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备课讲稿.doc
《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备课讲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备课讲稿.doc(42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 精品文档 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 金华中学 路璐 第一课时 溶液的形成 教学目标 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 知道溶液是一类重要的物质,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应用。 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练习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 重点和难点 重点:建立溶液的概念并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 难点:对溶解过程的理解。 实验准备 五种溶液:氯化钠、硫酸铜、氯化铜、高锰酸钾、氯化铁。 教学过程 活动与探究(一)几种固体物质溶解于水 药品:食盐、糖、硫酸铜晶体、水 仪器:玻璃棒、100 mL烧杯三个、药匙 食盐 糖 硫酸铜晶体 现象 结论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的特征有哪些? 糖水,糖是溶质,水是溶剂。医生打针时的药是溶质,蒸馏水是溶剂。医生用的碘酒,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 活动与探究(二): 药品:碘、高锰酸钾、水、汽油 仪器:药匙、试管若干、胶头滴管 溶剂 溶质 现象 水 碘 水 高锰酸钾 汽油 碘 汽油 高锰酸钾 结论 现象:碘不溶于水中,高锰酸钾能溶于水中;但碘能溶于汽油中,高锰酸钾不能溶于汽油中 结论:不同的物质在水中溶解性不一样,同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中溶解性也不一样。 活动与探究(三) 药品:酒精、水、高锰酸钾溶液 仪器:试管一支、胶头滴管 溶剂 溶质 振荡前现象 振荡后现象 静置后现象 结论 水 乙醇 ①不同溶质在同一溶剂里的溶解性不同,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也不同; ②溶质可以为:固体、液体和气体; ③液体与液体互溶时:多者为溶剂,少者为溶质,一般情况下水是溶剂。 板书设计 一、溶液 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溶液。 2.溶液的组成: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不同溶质在同种溶剂里的溶解情况不同 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情况也不同 3.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4.液体和液体形成溶液时:量多的称溶剂,量少的称溶质。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 二、乳化现象 1.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不均一的、不稳定的混合物叫乳浊液。 2.乳化现象: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这些细小的液滴能随着水流走,这个现象叫乳化现象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掌握乳化现象定义及应用 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 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分析溶解过程中的放热和吸热现象 教学重难点 乳化现象定义及应用 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如果衣服上沾到小油滴怎么办? 活动与探究 药品:植物油、洗涤剂、水 仪器:试管两支、胶头滴管 试管内加入物质 现象 把液体倒掉后的 试管是否干净 振荡前 振荡后 静置后 水和植物油 水、植物油、洗涤剂 什么是乳化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物质在溶解时,常常会使溶液的温度发生改变。你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它们溶于水时是放热还是吸热呢?并画出所设计的实验简图。 溶解时发生了两种变化: 1.溶质的分子向水中扩散:放热。 2.溶质分子(或离子)与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离子):吸热。 小结:吸收的热量小于放出的热量时就表现为温度降低;放出的热量大于吸收的热量时就表现为温度升高。 第三课时 溶解度 教学目标: 1、 了解饱和溶液的涵义 2、 了解溶解度的涵义,初步学习绘制和查阅溶解度曲线。 教学重点:建立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 教学难点:溶解度概念的形成。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一杯水中能溶解多少氯化钠呢?物质能不能无限制的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呢?一定量的水中究竟能不能无限制的溶解溶质呢?我们还是让事实说话。 讲授新课: [活动与探究一] 操作 往20mL水中 加入5gNaCl 再加入5gNaCl 再加入5mL水 现象 结论 [活动与探究二] 操作 现象 结论 加入5g硝酸钾搅拌 再加5g硝酸钾搅拌 …… 加热 再加5g硝酸钾搅拌 冷却 提问: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了什么吗?这个实验事实说明了什么? 小结:说明在一定量的溶剂里是无法无限溶解某种溶质的。而随着外界条件(温度、溶剂的量等)的改变,情况又发生了变化。 讲解: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已经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饱和溶液,反之则是不饱和溶液。 引导分析:在这个实验中你还能得出什么结论?(从改变温度、溶剂的量引起溶解情况发生的改变上来分析) 小结:饱和与不饱和是相对而言的,在一定程度上它们是可以互相转变的。 只有在指明“一定量溶剂里”和“在一定温度下”“饱和”和“不饱和”才有确定的意义。 总结: 作业: 第四课时 讨论:P35页——在上面的活动与探究中,用的水都是20mL,其中溶解氯化钠和硝酸钾的质量是否相同? 分析、讨论:由此可见,当要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情况时,最好要注意什么?除此之外,还要附加什么条件? 设问:用一杯水和一盆水来分别溶解糖和食盐,你能判断糖和食盐谁溶解得多吗? 小结:我们把一定温度下,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溶解度。 讨论: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这句话如何理解? 分析:溶解度四要素: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质量。 阅读:P36页:溶解度的相对大小。理解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关系。 P37页:资料 讨论:为什么用银器皿盛放的食品不易腐败? 讲解:我们用实验的方法可以测出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读表:P36页表9—1 指导绘图:根据表9—1,绘制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讨论〈投影〉: 1.绘制的溶解度曲线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2.从绘制的溶解度曲线上查出上述几种物质在25℃和85℃时的溶解度 。 3.从溶解度曲线中,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小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 过渡:前面我们所讲的都是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那么气体是 否也有这样的特点呢? 讨论:1.P38页讨论 2.烧开水时,锅底有很多小气泡,为什么?这说明了什么? 小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是:温度和压强 讨论:如何增加养鱼池水中的含氧量? 小结:学完本课题,你知道了什么?你能用我们所学到的知识解决什么问题吗? 课堂练习:课后习题 作业: 教后: 第五课时 溶质的质量分数 教学目标: 1、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2、 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教学重点:溶质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和简单的计算以及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教学难点: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的引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情景导入: [活动与探究一]:在三支试管中各加入10mL水,然后分别加入约0.5g、1g、1.5g红糖。 试管编号 溶液颜色比较 溶剂质量/g 溶质质量/g 溶液质量/g 1 2 3 讲授新课: 设问:如何判断溶液的浓与稀?是否精确? 讲解:在实际应用中,常要准确知道一定量溶液里含有溶质的质量。如在施用农药时,过浓会毒害农作物,过稀不能有效地杀虫灭菌。因此我们需要准确知道溶液的组成。 介绍: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很多,我们主要介绍溶质的质量分数:即溶质的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溶质的质量分数=〈讨论〉 在前面所做实验中,三种溶质的质量分数各是多少? [活动与探究二]:按下表所定的量配制氯化钠溶液 溶质质量/g 溶剂(水)质量/g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 90 20 80 设问: 已知溶质和溶剂的量,这样的溶液,我们会配制了。那如果告诉你一定量的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你会配制吗? 投影:欲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该如何操作?请你试一试。 小结:配制溶液的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所需仪器: 称:托盘天平;药匙 称量 量:量筒;胶头滴管 溶解:烧杯;玻璃棒 注意事项: 总结: 作业:新学案 教后: 第六课时 过渡:在溶液的配制过程中,同学们已学会了使用溶质质量分数的公式,那么你能用公式来解这题吗? 投影:已知溶质和溶剂的量,求溶质的质量分数;或要配制一定量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计算所需溶质和溶剂的量。 例题一:题目略 解: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150Kg×16%=24Kg 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 =150Kg-24Kg =126Kg 答:配150 Kg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需24 Kg氯化钠和126Kg 小结:将学生讨论的解决问题方法进行更正、完善,进行板演 投影: 练习题:配制500mL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密度为1.1g/cm3),需要氢氧化钠和水各多少克? 讨论:与例题1相比,两题的不同之处是什么?该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分析小结:共同之处都是要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需溶质和溶剂各多少。不同之处在于本题中涉及到了密度问题。需用到密度公式:m=ρv 评价:引导学生指出错误并及时纠正。 投影: 溶液稀释和配制问题的计算。 例题2:把5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需要多少克水? 讨论:解这道题的关键是什么? 分析:抓住关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追问:如果把50g换成50mL那么还需什么条件才能解题? 投影: 把溶质的质量分数运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例题3:100g某硫酸溶液恰好与13g锌完全反应。试计算这种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分析:这种与化学方程式结合起来的题目怎样来寻找溶质溶剂溶液的量呢? 解:设:这种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Zn+H2SO4=ZnSO4+H2↑ 65 98 13g x = x= x=19.6g 溶质的质量分数==19。6% 答:这种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 小结:对学生的板演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归纳计算步骤。 随堂检测: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 小结:本课题所学知识主要有哪几个方面?其中计算的类型有哪几种? 1.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 2.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公式的计算。 3.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4.计算类型有三种 作业: 教后: 第七课时 常见的酸和碱 教学目标 1)认识几种常见的酸,知道酸都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2)知道酸的腐蚀性,能熟练取用酸及其溶液。 3)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4) 通过浓硫酸腐蚀性和浓硫酸稀释实验,学会浓硫酸的稀释方法,强化实验及生活中安全意识。 5)树立科学的物质观,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事物,能透过表面现象挖掘事物具有共性的本质原因。 教学重点: ①科学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②常见酸物理特性的探究。 ③认识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开发和利用身边的物质 教学难点: 常见酸物理特性的探究。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酸碱指示剂 探究实验:分别在下表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或无色酚酞,观察溶液的颜色并记录。 加入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的颜色变化 加入无色酚酞试液后溶液的颜色变化 白醋 石灰水 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小结:石蕊和酚酞的变色规律:紫色石蕊遇酸变 色,遇碱变 色; 无色酚酞遇酸变 色,遇碱变 色。 (二)常见的酸 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及主要用途(教师演示实验10-2,学生观察并记录现象) 盐酸 硫酸 颜色、状态 打开瓶盖现象 气味 用途 思考并完成 (1)打开浓盐酸瓶口出现 ,是因为 。 (2)浓硫酸具有 ,在实验室常用它做 。 (3)人体胃液里含有 酸,可帮助消化。 (4)浓盐酸敞开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 ;浓硫酸敞开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 。 5、浓硫酸是一种 液体,具有 性,可以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具有 性,可以使纸张、木材炭化。 6、浓硫酸溶于水时 热量,在稀释时一定要把 沿器壁慢慢注入 里,并不断搅拌。 7、若不慎在皮肤上溅了一些浓硫酸,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先 ,然后 。 二、达标检测 1.无色酚酞试液及某些植物的花瓣或果实的酒精浸出液遇到酸或碱溶液,也能显示出不同的颜色。如下表所示: 酒精 酸溶液 碱溶液 酚酞试液 无色 无色 红色 大红花 粉红色 橙色 绿色 紫罗兰 紫色 红色 蓝色 万寿菊 黄色 黄色 黄色 皱菊 无色 无色 黄色 (1)上表列出的五种物质中,不能 作为酸碱指示剂的有 (填名 称) (2)小明在厨房中取少量白醋滴入 大红花的花汁中, 他看到的现象为 。 为什么? 。 3.写出下列几种常见的酸和碱的化学式 盐酸 ,硫酸 ,碳酸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硝酸 ,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反思小结:通过本次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掌握了哪些知识?学会了哪些方法?明白了哪些道理? 板书设计: 常见的酸和碱 一、常见的酸和碱 1. 常见的酸:盐酸、硫酸、碳酸、醋酸等 2. 常见的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铝、氨水等 二、酸碱指示剂 1. 酸碱指示剂: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 常见的有:石蕊溶液、酚酞溶液 2. 变色规律: 3. 用酸碱指示剂可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教学反思 第八课时 常见的酸和碱 教学目标 1)掌握几种常见的酸的化学性质。 2)知道酸的腐蚀性,能熟练取用酸及其溶液。 3)知道不同的酸为何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4)树立科学的物质观,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事物,能透过表面现象挖掘事物具有共性的本质原因。 教学重点: 常见酸化学性质的探究。 教学难点: 知道不同的酸为何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 1.石蕊遇酸变 色,遇碱变 色;酚酞遇酸变 色,遇碱变 色。 2.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 前面的金属能和酸发生反应,置换出酸中的氢,而位于 后面的金属则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3.一根光亮的铁钉放入稀硫酸中,可观察到 ,相关反应方程式为 。 精讲点拨 盐酸和稀硫酸的化学性质(指导生进行P54的探究, 完成下列内容) 加入物质 稀盐酸中的现象和方程式 稀硫酸中看到的现象和方程式 滴入石蕊试液 滴入酚酞试液 镁 现象: 方程式: 方程式: 铁锈(主要成分Fe2O3) 现象: 方程式: 方程式: 氧化铜 现象: 方程式: 方程式: 由此可见,稀盐酸和稀硫酸在性质上是有些共性的: 1.酸溶液能跟酸碱指示剂起反应 酸能使 色石蕊试液变 色, 色酚酞试液 色。 2.酸能跟多种活泼金属起反应,通常生成盐和氢气 金属 + 酸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 Zn + H2SO4 -- Fe + HCl — 金属跟盐酸、稀硫酸反应的规律:排在氢前面的 。 3.酸能跟某些金属氧化物起反应,生成盐和水 金属氧化物 + 酸 盐 + 水 (复分解反应) Fe2O3 + H2SO4 -- CuO + HCl --- 讨论:为什么盐酸和硫酸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呢?(生阅读P57内容) 酸的定义: 达标检测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锌和稀硫酸反应: (2)用稀硫酸除铁锈: 除锈时间不能过长的原因: (3)用稀盐酸除水垢,盐酸与水垢中的碳酸钙反应的方程式为: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反思小结:通过本次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掌握了哪些知识?学会了哪些方法?明白了哪些道理? 课后作业 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常见的酸和碱 一、常见的酸的化学性质 1. 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2. 与活泼金属的反应 3. 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4. 与碱的反应 5. 与盐的反应 二、为什么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教学反思 第九课时 常见的酸和碱 教学目标 1.知道几种常见的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的化学性质。 2.知道碱溶液解离出的阴离子,为何不同的碱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3.知道碱有很多重要的用途。 教学重点 知道几种常见的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知道碱溶液解离出的阴离子,为何不同的碱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 1.正确书写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硫酸亚铁 碳酸钙 2.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 (用方程式表示) (二)自主学习 一、常见的碱 1.几种常见的碱(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并记录现象完成下列内容) 物质 性质、用途 氢氧化钠的化学式 ( )俗名: 氢氧化钙的化学式 ( )俗名: 物 理 性 质 观察颜色、状态 放在表面皿上一会儿 各取少量加入有水的试管中,并用手摸试管外壁,并观察溶解情况 化 学 性 质 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或无色的酚酞试液观察 通入CO2后观察 现象 现象 方程式 方程式 用 途 总结:(1)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 ① 色 体,能吸收空气中水分而 。② 溶于水,溶解时 大量热。③氢氧化钠溶液有涩味和滑腻感且有强烈的 性。 (2)NaOH俗称 、 、 ,是因为具有 。 (3)氢氧化钠可做干燥剂,是因为 。 (4)氢氧化钠必须要密封保存的原因是 。 (5)氢氧化钙俗称 或 。由 制取熟石灰,相关反应的方程式为 。 (6)熟石灰的水溶液,俗称 。 (7)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 色固体(粉末), 溶于水(在水中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有 性,水溶液有滑腻感。 (三)合作探究 请按照教材P57页图10-10的改进装置,根据[实验10-9]的内容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并分析原因。 从图10-11和动画我们可以看出,盐酸、硫酸等酸溶液都能解离出氢离子(H+),而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碱溶液都能解离出氢氧根离子(OH—),正是由于这种结构上的相似,所以不同的酸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不同的碱也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二、碱的化学性质的相似性 碱有相似化学性质原因(即碱的定义): ⑴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 色,无色酚酞试液变成 色。 ⑵碱和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Ca(OH)2 + CO2 — NaOH + CO2 - NaOH + SO2 - (四)达标检测 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 1.盐酸和铁锈的反应。 2.盐酸除水垢的反应。 3.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 4.火碱和二氧化碳的反应。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反思小结:通过本次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掌握了哪些知识?学会了哪些方法?明白了哪些道理? 课后作业 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常见的酸和碱 一、常见的碱的化学性质 1. 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2. 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3. 与碱的反应 4. 与盐的反应 二、为什么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教学反思 第十课时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教学目标: (1) 知道酸和碱之间能够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并初步理解盐的概念。 (2)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 (3)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 中和反应的探究过程。 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 教学过程: (一) 中和反应 1、 活动与探究 [演示实验]:在一支试管中先后倒入少量NaOH和稀HCl溶液,振荡。 [设疑]:无色的NaOH和HCl混合在一起,它们之间是否能发生反应呢? [讲解]:从实验中,我们无法看出NaOH和HCl是否发生了反应。 [设疑]: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证明这个反应是否发生了? 酸和碱是两类不同的物质,如果将这两类物质放在一起,它们会发生反应吗? (1)、取一个50ml烧杯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试液; (2)、往1中的烧杯中逐滴滴加盐酸,并用玻璃棒搅拌; (3)、分组观察现象,讨论结果并派代表汇报。 [学生活动]:学生按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探究,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产生颜色变化现象的原因。 通过实验证明:加入酚酞进行判断NaOH和HCl是否发生了反应。 [设问]:在溶液恰好变为无色的时候,溶液的酸碱性是怎样的呢? [学生活动]:讨论,回答:溶液可能为酸性或中性。 [设问]:通过以上的实验我们知道酸碱之间可以发生反应,但生成了什么物质呢?现在蒸发皿上的物质是什么?是NaOH?是HCl?还是其他物质?为什么? [学生活动]:取适量反应后的溶液滴在蒸发皿上,使液体蒸发,观察蒸发皿上的现象。 现象:蒸发皿上出现白色粉末。 [学生活动]:讨论,回答:是NaCl。(若蒸发前溶液的颜色为红色时,则在蒸发皿是上的是NaOH,现蒸发前溶液的颜色为无色,则NaCl。) [小结]:NaOH + HCl === NaCl + H2O 多媒体展示:中和反应的实质(借助FLASH动画展示反应过程) Na+ Na+ Cl- H2O Cl- OH- H+ [过渡]其它的酸和碱之间也能发生类似的情况。 例如:石灰水与盐酸反应:Ca(OH)2 + 2HCl===CaCl2 + 2H2O 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反应:2NaOH + H2SO4===Na2SO4 + 2H2O [学生练习]:书写化学方程式: (1)、Cu(OH)2 + H2SO4 (2)、Fe(OH)3 + HCl [思考讨论]:NaCl、 CaCl2 、Na2SO4 、CuSO4 、FeCl3的组成特点 它们都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小结]: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上述三个反应都生成盐和水,我们把这类化学反应叫做中和反应,即:酸 + 碱 ==== 盐 + 水 (二)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1、土壤的酸碱性 2、处理工厂废水 3、 用于医药 [练习]: 1、胃酸过多的病人常内服含Al(OH)3的药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l(OH)3 + 3HCl == AlCl3 + 3H2O 。 2、下列必须通过指示剂才能判断反应是否发生的是( C ) A.锌粒和稀硫酸 B.铁锈和稀盐酸 C.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D.大理石和稀盐酸 六、板书设计: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一、中和反应 1、中和反应:酸 + 碱 ==== 盐 + 水 2、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二、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1.改良土壤的酸碱性 2. 处理工厂的废水 3. 用于医药 第十一课时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教学目标 认识用pH—表示溶液酸碱度的方法 学会用pH试纸测量物质的酸碱度的操作技能 明白测量溶液酸碱度对生产的意义,认识到溶液酸碱度在科研和日常生活上的应用 教学重点 探究pH—表示溶液酸碱度的方法及测量的操作技能 溶液酸碱度在科研和日常生活上的应用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浓的白醋要比稀的白醋酸味重的原因是什么?如何用化学方法来检验? 一、思考: 1.两种溶液的酸性不同,为什么滴入石蕊试液后颜色却一样? 2.应如何测定和表示溶液的酸碱性强弱? 指出:石蕊和酚酞能指示溶液的酸碱性,但却很难指示 在白醋和稀释后的白醋中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 观察实验现象:都变红色。 表示溶液酸碱性强弱最常用的是pH。 投影: pH的取值范围以及pH试纸的使用方法。明确pH的意义。 二、提出问题: 现有稀硫酸、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pH试纸等实验用品,你怎样设计实验去研究pH与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的关系? 实验探究: 指导学生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进行探究,重视对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规范化要求,保证实验安全进行。 分析实验现象,讨论交流自己从中发现的规律:①酸性溶液pH<7,②中性溶液pH=7,③碱性溶液pH>7 三、深化思维: 请同学们将稀硫酸、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三次,测三次稀释后所得溶液的pH,进行对比,从中能发现什么规律? 分组实验,讨论交流自己从中发现的规律:①酸性溶液pH<7,pH越小酸性越强②碱性溶液pH>7,pH越大碱性越强。 活动体验: 指导学生测定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说明它们的酸碱性 四、提出问题: 在生活中我们发现,有的同学头发有光泽,而有的同学头发发乌,有的同学头发发丝很容易拉断,但只要换一换洗发水,就会有所改变。原因在哪里呢?我们知道不同牌子的洗发水的pH不同。那么是不是不同pH的洗发水对头发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呢?请同学们对此问题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思考: 1.溶液的酸碱度对头发有什么影响? 2.对你选择洗发液有什么启示? 碱性强的液体会对头发造成伤害。 要选择弱酸性或中性的洗发液。 [板书设计] 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 1.pH试纸的使用方法 2.pH的范围:0 — 14 溶液的pH 溶液的酸碱度 〈7 酸性溶液 =7 中性溶液 〉7 碱性溶液 pH越大碱性越强,酸性越弱;pH越小酸性越强,碱性越弱。 3.常见溶液的pH 4.溶液酸碱度的意义 课后作业: 课后反思: 第十二课时 盐 知识目标: 1. 了解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 2. 了解盐类的化学性质。 3.通过食盐的制作过程,了解怎样综合运用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掌握分离、提纯固体混合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 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 教学过程 食盐是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没有它食之无味。 能不能说,“食盐是盐,盐就是食盐”? 这句话是错误的,化学中的盐除了食盐外还有好多种,如CuSO4 、KNO3 、NaNO2等。生活中的盐除食盐外,常见的还有Na2CO3 、NaHCO3 、CaCO3等。仔细观察这些盐的组成发些:它们都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一、盐: 。 1.氯化钠 化学式:NaCl 俗名:食盐 食盐是一种白色颗粒状固体,易溶于水,有咸味。食盐由精制盐、KIO3 和抗结剂组成,食盐是一种混合物。食盐是盐中的一种。 2.氯化钠的生理作用 食用的氯化钠大部分以离子形式存在于体液中。钠离子,:维持细胞内外正常的水分分布,促进细胞内外物质交换。氯离子是胃液中的主要成分,有促生盐酸、帮助消化、增进食欲的作用。补充食盐可补充出汗、排尿等排出的氯化钠。需注意的是不能长期过量食用食盐,而钠离子摄入过少会使钾离子进入血液,使血液变稠,皮肤变黄。 上世纪40年代关于食盐摄入过量是高血压发病率高的说法,最近出现了质疑。 有研究指出:易引起高血压的因素是饮食中的钙和钾过低,而不是钠摄入量过多。并认为,为预防高血压而采取的低盐饮食,可能会影响其它营养元素的摄入,因此低盐饮食不是无区别地对所有人都适合。 3.氯化钠的用途: 生活中作调味品;腌制食物;医疗上配制生理盐水;农业上选种; 交通上用于清除公路积雪。 4.氯化钠的分布:海水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钠外,盐湖、盐井和盐矿中也蕴藏着氯化钠。 5.食盐的提取 提取自然界中的氯化钠:将海水、盐湖、盐井中的水,先蒸发其中的水分,达到饱和再蒸发,食盐就会析出。这样制得的食盐中有很多杂质,又叫粗盐。 二、粗盐的提纯 粗盐提纯的实验步骤:1.溶解; 2.过滤; 3.蒸发; 4.计算产率。 【实验探究】粗盐的初步提纯 【探究步骤】 1.溶解。①称取5g粗盐;②量取5mL水。注意:逐渐加入并搅拌,直到粗盐不再溶解。 称取粗盐 / g 剩余粗盐 / g 溶解粗盐 / g 5 1.7g 3.3g 2.过滤。注意:①一贴、二低、三靠;②如果浑浊再过滤一次。 3.蒸发。注意:①要不断搅拌;②蒸发中出现较多固体的时候,停止加热。 4.计算产率。计算提纯后的氯化钠产率。用玻璃棒把固体转移到纸上,称量后,回收到指定的容器中。 溶解粗盐 / g 精盐 / g 精盐产率 / g 3.3g 2.2g 67% 三、过滤的操作步骤: 一贴:滤纸要紧贴漏斗壁。一般在将滤纸贴在漏斗壁时用水润湿并挤出气泡,因为有气泡会影响过滤速度。 二低: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的边缘;二是在整个过滤过程中还要始终注意到滤液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一是过滤的液体倒入漏斗时,烧杯口要靠在倾斜的玻璃棒上(玻璃棒起引流的作用);二是玻璃棒下端要靠在有三层滤纸的一边;三是漏斗的下端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综上所述,上述实验中,有三处用到了玻璃棒,它们的作用分别是: 1.溶解操作:搅拌,加速粗盐的溶解; 2.过滤操作:引流,导引液体流进过滤器; 3.蒸发操作:搅拌,使滤液均匀受热,以防滤液溅出。 解题警示: 1. 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的边缘(为什么?) 2. 过滤后的水是纯水吗? 3. 过滤操作主要去除水中的什么杂质? 小结:除去不溶性杂质的方法:沉淀、过滤。 分析与思考:过滤后的液体仍然浑浊有以下几种可能: 1.操作过程中液面可能高出滤纸的边缘。 2.滤纸被玻璃棒被捅破。 3.承接液体的烧杯不干净。 思考与问题:1. 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的边缘(为什么?) 2. 过滤后的水是纯水吗? 3. 过滤操作主要去除水中的什么杂质? 小结:除去溶液中不溶性杂质的方法: 。 【课堂练习】茶叶在沸水中 茶叶水溶液 茶多酚溶液 茶多酚晶体 操作 一系列处理 操作 除去茶渣 1.茶叶中含有的茶多酚有益人体健康。茶多酚是一种白色粉末,易溶于热水,易氧化变色,略有吸水性。实验室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的步骤可简述为: (1)请写出上述实验过程中的操作名称,操作过滤,操作蒸发。 (2)保存茶叶时注意干燥、密封。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盐都能食用,故称食盐 B 盐就是食盐,易溶于水 C 盐都有咸味,都是白色晶体 D 盐是一类物质的总称 3.某盐在人体的新陈代谢中十分重要。它可维持血液中适当的酸碱度,并通过人体复杂的作用产生消化液,帮助消化。该盐是( ) A 氯化钙 B 氯化钠 C 硝酸-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 化学 下册 教案 备课 讲稿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人****来】。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人****来】,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人****来】。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人****来】,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