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测量精度控制.doc
《高层建筑测量精度控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层建筑测量精度控制.doc(20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QC 成 果 汇 报 高层建筑测量精度控制 申报单位: 中核华兴建设有限公司 小组名称: 华鼎国际项目第二QC小组 发 布 人: 张道玺 发布日期: 2016年3月9日 目 录 第一章、工程概括.......................................1 第二章、QC小组概括....................................1 第三章、选题理由.......................................2 第四章、现状调查.......................................2 第五章、目标设定及可行性分析...........................3 第六章、原因分析.......................................3 第七章、要因确认.......................................5 第八章、制定对策.......................................6 第九章、对策实施.......................................7 第十章、效果检查......................................17 第十一章、巩固措施....................................18 第十二章、工作总结及打算..............................18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高层建筑的施工测量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因此我们要充分重视建筑施工测量,按照设计要求,并埋设各种测控标志,落实测量工序,从而提高建筑工程测量的质量。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是建筑工程实体施工的前提和基础性工作,也是施工质量控制工作中一个关键性的工序。本文针对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通过对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工作的实践与研究,提出了高层建筑施工测量质量控制的工作要点、方法和工作流程及预防性措施。为的是更有效控制高层建筑施工测量精度,以满足设计、规范、合同规定的各项要求。 第一章、工程概括 西安华鼎国际工程位于高新区科技六路。由陕西国电置业有限公司投资兴建,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进行设计,监理单位为陕西建筑工程建设监理公司,中核华兴建设有限公司为总承包单位。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59219 m2,地上建筑面积44909 m2,地下建筑面积14310 m2。1#楼结构形式为框筒结构,建筑高度95.5米,地下2层,地上24层,建筑面积为32914 m2;2#楼结构形式为框剪结构,建筑高度45.78米,地下2层,地上12层,建筑面积为11951 m2。 第二章 、QC小组概括 为了确保实现本工程质量目标,在工程开工之初,项目部就成立了专门针对“高层建筑测量精度控制”QC小组,开展QC小组攻关活动,现将小组成员介绍如下: QC小组成员简介 小组名称 中核华兴建设有限公司华鼎国际项目第二QC小组 课题名称 高层建筑测量精度控制 课题类型 现场型 小组人数 9人 接受TQC教育时间 41h 平均年龄 31岁 活动时间 2015.11-2016.2 姓名 性别 年龄 文化程度 项目职务 小组职务 小组分工 王文改 男 44 大专 项目经理 组长 全面组织 郝宝龙 男 50 大专 项目书记 副组长 组织协调 赵 航 男 32 本科 生产经理 组员 组织实行 秦应龙 男 30 本科 技术经理 组员 技术指导 侯俊杰 男 24 本科 技术员 组员 技术方案编制 张道玺 男 29 大专 质量/测量员 组员 质量检查、现场实施 吴尚静 男 22 专科 测量员 组员 具体实施 赵贝贝 男 25 本科 技术员 组员 具体实施 杨桂芳 女 24 本科 技术员 组员 资料整理 制表人:杨桂芳 日期:2015年11月1日 第三章、选题理由 一、质量创优目标:1#、2#楼争创“西安市优质结构示范工程”。 二、该工程基坑较深,南北跨度大,现场狭窄,四周紧邻道路,原有围墙与建筑红线基本一致;为了方便施工,土方不能一次性挖到位,施工道路做成内坡道,这样造成后浇带大跨度分段施工的情况,给测量带来一定难度。 三、该建筑高度较高,外立面相对复杂,建筑的整体垂直度控制不力,会导致整个建筑的偏移过大,部分位置外墙抹灰厚度增加量较大,给后期装修成本带来增加,所以对高层建筑的整体垂直度实施精控。 第四章、现状调查 一、我们QC小组对同类高层建筑测量控制作了全面调查,对建筑物测放线、垂直度、标高测量记录。现将调查情况统计如下: 序号 检 查 项 目 检 查 点 数 偏 差 限 值 合格数 不 合 格 数 不 合 格 率 1 控制线闭合偏差 40 ±3mm 30 10 25% 2 竖向构件轴线位移 55 ±5mm 40 15 27.3% 3 单层内构件垂直度偏差 30 ±5mm 22 8 26.7% 4 建筑物全高垂直度偏差 16 ±15mm 12 4 25% 5 层高偏差 35 +8mm、-5 mm 26 9 25.7% 6 表面平整度 28 ±5mm 23 5 17.9% 7 其他关键部位 36 ±5mm 30 6 16.7% 制表人:杨桂芳 日期:2015年12月4日 二、根据上述调查情况,绘制出影响高层建筑测量精度的排列图: 制图人:张道玺 日期:2015年12月5日 三、由排列图可以看出,影响高层建筑测量精度的主要问题: 1、控制线闭合偏差 2、竖向构件轴线位移 3、单层内构件垂直度偏差 4、建筑物全高垂直度偏差 5、层高偏差 第五章、目标设定及可行性分析 一、目标设定: 为了保证本工程达到预期的质量目标,控制线闭合偏差不得超过±3mm,竖向构件轴线位移不得超过±5mm,单层内构件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5mm,建筑物全高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15mm,层高偏差不得超过+8mm、-5mm。 目标率:高层建筑测量精度合格率达到95%。 二、可行性分析: 1、我们QC小组成员技术力量雄厚,都有着扎实的专业功底,现场经验丰富。 2、在施工现场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我们针对实际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通过对兄弟项目部的走访、学习,查出了问题的原因,并学习了兄弟项目的先进经验,为今后工作的顺利开展指明了方向。 3、小组活动由项目部倡议发起,得到了公司领导和相关技术人员的大力支持,项目部对此进行了精心的部署。 第六章、原因分析 我们QC小组成员根据对所调查工程的实测实量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围绕调查结果,召开原因分析会,讨论出各问题产生的主因,并采用了关联表格形式表达如下: 分析表一: 问题名称 产生原因 要因分析 控制线闭合偏差 竖向构件轴线位移 仪 器 1、 仪器和辅助工具选用不当。 2、 仪器未及时检测,精度不够。 3、 塑料长尺未经计量单位检测,自身误差,长时间使用扭曲变形及刻度模糊。 人 员 1、仪器操作时未对中整平。 2、读数不准确。 3、对仪器操作规程不理解。 4、测量专业培训少。 5、测量考核未落实。 6、画墨线定点有误。 7、压卷尺不精确。 8、拉尺用力程度不同。 9、弹墨线处有障碍物未清理净。 10、弹墨线时未压对点及手法不熟练。 11、无墨线定点乱引线。 12、弹完墨线未用仪器复测。 13、距离计算有误。 方 法 1、 现场布点不合理。 2、 测量方法不当。 3、 投测方案不完善。 环 境 1、 场地不平整。 2、 场地狭窄不易布。 3、 天气影响。 4、 温度影响。 5、 控制桩点沉降不均匀。 6、 工期紧,夜间施测。 7、 楼层多,累计误差大。 8、 施工作业层交叉施工。 制表人:杨桂芳 日期:2015年12月12日 分析表二: 问题名称 产生原因 要因分析 单层内构件垂直度偏差 建筑物全高垂直度偏差 仪 器 1、 仪器和辅助工具选用不当。 2、 仪器未及时检测,精度不够。 3、 塑料长尺未经计量单位检测,自身误差,长时间使用扭曲变形及刻度模糊。 人 员 1、仪器操作时未对中整平。 2、读数不准确。 3、对仪器操作规程不理解。 4、测量专业培训少。 5、测量考核未落实。 6、高层投测无经验。 7、压尺不精确及拉尺用力程度不同。 8、距离计算有误。 9、操作工人不认真。 10、检查不到位。 11、未按技术交底施工。 12、工人成品保护意识薄弱。 方 法 1、 技术交底不到位。 2、 方案针对性不强。 3、 模板体系支撑不稳,加固不够。 4、 砼振捣不当,导致涨模。 5、 材料各项性能不符合要求。 环 境 1、 天气影响。 2、 温度影响。 3、 地基沉降不均匀。 4、 工期紧,夜间施工。 5、 楼层多,累计误差大。 6、 层高较高,施工难度大。 7、 施工作业层交叉施工。 制表人:杨桂芳 日期:2015年12月13日 分析表三: 问题名称 产生原因 要因分析 层高偏差 仪 器 1、仪器和辅助工具选用不当。 2、仪器未及时检测,精度不够。 3、 塑料长尺未经计量单位检测,自身误差,长时间使用扭曲变形及刻度模糊。 人 员 1、仪器操作时未整平。 2、读数不准确。 3、架仪器不专业。 4、高程传递有误差,闭合不上。 5、往上一层拉标高,钢尺歪斜不顺直,中间有障碍物。 6、压钢尺不精确及拉尺用力程度不同。 7、塔尺压后视标高不精确。 8、高程传递塔尺未摆正及晃动。 9、画标高线有误。 10、标高计算有误。 11、操作工人不认真。 12、检查不到位。 13、未按技术交底施工。 方 法 1、技术交底不到位。 2、方案针对性不强。 3、模板体系支撑不稳,加固不够。 4、砼振捣不当,导致涨模。 5、材料各项性能不符合要求。 环 境 1、天气影响。 2、温度影响。 3、工期紧,夜间施工。 4、层高较高,施工难度大。 5、施工作业层交叉施工。 制表人:杨桂芳 日期:2015年12月14日 第七章、要因确认 根据关联表,对各因素的现场调查提问、验证确认,得出以下原因: 分析表 要因确认内容 验证方法 验证人 要因判断 分析表一 现场布点不合理 调查分析 秦应龙、张道玺 是 测量方法不当 现场验证 秦应龙、张道玺 是 投测方案不完善 调查分析 秦应龙、侯俊杰 是 压卷尺不精确 现场验证 赵贝贝、吴尚静 是 分析表二 高层投测无经验 现场验证 赵贝贝、吴尚静 是 方案针对性不强 调查分析 秦应龙、侯俊杰 是 分析表三 架仪器不专业 现场验证 赵贝贝、吴尚静 是 高程传递有误差,闭合不上 现场验证 张道玺、吴尚静 是 塔尺压后视标高不精确 现场验证 赵贝贝、吴尚静 是 高程传递塔尺未摆正及晃动 现场验证 赵贝贝、吴尚静 是 制表人:杨桂芳 日期:2015年12月20日 第八章、制定对策 QC小组针对上述要因进行专项研究,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了有效的、有针对性,可实施性的对策措施,见下表: 对策表 序号 要因 采取措施 负责人 完成时间 1 现场布点不合理 根据现场情况,合理布置控制点。 秦应龙 张道玺 1天 2 测量方法不当 1、测量前进行培训,熟悉仪器使用方法。 2、主控线采用全站仪投测。 3、轴线定位采用塑料长卷尺测量(拉线配合)。 秦应龙 张道玺 2天 3 投测方案不完善 根据现场情况和其他项目先进经验,完善投测方案。 秦应龙侯俊杰 1天 4 压卷尺不精确 小卷尺不压尺头,压10CM测量。 吴尚静 赵贝贝 0.5天 5 高层投测无经验 安排现场专业培训 吴尚静 赵贝贝 2天 6 方案针对性不强 通过对施工流水的分析,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 秦应龙侯俊杰 1天 7 架仪器不专业 长期练习,能熟练架设仪器直接对准标高线,无需塔尺。 吴尚静赵贝贝 2天 8 高程传递有误差,闭合不上 仪器架设直接对准标高线,减少中间传递次数,塔尺摆正及不晃动。 张道玺 吴尚静 1天 9 塔尺压后视标高不精确 1、现场采取两人读数。 2、仪器架设直接对准标高线,无需塔尺。 吴尚静赵贝贝 1天 10 高程传递塔尺未摆正及晃动 1、塔尺放在固定平整物体上。 2、两人配合扶塔尺。 吴尚静赵贝贝 1天 制表人:杨桂芳 日期:2015年12月21日 第九章、对策实施 为了达到预期目标,小组进行了周密的计划和部署,积极开展相关活动内容,争取早日完成小组计划目标。 一、场区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一)、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 1、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的原则。 2、布设平面控制网形首先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 3、选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 4、桩位必须用混凝土保护,需要时用钢管进行围护,并用红油漆作好测量标记。(具体做法见下图) (二)、场区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1、首级控制网的布设 根据西安市有关部门的规定,建筑物定位桩必须由西安市测绘院测定(坐标1:X=3631.196、Y=5980.698、Z=409.412,坐标2:X=3631.294、Y=6046.959、Z=409.232,坐标3:X=3631.218、Y=6140.572、Z=409.012)。因此,首级控制网由测绘院所定桩位组成。 2、轴线控制网的测设 首级控制网布设完成后,依据设计院基坑开挖图上四个角点坐标及与有关柱、墙体、洞口详细位置关系确定建筑物须定位的主轴线,然后以首级控制网为基准,采用极坐标或直角坐标定位放样的方法定出建筑物主轴线的控制桩,经角度、距离校测符合点位限差要求后,作为该建筑的轴线控制网。根据华鼎国际现场实际情况,只有南边、西边及北边有支护平台,比较适合布置控制桩,轴线控制桩的布设详细见(图9-1)。 制图人:张道玺 日期:2015年12月23日 图9-1 华鼎国际轴线控制桩布设图 二、±0.000以下施工测量 地下结构施工平面控制采用“外控法”,首先对场区内平面控制点进行复核。经核对无误后,依据施工图及控制点进行施工主要轴线的测设,并将控制线向外偏移1m,在其延长线上适当位置设立轴线控制桩作为土方开挖及地下室施工阶段平面放线的依据。 (一)、轴线控制桩的校测 1、在建筑物基础施工过程中,对轴线控制桩每半月复测一次,以防桩位位移,而影响到正常施工及工程施测的精度要求。 2、采用测量精度3”级、测距精度2mm+2ppm的全站仪,根据首级控制进行校测。 (二)、轴线投测方法 1、±0.000以下的基础施工采用全站仪方向线交会法来投测控制线,轴线定位采用塑料长卷尺测量。 2、首先依据场区平面轴线控制桩和基础结构平面布置图,测放出基槽开挖线,并用白石灰撒出。当基槽开挖到接近槽底设计标高时,用全站仪分别投测出基槽边线,并定出控制桩指导开挖。 3、待垫层、防水及保护层打好后,根据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桩,将全站仪架设在控制桩位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方向桩(轴线标志),将所需的控制线投测到施工的平面层上,在同一层上投测的纵、横轴控制线,以此作角度、距离的校核。一经校核无误后,方可在该平面上放出其它相应的设计轴线及细部线。并弹墨线标明作为支模板的依据。 4、在施工过程中,每当施工平面测量工作完成后,进入竖向施工,在施工中,每当墙柱浇筑成型拆掉模板后,应在墙柱侧立面投测出相应的轴线以供下道工序的使用。(具体做法见下图) 5、当每一层平面或每段轴线测设完后,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报验单,报送报验单必须写明层数、部位、报验内容并附一份报验内容的楼层放线记录表,以便能及时验证各轴线的正确程度状况。 6、±0.000以下施工测量详细操作如下: (1)、图示叙述测量如下(图9-2): 制图人:张道玺 日期:2015年12月23日 图9-2 华鼎国际定位、轴线放线示意图 (2)、文字叙述测量操作如下: 2.1、将全站仪架设在控制桩位A点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D点,全站仪置零,顺时针转18。形成AB控制线,在南北围墙立面上弹竖向垂直墨线(复测控制点以后有无位移),涂上两个红色三角标记,完成后在北面基坑边上埋设控制桩位B点,并在B点上刻出十字垂直交点,全站仪再次置零,转90。,在东西围墙立面上弹竖向垂直辅助墨线(复测控制点以后有无位移),各涂上两个红色三角标记。将全站仪架设在控制桩位B点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A点,全站仪置零,转90。,在东西围墙立面上弹竖向垂直辅助墨线(复测控制点以后有无位移),各涂上两个红色三角标记。 2.2、将全站仪架设在控制桩位C点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A点,全站仪置零,逆时针转29。形成C控制线,在南北围墙立面上弹竖向垂直墨线(复测控制点以后有无位移),各涂上两个红色三角标记,全站仪再次置零,转90。,在北围墙立面上弹竖向垂直辅助墨线(复测控制点以后有无位移),涂上两个红色三角标记。 2.3、将全站仪架设在控制桩位D点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A点,全站仪置零,逆时针转72。形成D控制线,在南北围墙立面上弹竖向垂直墨线(复测控制点以后有无位移),各涂上两个红色三角标记,全站仪再次置零,转90。,在北围墙立面上弹竖向垂直辅助墨线(复测控制点以后有无位移),涂上两个红色三角标记。 2.4、用小卷尺划轴线时,压10cm不要压尺头。(见下列对比图) 压尺头结果误差3mm 压10cm结果没有误差 (3)、现场实际测量操作照片: 第一步:仪器对中整平后对准 第二步:角度转到位后投测主控线 其他控制点转角度 第三步:置零转90度定出 第四步:弹出竖向垂直辅助墨线(复 竖向垂直辅助墨线 测控制点以后有无位移) 实施效果:通过制定以上方法指导施工,较好的解决因现场布点不合理、测量方法不当、投测方案不完善及压卷尺不精确而导致控制线闭合偏差和竖向构件轴线位移。 三、±0.000以上施工测量 ±0.000以上楼层平面控制采用“内控法”。 (一)、平面控制测量 1、对于局部一层的建筑物±0.000以上的轴线传递,应仍采用全站仪方向交会法,而对于高层建筑物±0.000以上的轴线传递,不应采用全站仪方向交会法,而采用激光垂直仪内控接力传递法进行轴线投测。 2、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1)、内控点布设 为了以后施工中,既不影响流水施工作业,又兼顾整体平面测量布局,1#楼和2#楼工程平面控制内控点均布设4个点。内控点布置详细见(图9-3、图9-4)。 (2)、预埋件的埋设 根据平面控制点布置图在首层底板上埋设4块预埋铁件,埋设位置见(图9-3、图9-4)所示。以后在各层施工浇筑混凝土顶板时,在垂直对应控制点位置上预留出150mm×150mm方洞,以便轴线向上投测。 (3)、预埋件作法 预埋铁件由100×100×8mm厚钢板制作而成,在钢板下面焊接f12钢筋,且与底板焊接浇筑。 (4)、控制点的测设 待预埋件埋设完毕后,将内控点分别投测到预埋铁件上,经校核无误后,在每块埋件上刻出十字垂直交点,十字垂直交点即为各控制点平面位置(见下图)。 (5)、激光接收靶 激光接收靶由400×400×5mm厚有机玻璃制作而成,玻璃上粘设一张白纸,供接受激光点用(见下图)。 制图人:张道玺 日期:2015年12月28日 图9-3 1#楼内控点布置和预埋铁件埋设位置图 制图人:张道玺 日期:2016年1月20日 图9-4 2#楼内控点布置和预埋铁件埋设位置图 3、轴线竖向投测 每层楼板浇筑后,将激光垂直仪安置在一层(或12层)已作好的控制点上,对中整平后,使仪器发射光束,穿过楼板预留洞而直射到激光接收靶上,激光垂直仪操作人员转动仪器,使激光点在接收靶上形成最小的圆圈,上面操作接收靶人员见光点后用铅笔描点,在描激光点前先将靶位四周画铅笔印,以此固定靶位,用同样方法将其余各点投测在同一施工层上。控制点投测后将全站仪分别置于各点上,检查相邻点间夹角是否为90°,然后用检测过的100M塑料长尺校测每相邻两点间水平距离是否与相对应的控制点间距离相等,分析边、角是否相匹配,若相匹配证明投测无误,若不匹配证明投测有误,应重新投测,直至正确。控制点投测正确后,用全站仪根据控制点施测出各轴线,并弹墨线于楼板面上,以后各层轴线投测方法均相同。轴线投测时,测量人员互相之间用对讲机进行联络。 轴线竖向投测示意图 4、施工层放线时,应先在结构平面上校核投测轴线,闭合后再测设细部轴线,轴线放完后在下层墙柱外立面投测出竖向垂直轴线,以供同位置上层墙柱吊垂直度参考使用。(具体做法见下图) (二)、现场实际测量操作照片: 第一步:激光垂直仪对中整平后投点 第二步:铅笔描激光点 第三步:全站仪对中整平后照准 第四步:全站仪置零转90度, 另外一个控制点 看相邻点间夹角是否为90度 第五步:确认无误后,画点弹出十字控制线 实施效果:通过制定以上方法指导施工,较好的解决因高层投测无经验、方案针对性不强而导致单层内构件垂直度偏差和建筑物全高垂直度偏差。 四、标高控制 (一)、±0.000以下结构施工中的标高控制 1、高程控制点的联测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网点,以判断场区内水准点是否被碰动,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高。 2、±0.000以下标高的传递施工时用水准仪(测站)将标高传递到基坑内,以此标高为依据,进行槽底抄平。并作相互校核,校核后三点的较差不得超过3mm,取平均值作为该平面施工中标高的基准点,基准点应标在便于使用和保存的位置,根据基坑情况,在基坑内将其引测至塔吊根部上(塔吊已校正),并标明相对标高,便于施工中使用。墙、柱拆模后,应将塔吊上标高引测至墙柱立面上。 3、标高校测与精度要求每次引测标高需要作自身闭合外,对于同一层分几次引测的标高,应该联测校核,测量偏差不应超过±3mm。 4、±0.000以下标高测站过程要点: (1)、水准仪内十字丝直接整平对准,无需塔尺辅助,一是能很好的消除因塔尺压后视标高不精确带来的误差;二是测站时能最大限度利用好塔尺的末端高度,减少测站次数,避免误差;三是测站时无需大量计算,看塔尺上数字直接记录相对标高。 (2)、测站时塔尺应放在地面平整固定物上,尽量不要放在墙立面上,这样能很好的消除因塔尺压后视标高不精确、塔尺未摆正及晃动带来的误差。 (二)、楼层标高的传递 在第一层墙柱浇筑好后,从墙柱下面的已有标高点向上用塑料长尺沿墙柱身量距。 1、标高的竖向传递,应用塑料长尺从首层起始高程点竖直量取,当传递高度超过塑料长尺长度时,应另设一道标高起始线,塑料长尺需加拉力、尺长、温度三差改正。 2、施工层抄平之前,应先校测首层传递上来的三个标高点,当校差小于3mm时,取其平均高程引测水平线。抄平时,应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点范围的中心位置,并进行一次精密定平,水平线标高的允许误差为3mm。 (三)、现场标高测站实际操作照片: 第一步:水准仪内十字丝直接 第二步:测站时塔尺放在地面 整平对准±0.000 平整固定物上 第三步:塔尺已摆至水准仪能 第四步:标高引测塔吊上 看到的最大读数 第五步:标高引测楼内 第六步:标高引测墙柱上 实施效果:通过制定以上方法指导施工,较好的解决因架仪器不专业、塔尺压后视标高不精确、高程传递塔尺未摆正及晃动、高程传递有误差,闭合不上而导致层高偏差。 第十章、效果检查 通过制定以上对策,经过四个月时间的施工实施情况,我们进行了效果检查。(见下表) 效果检查统计表 序号 项目名称 目标值(mm) 实测最大值(mm) 1 控制线闭合偏差 ±3mm ±3mm 2 竖向构件轴线位移 ±5mm ±5mm 3 单层内构件垂直度偏差 ±5mm ±5mm 4 建筑物全高垂直度偏差 ±15mm ±15mm 5 层高偏差 +8mm、-5mm +8mm、-5mm 制表人:杨桂芳 日期:2016年2月29日 第十一章、巩固措施 通过开展本次QC小组的活动,为整个工程的创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积累了在这方面质量改进的成功经验,并对积极有效的施工做法进行了经验总结,也为以后类似工程起到很好的指导和示范作用。为了巩固本次QC小组活动取得的成果,采取了以下措施: (1)、将本次活动的测量方法以及本次活动开展的情况记录成册,汇总整理归档,以供今后大家参考。 (2)、对本工程施工人员进行相关操作技术培训,使所有成员的技术水平都能得到提高。 (3)、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实测实量活动,为今后的施工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第十二章、工作总结及打算 1、通过本次QC小组活动的开展,我们不仅实现了本次活动的课题目标,也使我们在施工技术、管理技术、综合素质上有了全面的提高。 2、通过本次QC小组活动,提高了整个项目部测量人员的技术水平。 3、通过本次QC小组活动,有效解决了高层建筑轴线及垂直度控制难的问题,提高了测量的精度和速度。 4、我们将再接再劢,努力掌握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理论知识,积极开展QC小组攻关活动,用先进的管理技术、经验和方法来指导实践促进我们工作的改进和提高。 5、我们小组下步打算在“板筋布设控制”方面选定课题开展小组活动。 - 17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层建筑 测量 精度 控制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Fis****915】。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Fis****91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Fis****915】。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Fis****91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