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套试卷教案资料.doc
《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套试卷教案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套试卷教案资料.doc(21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新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全套测试题 中方县第一中学高二生物集体备课组 杨自西审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一、选择题 1.下列除哪项外,均为内环境概念的要素( ) A.细胞内液 B.主要组成为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C.细胞外液 D.体内细胞赖以生存液体环境 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 A.CO2、O2 B.H2O、Na+ C.C6H12O6、尿素 D.血红蛋白、氧化酶 3.血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依次是( ) A.血浆、体液和体液 B.血液、体液和淋巴 C.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D.血液、细胞外液和体液 4.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的化学成分中有葡萄糖、无机盐、激素、尿素等物质 B.内环境的主要成分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血浆 组织液→淋巴→血浆 C.心肌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 D.细胞可直接在内环境中获取营养 5.人剧烈活动后,隔一段时间血浆的pH会( ) A.大于7.35~7.45 B.远小于7.35~7.45 C.维持在7.35~7.45 D.稳定在3~4 6.内环境的稳态是指( ) A.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使内环境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 B.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C.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激素的调节下,通过各组织、器官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D.正常机体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7.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8.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 ) 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 B.渗透压下降 C.糖尿病 D.细胞代谢紊乱 9.内环境必须保持稳定,细胞才能进行正常生命活动,有关论述不正确的是( ) A.由于血浆中含有H2CO3、NaHCO3等缓冲剂,它的pH才能正常 B.内环境体温调节受到下丘脑控制 C.剧烈运动积累了乳酸、碳酸,肌肉感到酸胀,并随排尿使这些物质排出而症状消失 D.血浆中缺少蛋白质引起组织水肿 10.稳态被破坏后,细胞新陈代谢会紊乱的根本原因是( ) A.温度条件不能满足细胞新陈代谢的正常要求 B.渗透压条件不能满足细胞新陈代谢的正常要求 C.细胞内复杂的酶促反应受严重影响 D.酸碱度条件不能满足细胞新陈代谢的正常要求 二、非选择题 1.右图为人体某组织的一部分,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体液的名称: A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 (2)以上B、C、D合称 ____________。 (3)人体内的细胞只有通过_______才能与外界环境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而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对新陈代谢起着________作用。 2.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A、B、C、D表示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四种器官,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据图回答: (1)内环境与A交换气体必须通过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 (2)②的过程表示____________ 作用。 (3)D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D 3.C 4.C 5.C 6.D 7.D 8.D 9.C 解析:代谢产生的乳酸会被进一步氧化分解、碳酸则被缓冲物质结合转变成碳酸氢盐,转变成的代谢产物随尿液排出体外。 10.C 二、非选择题 1.(1)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淋巴 (2)内环境 (3)内环境、调节 2.(1)肺泡 (2)肾小管的重吸收 (3)皮肤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选择题 1.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下图表示刺激时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2.当盲人用手指“阅读”盲文时,参与此过程的高级中枢是( ) A.语言中枢 B.身体感觉中枢 C.躯体运动中枢 D.A项、B项和C项 3.切除某动物的垂体后,血液中( ) A.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也增加 B.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增加 C.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减少 D.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也减少 4.一个人的手掌触到裸露的电线(110 V)会立即反射性地紧握电线,被解救后他再次看到裸露的电线,会立即反射性地把手缩回。对这两个反射的正确叙述是( ) A.两个反射中枢都在脊髓 B.两个反射中枢都在大脑 C.前一个反射中枢在脊髓,后一个反射中枢在大脑 D.前一个反射中枢在大脑,后一个反射中枢在脊髓 5.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的特点是( ) A.调节准确、快速 B.通过体液运送调节物 C.调节物都由内分泌腺产生的 D.调节作用范围局限 6.遇海难而漂浮在海面的人,因缺乏淡水,此人( ) A.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增加 B.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减少 C.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增加 D.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减少 7.现有一幼鼠,先天无胸腺,此鼠的免疫状况是( ) A.有全部的细胞免疫能力 B.丧失一切免疫能力 C.有全部的体液免疫能力 D.保留部分体液免疫能力 8.关于效应B细胞产生途径的叙述,不准确的是( ) A.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分化而成 B.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分化而成 C.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分化而成 D.抗原刺激记忆细胞分化而成 9.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一类疾病是( ) A.病原体感染机体而引发的疾病,有传染性 B.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发的疾病,无传染性 C.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而引发的疾病 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而引发的过敏反应 10.病毒侵入人体后,血液中会出现相应的抗体。抗体的基本组成单位及合成抗体最初的细胞器分别是( ) A.氨基酸和核糖体 B.氨基酸和高尔基体 C.核苷酸和核糖体 D.核苷酸和高尔基体 二、非选择题 1.两个神经细胞之间有一个大约20~50 nm的间隙,它们之间通过“突触”连接,右图表示一种脊椎动物普遍具有的化学突触及神经传导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突触间隙存在,使神经信号传导只有在某些化学物质即神经递质(如乙酰胆碱)参与下,才能完成。神经递质由A细胞合成经过 (细胞器)包装加工,形成突触囊泡,后者再与 融合,而将神经递质释放进入突触间隙。 (2)突触后膜上“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B细胞的反应。膜上“受体”的化学本质最可能是 。 (3)乙酰胆碱在发挥作用后,很快被胆碱脂酶所破坏。研究发现某些有机杀虫剂能抑制胆碱脂酶的活性,使乙酰胆碱不被破坏,结果 ,动物常处于震颤、痉挛之中,直至最后死亡。 2.人体内激素分泌量过多或不足都会对机体有害,体内有一系列机制维持激素在血液中含量的相对稳定。下图是人体内肠、胰岛、血液循环、肝脏和肌肉之间的糖代谢调节的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食物中的淀粉被彻底消化后生成的葡萄糖经过①过程进入血液,完成此过程的细胞膜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葡萄糖被吸收进入血液后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这种信号被胰岛感知后,胰岛B细胞中的分泌的物质X增多,X是__________,合成这种物质的信息流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 (3)如果小肠中长时间没有葡萄糖被吸收入血液,此时胰岛B细胞的活动减弱,而胰岛A细胞的活动加强,其合成和分泌的物质Y增加,物质Y是______________。 (4)图中物质X促进的过程有____________,物质Y促进的过程有__________(填标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解析:神经在静息状态下存在静息电位(膜外正电位,膜内负电位)。当神经纤维某一点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形成动作电位(膜外负电位,膜内正电位),进而产生局部电流,沿着神经纤维传导。兴奋沿神经纤维传导时,具有双向传导、绝缘传导、不衰减传导等特点。 2.D 3.D 4.C 5.B 解析: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各有其不同特点。体液调节作用范围较广泛、弥散,作用较缓慢而持久;而神经调节作用迅速而精确,且范围较局限。 6.A 7.D 8.B 9.C 10.A 二、非选择题 1.(1)高尔基体 突触前膜 (2)糖蛋白 (3)神经系统失去控制 翻译 转录 2.(1)主动运输 (2)胰岛素、胰岛素基因 mRNA 胰岛素 (3)胰高血糖素 (4)⑦⑥、⑧ 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 B.细胞分裂素存在于植物体任何部位 C.乙烯是一种气体激素 D.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和种子萌发 2.下列四幅图有可能不是生长素引起的是( ) A.B. C.D. 3.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主要是从植物体形态学的上端向下端运输,不能倒转过来运输。其原因最可能是( ) A.地心引力的作用 B.能量的供应所致 C.载体的分布所造成 D.光照方向的影响 4.植物扦插繁殖时,需要对插枝进行去除成熟叶片、保留芽和幼叶等处理,这样可以促进插枝成活。其原因是( ) ①芽和幼叶生长迅速,容易成活 ②芽和幼叶储存较多的营养物质 ③芽和幼叶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根 ④去除成熟叶片可降低蒸腾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5.下列不能解除植物顶端优势的措施是( ) A.去掉顶芽 B.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一块含有生长素的羊毛脂 C.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一块含有细胞分裂素的羊毛脂 D.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上琼脂小块 6.农业生产上应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植物难以奏效的是( ) A.处理扦插的枝条促进生根 B.获得无籽果实 C.除杀田间的双子叶植物杂草 D.促进果实成熟 7.下列生产措施中与植物激素无关的一组是( ) ①生产无子番茄 ②培育无子西瓜 ③果树整枝修剪 ④带芽的枝条扦插 ⑤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叶片 ⑥棉花摘心 A.①③ B.②④ C.⑤⑥ D.②⑤ 8.在早春低温时为了让水稻种子早发芽,稻农常将种子置于流动的河流或溪水中浸泡一段时间。这种做法与下列哪种激素变化的相关性最大( ) A.脱落酸 B.细胞分裂素 C.赤霉素 D.生长素 9.右图表示一项生长素的研究实验,以下哪一项关于实验结果的叙述理论上是正确的是( ) A.M长得比N长 B.N长得比M长 C.M弯向一侧而N不弯曲 D.N弯向一侧而M不弯曲 10.分析右图,对生长分布、运输、生理作用等不科学的解释是( ) A.左侧生长素含量高,生长快 B.生长素在植株幼嫩部位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C.生长素浓度高低依次是D>C>B>A D.根部生长也表现出顶端优势现象 二、非选择题 1.1928年,荷兰科学家温特为了研究植物体的向光性,设计实验如下图所示。A琼脂块上放有胚芽鞘尖端,B琼脂块上没有胚芽鞘尖端。①~⑥是在黑暗环境中对切去尖端的胚芽鞘进行的不同处理。请分析回答问题: (1)在温特之前,科学家研究初步认为,胚芽鞘向光生长是由 部位产生某种化学物质向下运输后引起的,温特推想这种物质也可以扩散到琼脂块中。 (2)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②的现象说明A琼脂块中确含有某种化学物质,且这种物质的作用是 。 (3)③和④的现象均表明,胚芽鞘能够向该物质分布 (多、少)的一侧弯曲生长;设置⑤和⑥组的目的是排除 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 (4)自然界中,植物体在单侧光照的条件下,向光弯曲生长,是因为该化学物质在背光侧分布较_______。后研究发现,该物质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根据其作用取名为生长素。 2.某学校生物研究小组为研究生长素浓度对早期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欲设计一实验方案,如你是其中一员,请你一起完成该研究方案。 (1)实验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设计: 材料用具:已萌发的萝卜种子若干、移液管、培养皿、蒸馏水、滤纸、生长素溶液(浓度分别为100 mg·L-1、10 mg·L-1、1 mg·L-1、0.1 mg·L-1、0.01 mg·L-1) 方法步骤: ①取6个培养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移液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放在相同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收集数据。 实验结果:幼苗的生长情况如下图: 100 mg·L-1 10 mg·L-1 1 mg·L-1 0.1 mg·L-1 0.01 mg·L-1 蒸馏水 据此初步判断促进幼苗生长的适宜生长素浓度的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C 4.B 5.B 解析:顶端优势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运输到侧芽,导致侧芽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生长的现象。B选项中虽然去掉了顶芽,但是放了含生长素的羊毛脂,生长素仍然会从顶芽向下运输到侧芽,所以选B。 6.D 解析: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①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②促进果实发育;③防止落花落果。所以A、B正确;除杀田间的双子叶植物杂草应用的是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即高浓度抑制生长的原理,所以C正确。果实的成熟是乙烯的作用,所以选D。 7.D 8.A 9.A 10.C 二、非选择题 1.(1)胚芽鞘尖端 (2)促进生长 (3) 少 琼脂块 (4)多 吲哚乙酸 2.(1)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幼苗的影响不同 (2)①编号并垫上滤纸 ②取等量的5种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和蒸馏水分别滴入培养皿中 ③取等量的生长状况相同的已萌发的萝卜种子分别放入6个培养皿中 ④1 mg·L-1~10 mg·L-1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一、选择题 1.下列生物中属于种群的是( ) A.一个校园里生长着的各种各样高大的树 B.生活在一片森林中的全部雄鸟和雌鸟 C.一块菜地上生长着的大白菜、大蒜、大葱 D.生活在青海湖鸟岛保护区内所有的棕头鸥 2.某同学在对一块5 000 m2的野生草坪进行野外调查时,选取了5个样点,每个样点4 m2,发现5个样点中某种草药的株数依次为12、15、14、17、12。可估算出这块草坪中这种草药株数为( ) A.15 000 B.16 250 C.17 500 D.70 000 3.用标志重捕法对动物进行野外调查,下列假设不符合要求的是( ) A.被标记的动物在种群中完全混合 B.个体被捕捉的概率相等,与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无关 C.被标记的动物物种有明显的群聚现象 D.动物在行为上不受标记物的影响,标记物不脱落 4.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数量的变化包括增长、波动、稳定和下降等 B.种群数量的变化主要是由迁入和迁出、出生和死亡引起的 C.在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一般是“J”型曲线 D.在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一般是“S”型曲线 5.一个新的物种进入某地后,关于其种群的数量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先呈“S”型增长,后呈“J”型增长 B.先呈“J”型增长,后呈“S”型增长 C.种群数量达到K值以后会保持稳定 D.K值是环境条件允许的种群增长的最大值 6.如果一个种群的密度越来越小,最可能的原因是( ) A.种群处于衰退期 B.种群内雄性多于雌性 C.种群死亡率超过10% D.种群结构太复杂 7.下图A、B为两个国家的人口的年龄组成图,纵轴示年龄,横轴示各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根据此图回答,哪一个国家未来的人口增长率高( ) 8.在群落演替中,下列哪一条最不可能发生( ) A.群落中物种的组成不断变化 B.开始时物种数目增多,然后趋于稳定 C.在初始阶段之后,群落中生物物种的总量下降 D.无生命的有机物总量增多 9.演替过程中灌木逐渐取代了草本植物,其主要原因是( ) A.灌木繁殖能力较强 B.草本植物寿命较短 C.草本植物较为低等 D.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的阳光 10.在气候条件合适的条件下,从裸露的岩石开始的初生演替的完整过程是( ) A.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B.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森林阶段 C.地衣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 D.森林阶段、灌木阶段、草本植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 二、非选择题 1.20世纪50年代,有人将水葫芦带到非洲的刚果盆地,三年后,水葫芦征服了所有水生植物对手,反客为主,在刚果河上游1500公里的河道上蔓延,阻塞了航道。为了消灭水葫芦,当地政府花费巨资,沿河喷洒除草剂,但不到半个月,水葫芦又迅速生长起来。最后是请来了海牛,一条海牛每天能吃掉40多平方米的水葫芦,于是河道畅通了,刚果河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请回答: (1)水葫芦与其他水生植物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葫芦在刚果之所以能战胜所有对手,并在河道上蔓延是因为 。 (3)通过上述例子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4)请运用生态学原理对分别用除草剂和海牛消除水葫芦的效果及其影响作出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仔细阅读以下事例,利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事例一:我国某海岛的天然林覆盖率在1965年为25.7%,1974年为18.7%,1981年仅为8.35%,并且因遮盖地面程度大大降低,从而导致了坡垒等珍稀树种濒临灭绝,裸实等珍贵药用的植物已经绝迹。 事例二:一种原产日本的林业害虫,于20世纪80年代侵入我国华南沿海地区,并由于缺乏天敌而迅速蔓延开来。据1990年统计,这种害虫使该地区13万多公顷的马尾松林受到危害。 事例三:目前云南昆明滇池中水葫芦(又名凤眼莲,为水生直立和漂浮草本,繁殖迅速)疯狂扩散,覆盖水面,遮住阳光,耗去水中氧,使许多鱼类死亡。加之蓝藻大量繁殖,导致滇池部分水域水质黏稠,发黑发臭。 事例四:据国家林业局发布一项调查表明,我国已经成为受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全国四分之一以上的国土荒漠化,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 (1)从以上事例中可以说明人类的哪些活动可能导致现有群落的破坏而引起群落的演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在草原地区,从防止草原群落的演替的角度出发,应如何合理利用草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上事例说明人类活动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 和 进行。 (4)水葫芦与其它水生植物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生活在滇池中的所有生物构成 ,其中全部的水葫芦构成一个 。 (5)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草)”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 ) A.开展生态旅游 B.发展畜牧业 C.增加木材产量 D.改善生态环境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C 3.B 4.C 5.A 6.A 7.B 解析:预测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数量动态变化主要依据种群的年龄组成。B图中幼年的人口所占的比例远远大于成年和老年的人口所占比例,所以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8.C 9.D 解析:灌木比草本植物高大,“剥夺”了草本植物的阳光,逐渐取代了草本植物。 10.A 解析:初生演替是在从未有过生物或有过生物生长却被彻底消灭的原生裸地中发生的生物演替。从岩石表面开始的群落演替为原生演替。陆地植物的原生演替过程大致经过地衣植物群落、苔藓植物群落、草本植物群落和木本植物群落阶段。地衣、苔藓两个阶段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土壤的形成和积累方面,对小气候的影响还很不显著。草本植物群落阶段土壤继续增加,小气候也开始形成。同时土壤微生物和小型土壤动物的活力增强,植物的根系可深入到岩石缝隙,因此环境条件得到了大大的改善,为一些木本植物的生长创造了条件。到了森林群落阶段,演替速度又开始减慢。 二、非选择题 1.(1)竞争 (2)当地养料、空间充裕,气候适宜,且没有天敌(或环境条件理想) (3)生物既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4)用除草剂消灭水葫芦,费用大,有污染,且水葫芦很快适应,效果不佳。海牛以水葫芦为食,能有效控制水葫芦,成本低且无污染 2.(1)滥采乱伐、掠夺式开发利用、引入外来物种、过度放牧等 (2)在草原地区,应该科学地分析牧场的载畜量,做到合理放牧 (3)速度 方向 (4)竞争 群落 种群 (5)D 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一、选择题 1.生长着各种动植物的一片草地,按生态学分类,草地、草地中的各种生物及草地中的东亚飞蝗,可依次称为( ) A.生态系统、群落、种群 B.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C.群落、生态系统、种群 D.种群、生态系统、群落 2.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海洋生态系统 B.陆地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生物圈 3.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 A.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B.生产者、消费者 C.物质循环、能量流动 D.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机物环境 4.在一个农田里最好使能量流向农作物,农民除草就是调整( ) A.作物和杂草间的关系 B.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D.水和肥料的使用效率 5.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表示的是( ) A.营养级与能量的关系 B.各营养级能量利用率的关系 C.食物链中各营养级捕食量的关系 D.生物种类与能量的关系 6.右图中是以每个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多少而绘制的金字塔,其中1、2、3分别代表第一、二、三个营养级的生物,下面哪条食物链与金字塔相符( ) ①草 ②树 ③昆虫 ④兔 ⑤鸟 ⑥狼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①→③→⑥ 7.以下可以称作生态系统的是( ) A.一个湖泊中的浮游生物和所有分解者 B.取自池塘的水、泥土和浮游生物 C.一个池塘中的所有水蚤和分解者 D.一个鱼缸中所有金鱼和水草 8.在一阴湿山洼草丛中,一堆长满苔藓的腐木上聚集着蚂蚁、蚯蚓、蜘蛛、老鼠等动物。它们共同构成一个( ) A.生态系统 B.生物群落 C.种群 D.食物网 9.关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所指的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化学元素 B.所说的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C.所说的循环是指物质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出现、循环流动 D.物质在循环过程中不断递减 10.关于碳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以CO2的形式进行循环 B.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都参与碳循环过程 C.大气中的CO2要变成含碳有机物只能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如果碳循环过程不能进行,生态系统将会被破坏而消失 二、非选择题 1.食物链、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着此渠道进行的。假如在某温带草原上存在如右图所示的食物网。请分析回答: (1)该生态系统的成分中,草属于 ,猫头鹰属 ,兔处于第 营养级。 (2)该食物网的各种生物中,含有能量最多的是 。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是 ,其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 (3)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碳元素以 形式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中进行循环,生产者通过 作用使碳元素进入到生物群落中,各种生物通过 作用使碳元素回到无机环境中。 (4)已知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转化效率为10%,若一种生物摄食两种下一营养级的生物,且它们被摄食的生物量相等,则猫头鹰每增加10千克生物量,需消耗生产者 千克。 2.语言是人类交流的手段,昆虫之间也存在着可用于交流的“信息”,使昆虫表现出复杂的行为。昆虫的交配求偶就是通过某种信息长距离传递实现的,如灯蛾的雌虫能吸引11公里外的雄蛾,天蚕蛾的雌虫腹部或停息过新羽化的雌虫的物体,都能吸引雄虫。为了探索昆虫交配求偶的秘密,进行发如下实验: 实验1:将某昆虫未交配的雌虫放在诱捕器中,将诱捕器悬挂于田间,一夜后,发现捕捉到许多同种雄虫。 实验2:将未交配的雌虫先放到封闭的玻璃管中,再放在诱捕器中,将诱捕器悬挂于田间,一夜后,未发现捕捉到雄虫。 实验3:将未交配的雌虫腹部用小刀割下,再将雌虫放在诱捕器官中,将诱捕器悬挂于田间,一夜后,未发现捕捉到雄虫。 实验4:将未交配的雌虫放在诱捕器中,在诱捕器的周围浇一桶汽油,将诱捕器悬挂于田间,一夜后,发现捕捉到许多同种雄虫。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中,放在诱捕器中的雌虫能够吸引雄虫,这是由于昆虫具有 性。 (2)实验1与实验2比较说明 。 (3)实验2实验3比较说明 。 (4)实验4汽油的作用是 ,但仍能捕捉到雄性昆虫,这说明 。 (5)这个实验使人们受到启发,可能通过这种方法,来控制和诱杀害虫,请指出一种可能的做法: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D 3.A 4.C 5.A 6.C 7.B 解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两部分:一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二是生物群落。A、C、D三个选项都只有生物成员或生物成员中的部分生物,因此,他们都不是生态系统。B选项水中含有溶解氧、无机盐和各种营养物质,足以构成无机环境,浮游生物包括各种植物和动物,泥土中还含有细菌等各种微生物,足以构成生物群落,并且无机环境和群落间发生着相互作用。 8.A 解析:该题绝大多数同学易选C,因为他们未看出题目中隐含条件:①阴湿山洼,说明有阳光、水、空气、土壤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②草丛、苔藓表示生产者的存在;③腐木表示存在分解者。综合①②③再加上蚂蚁、蚯蚓、蜘蛛、老鼠等动物构成的消费者,共同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9.D 10.C 二、非选择题 1.(1)生产者 消费者 二 (2)草 光能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3)CO2(气体) 光合 呼吸 (4)5 500 2.(1)趋(化)性; (2)昆虫间进行交流的信息是一种挥发性的化学物质; (3)这种物质是由昆虫的腹部分泌的; (4)干扰雌雄虫之间的信息激素的交流 这种信息激素具有较强的专一性; (5)将这种物质提取出来,制成诱芯,置于诱捕器中,用于诱杀昆虫;(或将这种物质提取出来,制成溶液,于田间喷洒,干扰雌雄虫之间的正常交尾,从而达到控制害虫种群数量的目的。) 第6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一、选择题 1.下图所示为经济发展和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根据这种关系,发展中国家应认识到( ) A.环境污染不可避免,只能采用先污染后治理的策略 B.后工业化阶段环境问题会自已解决 C.保护环境至关重要,必须杜绝兴建大量排污的工业 D.可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2.下图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 A.资源状况 B.科技发展水平 C.人口的文化 D.生活消费水平 4.下列关于人口数量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对人口数量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死亡率来实现的 B.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口的生育率的影响很大 C.人口死亡率不仅受社会因素的影响,也明显受自然因素的影响 D.随着人口增长和科技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小 5.下列关于人口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实施战略的重要条件 B.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要把计划生育工作放到重要位置 C.目前我国人口太多,不可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D.专家预测,到21世纪中叶,我国将出现人口高峰,将达到15亿人左右 6.1998年长江中下游特大洪灾,从生态环境的角度分析主要原因是( ) A.长江口热带风暴 B.长江上游森林植被被破坏 C.水库泄洪过快 D.北方风沙使河床变浅 7.除哪一项外,其余都是毁林造田、大面积砍伐森林直接造成的严重后果( ) A.水土流失加剧 B.土地沙漠化 C.降雨量减少 D.空气污染严重 8.我国部分城市(地区)已禁止生产和销售含磷洗衣剂,含磷洗衣剂主要添加了三聚磷酸钠,禁止生产和销售的原因是( ) A.三聚磷酸钠会引起白色污染 B.三聚磷酸钠会与硬水中的Ca2+、Mg2+形成沉淀,堵塞下水道 C.三聚磷酸钠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使水质变坏 D.三聚磷酸钠价格昂贵,使用成本高 二、非选择题 下表是我国1981年35岁到45岁受教育程度不同的育龄妇女的生育子女数情况,依据表格提供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文盲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专以上 农村 4.78 3.99 3.52 3.17 2.22 城市 3.97 3.14 2.60 2.21 1.92 (1)请根据上表提供的数据在下面的坐标图中绘制农村和城市妇女生育子女曲线(农村用实线表示,城市用虚线表示)。 (2)从上表中可知人口的生育率与 (因素)成反比。当前,我国计划生育的重点在农村。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采取什么措施来落实计划生育政策? 。 (3)读“1981年我国育龄妇女文化程度与生育率之间的关系表”,分析提高人口素质与控制人口数量之间的辩证关系。 (4)我国采取的人口政策是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C 3.A 4.C 5.C 6.B 7. D 8.C 二、非选择题 (1)(略) (2)人口受教育程度的高低 发展地区经济,发展教育,提高人们尤其是妇女受教育水平。 (3)生育率和多胎率随着育龄妇女文化程度的上升而下降。文化程度的高低是人口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文化教育程度低,生育率高,人口增长快;人口增长快,教育基金少,受教育程度下降,从而影响人口素质低,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反之,则形成良性循环。因此,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既提高了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也有利于人口数量的控制。 (4)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解析:第1小题考查绘图能力。第2、3小题从育龄妇女文化程度与生育率之间的关系考查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两者之间的关系及提高人口素质对计划生育工-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生物 必修 全套 试卷 教案 资料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