体,考查环境问题产生的缘由 [例1] (2022·江苏高考)在我国宽敞农村地区,随着生活能源消费结构的逐步改善,秸秆利用问题日益突出。下图是秸秆利用方式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既能供应生活能源,又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的秸秆利用方式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在农田里大面积焚烧秸秆的影响主要是( ) ①引起大气污染 ②造成资源铺张 ③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④阻碍农村能源结构调整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思维流程] 审材料,猎取关键信息 [答案] (1)D (2)A 请完成课堂对点练习题组一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 大气环境问题 主要环境问题 主要成因 主要危害 治理措施 全球气候变暖 ①人类活动排放大量二氧化碳;②大面积毁坏森林 ①海平面上升,沉没沿岸低地、岛屿,加剧风暴潮和洪涝灾难,城镇排污系统失效,海水倒灌导致土地、农田盐渍化;②使世界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变化,导致世界各国转变经济结构 ①削减二氧化碳的排放;②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效率,接受新能源;③加强国际间的合作;④疼惜环境、植树造林 臭氧层破坏 ①人类大量排放氟氯烃化合物;②太阳活动影响 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加,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业造成破坏,影响海洋生物的生长与繁殖 ①削减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破坏臭氧物质的排放,乐观研制新型制冷系统;②参与国际疼惜臭氧层的合作 酸雨 人类燃烧大量煤、石油、自然 气,排入大气中大量的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 ①使河湖水、土壤酸化,影响鱼类、森林、农作物生长;②腐蚀建筑物、文物古迹;③危害人体健康 ①削减人为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的排放是根本途径;②争辩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进展清洁煤燃烧技术是有效措施 2.其他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 缘由 典型事例 资 源 短 缺 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能源短缺 人类对资源的过度索取 华北平原用水紧急,非可再生资源面临枯竭 生 态 破 坏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加剧 自然植被遭破坏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中国荒漠化趋势与沙尘暴,古巴比伦王国的消逝 生物多样性削减 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或过度捕猎等缘由 大熊猫、藏羚羊等数量日益削减 环 境 污 染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 工业“三废”和有害于人体健康的农药任意排放 泰晤士河的悲剧 固体废弃物污染 生产和生活中的大量垃圾任意堆放 街道垃圾的任意堆放 噪声污染 交通、工厂等 噪声——无形杀手 放射性污染 放射性物质泄漏 原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 海洋污染 各类污染物排入海洋 渤海湾大赤潮、日本水俣湾大事、海上石油泄漏 解答有关环境问题试题的基本思路 解答有关环境问题的试题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弄清环境问题的类型、表现与分布。首先从题目所给图、表、文字等中推断环境问题是什么,属哪种类型,其表现特征、分布等。每类环境问题都有不同的表现、分布等特征。弄清类型,便简洁与已学的相关学问进行联系。 (2)成因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缘由包括自然缘由和人为缘由,一般要着重分析人为缘由,多数是因不合理地利用资源和能源造成的,但不要忽视自然缘由。明确成因,有助于环境问题的解决。 (3)分析后果与危害。环境问题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哪些影响,要能精确 全面地进行分析。例如温室效应的增加对地理环境、对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产生的重大影响等。 (4)提出解决的措施和建议。针对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这是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力气的培育与训练。 考点 常考题型 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与解决措施 以人类进展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为背景,考查环境问题的成因、带来的危害以及解决此类环境问题所实行的措施 [例2] (2010·江苏高考)左图为生态系统中的硫循环示意图,右图为我国三省原煤生产量、煤炭消费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柱状图。读图回答问题。 (1)大气中的硫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影响图示省区二氧化硫排放量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3)我国北方二氧化硫排放量高于南方,而南方的酸雨却比北方严峻,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4)酸雨的危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由所学学问和图可知人类燃烧煤炭等化石燃料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等硫化物,燃烧煤炭越多排放的二氧化硫量越大;酸雨的产生有两个必备条件:二氧化硫气体和雨,我国南方雨水比北方多,因而酸雨比北方严峻,因而危害也很大,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的生长繁殖;使土壤酸化,影响森林和农作物的生长;危害人体健康;腐蚀建筑物等。 [答案] (1)化石燃料 无机硫 硫化物 (2)煤炭消费量 (3)降水 (4)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的生长繁殖;土壤酸化,影响森林和农作物的生长;危害人体健康;腐蚀建筑物 请完成课堂对点练习题组二 读图析图力气(十二)——地理漫画图的判读 漫画是一种用简洁而夸张的手法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一般运用变形、比拟、象征等独特的表现方式,寓抽象于形象之中,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以取得讽刺、警示的效果。地理漫画的表现主题多集中在资源、人口、环境、粮食等重点问题上,用以反映人口问题以及由于人类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问题,呈现人地关系及其协调途径。 [熟知典型图示] 图1 小鸟的哀痛 图2 小草的恳求 图3 飞来的山峰 [把握判读技巧] 推断漫画,先抓主题,再分析,找出前因后果,最终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措施、意见)。以上三幅漫画可从五个方面来解读: (1)解读标题。 漫画不能接受直白的标题,应当用夸张、比方、象征性的标题。如上面三幅漫画的标题假如用“滥伐森林”“过度放牧”“人口过度增长”,就达不到漫画的效果,甚至就不是漫画了。以上三幅漫画可重新命名: “小鸟的哀痛”可命名为:还我家园、无家可归、难民悲歌等。 “小草的恳求”可命名为:争先恐后,明天的早餐在哪里、最终的晚餐等。 “飞来的山峰”可命名为:农夫的忧患、农夫要失业等。 (2)反映的问题。 每幅地理漫画都反映了特定的地理问题,一般从画面中的内容可以读出来。如“小鸟的哀痛”反映的是乱砍滥伐森林,动物失去了家园,生物多样性削减。“小草的恳求”反映的是过度放牧。“飞来的山峰”反映的是人口过度增长,耕地不断削减。 (3)产生的缘由。如上图中乱砍滥伐森林、过度放牧、人口过度增长之间就存在因果联系。由于人口过度增长,一些地区为了生存,对森林进行大规模的采伐,通过毁林造田,种植粮食,以满足人口不断增长的需要。由于人口过度增长,一些地区运用落后的耕作方式进行掠夺性种植,或实行粗放型经营手段进行过度放牧,致使绿色植被遭到严峻破坏,大量良田土质退化,甚至产生沙漠化或盐碱化,从而导致耕地削减。 (4)造成的危害。 植被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整气候等生态效益,一旦破坏将会导致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全球气候变暖加剧、物种灭亡等不良后果。 (5)解决问题的措施。 如预防和治理滥伐林木的对策:完善林木疼惜机制,加大监管力度;建立起打击滥伐林木的长效管理机制;深化开展有关法律法规的宣扬,增加人们的法制观念,提高农夫的林木疼惜意识。又如关于人口过度增长的问题,人类必需考虑自身进展与环境之间客观存在的依靠关系,依据自然环境所供应的物质条件,保持和调整人口与环境相适应的比例关系,决不盲目地进展自身,要使人口的适度增长与环境疼惜处于良性循环之中。在这方面,进展中国家更要留意把握人口过度增长。 [应用“读图规范”] [典例] (2022·北京东城区模拟)下图为我国规划中的粤赣水道漫画。下列关于粤赣水道叙述正确的是( ) A.连接长江流域的赣江和珠江流域的北江 B.可进展航运、养殖等,有百利而无一害 C.穿越武夷山脉,有利于武夷山旅游业的进展 D.占用沿线大量的土地,延缓当地经济的进展 第一步:读图名,知图类 漫画的特点和类型是一眼洞穿的,但是漫画揭示的图示主题或主要内容是隐含较深的。题目中的“我国规划中的粤赣水道漫画”,其关键词是“粤赣水道”。 其次步:析图例,看点线 作为漫画类图示,一般没有图例和点线,该步骤可以省略去。但是我们在本步中应初步分析和揭示漫画的主题内容和用意等。从典例图中人物的衣着和动作上,可以知道粤赣水道是连接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 第三步:联题目,抓关键 该类问题设计的题目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反映的问题或主体、产生缘由、影响、危害或治理措施。图示本身像其他图表一样,有解决题目所用的文字、数据及变化等信息,关键的解题思路多隐蔽在题目当中。本题主要考查粤赣水道的概况和影响(乐观影响和消极影响)。 第四步:析原理,找方法 从上述题目分析中可以看出,本题就学问层面来说,要利用“中国主要河流水系”的概况和影响;就力气角度看,要辩证分析水道对沿线经济的进展,分为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或乐观影响和消极影响)。 第五步:组答案,防失误 当我们明确所考查学问和力气、知道所用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后,发挥理论联系实际和学问迁移运用力气,对设置问题作出正确的推断和解答。从图示和名称上可以看出,粤赣水道就是连接长江流域的赣江和珠江流域的北江,A项正确;水道建成后,可以进展航运、养殖等,但是对沿线土壤盐碱化、生物多样性会带来不利影响,因此不行能是百利而无一害,B项错误;南岭是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分水岭,因此该水道应当穿越南岭,武夷山脉是赣江与闽江分水岭,C项错误;水道会占用沿线大量土地,但是也会带动当地农业、航运、养殖、旅游及基础设施建设等的进展,因此会加快当地经济的进展,D项错误。于是我们得出正确答案A。 [答案] A 读下面漫画,完成(1)~(2)题。 (1)该漫画反映的问题是( ) A.死亡率过高 B.人口迁移量大 C.人口过多 D.劳动力素养低 (2)该问题不会导致( ) A.生态环境问题 B.资源枯竭 C.土地和粮食问题 D.国防兵力不足 解析:(1)C (2)D 第(1)题,从漫画中可以看出是人口过多问题。第(2)题,人口老龄化才会引起国防兵力不足。 [课堂对点练习] 题组一 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地区差异 (2021·全国大纲卷)赤潮是某些浮游生物暴发性繁殖引起水色特殊和水质恶化的现象。赤潮的毁灭和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有关。据此完成1~3题。 1.引发赤潮的污染物主要为( ) A.重金属盐 B.氮、磷养分物 C.固体废弃物 D.泄漏的石油 解析:选B 题干显示,赤潮的发生跟浮游生物的暴发性繁殖有关,明显这是由水体的富养分化造成的。 2.赤潮暴发的海疆一般( ) A.水温偏高、风力偏大 B.水温偏低、风力偏大 C.水温偏高、风力偏小 D.水温偏低、风力偏小 解析:选C 水温高,浮游生物生命活动强,繁殖速度快;风力小,利于氮、磷养分物的聚集。 3.赤潮多发的海疆位于( ) A.赤道四周 B.大洋中部 C.中、低纬近海 D.高纬近海 解析:选C 由上题解析可知赤潮多发于水温偏高、风力偏小的海疆,而中、低纬度近海地区,水温较高,同时该区域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大。 题组二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022·浙江高考)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南非东部海滨城市德班召开,大会重点关注了二氧化碳排放。据此回答第4题。 4.2009年我国政府提出,到2022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下列措施中有助于实现该目标的有( ) ①推广太阳能、核能 ②降低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的比重 ③增加森林面积 ④提高单位GDP能耗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B 太阳能和核能属于清洁能源,不会排放二氧化碳,推广使用可以削减二氧化碳的排放,①正确;煤、石油、自然 气等化石能源排放二氧化碳较多,而风能、水能等非化石能源排放二氧化碳较少,降低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消费比重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②错误;增加森林面积可以增大二氧化碳的吸取量,从而降低单位GDP二氧化碳的排放,③正确;提高单位GDP能耗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④错误。 (2011·广东高考)读2007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均GDP与人均CO2排放量散点图,结合所学学问,完成5~6题。 5.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人均GDP高、人均CO2排放量低的是( ) A.上海、天津 B.广东、福建 C.海南、贵州 D.辽宁、山东 6.山西、内蒙古人均GDP不算高,但人均CO2排放量高。其主要缘由是( ) A.自然资源贫乏 B.交通设施落后 C.煤炭消耗量大 D.第三产业发达 解析:5.B 6.C 第5题,从图中可知,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较,人均CO2排放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级行政区有云南、湖北、重庆、海南、福建和广东,其中人均GDP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只有福建和广东。第6题,山西和内蒙古人均GDP不高,但是煤炭消耗量大,人均CO2排放量高。 [课时跟踪检测] (限时4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分析北京空气质量日报表,回答1~3题。 观测日期 北京市各项污染物污染指数 二氧化硫 一氧化碳 臭氧 二氧化氮 可吸入颗粒物 2月16日 111 77 20 99 138 3月2日 61 32 19 39 105 3月16日 32 19 31 22 500 4月2日 56 32 49 79 260 4月15日 18 21 32 40 324 5月2日 37 25 51 44 76 1.上述与酸雨形成有关的污染物是( ) A.臭氧 B.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 D.可吸入颗粒物 ★2.这一时期北京大气首要污染物形成的最重要缘由是( ) ①冬季燃煤取暖 ②汽车尾气排放 ③北京春季干旱 ④冷锋活动频繁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3.为降低以上首要污染物,北京市实行的措施有( ) A.限制使用私人汽车 B.把握城市进展速度 C.削减城市人口数量 D.大力开展绿化工程 解析:1.B 2.B 3.D 第1题,酸雨的形成与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的排放有关。第2题,观测时段内的首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这是由于观测时间是在北京的冬春季节,此时气候干旱,且多大风,造成地面扬尘多。第3题,开展绿化工程可起到吸烟滞尘、净化空气的作用。 读下图,回答4~6题。 ★4.就纬度而言,图中平均臭氧总量的微小值毁灭在( ) A.赤道四周上空 B.北半球中高纬度上空 C.南极上空 D.北冰洋上空 5.就季节而言,图中南北半球臭氧含量的极大值均毁灭在( ) A.夏季 B.冬季 C.春季 D.秋季 6.臭氧含量的削减,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是( ) A.吸取紫外线力气减弱,导致全球气温下降 B.危害人体健康以及农林牧渔业生产 C.导致海平面上升,危害沿海地区 D.扰乱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 解析:4.A 5.C 6.B 第4题,由图可知,微小值毁灭在赤道四周。第5题,北半球极大值毁灭在3、4月份,南半球极大值毁灭在9、10月份,都为当地的春季。第6题,臭氧含量削减,主要导致吸取紫外线削减,地表紫外线辐射增加,危害人体健康以及农林牧渔业生产。 下图是我国区域产业CO2减排效果比较示意图,回答7~8题。 7.我国节能减排的重点区域是( ) A.中部地区 B.南部沿海地区 C.京津地区 D.北部沿海地区 8.南部沿海地区减排压力较小,这是由于( ) A.经济发达 B.工业结构轻型 C.气候变化不明显 D.以清洁能源消费为主 解析:7.A 8.B 第7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中部地区CO2排放量最大,是今后节能减排的重点区域。第8题,南部沿海地区减排压力较小,从图中可以得出,南部沿海地区排放量少,减排效率高,与经济进展水平、技术水平有关,且本地区主要进展出口加工工业,工业结构以轻工业为主,能耗少。 (2022·吉林检测)气溶胶是大气中悬浮的液态或固态微粒的总称,是大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其来源可分为人为气溶胶和自然气溶胶两种。气溶胶光学厚度(AOD)通常用以推算气溶胶含量。读我国多年平均气溶胶厚度等值线分布图,回答9~10题。 ★9.图中A、B两地AOD数值的差值可能为( ) A.0.1 B.0.3 C.0.5 D.0.9 10.图中A、B两地同在四川,但AOD值差别却很大,分析两地AOD值差异大的主要缘由( ) ①A地地势高 ②B地植被掩盖率高 ③A地工农业活动多 ④B地人口密度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9.C 10.D 第9题,依据等值线判读“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可判读A数值为0~0.3之间,B数值为0.6~0.9之间,则两地差值大于0.3、小于0.9,故C项正确。第10题,图中A地位于横断山区,空气淡薄,气溶胶含量少;B地位于四川盆地,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因人类活动多而气溶胶含量大。 读漫画“奇怪的回忆”,完成11~12题。 奇怪的回忆 11.此漫画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过度放牧 D.过度开垦 12.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这种环境问题突出的是(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解析:11.B 12.C 从图中可知,原来有树、农田、白云,农夫在用牛耕种土地,现在有风沙,用骆驼耕种土地,这些说明土地的荒漠化。此种环境问题在我国西北地区最突出。 二、综合题(共52分) 13.下图是我国主要环境问题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30分) (1)在“森林破坏严峻”“河流污染严峻”“酸雨”“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破坏”五大环境问题中,图中A地区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C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4分) (2)简述图中A地区主要环境问题产生的缘由及治理措施。(12分) (3)图中B地区环境问题的危害有哪些?(6分) (4)试分析C地区的环境问题对生态环境的影响。(8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同学对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生疏。图中A地区主要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产生的缘由要从自然缘由和人为缘由两方面入手分析。B地区位于长江上游地区,环境问题主要是过度砍伐森林造成的水土流失,其造成的危害需从整个长江流域进行考虑。C地区位于我国青藏高原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臭氧层破坏,臭氧层破坏会影响地球生物的生存。 答案:(1)土地荒漠化 臭氧层破坏 (2)自然缘由: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脆弱;人为缘由:过度砍伐森林、过度放牧和垦荒。措施: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牧。 (3)过度砍伐森林,造成严峻的水土流失,使长江生态环境恶化。 (4)过量的紫外线使大量低等生物患病灭顶之灾,从而使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过量紫外线还会使生物免疫力下降,从而影响青藏高原野生动植物的生存和繁衍。 ★14.(2022·东北四校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 材料一 历史上,三江源曾被称为生态和生命的“净土”。然而近些年,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草场退化、湿地消逝,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已严峻恶化。中科院争辩人员指出,三江源的生态问题不仅是科学问题、经济问题,还是社会问题、政治问题。 材料二 2022年三江源生态疼惜建设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项目区水源涵养力气整体提高,治理区草地退化趋势初步遏制,森林生态功能增加,水土保持力气提升,生物多样性增加,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效改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1)引起三江源地区草场退化的自然缘由有哪些?(6分) (2)读图将字母所代表的内容填入空格内。(8分)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A.草场退化 B.过度放牧 C.畜产品需求增加 D.人口增加 (3)针对三江源地区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疼惜措施。(8分) 解析:第(1)题,题目强调的是“自然缘由”,所以应当从气候变化、生物灾难等方面思考。第(2)题,在人地冲突的问题上,人类因自身进展的需求而不断向自然(三江源的草原)索取过量的物质,因而人口增长是根源。第(3)题,结合实际,可迁移“大牧场放牧业”的成功管理草原阅历。 答案:(1)全球变暖,导致蒸发加剧,气候干旱;鼠灾严峻。 (2)D C B A (3)把握人口增长;改善经济结构,加快经济进展;建立自然疼惜区;实行禁牧、轮牧制度,减轻草场压力;建立饲草基地,加强牧场基本建设等。 其次讲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化与可持续进展 [考纲要求] 1.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化。 2.可持续进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3.走可持续进展之路。 一、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化 阶段 人地关系 史前文明时期 人类适应自然时期,人与环境是一种依靠的关系 农业文明时期 人类利用、改造自然时期,人地关系不协调,但有了科学的萌芽 工业文明时期 人地冲突日益尖锐时期,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冲突快速激化 [温馨提示] (1)农业文明时期的环境问题主要为生态破坏,工业文明时期的环境问题主要为环境污染。 (2)农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的生疏已产生了科学的萌芽。例如“天人合一”理论、“顺天时、量地利”思想、因地制宜等。 二、谋求人地关系协调,走可持续进展之路 1.可持续进展思想提出的背景 20世纪后半叶,工业发达国家环境污染严峻,威逼人们的生命和平安,并影响了经济的顺当进展。 2.可持续进展的含义 (1)定义:既要满足当代人进展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力气。 (2)内容 (3)可持续进展的内涵包括哪三个方面? 提示:经济的、社会的、生态的可持续进展。 (4)原则:包括公正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温馨提示] (1)可持续进展三大原则中,“公正性”侧重的是“权利”,“共同性”侧重的是“义务”,“持续性”侧重的是“进展”。 (2)理解可持续进展的三个原则时,重点理解公正性原则,不要把公正性原则、共同性原则混为一谈。前者强调全球不同地区之间的公正,而后者强调全球一个整体。 三、通向可持续进展的道路 1.转变观念 包括转变传统的进展观、资源观、环境观、伦理道德观和消费观等。 2.调整行为 主要包括政府行为、市场行为和公众行为。 3.加强国际合作 (1)目标:实现由传统模式向新型模式,即可持续进展模式的转换。 (2)要求:建立真正的全球伙伴关系,坚持《21世纪议程》中疼惜地球“共同的但有区分的”责任原则。 [温馨提示] 落实可持续进展的个人行为主要有节能节水、购买绿色产品、少用“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袋、垃圾分类、拒食野生动植物、参与环保宣扬等。 可持续进展的内涵与原则 可持续进展复合系统示意图 可持续进展原则 原则 内容 要求 公正性 原则 同代人之间、代与代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正 人类的进展不应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各国有权依据需要开发本国资源,并确保不对其他国家的环境造成损害;人类需要和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 持续性 原则 地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进展必需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之内 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处理好经济进展与环境疼惜的关系 共同性 原则 各国共同参与经济进展和环境疼惜,地区的决策和行动,应当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 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必需进行国际合作;对于全球共有的资源,需要在敬重各国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政策 考点 常考题型 可持续进展的内涵与原则 以可持续进展系统组成要素图为背景,考查可持续进展组成系统的关系及协调进展途径 以某项人类活动为载体,考查可持续进展的概念、内涵以及所符合或违反的原则 [例1] (2021·江苏高考)《2021 中国可持续进展战略报告》提出可持续进展五大支持系统。报告以1995年全国可持续进展力气指数为100,下图表示2010年五大支持系统的力气指数。读图回答(1)~(2)题。(双选) (1)1995~2010 年进展支持系统进展最快,其代价有( ) A.大量消耗资源 B.大量排放污染物 C.科教投入不足 D.人口增长缓慢 (2)为保障各支持系统协调进展,应大力加强( ) A.社会保障建设 B.经济基础建设 C.农业基础建设 D.生态与环境建设 [思维流程]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思考方向 要分析经济进展过快带来的不利影响,必需明确示意图中1995~2010年间进展相对缓慢的两大支持系统,这两大支持系统也是今后在进展中应大力加强的。 其次步:审材料,猎取关键信息 第三步:用方法、快速锁定答案 第(1)题,可用直选法。图示进展支持系统在1995~2010年期间,生存系统和环境支持系统进展相对缓慢,这说明进展支持系统进展较快是以牺牲环境、大量消耗能源、大量排放污染物为代价的。第(2)题,可用因果关系法。依据上题分析可知,要保障图示系统的协调进展,应大力进展生存系统和环境支持系统,改善生态环境,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 [答案] (1)AB (2)CD 请完成课堂对点练习题组一 走可持续进展之路 1.我国走可持续进展道路的必定性 2.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进展的新的实践模式,在工业经济结构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是清洁生产,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我国大力推行生态农业。其具体内容表解如下: 项 目 含 义 循环经济 ①农业资源得以再生;②综合效益突出; ③实现良性循环 实现循环经济的途径 工业 清洁生产 在产品生产过程和预期消费中,既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把对人类环境的危害削减到最小,又能充分满足人类的需要,是社会经济效益最大的一种模式。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清洁的配置,二是清洁的工艺,三是清洁的产品 农业 生态农业 用生态系统的观点,将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纳入协调全都的轨道,充分发挥生态经济效益以促进持续增产的农业经营方式 分析某地可持续进展的思路 (1)分析区域区位特征、地理环境形成与特征、人类活动与人地关系等地理环境背景。 (2)分析区域进展的优势条件——从区域、自然环境、资源条件、交通、科技、市场等社会经济条件来进行分析。 (3)了解区域可持续进展的限制因素——从自然灾难、资源短缺、环境问题、基础设施、经济结构、人力资源和对外开放程度等方面来分析。 (4)分析区域可持续进展的措施: ①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进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农业进展;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工业进展;旅游资源——旅游产业进展)。 ②进展科技,贯彻加速科技进步训练方针,促进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削减环境污染,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国民经济效益等都依靠科技创新,即要转变经济的增长方式,大力进展循环经济)。 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化经营。 ④因地制宜进展生态农业,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进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省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⑤促进对外开放。 ⑥进展训练,方案生育,把握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养。 ⑦重视生态环境疼惜和生态建设,防治各种环境问题。 ⑧科学防备自然灾难,建立防灾减灾体系。 (5)区域协调进展: ①进展交通通信、商业贸易等(促进商品流通、经济沟通,发挥区域优势,促进优势互补)。 ②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如南水北调工程、西气东输工程、西电东送工程等)。 ③产业转移(发挥区域优势,促进优势互补)。 考点 常考题型 可持续进展的实施 以区域性环境问题为背景考查可持续进展的措施 以进展模式图为载体考查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 [例2] 目前进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进展战略最重要和最现实的选择。下图为河南省某地酒精化工集团基于“建设循环型经济社会”的产业构想。读图,完成(1)~(3)题。 (1)当前,影响我国进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进展的最大障碍是( ) A.缺乏优待的政策环境 B.长期存在的资源短缺 C.浩大的人口数量和较低的人口素养 D.严峻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2)该产业设想对农业的影响是( ) A.加剧农村燃料、饲料、肥料相争的冲突 B.有利于改善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夫生活质量 C.增加农业生产成本,降低劳动生产率 D.提高农夫素养,增加外出务工的竞争力气 (3)进展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涵盖工业、农业和消费等各类社会活动,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模式。下列最符合循环经济模式的活动是( ) A.北方的退耕还草 B.湖区的混合放养 C.东北的大豆和小麦间作农业 D.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 [解析] 第(1)题,影响我国进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进展的主要因素有浩大的人口压力、资源短缺令人担忧及深刻的环境危机,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浩大的人口压力。第(2)题,该构想图能够促进对资源的循环利用,有利于减轻农村燃料、饲料、肥料相争的冲突,有利于改进农业生产结构,降低污染,净化环境,提高农夫的生活质量。第(3)题,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完全符合循环经济模式,是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而A、B、C三项尽管也符合疼惜生态、充分利用资源的生产原则,但不能做到对资源的循环利用。 [答案] (1)C (2)B (3)D 请完成课堂对点练习题组二 读图析图力气(十三)——地理关联图的判读 地理关联示意图是指运用文字框图和箭头、线条等连接有关地理事物,表示各地理事物间相互联系、结构特征及演化规律的组合图形。地理关联示意图通常借助带箭头的线段将有关地理事物的形成、内部结构、外部特征、进展趋势等要素联系起来。它一方面从整体的角度来构建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反映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区域性特征。 [熟知典型图示] 图1 生态产业园区的生产联系示意图 图2 汽车产业链结构图 图3 秸杆利用方式示意图 图4 循环农业模式图 图5 地理环境整体性图 [把握判读技巧] 关联图的判读确定要留意图中信息之间的直接或间接关联、两图之间的关联、图中已知信息与未显示信息之间的隐性关联等。判读时通常有以下两种方法: 1.关键环节突破法 (1)扫瞄题目所给-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维设计 2021 高考 地理 山东 专用 复习 教学 人类 地理环境 协调发展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人****来】。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人****来】,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人****来】。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人****来】,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