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净化系统再验证方案.doc
《空调净化系统再验证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调净化系统再验证方案.doc(47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四车间洁净厂房空气净化系统再验证方案 目 录 1 概述 1.1 空气体化系统的组成 1.2 空气体化系统的流程 2 验证目的 3 验证范围 4 验证小组成员职责 5 验证准备 5.1验证所需文献及人员培训资料检查与确认 5.2 验证用关键仪器仪表的校准情况 6 空气净化系统运营再验证 6.1 验证前准备 6.1.1 四车间生产区洁净级别及面积 6.1.2 洁净区室内设计参数及空调净化系统性能检查与确认 6.2 高效过滤器检漏实验 6.3 风管的检漏实验 6.4 空调系统风速、换气次数的验证实验 6.5 洁净间自净时间验证 6.6 臭氧对洁净室(区)的灭菌效果验证 6.6.1 臭氧浓度测试 6.6.1.1 臭氧浓度-时间分布测试 6.6.1.2 臭氧浓度――空间分布测试 6.6.2 金黄色葡萄球菌挑战性实验 7.洁净区空气环境监测 7.1 局部百级区(A级)空气流型验证 7.1.1 局部百级区高效过滤器风速(FFU层流)测试 7.1.2.局部百级区层流气流流型测试 7.2 房间静压差测定 7.3 洁净房间温度与湿度测定 7.4.1洁净度设计规定 7.4.1.1 洁净区各级别空气悬浮粒子的标准 7.4.1.2 洁净区微生物学动态标准 7.4.2 悬浮粒子的测定 7.4.3 沉降菌测定 7.5 洁净区空气环境监测结论 7.5.1 空气环境监测参数与指标测定结果汇总 7.5.2 偏差分析 8 验证结果评价及结论 9 拟定平常监测及再验证周期 10 附件及附表 1 概述 1.1 空调净化系统的组成 本方案验证的空调净化系统(HVAC)为南京韩威制冷空调设备厂生产的组合式空气净化系统,共2组。其中1号空调机组负责对塑料瓶生产区净化,2号机组负责对洁净区药品生产区提供空气净化。洁净室和通风管由吉林龙城净化公司制作安装,调试。系统臭氧消毒设备由安丘瑞邦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提供。本空调净化系统机组服务区域位于开发区四车间大输液生产线。根据GMP大输液生产工艺及质量风险限度大小规定,洁净区分别设有A/C级、C级、D级。 1.2 空调净化系统的流程 本空调净化系统(HVAC)采用空调机组将新风经初效过滤、温/湿度调节、中效过滤器过滤除尘后,由送风管道送至中效送风机组,经高效过滤器除菌过滤,再进入洁净室。空调机组安装在空调机房内,由空调控制柜集中控制。空调风管选用优质镀锌钢板制作,并采用不低于难燃B1级PEF板保温。洁净室内气流组织均为顶送侧下墙回风;同时万级房间换气次数大等于20次/h;百级层流垂直断面风速不小于0.30m/s。产尘量大的房间有单独的排风系统经中效解决后排出室外。管道上安装了防火安全阀,温度异常升高时能自动关闭风道,能防止浓烟吹向洁净区。同时活性炭称量间采用直送直排,该房间对其他房间负压,安有压差表。活性炭称量间的排风经管道吸入除尘机组,经袋式过滤器过滤后排放。车间不同级别房间室内空气保持不小于5Pa压差,对普通区压差大于10Pa。空调净化系统所用冷媒为 7℃/12℃低温水,由厂区提供;根据产品工艺特点及本地气候,该空调系统无需热源体统。空调净化系统采用臭氧气体灭菌方式。附表1 《空调净化系统流程图》。 2 验证目的 我公司四车间空调净化系统通过自上次验证已满一年。为确认目前运营设备的各项性能可以满足生产大输液工艺的规定并未发生漂移,且本空气净化系统支持的生产洁净区不同等级的空气洁净度各项检测指标符合GMP规定。特制订本验证方案,对四车间空调净化系统进行再验证。本次验证悬浮粒子动态检测数据与试生产同步进行。 3 验证范围 合用于公司四车间HVAC系统的验证。 4 验证小组成员职责 验证小组成员 部 门 职 责 总经理(组长) 1. 负责验证方案的批准。 2. 负责本验证方案的顺利实行。 3. 负责验证报告的审批。 4. 负责验证证书的发放。 质量管理部 1. 负责验证方案审核。 2. 负责保证验证过程中的检测工作的实行 3. 负责收集各项验证、实验记录,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后,起草验证报告,报验证小组。 4. 负责验证文献的存档。 生产技术部 1. 负责公用系统和设备验证方案审核和实行。 2. 负责设备检修方案的审核与批准。 3. 负责本验证的协调工作,以保证本验证方案规 定项目的顺利实行。 设备科 1.负责验证过程中设备调试; 2.负责验证项目相关原始资料(如说明书、维修手册、操作手册)的存放的确认与管理。 3.负责组织空调系统操作、清洁、维护保养的标作规程实行效果检查。 4.负责空调系统操作及平常维护等工作,提供运营记录。 四车间 配合厂房设施及设备验空气净化系统的验证工作 5 验证前准备 5.1 验证所需文献及人员培训确认 目的:检查与确认验证该系统所需的重要技术资料及相应的SOP是否已经具有,相关人员是否已经接受了设备操作SOP及验证方案的培训,确认验证所需文献的可靠性及可执行性。 文献分类: 技术资料:系统所有设备使用说明书,系统所有设备合格证,高效过滤器材质证明,制造商提供的空调器、FFU等设备的操作手册、技术数据。 洁净区平面布置图及空气流向图,涉及各房间的洁净度、气流流向、压差、温度及湿度规定、人流和物流流向设计;空气净化区域划分的描述及设计说明等。 相关 SOP:《空调净化系统标准操作规程》、《空气净化系统清洁、维护、保养规程》、《洁净区悬浮粒子监测标准操作规程》、《洁净区沉降菌监测标准操作规程》等。 培训材料:人员培训记录、培训计划及培训效果 检查方法:列出上述文献,并进行逐个确认,记录文献的名称、编号或版本号,并规定存放处。 可接受标准:与此系统验证有关的文献齐全,具有可执行性。 检查及评价结果:见附表1 《相关文献检查确认记录》。 5.2 验证用关键仪器仪表的校准情况 空调设备重要涉及空调器,安装在这些设备上的仪表重要有压力表、风压表等。空气净化系统的测试仪器有风速仪风量计、微压计、粒子计数器等。所有这些仪表、仪器均要列表,写明用途、精度、检定周期,并附上自检合格证书或外检合格证书。 目的:保证验证工作正常进行,使验证测量数据的准确可靠。 确认方法:列出重要校验的仪器,为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可靠,必须对仪器、仪表进行校准。安装在设施、设备上的仪器、仪表委托龙井市计量局校验。 可接受标准:仪器仪表的数量、量程、精度、灵敏度等与验证规定相适应,且经校准,并附有合格证明。 检查及评价结果:见附表2 《关键仪器、仪表校准情况表》。 6 空气净化系统运营再验证 6.1 验证前准备 6.1.1 四车间生产区洁净级别及面积 序号 生产剂型 洁净级别 生产区域 面积(平方米) 1 大输液 A 2 C 3 D 6.1.2 洁净区室内设计参数及空调净化系统性能检查与确认 确认列出每个房间的技术参数,涉及:房间编号、面积、高度、容积、洁净度、换气次数、压力、温度、相对湿度是否符合规定。 可接受标准:每个房间的洁净度、换气次数、压力、温度、相对湿度符合GMP(2023年版)和相关设计规范的规定。 检查及评价结果:附表 《洁净区室内设计参数及空调净化系统性能检查与确认表》 6.2 高效过滤器检漏实验 检测目的:通过检测高效过滤器的泄漏率,发现高效过滤器及其安装过程中存在的缺陷,以便采用补救措施。 检测方法:采用尘埃数子计数器扫描巡检法 检测仪器:尘埃粒子计数器(型号) 检测程序:粒子计数器采样头扫描过滤器的出风侧,采样头离过滤器距离约2cm ,沿过滤器的内边框来回扫描巡检,扫描速度低于5cm/s 。高效过滤器表面扫描移动路线呈S形,如图所示(四周的线路表达高效过滤器的边沿,中间线路表达每排玻璃纤维纸)。 检测结果:观测尘埃粒子计数器读数有无明显变化,假如扫描读数近似平稳,变化趋势不明显,即表达无泄漏。用尘埃粒子计数器对该高效过滤器进行扫描巡检,观测尘埃粒子计数器的读数,检测周期为1min时,≥0.5um粒子数大于20个/m3,表白有泄漏。当至某点读数忽然变大时,即表达该点为泄漏点。如有泄漏,采用环氧树脂胶堵漏点或紧固调整螺栓、更换密封垫等漏点修补方法后,再进行巡检扫描。 可接受标准:无泄漏;如有泄漏,单个泄露处的面积不能大于总面积的1%,所有泄露处的面积不能大于总面积的5%。高效过滤器每年须做一次检漏实验,发现问题及时修补或更换;高效过滤器在调换或修理后,必须做检漏实验。不符合规定必须按规定更换。 检查及评价结果:见附表 《高效过滤器完整性(泄露点)检测记录》 6.3 风管的检漏实验 检测目的:检测送、回风管是否泄漏,以便采用补救措施。 检测方法:光照法 检测仪器:光照仪 检测方法:采用漏光实验,对一定长度的风管,在漆黑的周边环境下,用一个电压不高于36V、功率100W以上、带保护罩的灯泡,在风管内从风管的一端缓缓移向另一端,若在风管外能观测到光线射出,说明有比较严重的漏风,应对风管进行修补后再查。 可接受标准:风管每10m接缝,漏光点不应超过1处,且100m接缝平均不应大于8处,接缝和接管连接处应有密封措施 检查及评价结果:见附表 《风管泄露点检测记录》 6.4 空调系统风速、换气次数的验证实验 本验证方案测定房间送风口的风量,在检测前,必须一方面检查风机运营是否正常,系统中各部件安装是否对的,有无障碍(如过滤器有无被堵、挡),所有阀门应固定在一定的启动位置上,并且必须实际测量被测风口、风管尺寸。 检测目的:通过测定确认风量及换气次数是否符合规定。 测试原理:对于垂直单向流(层流)(A级)采用截面平均风速和截面积乘积的方法拟定送风量;对于乱流洁净室(B、C级),采用风口法测定送风量,即采用风量罩(断面积与风口内截面相同、长度等于2倍风口边长的直管段)直接测得送(回)风口风量。 测点布置:垂直单向流(层流)洁净室的测定取离高效过滤器0.3m垂直气流处的截面作为采样截面。截面上测点间距不应大于0.6m,测点数应不少于5个,均匀布置;对于对于乱流洁净室(B、C、D级)在辅助风管出口平面上,按最少测点数不少于6点均匀布置测点。 484×484×220 mm 320×320×260 mm 630×630×220 mm 测试仪器:热球式风速仪、风量罩。 测试方法:按《 风速风量测定仪使用、平常维护标准操作规程》操作。 计算公式: 室内总风量: L=该室各风口平均风速(m/s) ×室内风口截面积F(m2) ×3600(m3/h); 换气次数的计算: (次/h) 式中 L1,L2,…,Ln:房间各送风口的风量,m3/h; A: 房间面积,m2;H: 房间高度,m。 可接受标准: ①总风量接受标准: 洁净室 系统实测风量 总实测新风量 各风口的风量 B、C、D级 在设计风量的 100%~120%之间 在设计新风量的 90%~110%之间 在各自设计风量的85%~115之间 A级 在设计新风量的 90%~110%之间 ②换气次数接受标准: A、B、C级≥25次/ h;D级≥15次/ h。 检查及评价结果:见附表4《洁净区高效过滤器风速、风量、换气次数检测记录 6.5 洁净间自净时间验证 目的:确认系统在受到来自内部的污染后恢复标准规定的洁净度的能力。从而判断洁净室的动态性能。 测试仪器:发烟器、悬浮粒子计数器 测试方法1:洁净室自净时间的测定应在洁净室停止运营两天时间。然后开机运营20min、30 min、45 min及1小时,将悬浮粒子计数器的采样管放在重要工作区,测试室内粒子浓度。拟定测试结果是否符合规定。 测试方法2:以人工发烟为基准,将发烟器放在离地面1.8m 以上的室中心点,发烟1~2分钟即停止。1分钟后,在工作区平面的中心点测定含尘浓度(N0),作为基准。立即开机运营并计时,定期(如每0.5分钟)读数,直至浓度达成最低限度(N)或符合相应洁净度级别的规定为止,以这一段时间为实测自净时间;由测得的开机前的原始浓度或发烟停止后1分钟的污染浓度(N0)、室内达成稳定期的浓度(N) 和实际换气次数(n)计算自净时间; 可接受标准:实测自净时间应不大于计算自净时间得1.2倍;不超过设计自净时间2分钟(参考值为15~20分钟)。选换气次数、风速、风量相对较差的房间和关键控制的进行自净验证。 检查及评价结果:见附表《洁净室自净时间测试记录》。 6.6 臭氧对洁净室(区)的灭菌效果验证 臭氧系统通过对在一定的时间洁净室(区)内臭氧浓度的测试,验证在规定的时间内洁净区各洁净间臭氧浓度是否达成标准规定;通过微生物挑战性实验,拟定在一定期间内臭氧对洁净室(区)的灭菌效果。最终确认臭氧系统可以连续、稳定地达成并保持洁净区的臭氧浓度,证实并描述了经臭氧发生器消毒后的洁净区微生物含量符合设计标准及生产工艺的规定。 6.6.1 臭氧浓度测试 目的:确认洁净区在臭氧发生器正常消毒时间2小时内,臭氧浓度符合设计规定。 测试仪器:臭氧浓度测试仪器 测试方法:环境温度16~26℃;相对湿度45~65%;室内无外界强气流,无强烈阳光照射或其他热辐射。消毒时关闭新风口和回风排放阀门,使整个被消毒的洁净区空气通过净化系统风管形成循环,臭氧发生器开始工作。具体方法为割断检测管的两端封口;将检测管插在采样器的进气口上,将采样器手柄拉至第二档位,采样100ml,待检测管中指示剂变色终止,即可从白色柱所致刻度,读出臭氧体积浓度(ppm)数据。 可接受标准: 臭氧浓度:在臭氧发生器启动后40min内洁净室内臭氧浓度≥10ppm (19.63mg/m3);且所有洁净区域中臭氧浓度均≥10ppm。 消毒时间:所有洁净区域内臭氧浓度达成10ppm时开始计时,直到臭氧发生器停止工作臭氧浓度降至10ppm时终止,时间应≥60min; 臭氧灭菌后,臭氧浓度衰减至安全标准0.15ppm 所需的时间应≤30min。 注意事项:每一测试点应同时测试2个平行样;测试时检测人员应戴防毒口罩,防止臭氧中毒。执行《 臭氧发生器标准操作规程》。 检查及评价结果:见附表《臭氧对洁净室(区)的灭菌效果记录》。 6.6.1.1 臭氧浓度-时间分布测试 目的:检测洁净区空气消毒时,设定臭氧发生器消毒工作时间2小时内,空气中臭氧分布密度和作用时间。 测试地点:选取距离空调箱送风口最远且送风口分布最稀少房间进行测试。 测试方法:臭氧发生器启动时开始测试,每10分钟用ZG-1型真空式手动采样器采样测试一次;发生器启动40min后,此时臭氧浓度呈缓慢上升,近似平台;连续监测2h;臭氧发生器关闭,空调送风时测试一次,10min后测试一次,连续监测1h(监测在空调送新风时臭氧浓度的衰减)。 可接受标准:参照6.6.1 检查及评价结果:见附表《臭氧对洁净室(区)的灭菌效果记录》。 6.6.1.2 臭氧浓度――空间分布测试 目的:检测在该HVAC系统所控制的洁净区域各洁净室内臭氧分布浓度的一致性,拟定灭菌过程中,各洁净室内,均能维持必要的浓度。 测试地点:选取关键房间( )进行测试。 测试方法:从臭氧发生器启动40min后,每10分钟用采样测试1次。 检查及评价结果:见附表《臭氧对洁净室(区)的灭菌效果记录》。 6.6.2 金黄色葡萄球菌挑战性实验 目的:确认预定的臭氧消毒程序在洁净区空间消毒后,微生物杀灭率≥90%。 测试地点:选取关键房间( )进行测试。 测试方法:a、生物指示剂的制备:取金黄色葡萄球菌制备菌液;培养48h,稀释成1200个/ml。临用前在营养琼脂培养基平皿中加入1ml上述菌液,并使之在培养基表面均匀分布。 b、选取测试房间 放置2碟。 c、臭氧发生器启动的同时打开注有菌液的培养皿上盖,至臭氧消毒程序结束。 d、把培养皿放入37 ℃恒温箱中培养48 h,进行菌落计算。同时以未经臭氧解决的培养皿做空白对照。 e、计算杀灭率: 杀灭率(%)=×100% f、微生物挑战实验和臭氧浓度测试同步进行;连续进行3次,确认灭菌过程的重现性 可接受标准:对空气中浮游菌,臭氧灭菌的浓度为(2~4)×10-6;对物体表面的沉降菌,臭氧灭菌的浓度为(10~15)×10-6。微生物杀灭率率≥90%。 检查及评价结果:见附表《臭氧对洁净室(区)的灭菌效果记录》。 7.洁净区空气环境监测 7.1 局部百级区(A级)空气流型验证 本方案重要是对FFU层流罩下出风口的截面送风速度及单向流(层流)区域(A级)空气流动状态进行测试,。 7.1.1 局部百级区高效过滤器风速(FFU层流)测试 测试仪器:热球式风速仪和测定支架 测点布置:垂直单向流选择距墙大于0.5m,离地面高度0.5~1.5m作为工作区,在离送风面约15~30cm处进行测试。 取样数量:百级层流罩装置下送风面的面积的10倍的平方根,但不小于4个,12-14个为好 每个过滤器或FFU出口必须有一个测试点,取样点按送风面平均分布。 测试方法:按《风速风量测定仪使用、平常维护标准操作规程》操作,用集风筒罩住送风口,测出风平均风速。 平均风速V= m/s 式中:V1、 V2… Vn —各测点的风速,m/s;n—测点总数,个。 数据解决:取15分钟内测量的风速平均值;按不同位置记录测定值,计算平均风速。 注意事项:测试时应用测定架固定风速仪以免人体干扰,不得不用手持风速仪测定期,手背应伸至最长位置,尽量使人体远离测试头。 可接受标准:实测室内平均风速应在设计风速的100%~120%之间;出口处的面风速应≥0.35m/s;一般控制在0.36~0.54m/s 。 检查及评价结果:见附表《局部百级区风速及气流测定记录》 7.1.2.局部百级区层流气流流型测试 目的:确认在洁净室层流洁净空气保护下,气流与机械设备的互相作用,选择或改善气流流型,使之产生最小的湍流和最大的清除能力。 检测仪器:悬挂单丝线、热球式风速仪、照相机。 测点布置:垂直层流洁净室(A级)选择纵、横剖面各一个,以及距地面高度0.8m、1.5m的水平面各1个;剖面上测点间距为0.2~0.5m,水平面上的测点间距为0.5~lm,两个风口之间的中线上应有测点。 测试条件:检测应在空气净化调节系统或层流净化装置正常运营并使气流稳定后进行;送风口或层流净化装置的风速符合规定规定;洁净室压差符合规定规定。 测试方法:用悬挂单丝线的方法逐点观测、记录气流流型,并在测点布置的剖面图上标出流向。操作人员进入层流保护区内进行操作时摄下流线。 可接受标准:A级洁净高效过滤器气流流型符合单向流规定,同时应绘出气流流型图,对流型图进行分析解释。 检查及评价结果:见附表《局部百级区风速及气流测定记录》。 7.2 房间静压差测定 目的:根据风速风量测定,查明洁净室和邻室之间是否保持必须的正压或负压, 再次确认与设计的压差梯度是否一致。根据测定结果调整空调系统的风机运营频率,使各房间静压差符合设计标准规定。 测试仪器:倾斜式微压计(精度1.0Pa)。 测试条件规定:测定前应将所有的门都关闭,并启动房间中的排风机,在最大排风量条件下进行;测试时所有的空调系统和层流系统应处在连续的运营状态,不允许有人穿越房间;为避免压力出现不必要的变化,测试状态应固定,并应从平面上最里面的房间依次向外测定。 测量方法:按仪器使用说明书执行。将U型管或微压表安装在墙壁上,可随时观测压力变化情况,并读数记录。 可接受标准:相邻不同级别空间的静压差绝对值应≥10Pa;洁净级别规定高的区域对相邻的洁净级别规定低的区域呈相对正压;洁净室与室外的压差应≥10Pa;压差梯度原设计方案一致。称量室与相邻房间保持负压。 检查及评价结果:见附表 《洁净室压差测试记录》 7.3 洁净房间温度与湿度测定 温度、湿度测定应在风量风压调整后进行。温度、湿度的测点应放在洁净室有代表性的工作区或洁净室的中心点。测试前,空调系统连续运营24小时以上,所有照明设施也应在测试前24小时所有打开。 目的:确认HVAC系统具有将洁净厂房温度、相对湿度控制在设计规定范围内的能力,避免影响产品工艺条件,防止细菌的繁殖。 测试仪器 温度:采用0~50℃的1/10 分度的水银温度计或干湿球温度计(由于工艺对温度规定不高,室内允许的波动范围较大,波动范围≥± ℃可以自定 ) 相对湿度(RH):采用干湿球温度计(由于工艺对相对湿度规定不高,允许的波动范围较大,相对湿度波动范围≥ 可以自定 %) 测点分布:温度、相对湿度的测点应放洁净室有代表性的工作区或洁净室的中心点,并按温、湿度测试点分布图检测。送、回风口处;室中心;敏感元件处。 所有测点宜在同一高度,离地面0.8m,测点距外墙表面应大于0.5m。 测点数的拟定: 测试状态:测量和记录温度、湿度应按不同的房间、测点不同的规定进行,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情况。 监测记录频率:每个房间的每个测量点,1次/小时,每次测定间隔不大于30分钟。 测定方法:拿干温、湿度计放置检测房间静止15分钟进行读数。 可接受标准:应符合洁净室设计标准中对温湿度控制的规定(无特殊规定条件下温度18~26℃,湿度45~65%)。 检查及评价结果:见附表《洁净室温湿度、压差测试记录》。 7.4 悬浮粒子、沉降菌及表面菌微生物的检测。 洁净室中的悬浮粒子、沉降菌及表面菌微生物的检测是为最终的环境评价作准备,以便在测定期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为空气平衡及房间消毒方法的进一步改善提供依据,悬浮粒子的测定应在空调调试及空气平衡完毕后进行。微生物的测定应在悬浮粒子测定结束,房间消毒后进行。 7.4.1洁净度设计规定 7.4.1.1 洁净区各级别空气悬浮粒子的标准 洁净度级别 悬浮粒子最大允许数/ m3 静态 动态 ≥0.5μm ≥5μm ≥0.5μm ≥5μm A级 3520 20 3520 20 B级 3520 29 352023 2900 C级 352023 2900 3520230 29000 D级 3520230 29000 不作规定 不作规定 7.4.1.2 洁净区微生物学动态标准 洁净度级别 浮游菌cfu/m3 沉降菌(Φ90mm) cfu /4h 表面微生物 接触(Φ55mm) cfu/碟 5指手套 cfu /手套 A级 <1 <1 <1 <1 B级 10 5 5 5 C级 100 50 25 - D级 200 100 50 - 7.4.2 悬浮粒子的测定 测试状态:验证时选择静态。 静态1:洁净室(区)在净化空气调节系统已安装完毕且功能完备的情况下,生产工艺设备已安装、洁净室(区)内没有生产人员的状态,静态测试时,室内测试人员不得多于2人。 静态2:洁净室(区)在生产操作所有结束,生产操作人员撤离现场并通过20min自净后,静态测试时,室内测试人员不得多于2人。 动态:洁净室(区)已处在正常生产状态,设备在指定的方式下进行,并且有指定的人员按照规范操作。 测试时间 静态1测试时,对单向流洁净室(区)测试宜在净化空气调节系统正常运营时间不少于10min后开始。对非单向流洁净室(区),测试宜在净化空气调节系统正常运营时间不少于30min后开始。 参考 静态2测试时,对单向流洁净室(区)而言,测试宜在生产操作人员撤离现场并通过10min自净后开始,对非单向流洁净室(区),测试宜在在生产操作人员撤离现场并通过20min自净后开始。 参考 测试仪器:尘埃粒子计数器 测定依据:参照《洁净区悬浮粒子监测标准操作规程》 。 可接受标准: 洁净度级别 悬浮粒子最大允许数/m3 静态 动态 ≥0.5μm ≥5μm ≥0.5μm ≥5μm A级 3520 20 3520 20 B级 3520 29 352023 2900 C级 352023 2900 3520230 29000 D级 3520230 29000 不作规定 不作规定 检查及评价结果:见附表 《悬浮粒子测试记录》 7.4.3 沉降菌测定 细菌通常肉眼看不见,可将它们采集或沉降到培养基中培养。细菌培养时,由一个或几个细菌繁殖而成的一细菌团称为菌落形成单元数(CFU),也称菌落数。沉降菌是用暴露法收集降落在培养基皿中的活生物性粒子,然后加已培养、繁殖后加以计数。 本验证采用沉降菌测定方法。沉降菌用沉降浓度表达[CFU/(皿·min)] 目的:确认生物微粒沉降密度,以此来判断洁净室是否达成规定的洁净度。 测定设备:Φ90mm×150mm玻璃培养皿和培养基(常用普通肉眼汤琼脂培养基)。 采样点数拟定与布置:沉降菌测定的培养皿应布置在有代表性的地方和气流扰动最小的地方,其最少采样点数目见下表。 面积/m2 洁净度级别 面积/ m2 洁净度级别 A、B级 C级 D级 A、B级 C级 D级 <10 10 20 40 100 2~3 4 8 16 40 2 2 2 4 10 2 2 2 2 3 200 400 1000 2023 80 160 400 800 20 40 100 200 6 13 32 63 在满足最少测点数的同时,还要满足最少培养皿数,如下表所示。不管面积大小,作为一个被测对象,都应当满足这个规定。 最少培养皿数 洁净度级别 所需Φ90mm培养皿数(以沉降4h计) A、B级 14 C级 2 D级 2 采样方法及培养:将培养皿按规定放置后,打开平皿盖,使培养基表面暴露4h后,将平皿盖盖上,然后在30~35℃的条件下(可用恒温培养箱)培养48h后计数。 d. 结果计算: 式中 M——平均菌落数,CFU; Mi——1,2,3,…,n号平皿菌落数; N——平皿总数。 可接受标准: 级别 沉降菌(φ90mm)cfu /4小时 A级 <1 B级 5 C级 50 D级 100 检查及评价结果:见 附表 《沉降菌测试记录》。 7.5 洁净区空气环境监测结论 7.5.1 空气环境监测参数与指标测定结果汇总 空气环境监测参数与指标测定结果分析: 结论: 备注: 评价人 日期 年 月 日 7.5.2 偏差分析 HVAC系统再验证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系统标准操作、维护保养规程、检测程序和质量标准进行操作和鉴定。出现个别项目不符合标准的结果时,应按下列程序进行解决: 1) 待系统稳定后,重新检测。 2) 必要时,分区分段进行对照检测,分析检测结果以拟定不合格因素。 3)若属系统运营方面的因素,必要时报验证委员会,调整系统运营参数或对系统进行解决。 8 验证结果评价及结论 8.1 在以上所有项目确认完毕后,项目测试状况与接受标准一致,则可认为本次验证成功,并完毕验证报告,交质量部审核批准后方可投入生产。 8.2 验证小组会签 部门 验证结果评价 评价人 评价日期 8.3.结论 备注: 评价人 日期 9 拟定平常监测及再验证周期 根据验证结果及相关规定拟定平常监测及再验证周期。 10 附件及附表 附件1 空调系统流程图 附表1 再验证所需文献检查培训确认记录 附表2 关键仪器、仪表校准情况检查确认表 附表3 洁净区域房间设计参数及空调机组性能参数的检查与确认表 附表4 空调机组运营确认表检查确认表 附表5 风管及空调机设备清洁检查确认表 附表6 高效过滤器完整性(泄露点)检测记录 附表7 风管漏风(漏光)检查记录 附表8 臭氧消毒效果检查及评价表 附表9 局部百级区(A/C)气流流向测试记录 附表10 洁净室风速、风量及换气次数测试记录 附表11 洁净室温、湿度及压差测试记录 附表12 自净时间测定记录 附表13 悬浮粒子测试记录 附表13 沉降菌测试记录 功能房间 送风 回风 新风 高效过滤器 回风口(初效过滤器) 附件1:空调系统流程图 附表1 再验证所需文献检查培训确认记录 分类 文献名称 文献号 存放处 备注 技术资料 设计文献资料 四车间工艺设备平面布置图 四车间净化空调区域划分平面图 四车间人流、物流走向布置图 1、2号空调机组分布平面图 1、2号空调机送风平面图 1、2号空调机回风平面图 风管布置图 压差分布平面图 空调机系统流程图 模块组合式空调机组安装使用说明书及合格证 冷水机组使用说明书及合格证 高效过滤器合格证 臭氧发生器使用说明书及合格证 空调自控系统技术资料 操作规程 《空气净化系统使用、清洁、维护、保养标准操作规程》 《洁净室温湿度、压差监控标准操作规程》 《风速风量测定仪使用、平常维护标准操作规程》 《洁净区悬浮粒子监测标准操作规程》 《洁净区沉降菌、表面微生物监测标准操作规程》 培训资料 检查及评价结果: 偏差说明: 检查人: 年 月 日 复核人: 年 月 日 附表2 关键仪器、仪表校准情况检查确认表 名称 型号 制造商 测量范围(精度或量程) 是否校准 校准部门 有效期至 备注 玻璃温度计 普通干湿球温度计 风速风量测定仪 , 普通微压表(倾斜式) 照度计 电工 仪表 转数表 万用表 电压表 电流表 单相调压器 PAO(或DOP)检漏仪 悬浮粒子计数器 n 检查及评价结果: 偏差说明: 检查人: 年 月 日 复核人: 年 月 日 附表3 洁净区域房间设计参数及空调机组性能参数的检查与确认表(一) 空调机组编号 1 服务区域 房间 编号 房间名称 面积 (m2) 高度 (m) 容积 (m3) 洁净 级别 温度 (℃) 相对 湿度 (%) 换气 次数 (次/h) 送风量 (m3/h) 回风量 (m3/h) 排风量 (m3/h) 压差 (Pa) 偏差说明 性能参数 总面积(m2) 总送风(m3/h) 总回风(m3/h) 新风比(%) 排风量(m3/h) 制冷量(KW) 冷凝水排放能力 检查结果 性能评价 1.洁净度是否符合规定 是□ 否□ 6. 初、中效过滤器初阻力是否满足规定 是□ 否□ 2.温湿度是否符合规定 是□ 否□ 7. 机组风机的风量和风压是否足够 是□ 否□ 3.压差是否符合规定 是□ 否□ 8. 冷却盘管的能力及冷凝水排放能力是否足够 是□ 否□ 4.换气次数是否符合规定 是□ 否□ 9.送、回风管的走向、规格、布局是否满足规定 是□ 否□ 5.仪器仪表布置是否符合规定 是□ 否□ 10. 调控制系统与警报系统是否满足规定 是□ 否□ 检查人: 年 月 日 复核人: 年 月 日 附表4 空调机组运营确认表检查确认表 空调机组编号 空调班组/操作人 序号 检查项目 规程规定 实际结果 1 设备润滑 润滑部位润滑良好 2 点动试车 无异常 3 空车运转 无异常声音 4 噪音上限 不超过 db 6 负载运转 无异常声音 7 机体 无泄漏 8 不同洁净级别压差 ≥5pa 9 洁净室对外部压差 ≥10pa 10 电机运转 ± % V ≤ A 11 风机风量 12 初效过滤器初阻力(Pa) 13 中效过滤器初阻力(Pa) 14 制冷量 15 蒸汽加热量 16 加湿蒸汽用量 17 总送风管送风量 18 总回风管回风量 19 新风的运营调整 20 新风量 21 送风阀门调整情况 风量符合设计规定 22 回风阀门调整情况 风量符合设计规定 检查及评价结果: 偏差说明: 检查人: 年 月 日 复核人: 年 月 日 附表5 空调机设备清洁检查确认表 清洁周期 清洁方法 □ 压缩空气吹 □ 吸尘器吸尘 □ 抹布擦拭 执行SOP 风管及空调机设备的清洁规程 清洁关键操作 □除尘 拆下过滤器,用压缩空气吹表冷器、加热/加湿器、风机等处,再用吸尘器各处吸尘。 □清洁 1.用浸湿的抹布,仔细擦拭各处。 □是 □否 2.清洁后抹布凉干,存放在工具架上。 □是 □否 清洁检查 1.机箱内侧表面已清洁。 □是 □否 2.表冷器表面已清洁。 □是 □否 3.-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空调 净化系统 验证 方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