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4-5-《不等式选讲》全册教案教学文案.doc
《选修4-5-《不等式选讲》全册教案教学文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修4-5-《不等式选讲》全册教案教学文案.doc(38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选修4-5_《不等式选讲》全册教案 精品文档 第一讲 不等式和绝对值不等式 课题:第01课时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 1. 理解用两个实数差的符号来规定两个实数大小的意义,建立不等式研究的基础。 2. 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能加以证明;会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判断不等关系和用比较法,反证法证明简单的不等式。 教学重点:应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推理判断命题的真假;代数证明,特别是反证法。 教学难点:灵活应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不等关系是自然界中存在着的基本数学关系。《列子•汤问》中脍炙人口的“两小儿辩日”:“远者小而近者大”、“近者热而远者凉”,就从侧面表明了现实世界中不等关系的广泛存在;日常生活中息息相关的问题,如“自来水管的直截面为什么做成圆的,而不做成方的呢?”、“电灯挂在写字台上方怎样的高度最亮?”、“用一块正方形白铁皮,在它的四个角各剪去一个小正方形,制成一个无盖的盒子。要使制成的盒子的容积最大,应当剪去多大的小正方形?”等,都属于不等关系的问题,需要借助不等式的相关知识才能得到解决。而且,不等式在数学研究中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本专题将介绍一些重要的不等式(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柯西不等式、贝努利不等式、排序不等式等)和它们的证明,数学归纳法和它的简单应用等。 人与人的年龄大小、高矮胖瘦,物与物的形状结构,事与事成因与结果的不同等等都表现出不等的关系,这表明现实世界中的量,不等是普遍的、绝对的,而相等则是局部的、相对的。还可从引言中实际问题出发,说明本章知识的地位和作用。 生活中为什么糖水加糖甜更甜呢?转化为数学问题:a克糖水中含有b克糖(a>b>0),若再加m(m>0)克糖,则糖水更甜了,为什么? 分析:起初的糖水浓度为,加入m克糖 后的糖水浓度为,只要证>即可。怎么证呢? 二、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实数的运算性质与大小顺序的关系: 数轴上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总大于左边的点所表示的数,从实数的减法在数轴上的表示可知: 得出结论:要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只要考察它们的差的符号即可。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①、如果a>b,那么b<a,如果b<a,那么a>b。(对称性) ②、如果a>b,且b>c,那么a>c,即a>b,b>ca>c。 ③、如果a>b,那么a+c>b+c,即a>ba+c>b+c。 推论:如果a>b,且c>d,那么a+c>b+d.即a>b, c>d a+c>b+d. ④、如果a>b,且c>0,那么ac>bc;如果a>b,且c<0,那么ac<bc. ⑤、如果a>b >0,那么 (nN,且n>1) ⑥、如果a>b >0,那么 (nN,且n>1)。 三、典型例题: 例1、比较和的大小。 分析:通过考察它们的差与0的大小关系,得出这两个多项式的大小关系。 例2、已知,求证:. 例3、已知a>b>0,c>d>0,求证:。 四、课堂练习: 1:已知,比较与的大小。 2:已知a>b>0,c<d<0,求证:。 五、课后作业: 课本第1、2、3、4题 六、教学后记: 课题:第02课时 基本不等式 教学目标: 1.学会推导并掌握均值不等式定理; 2.能够简单应用定理证明不等式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均值不等式定理的证明及应用。 教学难点:等号成立的条件及解题中的转化技巧。 教学过程: 一、知识学习: 定理1:如果a、b∈R,那么a 2+b 2 ≥2ab(当且仅当a=b时取“=”号) 证明:a 2+b 2-2ab=(a-b)2 当a≠b时,(a-b)2>0,当a=b时,(a-b)2=0 所以,(a-b)2≥0 即a 2+b 2 ≥2ab 由上面的结论,我们又可得到 定理2(基本不等式):如果a,b是正数,那么 ≥(当且仅当a=b时取“=” 号) 证明:∵()2+()2≥2 ∴a +b≥2 ,即 ≥ 显然,当且仅当a=b时,= 说明:1)我们称为a,b的算术平均数,称为a,b的几何平均数,因而,此定理又可叙述为: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 2)a 2+b 2≥2ab和≥成立的条件是不同的:前者只要求a,b都是实数,而后者要求a,b都是正数. 3)“当且仅当”的含义是充要条件. 4)几何意义. 二、例题讲解: 例1 已知x,y都是正数,求证: (1)如果积xy是定值P,那么当x=y时,和x+y有最小值2; (2)如果和x+y是定值S,那么当x=y时,积xy有最大值S2 证明:因为x,y都是正数,所以 ≥ (1)积xy为定值P时,有≥ ∴x+y≥2 上式当x=y时,取“=”号,因此,当x=y时,和x+y有最小值2. (2)和x+y为定值S时,有≤ ∴xy≤ S 2 上式当x=y时取“=”号,因此,当x=y时,积xy有最大值S 2. 说明:此例题反映的是利用均值定理求最值的方法,但应注意三个条件: ⅰ)函数式中各项必须都是正数; ⅱ)函数式中含变数的各项的和或积必须是常数; ⅲ)等号成立条件必须存在。 例2 :已知a、b、c、d都是正数,求证: (ab+cd)(ac+bd)≥4abcd 分析:此题要求学生注意与均值不等式定理的“形”上发生联系,从而正确运用,同时加强对均值不等式定理的条件的认识. 证明:由a、b、c、d都是正数,得 ≥>0,≥>0, ∴≥abcd 即(ab+cd)(ac+bd)≥4abcd 例3 某工厂要建造一个长方体无盖贮水池,其容积为4800m3,深为3m,如果池底每1m2的造价为150元,池壁每1m2的造价为120元,问怎样设计水池能使总造价最低,最低总造价是多少元? 分析:此题首先需要由实际问题向数学问题转化,即建立函数关系式,然后求函数的最值,其中用到了均值不等式定理. 解:设水池底面一边的长度为xm,水池的总造价为l元,根据题意,得 l=240000+720(x+)≥240000+720×2 =240000+720×2×40=297600 当x=,即x=40时,l有最小值297600 因此,当水池的底面是边长为40m的正方形时,水池的总造价最低,最低总造价是297600元. 评述:此题既是不等式性质在实际中的应用,应注意数学语言的应用即函数解析式的建立,又是不等式性质在求最值中的应用,应注意不等式性质的适用条件. 三、课堂练习:课本P91练习1,2,3,4.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学习,要求大家掌握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的定理,并会应用它证明一些不等式及求函数的最值,,但是在应用时,应注意定理的适用条件。 五、课后作业 课本P10习题1.1第5,6,7题 六、教学后记: 课题:第03课时 三个正数的算术-几何平均不等式 教学目标: 1.能利用三个正数的算术-几何平均不等式证明一些简单的不等式,解决最值问题; 2.了解基本不等式的推广形式。 教学重点:三个正数的算术-几何平均不等式 教学难点:利用三个正数的算术-几何平均不等式证明一些简单的不等式,解决最值问题 教学过程: 一、知识学习: 定理3:如果,那么。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推广: ≥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语言表述:n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 思考:类比基本不等式,是否存在:如果,那么(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呢?试证明。 二、例题分析: 例1:求函数的最小值。 解一: ∴ 解二:当即时 ∴ 上述两种做法哪种是错的?错误的原因是什么? 变式训练1 的最小值。 由此题,你觉得在利用不等式解决这类题目时关键是要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 :如下图,把一块边长是a的正方形铁片的各角切去大小相同的小正方形,再把它的边沿名着虚线折转成一个无盖方底的盒子,问切去的正方形边长是多少时,才能使盒子的容积最大? 变式训练2 已知:长方体的全面积为定值S,试问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时,它的体积最大,求出这个最大值. 由例题,我们应该更牢记 一 ____ 二 _____ 三 ________,三者缺一不可。另外,由不等号的方向也可以知道:积定____________,和定______________. 三、巩固练习 1.函数的最小值是 ( ) A.6 B. C.9 D.12 2.函数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_ 3.函数的最大值是( ) A.0 B.1 C. D. 4.(2009浙江自选)已知正数满足,求的最小值。 5(2008,江苏,21)设为正实数,求证: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学习,要求大家掌握三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的定理,并会应用它证明一些不等式及求函数的最值,,但是在应用时,应注意定理的适用条件。 五、课后作业 P10习题1.1第11,12,13题 六、教学后记: 课题:第04课时 绝对值三角不等式 教学目标: 1:了解绝对值三角不等式的含义,理解绝对值三角不等式公式及推导方法, 会进行简 单的应用。 2:充分运用观察、类比、猜想、分析证明的数学思维方法,体会转化和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并能运用绝对值三角不等式公式进行推理和证明。 教学重点:绝对值三角不等式的含义,绝对值三角不等式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难点:绝对值三角不等式的发现和推导、取等条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关于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的问题,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解不等式,另一类是证明不等式。本节课探讨不等式证明这类问题。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绝对值的意义。 。 几何意义:在数轴上,一个点到原点的距离称为这个点所表示的数的绝对值。 2.证明一个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成立,除了要应用一般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之外,经常还要用到关于绝对值的和、差、积、商的性质: (1),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2), (3), (4) 那么 二、讲解新课: 结论:(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已知是实数,试证明:(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方法一:证明:10 .当ab≥0时, 20. 当ab<0时, 综合10, 20知定理成立. 方法二:分析法,两边平方(略) 定理1 如果是实数,则(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1)若把换为向量情形又怎样呢? 根据定理1,有,就是,。 所以,。 定理(绝对值三角形不等式) 如果是实数,则 注:当为复数或向量时结论也成立. 推论1: 推论2:如果是实数,那么,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思考:如何利用数轴给出推论2的几何解释? (设A,B,C为数轴上的3个点,分别表示数a,b,c,则线段当且仅当C在A,B之间时,等号成立。这就是上面的例3。特别的,取c=0(即C为原点),就得到例2的后半部分。) 三、典型例题: 例1、已知 ,求证 证明 (1) , ∴ (2) 由(1),(2)得: 例2、已知 求证:。 证明 ,∴, 由例1及上式,。 注意: 在推理比较简单时,我们常常将几个不等式连在一起写。但这种写法,只能用于不等号方向相同的不等式。 例3 两个施工队分别被安排在公路沿线的两个地点施工,这两个地点分别位于公路路碑的第10公里和第20公里处.现要在公路沿线建两个施工队的共同临时生活区,每个施工队每天在生活区和施工地点之间往返一次,要使两个施工队每天往返的路程之和最小,生活区应该建于何处? 解:如果生活区建于公路路碑的第 x km处,两施工队每天往返的路程之和为S(x)km 那么 S(x)=2(|x-10|+|x-20|) 四、课堂练习: 1.(课本习题1.2第1题)求证: ⑴;⑵ 2. (课本P19习题1.2第3题)求证: ⑴;⑵ 3.(1)、已知求证:。 (2)、已知求证:。 五、课堂小结: 1.实数的绝对值的意义: ⑴;(定义) ⑵的几何意义: 2.定理(绝对值三角形不等式) 如果是实数,则注意取等的条件。 六、课后作业:课本P19第2,4,5题 七.教学后记: 课题:第05课时 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型不等式的解法. 2:掌握 型不等式的解法. 教学重点:型不等式的解法. 教学难点:把绝对值不等式转化为一次不等式(组)来求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在初中课程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对不等式和绝对值的一些基本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绝对值的意义。 在数轴上,一个点到原点的距离称为这个点所表示的数的绝对值。即 。 在此基础上,本节讨论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 二、新课学习: 关于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的问题,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解不等式,另一类是证明不等式。下面分别就这两类问题展开探讨。 1、解在绝对值符号内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也称绝对值不等式),关键在于去掉绝对值符号,化成普通的不等式。主要的依据是绝对值的几何意义. 2、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有两种基本的类型。 第一种类型:设a为正数。根据绝对值的意义,不等式的解集是 ,它的几何意义就是数轴上到原点的距离小于a的点的集合是开区间(-a,a),如图所示。 图1-1 如果给定的不等式符合上述形式,就可以直接利用它的结果来解。 第二种类型:设a为正数。根据绝对值的意义,不等式的解集是 {或},它的几何意义就是数轴上到原点的距离大于a的点的集合是两个开区间的并集。如图1-2所示。 – 图1-2 同样,如果给定的不等式符合这种类型,就可以直接利用它的结果来解。 3、和型不等式的解法。 4、和型不等式的解法。(三种思路) 三、典型例题: 例1、解不等式。 例2、解不等式。 方法1:分类讨论。 方法2:依题意,原不等式等价于或,然后去解。 例3、解不等式。 例4、解不等式。 解:本题可以按照例3的方法解,但更简单的解法是利用几何意义。原不等式即数轴上的点x到1,2的距离的和大于等于5。因为1,2的距离为1,所以x在2的右边,与2的距离大于等于2(=(5-1);或者x在1的左边,与1的距离大于等于2。这就是说,或 例5、不等式 >,对一切实数都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四、课堂练习:解下列不等式: 1、 2、 3、 . 4、 . 5、 6、 . 7、 8、 9、 10、 五、课后作业:课本20第6、7、8、9题。 六、教学后记: 第二讲 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 课题:第01课时 不等式的证明方法之一:比较法 教学目标:能熟练地运用作差、作商比较法证明不等式。 教学重、难点:能熟练地运用作差、作商比较法证明不等式。 教学过程: 一、新课学习: 要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只要考察它们的差的符号即可,即利用不等式的性质: 二、典型例题: 例1、设都是正数,且,求证:。 例2、若实数,求证: 证明:采用差值比较法: = = = = ∴ ∴ 讨论:若题设中去掉这一限制条件,要求证的结论如何变换? 例3、已知求证 本题可以尝试使用差值比较和商值比较两种方法进行。 证明:1) 差值比较法:注意到要证的不等式关于对称,不妨设 ,从而原不等式得证。 2)商值比较法:设 故原不等式得证。 例4、甲、乙两人同时同地沿同一路线走到同一地点。甲有一半时间以速度行走,另一半时间以速度行走;乙有一半路程以速度行走,另一半路程以速度行走。如果,问甲、乙两人谁先到达指定地点。 分析:设从出发地点至指定地点的路程是,甲、乙两人走完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分别为。要回答题目中的问题,只要比较的大小就可以了。 解:设从出发地点至指定地点的路程是,甲、乙两人走完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分别为,根据题意有,,可得,, 从而, 其中都是正数,且。于是,即。 从而知甲比乙首先到达指定地点。 讨论:如果,甲、乙两人谁先到达指定地点? 三、课堂练习: 1.比较下面各题中两个代数式值的大小: (1)与;(2)与. 2.已知 求证:(1) (2) 3.若,求证 四、课时小结: 比较法是证明不等式的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用比较法证明不等式的步骤是:作差(或作商)、变形、判断符号。“变形”是解题的关键,是最重一步。因式分解、配方、凑成若干个平方和等是“变形”的常用方法。 五、课后作业: 课本23页第1、2、3、4题。 六、教学后记: 课题:第02课时 不等式的证明方法之二:综合法与分析法 教学目标: 1、 结合已经学过的数学实例,了解直接证明的两种基本方法:分析法和综合法。 2、 了解分析法和综合法的思考过程。 教学重点:会用综合法证明问题;了解综合法的思考过程。 教学难点:根据问题的特点,结合综合法的思考过程、特点,选择适当的证明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综合法和分析法是数学中常用的两种直接证明方法,也是不等式证明中的基本方法。由 于两者在证明思路上存在着明显的互逆性,这里将其放在一起加以认识、学习,以便于对比研究两种思路方法的特点。 所谓综合法,即从已知条件出发,根据不等式的性质或已知的不等式,逐步推导出要证 的不等式。而分析法,则是由结果开始,倒过来寻找原因,直至原因成为明显的或者在已知中。前一种是“由因及果”,后一种是“执果索因”。打一个比方:张三在山里迷了路,救援人员从驻地出发,逐步寻找,直至找到他,这是“综合法”;而张三自己找路,直至回到驻地,这是“分析法”。 二、典型例题: 例1、已知,且不全相等。求证: 分析:用综合法。 例2、设,求证 证法一 分析法 要证成立. 只需证成立,又因, 只需证成立,又需证成立, 即需证成立.而显然成立. 由此命题得证。 证法二 综合法 注意到,即, 由上式即得,从而成立。 议一议:根据上面的例证,你能指出综合法和分析法的主要特点吗? 例3、已知a,b,m都是正数,并且求证: (1) 证法一 要证(1),只需证 (2) 要证(2),只需证 (3) 要证(3),只需证 (4) 已知(4)成立,所以(1)成立。 上面的证明用的是分析法。下面的证法二采用综合法。 证法二 因为 是正数,所以 两边同时加上得两边同时除以正数得(1)。 例4、证明:通过水管放水,当流速相同时,如果水管横截面的周长相等,那么横截面是圆的水管比横截面是正方形的水管流量大。 分析:当水的流速相同时,水管的流量取决于水管横截面面积的大小。设截面的周长为,则周长为的圆的半径为,截面积为;周长为的正方形为,截面积为。所以本题只需证明。 证明:设截面的周长为,则截面是圆的水管的截面面积为,截面是正方形的水管的截面面积为。只需证明:。 为了证明上式成立,只需证明。 两边同乘以正数,得:。因此,只需证明。 上式显然成立,所以 。 这就证明了:通过水管放水,当流速相同时,如果水管横截面的周长相等,那么横截面是圆的水管比横截面是正方形的水管流量大。 例5、证明:。 证法一: 因为 (2) (3) (4) 所以三式相加得 (5) 两边同时除以2即得(1)。 证法二: 所以(1)成立。 例6、证明: (1) 证明 (1) (2) (3) (4) (5) (5)显然成立。因此(1)成立。 例7、已知都是正数,求证并指出等号在什么时候成立? 分析:本题可以考虑利用因式分解公式 着手。 证明: = = 由于都是正数,所以而, 可知 即(等号在时成立) 探究:如果将不等式中的分别用来代替,并在两边同除以3,会得到怎样的不等式?并利用得到的结果证明不等式: ,其中是互不相等的正数,且. 三、课堂小结: 解不等式时,在不等式的两边分别作恒等变形,在不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一个数或代数式,移项,在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正数或一个正的代数式,得到的不等式都和原来的不等式等价。这些方法,也是利用综合法和分析法证明不等式时常常用到的技巧。 四、课堂练习: 1、已知求证: 2、已知求证 3、已知求证 4、已知求证: (1)(2) 5、已知都是正数。求证: (1) (2) 6、已知都是互不相等的正数,求证 五、课后作业: 课本25页第1、2、3、4题。 六、教学后记: 课题:第03课时 不等式的证明方法之三:反证法 教学目标: 通过实例,体会反证法的含义、过程与方法,了解反证法的基本步骤,会用反证法证明简单的命题。 教学重点:体会反证法证明命题的思路方法,会用反证法证明简单的命题。 教学难点:会用反证法证明简单的命题。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前面所讲的几种方法,属于不等式的直接证法。也就是说,直接从题设出发,经过一系列的逻辑推理,证明不等式成立。但对于一些较复杂的不等式,有时很难直接入手求证,这时可考虑采用间接证明的方法。所谓间接证明即是指不直接从正面确定论题的真实性,而是证明它的反论题为假,或转而证明它的等价命题为真,以间接地达到目的。其中,反证法是间接证明的一种基本方法。 反证法在于表明:若肯定命题的条件而否定其结论,就会导致矛盾。具体地说,反证法不直接证明命题“若p则q”,而是先肯定命题的条件p,并否定命题的结论q,然后通过合理的逻辑推理,而得到矛盾,从而断定原来的结论是正确的。 利用反证法证明不等式,一般有下面几个步骤: 第一步 分清欲证不等式所涉及到的条件和结论; 第二步 作出与所证不等式相反的假定; 第三步 从条件和假定出发,应用证确的推理方法,推出矛盾结果; 第四步 断定产生矛盾结果的原因,在于开始所作的假定不正确,于是原证不等式成立。 二、典型例题: 例1、已知,求证:(且) 例1、设,求证 证明:假设,则有,从而 因为,所以,这与题设条件矛盾,所以,原不等式成立。 例2、设二次函数,求证: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 证明:假设都小于,则 (1) 另一方面,由绝对值不等式的性质,有 (2) (1)、(2)两式的结果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原来的结论正确。 注意:诸如本例中的问题,当要证明几个代数式中,至少有一个满足某个不等式时,通常采用反证法进行。 议一议:一般来说,利用反证法证明不等式的第三步所称的矛盾结果,通常是指所推出的结果与已知公理、定义、定理或已知条件、已证不等式,以及与临时假定矛盾等各种情况。试根据上述两例,讨论寻找矛盾的手段、方法有什么特点? 例3、设0 < a, b, c < 1,求证:(1 - a)b, (1 - b)c, (1 - c)a,不可能同时大于 证:设(1 - a)b >, (1 - b)c >, (1 - c)a >, 则三式相乘:ab < (1 - a)b•(1 - b)c•(1 - c)a < ① 又∵0 < a, b, c < 1 ∴ 同理:, 以上三式相乘: (1 - a)a•(1 - b)b•(1 - c)c≤ 与①矛盾∴原式成立 例4、已知a + b + c > 0,ab + bc + ca > 0,abc > 0,求证:a, b, c > 0 证:设a < 0, ∵abc > 0, ∴bc < 0 又由a + b + c > 0, 则b + c = -a > 0 ∴ab + bc + ca = a(b + c) + bc < 0 与题设矛盾 又:若a = 0,则与abc > 0矛盾, ∴必有a > 0 同理可证:b > 0, c > 0 三、课堂练习: 1、利用反证法证明:若已知a,b,m都是正数,并且,则 2、设0 < a, b, c < 2,求证:(2 - a)c, (2 - b)a, (2 - c)b,不可能同时大于1 3、若x, y > 0,且x + y >2,则和中至少有一个小于2。 提示:反设≥2,≥2 ∵x, y > 0,可得x + y ≤2 与x + y >2矛盾。 四、课时小结:利用反证法证明不等式,一般有下面几个步骤: 第一步 分清欲证不等式所涉及到的条件和结论; 第二步 作出与所证不等式相反的假定; 第三步 从条件和假定出发,应用证确的推理方法,推出矛盾结果; 第四步 断定产生矛盾结果的原因,在于开始所作的假定不正确,于是原证不等式成立。 五、课后作业: 课本29页第1、4题。 六、教学后记: 课题:第04课时 不等式的证明方法之四:放缩法 教学目标: 1.感受在什么情况下,需要用放缩法证明不等式。 2.探索用放缩法证明不等式的理论依据和技巧。 教学重、难点: 1.掌握证明不等式的两种放缩技巧。 2.体会用放缩法证明不等式时放大或缩小的“度”。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所谓放缩法,即是把要证的不等式一边适当地放大(或缩小),使之得出明显的不等量关系后,再应用不等量大、小的传递性,从而使不等式得到证明的方法。这种方法是证明不等式中的常用方法,尤其在今后学习高等数学时用处更为广泛。 下面我们通过一些简单例证体会这种方法的基本思想。 二、典型例题: 例1、若是自然数,求证 证明: = = 注意:实际上,我们在证明的过程中,已经得到一个更强的结论,这恰恰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放缩法的基本思想。 例2、求证: 证明:由(是大于2的自然数) 得 例3、若a, b, c, dÎR+,求证: 证:记m = ∵a, b, c, dÎR+ ∴ ∴1 < m < 2 即原式成立。 例4、当 n > 2 时,求证: 证:∵n > 2 ∴ ∴ ∴n > 2时, 三、课堂练习: 1、设为大于1的自然数,求证 2、设为自然数,求证 四、课时小结: 常用的两种放缩技巧:对于分子分母均取正值的分式, (Ⅰ)如果分子不变,分母缩小(分母仍为正数),则分式的值放大; (Ⅱ)如果分子不变,分母放大,则分式的值缩小。 五、课后作业:课本29页第2、3题。 第三讲 柯西不等式与排序不等式 课题:第1课时 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一) 教学目标:认识二维柯西不等式的几种形式,理解它们的几何意义, 并会证明二维柯西不等式及向量形式. 教学重点:会证明二维柯西不等式及三角不等式. 教学难点:理解几何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 提问: 二元均值不等式有哪几种形式? 答案:及几种变式. 2. 练习:已知a、b、c、d为实数,求证 证法:(比较法)=….= 二、讲授新课: 1. 柯西不等式: ① 提出定理1:若a、b、c、d为实数,则. → 即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 → 什么时候取等号? ② 讨论: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的其它证明方法? 证法二:(综合法) . (要点:展开→配方) 证法三:(向量法)设向量,,则,. ∵ ,且,则. ∴ ….. 证法四:(函数法)设,则 ≥0恒成立. ∴ ≤0,即….. ③ 讨论: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的一些变式? 变式: 或 或. ④ 提出定理2:设是两个向量,则. 即柯西不等式的向量形式(由向量法提出 ) → 讨论:上面时候等号成立?(是零向量,或者共线) ⑤ 练习:已知a、b、c、d为实数,求证. 证法:(分析法)平方 → 应用柯西不等式 → 讨论:其几何意义?(构造三角形) 2. 教学三角不等式: ① 出示定理3:设,则. 分析其几何意义 → 如何利用柯西不等式证明 → 变式:若,则结合以上几何意义,可得到怎样的三角不等式? 三、应用举例: 例1:已知a,b为实数,求证 说明:在证明不等式时,联系经典不等式,既可以启发证明思路,又可以简化运算。所以,经典不等式是数学研究的有力工具。 例题2:求函数的最大值。 分析:利用不等式解决最值问题,通常设法在不等式的一边得到一个常数,并寻找不等式取等号的条件。这个函数的解析式是两部分的和,若能化为ac+bd的形式就能用柯西不等式求其最大值。() 解:函数的定义域为【1,5】,且y>0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即时,函数取最大值 课堂练习:1. 证明: (x2+y4)(a4+b2)≥(a2x+by2)2 2.求函数的最大值. 例3.设a,b是正实数,a+b=1,求证 分析:注意到,有了就可以用柯西不等式了。 四、巩固练习: 1. 练习:试写出三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和三角不等式 2. 已知x+2y=1, 求x2+y2的最小值. 五、课堂小结: 二维柯西不等式的代数形式、向量形式;三角不等式的两种形式(两点、三点) 六、布置作业:P37页,4,5, 7,8,9 七、教学后记: 课题:第02课时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二) 教学目标:会利用二维柯西不等式及三角不等式解决问题,体会运用经典不等式的一般方法——发现具体问题与经典不等式之间的关系,经过适当变形,依据经典不等式得到不等关系. 教学重点:利用二维柯西不等式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如何变形,套用已知不等式的形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 提问: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三角不等式? 几何意义? 答案:; 2. 讨论:如何将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三角不等式,拓广到三维、四维? 3. 如何利用二维柯西不等式求函数的最大值? 要点:利用变式. 二、讲授新课: 1. 最大(小)值: ① 出示例1:求函数的最大值? 分析:如何变形? → 构造柯西不等式的形式 → 板演 → 变式: → 推广: ② 练习:已知,求的最小值. 解答要点:(凑配法). 讨论:其它方法 (数形结合法) 2. 不等式的证明: ① 出示例2:若,,求证:. 分析:如何变形后利用柯西不等式? (注意对比 → 构造) 要点:… 讨论:其它证法(利用基本不等式) ② 练习:已知、,求证:. 三、应用举例: 例1已知a1,a2,…,an都是实数,求证: 分析:用n乘要证的式子两边,能使式子变成明显符合柯西不等式的形式。 例2已知a,b,c,d是不全相等的实数,证明:a2 + b2 + c2 + d2 > ab + bc + cd + da 分析:上式两边都是由a,b,c,d这四个数组成的式子,特别是右边式子的字母排列顺序启发我们,可以用柯西不等式进行证明。 分析:由形式,联系柯西不等式,可以通过构造(12+22+32)作为一个因式而解决问题。 四、巩固练习: 1. 练习:教材P37 8、9题 练习:1.设x,y,z为正实数,且x+y+z=1,求的最小值。 2.已知a+b+c+d=1,求a2+b2+c2+d2的最小值。 3.已知a,b,c为正实数,且a+2b+3c=9,求的最大值。 选做:4.已知a,b,c为正实数,且a2+2b2+3c2=6,求a+b+c的最小值。(08广一模) 5.已知a,b,c为正实数,且a+2b+c=1,求的最小值。(08东莞二模) 6.已知x+y+z=,则m=x2+2y2+z2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_.(08惠州调研) 五、布置作业:教材P37 1、6、7题 ① 已知,且,则的最小值. 要点:…. → 其它证法 ② 若,且,求的最小值. (要点:利用三维柯西不等式) 变式:若,且,求的最大值. 六、课堂小结: 比较柯西不等式的形式,将目标式进行变形,注意凑配、构造等技巧. 七、教学后记: 课题:第03课时 一般形式的柯西不等式 教学目标: 1.认识柯西不等式的几种不同形式,理解其几何意义; 2.通过运用这种不等式分析解决一些问题,体会运用经典不等式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一般形式柯西不等式的证明思路,运用这个不等式证明不等式。 教学难点:应用一般形式柯西不等式证明不等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定理1:(柯西不等式的代数形式)设均为实数,则 ,其中等号当且仅当时成立。 定理2:(柯西不等式的向量形式)设,为平面上的两个向量,则,其中等号当且仅当两个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即两个向量共线)时成立。 定理3:(三角形不等式)设为任意实数,则: 二、讲授新课: 类似的,从空间向量的几何背景业能得到|α.β|≤|α|| β| .将空间向量的坐标代入,可得到这就是三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 对比二维形式和三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你能猜想出一般形式的柯西不等式吗? 定理4:(一般形式的柯西不等式):设为大于1的自然数,(1,2,…,)为任意实数,则: 即 ,其中等号当且仅当时成立(当时,约定,1,2,…,)。 证明:构造二次函数: 即构造了一个二次函数: 由于对任意实数,恒成立,则其, 即:, 即:, 等号当且仅当, 即等号当且仅当时成立(当时,约定,1,2,…,)。 如果()全为0,结论显然成立。 三、应用举例: 例3 已知a1,a2,…,an都是实数,求-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不等式选讲 选修 不等式 教案 教学 文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