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所见之新中国成立后天津协助日侨和战犯回国.pdf
《日媒所见之新中国成立后天津协助日侨和战犯回国.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媒所见之新中国成立后天津协助日侨和战犯回国.pdf(15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日媒所见之新中国成立后天津协助日侨和战犯回国 周晓霞 万亚萍 季泓旭内容提要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本着人道主义精神,积极妥善解决日侨和战犯归国问题。由于受当时日本对华政策的影响,日本社会舆论倾向于从政治立场来看待这个问题,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偏向。而 朝日新闻 和 每日新闻 等媒体则侧重于报道日侨和战犯归国的具体情况,其中不乏有关经由天津协送日侨和战犯回国的报道。这些报道向日本民众传达了中国为解决日侨和战犯归国问题所做出的各种努力。媒体记者对天津及中国的观察和描述,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战后日本人的中国认识,而且为改善和发展中日两国关系发挥了积极作用。关键词 日本媒体 日侨 战犯 天津众所周知
2、,抗战胜利后,在中国经济条件极其困难、政治形势尚不稳定的情况下,国民政府较为顺利地完成大规模遣返日本侨俘回国的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本着人道主义的精神,中国政府分批协助留在中国的日本人归国,为中日两国的友好关系奠定了基础。近年来,关于二战后日本侨俘的研究成果颇丰,其中有不少是关于天津及华北地区日本侨俘问题的专门研究。这些研究根据档案等文献资料,对天津及华北等地的日本侨俘的收容、管理与遣送等方面进行了详尽考察,这对深化日本431本文得到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天津城市形象的影视塑造:借鉴日本经验”(项目批准号:TJZZQN20-006)的资助。侨俘遣返问题和战后中日关系史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
3、价值。不过,这些研究多围绕国民政府时期的日本侨俘遣返情况展开论述,鲜有详细探讨新中国成立后送还日侨和战犯的研究成果。并且,在日本战败投降七十多年后的今天,日本社会还不时会泛起一种否定中国为协助日本侨俘回国做出贡献的声音。因此,我们仍有必要从多角度、多方面对这一问题做深入的探讨。与亲历者的各种回忆和叙述相比,新闻报纸中的相关报道则从记者的视角,记录了在华日本人归国的经历以及他们对中国的观察和认识。如日本近代以来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两大报纸 朝日新闻 和 每日新闻,对新中国成立后经由天津协送日侨和战犯回国的事件做了一系列报道,这不仅有助于拓展战后日本侨俘遣返和协送问题的研究,而且对了解战后日本媒体视角
4、下的天津形象也有所助益。一新中国成立后日侨和战犯送还工作的开展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蒋介石向全世界公开发表了被称为“以德报怨”的广播讲话,号召同胞通过宽恕日本来谋求战后中日两国友好关系的发展。这段讲话奠定了此后国民政府处理日本侨俘问题的基调。从 1945 年 10 月到 1946 年 8 月,国民政府分期分批地将中国战区的日本侨俘从上海、天津、青岛、广州等港口安全有序地遣返回国。直至1946 年大规模遣返基本完成时,从中国遣返的日本侨俘总数近 300 万人,531日媒所见之新中国成立后天津协助日侨和战犯回国如胡荣华的 战后天津暨华北地区日俘日侨遣返研究(抗日战争研
5、究 2008 年第 3期),渠占辉的 战后华北地区日侨的收容与遣返(抗日战争研究 2011 年第 3 期),米卫娜与申海涛的 战后河北省对日侨的集中管理与遣返(抗日战争研究 2007 年第4 期),徐志民的 抗战胜利后中国遣返日本侨俘研究(暨南学报 2015 年第 5 期),周利成的 天津遣返日俘日侨纪实(世纪 2015 年第5 期)等。这些研究以相关档案资料为基础,详细阐述了华北各地经天津遣返日本侨俘的历史经纬。关于新中国成立后送还日侨的研究,可参考王剑 新中国成立初期经由天津港协送日侨回国纪实,工会信息 2018 年第 18 期。如曾从塘沽遣返回日本的自由主持人铃木史郎在 WILL 201
6、5 年 7 月号上发文,要求中国就战后没收日本侨民财产做出道歉,并指出在遣返途中,侨民遭受了许多恶劣的对待,“违反了国际法”。可参考其中包括越南北部的侨俘等。在遣返日本侨俘的过程中,天津作为遣返的重要出港据点,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1945 年 10 月 20 日,首批经由天津遣返的 3000 多名日侨(包括伤病者 300 余人)搭车前往塘沽,于 11 月 6 日乘坐辰日丸抵达福冈博多。这标志着天津日本侨俘大遣返正式开始。至1946 年8 月10 日遣返最后一批集中于天津的日本侨俘,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共计约34 万滞留于京、津、冀、晋、察、绥等地的日本侨俘经由天津被遣返。大规模遣返日本侨俘的
7、工作虽然告一段落,但仍有许多日本人留在中国。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缺乏船只,又因遭到阻难,多数日侨难以回国。根据当时政府对日侨人数的调查统计,还有 3 万多名日侨和千名战犯滞留在中国。尽管那时中日两国尚未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但如何妥善处理这些日侨和战犯,不仅关系着中国的国家形象,而且关乎着战后中日关系的长远发展。1952 年 7 月,毛泽东和周恩来批准了有关部门拟定的协助日侨归国的计划,并组建了由中国红十字会等组成的中国日侨事务委员会,令其负责处理日侨归国事务。同年 9 月,中共中央关于处理在华日侨问题的决定等文件规定,除少数日本战犯、反革命分子、掌握我国家重要机密者不予遣送外,其余在华日侨本着自
8、愿的原则,分期分批协助他们归国。11 月,周恩来签署 政务院关于处理日侨中若干问题的规定,公布了遣送日侨的办法、经费、财产处理等,要求各大行政区及有关省市组织日侨事务委员会。由于当时中国尚未有相应的外交渠道,因此政府于 1952 年 12 月 1日以 中央人民政府有关方面关于在中国的日本侨民的各项问题答新华社记者问 的形式发表公开声明,宣布中国政府保护守法日侨及协助愿意归国日侨的立场,并表示欢迎“日本方面的相关机构或人民团体派人来华和631汪朝光:中华民国史 第 3 编第 5 卷 从抗战胜利到内战爆发前后,中华书局,2000,第 264 页。中央人民政府有关方面关于在中国的日本侨民的各项问题答
9、新华社记者问,世界知识出版社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1951 1953)第 2 集,世界知识出版社,1958,第 101 页。中国警察学会出入境管理专业委员会编 公安出入境管理大事记(1949 1999),群众出版社,2003,第 31 页。我国红十字会具体协商解决”。对于中国政府的积极态度,日本国内反响强烈。1953 年 1 月 31 日,日本政府委托日本红十字会、日本和平联络委员会、日中友好协会(简称“三团体”)组成的代表团来北京商谈日侨归国事宜。廖承志以红十字会代表的身份和日本代表团就协助日侨归国问题举行正式会谈。在第一次正式会谈时,廖承志发言称“协助日侨回国旨在增进中日人民的
10、友好关系”。以廖承志为首席代表的中方代表和以日本红十字会会长岛津忠承为团长的日方代表团经过多次协商谈判,最终于 3 月 5 日签署了 关于商洽协助日侨回国问题的公报,对日侨归国的手续及各项具体问题做了详细说明。对于这一重大事件,朝日新闻 和 每日新闻 皆做了相关报道。1953 年2 月16 日,朝日新闻 和 每日新闻 均刊登了岛津团长发回的关于在华日侨归国问题的电报。报道称,2 月 15 日,中日双方举行了第一次正式会谈。会谈内容如下:(1)此次协议是援助希望回国的在华日本人,并非所谓“撤回”。日方的报道一般使用“遣返”,但这一词语并不恰当,应使用“归国”这一词语。(2)日本人的乘船港口为天津
11、、秦皇岛及上海。可同时从这三个港口遣返三千人至五千人集中归国结束后,关于个别想要回国的日本人,中方将与日方保持联络,予以援助。(3)关于归国者带回的私有物,除禁止出口品及违禁品外并无任何限制。(4)关于归国者的经济困难问题,中国红十字会为其提供前往乘船地的旅费。值得注意的是,岛津团长发回的电报首先提到了中方协助日侨回国,而非“遣返”。之所以如此强调,是因为日本国内把中国的协助看成是“遣返”。对此,廖承志在会谈中特别指出,“在中国的所有日本战俘,除为蒋介石、阎锡山匪帮所扣留的少数人外则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631日媒所见之新中国成立后天津协助日侨和战犯回国中央人民政府有关方面关于在中国的日本侨
12、民的各项问题答新华社记者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1951 1953)第 2 集,第 101 页。廖承志文集 上卷,人民出版社,1990,第 209 页。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1951 1953)第 2 集,第 215 页。_u前,都已遣送完毕”,因此,现在滞留中国的日本人“除少数战犯外都是侨民,根本不发生所谓 遣返 问题”。收到日本代表团的电报后,日本政府令撤回援助厅准备配船。2 月 20 日,中日双方就日侨归国具体事宜展开了会谈,次日的 朝日新闻 对会谈内容进行了报道。在会谈中,日本计划将高砂丸配往上海,运送 1500 2000 名乘客;兴安丸驶向秦皇岛,运送 2000 名
13、乘客;白龙丸驶向天津,运送 500 名乘客。报道还提到,由于中方将会在天津集中千名日侨,因此希望日方能继续向天津派遣白龙丸和白云丸两船迎接。3 月 20 日,第一条船兴安丸满载千名日侨从秦皇岛驶往日本。自1953 年 3 月至 1958 年 7 月,从天津、秦皇岛、上海三个港口相继协送日本侨民 21 次,共 3 万多人,其中包括在抚顺和太原战犯管理所接受过改造的战犯。随着日侨和改造后的战犯陆续顺利地归国,日本各地开展了欢迎归国者的活动,由此也在民间掀起了中国热。这些归国者以自己的经历“传播了新中国的真相”,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日本民众对中国的看法。然而,中国政府协助日侨回国旨在增进中日人民友好关系
14、的目的,却遭到一部分日本人的质疑。一些媒体除援引日本外务省的调查人数,质疑中国提供的 3 万多人的归国人数以外,不少人也在揣测中国协助日侨归国的目的。中央公论 的记者就提出疑问:“为何中国现在采取许可 3 万日本人归国的方针?”并就此列出当时社会流行的几种看法:一是中国的建设已经不需要日本的技术;二是 3 万多名归国者中有 1/4 为老人、妇女、儿童、病人,协助日侨归国是为了减轻中国社会的负担;三是出于对日工作的需要,将日本从美国势力范围中拉出,故令日侨归国。一位名叫北831世界知识出版社编 日本问题文件汇编 第 1 集,世界知识出版社,1955,第 100 页。撤回援助厅直属于厚生省,主要负
15、责日本战败后在外日侨和军人的归国事宜。前身为1946 年设立的撤回援护院,1948 年升格为厅,由援护局和复员局构成,1954 年 3 月被废止,厚生省重新设置了撤回援护局。第一回約五千名 引揚船乗船地 上海天津秦皇島 朝日新聞 1953 年2 月21 日。张历历:新中国和日本关系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第 28 页。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编 中国红十字会历史资料选编(1950 2004),民族出版社,2005,第 48 页。“川正夫的人向 中央公论 投稿,论述了有关“送还邦人”的出发点。这个作者是抗战胜利后,经由抗日根据地归国的一名日籍军人,他认为中共之所以协助日侨归国,是基于政治考量,即一
16、是关系到中国方面所主张的俘虏送还问题,二是为应对艾森豪威尔政权封锁中国沿海地区而制定的策略。由此来看,对于新中国从人道主义立场协助日侨归国这一实际情况,当时日本的社会舆论倾向于从政治立场来看待这个问题。不过,比起杂志等热衷于讨论中国送还日侨的出发点,朝日新闻 等报纸则更侧重于报道日侨和战犯的具体情况,尤其是他们归国前在中国的生活情况,其中不乏有关天津协助日侨和战犯回国的报道。二天津对日侨和战犯的协送作为遣返日侨的三大出境港口之一,天津市遵照 中共中央关于处理在华日侨问题的决定,以及周恩来对日侨归国工作做出的“要做好政治工作,物质上加以宽待,做好组织工作,不准混乱”的指示,在协助日侨和战犯归国方
17、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体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多数日侨经由天津回到日本。来津的日侨不仅人数多,而且分布范围广。根据 朝日新闻 和 每日新闻 的报道,从天津回国的日侨,除来自华北地区外,还有不少来自内蒙古、青海、广东、云南、湖南等地。不仅如此,也有部分东南亚国家的日侨经由天津回到日本。如1954 年 11 月 朝日新闻 对天津协助曾侨居越南的日侨归国之事进行了报道:“来自越南的 71 名归国日本人乘坐的列车于 23 日上午 8:40,在雨中到达天津站,中国红十字会天津分会和三团体负责迎接,后由两辆汽车将他们送到天津大饭店第三分店。”自 1953 年 3 月 22 日白山丸从塘沽起航送走第一批日侨
18、 969 人后,日本的兴安丸和高砂丸、白山丸多次往返于塘沽与舞鹤,迎接日侨归国。朝日新闻 和 每日新闻 对日本侨民经由天津回国的情况进行了积极931日媒所见之新中国成立后天津协助日侨和战犯回国“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编著 天津通志 公安志,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第569 页。报道,其中尤为详细地登载了第五、第七批日侨归国的情况。如 1953 年 8月 3 日,兴安丸抵达塘沽,于“6 日上午 10 时,1192 名归国者(男 397人,女 337 人,儿童 458 人,其中包括百名患者)乘坐兴安丸驶离天津港”,这是经由天津协助归国的第五批日侨。1953 年 9 月 18 日,中国红十字会向日
19、本三团体联络事务局发去电报,要求日本于10 月上旬派遣兴安丸或高砂丸到达天津,接回第七批归国日侨。每日新闻 则通过采访参与第六批归国事务的日本红十字会代表,获悉援助日侨集中归国的工作已接近尾声,今后在华日侨将只能经由天津一地回国。此外,每日新闻记者还了解到,日本将于 9 月 29 日从舞鹤港派出高砂丸,预计于 10 月 5日到达塘沽港,并于 10 月 8 日离开塘沽,撤回第七批归国者。实际上,10 月 10 日,“第七批 1491 名归国者乘坐高砂丸驶离天津港”。天津是协送日侨归国的主要港口之一,特别是自第六批日侨归国后,其余滞留在中国的日侨全部集中于天津,并从塘沽乘船归国。据统计,从1953
20、 年 3 月送还第一批日侨,至 10 月宣告分批集中送还日侨为止,中国共协助七批日侨回国,人数达 26026 人,其中经由天津回国的日侨有10584 人,详见表 1。表 1 1953 年经由天津回国日侨统计单位:人批次日期人数乘坐船只13 月 22 日969白山丸、白龙丸24 月 17 日1915高砂丸35 月 11 日1918兴安丸47 月 4 日1909兴安丸58 月 6 日1192兴安丸69 月 2 日1190高砂丸710 月 10 日1491高砂丸 资料来源:根据 朝日新闻 等资料提供的日本人归国人数而制。041d日本问题文件汇编 第 1 集,第 127 页。此后,中国红十字会和天津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中国 成立 天津 协助 战犯 回国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