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复习过程.doc
《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复习过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复习过程.doc(8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此文档仅供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一) 一、填空题。(6分) 1、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 )的形成和发展。 2、语文教学应在(师生 )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 )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3、课程目标按(九年一贯 )整体设计,根据(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个维度设计。 4、课程目标的总目标部分一共10条,第3条要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 )和(良好习惯 ),掌握最基本的( 语文学习方法)。 5、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中高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改成了“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 二、单选题。根据新课标,选择符合课标理念的大写字母填入题后的( )内。 1、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的观点是:( C ) A、工具性 B、人文性 C、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D、工具性、思想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C ) A、了解 B、基本掌握 C、掌握 D、不要求 3、新课标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中的第7条: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的:(B ) A、第一学段 B、第二学段 C、第三学段 D、第四学段 4、阅读教学过程是:(D ) A、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B、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 C、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D、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5、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应鼓励学生:( A) A、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B、在口语交际课中 C、在家庭生活中 D、在与社会人群交往中 三、多选题。根据新课标,选择符合课标理念的大写字母填入题后的( )内。(共10分) 1、 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 “新课标”正确恰当的表述是:(D) 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④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③④① D、①④②③ 2、关于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新课标提出:(A) ①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②1~2年级要多认少写。 ③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 ④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B) ①朗读 ②分角色读。 ③表演读。④默读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C) ①合作精神 ②创新意识 ③参与程度 ④探究精神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5、学生作文修改的评价要:(D) ①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 ②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态度 ③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过程 ④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方法 A、①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009—2010年度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一、填空。 1、语文是最重要的( 交际 )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 )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小学语文课和标准的基本理念是:(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正确把握语言的教育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 3、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太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年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4、小语新课标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认识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要求会写;第二学段要求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会写;第三学段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 ( 2500 )个左右会写。 5、在第一学段要求学生默读时不( 出 声 )不( 指 读 )。 6、一至二年级要求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 )的话,写(想象中的 )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 认 识 )和(感 想 )。 7、3至4年级学生要能不拘形式地写下( 风闻 )、( 感受 )和( 想象 ),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 冒号 )、(引号)。课内习作每学年( 16篇 )次。 8、5至6年级要求学生默读有一定的( 速度 ),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 (300 )字。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逗号 )与( 顿号 )、( 分号 )与( 句号 )的不同用法。背诵优秀诗文( 60 )篇(段)。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100 )万字。 二.选择 1、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 ( C ) 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 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2.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 ( B ) 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C.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段 D.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 3.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 ( B ) A.学生 B.学校 C.教师 D.校长 4、( 2 )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也是我们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1) 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2)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4)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2009—2010年度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二) 单位: 姓名 一、 填空 1、 新课程标准的阶段目标从( 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2、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 全体学生 ),使学生获得基本的 (语文素养 )。 3、 教育的最高宗旨是( 培养人 ) 4、 培养创新意识就是培养( 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 )的观念和意识。 5、 识字是(阅读 )和(写作 )的基础,是( 整个语文学习活动 )的教学重点 6、 新课程标准要求培植学生热爱祖国的( 语言文字 )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 ),掌握最基本的( 语文学习方法 )。 7、 第一学段要求学生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 )( 不指读 )、;第二学段要求学生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 提出疑问 );第三学段要求学生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 300 )字。 8、 五至六年级学生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 60 )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 )万字。 9、 创新教育核心是培养( 创新思维 ) 10、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 语文素养 ),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 勇于创新 )精神的重要途径,应积极提倡 二、选择 1、创新型课堂教学应是( D )。 A、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激发学生的灵气; B、注重人人参与的过程,张扬学生的个性; C、给予人人参与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2、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精神是 ( A ) A自主、合作、创新 B自主、合作、探究 C主动、合作、改革 D提高、发展、创新 3、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生观是( D )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 ②学生是独特的人 ③学生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 ④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课程评价按评价的主体可分为( C )。 A、定量评价法与定性评价法 B、目标评价法和目标游离法 C、自评与他评 5、关于教学策略的认识正确的是 ( D ) A教学策略即教学方法 B制定教学策略就是做好教学计划。 C能够找到统一的适用于所有的教学的教学策略 D教学策略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典型的灵活性 三、判断对错 1、课堂教学是师生的生命所在( √ ) 2、课堂是师生沟通的桥梁。( √ ) 3、新课程强调,教学更应注重过程而不得结论。( √ ) 4、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 5、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角色作用在于传授知识、解答问题。( × ) 6、改变师生关系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成为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焦点。( √ ) 7、教学应注重思维结果、淡化思维过程。( × ) 8、课改的本身不是目的,不能为了课改而课改,课改是为实施素质教育服务的。(√ ) 9、新课程使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支配的因素少了。( × ) 10、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 × ) 二、填空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性质界定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新的语文性质定义,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的教育理念,有利于人才的成长。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⑴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⑵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⑶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时代的联系;⑷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⑸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⑹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4.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三、判断 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2、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3、语文教学的特点一是人文性,二是实践性,三是民族性。(√) 4、语文实践的基本方式是说、唱、读、写。(×) 5、语文课程目标在初中阶段识字与字的要求是熟练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累计认识常用汉字40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试题(一) 一、填空题。 1、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2、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3、课程目标按(九年一贯)整体设计,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4、课程目标的总目标部分一共10条,第3条要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5、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中高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改成了“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二、单选题。根据新课标,选择符合课标理念的大写字母填入题后的()内。 1、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的观点是:( C ) A、工具性 B、人文性 C、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D、工具性、思想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C ) A、了解 B、基本掌握 C、掌握 D、不要求 3、新课标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中的第7条: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的:(B ) A、第一学段 B、第二学段 C、第三学段 D、第四学段 4、阅读教学过程是:(D ) A、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B、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 C、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D、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5、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应鼓励学生:( A) A、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B、在口语交际课中 C、在家庭生活中 D、在与社会人群交往中 三、多选题。根据新课标,选择符合课标理念的大写字母填入题后的()内。(共10分) 1、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新课标”正确恰当的表述是:(D) 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③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④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③④① D、①④②③ 2、关于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新课标提出:(A) ①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②1~2年级要多认少写。③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④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B) ①朗读②分角色读。③表演读。④默读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C) ①合作精神②创新意识③参与程度④探究精神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5、学生作文修改的评价要:(D) ①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②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态度③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过程④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方法 A、①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模拟试题及答案(10) 一、小学语文教材教法(10分) ⒈根据现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并联系教学实际填空(每空1分) (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其中(学生)应当是对话的中心。 (3)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 (4)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5)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实施的能力。 (6)语文课程评价应突出整体性与综合性,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 语文素养。 二、基础知识与积累(22分) (1)“任”和“种”用于姓氏时,读音分别为 (Rén)和(Chóng)。 (2)“佞”字和“衙”字的意符分别是( 女)和 (行)。 (3)谜语“无角牛登上没峰山(猜一字)”和“跳远评分(猜一成语)” 最合适的谜底分别是 击 和 从长计议 。 (4)中国文学流派“三曹”指的是汉魏间诗人曹操与(曹丕)与(曹植)的合称。 (5)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诗歌分编为三大部分。其中,“风”这个部分是各个地域的乐曲,也是《诗经》的精华;“颂”这个部分是贵族统治者祭祀神灵时的乐歌。 ⒊辨析题(2分) 副词“还”作状语可以表示多种意义。下面句中的“还”字,请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替换。(替换的词写在各句后的括号里) ①除了他们,还有谁支持你的意见? ( 另外 ) ②他这个人当个一般干部还可以。 ( 勉强 ) ③你走路还走不稳呢,就想跑? ( 尚且 ) ④这么棘手的问题,他还真解决好了。 ( 居然/竟然 ) ⒋默写题(10分,第1小题4分,第2小题6分) (1)把成语补充完整 陈词( 滥 ) 调 以( 儆 )效尤 虚无缥( 缈 ) 再接再( 厉) 按(部)就班 颠 (扑)不破 (叠)床架屋 枕(戈)待旦 (2)把名言名句补充完整 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③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 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 ⑤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 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 ⒌判断题(5分,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 ①叹号和问号都可以用于反问句的末尾。 ( √ ) ②现代汉语词汇中,双音节词占优势。 ( √ ) ③“国家需要人才,人才需要教育,教育需要教师。”这里主要运用了“排比”和“层递”这两种修辞方式。 ( × ) ④“绝句”是近体格律诗的一种形式。五言一般为四句,七言一般为八句。 ( × ) ⑤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鲁迅的《狂人日记》。 ( √ ) 2013年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一:填空题。 1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2、(口语交际素养)是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素养之一。 3、口语交际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4、语文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 5、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6、(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学习的核心。 7、(自主)是合作和探究的基础和核心。 8、(识字与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9、汉语拼音的作用在于(认读汉字)和(查字典)。 10、汉字是(表意文字,字形对字义的影响远远大于字音)。 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2、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3、语文教学的特点一是人文性,二是实践性,三是民族性。(√) 4、语文实践的基本方式是说、唱、读、写。(×) 5、 语文课程目标在初中阶段识字与字的要求是熟练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累计认识常用汉字40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考试题Ⅱ 一、填空。 1、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于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2、(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3、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应该以(游戏)和(活动)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4、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游览。 5、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6、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以(语言)、(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 7、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8、语文课程总目标第四条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 二、判断。 1、陶行知:“社会即学校”的基本观点是反指学校要与社会统一,把社会办成一个大学校,要求学校与社会建立密切联系,打破学校在时间和空间与社会隔绝的状况。(√) 2、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观点是说教学做三者是不可分割的,做是教与学的中心。(√) 3、陶行知的“六大解放思想”的内涵是:解放儿童的双眼,解放儿童的大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思想。(×) 4、“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奉行的格言,也是他在教师对待学生的师德方面所提倡的师德规范。“师爱”是陶行知师德思想的核心。(√) 5、亲历性、真实性是教育叙事的基本品格。(√) 6、案例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典型性事件或故事,把这些事件或故事记录下来,加上作者的反思或感悟,就是案例研究。(√) 7、苏霍姆林斯基在论课堂教学时提出的分层教学是说把一个班学生明显划分为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让学生都知道自己在哪一个层次中。(×) 8、苏霍姆林斯基说:关于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请记住,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 9、加德纳提出每个人至少有五种智能。(×) 10、每节课中应同时应用加德纳的全部智能来教,并同时训练全部智能。(×) 三、选择。(把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中) 1、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是(①) (1)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创造教育的目标是(①) (1养创造性人才与真善美的人 3、陶行知实施创造教育的条件中(③)是最利于创造力发挥的首要条件。(3)民主化; 4、(②)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也是我们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2)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苏霍姆林斯基主要的教育思想是(②) (2)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的论; 6、所谓“自我反思”是指(③) (3)是指教师把自己日常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作为思考和研究对象; 7、校本教研的核心要素是(①) (1)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 8、为了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学习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创造了(①)等教学方法。 (1)记忆法、思维法和研究性学习方法; 9、(①)是多元智能理论确立的直接教学目标。 (1)深刻理解并学以致用; 10、建构主义理论中阐述学习的四大要素是(②) (2)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 一、填空。(每空1分,共40分) 1、语言文字是最重要的(交际 )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 )与(人文性 )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语文课程评价要注意(识字与写字 )、(阅读 )、(写作 )、(口语交际 )和(综合性学习 )五个方面的有机联系,注意(知识与能力 )、(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的相互交融、整合,体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 )和( 综合性),注重( 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避免只从知识、技能方面进行评价。要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学习特点,以不同学段的目标为参照,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各个年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3、小语新课标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认识汉字(1600 )个左右,其中(800 )个左右要求会写;第二学段要求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 )个左右,其中(1600 )个左右会写;第三学段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 )个左右,其中 (2500 )个左右会写。 4、一至二年级要求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 )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3至4年级学生要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 )、(感受 )和( 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 )、(引号 )等标点符号。课内习作每学年(16 )次左右。 5、初步学会(默读 ),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调整为第(二 )学段阅读目标。5至6年级要求学生默读有一 定的(速度 ),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 )字。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初步领悟文章(基本表达方法 )。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 )。背诵优秀诗文(60 )篇(段)。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 )万字。 二、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 1、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 (C ) 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 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2、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 (A ) A.学生 B.学校 C.教师 D.校长 3、( 2)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也是我们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1) 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2)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4)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4、新课标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中的第7条: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的:(B ) A、第一学段 B、第二学段 C、第三学段 D、第四学段 5、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 AD)(多选题) A、朗读 B、分角色读 C、表演读 D、默读 只供学习与交流-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语文 新课 测试 答案 复习 过程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快乐****生活】。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快乐****生活】,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快乐****生活】。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快乐****生活】,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