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电子教案教程文件.doc
《《计算机应用基础》电子教案教程文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应用基础》电子教案教程文件.doc(98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计算机应用基础》电子教案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总计6学时,包括实训内容) 课题 第一次课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1.1计算机概述1.2计算机系统组成 课时 2学时 教学内容 1.1计算机概述1、计算机的发展2、计算机的分类3、计算机的特点4、计算机的用途 1.2计算机系统组成1、计算机五大硬件组成部分的作用2、计算机工作过程3、计算机软件系统4、微机硬件系统5、计算机技术指标 教学目标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常识、理解计算机的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方式 教学重点 微机硬件系统组成 教学难点 计算机软件系统组成、计算机技术指标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学生活动 一、创设意境,导入新课(3分钟)(设疑法、提问法) 导入: 同学们,让我们共同来说一下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及你所掌握的计算机的一些操作。 以上可见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是非常大的,但是我们对它的使用又掌握了多少呢?从今天开始,由大家和我共同来学习计算机的基本知识。 二、新课教学(总计80分钟)(讲解法、提问法、示范法) 1.1计算机概述(20分钟) 1、计算机的发展(5分钟) (1)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 掌握三要素 (2)计算机发展的几个阶段(重点掌握所采用的元器件) 2、计算机的分类(5分钟) 多种分类方法: 按照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字长、存储容量、软件配置等多方面的综合性能指标,可以将计算机分为微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和巨型计算机。 3、计算机的特点(5分钟) 运算速度快: 计算精度高: 具有自动控制能力: 具有存储记忆和逻辑判断功能: 教师应对以上每一部分特点进行扩展和讲解 4、计算机的用途(5分钟) 可采用提问的方式由学生来回答,最后由教师来统一进行总结 1.2计算机系统组成(60分钟) 学生对计算机的组成都有着一此初步的了解,教师应在学生已知的范围内进一步进行知识的讲解和细化。 1、观看系统结构图(由此使学生对计算机的系统组成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然后再分步进行讲解,5分钟) 2、计算机五大硬件组成部分的作用(5分钟) 运算器:负责数据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控制器:负责对程序规定的控制信息进行分析、控制并协调输人、输出等操作。 存储器:实现记忆功能的部件,负责存储程序和数据。 输人设备:负责把用户的程序和数据输人到计算机中。 输出设备:负责从计算机中取出程序执行结果或其他信息,供用户查看 3、计算机工作过程(5分钟) 首先编制程序,操作人员通过输人设备将程序和原始数据送人存储器;运行时,计算机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送到控制器中进行分析、识别;控制器根据指令的含义发出相应的命令,控制存储器和运算器的操作;当运算器任务完成后,就可以根据指令序列将结果通过输出设备输出。另外,操作人员还可以通过控制台启动或停止机器的运行,或对程序的执行进行某种干预。 4、计算机软件系统(5分钟) 计算机软件系统是指用来指挥计算机运行的各种程序以及开发、使用和维护这些程序的数据和有关技术文档资料的集合。 计算机软件系统是由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等组成。 5、微机硬件系统(重点,应采有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使学生对此部分知识产生深厚的兴趣,30分钟) (1)主机部分:(15分钟) 主机部件包括机箱、主板、CPU、内存条、声卡、显示卡、网卡等。 (2)外设部分:(15分钟) 外存,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6、计算机技术指标(难点,重在理解,不用太深入讲解,10分钟) (1)字长 (2)存储容量 (3)主频 (4)运算速度 (5)存取周期 三、课堂小结(3分钟)(讲解法) 教师结合学生听课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小结,指正学生应注意的学习重点和难点,提醒同学回去复习计算机硬件的组成,下一节做实验 四、课后作业(2分钟)(讲解法) 学生以书面形式完成作业 五、开拓思维,同时提出新的问题(2分钟)(激趣法) 教师提出预习问题,让学生产生继续探究、学习的愿望,整堂课带着下一堂课的悬念结束,为学习下一结内容做好铺垫。 学生回顾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计算机的作用情况,并随着教师的讲解,引导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此部分主要由老师来讲解,同时学生也配合着老师回答一些常见问题 此时学生应该注意听教师的讲解,因为此处是新知识,同时也应积极回答相应的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 学生听讲,笔记 学生思考、讨论, 学生记录作业和预习内容 课题 第二次课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2 6硬件基础实训 1.3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一 课时 2学时 教学内容 1、硬件基础实训(此部分内容需填写实训报告) 2、计算机中数的表示方法 3、进位计数制 4、各种进制数之间的转换 教学目标 掌握计算机中数的表示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转换 教学重点 掌握计算机中数的表示方法能够熟练进行十进制数和二进制数之间的转换。 教学难点 各进制数之间的相互转换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学生活动 一、创设意境,导入新课(3分钟)(设疑法、提问法)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数都是十进制数,那么这种进制的数据在计算机中能够使用吗? 带着以上疑问,进入今天的教学 二、新课教学(总计80分钟)(讲解法、提问法、示范法) 1、硬件基础实训(此部分内容由实训报告部分给出,45分钟) 2、计算机中信息处理基础 (1)计算机中数的表示方法(使用二进制信息表示的优点)(5分钟) 二进制数优点:简易性、可靠性、简单性、逻辑性 (2)进位计数制(10分钟) 介绍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数的特点和规则 (3)各种进制数之间的转换(50分钟) ①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包括整数和小数两部分)(20分钟) 这一部分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章的重点,在教师讲解完成后应配以相应的练习和作业,练习均显示在电子课件中 三、课堂小结(3分钟)(讲解法) 教师结合学生完成实例的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小结,指正学生在进制转换中存在的问题, 四、课后作业(2分钟)(讲解法) 学生以书面形式完成作业: 五、开拓思维,同时提出新的问题(2分钟)(激趣法) 教师继续提出问题,让学生产生继续探究、学习的愿望,整堂课带着下一堂课的悬念结束,为学习下一结内容做好铺垫。 学生配合教师进行思考 此时学生应该注意听教师的讲解,因为此处是新知识,是进行进制转换的关键。 学生理解,笔记 学生预习下一节内容 课题 第三次课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3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二1.4键盘及输入法的简单介绍1.5计算机病毒及安全1.6多媒体计算机 课时 2学时 教学内容 1、各种进制数之间的转换 2、计算机中字符与汉字的编码 3、键盘及输入法的简单介绍 4、计算机病毒及安全 5、多媒体计算机 教学目标 掌握各进制数之间的转换,会使用键盘及一种汉字输入方法,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相关知识,理解多媒体计算机的知识 教学重点 掌握进制转换,并能够正确使用键盘及汉字输入方法 教学难点 计算机病毒的知识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学生活动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导入新课(3分钟)(设疑法、提问法) 可采用提问的方式复习上节课内容,然后接着讲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二、新课教学(总计90分钟)(讲解法、提问法、示范法) 1、各种进制数之间的转换 ②十进制数转换为八进制数、十六进制数(10分钟) ③二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10分钟) ④二进制数转换为八进制数、十六进制数(10分钟) 2、计算机中字符与汉字的编码(10分钟) (1)ASCII码(5分钟) (2)汉字编码(5分钟) 3、键盘及输入法的简单介绍(10分钟+20分钟) (1)键盘与指法(5分钟) (2)输入法的简单介绍(5分钟) (3)键盘及输入法的练习(30分钟) 4、计算机病毒及安全(总计10分钟) (1)计算机病毒的概念(2分钟) (2)计算机病毒的特征(3分钟) (3)计算机病毒的分类(5分钟) 5、多媒体计算机(总计15分钟) (1)媒体、多媒体的概念(3分钟) 媒体( Media )就是人与人之间实现信息交流的中介,简单地说就是信息的载体,也称为媒介。多媒体( Multimedia )就是多重媒体的意思,可以理解为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各种媒体的统称,即多种信息载体的表现形式和传递方式。 (2)媒体的分类(7分钟) 国际电信联盟( ITU )根据媒体的表现形式做如下分类: (a)感觉媒体( Preception Medium ) 感觉媒体是指能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使人能产生直接感觉的媒体。用于人类感知客观环境。例如,人的语音、文字、音乐、自然界的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都属于感觉媒体。 (b)表示媒体( Representation Medium ) 表示媒体是为了加工、处理和传输感觉媒体而人为研究和构造出来的一种媒体,即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表示媒体表现为信息在计算机中的编码,如 ACSII 码、图像编码、声音编码等。 (c)表现媒体( Presentation Medium ) 表现媒体又称为显示媒体,是指感觉媒体和用于通信的电信号之间转换用的一类媒体,是计算机用于输入输出信息的媒体。如键盘、鼠标、光笔、显示器、扫描仪、打印机、数字化仪等。 (d)存储媒体( Storage Medium ) 存储媒体用于存放表示媒体,以便于保存和加工这些信息,也称为介质。常见的存储媒体有硬盘、软盘、磁带和 CD-ROM 等。 (e)传输媒体( Transmission Medium ) 传输媒体是指用于将媒体从一处传送到另一处的物理载体。例如电话线、双绞线、光纤、同轴电缆、微波、红外线等。 (3)多媒体技术的特点(5分钟) 多媒体技术具有多样性、交互性、实时性和集成性等主要特点。 多样性 多样性是指信息载体的多样化,即计算机能够处理的信息的范围呈现多样性。多种信息载体使信息的交换更加灵活、直观。多种信息载体的应用也使得计算机更容易操作和控制。 集成性 集成性是指处理多种信息载体的能力,也称为综合性。集成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多种媒体信息,即声音、文字、图形图像、音视频等的集成;另一方面是媒体信息处理设备的集成性,计算机多媒体系统不仅包括计算机本身,还包括处理媒体信息的有关设备。 交互性 交互性是指用户与计算机之间在完成信息交换和控制权交换时的一种特性。交互性使用户与计算机在信息交换中的地位变得平等,改变了信息交换中人的被动地位,使得人可以主动参与媒体信息的加工和处理。 实时性 实时性是指在计算机多媒体系统中声音及活动的视频图像是实时的、同步的。计算机必须提供对这类媒体的实时同步处理能力。 三、课堂小结(2分钟)(讲解法) 本节课所学知识点比较多,但应分清主次,应重点复习需掌握的内容 四、课后作业(1分钟)(讲解法) 学生以书面形式完成作业:P 五、开拓思维,同时提出新的问题(1分钟)(激趣法) 下一节课即将开始讲授第二章的内容,这一章实践性比较强,回去应好好预习一下 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 注意听讲,做好笔记 学生理解,笔记 第2章 中文Windows XP (总计12学时,包括实训内容) 课题 第一次课 第2章中文Windows XP 2.1概述 课时 2学时 教学内容 1、运行环境 2、启动与关闭 3、键盘及鼠标的基本操作 4、桌面操作(配合练习) 5、任务栏及其操作(配合练习) 6、窗口的组成及其操作(配合练习) 7、菜单及其操作(配合练习) 8、工具栏的使用(主要是如何打开要用的工具栏)) 9、对话框的组成及其操作 教学目标 了解windows XP的基本内容,掌握最基本的操作 教学重点 掌握windows XP最基本的操作 教学难点 内容较多,容易混淆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学生活动 一、创设意境,导入新课(3分钟)(设疑法、提问法) 导入: 可利用学生经常使用计算机的功能入手引出操作系统的概念。 二、新课教学(总计85分钟)(讲解法、提问法、示范法) 1、运行环境(5分钟) 利用上一章学过的知识简述即可 2、启动与关闭(5分钟) 此问题比较简单,可采用提问的方式由学生回答,教师再加以总结 3、键盘及鼠标的基本操作(10分钟) (1)键盘快捷键(2分钟) (2)鼠标的基本操作(8分钟) 鼠标的基本操作主要有以下几种: l 移动:握住鼠标进行移动。通常情况下,鼠标指针为一小箭头。 l 指向:移动鼠标,使鼠标指针停留在某一对象上,如指向【我的电脑】。 l 单击:将鼠标指针对准要选取的对象,快速按下鼠标左键,一般功能是选取对象。 l 双击:在一个对象上快速按下鼠标左键两次,一般用于执行程序或打开相应对象。 l 拖动:将鼠标指针移动到某一对象上,按住鼠标左键不放进行移动。 l 右击:在对象上快速按下鼠标右键,一般功能是打开“快捷菜单”。 l 滚动:是指推动中间的滚轮进行转动的过程,一般功能是完成快捷的翻动页面或在某些图形处理软件中进行图形缩放。 配以适当练习 4、桌面操作(配合练习)(10分钟) 先介绍一下桌面的概念和桌面的组成 桌面的操作: (1)添加新图标:可以用鼠标将对象从别的地方(如从【开始】菜单)拖动到桌面上。 (2)删除图标:可以右击桌面上的图标,然后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删除】命令;或选中该图标后,按下键盘的Delete键。 (3)排列图标:可以右击桌面的任意位置,然后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排列图标】命令。 (4)启动程序或窗口:可以双击桌面上的图标,启动相应的程序或窗口。 5、任务栏及其操作(配合练习)(10分钟) 先介绍任务栏的组成 任务栏的操作: (1)改变任务栏的大小 将鼠标移动到任务栏的边界处,当鼠标变为垂直双箭头时,拖动鼠标即可改变任务栏大小。 (2)移动任务栏 将鼠标移动到任务栏的空白处并向目的地进行拖动。桌面上的四边都可以放置任务栏。 3)隐藏任务栏 任务栏会占据一定的桌面空间,我们可以把任务栏隐藏起来。方法:将鼠标移动到任务栏的空白处右击,选择【属性】命令,打开【任务栏和[开始]菜单属性】对话框,如图2.7所示。选择【任务栏】选项卡,选中【自动隐藏任务栏】,单击【确定】即可。 6、窗口的组成及其操作(配合练习)(15分钟) 窗口的组成比较复杂,教师应举一实例进行详细讲解 窗口的操作: (1)最大化、最小化窗口 方法:单击标题栏上最大化、最小化按钮或使用标题栏上的控制菜单 (2)关闭窗口 (3)移动窗口 (4)改变窗口的大小 (5)切换窗口 (6)排列窗口 此处应该配合相应的练习,把这些操作都让学生练习一遍 7、菜单及其操作(配合练习)(15分钟) 概括来说,菜单可以分为三类:“开始”菜单,下拉菜单,快捷菜单。 菜单栏的操作: (1)打开菜单 (2)关闭菜单 (3)快捷菜单 有关菜单的约定: (1)正常的菜单项与变灰的菜单项: (2)带有三角符号的菜单项: (6)后面带有组合键的菜单项: (4)前面带有“√”的菜单项: (5)前面带有“●”的菜单项: (6)后面带有“…”符号的菜单项: 8、工具栏的使用(主要是如何打开要用的工具栏)(5分钟) 9、对话框的组成及其操作(配合练习)(15分钟) 对话框的基本操作: (1)对话框的关闭 (2)对话框的移动 三、课堂小结(2分钟)(讲解法) 教师结合学生完成实例的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小结. 四、课后作业(1分钟)(讲解法) 学生以书面形式完成作业 学生上机完成本节课所讲实例及实训内容,并按教师要求上传到教师机。 五、开拓思维,同时提出新的问题(1分钟)(激趣法) 教师继续提出问题,让学生产生继续探究、学习的愿望,整堂课带着下一堂课的悬念结束,为学习下一结内容做好铺垫。 学生回顾使用windows的基本过程。 学生理解,操作 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和实训任务 课题 第二次课 第2章中文indows XP 2.2文件管理 课时 2学时 教学内容 1、认识文件和文件夹 2、浏览文件和文件夹 3、搜索文件和文件夹 4、选取文件和文件夹 5、复制、移动文件和文件夹 6、删除文件和文件夹 7、管理和压缩文件 8、重命名文件和文件夹 9、新建文件和文件夹 教学目标 理解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 教学重点 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 教学难点 内容较多,容易忘记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学生活动 一、创设意境,导入新课(3分钟)(设疑法、提问法)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出本节课知识 二、新课教学(总计85分钟)(讲解法、提问法、示范法) 1、认识文件和文件夹(10分钟) (1)文件 存放在存储器中的信息集合称为文件。在Windows中,每个文件都有自己的名字和图标。文件名是存取文件的依据,即按名存取。硬盘是存储文件的大容量存储设备,其中可以存储很多文件。文件的内容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信息,如文本、图像、声音、程序等。多种文件被分门别类地组织在文件夹中进行管理。 (2)文件夹 文件夹是存放文件和子文件夹的容器。每个文件夹也必须有一个自己的名字。把相关的文件放在一个文件夹中,便于对文件的使用和管理。Windows XP采用树型结构的文件夹来对文件进行管理。这种结构层次分明,便于被人们理解和使用。 (3)文件和文件夹的命名规则 2、浏览文件和文件夹(20分钟) (1)在【我的电脑】窗口中浏览文件和文件夹 (2)在【资源管理器】窗口中浏览文件和文件夹 (3)文件和文件夹的显示方式 (4)文件和文件夹的排列方式 3、搜索文件和文件夹(5分钟) 重点说明可使用通配符来进行搜索 4、选取文件和文件夹(5分钟) 在对文件或文件夹进行各种操作之前,必须首先选取要进行操作的文件和文件夹。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l 选定一个文件或文件夹:单击要选择的文件或文件夹图标。 l 选定多个连续的文件或文件夹:单击要选择的第一个文件或文件夹,然后按住Shift键,再单击要选择的最后一个文件或文件夹。如图2.32所示。 l 选定多个不连续的文件或文件夹:按住Ctrl键,然后逐个单击要选择的文件或文件夹。如图2.33所示。 l 选定全部文件或文件夹:单击【编辑】菜单中【全部选定】命令或按快捷键Ctrl+A。 l 反向选定文件或文件夹:单击【编辑】菜单中【反向选择】命令。 5、复制、移动文件和文件夹(10分钟) (1)复制文件和文件夹 复制文件和文件夹是指将选定的文件和文件夹复制到另外一个文件夹,同时原来的文件和文件夹仍然存在。 复制文件和文件夹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l 选定要复制的文件和文件夹,按住Ctrl键拖动到目标位置。 l 选定要复制的文件和文件夹,单击【编辑】菜单中【复制】命令或在选定的文件和文件夹上右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复制】命令,然后定位到目标位置,单击【编辑】菜单中【粘贴】命令或右击鼠标,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粘贴】命令。 l 选定要复制的文件和文件夹,用右键拖动到目标位置,松开鼠标,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复制到当前位置】命令 (2)移动文件和文件夹 移动文件和文件夹是指将选定的文件和文件夹移动到另外一个文件夹中,同时原来的文件和文件夹消失。 移动文件和文件夹可以使用以下几种方法: l 选定要移动的文件和文件夹,单击【编辑】菜单中【剪切】命令或在选定的文件和文件夹上右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剪切】命令,然后定位到目标位置,单击【编辑】菜单中【粘贴】命令或右击鼠标,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粘贴】命令。 l 选定要移动的文件和文件夹,用右键拖动到目标位置,松开鼠标,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移动到当前位置】命令。 l 选定要移动的文件和文件夹,按住Shift键拖动到目标位置。 6、删除文件和文件夹(10分钟) 存储器上存储的文件和文件夹都要占据一定的存储空间,为了有效利用存储空间,我们可以把没有用的文件和文件夹删除掉。 删除文件和文件夹有多种方法,我们可以首先选定要删除的文件和文件夹,然后使用下面的任一种方法进行删除操作: l 单击【文件】菜单中【删除】命令。 l 拖动到左窗格的【回收站】中。 l 右击选定的文件和文件夹,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删除】命令。 l 按键盘上的Delete键。 此处要把回收站的相关知识放在本个知识点进行讲解。 7、新建文件和文件夹(10分钟) (1)在【资源管理器】窗口中新建文件和文件夹 具体步骤如下: l 在【资源管理器】窗口的左窗格中选择要创建的新文件或文件夹所在的位置。 l 单击【文件】菜单中的【新建】命令或者在右窗格的空白处右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新建】命令,然后在下一级菜单中选择要建立的文件或文件夹命令。 l 输入新建的文件或文件夹的名字,按回车键或在空白处单击即可。 (2)在桌面上新建文件和文件夹 方法:在桌面空白处右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新建】命令,然后在下一级菜单中选择要建立的文件或文件夹命令。 (3)新建快捷方式 8、重命名文件和文件夹(10分钟) (1)重命名一个文件或文件夹 方法:选定要更改名字的文件或文件夹,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重命名】命令或按键盘上的F2键,输入新的名称,按Enter键或在空白处单击即可。(2)重命名多个文件或文件夹 重命名一批文件或文件夹是Window XP新增的一个全新的灵巧功能。其用法相当简单:在【资源管理器】窗口中选择几个文件或文件夹,按住F2键,然后重命名这些文件中的一个(当然也可以使用右击的方式进行重命名操作)。所有被选择的文件将会被重命名为新的文件名(在末尾处加上递增的数字)。 9、管理和压缩文件(10分钟) (1)查看和设置文件属性 (2)创建和添加压缩文件 (3)解压缩文件 三、课堂小结(2分钟)(讲解法) 教师结合学生完成实例的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小结,指正学生在练习中存在的问题, 四、课后作业(1分钟)(讲解法) 学生上机完成本节课所讲实例及实训内容,并按教师要求上传到教师机。 五、开拓思维,同时提出新的问题(1分钟)(激趣法) 教师继续提出问题,让学生产生继续探究、学习的愿望,整堂课带着下一堂课的悬念结束,为学习下一结内容做好铺垫。 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上节课问题 笔记 学生思考、讨论,操作完成教师提出的小问题 学生配合教师做相应的练习 学生练习 课题 第三次课 第2章中文indows XP 2.3磁盘管理 课时 2学时 教学内容 1、做上一节实训 教学目标 2、查看磁盘状况 3、更改驱动器名和路径 4、磁盘格式化(最好让学生自己带软盘或U盘进行练习) 5、磁盘碎片整理程序 6、USB闪存盘的使用 教学重点 理解磁盘存储的概念,掌握磁盘的基本操作 教学难点 磁盘的高级操作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学生活动 一、创设意境,导入新课(2分钟)(设疑法、提问法)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为下面要做的实训做好准备 二、新课教学(总计90分钟)(讲解法、提问法、示范法) 1、做上一节内容实训(可用教材课后的实训题,也可使用二级考试软件)(45分钟) 2、磁盘管理(45分钟) (1)查看磁盘状况(5分钟) 方法:单击【开始】菜单|【控制面版】|【管理工具】|【计算机管理】窗口中的【磁盘管理】选项,可以在右窗格中查看磁盘的相关信息。 (2)更改驱动器名和路径(10分钟) (3)磁盘格式化(最好让学生自己带软盘或U盘进行练习)(10分钟) (4)磁盘碎片整理程序(10分钟)用户在在使用磁盘的过程中,会对磁盘进行各种操作,例如复制、移动等操作,这使得磁盘上形成了大量的非连续的存储空间,我们把这些空间称为碎片。如果磁盘上的碎片过多,会导致计算机磁盘的操作速度变慢,降低系统的性能。也会浪费大量的存储空间。碎片整理可以重新调整磁盘的空间分布,从而提高系统的运行速度。 具体步骤如下: (a)打开【计算机管理】窗口,选择其中的【磁盘碎片整理程序】选项。如图2.56所示。 (b)因为磁盘整理的时间比较长,所以在整理之前,可以先单击【分析】按钮进行一下磁盘的分析,然后再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整理。 (c)如果需要进行整理,可单击【碎片整理】按钮进行磁盘的碎片整理操作。 (5)USB闪存盘的使用(10分钟) USB闪存盘的选购 USB闪存盘的使用 USB闪存盘的维护常识 三、课堂小结(2分钟)(讲解法) 教师结合学生完成实例的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小结,指正学生在练习中存在的问题 四、课后作业(1分钟)(讲解法) 学生上机完成本节课所讲实例及练习内容,并按教师要求上传到教师机。 五、开拓思维,同时提出新的问题(1分钟)(激趣法) 教师继续提出问题,让学生产生继续探究、学习的愿望,整堂课带着下一堂课的悬念结束,为学习下一结内容做好铺垫。) 本节也以学生练习为主,学生应配合教师做好相应的练习题 课题 第四次课 第2章中文indows XP 2.4程序管理 2.5控制面板 课时 2学时 教学内容 1、程序的运行(三种方法) 2、安装和删除程序(30分钟) 3、安装硬件驱动程序(配合练习) 4、打开控制面板 5、打印机和传真设置(配合练习) 教学目标 理解程序的概念,掌握对程序的操作,理解控制面板的作用 教学重点 程序的基本操作 教学难点 程序的操作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学生活动 一、创设意境,导入新课(2分钟)(设疑法、提问法) 导入: 复习上节课内容,对实训作以总评 二、新课教学(总计90分钟)(讲解法、提问法、示范法) 2.4程序管理(65分钟,配合相应练习) 1、程序的运行(三种方法)(15分钟) 应用程序被安装在计算机中之后,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运行它们。 (1)如果桌面上有相应的程序的快捷图标,则可以通过双击的方式运行。 (2)可以在【资源管理器】中找到相应的程序的可执行文件,然后运行。 (3)可以单击【开始】菜单|【运行】命令,打开【运行】对话框,如图2.60所示,在【打开】下拉列表框中输入程序的位置或者单击【浏览】按钮找到相应的运行程序,单击【确定】按钮,也可以运行程序。 2、安装和删除程序(30分钟) (1)安装/卸载Windows XP组件(10分钟) Windows XP操作系统自身带有许多应用程序组件,有些组件在安装Windows XP系统时可能没有安装,而对于那些已经安装的组件,在工作中可能又不会用到。这时,用户可以通过【添加/删除程序】来安装或删除组件。 (2)安装/删除应用程序(20分钟) 以具体实例进行讲解,再配合相应的练习 3、安装硬件驱动程序(配合练习)(20分钟) 2.5控制面板(总计90分钟) 1、打开控制面板(10分钟) 打开【控制面版】的方法: (1)打开【资源管理器】窗口,在左窗格中单击【控制面版】选项。 (2)单击【开始】菜单中【控制面版】命令。 2、打印机和传真设置(配合练习)(15分钟) (1)打开【打印机和传真】窗口 方法:双击【控制面版】窗口中的【打印机和传真】图标,会打开【打印机和传真】窗口。如图2.81所示。在这一窗口中,显示了已经添加的打印机类型(该系统已经添加的打印机类型为EPSON LQ—1600KIII)。单击左窗格的相应图标,可以完成添加新的打印机、进行传真设置、获取帮助等操作。 2.添加新的打印机 三、课堂小结(2分钟)(讲解法) 教师结合学生完成实例的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小结,四、课后作业(1分钟)(讲解法) 学生上机完成本节课所讲实例及相应练习,并按教师要求上传到教师机。 五、开拓思维,同时提出新的问题(1分钟)(激趣法) 教师继续提出问题,让学生产生继续探究、学习的愿望,整堂课带着下一堂课的悬念结束,为学习下一结内容做好铺垫。 学生练习 学生练习 课题 第五次课 第2章中文indows XP 2.5控制面板 2.6附件程序 课时 2学时 教学内容 1、显示设置(配合练习) 2、系统设置) 3、文件夹选项设置 4、用户帐户设置 5、区域和语言设置 6、任务栏和开始菜单设置 7、画图程序(配合练习) 教学目标 掌握控制面板中相应的操作,会使用画图程序 教学重点 控制面析中相应的操作 教学难点 使用画图程序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学生活动 一、创设意境,导入新课(3分钟)(设疑法、提问法) 导入: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二、新课教学(总计90分钟)(讲解法、提问法、示范法) 1、显示设置(配合练习)(15分钟) 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设置,学生一定要重点掌握 2、系统设置(10分钟) 双击【控制面版】窗口的【系统】图标,会打开【系统属性】对话框,如图2.98所示。在这个对话框中,用户可以查看计算机系统的信息,并为硬件性能和自动更新更改等进行设置。用户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对相应的项目进行更改和设置,设置完毕后,单击【确定】或者【应用】按钮进行保存,使进行过的设置生效。 3、文件夹选项设置(5分钟) 4、用户帐户设置(15分钟) (1)用户帐户类型和权限 有两种用户帐户类型:计算机管理员帐户和受限帐户。计算机管理员帐户允许用户更改计算机的所有设置,受限账户只允许用户更改某些设置。 (2)设置用户帐户 5、区域和语言设置(10分钟) 双击【控制面版】窗口中的【区域和语言选项】图标,可以打开【区域和语言选项】对话框。 6、任务栏和开始菜单设置(10分钟) 双击【控制面版】窗口中的【任务栏和[开始]菜单】图标或在【开始】按钮上右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命令,都可以打开【任务栏和[开始]菜单属性】对话框。 7、画图程序(配合练习)(30分钟) 可配合一个具体的图片进行练习 三、课堂小结(2分钟)(讲解法) 教师结合学生完成实例的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小结,指正学生在练习中易出现的问题。 四、课后作业(1分钟)(讲解法) 学生上机完成本节课所讲实例及练习内容,并按教师要求上传到教师机。 五、开拓思维,同时提出新的问题(1分钟)(激趣法) 教师继续提出问题,让学生产生继续探究、学习的愿望,整堂课带着下一堂课的悬念结束,为学习下一结内容做好铺垫。 显示设置比较常用,学生应给予重视 课题 第六次课 第2章中文indows XP 2.6附件程序 2.7本章综合性实训 课时 2学时 教学内容 1、媒体播放程序 2、录音机程序 3、计算器程序 4、写字板与记事本程序 5、本章综合性实训(可由教师出综合性试题或由二级考试系统来出题,总评出学生在这一章的学习状况) 教学目标 掌握附件程序的基本操作 教学重点 媒体播放程序、写字板、记事本的操作 教学难点 计算机的复杂操作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学生活动 一、创设意境,导入新课(2分钟)(设疑法、提问法) 导入: 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新课教学(总计90分钟)(讲解法、提问法、示范法) 1、媒体播放程序(10分钟) 使用媒体播放器Windows Media Player可以欣赏各种多媒体,如收听Internet广播,从Web上下载音乐或电影、收看流畅的视频广播、播放自己的CD等等。该媒体播放器具有非常强大的功能。 2、录音机程序(15分钟) 使用Windows XP自带的“录音机”程序可以录制、混合、播放和编辑声音。也可以将声音链接或插入另一个文档中。 3、计算器程序(10分钟) 4、写字板与记事本程序(5分钟) 5本章综合性实训(可由教师出综合性试题或由二级考试系统来出题,总评出学生在这一章的学习状况)(总计45分钟) 具体内容可由教师在考试软件上进行预先配题,然后由学生完成 三、课堂小结(2分钟)(讲解法) 教师结合学生完成实例的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小结。 四、课后作业(1分钟)(讲解法) 学生上机完成本节课所讲实例及实训,并按教师要求上传到教师机。 五、开拓思维,同时提出新的问题(1分钟)(激趣法) 教师继续提出问题,让学生产生继续探究、学习的愿望,整堂课带着下一堂课的悬念结束,为学习下一结内容做好铺垫。 学生练习 学生完成实训内容 第3章 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03(总计20学时,包括实训) 课题 第一次课 (一)Word 2003基本内容简介 课时 2学时 教学内容 1、Word 2003概述 2、Word 2003文档管理 3、编辑文档(1、2)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Word 2003的功能、特点、运行环境和窗口组成;熟悉Word 2003的视图方式及窗口操作;掌握Word 2003的文档管理和编辑方法。 2、技能目标:能使用Word 2003编辑简单文档。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探索、探究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Word 2003的建立、打开、输入、编辑和关闭 教学难点 Word 2003文档的编辑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学生活动 一、创设意境,导入新课(3分钟)(设疑法、提问法) 导入: 同学们,让咱们先来看一首诗: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这是唐朝大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诗.它之所以能够流传到今天,是因为当时的人们用笔将它记录在了纸上.但是纸有它的弱点,常时间存储就会腐烂,而且想要作出改动就得重新书写.那么,我们能不能将它记录在电脑上,以保证它的存储方便,编辑方便呢?(让同学们回答)(老师:)今天我们就学习一个为我们提供这样的方便的软件:Word 软件. 二、新课教学(总计84分钟)(讲解法、提问法、示范法、练习法) (一)、Word 2003简要说明:(3分钟) Word 软件是Office套件中的一个重要组件,因为我们现在使用的版本是2003年经过重新完善推出的,所以又叫Word 2003.它是一种文字处理软件,既可以进行文字的录入、修改、排版和输入工作,有可以处-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算机应用基础 计算机 应用 基础 电子 教案 教程 文件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a199****6536】。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a199****6536】,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a199****6536】。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a199****6536】,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