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2021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教师用书-2单元-第6课-杜甫诗三首.docx
《《导学案》2021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教师用书-2单元-第6课-杜甫诗三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学案》2021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教师用书-2单元-第6课-杜甫诗三首.docx(5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第6课 杜甫诗三首 1.把握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能通过意象把握诗人的情感。 2.了解怀古诗借古伤今、借古伤己的风格特点。感受诗歌的肤浅感情,领悟诗歌主旨。 3.把握“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感受诗人肤浅的苦痛与忧思。领悟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1.反复诵读,在朗读中加深对诗歌的感情的理解。 2.了解诗人生平和各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乐观参与争辩沟通。 3.发挥联想和想象,抓住诗中关键词句,设想诗人当时所处的情境,品尝诗歌的意境。 1.体会诗歌中的思想感情。 2.把握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3.体会诗人肤浅的苦痛与忧思。 1.引导同学参照课文注释,大体读懂诗意,让同学在此基础上熟读成诵,感受、品尝诗歌的意境。 2.引导同学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分析景物意象,体会诗人的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3.给同学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以挂念同学自读自学,快速提高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力气。 4.引导同学体会杜甫诗歌的特点,提高同学鉴赏诗歌的力气,让同学能体察、理解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 1.《秋兴八首(其一)》 这组诗歌共八首,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杜甫流寓夔州时所作,这里所选的是第一首。秋兴,就是“借秋天的景物抒怀”之意。诗人用巫山巫峡的阴沉萧森来烘托动荡担忧的环境,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诗中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忧,含意较一般的悲秋之作更为深厚。全诗境界壮阔,感情猛烈。 2.《咏怀古迹(其三)》 这组诗歌共五首,写于唐代宗大历元年,这里选的是第三首。诗中,诗人着重表现了昭君的千古之怨,而昭君之怨,一方面是“恨帝始不见遇”;另一方面也包含了一个远嫁异域的女子怀念乡土的怨恨忧思,而这正是千百年中积累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和乡土的最深厚的共同感情。因而,诗人在咏叹昭君之怨的同时,也寄寓了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情。 3.《登高》 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秋天的重阳节,是诗人为排遣内心的郁闷而登高所作的。前四句写秋景,烘托其独自登高的孤独悲凉心境;后四句咏怀,慨叹其飘落异乡、年轻多病的悲苦境遇。整首诗语言凝练,对仗工整,风格沉郁悲壮,被古人推为“古今七言律第一”。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后人又称其为杜少陵、杜工部等。我国古代宏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他的诗歌被誉为“诗史”。杜甫的诗歌宽敞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过程中的社会面貌;真实地再现了这一历史转折时期的重大大事,各阶级阶层的动态、思想和他们之间的冲突。杜诗的风格,基本可以概括为“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著有《杜少陵集》,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 本课所选的三首诗,是杜甫晚年寓居夔州时的作品。诗人一生潦倒,晚年更是穷愁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心境孤独 。 1.《秋兴八首(其一)》 寓居四川的近十年,杜甫历经流离,备尝艰辛,身心憔悴。他日夜都想回归家乡,却始终无法实现愿望。写《秋兴》时,他已55岁,处在人生之秋,眼看来日无多,叶落归根之念更为迫切。正是在此种悲人生和国运之秋的心境下,他写下了“秋兴”组诗。 2.《咏怀古迹(其三)》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皇帝却不分忠佞,对他无辜贬斥。诗人心中怨愤,但又不能明说,所以借《咏怀古迹》,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暗中表达自己的肤浅怨恨。 3.《登高》 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动荡的社会,漂泊的生活,已使诗人疾病缠身,苦痛不堪。这一年秋天的重阳节前后,诗人来到了夔州的一座山上,登高远眺,面对苍茫秋景和滚滚长江,诗人不禁心潮澎湃,感慨万端,为了抒发心中这种深切的情感,就写下了这首千古名作。 律诗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因有严格的格律而得名。形成于南北朝,定型于唐代。主要有五言、七言两种,简称“五律”“七律”。全诗八句,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联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中间两联要求上下对仗。每句之内,句与句之间的平仄调配有确定的格式。但也有少许变通,有所谓“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讲究,即五律的第一、三字,七律的一、三、五字,可机敏,规定平可仄,规定仄可平;但其次、四、六字必需按平仄规定办事。全诗共四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其次、四、六、八句末必押韵,一般只押平声韵,并一韵到底。除五律、七律外,也偶有六言律,还有八行以上的长篇律诗,称为排律。 1.朗读课文中的三首诗,分别找出这三首诗押韵的字。 答: [自我核对]律诗规定偶句押韵,即其次、四、六、八句末字押韵,首句末字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这三首诗首句末字都押韵。《秋兴八首(其一)》:林、森、阴、心、砧。《咏怀古迹(其三)》:门、村、昏、魂、论。《登高》:哀、回、来、台、杯。 2.对比注释,把课文中的三首诗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 [自我核对]见《导学部分及答案》中文白对译。 3.分别找出诗人在三首诗中设置的意象。 答: [自我核对]《秋兴八首(其一)》:玉露、枫树林、巫山、巫峡、江、波浪、风云、丛菊、孤舟、寒衣、刀尺、白帝城、暮砧。《咏怀古迹(其三)》:群山万壑、明妃村、紫台、朔漠、青冢、黄昏。《登高》:风、天、猿、渚、沙、鸟、落木、长江。 4.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玉露凋伤枫树林, 。江间波浪兼天涌, 。 (2)画图省识春风面, 。 ,分明怨恨曲中论。 (3) ,百年多病独登台。困难苦恨繁霜鬓, 。 [自我核对](1)巫山巫峡气萧森 塞上风云接地阴 (2)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 (3)万里悲秋常作客 潦倒新停浊酒杯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巫山( ) ②万壑( ) ③省识( ) ④明妃( ) ⑤环珮( ) ⑥渚清( ) ⑦潦倒( ) ⑧千载( ) [自我核对]①wū ②hè ③xǐnɡ ④fēi ⑤pèi ⑥zhǔ ⑦liáo ⑧zǎi 2.为下列的形近字组词。 [自我核对]砧板/玷污 青冢/河豚 朔漠/追溯 鬓发/发髻 秋兴 八首 (其一)情景交融 咏怀 古迹 (其三) 登高 1.《秋兴八首(其一)》两句一联,可以分为四个层次,请分析各个层次所写的内容。 【思路点拨】找出诗歌意象,联系整体内容分析意象的象征意义,从而体悟诗人的情感。 【与你沟通】首联以秋风起兴,以枫叶凋零、秋气萧森来寄寓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 颔联紧承首联“巫山巫峡气萧森”的语意,进而描绘巫峡的悲壮景象,烘托阴森气氛。 颈联倾诉思乡衷曲,以“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表现出思乡之情的肤浅浓烈和欲归不得的无奈与凄伤。 尾联则描写萧瑟的秋风里,一片捣衣声的环境和气氛,暗含游子无家可归之惆怅凄凉,紧承上文之“故园心”,绾结全诗。 2.赏析“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这两句诗。 【思路点拨】抓住两句诗的主要意象,并留意“情景交融”。 【与你沟通】“江间”承巫峡,“塞上”承巫山,“浪涌”“地阴”又紧承秋意。巫峡江中,波浪势若兼天,江水若自天而下;巫山塞上,风云接地,阴霾如由地升起。“波浪兼天涌”为自下而上一片秋色,“风云接地阴”为自上而下的一片秋色。天上地下,江间关塞,处处是惊风骇浪,动荡担忧,萧条阴晦,不见天日。这两句以气概恢宏的笔触叙写诗人愁闷的情怀,且情景交融,制造了一个新的动人意境。 3.赏析“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这两句诗。 【思路点拨】抓住“一”“独”二字,并结合“朔漠”“青冢”“黄昏”这些意象进行分析。 【与你沟通】写出昭君一生的悲剧。一出汉宫,终老塞外,“一去”二字说得痛切,“独留”二字更有沉重之感。“紫台”,汉宫名。“去紫台”“连朔漠”,出汉宫而入塞外,这是怨恨之始。生离故国,死葬异地,其骨虽朽,其冢犹青,这是怨恨之结。据说胡地皆生白草,而昭君却留“青冢”,又可见其身虽死而故国之思犹在,诗句意蕴更见深广。 4.赏析“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两句诗。 【思路点拨】这两句属谈论,感慨极深,要结合诗人的身世和创作背景来分析。 【与你沟通】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缘由是什么呢?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由于困难苦痛和仇恨,“我”两鬓花白了。苦,是极度的意思。在国力困难的时候,“我”已经老了,加上极度痛恨,以致两鬓花白了。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壮志未酬。这是一种忧愤的心情。诗人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然心有余而力不足。“困难”也不仅仅指国家困难,还有个人困难。由于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量自己也活不了多久,所以此时的杜甫想得更多的应当是自己困难的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始终伴随着杜甫的一生。这两句诗里既有国家的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这里,应当特殊强调杜甫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古代很多学问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胸怀天下的。 5.“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思路点拨】这两句属谈论,感慨极深,要结合诗人的身世和创作背景来分析。 【与你沟通】上句写羁旅之愁。“万里”,说明夔州距离家乡格外遥远,是从距离上渲染愁苦之深;“悲秋”,又是从时令上烘托哀痛之重,“秋”字在前两联写足了秋意之后,顺势带出,并应和着“登高”之季节;“常作客”,表明诗人多年漂泊、居无定所的境况。下句写孤病之态。“百年”,犹言一生;“百年多病”,迟暮之年百病缠身,苦痛之情可想而知;“独”字,写出举目无亲的孤独感。此联中的“万里”“百年”照应上联之“无边”“不尽”,使上联之景与此联之情融为一体。诗句词简意丰,叙述自己远离家乡、长期漂泊,暮年多病、举目无亲的境况,秋季独自登高,更生很多愁绪。 6.应当怎样理解杜甫的悲秋? 【思路点拨】留意“悲”和“秋”,再联系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来进行分析。 【与你沟通】本课所选三首诗都是作于秋天,其中两首直接写到了秋景秋思。怎样理解杜甫的悲秋情怀呢?悲秋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一个传统题材,所谓“春女善怀,秋士易感”。如宋玉的《九辨》云:“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曹丕的《燕歌行》云:“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秋天万物凋零,霜风渐冷,给人以苦寒之感,简洁使人产生人生迟暮、功业难成之类的联想,但也催人奋进,令人振作。杜甫的悲秋,融入了羁旅的愁思、家国的哀痛、身世的感慨,显得更加沉郁厚重。 7.《咏怀古迹(其三)》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加以简析。 【思路点拨】诗歌的表现手法主要可从篇章结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方面考虑。 【与你沟通】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对比和反衬的手法来写王昭君的悲剧。这里有去与留的对比,离开了不该离开的故国,留在了不该留下的荒漠;生与死的对比,生时可以“识”却没能“识”,死了不能归却魂魄归来。通过这些对比,反衬出昭君的凄惨命运。除此之外,还有对黄昏孤独的“青冢”和代表昭君思念故国的“环珮”的细节描写。 8.有人认为,“群山万壑赴荆门”一句写的是宏伟的图景,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思路点拨】分析诗歌要深刻,但又要避开刻意拔高。 【与你沟通】不同意。这句诗具有烘托和铺垫作用。其一,地灵人杰,正是由于有了如此雄奇的山水,才孕育出昭君这样美貌而不平凡的女子。清人吴瞻泰认为,诗人就是要借高大山川的宏伟气象来烘托、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其二,诗人在引出昭君之前特意用了这么一个内涵厚重的句子做铺垫,也说明白在诗人的心目中,生长在这里的昭君决不只是一个明眸皓齿、秀发冰肌的弱女子,而是一位具有大山般坚强性格的奇伟女性。总之,诗人在此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画面的底色用的不是阴柔的秀丽而是阳刚的伟岸,是较为和谐的。 9.《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王昭君的怨恨,并无诗人个人情怀的抒发,这是不是与题目“咏怀”二字不符? 【思路点拨】首先要表明态度,然后再结合诗人的写作意图来分析。 【与你沟通】没有不符。杜甫的诗题叫“咏怀古迹”,明显他在写昭君的怨恨之情时,是寄予了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情的。他当时正“漂泊西南天地间”,远离家乡,境况和昭君相像。虽然他在夔州,距家乡洛阳偃师一带不像昭君出塞那样远隔万里,但是“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洛阳对他来说,照旧是可望而不行即的地方。他寓居在昭君的家乡,正好借昭君当年惦念故土、夜月魂归的形象,寄予自己惦念家乡的心情。所以诗人在咏叹王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王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肤浅怨恨。前人评此诗时说杜甫是“悲昭君以自悲也”,即是“借古人浇自己心中的块垒”。 诗歌的表现手法之审题答题技巧 想高质量地完成诗歌鉴赏对“表现手法”的考查,除了能读懂并且分析诗歌以外,还要留意审题和答题这两个简洁忽视的环节。审题要细,才能明确答题方向,避开答非所问。考查诗歌“表现手法”主要有三种命题方式。 1.点明手法种类。题干明确指定手法种类,要求考生定向分析。如: 【2021浙江卷】问:简析对比艺术。 【2021辽宁卷】问:简析精妙的描写。 【2021新课标卷Ⅰ】问:借用故事的用意。 【2021山东卷】问:如何描写? 【2021广东卷】问:怎样借景抒情? 【2021福建卷】问: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 【2021天津卷】问:分析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 【2021四川卷】问:对比手法的运用。 2.指定鉴赏范围。题干明确要求鉴赏“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如: 【2021安徽卷】 问:指出并简析修辞手法。答:比方、借代。 【2021新课标卷Ⅱ】 问: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答:烘托、渲染。 【2021重庆卷】 问:运用了什么手法?答:描写、比方。 3.题干暗含要求。没有明确要求鉴赏诗歌表现手法,却必需分析手法,才能作答。如: 【2021湖北卷】 问:对某两句简要赏析。答:想象惊异、虚实相生。 通过审题,逐项归纳题干中的信息,包括指定鉴赏的阅读区域,是整首诗还是某一句;所指定鉴赏的范围,是否已经点明,或限制在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的范围内;是否暗含了鉴赏表现手法的要求……只有明确了答题目标,才能有的放矢地分析诗歌内容。 组织语言作答也不能草率,一般要求作答语句通顺连贯、精确 完整,以2021年辽宁卷的参考答案为例,从中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全联视听结合,生动地描写了诗人的所见所闻,表现了竹轩环境的清幽和诗人生活的闲适;“梢影细从茶碗入”精确 地描绘了茶具间光影的变化;“叶声轻逐篆烟来”运用比拟(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叶声与烟缕升起相伴的动态美。 归纳起来,参考答案包含了四大方面的信息,可以作为我们组织语言作答的提纲。 1.手法的类型:视听结合、比拟(拟人)。 2.手法的具体体现:描写所见所闻、描绘光影变化、写出动态美。 3.手法效果:生动、精确 、形象。 4.作者情感:表现了竹轩环境的清幽和诗人生活的闲适。 对诗歌表现手法的鉴赏,是诗人和读者双方产生共鸣的结果,一首诗可能运用多种表现手法,不同的读者可能有不同的解读,命题者也不行能完全领悟,更不行能一一列在答案中,只要在要求的范围内指出手法,有言之成理的分析,都能博得阅卷者的确定。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1.请赏析诗歌颈联。 答: [答案]上句写汉元帝“按图召幸”铸成大错,王昭君既已远嫁匈奴,汉元帝只能在画图中看看她的青春美貌了,讽刺了皇帝的昏庸无能。下句写昭君已经出塞,纵然月夜魂归故里又有什么用呢?除了讽刺汉元帝外,也写出了昭君怀念故国之心永久不变。 2.这首诗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 [答案]此诗寄寓了诗人对王昭君深厚的怜悯,也暗含了自己怀才不遇、抱负不得施展的惆怅。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登 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这首诗首联写了哪些景物?其作用是什么? 答: [答案]风、天、猿、渚、沙、鸟。写出了登高见闻,渲染烘托出秋江景物的特点,为后文抒登高所感、写内心之愁做铺垫。 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无边”“不尽”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 答: [答案]诗人仰视无边无际、萧萧而下的树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肤浅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地传达了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月 杜甫 万里瞿唐①月,春来六上弦②。 时时开暗室,故故③满青天。 爽和风襟静,高当泪满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注】①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②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③故故:经常,频频。 5.诗人通过咏月抒发了哪几种情感? 答: [答案](1)对时局国事的忧虑。(2)对早日结束战乱的渴望。(3)对家乡故园亲人的思念。 6.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选两个,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答: [答案](1)“万里”极言空间之寥廓,烘托了诗人望月怀远的思绪之绵长。(2)“时时”一词,运用叠词,写月光时时照进黑暗的居室,与下句的“故故”相对,使语言表达更富有韵律美。(3)“夜久”极言时间之久远,烘托了诗人因忧虑时局动荡、国事困难,以及思念亲人而老泪纵横、夜不成寐的感人形象。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① 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②,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③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家乡犹恐未同归。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所作,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②老莱衣:相传春秋时的隐士老莱子,七十多岁还经常穿上彩衣,仿照儿童,使双亲欢娱。③黄牛峡:位于宜昌之西。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要经过此地。 7.这首诗的第三联运用了哪几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1)以静衬动。“黄牛峡静滩声转”以峡岸的静衬托江水的汹涌,表现了对友人行程困难的忧虑。(2)寓情于景。“白马江寒树影稀”描写了江边寒风中树影稀疏的凄凉之景,将因友人离去而孤寂伤感之情寄寓其中。(3)虚实结合。“黄牛峡静滩声转”虚写,是想象友人过黄牛峡时的情景;“白马江寒树影稀”是实写,写诗人在江边送别韩十四的情景。一虚一实,抒发了诗人与友人离别之时的伤感。(4)听觉与视觉相结合。“黄牛峡静滩声转”,诗人从听觉角度描绘一路辗转、旅途艰险的情景,“白马江寒树影稀”,诗人从视觉角度描写当时的离别之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要求至少答出两点) 8.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中蕴含了诗人哪些情感。 答: [答案](1)诗歌首联“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写战乱导致生灵涂炭,“万事非”流露出诗人的忧愤之情,表现出诗人深重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2)颔联两句写送友人探亲,不由勾起诗人对亲人的怀念。表现了诗人由于家破人散而生的孤寂哀痛之情。(3)颈联两句,描写分手时诗人的遐想和怅惘,表现了对友人离去的惜别之情。(4)尾联“此别应须各努力”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的勉励之情,“家乡犹恐未同归”隐隐流露出诗人对将来的担忧之情。(要求至少答出两点)-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导学案 2021 高中语文 人教版 必修 教师 单元 杜甫 诗三首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w****g】。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w****g】,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w****g】。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w****g】,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