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一、必修二、选修3-1及选修3-2知识点汇总教学教材.doc
《高中物理必修一、必修二、选修3-1及选修3-2知识点汇总教学教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必修一、必修二、选修3-1及选修3-2知识点汇总教学教材.doc(18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高中物理必修一、必修二、选修3-1及选修3-2知识点汇总精品文档高中物理必修一、必修二、选修3-1及选修3-2知识点汇总1弹力(1)大小:只有弹簧中的弹力我们可以应用胡克定律Fkx计算,而支持力、压力、轻绳中的拉力、轻杆中的弹力等必须根据题中的物理情境应用牛顿运动定律或平衡条件得出。(2)方向: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若接触面是曲面,则弹力的作用线一定垂直于曲面上过接触点的切线;轻绳中的弹力方向一定沿绳,指向轻绳收缩的方向;对轻杆,若一端由铰链连接,则另一端的弹力只能沿杆的方向拉或压,若杆的一端固定,则杆中的弹力方向可以与杆成任意角度。2摩擦力(1)产生条件:两物
2、体相互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接触面粗糙;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2)方向: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沿接触面的切线方向。(3)类别: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FFN,式中压力FN一般情况下不等于重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速度无关。静摩擦力大小和方向随运动状态及外力情况而变化,与压力FN无关。静摩擦力的大小范围:0FFmax,其中最大静摩擦力Fmax与压力FN成正比。3力的合成和分解不是两个力的数字加减,而是按照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简化成三角形定则)进行的矢量合成与分解的运算。实质是一种等效替换的方法,合力或分力与原力等效。(1)合力可能大于分力,也可能小于分力,还可能等于分
3、力,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如同三角形的边长关系。(2)力的合成只适用于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力,力的分解得到的两个分力与原力性质相同。4受力分析把指定物体(研究对象)在特定的物理情境中所受到的所有外力找出来,并画出受力图。受力分析的常用方法有:(1)隔离法:将研究对象(可以是某个物体,也可以是几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与周围物体分隔开,只分析它实际所受的力,不分析它对周围物体施加的力。隔离法一般适用于分析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将相互作用的内力转换为外力。(2)整体法:把几个具有相同加速度的连接体或叠加体看做一个整体进行受力分析的方法。整体法一般适用于分析外界对整体的作用力。(3)假设法:在未知某力是否存在
4、时,可先对其作出存在或不存在的假设,然后根据假设对物体的运动情况作出判断,看是否与实际情况吻合。如果吻合,则说明假设正确;否则说明假设错误。5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合力为零,即F合0。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所受的力沿任意方向分力的合力都为零,即Fx0,Fy0。解答三个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的基本思路是合成法和分解法。(1)合成法: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受力分析图。将所受的其中两个力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合成为一个等效力,由平衡条件可知该等效力一定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2)分解法:对物体受力分析,画出受力分析图,将其中一个力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分解到另两个力的反方向,由平衡条件可知,这两
5、个分力一定分别与另两个力等大反向。6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的推论(1)物体受共点力的作用而平衡,则其中任意一个力与其他所有力的合力等大反向。(2)若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力的作用,则宜用正交分解法处理。画出物体受力的矢量图,以物体为坐标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将所受的各个力分别沿x、y轴正交分解,则有沿x、y轴方向分力的合力为零,即Fx0,Fy0。(3)物体受三个非平行力而平衡时,这三力的作用线一定相交于一点。(4)在三个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这三个力必处于同一个平面内,且将表示这三力的矢量线段首尾顺次相连时,必组成封闭的三角形,且每个力与所对角的正弦值成正比。7描
6、述运动的基本概念对比(1)位移(矢量)是运动物体由起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路程(标量)是运动轨迹的长度。(2)速度是描述质点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的变化率,即vx/t;加速度是描述质点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质点速度的变化率,即av/t。(3)位移时间图象与速度时间图象描述对象斜率纵截距面积速度时间图象描述直线运动、不能描述曲线运动加速度物体的初速度相应时间段物体的位移位移时间图象描述直线运动、不能描述曲线运动速度开始计时时物体相对于参考点的位移无意义8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三个重要公式(1)速度公式:vtv0at。(2)位移公式:xv0tat2。(3)位移和速度的关系:vv2ax。9
7、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三个重要推论(1)平均速度公式:。(2)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之差为一恒定值,即xaT2(又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判别式)。(3)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vt/2 。10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的常用方法(1)一般公式法: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三个重要公式解题,若题目中不涉及时间,使用vv2ax解答。(2)中间时刻速度法:公式vt/2适用于任何匀变速直线运动,有些题目应用它可避免应用位移公式中含有t2的复杂方程,从而简化解题。(3)平均速度法:涉及初末速度、运动时间、位移,可应用和x t解答。(4
8、)比例法: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可采用比例关系求解。前1 s、前2 s、前3 s内的位移之比为149第1 s、第2 s、第3 s内的位移之比为135前1 m、前2 m、前3 m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第1 m、第2 m、第3 m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1)()(5)图象法:应用vt图象,可以把较复杂的直线运动问题转化为较为简单的数学问题。尤其是利用图象定性分析选择题,可避开繁杂的数学计算。(6)逆向思维法:把运动过程的“末态”作为“初态”的反向研究问题的方法。一般应用于末态速度为零的情况,把末态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反演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7)巧用隔差公式xmxn(mn)aT2解题
9、。对一般的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若题目中出现两个相等的时间间隔对应的位移(尤其是处理纸带、频闪照片或类似的问题),应用隔差公式xmxn(mn)aT2解题快捷方便。11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1)用“连续相等时间内位移差是否相等”判断该运动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2)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公式vn求打点计时器打n点时纸带的速度。(3)用“逐差法”求加速度可使所有的实验数据都得到利用,可以提高实验测量的准确性。由xaT2得出a1,a2,a3,然后取平均值a(a1a2a3)/3()。(4)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求出加速度。将利用公式vn计算
10、出的各个时刻的速度,作出vt图象,其vt图象的斜率即为运动的加速度。12追及与相遇问题的规律追及与相遇问题一般涉及两个物体,要选择同一参考系研究它们的运动情况。(1)所谓“追上”或“相遇”是指两个物体同一时刻位于“同一位置”,据此可建立它们的位移关系方程。(2)明确两个物体运动的时间关系,是同时开始运动还是先后开始运动,由此建立时间关系方程。(3)两物体的“速度相等”通常是一个重要的临界条件。对于追及问题要注意区分两种情况。速度大者减速运动追匀速运动的物体,当两者速度相等时若追者位移仍小于被追者位移,则永远追不上,此时两者之间有最小距离;两者速度相等时恰能追上,是两者避免碰撞的临界条件;两者速
11、度相等时若追者已超过被追者,则被追者还有一次追上追者的机会,其间速度相等时两者之间距离有一个较大值。速度小者加速追匀速运动的速度大者,当两者速度相等时两者之间有最大距离。13自由落体运动(1)只受到重力的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其实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下落t时刻的速度公式vtgt;下落高度公式hgt2;下落高度h时速度vt。14竖直上抛运动(1)只受到重力作用的竖直上抛运动,实质是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2)上升和下落两个过程互为逆运动,具有速度对称(上升过程和下落过程经过同一点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和时间对称(上升过程和下落过程经过同一
12、段路程所需时间相同)的特点。(3)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的最大高度Hv/2g;上升到最高点的时间tv0/g。15牛顿三大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2)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的合外力F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m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数学表达式:Fma。牛顿第二定律揭示了力的瞬时效应,定量描述了力与运动(加速度)的关系。由定律可知,力与加速度是瞬时对应关系,即加速度与力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13、力与加速度具有因果关系。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加速度是力产生的结果。(3)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牛顿第三定律揭示了物体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一定是同种性质的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各自产生效果,一定不会相互抵消。16超重与失重(1)超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重力。原因:物体有向上的加速度。(2)失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重力。原因:物体有向下的加速度。(3)完全失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为零。原因:物体有向下的加速度且大小
14、为重力加速度g。17一般曲线运动(1)速度方向:沿曲线的切线方向。(2)特点:速度方向时刻在改变。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所受合外力一定不为零。(3)条件: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方向与物体的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合外力的方向一定指向轨迹弯曲的一侧。(4)研究方法:把曲线运动分解为两个简单的分运动。合运动与分运动之间存在等时性、独立性、等效性。等时性:合运动与分运动经历的时间相等,即同时开始、同时进行、同时结束。独立性:各分运动在其方向上力的作用下独立运动,不受其他方向分运动的影响。等效性:各分运动按平行四边形定则合成后与物体的实际运动效果相同。18平抛运动(1)特点:初速度沿水平方向,只受竖直方
15、向的重力作用,其轨迹为抛物线。平抛运动是匀变速(加速度是g不变)曲线运动。(2)研究方法: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xv0t)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ygt2)。(3)平抛运动物体的速度改变量vgt、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且相等时间内速度改变量总是相等的。19几个典型运动的分解(1)竖直下抛运动可分解为竖直向下的匀速直线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2)竖直上抛运动可分解为竖直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3)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4)斜抛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竖直上抛运动。(5)船渡河运动可分解为船本身的划动和随水流方向的漂
16、流运动。(6)绳端物体的运动可分解为沿绳方向的运动和垂直绳方向的运动。20平抛运动的两个推论(1)做平抛(含类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时刻瞬时速度方向的反向延长线与初速度延长线的交点到抛出点的距离都等于水平位移的一半。(2)任意时刻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的正切值等于位移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的正切值的2倍。证明:由平抛运动规律xv0t,ygt2,tan gt/v0gt2/v0t2y/xy/x,即做平抛(含类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时刻瞬时速度方向的反向延长线与初速度延长线的交点到抛出点的距离都等于水平位移x的一半。(如图311) 由平抛运动规律xv0t,ygt2,tan y/xtan, 图311即ta
17、n2tan ,任意时刻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的正切值等于位移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的正切值的2倍。21匀速圆周运动(1)特点:合外力大小不变,方向总是指向圆心。匀速圆周运动是加速度(方向)时刻在变化的变速曲线运动。(2)角速度:/t2/T,角速度单位:rad/s;线速度:vs/t2r/T;vr。(3)向心加速度:av2/rr2v。(4)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称为向心力。向心力是一种效果力,任何力或几个力的合力其效果只要是使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则这个力或这几个力的合力即为向心力。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的关系遵从牛顿第二定律。(5)只要物体所受合外力大小恒定,且方向总是指向圆心(与速度方向垂
18、直),则物体一定做匀速圆周运动。(6)转速n的单位为r/s(转每秒)或r/min(转每分)。当转速n的单位为r/s时,转速n与角速度的关系:2n。22一般圆周运动(1)当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不指向圆心时,可以将它沿半径方向和切线方向正交分解,其沿半径方向的分力为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沿切线方向的分力只改变速度的大小。(2)如果沿半径方向的合外力大于物体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物体将做向心运动,运动半径将减小;如果沿半径方向的合外力小于物体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物体将做离心运动,运动半径将增大。如果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突然变为0,则物体以该时刻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23竖直
19、平面内圆周运动临界条件(1)轻绳拉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或小球在竖直圆轨道内侧做圆周运动)时的临界点是在竖直圆轨道的最高点,Fmgmv2/r;由于轻绳中拉力F0,要使小球能够经过竖直圆轨道的最高点,则到达最高点时速度必须满足:v。(2)由于轻杆(环形圆管)既可提供拉力,又可提供支持力,轻杆拉小球(或环形圆管内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或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双轨道之间做圆周运动)的条件:到达最高点时速度v0。24万有引力定律(1)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2)数学表达式:FG,引力常量G由卡文迪许利用扭
20、秤实验测出。(万有引力定律中物体之间的距离r是指两质点之间的距离)(3)应用:测中心天体的质量、密度,发现新天体,航天等。25人造地球卫星(1)轨道特征:轨道平面必过地心。(2)动力学特征:万有引力提供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即有Gmm()2r。(3)轨道半径越大,周期越长,但运行速度越小。(4)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小速度第一宇宙速度v17.9 km/s。物体脱离地球引力,不再绕地球运行所需的最小速度第二宇宙速度v211.2 km/s;物体脱离太阳的引力所需的最小速度第三宇宙速度v316.7 km/s。26地球卫星的最大运行速度和最小周期由万有引力提供卫星绕地球运行的向心力,则有Gmm(
21、)2r,得到卫星绕地球的运行速度v,周期T2r/v22。当卫星绕地球表面运行时,轨道半径r等于地球半径R,运行速度最大v7.9 km/s,周期最小T25 024 s。27卫星发射的超、失重规律人造卫星刚从地面发射时,加速向上运动,处于超重状态,进入轨道正常运转时,卫星上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凡是工作原理与重力有关的仪器均不能使用。28地球同步卫星“四定”(1)运行周期一定,周期为24 h。(2)距地面高度一定,大约为3.6104 km。(3)轨道平面一定,轨道平面与赤道面重合。(4)环绕方向及速度一定,环绕方向为自西向东运行,速度大小约为3.1 km/s。29功和功率(1
22、)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力和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位移。恒力做功的计算公式:WFxcos 。当F为变力时,用动能定理WEk或功能关系求功。所求得的功是该过程中外力对物体(或系统)做的总功(或者说是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利用Fx图象曲线下的面积求功。利用WPt计算。(2)功率: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定义式:PW/t。所求功率是时间t内的平均功率。功率计算式:PFvcos 。其中是力与速度间的夹角。该公式有两种用法:a.求某一时刻的瞬时功率,这时F是该时刻的作用力大小,v取瞬时值,对应的P为F在该时刻的瞬时功率;b.当v为某段位移(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时,则要求这段位移(时间)内F必须为恒力,对应的
23、P为F在该段时间内的平均功率。(3)机车启动:机车以恒定功率启动时,由PFv可知,其牵引力F随着速度v的增大而减小,机车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当加速度减小到零即牵引力Ff(阻力)时速度达到最大,最大速度vmP/f。机车以恒定加速度启动时,由a可知,若所受阻力f恒定,则牵引力F为定值,由PFv可知,机车输出功率P随着速度v的增大而增大。当机车输出功率P增大到额定功率时,匀加速运动结束,其匀加速运动的末速度vtat, 匀加速运动时间t之后,机车在额定功率下继续加速,直至到达最大速度(vmP额/f)后做匀速运动。30动能定理(1)内容: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2)数学表达式:Wmv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物理 必修 选修 知识点 汇总 教学 教材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