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轴难题集合教学提纲.doc
《初一数轴难题集合教学提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数轴难题集合教学提纲.doc(10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此文档仅供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数轴难题集合 1.已知在数轴l上,一动点Q从原点O出发,沿直线l以每秒钟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来回移动,其移动方式是先向右移动1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2个单位长度,又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4个单位长度,又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 (1)求出5秒钟后动点Q所处的位置; (2)如果在数轴l上还有一个定点A,且A与原点O相距20个单位长度,问:动点Q从原点出发,可能与点A重合吗?若能,则第一次与点A重合需多长时间?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解析】解:(1)∵2×5=10, ∴点Q走过的路程是1+2+3+4=10, Q处于:1﹣2+3﹣4=4﹣6=﹣2; (2)①当点A在原点左边时,设需要第n次到达点A,则 =20, 解得n=39, ∴动点Q走过的路程是 1+|﹣2|+3+|﹣4|+5+…+|﹣38|+39, =1+2+3+…+39, ==780, ∴时间=780÷2=390秒(6.5分钟); ②当点A原点左边时,设需要第n次到达点A,则=20, 解得n=40, ∴动点Q走过的路程是 1+|﹣2|+3+|﹣4|+5+…+39+|﹣40|, =1+2+3+…+40, ==820, ∴时间=820÷2=410秒 (6分钟). 【点评】本题考查了数轴的知识,(2)题注意要分情况讨论求解,弄清楚跳到点A处的次数的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可以动手操作一下便不难得解. 2.点A、B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有理数a、b,A、B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在数轴上A、B两点之间的距离AB=|a-b|. 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回答下列问题: (1)数轴上表示2和10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_,数轴上表示2和-10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 (2)数轴上表示x和-2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____________. (3)若x表示一个有理数, |x-1|+|x+2|有最小值吗?若有,请求出最小值,若没有,写出理由. (4)若x表示一个有理数,求|x-1|+|x-2|+|x-3|+|x-4|+……+|x-2014|+|x-2015|的最小值. 【解析】 试题分析:(1)(2)依据在数轴上A、B两点之间的距离AB= 求解即可; (3)|x-1|+|x+2|表示数轴上x和1的两点之间与x和-2的两点之间距离和; (4)依据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回答即可. 试题解析: (1);;故答案为:8;12; (2);故答案为:|x+2|; (3)|x-1|+|x+2|表示数轴上x和1的两点之间与x和-2的两点之间距离和,利用数轴可以发现当-2≤x≤1时有最小值,这个最小值就是1到-2的距离.故|x-1|+|x+2|最小值是3. (4)当x=1008时有最小值,此时,原式=1007+1006+1005+…+2+1+0+1+2+…1006+1007 =1015056 考点:(1)绝对值;(2)数轴. 3.阅读理解:如图,A.B.C为数轴上三点,若点C到A的距离是点C到B的距离的2倍,我们就称点C是【A,B】的好点.例如,如图1,点A表示的数为-1,点B表示的数为2.表示数1的点C到点A的距离是2,到点B的距离是1,那么点C是【A,B】的好点;又如,表示数0的点D到点A的距离是1,到点B的距离是2,那么点D就不是【A,B】的好点,但点D是【B,A】的好点. 知识运用:如图2,M、N为数轴上两点,点M所表示的数为-2,点N所表示的数为4. (1)数 所表示的点是【M,N】的好点; (2)现有一只电子蚂蚁P从点N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沿数轴向左运动,运动时间为t.当t为何值时,P、M、N中恰有一个点为其余两点的好点? 【解析】 试题分析:(1)设所求数为x,由好点的定义列出方程x﹣(﹣2)=2(4﹣x),解方程即可; (2)由好点的定义可知分四种情况:①P为【M,N】的好点;②P为【N,M】的好点;③M为【N,P】的好点;④M为【P,N】的好点.设点P表示的数为y,由好点的定义列出方程,进而得出t的值. 试题解析:解:(1)设所求数为x,由题意得 x﹣(﹣2)=2(4﹣x),解得x=2,故答案为:2; (2)设点P表示的数为4﹣2t,分四种情况讨论: ①当P为【M,N】的好点时.PM=2PN,即6﹣2t=2×2t,t=1; ②当P为【N,M】的好点时.PN=2PM,即2t=2(6﹣2t),t=2; ③当M为【N,P】的好点时.MN=2PM,即6=2(2t﹣6),t=4.5; ④当M为【P,N】的好点时.MP=2MN,即2t﹣6=12,t=9; 综上可知,当t=1,2,4.5,9时,P、M、N中恰有一个点为其余两点的好点. 考点:1.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2.数轴;3.几何动点问题;4.分类讨论. 4.如图,数轴的单位长度为1. (1)如果点B,D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那么图中点A、点D表示的数分别是 、 ; (2)当点B为原点时,在数轴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点M到点A的距离是点M到点D的距离的2倍,若存在,请求出此时点M所表示的数;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3) 在(2)的条件下,点A、点C分别以2个单位长度/秒和0.5个单位长度同时向右运动,同时点P从原点出发以3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当点A与点C之间的距离为3个单位长度时,求点P所对应的数是多少? 【解析】 试题分析:(1)由点B,D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所以点B为﹣2,D为2,则点A为﹣4; (2)存在,分两种情况讨论解答; (3)设当点A与点C之间的距离为3个单位长度时,运动时间为t,A点运动到:﹣2+2t,C点运动到:3+0.5t,由AC=3,分类讨论,即可解答. 试题解析:解:(1)∵点B,D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点B为﹣2,D为2,∴点A为﹣4,故答案为:﹣4,2; (2)存在,如图: 当点M在A,D之间时,设M表示的数为x,则x﹣(﹣2)=2(4﹣x) 解得:x=2,当点M在A,D右侧时,则x﹣(﹣2)=2(x﹣4),解得:x=10,所以点M所表示的数为2或10; (3)设当点A与点C之间的距离为3个单位长度时,运动时间为t,A点运动到:﹣2+2t,C点运动到:3+0.5t,①﹣2+2t﹣(3+0.5t)=3,解得:t=6,所以P点对应运动的单位长度为:3×6=18,所以点P表示的数为﹣18. ②3+0.5t﹣(﹣2+2t)=3,解得:t=,所以P点对应运动的单位长度为:3×=4,所以点P表示的数为﹣4. 答:点P表示的数为﹣18或﹣4. 考点:1.数轴;2.相反数. 5.(本题9分)数轴上的点M对应的数是-4,一只甲虫从M点出发沿数轴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爬行,当它到达数轴上的N点后,立即返回到原点,共用11秒. (1)甲虫爬行的路程是多少? (2)点N对应的数是多少? (3)点M和点N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解析】 试题分析:(1)利用公式:路程=速度×时间,直接得出答案; (2)先设点N表示的数为a,分两种情况:点M在点N左侧或右侧,求出从M点到N点单位长度的个数,再由M点表示的数是-4,从点N返回到原点即可得出N点表示的数. (3)根据点N表示的数即可得出点M和点N之间的距离. 试题解析:(1)2×11=22(个单位长度). 故蚂蚁爬行的路程是22个单位长度. (2)①当点M在点N左侧时: a+4+a=22, a=9; ②当点M在点N右侧时: -a-4-a=22, a=-13; (3)点M和点N之间的距离是13或9. 考点:数轴. 6.(11分)已知:如图,O为数轴的原点,A,B分别为数轴上的两点,A点对应的数为-30,B点对应的数为100. A B -30 100 O (1)A、B间的距离是 ;(2分) (2)若点C也是数轴上的点,C到B的距离是C到原点O的距离的3倍,求C对应的数; (3)若当电子P从B点出发,以6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只电子蚂蚁Q恰好从A点出发,以4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左运动,设两只电子蚂蚁在数轴上的D点相遇,那么D点对应的数是多少?(3分) (4)若电子蚂蚁P从B点出发,以8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右运动,同时另一只电子蚂蚁Q恰好从A点出,以4个单位长度/秒向右运动.设数轴上的点N到原点O的距离等于P点到O的距离的一半,有两个结论①ON+AQ的值不变;②ON-AQ的值不变.请判断那个结论正确,并求出结论的值. (3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即可求解;(2)设C对应的数为x,根据C到B的距离是C到原点O的距离的3倍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3)设从出发到相遇时经历时间为t秒,根据相遇时两只电子蚂蚁运动的路程之差=A、B间的距离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4)设运动时间为t秒,则PO=100+8t,AQ=4t.由数轴上的点N到原点O的距离等于P点到O的距离的一半可知ON= PO=50+4t,所以ON-AQ=50+4t-4t=50,从而判断结论②正确. 试题解析:(1)由题意知:AB=130; (2)如果C在原点右边,则C点:100÷(3+1)=25;如果C在原点左边,则C点:-100÷(3-1)=-50.故C对应的数为-50或25; (3)设从出发到相遇时经历时间为 t,则:6t-4t=130,求得:t=65,65×4=260,则260+30=290,所以D点对应的数为-290; (4)ON-AQ的值不变.设运动时间为t秒,则PO=100+8t,AQ=4t.由N为PO的中点,得ON=PO=50+4t,所以ON-AQ=50+4t-4t=50. 从而判断结论②正确. 考点:1.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2.数轴. 7.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满足,且多项式是五次四项式. (1)的值为____ ____,的值为___ ____,的值为____ ____; (2)已知点、点是数轴上的两个动点,点从点出发,以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右运动,同时点从点出发,以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 ① 若点和点经过秒后在数轴上的点处相遇,求出的值和点所表示的数; ② 若点运动到点处,动点再出发,则运动几秒后这两点之间的距离为5个单位? 【解析】 试题分析:(1)由非负数的性质可得b+3=0,c-24=0,由多项式为五次四项式得,解得a、b和c的值; (2)①利用点P、Q所走的路程=AC列出方程; ②此题需要分类讨论:相遇前和相遇后两种情况下PQ=5所需要的时间. 试题解析:(1) 由题意得,b+3=0,c-24=0,,-a≠0, 解得b=-3,c=24,a=-6, 故答案是:-6;-2;24; (2)①依题意得 3t+7t=|-6-24|=30, 解得 t=3, 则3t=9, 所以-6+9=3, 所以出t的值是3和点D所表示的数是3; ②设点P运动x秒后,P、Q两点间的距离是5. 当点P在点Q的左边时,3x+5+7(x-1)=30, 解得 x=3.2. 当点P在点Q的右边时,3x-5+7(x-1)=30, 解得 x=4.2. 综上所述,当点P运动3.2秒或4.2秒后,这两点之间的距离为5个单位. 考点:数轴;非负数的性质;动点问题. 8.已知直线l上有一点O,点A、B同时从O出发,在直线l上分别向左、向右作匀速运动,且A、B的速度比为1:2,设运动时间为ts. (1)当t=2s时,AB=12cm.此时, ①在直线l上画出A、B两点运动2秒时的位置,并回答点A运动的速度是 cm/s; 点B运动的速度是 cm/s. ②若点P为直线l上一点,且PA﹣PB=OP,求的值; (2)在(1)的条件下,若A、B同时按原速向左运动,再经过几秒,OA=2OB. 【解析】 试题分析:(1)①设A的速度为xcm/s,B的速度为2xcm/s,根据2s相距的距离为12建立方程求出其解即可; ②分情况讨论如图2,如图3,建立方程求出OP的值就可以求出结论; (2)设A、B同时按原速向左运动,再经过几a秒OA=2OB,根据追击问题的数量关系建立方程求出其解即可. 解:(1)①设A的速度为xcm/s,B的速度为2xcm/s,由题意,得 2x+4x=12, 解得:x=2, ∴B的速度为4cm/s; 故答案为:2,4 ②如图2,当P在AB之间时, ∵PA﹣OA=OP,PA﹣PB=OP, ∴PA﹣OA=PA﹣PB, ∴OA=PB=4, ∴OP=4. ∴. 如图3,当P在AB的右侧时, ∵PA﹣OA=OP,PA﹣PB=OP, ∴PA﹣OA=PA﹣PB, ∴OA=PB=4, ∴OP=12. ∴ 答:=或1; (2)设A、B同时按原速向左运动,再经过几a秒OA=2OB,由题意,得 2a+4=2(8﹣4a)或2a+4=2(4a﹣8) 解得:a=或 答:再经过或秒时OA=2OB.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两点间的距离. 9.如图所示,点C在线段AB上,AC=8cm,CB=6cm,点M、N分别是AC、BC的中点. (1)求线段MN的长. (2)若C为线段AB上任意一点,满足AC+CB=acm,其他条件不变,你能猜想出MN的长度吗?并说明理由. (3)若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且满足AC﹣CB=bcm,M、N分别为AC、BC的中点,你能猜想出MN的长度吗?请画出图形,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理由.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线段中点的定义得到MC=AC=4cm,NC=BC=3cm,然后利用MN=MC+NC进行计算; (2)根据线段中点的定义得到MC=AC,NC=BC,然后利用MN=MC+NC得到MN=acm; (3)先画图,再根据线段中点的定义得MC=AC,NC=BC,然后利用MN=MC﹣NC得到MN=bcm. 解:(1)∵点M、N分别是AC、BC的中点, ∴MC=AC=×8cm=4cm,NC=BC=×6cm=3cm, ∴MN=MC+NC=4cm+3cm=7cm; (2)MN=acm.理由如下: ∵点M、N分别是AC、BC的中点, ∴MC=AC,NC=BC, ∴MN=MC+NC=AC+BC=AB=acm; (3)解:如图, ∵点M、N分别是AC、BC的中点, ∴MC=AC,NC=BC, ∴MN=MC﹣NC=AC﹣BC=(AC﹣BC)=bcm. 考点:两点间的距离. 10.已知数轴上的点A,B对应的数分别是x,y,且|x+100|+(y﹣200)2=0,点P为数轴上从原点出发的一个动点,速度为30单位长度/秒. (1)求点A,B两点之间的距离; (2)若点A向右运动,速度为10单位长度/秒,点B向左运动,速度为20单位长度/秒,点A,B和P三点同时开始运动,点P先向右运动,遇到点B后立即掉后向左运动,遇到点A再立即掉头向右运动,如此往返,当A,B两点相距30个单位长度时,点P立即停止运动,求此时点P移动的路程为多少个单位长度? (3)若点A,B,P三个点都向右运动,点A,B的速度分别为10单位长度/秒,20单位长度/秒,点M、N分别是AP、OB的中点,设运动的时间为t(0<t<10),在运动过程中①的值不变;②的值不变,可以证明,只有一个结论是正确的,请你找出正确的结论并求值.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出x,y的值,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即可求出点A,B两点之间的距离; (2)设点P运动时间为x秒时,A,B两点相距30个单位长度.分A,B两点相遇前相距30个单位长度与A,B两点相遇后相距30个单位长度两种情况分别列出方程,解方程求出x的值,再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即可求解; (3)先求出运动t秒后A、P、B三点所表示的数为﹣100+10t,30t,200+20t,再利用利用中点的定义得出N表示的数为100+10t,M表示的数为20t﹣50,进而求解即可. 解:(1)A、﹣100 B、200 AB=300 (2)设点P运动时间为x秒时,A,B两点相距30个单位长度. 由题意得10x+20x=300﹣30,10x+20x=300+30, 解得x=9,或x=11, 则此时点P移动的路程为30×9=270,或30×11=330. 答:P走的路程为270或330; (3)运动t秒后A、P、B三点所表示的数为﹣100+10t,30t,200+20t, ∵0<t<10, ∴PB=200﹣10t,OA=100﹣10t, PA=30t+100﹣10t=20t+100,OB=200+20t, ∵N为OB中点,M为AP中点, ∴N表示的数为100+10t,M表示的数为20t﹣50, ∴MN=150﹣10t, ∵OA+PB=300﹣20t, ∴=2,故②正确.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数轴. 11.(9分)已知数轴上有A,B,C三点,分别表示数-24,-10,10.两只电子蚂蚁甲、乙分别从A,C两点同时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4个单位/秒,乙的速度为6个单位/秒. (1)若甲、乙在数轴上的点D相遇,则点D表示的数 ; (2)问多少秒后甲到A,B,C三点的距离之和为40个单位?若此时甲调头往回走,问甲、乙还能在数轴上相遇吗?若能,求出相遇点;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3)若甲、乙两只电子蚂蚁(用P表示甲蚂蚁、Q表示乙蚂蚁)分别从A,C两点同时相向而行,甲的速度变为原来的3倍,乙的速度不变,直接写出它们爬行多少秒后,在原点O、甲蚂蚁P与乙蚂蚁Q三点中,有一点恰好是另两点所连线段的中点. A 0 10 -24 -10 B C O 解得 x=3.4, 4×3.4=13.6,-24+13.6=-10.4. 故甲、乙在数轴上的-10.4相遇,故答案为:-10.4; (2)设y秒后甲到A,B,C三点的距离之和为40个单位, B点距A,C两点的距离为14+20=34<40,A点距B、C两点的距离为14+34=48>40,C点距A、B的距离为34+20=54>40,故甲应位于AB或BC之间. AB之间时:4y+(14-4y)+(14-4y+20)=40 解得y=2; BC之间时:4y+(4y-14)+(34-4y)=40, 解得y=5. 甲从A向右运动2秒时返回,设y秒后与乙相遇.此时甲、乙表示在数轴上为同一点,所表示的数相同. 甲表示的数为:-24+4×2-4y;乙表示的数为:10-6×2-6y, 依据题意得:-24+4×2-4y=10-6×2-6y, 解得:y=7, 相遇点表示的数为:-24+4×2-4y=-44(或:10-6×2-6y=-44), ②甲从A向右运动5秒时返回,设y秒后与乙相遇. 甲表示的数为:-24+4×5-4y;乙表示的数为:10-6×5-6y, 依据题意得:-24+4×5-4y=10-6×5-6y, 解得:y=-8(不合题意舍去), 即甲从A向右运动2秒时返回,能在数轴上与乙相遇,相遇点表示的数为-44. (3)①设x秒后原点O是甲蚂蚁P与乙蚂蚁Q两点的中点,则 24-12x=10-6x,解得x= ; 设x秒后乙蚂蚁Q是甲蚂蚁P与原点O两点的中点,则 24-12x=2(6x-10),解得x= ; 设x秒后甲蚂蚁P是乙蚂蚁Q与原点O两点的中点,则 2(24-12x)=6x-10,解得x= ; 综上所述,秒或秒或秒后,原点O、甲蚂蚁P与乙蚂蚁Q三点中,有一点恰好是另两点所连线段的中点. 【解析】 试题分析:(1)可设x秒后甲与乙相遇,根据甲与乙的路程差为34,可列出方程求解即可;(2)设y秒后甲到A,B,C三点的距离之和为40个单位,分甲应位于AB或BC之间两种情况讨论,即可求解.(3)分①原点O是甲蚂蚁P与乙蚂蚁Q两点的中点;②乙蚂蚁Q是甲蚂蚁P与原点O两点的中点;③甲蚂蚁P是乙蚂蚁Q与原点O两点的中点,三种情况讨论即可求解.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数轴. 只供学习与交流-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一 数轴 难题 集合 教学 提纲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丰****】。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丰****】,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丰****】。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丰****】,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