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纲要模板.docx
《山东省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纲要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纲要模板.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山东省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山东省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 ) 物联网(TheInternetofthings)是经过射频识别(RFID)、 红外感应器、 全球定位系统、 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 按约定的协议, 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 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以实现智能化识别、 定位、 跟踪、 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根据国家战略要求和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实际, 特制订本规划纲要。规划实施期限为 至 。 一、 战略意义、 发展现状和趋势 (一)战略意义。物联网产业横跨电子信息制造业、 智能装备制造业、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三大产业, 集计算机、 通信、 网络、 智能计算、 传感器、 嵌入式系统、 微电子等多个技术领域, 由终端产品制造商、 信息传输与处理商、 应用与服务提供商和消费者等参与构成。物联网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将引发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 是信息产业领域未来竞争的制高点和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加快发展物联网产业不但是我省提升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 发展创新型经济的战略选择, 也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促进”两化”融合、 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抓手。迅速实现物联网技术突破和产业发展, 抢占技术和人才制高点, 能够提升我省整体创新能力, 增强我省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二)发展现状。随着信息采集与智能计算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的广泛应用, 大规模发展物联网及相关产业的时机日趋成熟。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纷纷开展物联网领域的规划布局, 已在商业零售、 物流、 环境监测、 生物医药、 智能基础设施等领域加快应用。美国 9月提出《美国创新战略》, 将物联网作为振兴经济、 确定优势的关键战略, ”智能电网”、 ”智慧地球”等计划相继实施; 欧盟已着手实施物联网行动方案, 推出物联网标准战略, 确保物联网的可信度、 接受度和安全性; 日本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泛在”战略的国家, 在其U-Japan和I-Japan战略中, 物联网是发展的重点; 韩国出台了《物联网基础设施构建基本规划》, 提出”经过构建世界最先进的物联网基础设施, 到 打造信息通信融合的超一流的ICT强国”的目标, 并制定了四大战略和12个重点项目。中国早在10多年前就开始了物联网相关领域的研究, 技术和标准与国际基本同步, 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 形成了一定产业规模, 并在国际标准制定中取得一定话语权。智能交通、 智能安防、 智能物流、 公共安全等领域的示范应用在一些省、 市已初步展开。 我省是电子信息产业大省, 也是国内物联网产业起步较早和相对集中的地区, 在技术研发、 产业化、 市场应用、 人才资源、 新产业培育等方面拥有一定的先行和集聚优势。一是RFID、 传感器产业初具规模, 拥有从事RFID、 传感器研发生产重点企业共100余家, 实现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 二是智能芯片产业具备一定基础, 形成了海信”信芯”、 海尔解码芯片、 浪潮税控收款机SoC芯片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正在形成以济南、 青岛为中心的集成电路设计基地; 三是无线通信网络产业稳步发展, 截至 底, 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5341.8万户, 居全国第二位, 宽带接入用户达747.4万户; 四是物联网应用逐步扩大, 我省企业的物联网产品和服务应用于节能减排、 生物识别、 一卡通、 防伪、 票证、 食品安全、 公共安全等领域, 并在养殖业、 物流信息化、 农业信息化、 城市公共服务、 智能交通、 生产制造等领域进行了多项示范应用。 (三)发展趋势。随着物联网技术在各行各业广泛应用, RFID、 智能芯片、 传感器、 无线通信等领域产品需求量将急剧上升, 这将带动新的软件、 服务和应用市场发展。据估计, 到2020年, 在智能电网和机场防入侵系统方面的市场规模可超过1000亿元, 物联网将成为下一个万亿级的信息技术产业。随着标准、 技术和价格等多方面因素的成熟, 中国物联网产业市场未来几年将处于高速发展期, 为我省发展物联网相关产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二、 发展思路和目标 (一)发展思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按照”引领核心技术, 建设产业聚集区; 发展重点产业领域, 形成产业支撑区; 实施重大示范工程, 打造全省示范先行区”的思路, 以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为宗旨, 坚持”设施先行、 创新驱动、 以用兴业、 重点突破、 协同发展”的原则, 确立应用牵引的产业发展模式, 以物联网示范工程建设为核心、 产业基地为载体、 产业联盟为支撑, 以物联网产业创新体系、 应用推广体系、 标准研制与验证体系、 公共技术服务体系、 信息安全基础体系和产业要素支撑体系为保障, 加快形成”智慧山东”基本框架。 (二)发展目标。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 以构筑”智慧山东”为目标, 初步将我省建设成为物联网领域技术、 产业、 应用的先行省份, 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到 , 争取在RFID、 传感器、 核心芯片、 关键设备制造等方面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重点培育、 扶持一批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物联网龙头企业, 促进物联网标识、 感知、 处理和信息传送等产业链条进一步完善; 重点行业示范应用效益明显, 重点示范区域智能管理和民生智能化水平显着提升; 积极参与物联网操作系统及中间件平台等基础性国家、 行业技术标准制定, 逐步完善物联网研发体系、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及基础数据库, 初步建立起我省物联网标准化体系。 1.技术创新。攻克一批物联网核心关键技术, 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联网产品系列, 在RFID、 传感器及节点、 应用软件、 高端集成、 服务应用以及网络通信、 云计算、 云安全等技术领域取得实质突破, 自主研发、 产业保障和核心技术掌控力显着提升, 到 , 形成较为完备的物联网标准体系和专利体系。 2.产业规模。到 , 建成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自主可控的物联网产业体系, 物联网产业规模超过 亿元。在新型RFID、 传感器、 网络通信设备、 软件开发、 高端集成服务、 网络运营及应用服务等领域集聚规模以上企业500家以上, 形成年销售额超10亿元的龙头企业5家以上, 初步形成门类齐全、 布局合理、 协同发展的产业集群和区域结构。以济南、 青岛等市为全省物联网发展的主要承载地, 促进实现其它地市产业园区与之协同发展、 错位竞争的良性发展态势。 3.示范应用。到 , 以政府推动示范应用和项目为切入点, 在交通运输、 农牧业、 节能环保、 物流、 电力、 安全、 家居、 城市管理等领域重大示范工程基本建成, 先导行业的物联网应用全面开展。 三、 发展重点 跟踪国际物联网技术发展方向, 根据我省实际, 结合产业发展带动, 重点实施”5412工程”, 即: 5个物联网核心技术领域、 4大物联网产业和12类物联网重大示范工程。 (一)核心技术领域。经过政府推动、 应用牵引和创新驱动, 重点攻克核心技术, 大力发展核心产业, 加快形成较为完备的物联网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 1.射频识别技术和传感节点技术。经过新原理、 新材料和新结构的研发, 依托威海北洋电气、 东方电子等企业, 以低功耗、 小型化、 高性能为目标推动传感器节点集成化, 重点开发各种类型的面向不同行业的低成本传感器, 实现传感节点感知单元、 处理单元、 传输单元和电源单元的高度集成。加快研发传感器节点微操作系统及应用中间件、 微组装技术和传感器节点机组成单元的工艺和设备技术。以山东标准化院、 淄博泰宝等企业为重点, 加快开发超高频RFID、 新型集成RFID、 微机电系统(MEMS)等器件和技术, 支持RFID产业化应用关键技术的攻关。 2.组网与协同处理技术。以海尔集团、 海信集团等为核心, 加强网络体系结构、 网络与信息安全、 传感器节点间通信与组网协同感知与智能化信息处理系统等相关技术研发。重点研发适用于传感器节点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研究自组织组网技术以及异构网络的融合技术和协同技术, 保证通讯的保密性、 完整性、 可用性, 实现多网无缝接入与信息交互标准化。 3.物联网软件、 应用集成及智能计算处理技术。充分发挥我省浪潮集团、 中创软件等企业在技术和市场方面的优势, 重点支持物联网海量数据的智能计算平台和数据挖掘平台, 系统级软件及中间件和决策处理等智能计算系统的研发。以日照活点网络科技、 地纬软件、 蓝光软件等企业为重点, 加快发展包括嵌入式微操作系统、 物联网管理控制技术、 物联网系统集成、 云计算、 云安全、 感知识别层的应用中间件和高端系统级应用中间件, 大规模数据挖掘和决策智能处理算法与软件、 物联网搜索引擎、 物联网Web技术等。 4.共性支撑技术。巩固山东大学、 省科学院、 济南银泉科技公司等在各自共性支撑技术领域的优势, 重点加强可编程、 一致性测试、 基准测试、 系统测试、 自适应任务调度、 情境感知、 隐私保护等共性技术研发及现代信息通信、 计算机及网络、 先进微电子机械系统技术、 新材料、 新能源等基础支撑技术的研究与创新应用。加强网络虚拟化技术、 集群化技术、 多节点信息协同技术、 多源资源管理、 网络服务质量(QoS)技术、 分布式信息处理和分布式资源管理技术、 内容聚合技术、 网络管理技术、 设备管理技术等共性支撑技术产品的研发。 5.物联网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依托山东大学、 山东省网络与信息安全测评中心、 济南得安、 山东CA公司等技术优势, 重点发展包括传感器节点和网络的安全技术、 RFID安全技术、 物联网加密技术、 物联网安全认证技术产品等, 加强统一的安全终端和安全应用平台功能模块的研发。 (二)重点产业领域。物联网产业具有爆发力强、 关联度大、 渗透性高、 应用范围广等特点, 按照关联度大小, 重点培育核心产业, 鼓励发展支撑产业, 以应用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1.物联网核心产业。重点发展与物联网产业链紧密关联的硬件、 软件、 系统集成等核心领域。以金钟衡器、 淄博泰宝、 凯胜电子、 东方电子等为重点, 着力打造各类传感器、 新型传感网芯片设计、 制造和封装、 软件/中间件、 系统集成、 网络服务、 内容服务、 物联网技术应用等产业, 培育形成以传感器、 RFID产品和嵌入式芯片为主的物联网制造业。 2.物联网支撑产业。抓好海尔集团智能家居、 海信集团智能交通等重大项目的实施, 支持发展微小型、 高性能、 智能化的各种新型电子元器件、 集成电路、 数字家庭、 新型电子材料, 支持浪潮、 中创软件发展高端计算机及服务器、 通信网络与设备、 高端软件等相关支撑产业。 3.物联网带动产业。加快推进智能工业、 数字农业、 智慧矿山等重大工程建设, 利用物联网大规模产业化和应用对先进制造业、 现代服务业和传统产业带来的根本变革, 重点推进带动效应大的现代装备制造业、 现代农业、 现代服务业、 消费电子、 交通运输及其它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发展。 4.物联网网络运营和服务产业。以中国电信、 中国移动、 中国联通三大电信运营企业为依托, 重点推进与物联网产业发展和应用示范相关的通信传输、 智能处理、 数据存储、 信息安全等网络信息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尽快形成以网络传输、 信息处理、 内容提供以及运营服务为主的物联网网络运营和服务产业快速聚集、 可持续发展的网络基础条件和服务支撑体系。 (三)重大示范工程。面向经济、 公共管理和公众服务等领域, 分期分批建设12大示范工程, 为物联网产业发展培育良好的市场环境。在示范先行的基础上推动应用的工程化, 由点到面、 覆盖全省、 辐射全国, 将我省建设成为物联网示范先行区, 推动物联网产业可持续发展。 1.智能工业示范工程。以装备制造智能化为核心和突破口, 深化物联网技术在汽车、 船舶、 机械设备、 消费品等我省优势传统产业上的渗透融合, 创立100个装备制造智能化示范项目。一是以山钢、 青钢等为示范, 在钢铁行业发展高端钢铁行业智能化技术总包服务。二是以济南重汽、 潍柴集团等为示范, 汽车行业大力应用全数字化设计、 智能测控、 工业机器人和虚拟仿真技术, 试点推广柔性制造、 敏捷制造等先进生产技术, 发展个性化定制生产模式, 开发应用发动机电子控制、 传动和行驶电子控制、 导航、 安全报警及检测等系统。三是以青岛北海等为示范, 船舶行业重点推广应用电子识别技术、 可配置信息集成等, 实施海洋工程装备建造数字化、 管理信息化改造。四是以齐鲁石化、 烟台万华、 济南炼油厂等为示范, 在石化行业重点推广应用实时、 在线、 连续的产品质量和成份传感网控制系统, 提高产品品质、 安全生产和节能降耗水平。五是以招金、 山水等为示范, 在原材料行业重点推广在线检测、 集散控制技术, 提升生产流程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广泛应用传感网技术, 实现实时监测、 诊断、 预警的清洁文明生产。六是以海尔、 青啤、 张裕等为示范, 在消费品行业重点应用产品设计、 生产集成和柔性制造系统, 大力推广生产过程状态监视、 质量控制、 快速检测等技术。 2.数字农业示范工程。以龙大集团、 诸城外贸、 禹王集团等国家和省重点龙头农业企业为示范, 重点在粮食作物生产、 农用地资源利用、 农用水资源、 畜禽水产精细化管理、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与溯源、 果园精细管理、 设施农业等领域部署物联网试点与示范应用。选择寿光等10个以上县(市、 区), 以设施农业和农田远程管理为切入点, 推广3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 全球定位系统GPS和遥感技术RS)和计算机自动控制、 模拟等技术, 建设一批省级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园区。 3.智能物流示范工程。以青岛港、 山东邮政等为示范, 以港口集装箱智能调度、 物流信息处理、 车辆监控管理和调度、 食品及药品追溯与风险预警等为切入点, 研究物联网的技术选型、 建设模式和基本框架, 采用和制定相关物流信息标准, 选择60个重点物流企业、 园区和基地开展感知物流应用示范。积极推动RFID、 传感网等技术在制造业物流、 城市配送物流、 商贸服务中心等各类物流模式中的应用, 加快以物联网为主要特征的第三方、 第四方物流新模式和制造业物流业联动发展。 4.智能电网示范工程。建设对重要输变电设备和高空塔架状态监测的物联网设施, 实现智能的设备生命周期管理和故障预警; 建立基于通信网络的电力远程抄表平台, 实现全电子化抄表、 通知和缴费, 提升基础设施精细管理和自动化运营能力。以建设智能变电站为切入点, 开展感知电力应用示范, 实现电网可靠、 安全、 经济、 高效运行, 建成覆盖全省的智能电网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 建设3-5个智能电网示范城市。 5.智慧矿山示范工程。选择枣矿、 兖矿、 山东黄金等重点企业开展”数字矿山”试点、 示范, 全面实施以物联网为基础的包括基础网络平台、 矿山数据仓库、 工业自动化系统、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和可视化平台、 安全保障系统、 生产技术管理系统、 矿山ERP系统和基于生产环境、 生产设备、 生产人员互连的四维综合指挥调度系统数字矿山示范建设。 6.智能交通示范工程。以山东高速集团、 山东机场有限公司等为示范, 重点打造智能交通工具、 智能交通行车与停车诱导、 城市道路智能交通管理、 高速公路智能管理、 电子收费、 交通事故预防和安全保障、 道路基础设施管理与维护等系统示范应用工程, 形成智能交通标准体系, 初步建立面向行业与区域的运输管理物联网公共服务体系。大力推行RFID在不停车收费(ETC)、 多路径识别等方向的应用, 在全省高速公路主要出入口逐步实现不停车收费。 7.数字节能环保示范工程。一是用传感网技术促进节能技改, 重点推进冶金、 化工、 建材等高耗能行业生产设备智能化, 改造传统工艺和生产流程, 培育100家能源综合利用、 污染源(物)监控和清洁生产示范企业。二是在全省每个地市选择开展污染防控传感网络, 建设放射源管理、 污染源在线监控、 水环境质量监测、 空气质量监测、 城市噪声固定式监测和环境预警及应急指挥系统等3-5个重点示范项目建设, 以构建智能化、 具有感知能力的监测、 防控体系。 8.智能城市管理示范工程。一是选择济宁、 烟台、 东营等”无线城市”试点城市, 建设具备异常事件自动发现和智能预警功能的城市监控系统, 实现对突发事件、 事故灾难、 重要场合、 大型活动实时全程监控、 应急指挥、 事后评估等。二是以周界防入侵系统为应用切入点, 全省选择8-10个机场、 火车站、 港口等重要部门和重点区域建设周界防入侵系统示范项目。 9.数字公共安全示范工程。结合公共安全的实际需求和物联网的技术优势, 在防入侵、 应急指挥和食品、 特种设备、 危险品、 卫生等领域推动物联网示范应用, 经过试点工程实现技术验证, 并达到示范作用, 推动形成公共安全物联网的大规模应用体系, 加速建设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物联网平台体系。 10.智慧医疗示范工程。以山东省立医院、 齐鲁医院、 千佛山医院等为示范, 重点推广、 部署RFID就诊”一卡通”、 无线(移动)远程医疗与医疗监护、 远程健康管理、 药品供应链管理、 重要医疗器械(高价、 放射性等)追溯等医疗服务、 医药产品、 医疗器械物联网示范与应用, 建立医疗领域物联网标准、 编码体系, 联合医疗服务行业、 物联网企业、 科研院校共同研发适合医疗行业需求的物联网相关技术及产品。 11.智能家居示范工程。采用传感网、 智能控制、 RFID等物联网技术, 建设联入城市公共安全平台的小区安防系统以及基于通信网络的家庭环境监控等智能控制平台; 实时收集水、 电等资源使用信息, 根据人员的活动情况自动调节空调、 电灯和水源, 实现节能目标。 12.智能建筑示范工程。在全省每个地级市选择3-5处建筑面积在5万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小区或2万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 采用传感网、 智能控制、 RFID等技术, 建设智能建筑项目; 支持60个以上示范项目, 应用物联网技术的建筑面积达到300万平方米以上。 四、 重点任务 为实现发展目标, 我省应发挥优势, 整合资源, 抢抓机遇, 加快科教资源、 产业资源和金融资源的引进集聚, 突出抓好平台、 园区建设和示范应用工程, 抢占产业、 应用、 技术、 人才制高点。 (一)加快形成产业布局。突出自主创新、 选择2-3个设区市建设核心技术和产业聚集区; 突出产业支撑, 选择4-5个设区市发展产业支撑区, 构筑布局合理的物联网产业基地; 省内其它区域立足现有产业基础, 明确重点发展领域, 形成若干个物联网应用示范区, 开展物联网应用和示范工程, 集聚物联网优势企业, 加快形成物联网产业集群, 形成技术创新、 应用方案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合力。各市应有重点的推动特色化物联网示范工程建设, 在省内形成分工合理、 特色明显、 优势互补、 互动共赢的产业发展格局, 共同打造全国领先水平的物联网产业基地。 (二)加快推进支撑服务平台建设。一是加快推进物联网海量数据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交换平台、 信息安全服务平台、 高速宽带网络、 山东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超级计算中心和云计算中心等共性基础支撑项目的建设。二是加快建设物联网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平台, 推进相关研究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三是建设物联网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公共测试服务平台和综合信息咨询服务平台, 为中小企业创新提供服务。四是面向重点领域, 依托山东省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 山东省移动信息化综合服务等平台, 建设电子商务应用示范基地和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创新基地, 为物联网产业发展培育良好的市场环境。五是建设物联网标准及知识产权服务平台, 保障我省物联网产业与应用规范化发展。 (三)加快物联网产业园区建设。加快引进省外优势企业以及孵化和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 大力培育企业创新要素向园区集聚, 重点打造RFID、 传感器、 集成电路和物联网服务产业等园区。针对现有的信息产业园区及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打造重点物联网基地, 每年选取1-2个产业园作为物联网产业基地。 (四)加快技术标准和检测认证体系建设。成立山东省物联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加快推进我省各行业应用接口、 架构、 协议、 安全、 标识等物联网领域标准化工作, 加强部省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和国内相关标准制定。建立适应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检测认证体系和物联网产品质检中心, 开展信息安全、 电磁兼容、 环境适应性等方面监督检验和检测认证工作。 (五)加快人才队伍和学科体系建设。在省内高校加快物联网发展所需学科专业建设, 扩大物联网相关领域学位点布局和研究生培养规模, 促进优质学科资源的整合与汇聚。加大人才培养和招才引智力度, 重点引进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 五、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物联网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 由省政府分管领导牵头, 有关部门参加, 完善协调机制, 统筹协调政策、 资金、 市场等各方面资源, 向物联网产业倾斜, 全面指导、 推动物联网发展, 包括物联网示范项目建设推进和产业发展工作。建立省与重点地区、 重大项目的日常沟通协调机制, 及时解决产业发展、 项目建设、 应用推广中的问题。加强部省合作, 建立省与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科技部等部委的合作机制, 争取国家重大专项支持。 (二)注重规划引导。加强物联网产业重点领域专项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 加快认定、 建设一批物联网产业和应用示范基地, 强化对产业发展的具体指导。重点地区要紧密结合实际, 抓紧制订本地区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对技术先进、 优势明显、 带动和支撑作用强的重大项目, 及时纳入省重点项目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 确保有效实施。 (三)加大产业政策支持。研究制订财政、 土地、 税收、 政府采购等方面的政策措施, 省级信息产业、 制造业、 产业技术研发、 服务业发展引导、 新兴产业发展、 科技等专项资金对物联网重大项目建设、 示范应用推广、 关键技术研发及人才培养和引进给予重点支持, 对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的物联网企业进行优先认定, 将自主知识产权的物联网产品与服务列入政府采购目录, 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时优先购买。 (四)拓宽融资渠道, 加大产业投资力度。发挥银行信贷支持主渠道作用, 支持搭建支持产业发展的各类金融服务平台, 鼓励各类担保机构向物联网企业倾斜, 提高政策银行、 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对物联网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物联网企业股权质押、 知识产权质押、 合同质押、 资质抵押、 信用保险、 科技保险等试点。鼓励国内外风险投资及社会资金投向我省物联网企业, 创造有利于创新型企业成长的投融资环境。 (五)建立物联网产业和技术创新协作机制。构建”产学研用”四位一体的物联网产业和技术创新联盟, 有效整合资源, 加快引进国门、 外高校和科研机构, 组织电子设备制造企业、 电信运营企业、 软件开发企业、 集成服务企业及高校和研究、 检测机构, 突破物联网关键技术, 积极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协作机制和跨行业、 跨领域的物联网技术标准化协作机制的形成。促进山东省物联网产业协会的建设, 加快形成行业之间互相合作、 互相促进、 互相制约、 共同发展的局面。 (六)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加强政府引导, 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 把加快物联网产业发展纳入全省”十二五”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宣传, 组织开展产业推进会、 高层论坛、 产品展示等各种活动, 进一步加强物联网知识普及和物联网技术应用的行业宣传, 为物联网产业营造健康、 有序、 快速发展的环境。 (七)强化目标考核。建立健全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和激励机制, 细化目标任务, 明确责任部门, 落实考核内容, 定期通报各项目标任务的进展情况, 对责任单位完成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确保规划目标实现。建立和完善物联网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工作制度, 加强统计分析和跟踪监测。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12月10日印发-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联网 产业 发展规划 纲要 模板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