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整理培训课件.docx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整理培训课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整理培训课件.docx(111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此文档仅供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归纳根据考试大纲要求总结第一章 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第一节 了解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1、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育,启发教育的来历)2、墨子:“兼爱” “非攻”3、道家:老子和庄子 道德经 “绝圣弃智” “绝仁弃义”4、学记:专谈教育,世界上第一部教育专著 开而弗达则思(启发原则)5、朱熹:1、关于“小学”与“大学”的论述;2、提出“朱子读书法”6、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大学精神就是“囊括大典,网罗众家”7、陶行知:“生活即
2、教育”“学校即社会”;万世师表8、杨贤江:中国第一个马克思教育家;新教育大纲中国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世界上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人是克鲁普斯卡娅9、苏格拉底:问答法,产婆术,美德即知识 他的思想体现在柏拉图的理想国10、亚里斯多德:第一次将心理学引入教育领域11、佩斯泰洛奇:第一次提出教育学心理化12、赫尔巴特:主张把教育学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是教育学独立的标志13、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教育心理学14、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是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萌芽;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泛智教育),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15、卢
3、梭:爱弥儿,开辟现代教育理论的先河16、杜威: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 ;“以儿童为中心”;“从做中学”;民主主义与教育: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17、洛克:提出“白板说”,主张绅士教育18、梅伊曼和拉伊(两伊):反对赫尔巴特的研究方法,提出实验教育学(1879年冯特心理学实验室的建立是心理学的标志)19、泰勒:课程编制模式,目标模式,泰勒模式20、布鲁姆:三维目标即知识、情感、动作技能;知识分为六类: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21、朗格朗:终身教育导论,现代社会需要终身教育1)人凭借某种固定的知识和技能度过一生,这种观念正在迅速地消失,现代社会需要终身教育2)学生的变化需要教师终身学习22
4、、布鲁纳:发现式教学,提出学科结构理论23、赞科夫:教学与发展,三大原则: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24、根舍因:范例教学模式(对数学教育影响很大)课程现代化的三大代表:布鲁纳、赞科夫、根舍因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比较: 传统:夸美纽斯、赫尔巴特、凯洛夫 现代:杜威、克伯屈传统教育的三中心:教师、书本、课堂(班级授课制)现代教育的三中心:学生、直接经验(活动课程)、活动中心(从做中学、探究法)根本分歧:是否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第二节 教育概述;一、教育的含义:1、教务的概念“培养人的活动”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广义的教育: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
5、思想观念的活动就是教育狭义的教育: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即由专职人员和专门的教育机构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进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2、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是“教”的主体;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体;教育影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包括教育内容和手段,教育影响是教育活动的中介三要素的关系:相互独立,相互联系。3、教育形态:根据教育自身形式化程度:前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根据教育依赖以运行的空间特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学校
6、教育: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二、教育的起源说有四种观点1、神话起源说:2、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最明显的错误就是把动物的本能等同于教育,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3、心理起源说:孟禄,把教育看成简单的模仿,没有认识到教育的目的性4、劳动起源说:人的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三、我国教育的发展原始社会教育:(1)没有阶级性(2)传递生产经验(3)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进行古代教育:包括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家宋代以后,四书五经成为学校教育的基本教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四书: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
7、:诗、书、礼、易、春秋近代教育:1862年京师同文馆,由政府设立的第一所新式学堂近代西方教育的特征:1、国家重视教育,建立公共教育体系;2、普及初等义务教育;3、教育普遍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的联系日益加强;4、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现代教育:包括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社会主义学校培养的主要是既能从事脑力劳动,又能从事体力劳动,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现代教育的主要特点有(1)紧密联系社会生产生活(2)走向大众化(3)自然科学知识大大增加(4)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1)终身化(2)全民化(3)民主化(4
8、)多元化(5)技术的现代化四、教育的基本功能依照教育作用的结构,教育功能可分为基本功能和衍生功能。(一)、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1、教育能帮助个体获得基本知识与技能2、教育能帮助个体获取社会文化3、教育能促促使个体养成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习惯4、教育有利于个体社会观念的形成5、教育培养着个体的社会角色(二)、促进个体的个性化功能1、教育促进个体的主体意识和能力的形成与发展2、教育促进个体差异的发展3、教育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及提升(三)、个体的社会化和个性化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1、有机统一、缺一不可2、互为前提、相互促进五、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一)、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
9、育的制约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领导权是判定教育性质的主要标志。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受教育权是判定教育性质的重要标志。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教育可以促进民主3、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教育是一种主体性的实践活动,具有主体自身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并表现出自身的相对独立。(二)、教育与社会生产力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生产力水平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也对教育提出了与生产力相适应的要求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在生产科学知识。(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10、1、教育的文化的影响:教育传递-保存文化;教育传播-交流文化;教育选择-提升文化;教育创造-更新文化2、文化对教育的制约:文化知识制约着教育的内容与水平;文化传统制约着教育的传统与变革3、教育与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四)、教育与人口的关系1、教育对人口的影响有助于控制人口增长有助于提高人口质量有助于改善人口结构2、人口对教育的制约人口增长率对教育的影响人口质量对教育的影响人口结构对教育的影响六、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一)、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1、遗传是人的发展的物质前提2、环境是人的发展的重要外部因素3、教育在人的发展(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4、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内部动力(
11、二)、教育(学校教育)促进人的发展学校教育的环境具有极大的人为性,具有明确的目的,有指定的教育内容与活动计划、有系统的组织和特殊的教育条件,对个体的身心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1、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作出社会性规范2、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作用3、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性和延时性4、有助于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三)、充分利用教育(学校教育)因素促进良好个性的形成1、课堂教学与班集体的影响课堂教学: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系统科学知识的主渠道,也是教师对学生的个体产生影响的主渠道2、师生关系的影响3、同伴关系的影响4、劳动的作用第三 节学制与义务教育一、学制概述1、学制含义:学校教育制度,指一个国家各级各
12、类学校的系统,他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发达国家学制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1)、重视学前教育2)、延长义务教育的年限3)、改革中等教育的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增多,大众化、普及化、且结构多层次,类型多样化5)、普及终生教育思想,发展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泛指人们在一生中各种教育的总和,包括教育体系的各个阶段、各种方式,既有学校教育,又有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既有正规教育,又有非正规教育。二、我国近代学制:从清末开始1902壬寅学制,钦定学堂章程,第一个中央政府制定的全国性学制,未实施1904癸卯学制,第一个被实施的学制1912-19
13、13壬子癸丑学制,民国第一个学制1922壬戌学制,基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三、我国当前学制:解放后: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各级政治学校和政治训练班现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四、义务教育一、概念:指国家采用法律的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予以保障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二、特征:1、公益性;2、统一性;3、义务性三、意义:1、标志着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水平,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2、体现一个国家现代文明的水平,促进现代文明的提高3、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培养公民法律意识第四节 教育目的一、教育目的理论1、概念: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
14、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是学校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是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提出来的,反映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2、意义:决定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对整个和教育活动具有定向作用3、作用:1)导向作用;2)激励作用;3)评价作用。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4、教育目的层次结构:国家的教育目的、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国家的教育目的:国家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5、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受制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二、我国的教育目的我国教育目的的内容:强调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1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1978年,“我国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两个必须)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者”第五节 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一、观察法二、调查法三、历史法:研究过去,认识规律,指导今天四、实验法:五、行动研究法四环节
16、:计划-行动-考察-反思六步骤:预诊-收集资料初步研究-拟订总体计划-制定具体计划-行动-总结评价第二章 中学课程第一节 课程流派与课程开发一、课程概念:始于唐朝广义: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之某一门学科或一类活动二、现代课程的流派及其基本观点(一)、学科中心课程论赫尔巴特、斯宾塞为代表,结构主义课程论,主张以学科的分类为基础,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相应的技能为目标学科中心课程论的优点是:(1)根据学科组织起来的教材,能够教人系统地掌握文化遗产;(2)有条理地学习合乎逻辑组织起来的教材,能充分发展人的智力;(3)把一定的知识、技术的基本要素有组织地
17、传授和教导,符合教育任务的要求;(4)受到悠久传统的支持,大多数教师对此习惯;(5)课程的构成比较简单,易于评价。它的主要缺点是:(1)由于教材注重学科的逻辑系统性,学习时往往偏重记忆而忽视理解;(2)偏重学科知识结果的传授,而忽视获得知识的方法和过程的教学。这样,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因学科较多,对学生来说,难以将学习的知识进行综合与统一;(4)教学方法划一,难以实施区别化教育。(二)、活动中心课程论以杜威为代表,以经验为中心的课程理论,主张学生兴趣、爱好、动机、需要等为价值取向,以学生社会活动为中心来研制课程和组织教学。(三)
18、、社会中心课程论又称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强调社会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张根据社会的需要确定教育目的和课程活动,重视道德教育和社会权威的作用优点:有利于为社会服务,重视各门学科的综合学习,有利于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缺点:片面强调社会需要,忽视制约课程的其它因素,忽视学科的系统性,不利于学生掌握学科的系统知识。夸大了教育的作用。三、影响课程开发的因素1、儿童:必须考虑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儿童的成熟与心理特征直接制约课程开发;儿童的兴趣与需要是课程开发的前提。2、社会:社会制度与政策直接制约着课程目标的制定与课程内容的筛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决定课程内容的选择、教学手段的使用及评估方式的改革;社会结
19、构对课程结构产生影响;文化传统或多或少的制约学校课程。3、学科特征:分科课程是目前世界上最为普遍的课程形态,学科本身的知识体系与逻辑结构是课程开发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第二节 课程类型及其特征一、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从课程的组织方式看,可以将课程分为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1、分科课程:从各门科学中选取最基本的内容,组成各种不能的学科,分学科安排教学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的课程。 分科课程强调各门课程的逻辑体系,教学以各自学科知识为中心分科进行。分科课程的特征: 注重课程内容的逻辑性、系统性、学术性和专业性,有利于组织教学和教学评价,有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知识和技能。注重学科知识
20、的逻辑性,易忽视学生生活实际,学科知识缺乏联系性。2、综合课程:又称统合课程,是指把若干相相邻学科内容加以筛选、充实后按照新的体系合二为一的课程形态。综合课程的优点: 综合课程打破了学科间的界限,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整体认识能力。综合课程减少了课程的门类,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综合课程从生活、社会的实际出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3、活动课程:也叫儿童中心课程或经验课程。是指以儿童活动为中心来组织的教学课程。 活动课程的特征是:重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重视教材的心理组织;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采取综合作业的组织形式。优点是重视儿童的兴趣,学科知识的综合性;缺点是儿童学习的
21、知识不系统。这种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杜威。 4、分科课程与活动课程之间的关系是学校教育中的两种基本的课程类型,相互补充而非相互替代的关系。二、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以课程管理管理制度为依据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1、必修课程:是指同一学年的所有学生必须修习的公共课程,是为保证所有学生的基本学力而开 发的课程。 其主导价值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根本特征在于强制性。2、选修课程:是学生根据自己的人生规划和个人兴趣,自主选择的课程。 其主导价值在于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3、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的关系实质上是“共性发展”与“个性发展”之间的关系;具有等价性,两者具有相同
22、的价值。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从课程开发的主体来分,可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1、国家课程国家课程: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统一课程。 体现国家意志,为未来公民接受基础教育后要达到的共同素质而开发的课程。国家课程的特征:体现国家的意志。具有权威性、多样性和强制性的特点。 2、地方课程地方课程:是在国家规定的各个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内,由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需要而开发的课程。具有地域性、民族性、针对性、适切性、灵活性、探究性、开放性特征3、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的学生的需
23、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遵循科学性、多元化、自主性、适宜性、补充性、适应性、特色性的原则(补充)国家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地方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已往国家课程倍受关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得不到实质性的开发。新课程将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这样既能保证国家的统一的基本要求,又能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不同办学条件和不同办学模式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学 教育 知识 能力 重点 整理 培训 课件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丰****】。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丰****】,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