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表格式)上课讲义.doc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表格式)上课讲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表格式)上课讲义.doc(94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表格式) 精品文档 北师大2011课标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表格版 请查看下面的课程目录截图,确认是你需要的教案 本册教案特点:课程脉络清晰,教学三维目标、重难点、教学过程、课后教学反思,单元测试等经本人整理充实后一应俱全,本人首发,是目前为止网络上最全面的教案,可以直接进行教学参考和修改使用。 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一、数与代数 1、 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情境,通过“数花生”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 第一单元“加与减(一)”、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在这些单元的学习中,结合生活情境,学生将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100以内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空间与图形 1、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 2、 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初步体会面在体上;通过大量“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并能设计有趣的图案。 三、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安排了数学好玩(分扣子和填数游戏)的实践活动,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在其他具体内容的学习中,安排了动手做,小调查等活动,旨在对某一知识进行实际应用。在从事这些活动中,学生将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课时安排 一、加与减(一)---------------------- 9课时 二、观察物体---------------------------2课时 三、生活中的数-------------------------7课时 四、有趣的图形-------------------------4课时 整理与复习-------------------------3课时 五、加与减(二)-----------------------8课时 数学好玩-------------------------- 2课时 六、加与减(三)-----------------------11课时 总复习------------------------------5课时 第一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第二册第一单元的内容,也是学生学习本册的重难点之一。它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同等重要,都是最基础的知识。因此,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切实为以后学习打好基础。学会计算并运用于生活中解决问题,对理解运算的意义,体会数学的作用,和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 十分有益的。 一 加与减(一) 课题:买铅笔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生活中的情境,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索兴趣,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计算减数是9的退位减法;并通过交流和比较,使学生初步掌握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能正确地计算减数是9的退位减法。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初步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积极思考的习惯,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重难点:正确地计算减数是9的退位减法。 三、教学准备:1.(学生) 2.(老师)PPT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探索新知 巩固新知 小结 1、交流,同桌说一说。 2、全班汇报。 在纸上列算式 摆小棒 1) 先摆15根小棒,再从中一根一根地拿掉,拿走9根后,就知道还剩6根。 (2) 先把摆好的15根小棒分成10根和5根,再从10根里拿掉9根剩一根,把这一根加上5根,就得到还剩6根了。 (3) 把9根小棒分两次拿。先从15根里拿走5根,再从10根里拿走4根,最后只剩下6根了。 (4) 想9+6=15,反过来15-9=6 做练一练 小组讨论 用电脑出示课本第全景图(小兔买铅笔的场景)。 小白兔特别爱劳动,兔妈妈为了奖励小白兔,一大早就带着小白兔来到文具店买铅笔。我们一起去瞧瞧吧!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袋鼠阿姨有15枝铅笔,小白兔要买9枝铅笔,我们帮袋鼠阿姨算一算还剩多少枝呢? 你能根据要求列出算式来吗? 15-9=?该怎么算呢?下面同学们用小棒代替铅笔先摆一摆,再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肯定和评价 做书上练习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问题吗? 课前调整(手写) 引起兴趣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进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探索方法 实践方法 学生概括总结,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反馈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小结点到为止,不给过多的结论性东西,不限制学生的算法。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种的。与其让孩子们听老师讲,不如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放手让他们大胆尝试去探究。所以本课教学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式课堂模式进行教学。“小白兔买铅笔”是一个拟人化的故事情境,特别符合一年级学生特点,我首先让学生观察教科书中的图,说一说图意,明确要解决的问题,然后让学生猜一猜还剩几支铅笔;接下来是独立列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计算结果;最后集体汇报交流不同的算法。这样学生在“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自主尝试探究→交流汇报结果”一环扣一环的学习活动中理解掌握新知。可以说在本节课上,学生学得自主,学得快乐,并学有所获。不但能做到较好的掌握本课知识,还能做到灵活的运用迁移和转化的数学思想学习新知,既训练了思维又培养了能力。 课题:捉迷藏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生活中的情境,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索兴趣,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计算减数是8的退位减法;并通过交流和比较,使学生初步掌握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能正确地计算减数是8的退位减法。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初步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积极思考的习惯,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重难点:正确地计算减数是8的退位减法。 三、教学准备:1.(学生) 2.(老师)PPT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问题导入 探索新知 巩固新知 小结 观察图,理解图意 一共有13个小朋友,去掉图上的8个,剩下的就是藏起来的人数 13-8 摆小棒 1) 先摆13根小棒,再从中一根一根地拿掉,拿走8根后,就知道还剩5根。 (2) 先把摆好的13根小棒分成10根和3根,再从10根里拿掉8根剩2根,把这2根加上3根,就得到还5根了。 (3) 把8根小棒分两次拿。先从13根里拿走3根,再从10根里拿走5根,最后只剩下5根了。 (4) 想8+5=13,反过来13-8=5 做练一练 小组讨论 用电脑出示课本第全景图 藏起来的小朋友有多少个? 你能根据要求列出算式来吗? 13-8=?该怎么算呢?下面同学们用小棒先摆一摆,再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肯定和评价 16-8 11-8 12-8 做书上练习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问题吗? 课调整(手写) 引起兴趣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进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探索方法 实践方法 学生概括总结,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反馈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小结点到为止,不给过多的结论性东西,不限制学生的算法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讲授的时间为43分钟,由于有些紧张,语言显得不够丰富,但是基本做到能够微笑教学,与学生有一定的互动,学生基本能按照我的引领做出反应,我感到比较自豪的教学活动是通过图片和钢琴伴奏引领,学生能理解3拍子的强弱变化。意外发现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非常强。 课题:快乐的小鸭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生活中的情境,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索兴趣,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计算减数是7,6的退位减法;并通过交流和比较,使学生初步掌握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能正确地计算减数是7,6的退位减法。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初步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积极思考的习惯,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重难点:正确地计算减数是7,6的退位减法。 三、教学准备:1.(学生) 2.(老师)PPT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问题导入 探索新知 巩固新知 小结 观察图,理解图意 12只鸭子在河边玩耍,有7只下河游泳了 草地上还有多少只鸭子? 12-7 摆小棒 1) 先摆12根小棒,再从中一根一根地拿掉,拿走7根后,就知道还剩5根。 (2) 先把摆好的12根小棒分成10根和2根,再从10根里拿掉7根剩3根,把这3根加上2根,就得到还有5根了。 (3) 把7根小棒分两次拿。先从12根里拿走2根,再从10根里拿走5根,最后只剩下5根了。 (4) 想7+5=12,反过来12-7=5 方法和十几减7 是一样的 11-6=5 14-6=8 做练一练 小组讨论 用电脑出示课本第全景图 你说一下这幅图的意思吗? 提一个减法问题 怎么列式? 12-7=?该怎么算呢?下面同学们用小棒先摆一摆,再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肯定和评价 十几减7会做了,那十几减6呢? 11-6= 14-6= 做书上练习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问题吗? 课前调整(手写) 引起兴趣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进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探索方法 实践方法 学生概括总结,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反馈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小结点到为止,不给过多的结论性东西,不限制学生的算法。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因为 学生有了前2节的基础,所以对于情境创设中带来的问题,已经很熟悉并能很快找到有用的信息,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课本上提供了三种不同的口算方法,“相加算减法”和“破十法”“摆小棒”,同学们对“相加算减法”理解的还好,对“破十法”部分优生理解不错,中下学生需要引导,学生似乎很喜欢用计数器来计算,不过在这方面浪费时间也较多,而课堂上当学生列出12—7这一算式后,我就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发现许多孩子都知道答案是5,能说上来是怎么计算的学生不是特别多。 课题:开会啦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开会情境,经历用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解决“还差几个就同样多”的简单问题的过程。 2、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积极思考的习惯,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重难点:用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解决“还差几个就同样多”的简单问题的过程。 三、教学准备:1.(学生) 2.(老师)PPT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问题导入 探索新知 巩固新知 小结 观察图,理解图意 11个小朋友要开会,每人需要一把椅子,会场上只有7把椅子。 还缺几把椅子? 11-7 11-7=4 做练一练 小组讨论 用电脑出示课本第全景图 你说一下这幅图的意思吗? 提一个减法问题 怎么列式? 11-7=?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来 肯定和评价 11-7=4(把) 表示“还差几个就同样多”的关系,可以用减法 做书上练习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问题吗? 课前调整(手写) 引起兴趣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进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探索方法 实践方法 学生概括总结,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反馈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小结点到为止,不给过多的结论性东西,不限制学生的算法。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几何直观利用图形描述分析数学问题,将数学问题转化成直观的图,能具体生动的理解问题,符合低段小学生思维特点。孩子们灵活运用几何直观是在不断自觉地进行合理、有效地成功体验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如果我们只是偶尔呈现相关材料,孩子们可能只是产生即时有效结果。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还需我们有意识地选择一些学习材料让孩子们经常性地用的机会,这样才能让几何直观这种方法稳定下来,为孩子们所喜爱。我们不能只限于形式化的表达,要强调对数学本质的认识,否则会将生动活泼的数学思维活动淹没在“形式化的海洋里。”尤其是在低年级中,我们的一些基础课中,充分利用几何的直观性,能更具体生动地理解其含义,而使孩子们留下难忘的印象,这对于数学理解是很有效的。 课题:跳伞表演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用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的简单问题的过程。 2、掌握十几减5,4,3,2的退位减法 二、教学重难点:用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的简单问题。 三、教学准备:1.(学生) 2.(老师)PPT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问题导入 探索新知 巩固新知 小结 观察图,理解图意 蜗牛在跳伞 (1)背红色降落伞的蜗牛比背黄色的多几个? 14-6 纸上计算 14-6=8 (2)背蓝色降落伞的蜗牛比背红色的少几个? 14-7 14-7=7 用昨天的减去今天的 11-5 摆小棒 1) 先摆11根小棒,再从中一根一根地拿掉,拿走5根后,就知道还剩7根。 (2) 先把摆好的12根小棒分成10根和1根,再从10根里拿掉5根剩5根,把这5根加上1根,就得到还有6根了。 (3) 把5根小棒分两次拿。先从11根里拿走1根,再从10根里拿走4根,最后只剩下6根了。 (4) 想6+5=11,反过来11-5=6 方法和十几减5 是一样的 11-2= 9 12-3=9 13-4=9 做练一练 小组讨论 用电脑出示课本第全景图 你说一下这幅图的意思吗? 提一个减法问题 怎么列式? 14-6=?该怎么算呢?下面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出来 14-6=8(个) 还能够提出不一样的减法问题吗? 怎么列式? 14-6=?该怎么算呢?下面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出来 14-7=7(个) 出示11页例题 提问:今天比昨天少生了几个蛋? 怎么列式? 11-5=?如何计算 用小棒演示 11-5=6(个) 十几减5会做了,那十几减4,3,2呢? 11-2= 12-3= 13-4= 做书上练习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问题吗? 课前调整(手写) 引起兴趣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进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探索方法 实践方法 学生概括总结,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反馈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小结点到为止,不给过多的结论性东西,不限制学生的算法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会十几减7、减6等数的减法。本课之前,学生学习了十几减8、减9的计算方法,有的学生能把上节课发现的计算方法迁移到本课的计算上,因此,在教学设计中,结合教材,创设了参观动物跳伞表演的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并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探索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创新精神。反思本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认识: 课题:美丽的田园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从具体情境中发现问题,并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学生) 2.(老师)PPT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探索新知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练习巩固 小结 观察 自己说,同桌说,全班说。 生1:湖里有8只天鹅,岸上有6只天鹅。 生2:天空中有11只小鸟,树上有5只小鸟。 …… 生1:湖里有8只天鹅,岸上有6只天鹅,一共有几只天鹅? 8+6=14(只) 生2:草地上一共有12只羊,白羊有7只,黑羊有几只? 12-7=5(只) 提问纸上列式 完成书上练习 交流讨论 1、教师出示美丽的田园的情境图,让学生观察。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肯定和评价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怎么列式? 谁能提出不同的问题? 怎么列式? 同桌互相提问并列式解决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略) 你觉得这堂课同学们的表现怎么样? 课前调整(手写) 引起兴趣 回顾旧知 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概括总结,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反馈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小结点到为止,不给过多的结论性东西,不限制学生的思维。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美丽的田园》是学生学习了20以内数的加减法后的一节综合练习课,目的是使学生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同时也帮助学生复习已学过的2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知识,使学生的计算能达到正确与熟练的要求。基于对教材的理解,我把教学重点放在让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上。本课教学后,自己体会到有以下几点成功和不足之处: 课题:练习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进一步体掌握10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并能正确计算。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学会与人交流。 教学重点: 进一步体掌握10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课 型: 练习课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法、.演示法、观察法 教具准备: 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25+3 30+60 46+20 1、学生试算 2、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二、指导练习 完成课本练习一。 1、完成课本第1题。学生独立做,再集体订正。 2、完成课本第2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完成课本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4、完成课本第4题。 请学生做售货员,介绍玩具 请个别学生说一说自己喜欢哪两种玩具?需要多少元? 说一说50元可以买哪两种玩具 5、完成课本第5题。先理解题意。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6、完成课本第6题。 出示主题图。学生认真审题。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列式解答。 7、完成课本第7题。 学生独立思考 请你提出两个数学问题,并试着解答。 三、巩固练习。 50+40 80-30 90-40 20+50 25+5 68-5 86-3 87+2 63+20 50+36 99-50 66-30 总结:同学们这节你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掌握得怎样? 课后反思: 课题:做个减法表 教学目标: 1、经历整理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表的过程,进一步了解算式间的练系,初步尝试用简单的语言表述整理的过程。 2、进一步巩固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 3、在整理的过程中体验有顺序的思考的方法,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进一步巩固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 难点:经历整理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表的过程,体验有顺序的思考的方法。 课前准备:投影仪、卡片。 教学过程: 一、 20以内退位减法口算练习 二、整理退位减法的卡片 1、小组内同学把减法卡片分类整理。教师强调要按照一定的规律分别排列。 2 、指名汇报自己的小组怎样排列?为什么要这样排列? (1)可以找的数相同的。 (2)可以找被减数相同的。 (3)可以找减数相同的。 3、做个减法表。 (1)认真观察减法表,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交流。可以横着看,竖着看,斜着看。 三、巩固练习 1、出示减法表。 2、把下面的减法表填写完整。 四、总结? 作业设计: 完成“练习一”3题。 板书设计: 做 个 减 法 表 14-6= 18-5= 15-7= 11+8= 9+5= 13-7= 14+3= 16-8= 16-7= 13+6= 4+8= 7+6= 课后反思: 在对学生提出独立完成教科书上第17页减法表的填空后,引出课题——做个减法表。通过巡视,发现大部分学生是横着写,这样也比较快,而有一部分学生想从中间下手的,反而降低了速度。在之后的交流算式与算式之间的联系这一环节,学生虽然有发现其中的一些规律,但总体表达都不是很清晰。 第二单元:教材第一次出现观察物体的内容,主要设计了两类层次与水平的 观察活动。一是实物观察,针对一个物体,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实物——直观感知——想象判断”的过程,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二是间接观察,让学生通过观察图来判断从什么方向看到的。 二 观察物体 课题:看一看(一)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实物,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空间观念。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初步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 2、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 三、教学准备:1.(学生)玩具老虎 2.(老师)PPT ,实物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探索新知 巩固新知 小结 1、交流,同桌说一说。 2、全班汇报。 小霞看到了小兔头上有漂亮的小花 小宇看到了小兔的一只耳朵 思考 小女孩坐在小兔的正面 小男孩坐在小兔的侧面 思考 交流 讨论 小霞坐在小兔后面,看到的是小兔的背面,选第二幅图 同桌面对面观察老虎 交换位置 说自己看到的形状 做练一练 小组讨论 用电脑出示课本第全景图 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为什么都是同样的小兔,他们看到的形状不一样呢? 肯定评价 观察物体时,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到的同一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PPT出示18页例题 提问:小霞看到的是哪幅图? 鼓励评价 拿出玩具老虎,同桌一起看一看,说一说 做书上练习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问题吗? 课前调整(手写) 引起兴趣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进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探索方法 实践方法 学生概括总结,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反馈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小结点到为止,不给过多的结论性东西,不限制学生的思维。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时,只要学生一开始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就容易接近他,接纳它,进而去研究它。本节课一开始,我通过与学生之间的平等交流而引入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事物,以复习旧知和消除学生由于困惑而产生的紧张心理,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本课的学习中来。从而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教学起点。 课题:看一看(二)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实物,能辨别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初步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 2、从上面观察物体的形状。 三、教学准备:1.(学生)玩具车 2.(老师)PPT ,实物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探索新知 巩固新知 小结 1、交流,同桌说一说。 2、全班汇报。 小明看到了车的警灯 小华在车的侧面 小亮在车的后面 思考 分别从车的上面,侧面,后面观察 生1:我从上面看到了警灯和车顶盖 生2:我从侧面看到了车门和轮胎 生3:我从后面看到了车牌和尾灯 解决问题完成例题 同一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 拿出书包观察侧面 做出选择 用电脑出示课本第全景图 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出示20页例题 他们分别看到的是下面哪幅图? 拿出玩具车,三人一组观察车的三个方向 抽学生说自己从哪个方向看到了什么? 刚才,我们在不同的位置上对小汽车进行了观察,(课件显示课本主题图)小明小华小亮也在观察小汽车。根据你的经验,判断下面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发现了什么? PPT出示图片,提问: 从书包的侧面面,会看到哪幅图? 肯定评价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问题吗? 课前调整(手写) 引起兴趣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进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探索方法 实践方法 学生概括总结,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反馈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小结点到为止,不给过多的结论性东西,不限制学生的思维。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首先,我创设了“猜一猜的问题情境,从一开课就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有效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为什么刚开始猜的时候,我们不敢确定谁猜的对呢”,这个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在“猜”中思考,在思考中产生求知的欲望,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之中。 “趣”还体现在换位置观察淘气从窗外看到的情景、既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又充分展现了数学的魅力,使学生在“玩中学,乐中悟”。 第三单元:本单元10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的加减法的教学,是建立在第一册学生学习了20以内加减法计算,理解了加减法的含义,能根据具体情景列出 加减法算式和第二册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 三 生活中的数 课题:数花生 一、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会数,会读100以内的数。 2、体会数位、基数、序数的意义。 3、初步感受一列数蕴含的规律。 二、教学重难点:会认、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 三、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一包花生米 2.(老师)PPT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探索新知 巩固新知 学生反馈 学生自由数 1、交流,你是怎么数的。 2、全班汇报。 再数一数(用刚刚汇报的多种方式都试着数一数) 再用圈一圈的方式完成第四题 练习课后第三题 练习课后第二题 练习第五题 总结怎么数的 小朋友,今天你们是不是带了花生呀?我们来数一数自己带了多少花生好不好? 给与评价 数一数 (第23页第一题) 圈一圈 (第23页第四题) 在下面各数的后面,连续数出五个数来。(第23页第三题) 二十三、五十六、七十七、八十五、九十五 接力赛 生生练习: 小组一人报前面三个数字,另三个人接着说 师生练习: 34、36、38、()()、()、() 20、30、40、()、()、()、(); 45、50、55、()、()、()、(); 22、32、42、()、()、()、(); 晴天和多云有多少个,说说你怎么数的,看谁数的快。 课前调整(手写) 引起兴趣 探索方法 实践方法 练习再总结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数花生》一课是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且基本上已能数10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旨在让学生在掌握数序的同时,了解数数方法的多样化及如何按规律选择合适的方法数数,这也是以后进一步学习100以内写数、比大小的基础。教学时,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动手、 课题:数一数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2、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探索观察能力,体验数学方法多样性发展思维灵活性。 3、培养学生积极思考认真倾听他人想法的习惯,使学生感受与同伴交流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正确数出100以内数量,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三、教学准备:1.(学生)一百根小棒(牙签)和十根橡皮筋(扎头发那种) 2.(老师)PPT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探索新知 巩固新知 学生反馈 思考 数PPT上的小棒 估计一下有几个小方块 ①同桌合作数-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师大 一年级 下册 数学教案 表格 上课 讲义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快乐****生活】。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快乐****生活】,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快乐****生活】。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快乐****生活】,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