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套笔记.docx讲课教案.doc
《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套笔记.docx讲课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套笔记.docx讲课教案.doc(20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第一章 从生物圈到细胞 1、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2、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病毒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3、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4、 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其生成和发育也是建立在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的基础上的; 5、 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如细菌、草履虫、变形虫、眼虫等; 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例如:以细胞代谢味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胞增殖、分化味基础的生长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等等。如动物、植物。 6、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7、 显微镜小专题 (1) 使用显微镜的基本步骤:(一)取镜和安放;(二)对光;(三)低倍镜观察:(四)高倍镜观察;(五)收镜。 (2) 重要步骤:高倍镜观察 ① 移动专篇,在低倍镜下使需要放大的部分移动到视野中央; ② 移动转换器,移走低倍物镜,换上高倍物镜; ③ 调节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 ④ 缓缓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⑤ 换上高倍物镜后禁止向下转动粗准焦螺旋。 (3) 基础知识和利用 ① 放大倍数=目镜╳物镜 ② 显微镜放大的是长度和宽度,而不是面积; ③ 放大倍数变大:视野中细胞数目变小,物象变大,视野变暗 细胞放大倍数与细胞个数的关系 细胞单行排列——细胞个数与放大倍数成反比 细胞均匀排列——细胞个数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 (4) 倒立的物象:上下、左右相反 (将原物象旋转1800即可 (5) 玻片的移动与物象的移动 由于是倒立的像,玻片的移动方向与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结论:物象偏什么方向,玻片向什么方向移动。 (6) 视野中污点的判断 转动目镜,污点移动,则污点在目镜上,不动则不再目镜上。 移动装片,污点移动则污点在玻片上,不动的不在玻片上。 不在目镜、玻片上则在物镜上。 (7) 物镜和玻片的距离与放大倍数的关系 镜头种类 有无螺纹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视野 物镜 有 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里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少,视野越暗。 目镜 无 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8、 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不同点 大小 较小(1~10um) 较大(10~100um) 本质区别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细胞壁 有,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植物细胞有,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动物细胞没有 细胞质 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 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 细胞核 遗传物质分布的区域称拟核,无核膜、核仁,DNA不与蛋白质结合 有核膜和核仁,DNA与蛋白质结合成染色质 举例 细菌、蓝藻、支原体 动物、植物、真菌 相似点 1、 都有相似的细胞膜和细胞质; 2、 都有遗传物质。 9、 蓝藻介绍 (1) 蓝藻包括:蓝球藻、念珠藻、颤藻、发菜 (2) 蓝藻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 10、细胞的统一性 (1)细胞的基本结构是相似的,大都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拟核),组成。 (2)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核细胞产物所组成的。 11、细胞学说(细胞的发现者:列文虎克;细胞学说建立者:施莱登和施旺)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1、常见的化学元素有20种 大量元素:C、H、O、N、P、S、K、Ca、Mg 微量元素:Fe、Mn、B、Zn、Mo、Cu 主要元素:C、H、O、N、P、S 基本元素:C 3、 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水85%~90% 无机盐 无机盐1%~1.5% 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糖类和核酸 1%~1.5% 有机物 脂质1%~2% 蛋白质7%~10% 4、 染色活颜色反应有关的实验专题 实验内容 所用试剂 实验结果 还原糖的检测 斐林试剂 砖红色沉淀 蛋白质的检测 双缩脲试剂 紫色 脂肪的检测 苏丹Ⅲ或苏丹Ⅳ 橘黄色或红色 淀粉的检测 碘液 蓝色 观察线粒体 健那绿 黄绿色 观察DNA 甲基绿 绿色 观察RNA 吡罗红 红色 观察染色体 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 紫色或红色 酒精的检测 重铬酸钾(橙色)溶液 在酸性条件下遇重铬酸钾变灰绿色 CO2的检测 澄清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还原糖鉴定 50℃~65℃ 溶液颜色变化过程为: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1、 组成细胞的有机物中含量最多的就是蛋白质。 2、 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3、 在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有8种氨基酸是人体不能合成的; 4、 氨基酸结构通式: H(氢) ∣ (氨基) NH2—C—COOH(羧基) ∣ R(侧链基团) 注:①氨基酸分子中—NH2、—COOH至少各有一个,因为R基中可能看有氨基和羧基; ②必须有一个—NH2和一个—COOH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否则不是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 ③生物体中的氨基酸种类不同时由于R基决定的; 5、脱去的水分子=肽键数=氨基酸数目(n)-肽链数 氨基数=总氨基数-氨基酸数+肽链数 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18╳脱去的水分子数 6、蛋白质种类不同原因: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种类、排列顺序不同的肽链折叠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 7、蛋白质的功能:①结构蛋白,如肌肉、头发、蛛丝等;②催化作用,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等绝大多数酶;③运输作用,如血红蛋白;④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等;⑤免疫作用,如抗体。 8、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所有活细胞都离不开蛋白质。 并非所有的酶和激素都是蛋白质。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1、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2、核酸的分类和结构 比较 项目 核酸 DNA RNA 基本单位 脱氧核糖核苷酸 核糖核苷酸 分布 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 细胞质 空间结构 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长链构成,呈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由一条核糖核苷酸长链构成 无机酸 磷酸 五碳糖 脱氧核糖 核糖 3、①构成DNA的是4种脱氧核苷酸,但成千上万个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是多种多样的,DNA分子具有多样性。 ②每个DNA分子中4种脱氧核苷酸的比率和排列顺序数特定的,其特定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代表特定的遗传信息。 ③只含有RNA一种核酸的是病毒,其核糖核苷酸排列顺序也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 4、实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1)实验原理: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就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盐酸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2)实验结论: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5、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即组成核酸分子的单体,一个核苷酸是由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根据五碳糖的不同,可以将核苷酸分为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1、各种糖类比较 种类 分子式 分布 主要功能 单糖:不能水解的糖 核糖 C5H10O5 动植 物细 胞 组成核酸的物质 脱氧核糖 C5H10O4 葡萄糖、果糖、半乳糖 C6H12O6 光合作用的产物,细胞的重要能源物质 二糖:水解后能够生成两分子单糖的糖 蔗糖 C12H22O11 植物 细胞 能水解成单糖而供能 麦芽糖 乳糖 动物细胞 多糖:水解后能够生成许多单糖的糖 淀粉 (C6H10O5)n 植物 细胞 植物细胞内贮能物质 纤维素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糖原 动物细胞 动物细胞贮能物质 ①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又被称为碳水化合物。 ②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常被称为“生命的燃料”。 ③葡萄糖不能水解,可以直接被细胞吸收。 ④蔗糖在糖料作物甘蔗和甜菜里含量丰富,大多数水果和蔬菜也含有蔗糖。 ⑤常见的二糖还有在发芽的小麦等谷粒中含量丰富的麦芽糖。 ⑥人和动物乳汁中含量丰富的乳糖。 ⑦淀粉是最常见的多糖。 2、细胞中的脂质 种类 功能 分布 脂肪 主要的储能物质、保温、减少器官之间的摩擦、缓冲外界压力,以保护内脏器官 大量存在于某些植物的种子、果实及动物体的脂肪组织中 磷脂 构成细胞膜及各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 在动物脑、卵细胞、肝脏及大豆的种子种含量较多 固醇 胆固醇 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在许多动物性食物中含量丰富 性激素 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及生殖细胞的形成 由动物的性腺分泌,进入血液,组织液 维生素D 能有效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动物的卵黄、人体表皮细胞中的胆固醇经日光照射,转变成维生素D 3、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①多糖、蛋白质、核酸等都是由许多基本单位——单体连接而成的多聚体。 ②组成多糖的单体是单糖,组成蛋白质的单体是氨基酸,组成核酸的单体是核苷酸。 ③每一个单体都是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 ④由于碳原子组成生物大分子的重要作用,所以“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没有碳,就没有生命”。 细胞中的无机物 1、细胞中的水 ①在构成细胞的各种化合物中,水的含量最多,一般为60%—95%。 ②不同生物体内的水含量差别很大。 ③生物体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水的含量不同。 ④同一生物的不同器官水的含量不同。 存在部位 细胞内水 存在形式 结合水:与细胞中某些大分子物质结合 自由水:存在于细胞质基质和多种细胞器中 关系 代谢缓慢 自由水 结合水 代谢旺盛 细胞外水 多细胞植物:细胞间隙、各种分泌物 多细胞动物:内环境、外分泌液、排泄物 功能 结合水 细胞或生物体结构的组成成分 自由水 ①良好溶剂;②运输物质;③参与新陈代谢;④新陈代谢的反应介质;⑤维持细胞的固有形态;⑥调节生物的体温。 2、细胞中的无机盐 ①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数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含量较多的离子有:Na+、K+、Ca2+、Mg2+、Fe2+、Fe3+等 含量较多的阴离子:Cl-、SO42-、PO43-、HCO3-等 ②细胞中还有少量的无机盐与其他化合物结合,如血红蛋白中含Fe2+、高等植物的叶绿素分子中含Mg2+。 3、无机盐的作用 ①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②维持细胞的渗透压,从而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③调节PH值,维持细胞及动物和人体体液的酸碱平衡; ④无机盐是细胞中许多重要化合物的组成成分。 4、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元素基础——C、H、O、N 细胞的基本框架物质——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 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糖类和脂肪 水和无机盐既是细胞的结构物质,又是重要的功能物质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1、细胞膜的成分 成分 所占比例 在细胞膜构成中的作用 脂质 约50% 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动物细胞的细胞膜中还有胆固醇 蛋白质 约40%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细胞膜的功能主要由其上的蛋白质来行使 糖类 约2%—10% 与膜蛋白或膜脂结合成糖蛋白或糖脂,以此作为判断细胞的内、外表面的依据 2、细胞膜的功能 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③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3、细胞壁 是存在于植物细胞膜外,对细胞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的结构,其化学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 4、科学家常用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作为实验材料来研究细胞膜的组成,这是因为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核膜以及众多细胞器膜。 5、在体验制备膜的方法实验中,用适量生理盐水稀释细胞,这体现了无机盐具有维持细胞形态的功能。实验原理是渗透作用。 6、细胞膜的成分探究 处理方法 现象及结论 溶脂剂处理 细胞膜被破坏,含有脂质 蛋白酶处理 细胞膜被破坏,含有蛋白质 细胞膜上一般不含血红蛋白; 胆固醇属于脂质,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成分; 血红蛋白的主要化学成分是C、H、O、N、Fe,它具有在氧浓度高的时候容易与氧结合。 细胞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膜上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 高等植物细胞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主要途径是胞间连丝。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1、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差速离心法。 2、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 3、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含有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车间”。 4、内质网是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5、内质网的类型:粗面内质网(上有核糖体)、滑面内质网 6、高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 功能:与动物细胞分泌物形成有关;与植物细胞细胞壁形成有关。 7、核糖体的功能: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分布: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在细胞质中。 8、溶酶体:是“消化车间”,内部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9、液泡: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着的液泡还可以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 10、中心体:由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里及周围物质组成,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分布于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的细胞中。 11、细胞质的组成:主要包括细胞器和细胞质基质。 12、细胞质基质存在状态:胶质状态 成分:含有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核酸和多种酶 功能:是多种化学反应进行的场所 13、叶绿体分布:叶肉细胞中、形态:扁平的梭形、颜色:绿色 14、线粒体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形态多样,有短棒状、圆球状、线形、哑铃形等。 15、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围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16、分泌蛋白:有些蛋白质是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气作用的,这类蛋白质叫做分泌蛋白。 17、分泌蛋白合成途径:核糖体(合成肽链)→内质网(加工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囊泡→高尔基体(进一步修饰加工)→囊泡→细胞膜→细胞外 18、生物膜的组成: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 19、分泌蛋白在形成过程中,要发生不同膜的融合,膜融合的原理是膜的流动性。 20、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中需要能量,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21、细胞器归类分析 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叶绿体、液泡 ①从分布 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中心体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核糖体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核糖体、中心体 ②从结构 具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内质网、液泡、高尔基体、溶酶体 具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 含DNA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 ③从成分 含色素的细胞器:叶绿体、液泡 ④从功能上分析 线粒体(供能)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 核糖体(合成载体蛋白) 核糖体:间期合成蛋白质 中心体:动物(低等植物)细胞分裂前期发出星射线成 参与细胞有丝分裂的细胞器: 纺锤体 高尔基体:植物细胞分裂末期与细胞壁形成有关 线粒体:供能 注:根细胞不含叶绿体,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含大液泡。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1、高等植物的筛管细胞核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不含有细胞核; 2、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核膜:双层膜,外膜上附着着许多核糖体,常与内质网相连; 染色质:主要有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携带遗传信息;能被碱性染料染 3、细胞核 染成深色; 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 中,核仁体积相对较大。 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4、染色质与染色体 染色质 高度螺旋化,变短,变粗 染色体 (间期、末期) (前期、中期、后期) 解螺旋,成为丝状 5、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6、细胞核中决定生物性状的物质是DNA,DNA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1、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原理:渗透作用 条件:①具有半透膜;②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 2、动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 ①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吸水膨胀; ②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失水皱缩; ③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 3、植物细胞吸水与失水 细胞壁 具有全透性(伸缩性小) 细胞膜 细胞质 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伸缩性大) 液泡膜 (相当于半透膜) 细胞壁伸缩性小 内因: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细胞渗透失水→ 质壁 原因 原生质层伸缩性大 分离 外因: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宏观上:植物由坚挺→萎蔫 表现 液泡:(大→小) 微观上: 细胞液颜色:(浅→深) 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1、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年代 科学家 依据 结论或假说 19世纪末 欧文顿 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 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20世纪初 科学家 分离并分析出哺乳动物的红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为脂质和蛋白质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为脂质和蛋白质 1925年 荷兰科学家 从细胞膜中提取的脂质铺成的单层分子面积是细胞表面积的2倍 细胞膜中的脂质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20世纪40年代 在荷兰科学家研究的基础上推测 “双分子层模型”:细胞膜是由双层脂质分子及内表面附着的蛋白质构成 1959年 罗伯特森 电镜下看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 所有生物膜都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特点:静态结构 1970年 弗雷和埃迪曼 分别用绿色和红色荧光染料标记两个细胞的蛋白质,将两个细胞融合一段时间后,荧光均匀分布 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1972年 桑格和尼克森 在新的观察和实验证据的基础上 流动镶嵌模型 2、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①基本支架→磷脂双分子层 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都是可以运动的 嵌在磷脂分子的表层 (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②蛋白质 嵌入磷脂分子层 贯穿于磷脂分子层 ③在细胞膜的外表面,有一层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多糖结合,形成的糖蛋白,叫做糖被。它与细胞的识别、保护、免疫等密切相关。除糖蛋白外,细胞膜表面还有糖类与脂质分子结合成的糖脂。 ④细胞膜的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 细胞膜的结构特性:具有流动性。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1、被动运输 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的比较 运输方式 运输方向 是否需要载体蛋白 是否消耗能量 图例 模型 举例 自由扩散 高浓度 ↓ 低浓度 不需要 不消耗 O2、CO2、H2O、甘油、乙醇、苯 协助扩散 高浓度 ↓ 低浓度 需要 不消耗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2、主动运输 运输方式 运输方向 是否需要载体蛋白 是否消耗能量 图例 模型 实例 主动运输 低浓度 ↓ 高浓度 需要 消耗 无机盐、小肠吸收葡萄糖、氨基酸 3、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1)载体蛋白:①载体具有特异性,不同物质的载体不同,不同 生物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目也不同;②载体具有饱和现象,当细胞膜上的载体已经 达到饱和,细胞吸收该载体运载的物质的速度不再随物质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2)能量 4、胞吞和胞吐 胞吞:大分子附着在细胞膜的表面,这部分细胞膜内陷形成小囊,包围着大分子,然后小 囊从细胞膜上分离下来,形成囊泡,进入细胞内部,这种现象叫胞吞。 胞吐:细胞需要外排的大分子,先在细胞内形成囊泡,囊泡移动到细胞膜上,与细胞膜融 合,将大分子排出细胞,这种现象叫胞吐。 结构基础:细胞膜的流动性。 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1、酶的化学本质:绝大多是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蛋白质的合成原料是:氨基酸 RNA的合成原料是:核糖核苷酸 酶的来源:活细胞 生理功能:具有催化作用 作用原理: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2、酶化学本质的验证试验 (1)证明某种酶是蛋白质 实验组:待测酶液+双缩脲试剂→是否出现紫色反应 对照组:已知蛋白液+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反应 (2)证明某种酶是RNA 实验组:待测酶液+吡罗红染液→是否呈现红色 对照组:已知RNA溶液 +吡罗红染液→出现红色 3、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实验过程: 试管编号 实验设置 试验现象 结果分析 对照组 1号(2mLH2O2) 不处理 无明显气泡放出 H2O2的自然分解非常缓慢 实验组 2号(2mLH2O2) 水浴加热(90℃) 有明显气泡放出、有助燃性 加热能促进H2O2的分解 3号(2mLH2O2) 加入质量分数为3.5%的FeCl3溶液2滴 有较多气泡放出、助燃性强 Fe3+能促进H2O2的分解 4号(2mLH2O2) 加入质量分数味20%的肝脏研磨液2滴 有大量气泡放出、助燃性更强 H2O2酶也有催化H2O2分解的作用,且效率更高 注意事项:①要求用新鲜的肝脏,因为信箱的肝脏中H2O2酶的含量及活性较高; ②要经过研磨,这样能使肝脏细胞破裂,酶分子充分释放出来; ③试管中插入点燃但不火焰的卫生香时,不要插入气泡中,一面卫生香熄灭; ④注意安全,H2O2具有一定的腐蚀性,不要溅到皮肤上,如果不慎溅到皮肤上要及时用用清水冲洗。 实验结论:H2O2在不同条件下,分解速率不同。 4、酶的探索历程 时间 发现者 实验过程现象 实验结论 酶的发现 1773年 (意)斯帕兰札尼 将装有肉块的小金属笼子让鹰吞下,一段时间后取出,发现笼内的肉块小时 胃具有化学消化作用 1857年 (法)巴斯德、1897年(德)李比希、毕希纳 糖类通过酵母菌发酵产社工酒精,并从细胞中提取出酶 细胞提取液中含有酶 1926年 (美)萨姆纳 从刀豆种子种提取了脲酶结晶,并证实是蛋白质 酶是一类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20世纪30年代 许多科学家 相继提取出多种酶的蛋白质结晶 20世纪8年代 (美)切赫、奥特曼 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 概念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为RNA。 5、酶的特性 ①酶具有高效性;②酶具有专一性;③酶的作用条件比较温和。 酶的最适温度:动物 35℃—40℃;植物 40℃—50℃; 细菌和真菌 70℃。 最适PH值:动物 6.5—8.0、胃蛋白酶最适PH值为1.5; 植物 4.5—6.5. 注: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0℃左右,酶的 活性很低,但酶的空间结构稳定,在适宜的温度下酶的活性可以升高。0℃—4℃下保存 酶。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1、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糖类;主要储能物质:脂肪;直接能源物质:ATP;最终能量 来源:太阳能。 植物细胞内储能物质:淀粉;动物细胞内储能物质:糖原。 2、ATP的化学组成:A、核糖、磷酸 组成元素:C、H、O、N、P 结构通式 3、结构简式: A—P~P~P 4、ATP和ADP可以相互转化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人、动物的呼吸作用 A—P~P(二磷酸腺苷) + Pi + 能量(30.5 kJ/mol) A—P~P~P 酶 酶 主动运输;用于生物发电、发光;肌肉收缩;用于生物合成;用于大脑思考 (物质可逆,能量和酶不可逆) 5、ATP与ADP的这种转化,是时刻不停地发生并且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6、生物界的共性: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1、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 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2、实验:探究酵母菌呼吸的方式 实验注意事项:(1)空气持续通入保证了O2的充足供应,而进入锥形瓶的空气先通过盛 有NaOHaq的锥形瓶,洗除空气中的CO2,保证最后通入澄清石灰水 的CO2是由于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的。 (2)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实验中,先将盛有酵母菌的锥形瓶静置一段时间, 让其先进行有氧呼吸将锥形瓶内的氧气消耗尽,再连通装置,检测其 无氧呼吸产物。 实验结论:(1)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呼吸细胞呼吸; (2)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谁;在无氧条件 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少量的二氧化碳和酒精。 3、细胞呼吸可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有氧呼吸是细胞呼吸的主要形式。 酶 4、有氧呼吸: 总反应式:C6H12O6 +6H2O+6O2 6CO2 +12H2O+能量 有氧呼吸 场 所 反应物 产物 释放能量 第一阶段 细胞质基质 葡萄糖 丙酮酸、[H] 少量 第二阶段 线粒体基质 丙酮酸、H2O CO2 、[H] 少量 第三阶段 线粒体内膜 [H]、O2 H2O 大量 过程: 第一阶段:葡萄糖→丙酮酸+[H](少)+ATP(少) 第二阶段:丙酮酸+水→CO2+[H]+ATP(少) 第三阶段:O2+[H]→H2O+ATP(大量) 5、无氧呼吸: 酶 总反应式: C6H12O6 2C3H6O3 (乳酸) + 少量能量 酶 C6H12O6 2C2H5OH(酒精) + 2CO2 +少量能量 场所:细胞质基质 过程: 第一阶段:葡萄糖→丙酮酸+[H](少)+ATP(少) 第二阶段:丙酮酸→2C2H5OH+2CO2+能量 丙酮酸→2C3H6O3+能量 6、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不同点 场所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细胞质基质 条件 氧气、酶 酶 产物 CO2、H2O 酒精和CO2或乳酸 能量 大量 少量 相同点 联系 从葡萄糖到丙酮酸阶段相同,以后不同(第一阶段相同) 实质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产生ATP 意义 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7、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的:酵母菌细胞核大多数植物细胞等 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乳酸菌细胞、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骨骼肌细胞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1、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实验原理: 提取原理: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 分离原理: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的速度快,反之则慢‘ 注意事项: 研磨石放入少量的SO2的目的是使研磨充分; 放入少量CaCO3的目的是防止色素被破坏; 制备滤纸条时,要剪取两角是防止滤液在滤纸边缘处扩散过快; 层析时,不要让层析液没及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以免滤液细线中的色素 溶解在层析液中。 实验结果:滤纸条上会出现四条颜色不同的色素带; 叶绿素a(蓝绿色) 叶绿素 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3/4) 叶绿素b(黄绿素) 绿叶中的色素 胡萝卜素(橙黄色) 类胡萝卜素 主要吸收蓝紫光 (1/4) 叶黄素(黄色) 最上层是:胡萝卜素; 最下层是:叶绿素b;最宽的色素带是:叶绿素a; 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 2、光合作用的概念分析 ①场所:绿色植物的叶绿体中 ②能量来源:光能 ③反应物:二氧化碳和水 ④产物:无机物和氧气 ⑤实质: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3、光和作用探索历程 发现者 时间 结论 普利斯特利 1771年 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英格豪斯 1779年 只有在光照下只有绿叶才可以更新空气 1785年 明确了光下释放的是O2吸收的是CO2 梅耶 1845年 光合作用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萨克斯 1864年 植物叶片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恩格尔曼 1880年 氧气是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鲁宾和卡门 1939年 光合作用释放的O2全部来自于H2O 卡尔文 20世纪40年代 探明了CO2转化成有机物的途径即卡尔文循环 4、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能 反应式: 叶绿体 CO2+H2O* (CH2O)+O*2 光反应: 条件:光、色素、酶、水 场所: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 光能 H2O → [H] + O2 酶 水的光解: ADP+Pi+光能 ATP 物质变化 ATP的合成: 能量变化:光能转变为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ATP中。 暗反应: 条件:酶、CO2、[H]、ATP 场所:叶绿体基质 酶 CO2 + C5 → 2C3 CO2的固定: 2C3 + [H] 酶 (CH2O) + C5 物质变化 ATP C3化合物的还原: 能量变化: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糖类等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1)CO2的浓度;(2)水分含量:(3)光照时间、光照强度以及光 的成分;(4)温度 条件 C3 C5 [H]、ATP CO2供应不变、停止光照 ↑ ↓ ↓或没有 CO2供应不变、突然光照 ↓ ↑ ↑ 光照不变、停止CO2 ↓ ↑ ↑ 光照不变、增加CO2 ↑ ↓ ↓ 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 1、限制细胞长大的原因: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细胞核与细胞质的关系。 2、细胞体积的最小限度是由完成细胞功能所必须的基本结构(如核糖体)和物质(如酶)所需要的空间决定的 3、真核细胞分裂方式: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4、有丝分裂-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生物 必修 全套 笔记 docx 讲课 教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天****】。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天****】,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天****】。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天****】,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