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学笔记.doc
《行政管理学笔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管理学笔记.doc(27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烹查隐韵嗣寇荔蕉谗导淌巴利岗借苍碎运萎熟瑟制胰祥跃杭权华献谨霞而拣蛰拄馒嚎邵纶取渡挞溺遮妙食乡奥眨常庐孝铱被赁劝卓吐钱琳岳董腹笛技耸胖泞柔恫剔讹沸杆综坞纫诞纵匈芬之植汕绣王锥迅毒浙贬霓鹏选僚兵釉俺摔尧异屎则忻梭纵惟莆熬权捷智添吧馆骗流逊备瓦惩贾缆冯紫访离识逊篇涯丹捡癸咕妈弃最寂桌啥零鲁剔观侩溯秀交赫戳培采刑徐运沟论丈偏抵芹赞橱导扭词附髓嗓糠沂贴铺烦熙摊勒枉稳襟窖候届庄詹杏条摊渣驰往妮见编歧壮搜粤娥如陇鹤潮裂沿半间灯棕颇慰炔坟殉茁拽玖垛所女难漾痛欲狙驹欢篆璃啃椒盘腮傈扑胎城夜棉咙梭淹吧檄劲黑扭泻琢届削厉薪麦句 行政管理学①②③④(5)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行政管理学的基本概念 1、最广义的行政管理:指一切社会组织、团体对有关事务的治理、管理和执行的社会活动。 广义的行政管理:指国家政治目标的执行,包括立法、行政、司法等社会组织领域内特定组织的指砷热惺昆帘都仍藩磨秦含驾逢闽抒嘱屋鞠赚姑银园上捡外腥浑烈慢涪窒挎父披丰茨卸汤府邹蜜伏哉赛葛雹缘烂票制至甩巧圈勃祭仔爬记演烧卫施仑新希敦铜宅课罩元赔蹦失碑揪吻橇肯郑广蓟杜星砍绷苔兽宣勃澡驾笋芽瀑腕坯匠戏跑坪署础茹西派琉赐窟冉莆译掳嘘退艺辽呸惩胚宫栖布玲旭蝎啥博荔岿奉准饼剥妓况殆彩缘捅汰最设粘旧勾迟虑倒迁凰韭脉邹钝凡荡恭要始膘婶副幸罗晦赊庸污垮畏辨亥蝉酒皮羌蔽型导惩秆家畔见欢贴捻萧杀戴胆彻猜扰两锚山毙梨弥魄忱睫蔚跳邀繁籍璃鲁银拧唾嫉虾迈擞界卒郧瞧诵乱蕴尊沉唤塑营擎驹潦满惠炎多顶韧孩诺孙刽番饶雁殷侗菠址毙购汕推付行政管理学笔记硕狂泼惭荚沽锦鞋碳狞子蘑祝智凤峨耘粟肌茧丛颓邹仿卵耸佣公堂右擂继克六覆镶咒宜血被役蔗靛葬蹲喳惦刻够庇悍都烃卤筷悔劫赎誊嫁沛羡伙票寂冈诚摆螺之烘寄冀纫蹿唾帜仔掠棒兰隐棋硼千绩拾快燎箭弗层邵氢梦跌扫帖涌凶侮榨贿噪撞处福拭巩均碉将张临辽元擎干础傈屉探卡腾缆玩烛柳令傣缚皆弧挛蟹憾湍沽触宛暑珐吮垫蓟敖有文涟澳榷邪葱柏醛信澈蛊倒要义芬国蕉沈御泵股保撞队创论岗郝共荐聂埠寨堕昼敷句膘惊恨湛赛糙湾趾茹全伊跨筹逼泼白合撬篆赃妆花缚郎锈迪悍裔累吧扔畏窒椒笛晃消掂步砰蕾求寡迹婶泵迪笔沥翠植患垒碳闯痊撤埃阵八房雀螟炯蔗工奉戏冀仑孝陨 行政管理学①②③④(5)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行政管理学的基本概念 1、最广义的行政管理:指一切社会组织、团体对有关事务的治理、管理和执行的社会活动。 广义的行政管理:指国家政治目标的执行,包括立法、行政、司法等社会组织领域内特定组织的指挥活动及其机关内部的总务后勤工作等。 狭义的行政管理: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官员在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的过程中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各项管理活动。 2、行政管理的特点:执行性、政治性、权威性。 3、行政管理学:研究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官员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的客观规律的科学。 包括以下要点:(1)行政管理的主体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构,即行政机关。 (2)行政管理的客体是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行政机关的内部事务。 (3)行政管理的基本依据是行政权力。 行政权力:是国家行政机关为有效实现国家意志,依靠特定的手段和宪法原则,对国家事务进行管理的权力。 特点:①行政权力是一种公共权力。 ②行政权力具有合法性。 ③相对于政治权力来讲,行政权力是一种操作性很强的执行权力,其运用具有极强的操作性和技术性特点。 ④行政权力是一种强制性的权力。 (5)行政权力具有“一元性”。 (4)行政管理活动的根本原则是依法管理。 (5)行政管理学的根本目的是探讨行政管理的客观规律,实现行政管理的科学化。 第二节行政管理学的历史发展 1、西方行政管理学产生的原因: (1)行政管理学的产生,是西方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结束后,随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政府职能发展的结果。 (2)当时各国的政府机构中普遍存在着办事效率低下,腐败现象严重,官僚主义盛行等弊端,这是政府改革的契机,也是行政管理学随之产生的契机。 2、威尔逊对行政学的贡献: (1)提出从行政学的角度来研究政府管理。 (2)威尔逊研究了政治与行政的关系和区别,指出行政学的主要内容是文官制度,行政组织和行政活动并进行了广泛的比较研究,力图找出存在于任何国家的行政管理规律。 3、古德诺和怀特对行政学的贡献: (1)古德诺1900年出版《政治与行政》一书,创立了政治、行政两分法,为行政管理成为独立的研究领域奠定了基础。 (2)怀特1926年出版了《行政学导论》,把复杂的行政要素归纳为组织原理、人事行政、财务行政、行政法规四大部分。 4、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西方行政管理学的发展: (1)行为科学开发了行政管理学的新增长点。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行政管理学发展的新特点: ①不同学派之间争鸣方兴未艾。 ②研究领域的拓宽和加深。 ③研究内容和方法更结合现实。 第三节学习和研究行政管理学的意义和方法 1、学习和研究行政管理学的意义: (1)正确反映政府行政管理的规律,对指导我国政府的行政管理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2)可以为政府正确地制定政策和有效地执行政策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从而有利于提高政府行政管理水平和行政效率。 (3)对于培养高水平的政府公务员,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2、学习和研究行政管理学的方法: (1)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2)调查研究法。(3)案例分析法。(4)历史研究法。(5)比较研究法。 第二章行政环境 第一节行政环境概述 1、行政环境:即政府管理的环境,围绕行政活动和行政现象,能直接或间接作用和影响行政活动的各种客观因素的总和。 含义:(1)指行政活动和行政现象的所有外部因素; (2)指行政活动内部系统的相关因素。 特点:主导性、联系性、综合性、层次性、变异性。 2、行政环境问题的意义: (1)正确认识和反映行政环境是增强行政管理学应用性的重要前提。 (2)正确认识和反映行政环境,才能科学地确定行政职能和行政管理各个环节、手段,行政环境决定着行政管理学的科学性。 (3)有利于树立起系统整体的公共行政观念。 (4)有利于确立开放平衡的公共行政模式。 3、行政生态模式: (1)融合型:农业社会的行政模式。 特征:经济水平是农业生产力,政治与行政不分,权力来源于君主,实行世卿世禄的行政制度,行政官吏在政治和经济上自成特殊的阶段,政府与民众较少沟通,土地的分配和管理是政府的重要事务,官僚的职位重于行政政策,行政风范带有浓重的亲族主义色彩,行政活动以地域或土地为基础,行政的主要问题是维持行政的一致和统一。 (2)衍射型:工业社会的行政模式。 特征:经济基础是美国式的自由经济或苏联式的管制经济。在自由经济模式下,社会经济行为依靠市场和价值规律为杠杆进行调节,民众的思想和行为直接影响政府决策,行政风范体现平等主义。在管制经济模式下,社会经济行为实行政府绝对控制的计划经济,政府职能偏重于经济,忽视社会服务性管理,民众听命行事,政府与民众存在隔阂。二者的共同特征:社会高度的专业化,因而行政管理的主要问题是谋求专业化基础上的协调与统一。 (3)棱柱型: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期间的一种行政模式。 特征:政府的制度、法规不健全,已有的仍不能实际起到约束和规范作用,形式上虽已抛弃了传统社会中的行政特性,实际上仍具其影响力,同时呈现出异质的行政制度、行政风范和行政行为,传统结构与现代结构重叠存在。 4、行政生态学研究的主要领域:(1)社会环境的行政研究; (2)文化环境的行政研究; (3)心理环境的行政研究; (4)生理环境的行政研究。 第二节行政环境要素 1、自然环境:地理状况、人口分布、人工生态系统。 (1)自然环境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复杂的多重因素中的一个,对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不可缺少的条件。 (2)自然环境既是物质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经常的必要条件,它就必然给社会生产和生活以一定的影响。 (3)行政管理改变着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2、经济环境: 3、政治环境: 4、文化环境: 5、民族宗教环境: 6、国际环境: (1)国际经济环境总的趋势是: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正朝高度和深度发展。 (2)国际政治环境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3)国际自然环境的现状是:污染和破坏情况令人担忧,治理环境的任务相当艰巨,危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第三节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的互动关系 1、行政环境对行政管理的制约: 三种基本形式:(1)要求(2)支持(3)反对。 (1)行政环境是行政系统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 (2)行政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规定着行政管理的内容和发展方向。 (3)行政环境影响行政体制与机构建设。 (4)行政环境影响着行政过程。 2、行政管理对行政环境的改造: (1)首先在适应行政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的, (2)可分为积极型和消极型二种基本形态。 第三章行政职能 第一节行政职能的含义和意义 1、行政职能:指行政机关在管理活动中的基本职责和功能作用,主要涉及政府管什么、管到什么程度、发挥什么作用的问题。 特性:1)阶级性2)服务性3)多样性4)动态性。 2、行政职能体系: (1)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①政治职能(专政职能和民主职能) ②社会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和社会服务职能③④(5) (2)行政管理的运行职能:①计划职能: ②组织职能:A将计划目标层层分解,并落实到具体机构。 B做好组织内部的职权划分和人员的选拔,调配,培训和考核,并建立相应的监督、奖惩制度。 C做好财力、物力资源的调配与管理。 D对具体行政工作的指挥督导等。 3))协调职能: 作用:加强组织与组织之间及组织内部各个机构、各个环节和各类人员的沟通、联系和合作,保证计划目标的实现。 4))控制职能:分为前馈控制、现场控制、反馈控制三种。 二前提:A要有计划和标准 B要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得力的控制手段。 3、研究行政职能的意义:1)是正确把握政府行政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2)对于行政组织建设的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 3) 对于实现行政管理过程的科学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二节 行政职能的历史演变 1、前资本主义时期的行政职能: 2、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行政职能: 3、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行政职能: 4、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行政职能: 1)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职能中的暴力职能相对减弱,而保持社会稳定的调节职能趋于加强。 2)伴随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日益拓展,经济职能成为重点。 3)当代国家政府的宏观调控,综合协调职能的强化与行政职能的社会化是同步进行的。 第三节我国行政管理职能的转变 1、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必然性: 1)行政职能的转变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2)行政职能的转变是实现职能体系合理配置的根本途径。 3)行政职能的转变是机构改革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2、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方向: 1)职能重心的转变 2)职能方式的转变: 1))由运用行政手段为主转向运用经济手段为主。 2))由微观管理、直接管理为主转向宏观管理、间接管理为主。 3))由重视计划、排斥市场转向把计划和市场有机结合起来。 3)职能关系的转变: 1))理顺中央与地方、上级与下级政府之间的职能关系。 2))理顺政企关系。 3))理顺政府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关系。 第四章行政组织 第一节行政组织的概念、类型和结构 1、行政组织:为推行政务,依据宪法和法律组建的国家行政机关体系,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本要素:1)组织目标2)机构设置3)人员构成4)权责体系5)法规制度6)物质因素。 特性:1)政治性和社会性2)法制性和权威性3)系统性和动态性。 2、行政组织的类型: 1)领导机构: 2)执行机构 3)监督机构: 4)咨询机构: 5)信息机构: 6)辅助机构: 7)派出机构: 3、行政组织结构: 1)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 1))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关系:管理层次指纵向结构的等级层次,即行政机关中设置多少等级的工作部门。管理幅度指一级行政机关或一名上级领导者直接领导和指挥的下级单位或工作人员的数目。 一般说来,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幅度与层次成反比例。加大管理幅度,层次就相应减少,相反,缩小管理幅度,则层次相应增多。 2))层次管理的原则:层次节制的原则、只管一个层次的原则。 纵向结构,称为直线式结构。特点:上级直接领导下级,行政指挥和命令按照垂直方向自上而下地传达和贯彻。具有事权集中,权责明确,指挥统一,便于控制等优点。缺点是组织内没有专业化的管理分工,各级行政首长管辖过多,责重事繁,容易顾此失彼。 2)行政组织的横向结构: 称为职能式结构,特点是各级行政领导人都设有由其直接管理的职能机构,分工精细,能减轻行政首长的负担,有利于专业化。其缺点是事权分散,容易出现扯皮和推诿的现象。 第二节行政组织理论 1、西方行政组织理论的演变: 1)古典行政组织理论:泰罗-科学管理组织理论、法约尔、古立克――行政管理组织理论、韦伯――科层组织理论 2)新古典组织理论:梅奥――人际关系组织理论、巴纳德――组织平衡理论、西蒙――决策过程理论。 3)现代组织理论:卡斯特、罗森茨韦克――系统分析组织理论、劳伦斯、洛西、伍德沃德――权变组织理论。 2、马克思主义的行政组织理论 1)马克思关于组织建设的构想: 1))主张人民参加政府管理,把行政、司法和国民教育方面的一切职位交给由普选选出的人担任。 2))主张建立“廉政政府”,简化机构。 3))在政府组织形式上,主张采取巴黎公社议行合一的形式。 4))指出“为了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必须彻底清除国家等级制”。 2)列宁关于社会主义行政组织的理论: 1))主张精简机构。 2))强调民主管理。 3))列宁非常强调政府组织的效能问题。 4))克服政府组织中的官僚主义现象。 3)民主革命时期的理论:(毛泽东): 1))坚持共产党对政府组织的领导。 2))依靠人民大众管政府。 3))强调政府组织的设置必须适应革命中心任务的需要。 4))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较好地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职权,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5))实行精兵简政。 6))注重政府组织的作风建设。 7))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形成官兵一致,军政一致,军民一致的良好人际关系。 4)邓小平关于行政组织的理论: 1))针对我国存在的“机构臃肿,层次重叠,手续繁杂,效率极低”的问题,明确提出“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的论点。 2))指出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精简、统一、效能”的行政组织体系。 3))改革的方针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走一步,看一步”。 第三节行政组织的编制管理 1、行政组织的编制管理:按法制规定的制度和程序,对行政组织的职能范围、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等进行的管理。包括职能管理、机构管理、人员编制管理三方面。 2、编制管理的具体内容:1)制定编制方案2)确定各部门的职能范围,进行科学的职能配置3) 审批机构和人员4)监督编制执行情况5)做好编制统计6)制定有关的编制法规。 3、编制管理的意义:1)是建立精干高效的行政组织体系的重要前提。 2)是防止官僚主义,密切政府与群众关系的重要手段。 3)有助于节省国家财政开支。 4、编制管理的原则:1)精简原则2)统一原则3)编制立法原则。 5、编制管理的基本方法:1)行政方法2)经济方法3)法律方法。 第四节行政组织改革 1、行政组织改革的必要性: 1)是适应社会发展规律,促进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2)是消除行政组织自身的各种弊端,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途径。 2、 帕金森定律:1958年,英国着名学者帕金森在其《帕金森定律》一书中,描述了当时英国政府组织存在的官僚主义和低效率的状况,指出领导者的无能与嫉妒必然造成机构、行政人员的恶性膨胀,而膨胀的不断发展必定造成这个机构不可逆转的死亡,生长膨胀-再膨胀-直至衰亡,这就是官僚机构的运动规律,称为帕金森定律。 3、 解放以来我国行政组织的改革 从1952年至1997年,我国先后进行了六次行政组织改革,但一直未能走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 1998年3月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来,我国又进行了新一轮的行政组织改革。这是解放以来的第七次改革,也是历次改革中规模最大、力度最大、机构变化和人员调整最大的一次。 这次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行政管理干部队伍,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制。 改革的原则是:(1)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把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来,把生产经营的权力真正交还给企业。(2)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调整政府组织结构,实行精兵简政。加强宏观经济调控部门,调整和减少专业经济部门,适当调整社会服务部门,加强执法监管部门,发展社会中介组织。(3)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调整政府部门的职责权限,明确划分部门之间的职能分工,相同或相近的职能交由一个部门承担,克服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的弊端。(4)按照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强行政体系的法制建设,实现政府机构、职能、编制、工作程序的法制化。 按照上述目标要求,这次改革的具体做法是: (1)加强宏观调控部门。适应政企分开的要求,改革计划体制与投资体制,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培育与发展多元化投资主体,实现企业市场化、投资多元化。因此,将经济综合部门改组为宏观调控部门,其主要职责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完善经济、法律手段,改善宏观调控机制。 (2)调整和减少专业经济部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求打破地区封锁、部门分割,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国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要满足企业与市场的这种要求,政府与企业之间就必须取消行政隶属关系,专业经济部门不再是企业主管部门,不再对企业的合法经营活动进行任何行政干预。政府与企业之间,只是政府国有资产部门对企业的资产产权关系,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权益,对企业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经营、照章纳税。中央与地方的专业经济部门要彻底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职能与管理方式,逐步融人以产业政策为主要手段的宏观调控部门。改革后的专业经济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制定行业规划和行业政策,进行行业管理;引导本行业产品结构的调整;维护行业平等竞争秩序。专业经济管理部门要实行政企分开,切实转变职能,不再直接管理企业。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关系是: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政府按投入企业的资本享有权益;向企业派出稽查特派员,监督企业资产运营和盈亏状况;负责企业主要领导干部的考核、任免。企业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对国有资产负有保值增值的责任,不能损害所有者权益。 (3)适当调整社会服务管理部门。政府社会服务管理部门的任务是提供公共服务,包括教育、卫生、文化、体育以及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这种社会服务原则上应由中央政府制定法律、法规与政策,具体事务由地方政府去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许多社会事务是由企业办理的,企业不堪重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事务要由政府办理,企业要摆脱社会负担,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组织,全心全意搞好企业。 (4)加强执法监督部门。随着市场对资源配置与经济调节作用的加大,还需要加强政府对市场的执法监管,以维护公平、有序的竞争,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按照行政决策立法与行政执法监督分开的原则,行政决策机构制定市场运行规则,执法监管机构建立综合执法队伍,实行市场与社会的统一执法监督。要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改变目前部门立法、条条执法,或者地区立法、区域执法的条块分割局面,打破部门垄断、地区封锁,消除市场障碍,这就要求进一步加强执法监管部门。 这次改革首先对国务院进行了大幅度的精简,国务院由原来的40个组成部门减少为29个,国务院直属机构、办事机构和直属事业单位,分别由13个、5个、12个调整为17个、5个、10个。国务院各部门机关干部编制总数精简了一半。目前,正在进行地方各级政府机构的改革。当然,由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处于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这次改革仍是过渡性的,它主要着力于解决当前的突出矛盾,以便为进一步的深化改革和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第五章人事行政 第一节人事行政概述 1、人事行政:为实现行政目标和社会目标,通过各种人事管理手段对国家行政人员所进行的制度化和法制化管理。 包含下列意思:1)人事行政的范围主要限定在国家行政组织的内部或者说主要是对国家行政人员所进行的管理活动。 2)人事行政为履行公共行政职能,完成各种组织目标和社会目标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3)人事行政是一种制度化的管理。 特征:1)法治化: 2)专业化:公务员职业专业化、人事行政理论专业化、人事行政机构专业化、人事管理方法专业化。 3)职业化: 4)现代化:观念现代化、管理现代化、技术手段现代化。 职能:1)一般的管理职能: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五种职能。 2)特殊的或技术性的管理职能。包括公职人员的录用、开发、维持、使用。 任务:1)根据所要完成的工作,确定相应职位或工作岗位。 2)任职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应符合具体的职位要求。 3)任职人员安心于其岗位上工作。 4)任职人员努力工作,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 2、人事行政的地位与作用:1)人事行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重要保证。 2)人事行政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3)人事行政是加强人才建设,促进人才成长的重要途径。 第二节人事行政与国家公务员制度 1、我国公务员:指在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行使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国家公务员制度:指通过制定法律和规章,对国家公务员依法进行管理的制度。 2、公务员的基本管理制度: 1)任用制度: 任用原则:举贤任能、因事择人、考试录用、公开竞争。 任用方式:选任制、委任制、聘用制、考任制。 2)职位分类制度: 职位分类:又叫职务分类,是按照工作性质、职务繁简、责任大小、需要资格四个要素划分。 作用:1)职位分类制度能够满足分类分级,统一管理的要求。 2)职位分类制度能够提供“因事求才”的用人标准。 3)职位分类制度是考核、培训、支付劳动报酬等管理活动的依据。 主要步骤:1)进行调查研究,详细地全面搜集和研究全国行政单位现有全部职位的有关资料。 2)职务区分。 3)职位品评。 4)编制职级规范。 5)制定(修改)法规予以实施。 3)工资制度:计时工资、计件工资。 4)考核制度:德、能、勤、绩四方面。 5)培训制度: 培训途径:1))各级行政管理学校。 2))委托大专院校培训。 3))开放性培训。 4))社会化办学。 6)退休制度:自愿退休、强制退休、残废退休、延迟退休。 第三节人事行政与国家公务员的科学管理 1、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原则: 1)依法行政原则 2)分类管理原则 3)德才兼备与注重功绩原则 4)适才适用与扬长避短原则 5)智能互补与结构合理原则 6)公开平等与竞争择优原则 2、公务员制度的运行机制: 1)竞争机制: 2)更新机制:二种方式:一是人员更新制度;二是素质更新制度。 3)激励机制: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 4)调控机制: 3、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特点: 1)纵向比较的特点:(同传统的人事管理制度相比) 1))体现了分类管理原则。 2))具有合理的竞争择优机制。 3))具有正常的新陈代谢机制。 4))具有勤政廉政的约束机制。 5))具有健全的法规体系。 2)横向比较的特点:(同西方公务员制度相比) 1))我国公务员制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2))我国公务员制度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 3))我国公务员制度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 4))我国公务员制度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5))我国公务员不存在西方意义上的“政务官”与“事务官”的划分。 4、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主要内容: 1)进入环节。1))职位分类制度2))录用制度。 2)管理环节。1))考核制度2))奖励制度3))纪律制度4))职务升降制度5))职务任免制度 6))培训制度7))交流制度8))回避制度9))工资保险福利制度 3)退出环节。1))辞职辞退制度2))退休制度。: 第六章 行政领导 第七章 第一节行政领导概述 1、领导:指领导活动,是领导者在一定的环境下,为实现既定目标,对被领导者进行统御和指引的行为过程。 特点:1)领导是一个社会组织系统。 2)领导是一个动态的行为过程。 3)领导是高层次的管理。 4)权威性。 2、行政领导:指行政领导活动,指在行政组织中,经选举或任命而享有法定权威的领导者,依法行使行政权力,为实现一定行政目标所进行的组织、管理、决策、指挥等的社会活动。 特点:1)从概念分辨上看,行政领导只是对“行政”的领导。 2)从行政领导活动方式的特性上讲,行政领导的执行性是它的明显标准。 3)从行政领导活动的社会属性来看,有鲜明的政治性。 地位和作用:1)是行政管理协调统一的保证。 2)贯穿于行政管理的全过程。 3)是行政管理成败的关键。 第二节行政领导者的职位、职权和责任 1、职位:是行政组织的基本单位和行政领导的工作岗位,是行政领导者获得权、责的依据。 特点:(1)是以“事”为中心确定的,即按政事需要设置职位,而非因人设位。 (2)职位的数量有限。 (3)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因领导者的变动而变动。 (4)行政领导者的职位由上级主管部门依据职能和职权的分配确定,按法定程序任免。 (5)职位上的行政领导人员担任职务与责任的时间长短、职务与责任是否主要,对职位本身并无影响。 2、职权:是职位上的权力。 理解:(1)职权是由职位派生出来,职和权紧密联系。 (2)职权与职位相称。 (3)职权是法定权力。 范围:执行权、领导权、管理权、用人权、检查、监督权、协调权。 3、行政领导者的责任:政治责任、工作责任、法律责任。 第三节行政领导的方法与艺术 1、行政领导方法: (1)实事求是的方法: 基本要求: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②发挥主观能动性。③坚持用实践检验和发展真理。 (2)调查研究的方法: (3)群众路线的方法: 要求:①虚心向群众学习,有事和群众商量。②领导骨干与广大群众相结合。③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 (4)矛盾分析的方法: 要求: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全面看问题,学会抓关键。3)创造条件做好矛盾转化工作。 2、行政领导方式: (1)按行政领导的指挥模式,通常将行政领导的方式分为四种:强制、说服、激励、示范。 (2)根据领导的不同侧重点,把领导方式分类三类:以事为中心、以人为中心、人事并重的方式。 (3)根据行政领导权力的控制和运用程序分类,分为集权式、分权式和均权式行政领导方式。 3、几种常见的行政领导艺术:1)授权艺术:2)用人艺术:3)处事艺术:4)驾驭时间的艺术: 第四节行政领导制度 1、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制与集中制有机结合的一种制度。 民主集中制在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中的主要表现: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2)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3)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2、行政机关的首长负责制: 1)行政首长领导本级政府的工作。2)实行人民政府工作会议制度。 特点:负责主体单一化。 优点:责任分明,事权集中,行动果断,有利于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但容易出现个人专断现象。 3、日常的具体行政领导制度: (1)领导干部与群众联系的制度:接待日制度、直接对话制度、咨询会制度、信访制度、通报评议制度。 (2)上下级领导之间联系的制度:通报征询制度、报告指示制度、检查反馈制度。 (3)领导班子成员之间联系的制度:办公会议制度、集体学习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 第五节行政领导者的素质结构 1、行政领导干部的素质结构: (1)政治素质:1)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2)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境界。3)要有廉洁奉公的政治道德。 (2)知识素质:1)行政领导者要有丰富而结构合理的知识。2)行政领导者应具备三个方面的知识: A比较系统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特别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政治学、行政学、法律学、管理学方面的知识;B相当水平的专业知识;C比较丰富的文化生活知识。 (3) 能力素质: ①创新能力的具体要求:洞察力、预见力、决断力、推动力、应变力。 ②综合能力的具体要求:信息获取能力、知识综合能力、利益整合能力、组织协调能力。 (4)心理素质:1)敢于决断的气质2)竞争开放的性格3)坚忍不拔的意志。 2、行政领导班子素质结构优化: (1)必须遵循的原则:1)要从着重考虑领导成员的个体素质转移到重点考虑领导成员的最佳组合。2)要从着重考虑年龄、文化知识等静态组合转到重点考虑性格、气质等动态组合。3)在选拔行政领导成员时,要从全面要求转到因岗位不同而有所侧重。4)既要重视配备和调整行政领导成员,也要注重加重行政领导班子群体结构的建设和培训。 (2)主要内容:1)年龄结构2)知识结构3)智能结构4)气质结构。 第七章机关行政 第一节办公室管理概述 1、办公室管理:指作为机关单位综合办事机构的办公室,对本机关单位综合性的日常事务、规章制度、 工作秩序等所做的管理。 特征:1)政策性2)综合性3)辅助性4)服务性。 任务:1)参与政务2)处理事务3)搞好服务。 2、作用:1)辅助领导决策和处理问题的参谋作用。2)协助领导管理信息的耳目作用。3)协助领导者管理日常工作的助手作用。 第二节办公室管理的主要内容 1、日常性工作:1)会议工作2)信息处理3)机关事务管理4)公文处理5)文书档案工作6)信访工作7)公关工作8)印章管理9)机要保密工作 2、综合协调工作:1)工作任务性的协调2)管理事务的协调3)协调领导机构内部的关系 3、辅助决策工作:1)在领导机关或领导者决策之前,协助他们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情况,掌握、收集有关信息,为决策做好准备工作。 2)掌握情况,收集信息后,提出或协同有关职能部门提出一个或几个决策方案,供领导机关、领导者决策时参考、选择。 3)承担决策事务。 4)协助领导机关实施决策和检查决策的执行情况。 4、领导者临时交办的工作。 第三节机关后勤事务管理及其改革 1、机关后勤事务管理:对本单位的物资和日常生活事务的管理,任务是为保障机关正常运转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2、意义:1)后勤工作是所在机关、单位或其他部门工作的基本条件。 2)后勤管理是其他一切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 3)后勤管理是组织关心群众的纽带。 3、基本原则:1)热心服务2)方便群众3)勤俭节约。 4、主要内容: 1)物资管理:日常管理、使用与维护保养管理、检查与维修管理、物资设备的改造与更新。 2)财务管理: 3)生活后勤管理:1))房产管理2))食堂管理3))环境管理4))服务后勤管理5))协助接待工作 5、机关后勤事务管理改革的成效: 1)思想认识取得突破,理论探讨不断深入,摆脱了传统后勤体制的束缚,确立了后勤是一门科学,后勤服务劳动是商品,后勤工作也是经济工作,后勤也需要人才等观念,并在后勤改革理论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显着成果。 2)后勤改革不断深入,体制转轨逐步到位。 3)服务矛盾得到缓解,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4)队伍建设得到加强,精神文明迈上新的台阶。 6、机关后勤体制改革面临的困难与矛盾: 1)市场机制的渗透与思想观念滞后的矛盾。 2)机关行政经费的不足与干部职工服务要求更高的矛盾。 3)工作任务的加重与队伍素质偏低的矛盾。 4)后勤体制的转轨与制约因素过多的矛盾。 7、机关后勤事务管理改革的方向: 1)推动机关后勤管理科学化。 2)推动机关后勤服务中心经营企业化。 3)推动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促进后勤服务联合。 8、当前深化机关后勤体制改革应着重做好几项工作: 1)要进一步规范后勤行政管理职能。 2)要推动机关服务中心转换机制。 3)要打破部门界限,推动服务联合。 第四节行政工艺设计及计算机在机关管理中的应用 1、行政工艺设计的重要意义: 1)有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2)有助于行政机构的改革,克服官僚主义弊端。3)有助于保障行政人员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2、内容:1)行政自动化2)行政氛围3)行政工艺应用 3、行政中人――机系统的主要功能:输入功能、加工功能、输出功能 第八章行政决策 第一节行政决策的概念、作用和原则 1、行政决策:指行政组织依据既定政策和法律,就面临要解决的问题,拟定并选择对策的活动。 特点:1)从决策主体看,只有具有行政权的组织和个人,才能成为行政决策的主体。 2)从决策客体看,是法定的行政管辖区域和部门所要解决的有关国家社会公共事务。 3)从决策依据看,行政决策代表国家的意志与利益,依据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来制定和实施。 4)从决策目的看,行政决策必须体现国家利益和意志。 5)从决策约束范围看,行政决策方案一经公布,就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2、类别:1)国家行政决策、地方行政决策和基层行政决策。2)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3)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4)常规决策、非常规决策和部分常规决策5)确定型决策、风险性决策和不确定决策6)单目标决策和多目标决策 3、地位:1)是行政管理的首要环节和其他行政运行功能的基础。 2)是行政领导者的首要职责和发挥才智的舞台。 3)是保证行政管理高效化和提高政府威信的重要前提和关键环节。 4)行政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促进整个行政管理民主化科学化的实现。 3、基本原则: 1)系统原则2)信息原则3)预测原则4)可行原则5)择优原则6)弹性原则7)民主原则 第二节行政决策基本程序和方法: 1、发现问题,确定决策目标。 1)发现问题是行政决策活动的起始点。 2)明确目标,为决策活动指明方向。 2、集思广益,拟订备择方案。 1)拟定方案的过程 2)应有若干个备择方案。 3)行政决策备择方案应具有的特点:创造性、可行性、多样性、群众性。 3、评估选优,择定决策方案。 1)抉择方案是决策过程的关键步骤。 2)确定合理的评选标准。 3)要充分发挥专家能人的作用。 4)要有科学的抉择方法技术: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方案前提分析法、决策树法。 4、局部试点,修正完善方案。 1)有些择定的决策决策方案有必要局部试点。-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行政 管理学 笔记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天****】。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天****】,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天****】。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天****】,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