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场域视角下的“互联网+教育”生态体系建构研究_杨彦军.pdf
《技术场域视角下的“互联网+教育”生态体系建构研究_杨彦军.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术场域视角下的“互联网+教育”生态体系建构研究_杨彦军.pdf(8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2023年第2期(总第358期)技术场域视角下的“互联网+教育”生态体系建构研究杨彦军,张子浩(南昌大学 教育发展研究院,江西 南昌330031)摘要“互联网+教育”既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又是实现“互联网+”时代教育体系变革的核心抓手,其不能被简单理解为互联网“+”教育,而应将“互联网+”作为整体场域持续赋能教育变革。文章从技术场域的视角分析“互联网+”及“互联网+教育”的哲学内涵与本质特征,提炼出“互联网+”技术场域具有网络泛在化、服务即时化等六大特征及与此相对应的供给社会化、服务个性化等“互联网+教育”六大特征,同时对当前符合“互联网+教育”特征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尝试
2、从加快技术赋能、变革教育方式、探索供给途径、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数字素养五大维度建构“互联网+教育”生态体系,以期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落实“立德树人”育人理念。关键词技术场域;互联网+;互联网+教育;生态体系中图分类号 G434文献标志码 A作者简介杨彦军(1981),男,甘肃天水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信息技术与教育研究。E-mail:。DOI:10.13811/ki.eer.2023.02.004理论探讨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22年度重点委托课题“江西省红色教育资源数字化转型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课题编号:22WT72)一、引言随着以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为主的新一代信息技术
3、在社会各部门的广泛应用,人类的生存环境发生了以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重塑,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也随之发生深刻转变,人类社会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教育”成为“互联网+”时代教育体系变革的核心抓手,已有不少学者对相关问题展开深入的实践探索和系统的理论研究。现有研究已经就“互联网+教育”旨在构建多元空间融合基础上,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开放、共享、灵活、个性化的教育新生态等诸多基础问题达成共识,为“互联网+教育”实践探索提供理论引领。但整体来看,现有研究成果对“互联网+”的哲学内涵及本质特征尚未作系统考察,大部分实践者对“互联网+”的革命性影响认识不够充分,严重影响对“互联网
4、+教育”体系是什么、应该怎样建设等核心问题的进一步探索。为此,本研究尝试对“互联网+教育”生态体系的建构展开初步探讨,以期能够为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借鉴。二、技术场域视角下的“互联网+”内涵(一)“互联网+”是一种技术场域我国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同年7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将“互联网+”定义为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1,“互联网+”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此后,学术界对“互联网+”的内涵展开广泛讨论:“互联网+”是互联网功能的增强和应用的拓展2,“互联网+”作为一个整体概念实现传统产业的互联网化3
5、,“互联网+”是互联网技术的根本性变革和升级4。不过现有研究对“互联网+”内涵的理解往往停留在技术应用描述的表象层面上,未能就技术的本质作更深入的探究。“互联网+”作为以互联网为主体技术的现代信息技术体系,对其本质的理解要从人与技术关系的视角29电化教育研究展开。正如技术哲学家唐 伊德指出,技术是人工的产物,都是人以独特的方式开发和使用的,并且与人有关5。因此,技术的本质不应单纯地被看作一种“实体”,而应该从人与它们的关系加以理解6。唐 伊德把人与技术的关系归纳为四种:一是具身关系,表征为(人技术)世界,即技术具化为人身体的一部分,人与技术融为一体,人虽借助技术经验世界,却忽视技术本身的存在;
6、二是诠释关系,表征为人(技术世界),即技术与世界成为一个整体,人认识的是经由技术诠释的世界,而非直接感受,相当于技术对人的语言的延伸;三是它异关系,表征为人技术(世界),即人与技术成为两个客体,世界弱化为背景,技术被赋予人的特性,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运行,不断形成新的范式;四是背景关系,表征为人(技术/世界),即技术将完全内化为背景,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形成以技术为核心的新场域。这里的场域是指关系的集合,而这些关系将“人、技术、世界”紧密联系起来,不断形成新的技术场域,人类寓居其中,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也会受其影响7。在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之后,“互联网+”正是在互联网成为当代人
7、类生活的技术化场域之后提出的概念。据此,可以把“互联网+”理解为以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体系对人类生存环境重塑形成的新型技术场域,如图1所示,其在宏观层面上,追求联通性,即“互联网+”;在微观层面上,追求赋能化,即“+人工智能”;在资源共享方面,追求数据化。图1“互联网+”技术场域的内涵(二)“互联网+”技术场域的特征“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代人生存的技术场域,重塑了人类生存空间,对人类生存方式具有革命性影响。陈丽指出,“互联网+”呈现出时空灵活、多模态化、过程数据、信息众筹、复杂网络、互联互通等新特征8;赵宏则认为,“互联网+”呈现出资源共享化、信息众筹化、行为数据化、
8、时空灵活化和关系网络化等新特点9。尽管学者研究视角不同,但关于“互联网+”特征的理解基本达成一致,本研究基于“互联网+”技术场域的视角,提出“互联网+”技术场域六大特征:一是网络泛在化,“互联网+”技术场域能够实现无处不在的网络覆盖,即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实现资源共享与信息交互;二是服务即时化,传统服务往往存在资源浪费、效率低下、信息不对称等方面的不足,而如今服务变成一种即时的数字资源,用户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获取服务;三是虚实融合化,“互联网+”不同于传统上完全虚拟化的互联网,而是形成如元宇宙、沉浸式体验环境等这种虚实结合、虚实相生的新型社会空间;四是过程数据化,通过大数据、云计算、智能跟踪等技
9、术,对过程进行全方位、全时段采集、存储和分析,为及时改变策略和优化进程提供支持;五是物的智能化,机器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支持下,逐步具备满足人的多种需求的属性,即智能化,最典型的是语音助手和AI助教;六是人的机器化,机器作为人的器官的延伸,在互联网时代具有良好的便携性和智慧性,人类通过如手机、电脑、可穿戴设备等具身技术能够更好地认识世界。三、“互联网+教育”内涵及特征(一)“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变革随着“互联网+”行动持续深入推进,我国进入“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10。关于如何理解新时代下的教育发展方向,需从人类教育变革的整体历史来把握。首先,农耕时代囿于物质和技术的水平,人类知识在长
10、时间里无法广泛传播,直到十八世纪后期的工业革命,先进的技术和工业社会对人才的旺盛需求导致了教育的普及与下行,接受教育开始成为大多数人共同拥有的权利。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不断重塑教育环境,但对于教育的创新仍比较有限,一方面,信息化时代的教育延续了工业时代大规模、集中化的课堂模式,尽管其提高了教学效率且能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体系,但学生主体性和学习主动性经常被忽视,无法满足新时代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另一方面,在这一时期,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大多浅尝辄止,达不到深度应用水平,背离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达成“立德树人”目标的初衷。因此,教育亟须进一步的变革来弥补信息化时代教育的不足。互联网
11、时代则呈现出更加适切的技术特征:一方面实现传统教育所关注的规模化,一方面实现优质教育所关注的个性化11。首先,借助无处不在的网络与服务整合大规模的数字资源,向所有学习者开放并实现个性化推荐;其次,“互联网+”连接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让学习不只发生在固定的学习场所,学习者可自定步调进行学习,进一步实现个性化学习;最后,评302023年第2期(总第358期)价循证和管理智能可让技术的使用融于教学与学习过程之中,防止过多关注技术本身而忽略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信息化时代的教育正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互联网+”技术场域持续为信息化教育变革赋能,因此,要在保持原有工业时代大规模培养人才优势的基础
12、上,继续探索个性化、精准化教育的可能性,做到大规模地培养个性化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不断探索未来教育新形态。(二)“互联网+教育”的内涵“互联网+”持续为教育赋能,“互联网+教育”概念由此产生,学术界展开广泛研究,对其定义各有侧重:有学者认为,“互联网+教育”运用新技术跨越学校和班级的界限,向学习者个体提供优质、灵活、个性化教育的新型服务12;刘革平等指出,“互联网+教育”深度融合互联网创新成果与教育事业,重构教育教学体系、教育治理格局和教育服务模式13;陈丽等则认为,“互联网+教育”是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颠覆性变革,其组织体系和实践模式使得教育出现新的形态14。学者关于“互联网
13、+教育”的论述趋于完善,但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值得关注:一是理念上,“互联网+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变革思路,要求实现教育方式、服务供给、教学模式等全方位、多维度、系统性的变革重塑,注重培养“互联网+教育”思维,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二是阶段上,“互联网+教育”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实现对教育的系统性变革,创造教育的新业态15。在这个背景下,虚拟空间与物理空间相互联通,在线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融合,不断促成开放多元的大规模社会化协同,颠覆传统教育范式。三是环境上,在技术赋能教育的过程中,信息技术由辅助工具转化为学习场域,作用也从辅助传统教学转变为创新教育模式,学习者处在
14、学习场域中心,向内是人工智能,如学情分析、智能评价、个性推荐等;向外则是共享联通,如信息交互、数据共享、知识传递等。四是生态上,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围墙被打通,教育资源通过数据流、云平台在更大范围内开放共享,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课堂学习和社会学习等多种学习场景相辅相成,呈现出多元参与、整体推进的特征,新的教育生态正在生成。五是诉求上,“互联网+教育”实质上是技术融合教育而不是技术支配教育16,技术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教育的本质在于传承文化、创新知识和培养人才,因此,“互联网+教育”要促进个性化学习与服务,培养符合新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达成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基于以上论述,“互联网+教育”是以互联
15、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构成的“互联网+”技术场域中整个教育系统重构后的教育新形态,在这个形态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价值指引,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以学习者为主体、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的新式协同育人环境,继续实现教育系统内的理念重塑、要素赋能、业务重组、流程再造、形态创新,不断培养出创新型、个性化、全面发展的人,形成新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及“互联网+教育”生态发展观。(三)“互联网+教育”的特征“互联网+教育”处于正在进行时,不断呈现出新的特征。余胜泉认为,“互联网+教育”将呈现出供给个性化、服务社会化、业态虚实融合化、形态泛在终身化等特征17;马香莲则指出,“互联网+教育”未来会
16、走向个性化、移动化、社会化和数据化18。由此可见,“互联网+教育”旨在创设有利于学习发生的条件。前文已论述“互联网+”技术场域具有网络泛在化、服务即时化、虚实融合化、过程数据化、物的智能化、人的机器化六大特征,而笔者归纳出“互联网+教育”六大特征与其相对应,如图2所示。图2“互联网+”及“互联网+教育”特征分析一是供给社会化。“互联网+”使得学校与社会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学校不再是教育供给的唯一渠道,社会各主体协同参与教育事务,社会资源经由学校筛选后纳入学校教育体系。此外,教育供给的社会化会导致学校的社会化,学校将不再封闭,从而促进全社会育人、全社会共学、全社会进步19。二是服务个性化。传统教育
17、服务大多以整体推进的方式供给,“大水漫灌”式地扩充总量虽能在短期内取得效果20,但深层次的教育需求和尖锐矛盾则要通过创新服务模式来解决21,“互联网+教育”可借助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技术识别师生的教育服务需求,为其精准推送教育服务与资源,实现个性化教育服务供给。三是体验多模化。多模态指的是多种模态的数据,包括文本、图31电化教育研究像、音频、视频等。学习体验由口头讲授、教科书、多媒体等升级为多模化教育资源,如沉浸式虚实融合学习环境,可增加学习者的体验通道,学习者开始主动体验学习过程,能够获取具体到抽象的各类学习经验。四是评价循证化。“循证”意为“基于数据”,智能录播、情感分析、智能评价等人工智
18、能技术为基于数据的教学评价提供了技术支撑22,使得教育评价有迹可循、有据可依,避免陷入传统教育评价片面、经验、主观的误区,从而提高教育评价的客观性。五是管理智能化。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可以打造智能化的管理流程,建立“互联网+”时代的教育监测体系,管理人员与机器协同形成科学、高效、精准的管理模式,统筹协调各方资源配置,不断提高教育管理智能化水平。六是学习终身化。“互联网+教育”旨在打造开放、全纳的学习型社会,学习者可随时随地通过网络学习云空间、教育资源大平台等进行学习,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不断融通、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有机结合,逐步建立起“互联网+教育”学习终身化体系。四、“互联网+教育”典型案例分
19、析随着教育信息化进入2.0时代,具有“互联网+教育”特征的新服务、新产品、新模式不断涌现。陈玲等以北京市“开放辅导”为例研究“互联网+教育治理”实践演变23;陈丽等在“互联网+教育”创新发展的理论与政策研究系列论文中将北京市“开放辅导”“三个课堂”、学分银行、成都七中东方闻道网校等案例作为“互联网+教育”研究的实践基础24。本研究根据政策文件和相关文献选出十个典型案例,以期预测“互联网+教育”的发展趋势,把握“互联网+教育”的变革本质,具体见表1。案例名称实施内容变革关键供给社会服务个性体验多模评价循证管理智能学习终身中 国 空 间 站天宫课堂通过天地一体网络连接带来时空灵活、跨时空场景传递丰
20、富学习经验、多地实时互动带来差异创新翻转课堂学生课前通过课件、微课、查阅、答疑获取讲授信息,课中教师精讲、小组讨论、师生交互,课后通过互联网扩展学习、深化认知建构,促进个性化学习江西智慧作业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学生日常纸质作业中,动态采集学生过程性数据;精准推送个性化教学资源,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由国家中小学平台升级而成,从资源共享转向服务供给,服务教育均衡发展,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湖南省教育政务服务旗舰店依托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普及线上协同办公、移动办公新形式;通过大数据技术实现教育督导实时监测和精准评估“三个课堂”专递课堂利用互联网专门开课或同步上课,名师课堂通
21、过组建网络研修共同体探索网络环境教研新形态,名校网络课堂通过网络学校、网络课程等形式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北京市中学教师“开放辅导”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创新教育基本公共服务方式、探索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教育公共服务形态即开放辅导成都七中互联网学校借助远程直播将成都七中本部教学动态同一时间呈现在远端学校,远近端师生进行实时双向交流,共享名校教育资源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搭建学习者与教育资源“端对端”平台,固定学习制改为弹性学习制,以学分为计量单位,实现各级各类学习成果的认证、积累与转换25密 涅 瓦 大 学“沉 浸 式 全 球化体验教学”学生在实时互动
22、的网络教学平台上上课,线上考勤、授课、答疑,通过全球游学等方式构建“沉浸式全球化体验教学”模式表1“互联网+教育”典型案例分析322023年第2期(总第358期)基于以上典型案例分析,“互联网+教育”生态体系建构应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互联网+教育”大平台,评价循证、管理智能等都要依托平台实现;二是教育方式,重点解决如何获取终身化、个性化的教育资源与服务的问题;三是供给方式,包括知识供给、服务供给、社会供给等方面;四是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方面的建设是优化教学最直观的方式,也是最核心的内容;五是人员信息素养、数字技能方面的考量。五、“互联网+教育”生态体系建构(一)“互联网+教育”生态体系的内涵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技术 视角 互联网 教育 生态 体系 建构 研究 杨彦军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