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沪科版物理必修一分层练习:第2章-第4节-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2-Word版含答案.docx
《高中沪科版物理必修一分层练习:第2章-第4节-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2-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沪科版物理必修一分层练习:第2章-第4节-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2-Word版含答案.docx(2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例题解析 思考过程 速度的大小与加速度的大小没有直接的关系,速度变化大,加速度不愿定大.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确定越大 B.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它的速度确定越大 C.加速度就是“加出来的速度” D.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与速度无关 思路:物体运动的速度很大,若速度的变化很小或保持不变(匀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不愿定大(匀速直线运动中的加速度等于零).A错. 物体的加速度大,表示速度变化得快,即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量大,但速度的数值未必大.比如婴儿,单位时间(比如3个月)身长的变化量大,但确定身高并不高.B错. “加出来的速度”是指vt-v0(或Δv),其单位还是m/s.加速度是“加出来的速度”与发生这段变化时间的比值,可以理解为“数值上等于每秒内加出来的速度”.C错. 加速度的表达式中有速度v0、vt,但加速度却与速度完全无关——速度很大时,加速度可以很小甚至为零;速度很小时,加速度也可以很大;速度方向向东,加速度的方向可以向西. 答案:D 说明:要留意分清速度、速度变化的大小、速度变化的快慢三者的不同含义,可以跟小孩的身高、身高的变化量、身高变化的快慢作一类比.加速度不是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也不反映物体速度变化量的大小,而是反映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 依据物体的运动规律找出加速度方向,会分析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为恒量、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运动. 【例2】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加速度为3 m/s2,那么在任意1 s内……………………………………………………………………………………………( ) A.物体的末速度确定等于初速度的3倍 B.物体的末速度确定比初速度大3 m/s C.物体的初速度确定比前1 s的末速度大3 m/s D.物体的末速度确定比前1 s的初速度大3 m/s 思路: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为3 m/s2,表示每秒内速度变化(增加)3 m/s,即未速度比初速度大3 m/s,并不表示未速度确定是初速度的3倍. 在任意1 s内,物体的初速度就是前1 s的末速度。而其未速度相对于前1 s的初速度已经过了2 s,当a=3 m/s2时,应为6 m/s. 答案:B 说明:争辩物体的运动时,必需分清时间、时刻、几秒内、第几秒内、某秒初、某秒末等概念.如图2-4-1所示(以物体开头运动时记为t=0). 图2-4-1 争辩 速度和加速度都是矢量,在一维运动中(即直线运动中),当规定正方向后,可以转化为用正、负号表示的代数量. 应当留意:(1)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客观的,正方向的规定是人为的,只有相对于规定的正方向,速度与加速度的正、负才有意义.(2)速度与加速度的量值才真正反映了运动的快慢与速度变化的快慢.所以,vA=-5 m/s,vB=-2 m/s,应当是物体A运动得快;同理,aA=-5 m/s2,aB=-2 m/s2,也应当是物体A的速度变化得快(即每经过1 s速度减小得多). 在速度一时间图象里(匀变速直线运动)既可以知道每一时刻相对应的瞬时速度,还可以求出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加速度值就是该直线的斜率.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的关系可以用图象来表示,但图象有其局限性,要让你求出任何时刻的瞬时速度,只借助图象是不行的,那就必需用公式表示其规律. 【例3】图2-4-2是一物体的速度一时间图象,请回答: 图2-4-2 (1)质点甲、乙做什么运动? (2)能否求出甲、乙的加速度a? 思路:生疏图线所对应的物理意义,依据运动图线推断物体运动的性质,依据运动图线写出运动方程,利用图线进行争辩和计算. 解析:甲做v0=2 m/s的匀加速运动, 乙做v0=3 m/s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a甲==1 m/s2 a乙==0.5 m/s2. 新题解答 【例4】一辆沿平直路面行驶的汽车,速度为36 km/h,刹车后获得加速度的大小是4 m/s2.求: (1)刹车后3 s末的速度; (2)从开头刹车至停止,滑行一半距离时的速度. 解析: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滑行,其初速度v0=36 km/h=10 m/s,末速度vt=0,加速度a=-4 m/s2.设刹车后滑行t s停止,滑行距离为s,其运动示意图如图2-4-3所示. 图2-4-3 (1)由速度公式vt=v0+at得滑行时间: t==s=2.5 s 即刹车后经2.5 s车停止,所以3 s末的速度为零. (2)由位移公式得滑行距离,即 s=v0 t+at2 =10×2.5m+(-4)×2.52 m=12.5 m. 设滑行一半距离至B点时的速度为vB,由推论 vB2-v02=2asAB=2a·=as 所以vB==m/s=5m/s=7.05 m/s. 点评:(1)不能直接把t=3 s代入速度公式计算速度,由于实际滑行时间只有2.5 s.求解刹车滑行一类问题时,必需先确定实际的滑行时间(或位移); (2)滑行一半距离时的速度不等于滑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3)刹车滑行时汽车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依据后面争辩中所指出的,速度图线与t轴间的一块面积表示相应时间中的位移.利用相像三角形的面积之比等于对应边边长平方比的关系,很简洁得到滑行一半距离至B点时的速度.即由 == 所以vB=v0=5m/s. 图2-4-4 在运动学的很多问题中,画出v-t图象或用v-t图象求解,往往能挂念理解题意或可简捷求解,请读者渐渐体会. 学校组织同学外出考察,当车从静止起匀加速起步后,突然发觉有同学未上车,司机马上使车辆匀减速制动直到停车,其间最大车速已达6 m/s,总共花去时间为10 s.则这段时间里车前进了多少位移?先大致画出v-t图, 看看能否通过图象来挂念解答. 【例2】一个质点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试求它在1 s、2 s、3 s……内的位移s1、s2、s3……之比和在第1 s、第2 s、第3 s……内的位移sⅠ、sⅡ、sⅢ……之比各为多少? 解析: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的位移公式为s=at2 即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题中1 s、2 s、3 s……内的位移与第1 s、第2 s、第3 s……内的位移的含义不同,如图2-4-5所示. 图2-4-5 由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的位移公式得: s1=a×12,s2=a×22,s3=a×32…… 得s1∶s2∶s3∶……=12∶22∶32∶……=1∶4∶9∶…… s1=s1=a×12=a×1 sⅡ=s2-s1=a×(22-12)=a×3 sⅢ=s3-s2=a×(32-22)=a×5 …… 得sⅠ∶sⅡ∶sⅢ……1∶3∶5∶…… 点评:这两个比例关系,是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的重要特征,更一般的状况可表示为:在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从t=0开头把运动时间分成很多相等的间隔,在1段、2段、3段……时间内的位移之比等于12∶22∶32∶……在第1段、第2段、第3段……时间内的位移之比等于从1开头的连续奇数比,即等于1∶3∶5∶…… 争辩: 1.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图线与t轴间所夹的一块面积表示在相应时间内的位移(如图2-4-6所示).而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引入平均速度后,就可把原来的匀变速运动转化为一个以平均速度运动的匀速运动.由图2-4-7中画有斜线的两块面积相等,可见在匀变速运动中,速度图线与t轴间所夹的一块面积同样表示在相应时间内的位移. 图2-4-6 图2-4-7 2.利用速度图线很简洁找出例2中的位移之比.如图2-4-8所示,从t=0开头,在2轴上取相等的时间间隔,并从等分点作平行于速度图线的斜线,把图线下方的面积分成很多相同的小三角形.于是,马上可得:从t=0起,在t、2t、3t……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 图2-4-7 s1∶s2∶s3∶……=1∶4∶9∶…… 在第1个t、第2个t、第3个t……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 sⅠ∶sⅡ∶sⅢ……1∶3∶5∶……-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优教通 高中 沪科版 物理 必修 一分 练习 变速 直线运动 规律 应用 Word 答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w****g】。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w****g】,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w****g】。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w****g】,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中沪科版物理必修一分层练习:第2章-第4节-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2-Word版含答案.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3770689.html
链接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3770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