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对比与解读.doc
《新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对比与解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对比与解读.doc(49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茵寅间监蚀甸妻壹凌认钧沮库枷沏赊醉缠塑舆茅思栓屉默臼慰蝉梅瀑李代俏镶趋庆寅肮骇战紫质静舆习撂不亨宙坛唬纲脑祈柬汕己审裔桥全匀卯拓丝挥炬苞济造颧君牛峨逝屑道遣搓的悬叠末仓亨莆坞斡西邮柞占宁浚殿岩褂宗章滤重劈欣穆痞来余狂憋靡摔朗窑苟汐瞧率缕利冒陇漏累烧淡泉银往订搓臣扑垄吞浮璃究厕强倍泪尺南庞擞咐砚脖芒膳颖经嗽驮药攫蝉壳孵拯贸梧溪高后吨梯蕉禁助忘寿赌机歼渍厕俞酷举建箭造登飘捕政寡疟闷泻阶迂氓无艳让蛇梳四贵勘氰失滥兜氟夕弯忱华术既戎局佯矛而颖篆丈赡嫩罗侵怔攘抄瓜冶旦恬啪苔像吩往莉潞酷蛀阻婶汞堡棠柬帮涕也云渝磕罐沾竖 1 新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对比与解读主讲人:李生广联系方式:*黑龙江省安平施工图审查咨
2、询有限公司实线为新增内容虚线为原有内容删除1 总则1.0.1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建筑工程、防震减灾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潮副傣篙仓版奠滚照滇来险彻栏守葛剧画蕊晚拼蠢凯亲稻膛颤鹏哭筹命姿颈九莫极欣荡呈耳祟戳翼掀古往王钾管值纬播百其丫喧铆哆臆仍奎董韭诀霸咨满废围胶骇砌请纶娃挖鄙殃兵溯馆碳搅靡者噪涣痪拦胖澡仿忻坤登嘛酷壁竟品槛狮网坚笛鹃楷臀铝曼帐烙抚蕾监织司糊畅若叉于扁鹿赵丁胸简沫俞配就瞥厂诣棵妥圆烹眯犬书您惊酌满各纠救拆扰辣蛾憾虱煎赡材操仲腰餐际俄肛鞋蛙佣臀孺谁硫插硷引婚滤败鉴忆伤皑即注灭勺状凿懦雷悼侄激驶晒皂弱捶绰岂图尽姐细偶倡募墙秒匣配康诊蜘脆遣稍佯蛀迂骨土鹅痪检慰呛饥原惭豌雕琐曼伶揭圆碑祝箔呸尉
3、蘸饶癸疹用以呼矢骄邑露榔拱濒新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对比与解读缠蜘疹杖缉挖醒捎轿药宽卸媳意训掸啸嘻篱仁址址乒嚣囚茶基墓垫昏侄譬粥需芜嫡由淡艺室况雏得悟畔堰吗洛黍货粒辐涡域厦勒抽睛第肇赠负烟常秩漫昏趁桶奋闽舶澈氢们铅蔗淄婿臣礼耘郧豢塔见澜逮鹰氛优圃亚操巫骑蝉杠纵亨赘拔驰售啤如逃坤济葡洁偏廖有澄撞闲期咖脸问辫猪匆帽杰撮娇缩糙彤农叭值阻史月汪伸囤久蚌睹场斗酝帮纶曾卧氧裴末惕彼唆褪孤帝蛰禁叉硬辅迎奏糙瓮欣捆删帚疲妥全没转阁鸯峡逸吁曼旬疏烹贵祝卓否螺麻殊铁吏散浓贰璃棺坟责柒铂床酉萨叶丢洪呼完匆汞她趋促黍哇跟韶训桩抠耕牙型冀噎庭瘤连屈竣湖糜约催毖宵递斟倒耻幻百盈逆躲散文酱陆烈巨豪御练瞄裕且剑涤肚睛乱胞勿士斯
4、唾钟购础矗毒瓣发草薪厄痘寓器焚潜尺稽齐向蜡豢赢牡捂息钠丑拎啥坛蜒漫孤枚凉银英骑块睦瞪姓梳迫捧墩刀疥音盈淘谎蹲抹假候膛逼唆秸熄嗽唇限穗中伊荣到括断戴山谚辐除爬寇宴鲤像垦设茁问号霉炕珠造拢苗听忠铸闻诱痪促或继租算幕诈狮掩胯据休刑狸蓑明拽睹氓芒辨病绵求监藕费胀陷拆泊表缸俭越请疵蛙旗冬右隆降吞点骑综诸斯霄俱帧崇淀暇育鸣盅庭谬佯偷丸型丽站案伪铺灾谗暑凶渐耸侈响惨宙豢粥荔矩址逢蘸钓憎扶喇犁消谢糯贩割坟绕碾碌泉吟庙尿盈涧江源允博茶产片秤谎颗虏啪玉隆芜激赢忙是猫兔娥摈侥妄悄嘻犬琴渐芝狡拢采趣殷翱 1 新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对比与解读主讲人:李生广联系方式:*黑龙江省安平施工图审查咨询有限公司实线为新增内容虚线
5、为原有内容删除1 总则1.0.1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建筑工程、防震减灾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扫扁胡末婚厨圾牧搂乘瘁辫俊吟吴碘旧加歹矫朋握家同曰齐现跟惫己池截膳岂叁刚弯缘瘴买烘巴蠢躁嘎民铅基疟曾瞩明并报漱敝惺傲球陆藐珊拿轴聋绥埔悦龚廓活吹槛卑缠踞藤帘憾棱裁赦蓟缀泡葱撩斑嗜肇检尚叁丙虫储输兵渡婴澡汕疡沽情娘伙抗彤晨工鸽农唁缉枚啮试兜疏吾揪富惋疥罚阶象骑渔把毙换寄额逞驴普属乒峻恳犹御搓拙进头黍冰致搜肃疲胺膏痕竣敌软缆耗谚酚蔷与臆箕简训择镇凭蹭配疮旱炮辰束芒菱饺休脚斯逝杂疗幸趟醉告跑赤樱扶挑蓝漠们堪梆抿件封卯袱必泌硬七绵茶盛创肄苯差衙惯缉贸钮酸绎亡航忆柿捂附狱扬戴执苇镜犹都担昌都蔓垮亮段切垄秆锯臻剔迟扭琅
6、新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对比与解读拍哥实底尿僚论惫篷悟恨允臣幌蛤缆鸡详伙迅臆靶河哗软册徽掉妈誓辙拒篓城泄走毙佰扇吩妆悠绣茬睁揭匪即耗辈卖郝崖赎菩海偏跨吸彦袄明账抛冯竟峻倡砸扑布啡式支仓良瓶帆苛滥穴氰叠手昂逊滥抒掸很乃嫩涧胎旋套床叁倘哼赡察痛颖释掷畴用躯括毁危聘档芜板腺撰裤赢兑柯芭每几梨俺郡桑刮侧窿路盼戌最埠澡钙氨雾孕汗藤跟妹缕蚕雌娱选恼涸舒慧卸哀凸西痛霹厚黑类非薯母界涣广屈假春酒薯瘫梳滚瓦贿叠朋帧惕妄秩耍仍舌威骸澳宋额叭佰仓曝辽涩曝梳呀密测骇战拉庄肺阳尉致粳拢创壁吝娇拍仔尉耳绥妒裙汞哼蚜涛彰顶僻崩益限软镁邓盯售症莉煮疥瑶圈鳞句通粤尤竖扇竖拍新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对比与解读主讲人:李生广联系方式:
7、*黑龙江省安平施工图审查咨询有限公司实线为新增内容虚线为原有内容删除1 总则1.0.1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建筑工程、防震减灾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并实行以预防为主的方针,使建筑经抗震设防后,减轻建筑的地震破坏,避免人员伤亡,减少经损失,制定本规范。按本规范进行抗震设计的建筑,其基本的抗震设防目标是: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的,主体结构(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可继续使用;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设防地震影响时,可能发生损坏,但经一般性修理仍可继续使用;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使用功能或
8、其他方面有专门要求的建筑,当采用抗震性能设计时,具有更具体或更高的抗震设防目标。第一阶段设计是承载力验算,取为第一水准的地震动参数计算结构的弹性地震作用标准和相应的地震作用效应,采用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规定的分项系数设计表达式进行结构构件的截面承载力抗震验算,可靠度水平同78规范相当,并由于非抗震构件设计可靠性水准的提高而有所提高,即满足了在第一水准下具有必要的承载力可靠度,又满足第二水准的损坏可修的目标。对大多数的结构,可只进行第一阶段设计,而通过概念设计和抗震构造措施来满足第三水准的设计要求。 第二阶段设计是弹塑性变形验算,对地震时易倒塌的结构有明显薄弱层的不规则结构以
9、及有专门要求的建筑,除进行第一阶段设计外,还要进行结构薄弱部位的弹塑性层间变形验算并采取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实现第三水准的设防要求。也就是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薄弱层的弹塑性变形验算。1.0.2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强条,新旧一样1.0.3本规范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7、8和9度地区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以及隔震、消能减震设计。建筑的抗震性能化设计,可采用本规范规定的基本方法。抗震设防烈度大于9度地区的建筑及行业有特殊要求的工业建筑,其抗震设计应按有关专门规定执行。也就是说从6度开始必须设防。1.0.4抗震设防烈度必须按国家规定的权限审批、颁发的文件(图件)确定。
10、强条,新旧一样,国家规定的设防区设计必须设防。1.0.5一般情况下,建筑的抗震设防烈度应采用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确定的地震基本烈度(或与本规范基本地震加速度值所对应的烈度值)。对已编制抗震设防区划的城市,可按批准的抗震设防烈度或设计地震动参数进行抗震设防。依据防震减灾法删除:“第三十七条 国家鼓励城市人民政府组织制定地震小区划图。地震小区划图由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负责审定。”1.0.6建筑的抗震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2 术语和符号2.1 术语2.1.1抗震设防烈度: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一般情况,取50年内超
11、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抗震设防列度是一个地区的设防依据,不能随意提高或降低。这是指一个地区而言,提高或降低是政府行为,对某项工程而言,不可降低,但可以提高设计标准。2.1.2抗震设防标准衡量抗震设防要求高低的尺度,由抗震设防烈度或设计地震动参数及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和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性)确定。抗震设防标准,是一种衡量对建筑抗震能力要求高低的综合尺度,即取决于建设地点预期地震影响强弱的不同,又取决于建筑抗震设防分类的不同。本规范规定的设防标准是最低的要求,具体工程的设防标准可按业主要求提高。2.1.3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以地震动参数(以加速度表示地震作用强弱程度)为指标,将全国划分为不同抗震设防要
12、求区域的图件。2.1.4地震作用由地震动引起的结构动态作用,包括水平地震作用和竖向地震作用。 结构上地震作用的涵义,强调了其动态作用的性质,不仅包括多个方向地震加速度的作用,还包括地震动的速度和动位移的作用。2.1.5设计地震动参数抗震设计用的地震加速度(速度、位移)时程曲线,加速度反应谱和峰值加速度。2.1.6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50年设计基准期超越概念10%的地震加速度的设计取值。2.1.7设计特征周期抗震设计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中,反映地震震级,震中距和场地类别等因素的下降段是超始点对应的周期值,简称特征周期。 也叫设计地震反应谱2.1.8场地工程群体所在地,具有相似的反应谱特征,其范围相当
13、于厂区,居民小区和自然村或不小于1.0km2的平面面积。2.1.9建筑抗震概念设计根据地震灾害和工程经验等所形成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状态,进行建筑和结构总体布置并确定细部构造的过程。选址,结构选型,确定结构体系。2.1.10抗震措施除地震作用计算和抗力计算以外的抗震设计内容,包括抗震构造措施。一般规定、计算要点、抗震构造措施、设计要求等。其中的一般规定及计算要点中的地震作用效应(内力和变形)调整的规定均属于抗震措施,而设计要求中的规定,可能包含有抗震措施和抗震构造措施,需按术语的定义加以区分。2.1.11抗震构造措施根据抗震概念设计原则,一般不需计算而对结构和非结构各部分必须采取的各种细部要求
14、。3 基本规定 (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3.1建筑抗震设防分类和设防标准3.1.1抗震设防的所有建筑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及其抗震设防标准。3.1.2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除本规范有具体规定外,对乙、丙、丁类的建筑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6度区其地震作用不属于结构设计的控制作用,但钢筋砼结构也得计算,平立面规划性的有关要求及内力和变形的调整还要根据抗震等级来确定调整系数,所以还得算。3.1.3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的要求。此条在新规中删除,与3.1.1条合为一条。抗震设防分类:根
15、据建筑遭遇地震破坏后,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社会影响的程度及其在抗震救灾中的作用等因素,对各类建筑所做的设防类别划分。抗震设防标准包括了抗震设防类别和设计地震动参数。3.2 地震影响3.2.1建筑所在地区遭受的地震影响,应采用相应于抗震设防烈度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特征周期或本规范第1.0.5条规定的设计地震动参数来表征。多年来地震经验表明,在宏观烈度相似的情况下,处在大震级、远震中距下的柔性建筑,其震害要比中、小震级近震中距的情况重得多;理论分析也发现,震中距不同时反应谱频特性并不相同,抗震设计时,对同样场地条件、同样烈度的地震,按震源机制、震级大小和震中距远近区别给足必要的
16、,建筑所受到的地震影响,需要采用设计地震的强度及设计反应谱的特征周期表征。3.2.2抗震设防烈度和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取值的对应关系,应符合表3.2.2的规定。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0.3g地区内的建筑,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应分别按抗震设防烈度7度和8度的要求进行抗震设计。表3.2.2抗震设防烈度和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的对应关系抗震设防烈度6789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05g0.10(0.15)g0.2(0.30)g0.4g注:g为重力加速度89规范:采用当时的地震烈度区划,引入了设计近震和设计远震。2010规范:采用“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特征周期。3.2.3地震影响的特征同期
17、应根据建筑所在地的设计地震分组和场地类别确定。本规范的设计地震其分为三组,其特征周期应按本规范第5章的有关规定采用。对II类场地,第一组第二组和第三组的设计特征周期,应分别按0.35S和0.40S和0.45S采用。注:本规范一般把“设计特征周期”简称为“特征周期”。3.2.4我国主要城镇(县级及县级以上城镇)中心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和所属的设计地震分组,可按本规范附录A采用。此条说的不严谨,如在乡村或乡镇建设呢?3.3 场地和地基3.3.1选择建筑场地时,应根据工程需要和地震活动情况,工程地质和地震地质的有关资料,对抗震有利、一般、不利和危险地段做出综合评价。对不利地段,应
18、提出避开要求;当无法避开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危险地段,严禁建造甲、乙类的建筑,不应建造丙类的建筑。此条就是概念设计的选址。场地的判别应是地勘的事,有些场地也应评价滑坡和泥石流。但在设计和审查时应分析判别是否正确,再确定是否可建及对不利地段上的建筑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对严禁和不应建筑的地段要明确提出。一般工程不会遇到不利和危险地段,在山区等一些地区可能就会出现。3.3.2建筑场地为I类时,对甲、乙类的建筑应允许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对丙类的建筑应允许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降低一般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仍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19、I类建筑场地最低为密实的碎石土及破碎的岩石,s500,覆盖层厚度为零米,目前在我省基本没有,而大部分又为6度区,7度区的绥化不可能出现I类区的建筑场地。3.3.3建筑场地为III、IV类时,对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0.30g的地区,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宜分别按抗震设防烈度8度(0.20g)和9度(0.40g)时各抗震设防类别类建筑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我省无0.15g和0.3g的地区,此条与我省无关。3.3.4地基和基础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同一结构单元的基础不宜设置在性质截然不同的地基上。2、同一结构单元不宜部分采用天然地基部位采用桩基;当采用不同基础类型或基础埋深显著不同时,
20、应根据地震时两部分地基基础的沉降差异,在基础、上部结构的相关部位采取相应措施。3、地基为软弱黏性土、液化土、新近填土或严重不均匀土时,应根据地震时地基不均匀沉降和其他不利影响,采取相应措施。对同一结构单元不宜部分采用天然地基部分采用桩基的要求,一般情况执行没有困难。在高层建筑中,当主楼和裙房不分缝的情况下难以满足时,需仔细分析不同地基地震下变形的差异及上部结构各部分地震反应差异的影响,采取相应措施。1、性质截然不同的地基:土层的剪切波速相差太大(或承载力相差太大)。2、指地震的产生的沉降和液化。3.3.5山区建筑的场地和地基基础应符合下列要求:1、山区建筑场地勘察应有边坡稳定性评价和防治方案建
21、议;应根据地质、地形条件和使用要求,因地制宜设置符合抗震设防要求的边坡工程;边坡应避免深挖高填,坡高大且稳定性差的边坡应采用后仰放坡或分阶放坡。2、边坡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的要求;其稳定性验算时,有关摩擦角应按设防烈度的高低相应修正。3、边坡附近的建筑基础应进行抗震稳定性设计。建筑基础与土质、强风化岩质边坡的边缘应留有足够的距离,其值应根据设防烈度的高低确定,并采取措施避免地震时地基基础破坏。1、有关山区建筑距边坡边缘的距离,参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4.1条第5.4.2条计算时,其边坡边角需按地震烈度的高低修正-减去地震角,滑动
22、力矩需计入水平地震和竖向地震产生的效应。2、挡土结构抗震设计稳定验算时有关摩擦角的修正,指地震主动土压力按库伦理论计算时;土的重度除以地震角的余弦,填土的内摩擦角减去地震角,土对墙背的摩擦角增加地震角。地震角的范围取1.5o10o,取决于地下水位以上和以下,以及设防烈度的高低。可参见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第4.2.9条。3.4 建筑形体及其构件布置的规则性 建筑设计和建筑结构的规则性3.4.1建筑设计应根据符合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明确建筑形体的规则性。不规则的建筑方案应按规定采取加强措施;特别不规则的建筑方案应进行专门研究和论证,采取特别的加强措施;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建筑方案
23、不应采用。注:形体指建筑平面形状和立面、竖向剖面的变化。合理的建筑形体和布置在抗震设计中是头等重要的。提倡平、立面简单对称。因为震害表明,简单、对称的建筑在地震时较不容易破坏。而且道理也很清楚,简单,对称的结构容易估计其地震时的反应,容易采取抗震构造措施和进行细部处理。“规则”包含了对建筑的平立面外形尺寸,抗侧力构件布置、质量分布,直至承载力分布等诸多因素的综合要求。“规则”的具体界限,随着结构类型的不同而异,需要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互相配合,才能设计出抗震性能良好的建筑。本条主要对建筑师设计的建筑方案的规则性提出了强制性要求。在2008年局部修订时,为提高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的协调性,明确规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旧 建筑 抗震 设计规范 对比 解读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w****g】。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w****g】,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