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施工安全知识共享的组织网络初探.pdf
《土木工程施工安全知识共享的组织网络初探.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木工程施工安全知识共享的组织网络初探.pdf(4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第 3 1 卷第 1期 2 0 1 4年 3月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C i v i l En g i n e e r i n g a n d Ma n a g e me n t Vo 1 . 3 1 No . 1 Ma r . 2 01 4 土木工程施工安全 知识共享的 组织网络初探 张 伟 , 董文斌 , 孙 峻 ( 1 .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湖北武汉4 3 0 0 7 4 ; 2 . 湖北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湖北武汉4 3 0 0 6 4 ) 摘要: 土木工程施工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之一是从业人员在技术操作、 安全防护等方面的知识缺陷。本文提 出应重视人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 建立一种组织内部人员、 不同组织人员之间的施工安全知识共享网络。这种 网络应将业主、 设计、 施工和监理单位的主要管理人员、 工人等包括在内, 理清人员之间的沟通关系、 知识之间 的关联, 以及人员之间传递知识的路径。应用这种模型可以分析工程实践中的安全管理沟通、 知识共享现状, 发现不足并制定改进措施。这种从组织机制层面的探索, 将有助于提高从业人员施工安全知识水平 、 改进施工 安全管理 , 从而降低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关键词i 土木工程; 施工安全; 知识共享; 组织网络 中图分类号: T U 7 1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 0 9 5 - 0 9 8 5 ( 2 0 1 4) 0 1 - 0 0 644 3 4 Ex p l o r a t i o n a b o u t t h e Or g a n i z a t i o n a l Ne t wo r k o f Co n s t r u c tio n S a f e t y Kn o wl e dg e S ha r i n g ZH A NG W e i ,DONG We n — b i n , S U N J u n ( 1 . S c h o o l o f C i v i l E n g i n e e fi n g a n d M e c h a n i c s , H u a z h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c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Wu h a n 4 3 0 0 7 4 , C h i n a ; 2 . H u b e i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Q u a l i t y a n d S a f e t y I n s p e c t i o n S t a t i o n , Wu h a n 4 3 0 0 6 4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I n o r d e r t o r e d u c e t h e h i g h a c c i d e n t r a t e i n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i n d u s t r y ,i t i s n e c e s s a r y t o r a i s e s a f e t y k n o w l e d g e l e v e l o f t h e ma n a g e m e n t s t a f f a n d w o r k e r s i n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p r o j e c t s .T h i s p a p e r a t t e mp t s t o b u i l d a S a f e t y Kn o wl e d g e S h a rin g N e t wo r k a mo n g d i f f e r e n t p e r s o n s u s i n g t h e n e t wo r k a n a l y s i s me t h o d . Th e n e t wo r k c o n t a i n s d i f f e r e n t p e ~o n s f r o m o wn e r , d e s i g n e r , c o n t r a c t o r , a nd s u p e r v i s i o n fi r m.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s o f d i f f e r e n t p e r s o n s , d i f f e r e n t k n o wl e d g e , a n d k n o w l e d g e t r ans f e r ri n g r o u t i n e s n e e d t o b e i d e n t i fi e d .T h e n e t wo r k c a n b e u s e d t o e v a l u a t e t h e s afe t y k n o w l e d g e s h a ri n g s t a t u s o f a c a s e p r o j e c t ,t o fi n d t h e d e f e c t s ,a n d t o s e a r c h f o r i m p r o v e me n t me a s u r e m e n t s . Th i s e x p l o r a t i o n i n t h e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a s p e c t wi l l p r o mo t e c o n s t ruc t i o n s afe t y k n o wl e d g e s h a rin g a n d s afe t y ma n a g e me n t ,S O a s t o l o we r t h e c o n s t ruc t i o n a c c i d e n t r a t e. Ke y wo r d s :c i v i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c o n s t ruc t i o n s afe t y;k n o wl e d g e s h a ri n g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a l n e t wo r k 建筑业是安全事故多发性行业, 而大量伤亡 事故是由部分管理人员尤其是一线工人缺乏足够 的安全知识引起 的l l J 。以2 0 0 8年 1 1月杭州地铁 1号线施工隧道坍塌事故 为例 , 经调查发现施工 单位管理人员未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部分劳务工 人未接受安全知识培训, 监理未及时督促整改都 是事故致因。尽管人员类型不同, 但都暴露了在 技术操作、 安全防护、 隐患消除、 应急处理等不同 方面存在的知识缺陷。2 1 人死亡的后果是极其 惨重的 。因此提高业 主、 设 计、 施 工和监理单 位各方人员的安全知识水平, 是避免伤亡事故的 重要途径。 1 提高施工安全知识水平的两类途径 当前我国土木工程施工的从业人员中, 管理 人员一般接受过较为系统的工程专业教育, 一线 工人则依法接受安全操作规程、 防护措施等方面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1 0 -0 2 修回 日期 : 2 0 1 3 . 1 0 - 2 9 作者简介: 张 伟( 1 9 8 0 - ) , 男, 湖北松滋人, 副教授, 博士, 研究方向为工程项目管理、 合同管理及风险管~( E m a i l : z h a n g _ .w e i 9 8 @1 2 6 . c o m ) 基金项目: 国家自 然科学基金( 5 1 3 0 8 2 4 0 ) 第 1 期 张伟等 : 土木工程施工安全知识共享的组织网络初探 6 5 的专业培训。专业教育培训形式规范, 易于开展, 是政府和企业广泛采用的措施 j 。但随着工程 复杂性增加和新技术、 新工艺等的出现, 管理人员 所学的安全知识可能滞后; 而一线工人由于受教 育程度偏低和流动性大 , 安全培训 的效果不易得 到保证 , 因此专业 教育培训途径有着一定的局限 性 。 当从业人员面临安全难题 , 且未能通过教育、 培训 获 取 相关 知 识 时, 一 般 会 通 过 另 一 种 途 径——沟通请教来解决问题_ 4 j 。沟通请教传授 的主要是从业人员长期积累和总结的工作经验 、 操作技能等。这种途径较为随意, 但灵活和快速, 成为教育培训途径 的重要补充。据 K o s k i n e n调 查统计, 美国施工人员通过沟通请教获取的安全 知识是通过教育培训获取的 5倍 。 两种途径相比较, 接受专业教育培训具有个 体性, 从业人员分别通过听专家授课、 自学等方式 吸收知识 , 但相互之间的交流较为有限; 沟通请教 具有群体性 , 从业人员之间可以互通有无 、 知识共 享。如果将两种途径结合起来, 从个体学习提升 到群体学习, 将有助于提升工程项目、 工程企业甚 至整个行业的安全知识水平 。但达成这一 目标有 一 个瓶颈, 那就是沟通请教具有不规范性, 知识共 享缺乏有效的机制 , 同时 目前国 内学术界对 于施 工安全知识共享的研究还不够。正如王众托院士 所说 : “ 个人头脑中有什么知识 、 谁有 知识很难掌 握, 而有知识的人是否愿意和别人共享知识则是 更大的问题” _ 6 J 。如何建立一个适合土木工程施 工从业人员安全知识共享 的组织氛 围, 同时采用 一 些有效的技术措施, 是一个有待研究的问题。 2 当前施工安全知识共享存在的缺陷 2 . 1 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组织上的割裂和断层 。 限 制不同组织人员之间的沟通 当前我国工程建设 中业主 、 设计 、 施工和监理 各方的安全管理有着相对割裂 的缺陷 , 在组织结 构上形 成了两个层次 , 一是业主 、 设计 、 施工 和监 理单位之间的合同关系, 二是各单位内部的科层 制指令关系, 而不同单位的管理人员和工人之间 除有直接的工作联系外, 沟通比较有限, 更谈不上 施工安全知识的共享 , 如图 1 所示 。 2 . 2 施工安全知识体 系庞杂 , 为知识共享带来 了 客观困难 安全知识内容庞杂 , 安全法规 、 流程 、 图纸 、 工 序等都包括在内; 载体形式多样, 有显性的图书、 图 1 传统的二层式组织结构 规范 , 还有隐形 的经验 、 习惯 J 。不 同层 次人员 所掌握 的安全知识各有侧重 , 工程师熟悉安全法 律和流程, 安全员熟悉技术标准, 工人则熟悉具体 操作。获取知识的习惯也不同, 管理人员习惯于 阅读和研讨, 工人则习惯于观察和请教。可见施 工安全知识共享是一个兼具实践性和复杂性的系 统工程 。只有将不 同层次人员的沟通关系 、 施工 安全知识体系、 人员之间传递知识的渠道都梳理 清楚, 才能为知识共享的具体实施构建良好的机 制 3引入 网络 概 念 , 建 立促 进 施 工 安 全知识共享的组织结构 引入系统工程 中的网络模 型原理 , 淡化组织 边界, 将施工安全管理的二层组织结构拓展为网 络式组织结构, 从而促进工程项 目中不同单位管 理人员和工人之 间的沟通协作 和知识共享 , 是项 目组织结构的一种新的探索。 3 . 1 施工安全知识主体之间的网络模型 知识主体指代施工安全管理中的相关人员, 应主要考虑 : ( 1 ) 业主的项 目经理、 工程师 ; ( 2 ) 设 计单位的设计工程师 ; ( 3 ) 施工单位的项 目经理、 工程师 、 安全员 、 工长、 班组长及木工 、 架子工、 机 械工等主要工种 ; ( 4 ) 监理单位 的总监和专业 监 理工程师。梳理知识主体之间的指令和沟通关 系, 建立知识主体网络模型, 如图2 所示。 3 . 2 施工安全知识之间的网络模型 应依次解决下列问题: ( 1 ) 明确安全知识的 范围, 施工安全相关知识庞杂, 知识共享不能面面 俱到, 应以识别和控制危险源为主线, 将安全知识 范围界定为分部分项工程施工中技术操作和安全 防护的相关知识 ; ( 2 ) 对安全知识进行分解 , 按 一 班 6 6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注: 实心矩形框代表管理人员和工人, 实线 代表同一组织 内部和不同组织人员之间的沟通 关系, 虚框代表淡化的组织边界。 图 2 不同单位人员沟通协作的网络式组织结构 “ 安全知识. 知识领域一 知识子域. 知识点” 的层次 , 分解为具体的知识 点; ( 3 ) 明确知识之 间的隶属 和关联 , 建立知识 网络模型 , 如图 3所示 。 图 3 施工安全知识网络局部示意 3 . 3 施工安全知识共享的网络模型 当施工安全管理中知识主体之间、 知识之间 的关联界定清楚后 , 应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为 : ( 1 ) 个 人分别拥有哪方面的安全知识 , 如何将这些知 注: 矩形框代表知识主体, 圆形框代表知 识点 。 知识主体经由知识点建立的映射关系 代表某两个或多个知识主体之间共享某一类 安全知识。 图4 施工安全知识共享网络示意 识和他人共享 ; ( 2) 个人分别需要哪方面的安全 知识, 如何通过沟通请教从知识拥有者那里获取 这些知识。 比如深基坑施工需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工程 师需就其中的安全操作事项 向工长 、 班组 长和工 人进行技术 交底。再 如施 工过程 中发现 r危险 源 , 工长与工人需尽快报告施工单位 的安全员和 工程师 , 再上报项 目经理处理 。同理 可建立知识 主体之间就知识点 的映射关系, 形成施工安全知 识共享网络模型 , 如图4所示。 4 应 用 网 络模 型 , 寻 求促 进 施 工安 全知识共享 的实践措施 4 . 1 模型数据 的获取 可选取和跟踪 工程实例 , 通过多种方式 获取 施工安全知识共享的相关信息: ( 1 ) 查看设计 、 施 工和监理合同, 明确各方在安全管理方面的职责 和协作机制 ; ( 2 ) 收集业 主 、 设计 、 施工 和监理各 方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了解其处理安全问题 的 措施和流程 ; ( 3 ) 参加项 目有关会议 , 与各方管理 人员 、 工人座谈 , 了解常见安全问题及处理机制 ; ( 4 ) 开展结构化问卷调查 , 获取定量的数据样本 ; ( 5 ) 最后将 以各种方式获取的信息筛选 为可供统 计分析的有效数据 。 4 . 2 数据处理与模型分析 将经筛选的有效数据输入所构建的安全知识 共享网络模型 , 可得到技术指标和直观的网络图, 如图 5所示 。可 供采 用 的主要 技 术指标 为 : ( 1 ) 网络密度 , 反映个体之 间传递施工 安全知识 的频率; ( 2 ) 网络中一t2 , 度, 反映个体处于网络中心 的程度 ; ( 3 ) 中间度 , 反映个体在知识共享 中的媒 介作用 ; ( 4 ) 网络中间中心势 , 用于判断知识共享 是依赖某一节点 , 还是由多个节点支撑 ; ( 5 ) 结构 图 5 网络模型的部分技术指标分析示意 第 1 期 张伟等: 土木工程施工安全知识共享的组织网络初探 6 7 洞和桥, 反映知识共享网络的整体性; ( 6 ) 凝聚子 群, 也称小团体, 反映某些联系特别密切、 能充分 共享知识的个体组成的网络局部。 通过技术指标 和网络 图特征可 以判断 : 不 同 单位各类人员就施工安全的沟通是否密切、 知识 共享渠道是否通畅、 整体知识水平如何等, 为探讨 改进措施提供依据。 4 . 3 提出改进措施 可从以下方面探索: ( 1 ) 针对不同单位项 目 经理、 工程师、 工人等不同类型人员, 以分部分项 施工危险源识别、 技术操作和安全防护为主题, 编 写施工安全知识指南 ; ( 2 ) 针对不同类型人员 , 以 处理常见施工安全问题为主题, 明确相应的沟通 对象、 处理流程和承担的职责, 编写施工安全知识 共享制度与程序性文件; ( 3 ) 在工程实例中开展 施工安全知识共享的专题培训 , 并作回访 , 确保改 进效果 。 5 结语 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 安全生产一向是施工 管理的核心问题 。除了完善规章制度 、 资金投人 、 技术保障以外, 提高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的施工 安全意识和知识水平也是重要的改进方向。当前 工程项目中不同单位之间的安全管理缺乏充分的 沟通和协作, 不同人员之间的安全知识不能充分 传递和共享。为此应突破传统的合同管理、 组织 内部管理的二层组织结构, 淡化组织边界, 鼓励不 同组织人员之间相互沟通和请教。同时梳理施工 安全知识的体系和层次, 明确不同人员之间传递 和共享知识的渠道, 建立施工安全知识共享的网 络模型。应用这种模型可以分析工程实践中安全 知识共享 的现状 , 寻找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 本文是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 5 1 3 0 8 2 4 0 ) 的初步成果 , 提 出了土木工程施工安全知识共享 组织网络的理论框架 。后续研究将陆续构建知识 主体网络、 知识网络等模型, 并开展实证研究, 力 求提出有指导性的组织和技术措施, 促进从业人 员施工安全知识共享水平 的提高。 参考文献 [ 1 ] 丁传波 , 黄吉欣, 方东平.我国建筑施工伤亡事故 的致因分析和对策 [ J ] .土木工程学报, 2 0 0 4, 3 7 ( 8 ) : 7 7 — 8 3 . [ 2 ] 周志鹏, 李启 明, 邓小鹏, 等.基于事故机理和管理 因素的地铁坍塌事故分析——以杭州地铁坍塌事 故为实证 [ J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 0 0 9 , 1 9( 9 ) : 1 3 9 . 1 4 6 . [ 3 ] T a m C M, Z e n g S X, D e n g Z M.I d e n t i f y i n g e l e m e n t s o f p o o r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s ofe ty m a n age m e n t i n C h i n a [ J ] . S a f e t y S c i e n c e , 2 0 0 4 , 4 2 ( 7 ) : 5 6 9 - 5 8 6 . [ 4 ] F o n g P a t r i c k S W, Wo n g K a — c h i .C a p t u ri n g a n d R e u - s i n g B u i l d i n g Ma i n t e n a n c e K n o wl e d g e:A S o c i o — T e c h — n i c a l P e r s p e c t i v e [ c] / /K a z i A S .K n o w l e d g e M a n - age me ~ i n t h e Co n s t ruc t i o n I n d u s t r y :A S o c i o — T e c h n i — c a l P e r s p e c t i v e:I d e a Gr o u p P u b l i s h i n g,2 0 0 5: 6 7 8 9. [ 5 ] K o s k i n e n K U, P i h l a n t o P , V a n h a r a n t a H. T a c i t k n o w l — e d g e a c q u i s i t i o n a n d s h a ri n g i n a p r o j e c t w o r k c o n t e x t [ J ]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J o u r n a l o f P r o j e c t M a n a g e me n t , 2 0 0 3 , 2 1 ( 4 ) : 2 8 1 - 2 9 0 . [ 6 ] 王众托.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变革[ M] .北京: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 2 0 0 1 . [ 7 ] H a l l o w e l l M R .S a f e t y — K n o w l e d g e M a n a g e m e n t i n A - m e ri c an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s [ J ] .J o u r n al of Ma n a g e m e n t i n E n g i n e e ri n g , 2 0 1 1 , 2 8 ( 2 ) : 2 0 3 - 2 1 1 . [ 8 ] C h i n o w s k y P S , D i e k m a n n J ,O’ B r i e n J .P r o j e e t o r - g a n i z a t i o n s a s s o c i al n e t w o r k s [ J ] .J o u r n a l of C o n - s t r u c t i o n En g i n e e ri n g a n d Ma n a g e me n t ,2 0 0 9, 1 3 6 ( 4 ) : 4 5 2 - 4 5 8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土木 工程施工 安全 知识 共享 组织网络 初探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p****t】。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p****t】,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p****t】。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p****t】,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