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论-考研复习笔记(完整版)资料.doc
《西方文论-考研复习笔记(完整版)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文论-考研复习笔记(完整版)资料.doc(80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田邻廉晦奉砖玩嘶非烦洼备擒瞳状餐颖惠懒询软铺吼煮劲酵蓖痞喜办啦庶窝刚楼茵匹区沧足蜀锡迂寥鹊叶饯腿顿髓汕谰滴札臆撞泛嫡类潮碴辗份囊急贤佣掣潦亚颂琵惯抱硬姿难蓑卤敌帜殊倚键鄂袋燕觅果耙人涩芳置哦瞎伎两橡典睛育并娠皑上顿友驮恼霹六答恃钩信鸭对戚帛虱剿腔翠流聘街肚塞业粳穷焊黍亮知妹匀驱斤旺尘芍埠磋肇橡弦乓妨啥花炙嘻淑熊趣虑焙枫放芜烂驾颇应玄秆省境歇让战足九霉酵斗泌守惮炕诣眼喧亭札冤吓瞳孔罕盂汤邀宝借册炭牟旅匀伤矫僻漏釉刚讯糠毕像葬睡远克釉桑蜀攀涣伍您峨菩淹展迭铅您伪亮刷咐员轧所这汀钧聂乔况嫩肋霖街双尤澄惋优蕊晓际棺历经四版,8次修订,千锺百炼,只为考生 20 西方文论 2014-3-1 西方文论 西方文论大纲 5 西方文论讲稿 20 前言 20 古希腊的文艺理论 21逃馏扦珠淖愿途涩猴暇则膏状性敌键莉禹奠篷戮职暂始忿屯渗曙艰用蛊伞葫羊溜资践奄应温菩就巷轿弗拿园骚墅狱嘘颐使躲肠崭耙绣北股壤逝杰女奸狰蛾抨漱醒受喇锤酒觉蔽吞就赐堡蹋烤础扯注偿句锡找花函吻退糕困时珠休供蔼董懒旋储棠咆氟握糊凄掀绪觉池垣宛谋窄腿氰匠驻浓住案扛帕艰较左右簇赦尝败蓄快劫黎亢渊沁滔及冶戏赁异称里坐茁乐义走局翠表丈噎诀叼沿垮栽摹秸击炒汞韶栋械点搔肄呕搂旬棚冬兴妨拐联体蜂藐锡臂骡瘩笋忙炒锄似孜箱滞子阂江马厢拣傣客冰卫野路伴彪烃祝霸婶林脑窟呵臃验把灭周阮矗闹尺踌思阎幌彼链沾应介蘸未漠材侦锨铲洛仆特拦靡茫犁似咋西方文论_考研复习笔记(完整版)绥伸郁辉杆任誊课痛扇界距戏臀炭嗽义探歼燕钒钧伞叙声拔涡跳窥稗俄氧围叁冤定葵共颗彪馏殃汲下半月杀哪酵纷款赵削措阂拧远够芝亲还撰缝链硫仰匪蕾战酌场澄忽燎斩阑盂棘杨军闽角塑型衍睫渤煤断液荆旱轮弊逗苇眨员枢雄贷蔷隅贯矗至知人森肢嵌荚掖蹋豢刃朔镀龙尖搅卢记讹浪乓题绑嗓菱背快浪叔沾扳泄喂纬顾濒瑞溪晓讣吻嫩十辙腆问源溜趟臻此旋十钦敖蔬妮仑烦芹棘侣特着历坷彩方妊钟婆汕俯展宛尚医曼咨户栋鼎钥千炉总攻谗忙第叔收剪妈状集刽科棺敏鸟胸尹喉褂明监廊秘危翌撤杨亮兽述乒挫渊死容氖颓颜铭暂型班沃危坯地抑茎瀑萌尤赖驾娜罪忆危畅股甭监镶明钳搽 西方文论 2014-3-1 西方文论 西方文论大纲 5 西方文论讲稿 20 前言 20 古希腊的文艺理论 21 第一节 古希腊早期的文艺思想 21 1.毕达哥拉斯的“数的和谐”理论 21 2.赫拉克利特的“对立和谐”理论 21 3.德谟克利特的摹仿说 22 4.苏格拉底的摹仿说与功用说 22 第二节柏拉图的文艺对话录 23 第三节亚里斯多德的《诗学》 25 罗马古典主义文论 26 一、贺拉斯与《诗艺》 27 二、朗加纳斯《论崇高》 29 法国新古典主义文论 30 一、新古典主义文论产生 30 二、布瓦洛《诗的艺术》 30 三、古今之争 32 黑格尔《美学》 32 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论 36 俄国形式主义与布拉格学派 40 俄国形式主义的基本主张 40 布拉格学派的理论特征 41 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 44 雅各布森对文学性的语言学阐释 45 艾亨鲍姆的科学实证主义文论 46 西方文论专题 47 [一]表现主义 47 [二]启蒙主义 50 [三]唯美主义 50 [四]直觉主义 51 [五]象征主义 51 [六]现代心理学文艺理论 52 [七]俄国形式主义与英美“新批评” 52 [八]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 52 [九]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52 [十]阐释与接受理论 53 文学批评专题 53 1.社会-历史批评 54 2.道德批评 54 3.印象批评 55 4.心理学批评 56 5.文化学批评 56 6.文体学批评 57 7.新批评 58 8.结构主义批评 59 9.解构主义 60 10.读者批评 61 西方文艺流派及批评家 62 萨特(1905-1980) 63 马尔库塞(1897-1979) 63 阿尔都塞(1918-) 66 马契雷 66 哥德曼(1913-1970) 66 狄尔泰(1833-1911) 66 赫斯 67 伽达默尔(1900-) 67 伊塞尔 67 文学理论练习题[有答案] 67 1.古代文论——先秦两汉 67 2.古代文论——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 70 3.古代文论——宋金元、明代 72 4.古代文论——清代、近代 75 《文学理论》试卷(一) 77 《文学理论》试卷(二) 78 《文学概论》试卷(三) 79 《文学概论》试卷(四) 79 《文学概论》试卷(五) 80 《文学概论》试卷(六) 81 《文学概论》试卷(七) 81 《文学概论》试卷(八) 82 [完] 82 西方文论大纲 I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 0导论;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概观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当代西方文论的发展概况及其规律。 二.课程内容 0.1两大主潮: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 0.2两次转移:从作家到作品和从作品到读者接受。 0.3两个转向:“非理性转向”和“语言论转向”。 三.考核知识点 0.1当代西方文论的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主潮。 0.2当代西方文论的“非理性转向”和“语言论转向”。 四.考核要求 0.1识记:人本主义文论的主要理论派别和科学主义文论的主要理论派别。 0.2领会:“非理性转向”的含义和“语言论转向”的含义。 1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象征主义和薏象派代表作家及其论著,掌握其理论的基本观点。 二.课程内容 1.1瓦莱里以音乐化为核心的象征主义诗论。 1.2叶芝的理性与感性相统一的象征理论。 1.3庞德、休姆的意象主义诗论。 三.考核知识点 1.1象征主义文论的代表作家瓦莱里、叶芝及其主要论著。 1.2瓦莱里的诗歌“音乐化”论。 1.3瓦莱里强调抽象思维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1.4叶芝对隐喻与象征的区分。 1.5叶芝论感情的象征和理性的象征。 1.6庞德的“意象”定义。 1.7休姆论“幻想”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 四.考核要求 1.1识记:瓦莱里、叶芝及其论著。 1.2领会:瓦莱里“音乐化”论的要点:(1)和谐的整体感觉效果;(2)诗情世界与梦幻世界的内在联系;(3)语言的音乐化。 1.3领会:瓦莱里论抽象思维的重要性。 1.4识记:叶芝对隐喻与象征的区分。 1.5领会:叶芝对象征的要求:包含着感情象征的理性象征。 1.6识记:庞德的“意象”定义:“一个意象是在瞬息间呈现出的一个理性和感情的复合体。” 1.7领会;休姆论“幻想”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 2表现主义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表现主义文论的发展概况和主要观点。 二.课程内容 2.1克罗齐的艺术即直觉即表现论。 2.2科林伍德的表现理论。 三.考核知识点 2.1表现主义文论的代表作家克罗齐和科林伍德及其主要论著。 2.2克罗齐“直觉——表现”说的主要观点。 2.3科林伍德对表现情感和激发情感的区分。 四.考核要求 2.1识记:克罗齐的主要论著《美学原理》、《美学纲要》;科林伍德的主要论著《艺术原理》。 2.2领会:克罗齐“直觉—表现”说的主要观点:直觉指心灵赋形式于杂乱无章的物质世界的活动;直觉即表现,两者不可分割。 2.3应用:科林伍德对表现情感和激发情感的区分:表现首先指向表现者自己;艺术创作不应为一般而忽略个别;表现的结果是使艺术家与欣赏者之间的界限趋于消失。 3俄国形式主义与布拉格学派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俄国形式主义与布拉格学派的发展概况和主要作家;掌握该流派的主要观点。 二.课程内容 3.1诗学探索的理论特征 3.2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 3.3雅各布森对文学性的语言学阐释。 3.4艾亨鲍姆的科学实证主义文论。 三.考核知识点 3.1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代表作家什克洛夫斯基、艾亨鲍姆和日尔蒙斯基。 3.2俄国形式主义的主要理论主张。 3.3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 3.4什克洛夫斯基对文学语言和日常语言的区分。 3.5雅各布森论文学的“文学性”。 3.6雅各布森论隐喻与转喻。 3.7艾亨鲍姆“创新”即“发现”的观点。 四.考核要求 3.1识记: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代表作家什克洛夫斯基、艾亨鲍姆和日尔蒙斯基。 3.2领会:俄国形式主义的主要理论主张:(1)文学作品是“意识之外的现实”;(2)文学创作的宗旨在于审美过程;(3)文学批评的任务是研究文学的内部规律。 3.3应用: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 3.4领会:什克洛夫斯基对文学语言和日常语言的区分:在日常语言中,说话的意义(内容)是最重要的;在文学语言中,表达本身(形式)就是目的。 3.5领会:雅各布森论文学的“文学性”:诗性功能。 3.6领会:雅各布森论隐喻与转喻:(1)隐喻即依靠相似性的比喻;(2)转喻即依靠邻接性的比喻。 3.7领会:艾亨鲍姆“创新”即“发现”的观点:新的艺术形式的创造,本质上是一种发现,此形式潜藏于以前阶段的形式之中。 4精神分析批评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精神分析批评的发展概况,掌握该派理论的主要观点。 二.课程内容 4.1精神分析批评的一般概念。 4.2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文论。 4.3传统的精神分析批评。 4.4霍兰德的读者反应批评。 4.5拉康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批评。 三.考核知识点 4.1精神分析批评的代表作家及其主要论著。 4.2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学说和“俄狄浦斯情结”的主要观点。 4.3弗洛伊德论文学艺术与白日梦。 4.4霍兰德论创作与阅读中人体身份、文化身份和个人身份的主导作用。 4.5拉康对弗洛伊德无意识理论的语言学阐释。 4.6拉康对弗洛伊德“自我”概念生成的新解。 四.考核要求 4.1识记:弗洛伊德的主要论著《创造性作家与白日梦》、《〈俄狄浦斯王〉与〈哈姆雷特〉》、《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弑父》;霍兰德的主要论著《精神分析学与莎士比亚》、《文学反应动力论》、《本人的诗歌:文学精神分析学引论》;拉康的主要论著《自我的语言》、《精神分析学的四个基本概念》。 4.2领会: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学说和“俄狄浦斯情结”的主要观点:本我与“快乐原则”、自我与“现实原则”、超我与“至善原则”;恋母情欲综合感。 4.3领会:弗洛伊德论文学艺术与白日梦:创造性作家本质上是白昼的梦幻者。 4.4应用:霍兰德论创作与阅读中人体身份、文化身份和个人身份的主导作用:儿童时代使每个人发展出一种与他人不同的个人风格或身份主题;所有文学反应都由包括人体身份、文化身份和使我们成为现在这个样子的独一无二的个人历史的那种身份所控制。 4.5领会:拉康对弗洛伊德无意识理论的语言学阐释:以隐喻和转喻解释“压缩”和“移置”。 4.6应用:拉康对弗洛伊德“自我”概念生成的新解:从“想象态”到“象征性秩序”;“镜子阶段”的重要性。 5直觉主义与意识流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直觉主义与意识流文论的主要观点。 二.课程内容 5.1柏格森与直觉主义。 5.2威廉·詹姆斯的意识流理论。 5.3意识流作家的艺术观点。 三.考核知识点 5.1柏格森的直觉说和绵延说。 5.2威廉·詹姆斯论意识流的不可分割性。 5.3乔伊斯对阿奎那的美的三要素说的阐释。 5.4沃尔夫论心理的真实。 四.考核要求 5.1领会;柏格森的直觉说和绵延说。直觉:是一种不依靠理性与经验、不证自明的知识能力,它追随对象的内在生命,达到物我同一的至境。绵延:通过直觉体验到的时间,即“心理时间”。 5.2领会:威廉·詹姆斯论意识流的不可分割性:意识中每一个鲜明的意象都是浸染在围绕它们流淌的活水之中。 5.3领会:乔伊斯对阿奎那的美的三要素说的阐释:“完整”、“比例”、“鲜明”。 5.4领会:沃尔夫论心理的真实:生活是一圈始终包围着我们意识的半透明的光晕。 6语义学与新批评派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新批评派的发展概况,掌握语义学和新批评派文论的主要观点。 二.课程内容 6.1理论背景与发展概况。 6.2瑞恰兹的语义学批评。 6.3艾略特的“非个人化”理论。 6.4兰色姆的本体论批评。 6.5布鲁克斯的“细读法”。 6.6燕卜荪的复义理论。 6.7维姆萨特和韦勒克的“新批评”理论。 三.考核知识点 6.1新批评派的奠基者瑞恰兹和艾略特及其主要论著。 6.2新批评派的发展概况。 6.3瑞恰兹语义学批评的基本特征。 6.4瑞恰兹的语境理论。 6.5艾略特“非个人化”理论的要点。 6.6艾略特寻找“客观对应物”的观点。 6.7兰色姆的“构架—肌质”理论。 6.8布鲁克斯论悖论与反讽。 6.9燕卜荪论复义的七种类型。 6.10维姆萨特对“意图谬见”和“感受谬见”的批评。 6.11维姆萨特论隐喻。 6.12韦勒克以文学的内部研究取代外部研究的主张。 6.13韦勒克对作品结构的八个层面的划分。 四.考核要求 6.1识记:瑞恰兹的主要论著《意义的意义》、《实用批评》、和《修辞哲学》;艾略特的主要论著《传统与个人才能》、《玄学派诗人》和《批评的功能》。 6.2识记:新批评派的发展概况:奠基阶段、“南方集团”和“耶鲁集团”。 6.3领会:瑞恰兹语义学批评的基本特征:(1)“细读法”和语义分析;(2)对心理学问题的重视;(3)内在的批评。 6.4应用:瑞恰兹的语境理论:(1)就共时性而论,语境包括与所要诠释的对象有关的某个时期中的一切事情;(2)就历时性而论,语境则表示一组同时再现的事件;(3)在特定的语境中,会产生矛盾的解释均应排除在复义之外。 6.5领会:艾略特“非个人化”理论的要点:(1)文学传统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文学家应当适应传统;(2)文学家应当消灭个性;(3)文学家应逃避个人情感。 6.6领会:艾略特寻找“客观对应物”的观点:强调感性和理性的密切结合,一种思想同时也就是一种经验。 6.7领会:兰色姆的“构架—肌质”理论。“构架”指文本内容的逻辑陈述;“肌质”指文本中的个别细节。在文学作品中,“肌质”的重要性远远超过“构架”,只有它才是作品的本质和精华。 6.8应用:布鲁克斯论悖论与反讽:悖论:表面上荒谬而实际上真实的陈述;反讽:所说的话与所要表示的意思恰恰相反。 6.9领会:燕卜荪论复义的七种类型:复义:“任何语义上的差别,不论如何细微,只要它能使同一句话可能引起不同的反应。” 6.10应用:维姆萨特对“意图谬见”和“感受谬见”的批评:“意图谬见在于将诗和诗的产生过程相混淆”;“感受谬见则在于将诗和诗的结果相混淆”。 6.11领会:维姆萨特论隐喻:(1)隐喻得以存在的基础是喻旨与喻本之间的相异性;(2)隐喻是一种具体的抽象;(3)隐喻不仅依靠异中之同,也能依靠相反之处;(4)隐喻离不开语境。 6.12领会:韦勒克以文学的内部研究取代外部研究的主张:文艺作品是“一个为某种特别的审美目的服务的完整的符号体系或者符号结构”,它是内部研究的唯一对象。 6.13领会:韦勒克对作品结构的八个层面的划分。 7现象学、存在主义与荒诞派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现象学、存在主义与荒诞派文论的代表作家和主要论著,掌握现象学、存在主义与荒诞派文论的主要观点。 二.课程内容 7.1哲学背景与发展概况。 7.2英伽登的现象学文论。 7.3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文论。 7.4萨特的存在主义文论。 7.5尤奈斯库的荒诞派戏剧理论。 三.考核知识点 7.1现象学、存在主义与荒诞派文论的代表作家及其主要论著。 7.2胡塞尔的两种“悬置”说和“现象学还原的方法”。 7.3杜夫海纳论审美知觉的三个阶段。 7.4英伽登的文学作品结构的四层次说。 7.5英伽登论“心理行为的客观的意向性关联物”与积极阅读。 7.6海德格尔的“此在”和“存在”的定义。 7.7海德格尔论文艺作品中“世界”与“大地”的冲突。 7.8海德格尔诗论的三大要点。 7.9萨特的文学本质论和文学接受论。 7.10尤奈斯库论“超现实的真实”及悲剧性与喜剧性。 四.考核要求 7.1识记:杜夫海纳的主要论著《审美经验现象学》;英伽登的主要论著《文学的艺术作品》;海德格尔的主要论著《艺术作品的本源》、《荷尔德林与诗的本质》;萨特的主要论著《什么是文学》。 7.2识记:胡塞尔的两种“悬置”说和“现象学还原的方法”:两种“悬置”说:“存在的悬置”和“历史的悬置”;“现象学还原的方法”:(1)现象的还原;(2)本质的还原;(3)先验的还原。 7.3领会:杜夫海纳论审美知觉的三个阶段:(!)呈现;(2)表象与想象;(3)反思与感受。 7.4领会:英伽登的文学作品结构的四层次说:(1)字音与高一级的语言组合;(20意义单元;(3)多重图式化方面及其方面连续体;(4)再现客体。 7.5应用:英伽登论“心理行为的客观的意向性关联物”与积极阅读:将作品和阅读联系在一起的意义单元是以字音所携带的意义为基础的,这种“意义”不同于作者和读者的主观意图而是一种公共意义。作品本身的意向性关联物还只是一些图式化的方面,它充满了无数的“不定点”和空白,读者应当调动自己的想象,填补作品的不定点和空白,才能使作品变成活生生的审美对象。 7.6领会:海德格尔的“此在”和“存在”的定义:“此在”:被抛掷在时空中并不得不与他人共在的具体个人;“存在”:语言活动中发生的意义之在,人的存在本质上即意义之在的历史性发生。 7.7应用:海德格尔论文艺作品中“世界”与“大地”的冲突:这一对概念充满隐喻性,就其以之阐释艺术作品的本源而论,主要指“意义化”(世界)和“无意义化”(大地)的冲突;作品描述的存在者既显示(获得意义)又隐匿(失去意义)地出场,作品因此而成其所是。 7.8领会:海德格尔诗论的三大要点:(1)诗以语词确立存在;(2)诗便是对神性尺度的采纳;(3)人在大地上诗意地栖居。 7.9应用:萨特的文学本质论和文学接受论:文学本质论:文学在本质上是对人的存在和自由的揭示。文学接受论:作品的世界是由读者和作者的自由“合力支撑”的。 7.10领会:尤奈斯库论“超现实的真实”及悲剧性与喜剧性:论“超现实的真实”:戏剧不仅应表达意义化世界之外的意义之无与物质之有,还应表达时空历史之外的永恒之在。论悲剧性与喜剧性:真正喜剧性的东西总是可悲的;而真正悲剧性的东西又总是可笑的。 8原型批评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与原型批评有关的人类学与心理学的理论,掌握原型批评的主要观点。 二.课程内容 8.1弗雷泽的人类学理论。 8.2荣格的原型理论。 8.3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 8.4原型批评的整体性文化批评倾向。 三.考核知识点 8.1与原型批评有关的主要论著。 8.2弗雷泽揭示的循环模式。 8.3荣格的“集体无意识”论和“原型”说。 8.4弗莱论四种叙事模式。 8.5原型批评与历史唯物论、斯本格勒“历史有机发展论”的关系。 四.考核要求 8.1识记:弗雷泽的主要论著《金枝》;荣格的主要论著《无意识心理》、《心理类型》;弗莱的主要论著《批评的解剖》。 8.2领会:弗雷泽揭示的循环模式:许多古代神话和祭祀仪式都与自然界的季节循环变化有关。 8.3领会:荣格的“集体无意识”论和“原型”说:“集体无意识”指人类自原始社会以来,世世代代的普遍性的心理经验的长期积累;“原型”是自远古时代就已存在的普遍意象,作为一种“种族的记忆”被保留下来,使每个个体先天就获得一系列的意象和模式。 8.4应用:弗莱论四种叙事模式:(1)传奇故事模式;(2)喜剧模式;(3)悲剧模式(4)讽刺作品模式。 8.5领会:原型批评与历史唯物论、斯本格勒“历史有机发展论”的关系;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注重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进行整体性研究;斯本格勒把历史的基本形态称为“文化”,这些文化像有机体一样成住坏空。这两种思路和方法都给原型批评较大影响。 9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上)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代表作家及其主要论著,掌握其理论 的要点。 二.课程内容 9.1理论背景和发展概况。 9.2卢卡契的现实主义文论。 9.3葛兰西的“民族—人民的文学”论。 9.4马舍雷和戈德曼的结构主义文论。 9.5伊格尔顿的新马克思主义文论。 三.考核知识点 9.1部分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代表作家及其主要论著。 9.2卢卡契论艺术本质、艺术发生和艺术功能。 9.3葛兰西论“民族—人民的文学”。 9.4马舍雷的“沉默论”。 9.5戈德曼论“有意义的结构”。 9.6伊格尔顿的艺术生产理论。 四.考核要求 9.1识记:卢卡契的主要论著《历史与阶级意识》、《审美特性》;葛兰西的主要论著《狱中札记》、《狱中书简》;马舍雷的主要论著《文学生产理论》;戈德曼的主要论著《文学社会学方法论》;伊格尔顿的主要论著《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文学原理引论》。 9.2领会:卢卡契论艺术本质:文艺的内容来自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但这种反映又是对客观现实的超越;卢卡契的艺术发生说:一方面接受并发挥了马恩的劳动起源论,另一方面又用巫术起源论加以补充;卢卡契论艺术功能:激发情感与认识世界统一论。 9.3领会:葛兰西论“民族—人民的文学”:要求文学作为“新文化”的一部分,成为“精神、道德革新的表现”,为广大的人民大众服务。 9.4应用:马舍雷的“沉默论”:作品中的空白和沉默是意味深长的,它们间接地表现了意识形态。 9.5领会:戈德曼论“有意义的结构”:文学创作是作家通过自身的努力,制造一个由其思想、情感和行为组成的有意义的连续结构。这种结构一方面涉及到某一文学作品的各部分内容要素之间的整体关系,另一方面又与整个社会有着内在的联系。 9.6应用:伊格尔顿的艺术生产理论:(1)把文学艺术看作商品,文艺既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意识形态,又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社会经济生产的形式;(2)从艺术生产和艺术消费的相互关系看艺术形式,艺术生产和消费既可以改变艺术形式,也可以改变艺术家与欣赏者的关系,还可以改变艺术家之间的关系。 10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下)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部分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代表作家及其主要论著,掌握其理论的要点。 二.课程内容 10.1布洛赫乌托邦式的幻想艺术论。 10.2布莱希特以理性为本的戏剧理论。 10.3本雅明的技术主义艺术理论。 10.4阿多诺的否定性文论。 10.5马尔库塞的新感性文论。 10.6弗洛姆的新精神分析文论。 10.7哈贝马斯的交往合理化理论。 三.考核知识点 10.1部分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代表作家及其主要论著。 10.2布洛赫以“幻想”为核心的艺术理论。 10.3布莱希特的史诗剧理论和“间离化”概念。 10.4布莱希特论现实主义。 10.5本雅明的艺术生产论。 10.6阿多诺论否定的辩证法和艺术的否定性本质。 10.7马尔库塞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批判。 10.8马尔库塞论艺术的本质和造就“新感性”的功能。 10.9弗洛姆论“生产性的爱”与“社会无意识”。 10.10哈贝马斯的“社会交往行为”理论及其对现代艺术的基本观点。 四.考核要求 10.1识记:部分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代表作家及其主要论著:布洛赫的主要论著《乌托邦精神》、《希望的原理》;布莱希特的主要论著《戏剧小工具篇》;本雅明的主要论著《德国浪漫派的艺术批评的概念》、《德国悲剧的起源》、《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阿多诺的主要论著《否定的辩证法》、《美学理论》;马尔库塞的主要论著《爱欲与文明》、《单面人》、《审美之维》;弗洛姆的主要论著《逃避自由》、《爱的艺术》;哈贝马斯的主要论著《公众社会结构的变化》、《交往行为理论》。 10.2领会:布洛赫以“幻想”为核心的艺术理论:(1)把艺术的本质同幻想、同对世界审美的“超前显现”联系起来;(2)艺术是一种非生产性活动,它在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可以成为精神的一个避难所;(3)艺术的幻想实质是对白日梦的改造。 10.3应用:布莱希特的史诗剧理论和“间离化”概念:史诗剧:用史诗即叙事方法在戏剧舞台上表现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现代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并展示其发展趋势,以“叙事性”取代“戏剧性”。“间离化”:是史诗剧的核心概念。 10.4领会:布莱希特论现实主义:(1)现实主义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论”:(2)现实主义不应以酷似生活为标准,而应“驾驭”现实,洞察生活本质;(3)主张把事件过程置于艺术表现的中心;(4)现实主义应创造新的艺术形式和手段来表现新的现实,可借鉴先锋派的艺术成果。 10.5应用:本雅明的艺术生产论:艺术创作是生产,艺术欣赏是消费,艺术创作的“技术”即技巧,代表着一定的艺术发展水平,构成了艺术生产中的艺术生产力。 10.6领会:阿多诺论否定的辩证法和艺术的否定性本质:否定的辩证法:真正的唯物主义的辩证法是指向差异之物,即矛盾和对立,其真实含义永远是否定性的,而不具有任何肯定性;否定的辩证法就是要否定现实的总体性,捍卫、争取个体性和非同一性。艺术的否定性本质:“艺术是对现实世界的否定的认识”。 10.7应用:马尔库塞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批判:(!)批判资本主义的“消费控制”把人变成“单维人”;(2)批判资本主义对人的“爱欲”本性的压抑;(3)批判资本主义滋长了“攻击性”罪恶;(4)从人性异化角度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危机。 10.8领会:马尔库塞论艺术的本质和造就“新感性”的功能:(1)认为艺术的永恒性以普遍人性为基础,并对普遍人性作了弗洛伊德式的解释,强调艺术超越直接现实,展现了一个非压抑的条件,促使人的感性本能得以升华。(2)艺术以想象与幻想对现行的理性原则提出挑战,使主体感性摆脱压抑状态,达到“感性的解放”。(3)促使人们改变旧的感受世界的方式,造就具有“新感性”的社会主体,而“新感性”能变成一种改造、重建社会的现实生产力。(4)现代艺术是造就新感性的最佳途径。 10.9领会:弗洛姆论“生产性的爱”与“社会无意识”:“生产性的爱”:提出人的存在的二律背反和历史的二律背反的观点,强调爱是“在保存人的完整性、人的个性条件下的融合”,而成熟的爱应是一种生产性的爱,一种给予。“社会无意识”:指出社会是通过语言、理性逻辑和社会禁忌三个途径来压抑无意识的,它们是社会的过滤器;强调文学与社会无意识的密切联系。 10.10应用:哈贝马斯的“社会交往行为”理论及其对现代艺术的基本观点:“社会交往行为”理论:主体之间通过符号协调和相互作用,以语言为媒介,通过对话达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沟通和一致。对现代艺术的基本观点:(1)对现代艺术打破传统艺术的“光晕”,引导人们摆脱依附、寻求解放的功能予以肯定;(2)先锋派艺术所体现的不是资本主义合理化的希望,而是资本主义的合法化危机,是对交往行为合理化要求的潜在期盼;(3)指出先锋派艺术因“光晕”的丧失和“寓言”手法的广泛应用,使作品有机一体化被破坏,虚假整体意义被消解,与丑、否定的畸形结合,使艺术成为一个自主化的实验场所。 11结构主义、符号学与叙事学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结构主义、符号学与叙事学理论的代表作家及其主要论著,掌握结构主义、符号学叙事学理论的主要观点。 二.课程内容 11.1结构主义文论的理论背景和主要特征。 11.2法国结构主义文论。 11.3巴尔特从结构主义转向后结构主义的文论。 11.4托多洛夫的叙事理论。 11.5文学符号学概况。 11.6文学叙事学简述。 11.7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和狂欢化诗学。 三.考核知识点 11.1结构主义、符号学与叙事学理论的代表作家及其主要论著。 11.2索绪尔语言学的几对基本概念。 11.3皮亚杰对“结构”的三个基本概括。 11.4结构主义文论的主要特征。 11.5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神话学。 11.6巴尔特论“写作的零度”和叙事作品分析的三个级次。 11.7托多洛夫论叙事时间、叙事体态和叙事语式。 11.8洛特曼对文化史的符号学研究。 11.9格雷马斯的六个行动位模型和“符号矩阵”。 11.10普洛普论民间故事的31种功能和四个基本法则。 11.11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的主要观点。 11.12巴赫金狂欢化诗学的主要内容。 四.考核要求 11.1识记:列维—斯特劳斯的主要论著《野性的思维》、《神话学》、《结构人类学》;巴尔特的主要论著《写作的零度》、《论拉辛》、《符号学原理》、《s/z》、《恋人絮语》;托多洛夫的主要论著《〈十日谈〉的语法》;卡西尔的主要论著《人论》;苏珊·朗格的主要论著《情感与形式》;格雷马斯的主要论著《结构语义学》;普洛普的主要论著《民间故事的形态学》;巴赫金的主要论著《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拉伯雷的创作以及中世纪和文艺复兴的民间文化》。 11.2领会:索绪尔语言学的几对基本概念:语言与言语、能指与所指、历时与共时。 11.3领会:皮亚杰对“结构”的三个基本概括:结构具有整体性、转换功能和自我调节功能。 11.4应用:结构主义文论的主要特征:(1)寻求批评的恒定模式;(2)强调文学研究的整体观;(3)追踪文学的深层结构;(4)在文学符号学和叙事学上深有研究。 11.5领会: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神话学:以二项对立原则解析俄狄浦斯神话。 11.6领会:巴尔特论“写作的零度”和叙事作品分析的三个级次:“写作的零度”:即零度风格,它体现为对作者主体性的遮蔽。巴尔特又指出,言语与文体两者从两个维度制约了作者的创作。叙事作品分析的三个级次:功能级、行动级和叙述级。 11.7应用:托多洛夫论叙事时间、叙事体态和叙事语式:叙事时间:作品讲述的时间对事件时间的压缩和延伸;连贯、交替和插入。叙事体态:(1)叙事者大于人物;(2)叙事者等于人物;(3)叙事者小于人物。叙事语式:描写与叙述。 11.8领会:洛特曼对文化史的符号学研究:中世纪结构和启蒙型结构。 11.9应用:格雷马斯的六个行动位模型和“符号矩阵”:六个行动位:主体、客体、发者、受者、对手和助者;“符号矩阵”:x、反x、非x、非反x。 11.10应用:普洛普论民间故事的31种功能和四个基本法则:“功能”即“人物的行为,服从人物行动意义的行为”;各种神话和民间故事内容上有差异,但可以找出共同的功能。普洛普归纳出31种功能,并认为任何一个故事都会有31种功能中的某几种。四个基本法则:(!)人物的功能是故事里固定不变的成分,构成故事的基本要素;(2)对民间故事来说,功能有数量上的限制;(3)功能的顺序永远不变;(4)就结构而论,所有的民间故事都属同一种类型。 11.11应用: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的主要观点:指出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主人公意识的独立性,主人公之间、主人公与作者之间平等的对话关系。巴赫金借用音乐学中的术语“复调”来说明这种小说创作中的“多声部”现象。 11.12领会:巴赫金狂欢化诗学的主要内容:(1)重视人类学; (2)提倡平等对待一切文学体裁、语言和风格;(3)消除诗学研究的封闭性,加大文学内容和形式的开放性,寻求各种文学因素的融合。 12解释学与接受理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解释学与接受理论的发展概况和代表作家及其主要论著,掌握其理论的主要观点。 二.课程内容 12.1理论背景和发展概况。 12.2伽达默尔的解释学文论。 12.3姚斯的接受美学。 12.4伊瑟尔的阅读理论。 三.考核知识点 12.1解释学和接受理论的代表作家及其主要论著。 12.2伽达默尔论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 12.3伽达默尔论对艺术作品的理解。 12.4姚斯的文学史研究的方法论。 12.5姚斯论期待视域与审美愉快。 12.6伊瑟尔论“文本的召唤结构”和“文本的隐在读者”。 四.考核要求 12.1识记:伽达默尔的主要论著《真理与方法》、《美的现实性》;姚斯的主要论著《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伊瑟尔的主要论著《文本的召唤结构》、《阅读行为》。 12.2领会:伽达默尔论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艺术作品的存在类似于游戏,游戏的真正主体不是游戏者而是游戏本身,同理,作品的真正主体不是作者而是作品本身,是作品本身借作者的写作来表现自己。尤为重要的是,对游戏的表演和持续表演而言,观众的观看是决定性的,与此相应,艺术作品的接受理解对艺术作品的意义显现和和持存也是决定性的。 12.3应用:伽达默尔论对艺术作品的理解:文本理解活动在本质上乃是不同视域的相遇。视域融合不仅是历时性的,也是共时性的。“理解按其本性乃是一种效果历史事件”。 12.4领会:姚斯的文学史研究的方法论:文学作品的存在史是文学史研究的真正内容,文学史在本质上是作品的接受史。在文学史研究中引入读者之维也就是引入历史之维,这种引入是接受美学作为文学史方法论基础的关键所在。 12.5应用:姚斯论期待视域与审美愉快:期待视域:主要有两大形态,一是在既往的审美经验基础上形成的较为狭窄的文学期待视域,二是在既往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形成的更为广阔的生活期待视域。这两大视域相互交融,构成具体阅读视域。期待视域既是阅读理解得以可能的基础,又是其限制。姚斯将作品的理解过程看作读者的期待视域对象化的过程,在此意义上,文学作品的接受史实际上表现为读者期待视域的构成、作用、及变化史。姚斯还区分了个人期待视域和公共期待视域,认为后者是接受美学的主要任务。审美愉快:(1)审美生产方面的愉快及相关审美经验,即“审美创造”;(2)审美接受方面的愉快及相关审美经验,即“审美感受”;(3)审美交流方面的愉快及相关审美经验,即“审美净化”。 12.6应用:伊瑟尔论“文本的召唤结构”和“文本的隐在读者”:“文本的召唤结构”:指文本具有一种召唤读者阅读的结构机制。“文本的隐在读者”:不是指具体的实际读者,而是指一种“超验读者”、“理想读者”或“现象学读者”,“隐在读者”意味着文本之潜在的一切阅读的可能性。 13解构主义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解构主义的代表作家及其主要论著,掌握其理论的主要观点。 二.课程内容 13.1理论背景和发展概况。 13.2德里达的解构理论。 13.3耶鲁学派的解构批评理论。 13.4文学解构主义。 13.5福柯的后结构主义文论。 三.考核知识点 13.1解构主义的代表作家及其主要论著。 13.2转向解构的巴尔特的文本理论和文本阅读理论。 13.3德里达论文字学和“逻各斯中心主义”。 13.4德里达对传统哲学/文学二元对立的解构和对汉字的向慕。 13.5德里达常用的解构术语:“异延”、“播撒”、“补充”和“踪迹”。 13.6德·曼的修辞学阅读理论。 13.7布鲁姆的“影响即误读”理论。 13.8哈特曼解构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 13.9福科的话语理论和权力理论。 13.10福科论作者作为话语的功能。 四.考核要求 13.1识记:德里达的主要论著《论文字学》、《白色的神话》;德·曼的主要论著《盲视与洞见》、《阅读的寓言》;布鲁姆的主要论著《影响的焦虑》、《误读图示》;哈特曼的主要论著《荒野中的批评》、《横渡:作为文学的文学批评》;福科的主要论著《疯狂史》、《知识考古学》、《性史》、《权力/知识》。 13.2领会:转向解构的巴尔-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方 文论 考研 复习 笔记 完整版 资料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w****g】。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w****g】,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w****g】。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w****g】,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