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车间操作规程样本.doc
《合成车间操作规程样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成车间操作规程样本.doc(107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第一章 规章制度 第一节 岗位责任制度 一、责任范围 负责本岗位全部设备、管线、阀门、仪表、信号、工具、防护用具及消防器材等使用和维护保养。 二、领导关系 受当班班长直接领导。 三、责任 1、严格实施岗位操作规程和其它各项规章制度,以高度工作责任感精心操作,控制好各项工艺指标,并按时、如实填写报表,努力实现安全、稳产、高产、优质、低耗。为此必需做到四知四会,即: 熟知生产特点和具体步骤,会正常操作和不正常现象处理。 熟知防火、防爆、防毒、防触电通常知识,会使用多种防护用具和消防器材。 熟知工艺步骤和原理,会掌握改变规律和提前调整,稳定生产。 熟知和相关岗位联络信号和电话号码,会在事故状态下正确快速地内外联络。 2、根据当班班长指示,正确进行设备开停、倒换和调整负荷。在努力完成和超额完成当班生产任务同时,发扬风格,为下班发明良好生产条件,认真交接班。 3、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因故需要离开岗位时,必需取适当班班长同意。 4、按时定点进行巡回检验,管好用好和维护保养好本岗位范围内所属设备、管道、阀门、仪表、信号等,发觉不正常情况立即处理和请示汇报。 5、负责管好本岗位专用工器具、消防和防护器材。 6、认真总结经验,努力掌握优异技术,不停革新工艺操作和设备结构,大胆提出技改、技措项目,挖掘生产潜力。 7、负责做好设备检修交出前准备工作和安全方法。检修过程中主动做好配合工作,修复后认真做好质量验收工作。 8、每班必需对本岗位设备、地面进行清扫,保持本岗位环境及所属设备、管道、阀门清洁。 四、权利 1、对当班班长指示如觉不妥,有权提出问询和提议。若其提出有显著违反操作规程或安全规程,并将会酿成事故指示时,有权拒绝实施,并快速越级汇报。 2、遇发生紧急事故,有权先处理后汇报。 3、对进入本岗位外来人员有权问询或查看其证件或证实,若不符合手续时,可严禁其进入岗位。 4、有权对本岗位操作规程提出修改意见,在未经领导同意前不得试行或更改工艺指标。 第二节 巡回检验制度 一、岗位操作工要定时定点对所管辖关键部位进行巡回检验、挂牌和填写岗位统计。发觉隐患立即处理。巡回检验、挂牌及填写岗位统计时间要求在整点前10分钟到整点后10分钟内完成。 二、检验时间:班长在接班前,交班前对全车间关键部位进行全方面检验。操作工除做好交接班检验之外,在岗位期间应每小时按要求巡回检验路线进行检验,按点挂牌。 三、检验项目:操作工要对所管辖岗位操作盘上仪表随时进行检验,随时调整,每小时要认真填写好统计。对现场设备、管道、阀门、电气、仪表、采暖等设施认真巡检,发觉问题立即汇报,立即处理。 四、特殊情况要增加检验次数,对危及生产要害部位应随时监视。 五、对门窗、消防器材、防护用具严加检验和保管。 六、发觉和岗位工作无关外单位人员进入现场或总控室,岗位人员有权过问,劝其退出。 第三节 安全生产制度 一、全体职员必需常常学习、严格实施安全技术规程,充足认识安全生产关键性,牢靠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思想,认真推行安全职责。 二、上班前应穿戴好工作服、工作帽及其它劳动保护用具,严禁穿长大衣服进入车间,长辫子应扣入工作帽内。在操作中严格遵守工艺纪律、劳动纪律,严格实施操作规程,杜绝违章作业,抵制违章作业。不许可打架闹事、酗酒,出事故班后要认真进行事故分析,做到“四不放过”(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防范方法不落实不放过,职员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未受四处理不放过)。 三、设备、容器检修前必需卸尽压力,并进行置换合格,同时需要加隔离盲板要立即填加上并做好统计,待上述工作完成后方可交出检修。 四、抽插盲板或进塔入罐检修时,必需办好安全检修许可证,并有专员监护,方可修理。高空作业两米以上应佩带安全带、安全帽。 五、生产区严禁吸烟,有毒气体浓度不得超出要求范围,在生产区动火时,要办动火证,签字许可后方可动火,并做好安全方法(固定动火区除外)。 六、如发生爆炸着火,应立即切断气源,戴好护具进行抢救,并立即通知防护警卫大队,火速抢救。 七、对消防器材和防护用具要注意保管,正确使用,不得私自挪动,用后应立即联络防护警卫大队进行更换,使其常常处于备用状态。 八、仪表、安全阀及其它安全装置应定时校验,确保安全可靠。 九、电气设备故障,不得私自修理,电气设备着火时,应首先切断电源,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十、岗位应有足够照明,生产现场巡检和安全通道严禁堆放杂物,保持道路通畅。 十一、在车间安全员指导下,常常学习安全技术规程、了解外厂事故实例、认真总结经验、掌握安全知识,严格实施各项规章制度,避免事故发生。 第四节 交接班制度 一、交接班制度是生产连续、稳定运行关键确保,操作人员必需认真做好交接班工作。 二、交班者应认真搞好岗位卫生,提前半小时写好交接班统计,主动向接班者介绍系统运行情况、设备、仪表情况、操作变动、事故处理(或苗头)、微弱步骤、经验教训、上级指示等相关事宜。 三、接班者应提前半小时抵达岗位,了解生产情况,进行接班前检验工作,并于接班前15分钟参与班前会,向班长汇报检验情况,接收班组部署任务。 四、“交班交方便,接班接困难” 交接班时如碰到事故或其它不正常情况时,交班者应处理完成,如短时间处理不完,待接班者搞清情况后,方可进行交接班。 五、工具、仪表、护具、消防器材损坏或缺乏,应查明原因并做好统计。 六、接班者在统计纸上签字后,交班者方可离开岗位参与班后会。 第五节 岗位练兵制 一、经过岗位练兵活动,使每个操作工知道操作,又知道工艺理论,反应机理;既知道设备使用知识,又知道设备简单结构和设备维护保养知识;既可进行正常时调整工作,也含有事故状态下应急能力;既知道生产,又确保安全。 二、每个车间对各个岗位出一定数量练兵题,发给每个职员一册。各岗位建立卡片箱,利用互问互答学习形式提升技术水平和业务水平。 三、对职员进行理论和实际考评。建立技术卡片,记载每人考评成绩。车间每个月抽试一次,部室每季下去对职员抽试一次。 四、提倡提合理化提议活动。不管是相关操作、步骤改善、节能、节省原材料、设备改善及企业管理等方面问题全部能够。 五、对学有所长,理论联络实际显著者,合理化提议被采纳者在奖金上给加分。晋级上给优先考虑,并记入个人技术档案。 第六节 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一、认真落实“维护为主,检修为辅”方针,严格遵守操作法,努力保持工艺条件正常平稳,运行设备做到“三不超”(不超温、不超压、不超负荷)。 二、操作人员对所使用设备,经过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做到“四懂三会”(懂结构、懂原理、懂性能、懂用途;会维护保养、会操作、会排除故障), 新工人必需经过考试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三、认真实施润滑油管理制度,严格实施“五定”、“三过滤”(五定:定质、定量、定时、定点、定时;三过滤:油桶、油壶、注油点)确保油质及用具清洁,不相同级润滑油严禁混用,确保转动设备有足够润滑油。 四、设备维护必需做到“三勤一定”(勤检验、勤擦试、勤保养、定时正确统计),下班前一小时打扫岗位卫生,尽可能保持岗位所属设备、仪表、管道等无灰尘、无油污,并随时消除跑、冒、滴、漏。 五、严格实施巡回检验制度,利用听、摸、察、看、比等方法对本岗位所属设备等进行仔细检验,立即消除设备缺点,发觉问题立即处理或汇报。 六、加减负荷应缓慢,非紧急情况下不得带负荷停车,不得带病运转,不冒险生产;开停车要杜绝因操作不妥使气体倒流或高压流体冲入低压设备、管道现象发生。 七、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应注意做好防冻工作,冬季停用设备应将其内部积水放尽或保持流动。停用蒸汽时应打开蒸汽导淋阀将冷凝水放尽。 八、按要求做好设备切换工作,备用和停用设备要定时盘车检验、试验,确保随时能够投用;对不正常设备、管道、阀门、仪表信号及安全装置,要立即修理或更换,设备中修应效验仪表和安全阀。 九、认真填写设备运行统计,缺点统计和交接班统计。 第二章 1#氨合成塔岗位操作法 第一节 设备介绍 1、合成塔外壳: φ内=1000 mm Η=15690 mm 壁厚: 94~97 mm 设计压力: 31.4MPa 塔壁温度: ≤150℃ 容 积: 10.6m3 2、内件形式: NC1000一轴两径氨合成塔内件 内件工作压力: 0.6MPa 3、塔内热交换器 (1)层间换热器 换热面积(中径): 48.78㎡ 列管规格: φ10×1.5 列管根数: 3026 (2)下部换热器 设计压力: 0.6MPa 工作温度: 管内 486~343℃ 管外 130~400℃ 换热面积(中径): 100.32㎡ 列管规格: φ8×1.5 列管根数: 4950 4、电加热器 功 率: 700 KW 电 压: 650 V 电 流: 660 A 5、中置锅炉 设计压力: 管内 31.4MPa 管间 <2.4MPa 列管型式: U型管式 列管规格: φ24×6,共136根 6、塔外换热器 传热面积(中径): 500㎡ 工作压力: <31.4MPa 工作温度: 管内 245~85℃ 管间 35~205℃ 筒体内径: φ805mm 7、四合一塔 (1)水冷器: φ700×65mm H=10782mm 设计压力: 管内 31.4MPa 管间 0.5MPa 设计温度: 管间 20~90℃ 换热面积: 386.5㎡ (2)冷凝塔: Φ700×65mm H=6775mm 传热面积: 264㎡ 列管规格: φ10×2 列管根数: 2166 (3)氨蒸发器: φ700×16 mm H=8070mm 传热面积: 264㎡ 列管规格: φ18×4mm 列管根数: 680 设计压力: 管内 31.4MPa 管间 1.6MPa 设计温度: 管内15~-5℃ 管间 10~-20℃ (4)氨分离器: φ700×65mm H=2680mm 设计压力: 31.4MPa 设计温度: -5℃ 第二节 管辖范围 合成塔、四合一塔、排油槽、加氨罐、放空罐、气液分离器、塔外换热器、中置锅炉、清水泵及合成系统中伐门、仪表、自动装置、电气设备、电炉、调压器。 第三节 工艺步骤简述 一、工艺气、液步骤 1#合成塔采取轴径向内件。由老循环机出口送来循环气体分四路入塔。第一路为塔壁冷却气,通常约占气量20%左右,由塔上部入塔,沿塔壁环隙进入下部换热器管间;第二路,约占总气量70%进入塔外换热器管间,经管内高温气体加热后,分成三路入塔,分别为:层间换热器,塔顶付线,塔底根本;第三路为冷激气,用于第二径向层温度调整;第四路为方缸冷气,用于合成塔出口方缸冷却,因为此管道较细,气量少在生产中通常此阀常开。 由塔外换热器预热后三路气体,一路为塔底根本,由塔底根本入塔和冷却方缸气体汇合,再和塔壁冷却气体混合后进入下部换热器管间,和管内高温气体深入换热,径中心管向上在中心管上端出口处和塔顶付线气体,层间换热器气体混合后,进入轴向层触媒进行反应。而层间换热器气体则是由塔顶进入层间换热器管间,吸收管内气体反应热后沿中心管外环隙向上和中心管气体汇合。反应后气体进入层间换热器管内,和管间气体换热后进入第一径向层反应,反应后气体和从塔顶进冷激气混合后进入第二径向层反应,反应后气体进入下部换热器管内和管间气体(包含塔底根本气、塔壁冷却气、方缸冷却气)换热后,从合成塔底部出口出塔。 由合成塔底部出来高温气体进入中置锅炉管内,和中锅内软水换热,产生1.3MPa蒸汽并入蒸汽管网。从锅炉出来反应气进入塔外换热器管内和管外循环气换热后从顶部出来,进入四合一塔上部水冷器管内,被管间水冷却,此时循环气部份气氨被冷凝为液氨,然后向下进入冷凝塔管内,和冷凝塔热交换器管间气体深入换热后进入冷凝塔下部分离装置,部分液氨被分离下来,经减压阀,减压后送往氨库。气体在冷凝塔出口和氢氮机送来新鲜气汇合进入氨蒸发器管内。混合气体中氨深入被管内夜氨蒸发所冷凝,然后再进入分离器。气体中液氨在分离器中再一次被分离,分离出来液氨经分离器出口减压阀减压后送往氨库。经二次分离后气体经分离器中心管及蒸发器中心管进入冷凝塔热交换器管间,然后从冷凝塔上部循环气出口引出,经循环气入口管进入循环机加压,以进行下一次循环生产。 蒸发器液氨由冰机供给,蒸发后气氨送往冰机岗位,经冰机加压、冷却、液化送往合成系统循环使用。 二、冷却水步骤 四合一塔水冷器所用冷却水,是由车间上水总管直接(清水泵备用)进入四合一塔水冷却器底部管间,冷却塔外换热器来高温气体,从水冷器上部出来后回到有压回水管网。 三、中置锅炉汽、液步骤 由热电厂汽机车间送来压力为2.5MPa温度为95℃软水,经过气动调整伐从锅炉底部进入炉内管间,和高压管内高温气体换热,在1。3MPa压力下汽化为饱和水蒸汽,蒸汽经锅炉顶部气体除沫器,经过出口管送往中压蒸汽网。另外为确保锅炉安全生产,锅炉底部还设有加热锅炉用开工蒸汽管线,在排污管线上设有气体膨胀器,冷却取样装置及排污装置。 第四节 工艺指标 一、改造设计值 1、氨产量: 270 t/d 2、蒸汽产量: 0.9 t/tNH3 3、氨净值: > 10% 4、合成塔压差: ≤0.8MPa 二、正常生产工艺指标 1、压力 系统压力: ≤30.0MPa 系统压差: ≤3.5MPa 合成塔压差: ≤0.8MPa 液氨去氨库压力: 2.2~2.5MPa 蒸发器气氨压力: 0.15~0.3MPa 中间槽来液氨压力: ≤1.6MPa 冷却上水压力: >0.38MPa 升降压速度每10分钟: ≤4.0MPa 2、温度 触媒层热点温度: 475~520℃。 触媒层热点温度波动幅度: ±5℃ 合成塔出口温度: ≤380℃ 合成塔塔壁温度: ≤150℃ 蒸发器出口温度: 5~-5℃ 触媒层升温速度: ≤35℃/h 触媒层降温速度: ≤45℃/h 加量升温速度: ≤60℃/h 水冷器出口气体温度: ≤40℃ 入塔气出塔外换热器温度: ≤205℃ 触媒层温度(℃) 进口 出口 第一轴向层 380~400 480~490 第一径向层 440~450 470~480 第二径向层 410~440 460~470 3、液位 分 离 器: 1/2 冷凝塔液位: 1/2 氨蒸发器液位: 1/2 中锅液位: ≤ 2/3 4、气体成份 新鲜气:H2 72~75% CH4 <1.0% CO+CO2 ≤10 PPm 循环气:H2 60~80% CH4+Ar 8~15% 合成塔入塔氨含量 ≤3.8% 氢氮比 2.8~3.1 5、电炉 功率=700 KW 电压=650 V 电流=660 A 经过电炉安全气量>15000 Nm3/h 第五节 塔系统开车 一、原始开车 1、准备工作 (1)折除为检修所添设盲板,检验全部联接处是否连好,管件要齐全,连接要牢靠。 (2)联络电工测验电炉情况,电气、仪表、信号匀处于备用状态。 (3)检验各阀门开关情况是否正确。 2、置换 (1)系统置换时,可由压缩机导入氮气,分析氮气中O2含量≤0.5%为合格。 (2)置换时,各取样,压力表管,排氨管要合适缓慢地进行数次排气。 (3)分析系统中O2含量在0.5%以下为合格。 3、试压 (1)当系统试压时应打开主阀,开各压力表根部阀,关塔前、塔后放空阀,取样分析阀,用充压阀导入氮气或新鲜气。 (2)试压时提压速度每10分钟4.0MPa,以5.0、10.0、15.0、25.0MPa分段试压,每提升5.0MPa检验一次,当压力升至25.0MPa时要做一次全方面检验,关键检验检修时更换拆卸过部位。 (3)在试压过程中,如发觉漏气应放压后消除或将压力放至5.0MPa以下把紧。然后再继续试压,直到不漏为合格。 (4)试压合格后压力放到7.0~8.0MPa,准备升温。 (5)、锅炉低压系统试压可用1.3 MPa管网蒸汽进行。 4、应检验部位: 系统近路阀、循环机近路阀、塔壁冷气阀、塔底根本阀,各自调阀前后切断阀,检验分离器、冷凝塔排液阀、蒸发器加氨阀、气氨大阀、冷激气、塔顶付线、层间换热器、新鲜气大阀、方缸冷气、中锅水系统、中锅蒸汽系统、塔前、塔后放空、液氨总管爆破板、安全阀根部阀、液氨主阀、四合一塔水冷器上、回水及导淋阀,充压阀等。在升温前一定查明各阀门开关情况。 5、升温及加量操作: (1)升温前要通知电气、仪表,测量电炉绝缘(>0.5MΩ),开启所用多种仪表。 (2)通知生产部调度室给电炉送电。 (3)打开主阀联络值班长,开启循环机,用充压阀导入氢氮气或氮气。 (4)当系统和循环机联通后,开启电炉,用电炉负荷或循环量控制升温速度在每小时35℃之内。 (5)依据循环机入口温度<40℃标准,向水冷器送水。四合一上水压力>0.35 MPa以上。必需时开启清水泵。 (6)当触媒层温度达300~350℃,应向蒸发器加氨。在350℃时已经有氨生成,微开新鲜气阀,此时调整好氢氮比,当温度升到400℃时应逐步提升压力,并注意冷凝塔、分离器液位,通知氨库接收液氨,依据气氨压力启冰机。 (7)在加量过程中,要确保压力、温度平稳上升,避免压力温度波动过大,可依据温度上升情况分别开冷激气,层间冷气及塔顶付线(即分层调整)控制适宜温度。 (8)塔底根本通常通入气量为总气量50%,可依据实际情况调整阀门开度(标准上应以全开为宜)。塔壁冷气开度大小通常为确保塔壁温度在90~130℃范围之内,方缸冷气阀开度确保方缸温度<200℃为宜,当温度压力正常后开新鲜气大阀、关充压阀,转入正常生产后停电炉。 二、短期停车后开车 短期停车后开车,是指在停车期间触媒温度即使下降,但仍然在反应温度之内(400℃左右),不需启电炉,经过补给合格氢氮气靠塔内反应来进行升温,即可转入正常生产,其开车步骤以下: 1、联络值班长及相关岗位如氢氮机、循环机、冰机、氨库、氢回收等做好开车准备开作。 2、检验各阀门开关情况,开启循环机空转备用。 3、用充压阀补给合格氢氮气,使温度自升同时稍开塔后放空,保持系统压力平衡并打开四合一上回水阀往水冷器送水,蒸发器加氨,并注意冷凝塔、分离器液位。 4、当触媒温度升到反应温度时可连通循环机,同时依据温度改变情况,缓慢开新鲜气大阀关充压阀,转入正常生产。 第六节 塔系统停车 一、短期停车 1、因前后工序及本岗位故障引发停车,在短期内能够恢复生产,此时要注意保压。 2、切断新鲜气大阀,打开循环机近路,关闭加氨阀,依据温度改变情况合适调整各冷气阀,依据分离器、冷凝塔液位情况可将根部阀关闭,同时注意塔壁温度及系统压差,送电保温400℃以上,系统压力控制在6.0~8.0MPa待恢复生产。 二、长久停车 1、停车前2小时停止向蒸发器加氨,使蒸发器内液氨全部蒸发完。 2、逐步控制切断新鲜气补入阀。合成塔开始循环降温,用循环量控制降温速度45℃/h,必需时还可用启电炉控制降温速度。 3、当触媒层降温至100℃时,为降温结束,停循环机。如触媒需卸出,后续操作,按触媒钝化方案实施。 4、排尽冷凝塔、分离器液氨,切断和其它系统联络,放掉系统压力。 5、四合一水冷器、冷却水保持通畅。 6、通入氮气进行置换,当可燃气体<0.5%以下为合格,添加所需盲板后,即可交出检修。 三、切气时注意事项: 1、塔壁温度过高时,合适开大塔壁冷却阀。 2、冷气开关依据实际情况进行,避免塔温大幅度波动。 3、确定冷凝塔、分离器液位排净时将根部阀关闭。 第七节 事故处理及其它 A、 参考2#塔操作规程。 第三章 2#氨合成塔岗位操作法 第一节 设备介绍 1、合成塔外壳 ф内=1000mm h=18436mm 设计压力: 31.4MPa 工作温度(筒体): <240℃ 一次出口: <400℃ 容积: 12.1m3 2、内件型式: 四层冷激式 3、上段换热器: φ10×1.5 4、下段换热器: φ10×1.5 5、电加热器: 功率=700KW 电流=660A 电压=620V 6、中置锅炉 工作压力: 管内32.0MPa 管间:1.3MPa 工作温度: 管内400~220℃ 管间:100~195℃ 传热面积: 80㎡ 设计蒸汽产量: 9.0 t/h 7、炉水取样冷却器 设计压力: 管内1.34MPa 管间 0.33MPa 传热面积: 0.36㎡ 8、套管水冷器(共两组) 设计压力: 管内 31.4MPa 管间 0.59MPa 设计温度: 管内≤100℃ 管间 30~40℃ 传热面积: 169㎡(1组) 套管规格: 高压管φ83×15 低压管φ133×4 9、冷凝塔: φ770 H=6421mm 设计压力: 外壳31.4MPa 内件 0.8 MPa 设计温度: 外壳-2℃ 内件 -5~35℃ 传热面积: 255㎡ 列管规格: φ19×2 L=600mm 共804根 10、氨蒸发器: φ内=1500mm H=8387mm 设计压力: 外壳 1.57 MPa 管内31.4 MPa 传热面积: 220㎡ 列管规格: φ24×5 L=5932mm 共612根 11、氨分离器: φ内700 H=4255mm 设计压力: 31.4 MPa 设计温度: 40℃ 内筒规格: φ635×6 内有不锈钢丝网 第二节 管辖范围 合成塔、冷凝塔、蒸发器、气液分离器、氨分离器、水冷器、放空罐、中置锅炉及合成系统中全部阀门、仪表、自动装置、电气设备、电炉、调压器。 第三节 工艺步骤 一、工艺气、液步骤简述 从氢氮机来新鲜气和循环气在522循环机滤油器中混合后进入冷凝塔管内,和管间气体进行换热。换热后管内气体从冷凝塔中心管引出,进入氨蒸发器管内,混合气中氨被蒸发器管间液氨蒸发所冷凝,然后经由冷凝塔下部二次入口进入分离装置。分离出来液氨经冷凝塔减压阀减压后送往氨库,其它气体进入冷凝塔换热器管间,和一次入冷凝塔热交换管内气体进行换热。换热后气体由冷凝塔二次出口引出,分五路进入合成塔。 根本气体由合成塔顶部进入,沿筒体和内件间环隙进入塔下部换热器管间,和管内二次入塔气换热本身温度提升到150℃左右,然后绕过上、下换热器隔板,进入上部换热器管间,和管内来自触媒筐高温气体换热后,本身温度提到270℃,在换热器上部和塔底付线气体混合后,沿中心管上升到触媒筐顶部进入第一层触媒进行反应。反应后气体和从塔顶部进入1#冷激气混合,进入第二层触媒反应,出第二层触媒气体和从塔顶部进入2#冷激气混合后进入第三层触媒反应,出第三层触媒气体再和从塔顶部进入3#冷激气混合后,进入第四层触媒反应,出第四层触媒高温气体,进入上段换热器管内和管间入塔气体换热,本身温度降至350℃左右走内二层中心管出塔(即一次出塔)。 一次出塔气进入中锅和中锅内软水换热,产生1.0 MPa蒸汽并入蒸汽网。工艺气体本身温度降至210℃左右,由锅炉出来后经合成塔底部进塔(二次入塔)。二次入塔气走内三层中心管环隙上升到下换热器顶部进入管内和根本入塔气换热,本身温度降至100℃左右,经中心管外层环隙出塔(即二次出塔)。 二次出塔气进入套管式水冷器管内,和管间水逆流换热,此时循环气中部分气氨被冷凝成液氨,然后进入分离器,液氨在分离器中被分离,分离出来液氨经减压阀减压送住氨库。分离后气体则经分离器顶部出口引出,经由522循环机入口管进入循环机加压,以进行下一次循环生产。 2、冷却水步骤 水冷器所用冷却水,是由循环冷却上水总管(新7#线)供给,进入水冷器管间,冷却合成塔出口高温气体后,从水冷器出往返到有压回水总管。 第四节 工艺指标 一、压力 1、合成塔入口: ≤31.4 MPa 2、系统压差: ≤3.5MPa 3、合成塔压差: ≤1.5MPa 4、升降压速度: ≤0.4MPa/min 5、气氨压力: 0.15~0.3 MPa 6、冰机来液氨: ≤1.6 MPa 7、锅炉给水: >2.5 MPa 8、锅炉蒸汽压力: ≤1.3 MPa 9、吹除气压力: >13.0MPa 二、温度 1、触媒层热点温度: 475~520 ℃ 2、触媒层温度波动幅度 ±5 ℃ 3、触媒温度控制点 第一层(L2) 490 ℃ 第二层(L8) 420 ℃ 第三层(L10) 420 ℃ 第四层(L15) 430 ℃ 4、升降温速度 30~40℃/h 5、合成塔一次出口: ≤375 ℃ 6、合成塔二次出口: ≤130 ℃ 7、塔壁温度: ≤150 ℃ 8、蒸发器出口: -5~5 ℃ 9、锅炉给水: >90 ℃ 三、气体成份 1、新鲜气:H2 72~74 % CH4 <1 % CO+CO2 ≤10 PPm 2、循环气:H2 60~68 % CH4+Ar 8~15 % 入塔氨: <4.0 % 3、氢氮比: 2.7~3.0 四、液位 1、分离器、冷凝塔液位 1/2 2、氨蒸发器液位 1/3~2/3 五、电炉 1、功率: <700 KW 2、电压: 0~620 V 3、电流: 0~650 A 六、锅炉水质 1、给水 PH=7~8 溶解氧 ≤0.05PPm 氯根 ≤4 mg/1 总硬度 ≤0.035 mg/l 2排出污水 氯根 ≤100 mg/l 碱度 <10 mg/l PH=9~10 第五节 塔系统开车 一、原始开车 参考1#塔 二、升温和导气 1、通知电气、仪表,开启多种仪表。 2、打开根本阀关闭付线阀,1#、2#、3#冷激阀,打开锅炉出入口阀,联络班长开启循环机连通,并给电炉送电。 3、当系统和循环机联通后开启电炉,缓慢提升电炉负荷,用循环量和电炉负荷配合调整升温速度在工艺指标之内,同时控制循环量要确保电炉安全气量。 4、以循环机入口温度不超出指标为前提,往套管水冷器通水并开启冰机。 5、当温度升到150℃左右时,开始往锅炉加软水,用软水入口气动阀控制锅炉水位在工艺指标之内,蒸汽出口气动阀投自调,设定≥1.3Mpa。 6、当温度升到350~380℃时,若是用新鲜气升温,将会有氨合成反应,此时可用充压阀补入部份新鲜气维持压力不降;若是用N2气升温,则可用充压阀导入新鲜气,同时用塔后放空排放系统中N2气。 7、不管是用何种气体升温,当补入新鲜气后全部会有氨生成。在补入新鲜气以后,便开冰机向蒸发器加氨,同时注意冷凝塔及分离器液位,通知氨库接收液氨。 8、当温度升到400时,依据情况用充压阀或新鲜气阀逐步提升塔压,同时控制升温速度为小于60℃/h。 9、依据各触媒层温度改变情况采取加大循环量,开1#、2#、3#冷激气或减电炉负荷等手段,调整各触媒层温度达成正常操作温度。 10在加量升温过程中,温度趋于稳步上升时,便可逐步提升系统压力,当系统压力基础和氢氮机三出压力平衡后,便可全开新鲜气大阀,关闭充压阀,转入正常生产。 注:2#合成塔升温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合成塔内件更换为YD型冷激式内件后,触媒分层,触媒升温时应自上而下一层一层进行。 2、触媒中没有冷管,反应热只能依靠合成气带走,升温时要尤其注意控制好各层温度。 3、触媒层温度调整,可用循环量、主、付线流量、循环机近路、系统近路、 1~3#冷激阀、气体成份、压力、电加热器等手段。 4、各触媒层温度控制手段不一样,第一层温度关键靠主付线来调整;第二层触媒温度关键靠1#冷激付线来调整;第三层触媒关键靠2#冷激付线来调整;第四层触媒温度关键靠3#冷激付线来调整,操作时应注意区分,以免触媒温度出现大幅度波动。 第六节 正常操作 一、塔底付线是以控制入第一触媒层气体温度,确保第一层触媒出口温度,不垮温为目标。第一层触媒出口气体温度为整个触媒层热点温度。 二、1#~3#冷激气调整 1#冷激气,控制第二层触媒入口温度,使其稳定在420℃左右;2#冷激气,控制第三层触媒入口温度,使其稳定在420℃左右;3#冷激气,控制第四层触媒入口温度,使其稳定在430℃左右。冷激气调整要坚持少许数次标准,每次调整阀门开度要注意流量改变,调整冷激气要在温度稳定前提下进行。 三、影响触媒层温度原因及其调整方法 生产中正常操作标准是:维持触媒层温度在适宜反应温度之内,进行合成氨反应,任何一个原因改变,其结果全部会在温度上表现出来,比如系统压力、气体成份、循环量、冷气量、冷凝温度及微量改变,对触媒层温度全部有影响,在生产中通常见塔底付线、冷激气、循环量来调整温度。同时,当温度发生改变时应立即果断正确地判定是哪种原因所至,从而进行正确合适调整。 (1)触媒层温度下降:关冷气、打开循环机近路或系统近路。 (2)触媒层温度上升:加大循环量、开冷气。 四、压力控制 合成系统压力,关键取决于压缩机系统新鲜气量和合成系统放空阀开度,液氨排放阀门开度、吹除气阀门开度,同时氢氮比、惰性气体含量、冷凝温度改变对压力全部有影响,当系统压力较低时尽可能少送吹除气,以维持系统压力,当压力升高时可用吹除阀控制吹出气量,保持压力稳定。 五、气体成份 (1)依据循环气中氢含量情况,随时调整配氮阀开度,调整配氮阀开度时不宜在短时间内幅度过大。 (2)循环气中CH4+Ar含量超出15%以上开吹出阀调整。 六、液位控制 冷凝塔、分离器液位过高过低均不利于生产,分离器液位过高,氨带入循环机发生液击损坏设备,严重时使气缸破裂,冷凝塔液位高,造成合成塔触媒温度急剧下降;冷凝塔、分离器液位过低,使高压气体串入低压设备引发低压设备超压爆炸。所以,应严格控制冷凝塔、分离器液位,通常保持在1/2为宜。 七、加减量操作 (1)加减量应缓慢进行,当压力温度升高时应加大循环量开冷激气,尽可能不要使触媒层温度波动幅度过大。 (2)减量依据温度情况,减循环量、减冷气。如温度无法控制应开电炉。 八、倒换循环机 倒换循环机时应保持原流量不变,当备用机开启送气时应关闭该机近路阀,同时开启原循环机近路维持原循环量。此时应依据合成塔温度改变情况立即调整。 九、电炉使用 1、使用电炉时循环量不得小于安全气量,杜绝无循环量或循环量少时使用电炉。 2、开启电炉时首先开通风机,然后在送调压器电源,在调整电流、电压时,要低负荷使用电炉,干燥一段时间,提升绝缘,然后再慢慢提压。提压速度为每15分钟50A。停电炉时先降电炉电压、电流为零时,切断调压器电源,停风机。 3、在使用电炉时如循环机倒车,应把电炉负荷降为零以后倒循环机。 十、合成塔入口氨含量控制 合成塔入口氨含量在系统压力不变情况下和冷凝温度相关,能够经过加氨量多少,冰机负荷来控制冷凝温度进而控制合成塔入口含量。 十一、锅炉操作 (1)每小时对锅炉玻璃液面计作一次检验。 (2)常常注意给水压力和锅炉蒸汽压力。 (3)每班做一次炉水分析,依据分析数进行合适排污,控制炉水质量在指标之内。 (4)取样前首先打开取样冷却水,然后再取样,不然高温、中压炉水减压后将汽化。 第七节 塔系统停车 一、大检修计划停车 1、停车前6小时停止向蒸发器加-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合成 车间 操作规程 样本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丰****】。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丰****】,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丰****】。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丰****】,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