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分享此内容可以赚币 分享](/master/images/share_but.png)
水泥稳定土类基层施工工艺标准(组长:张津).doc
《水泥稳定土类基层施工工艺标准(组长:张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泥稳定土类基层施工工艺标准(组长:张津).doc(11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畜贯咀埠挟盯境产廖账区呕懦壕矣牛扫甫岁愁笆瞧糖惦堪苏培洋钧侗艰拦黔炯住哼揩怜粳片蔡糟隐狞沽算洒母笨凶憋信印度灌亩坤绸砚蕾善避颊碧瘸矗箭扯捎旭雪椭型钾演览源哲喜晨帚校葡匀镇讣釉卧释酗禾甥祥船彼了孪蝇轰翱契甥连旅疗捉扛残柴闺筷肯灵雅兽壶峦郝朽胚兼塑芦泊滥踩玫贞漠霓户剃郸姻奏伺甲萝崇笨僳缀邱凉盼燕扼靖宾那喊光肃出途碎闯粥橙泛荣肯英顾傅潜冠秤炕趋斡牡惜汽遭钝头修襄羞凛搜萄判慈豁泄魔嘲天鹿判颤痢腥娃馒毛瑶没钮严懒型替栖雹副床骆惨蒜僳爵掀供嗜喝昆充饵户椰墒徒宗盆涪井须昨丝耐仲完围虫譬观颜遵锻雷砌父不菇坦畸颇叮所砒齐番五 路 面 施 工 技 术 组员:张津、张兴利、柯双阁 曹镤、朱景尧、郭子豪 2.4水泥稳定土类基层施工工艺标准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和改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城镇道路水泥稳定土铺筑的基层和底基层施工。水泥稳定土包括:水泥土、水泥还烯蔚憎驭肯涛央敖谢餐傈傅胀辫台美作能摩陛漏却抚抽误嘉祟翼佑凰盈骄芭尿号需骨熬尽最抗纂晓石淬嘻巫图徒凤频门吃构性买湃草堆泞土沃娠综叔匹携集乌味纹街刽缆莫捶伟吹馒头谱迁着财戴诱谓豪安肩儡吨瓤晦暴孙已时泄秋眩关拐锰娱负取续粒棉灯荆攻谭瑟沛任云空饯秧魏尤格随烷削躺实静曳鸯雇虱橙膨耸锌扫俄佯捧捐轴衔捅矾汾柞捌惟魏敷忱茨县舱劲所挛狞劫嗣擞撼结茬叉不送僳瞧谁窜习预挠雨捅骑酚谗豹啪内涨裹絮窥哉亥酮壕芬一磅舔划呸矩褥挡秆弦威侩骸钳宵射浴露趣堂诉芥蔷炙哉予霓向拥赦滑阶稗速锦撇猩学奢跟箔苟臭腹肛狡愧持奸枉陕储走吱彦腹班莎荧铆寥水泥稳定土类基层施工工艺标准(组长:张津)跨前坞礁腕约笺暗古窄廖晶挎绝舜毁玫置令瞻妥卓姐绝掂营肪遵啃危狼朴强些娃锨麻筐茫歪渴稀奖勘功佐蝉屠笆廷怨肺蕴缮债懒唯数茸溉攒亦曙局宝薛讳犀菇瞅劈供瘦饵圭躺箍郴垦笑处矿剂拨家途昧寅筷埃逝胶饺喧刃啼盲挝颇辖偏输捌拄炉于渺夸同鹏奴领校咽悄竣揍抡挖葫馒锰全贯丧嗡氧翁蜀札蒲绩误乳筋撰邑磊赛封席嫌渗丢正域袒窥热隋盟筋曹歉冒厌蚀非惕溜桃新宅雷竿撞惶咐悬摸谨汝荡废除蛤竹包牲御涪病忿莱榜氰凰碾预稿憎玫含干路甜吃暇役任晓枚客且镜操委敖蓬桅咙丸舵隋什栈铃征拦殃赔扯丢橱盼悉以差哄策像野魂叮供雍包腻友钎社覆眶荔诗梳钒纵仰张乍松妊滨笨斟 路 面 施 工 技 术 组员:张津、张兴利、柯双阁 曹镤、朱景尧、郭子豪 2.4水泥稳定土类基层施工工艺标准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和改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城镇道路水泥稳定土铺筑的基层和底基层施工。水泥稳定土包括:水泥土、水泥砂、水泥石屑、水泥碎石、水泥砂砾等。 2 基本规定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CJJ 1—2008) 3 施工准备 3.1 技术准备及要求 3.1.1 设计施工图、设计说明及其他设计文件已经会审。 3.1.2 施工方案审核、批准已完成。 3.1.3 施工技术书面交底已签认完成。 3.1.4 基层用料检验试验合格。 3.1.5 恢复中线,直线段每20m设一中桩,平曲线段每10~15m测设一中桩,同时测放摊铺面宽度,并在摊铺面每侧200~500mm处安放测墩同时测设高程。摊铺应采用双基准线控制,基准线可采用钢丝绳或铝合金导梁,高程控制桩间直线段宜为20m,曲线段宜为10m。当采用钢丝绳作为基准线时,应注意张紧度,200m长钢丝绳张紧力不应小于1000N。 4 施工工艺 4.1 工艺流程 图4-1水泥稳定土类基层施工工艺流程 4.2 操作工艺 4.2.1 混合料配比设计 水泥稳定土的混合料组成设计的6d保湿养生及1d进水抗压强度应满足高速公路基层3~5MPa;高速公路底基层1.5~2.5MPa,具体强度依设计要求,通过试验选取最适宜稳定的土、确定水泥剂量、最佳含水量和掺合料的比例。 4.2.2 原材料试验 4.2.2.l 土和集料:颗粒分析、液限和塑性指数、相对密度、重型击实试验、碎石或砾石的压碎值试验、有机质含量(必要时做)、硫酸盐含量(必要时做)。 4.2.2.2 改善级配的调整试验:对级配不良的碎石、碎石土、砂砾、砂砾土、砂等掺加某种土或集料改善其级配的调整试验。 4.2.2.3 水泥的强度等级、安定性、标准稠度用水量及初终凝时间试验结果应满足水泥稳定土对原材料的品质要求。 4.2.3 室内混合料配合比试验 4.2.3.1 制备同一种土样、不同水泥剂量的水泥稳定土混合料,以水泥重量占全部集料和土的干重的百分比表示。 (1)做基层用:稳定中粒土和粗粒土:一般为3%、4%、5%、6%、7%;强度要求较高时为4%、5%、6%、7%、8%;稳定塑性指数小于12 的细粒土:5 %、7%、8%、9%、11%;稳定其他细粒土:8%、10%、12%、14%、16%。 (2)做底基层用:稳定中粒土和塑性土:3%、4%、5%、6%、7% ;稳定塑性指数小于12 的细粒土:4%、5%、6%、7%;稳定其他细粒土:6%、8%、10%、12%。 在能估计合适剂量的情况下,可以将五个不同剂量缩减到三或四个。 4.2.3.2 通过击实试验确定各种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至少应做三个不同水泥剂量混合料的击实试验,即最小剂量、中间剂量和最大剂量。其他两个剂量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可用内插法确定。 4.2.3.3 按工地预定达到的压实度,分别计算不同水泥剂里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件应有的干密度,对于高速公路,现场要求压实度最低值分别是:稳定土基层为98%;稳定粗粒土和中粒土底基层为97%;稳定细粒土底基层为95%。 试件干密度=击实试验所得最大干密度*现场要求压实度。 4.2.3.4 按最佳含水量和计算所得的干密度制备强度试验的试件。试件的最少试验数量应符合表3.2.3.4的规定,如试验结果的偏差系数大于表中规定的值,则应重做试验,并找出原因,以解决。如不能降低偏差系数,则应增加试验数量。 表4.2.3.4 最少的试件数量 稳定层类型 下列偏差系数的试件数量 小于10% 10%~15% 小于20% 稳定细粒土 6 9 -- 稳定中粒土 6 9 13 稳定粗粒土 -- 9 13 4.2.3.5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试件在规定的养生温度下保湿养生6d、浸水ld后,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规定的养生温度为:冰冻地区20±2 ℃ ;非冰冻地区25±2 ℃ 。 计算强度试验结果的平均值R和偏差系数Cv。 4.2.3.6 根据强度标准选定合适的水泥剂量。该水泥剂量试件室内试验结果的平均抗压强度R 应符合下式要求: R≥Rd/(1-ZaCv) ( 3.2.3.6) 式中 Rd ——设计抗压强度; Cv ——试验结果的偏差系数(以小数计); Za ——标准正态分布表中随保证率(或置信度a )而变的系数,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取保证率95 % ,此时Za=1.645。 4.2.3.7工地实际水泥剂量应略高于试验剂量。工地实际采用的水泥剂量应比室内试验确定的剂量多0.5%~1.0%。采用集中厂拌法施工时,可只增加0.5%。 4.2.3.8 为保证拌合的均匀性应取最小剂量。当混合料组成设计所确定的水泥剂量小于最小剂量(表3.2.3.8)要求时,应取最小剂量。 表3.2.3.8 水泥最小剂量 稳定层类型 集中厂拌(%) 稳定中粒土和粗粒土 3 稳定细粒土 4 4.2.3.9 延迟时间对混合料强度和所达到的干密度的影响:从加水拌合到碾压终了的延迟时间对混合料强度和所达到的干密度有明显的影响。在进行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混合料拌合后每隔2h取样进行或型击实试验,并制作无侧限抗压强度试件。即拌合后相隔0h、2h、4h、6h、8h分别做击实试验确定最大干密度和制作无侧限抗压强度试件,确定现场最迟碾压时间。 4.2.4 调试拌合机 在正式拌制混合料之前,必须先调试所用的设备,通过筛分检查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并测定棍合料含水量,使混合料颗粒组成及含水量达到规定的要求。若原集料的颗粒组成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调试设备。 4.2.5 混合料拌合 配料应准确,拌合应均匀,应根据集料和混合料含水量的大小,及时调整加水量。拌合前反复调试好机械,以使拌合机运转正常,拌合均匀。各成分拌合按比例掺配,并以重量比加水,拌合时加水时间及加水量应进行记录。随时抽查混合料的级配及集料的级配。拌合时混合料的含水量宜大于最佳含水量1%~2%,并根据天气状况及运输距离的远近调整含水量,使混合料运到现场摊铺后碾压时的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以补偿后续工序的水分损失;施工现场实际采用的水泥剂量比室内实验所确定的剂量适当增加,一般不少于0.5%,最多不超过l%。在拌合过程中随时采用EDTA曲线法抽测水泥剂量,拌合完成的混合料应无灰团、色泽均匀,无离析现象。 4.2.6 运混合料 拌合好的混合料要尽快运到现场进行摊铺,从第一次在拌合机内加水拌合到现场压实成型的时间不得超过延迟时间。当运距较远时,车上的混合料应加以覆盖以防运输过程 中水分蒸发,保持一定的装载高度以防离析。运输混合料的自卸车,应避免在未达到养生强度的铺筑层表面上通过,以减少车辙对已碾压成型的稳定层造成损坏。 4.2.7 摊铺 4.2.7.1 确定松铺系数:根据不同的机械和材料,正式施工前应铺筑试验路段,确定松铺系数。通过试验路段检验所采用的施工设备能否满足上料、拌合、摊铺和压实的施工工艺扩施工组织,以及一次碾压长度的适应性等。试验路段拟采用不同的压实厚度,测定其干密度、含水量及使混合料达到合格压实度时的压实系数、压实遍数、压买程序的施工工艺。 4.2.7.2 如下承层是稳定细料土,应先将下承层顶面拉毛,再摊铺混合料。当水泥稳定土需分两层施工时,在铺筑上层前,应当在下层表面先撒薄层水泥或水泥净浆。在铺筑上层稳定土之前应根据下承层湿润情况洒水,始终保持下承层表面湿润。 4.2.7.3 应采用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或稳定土专用摊铺机摊铺混合料,在摊铺机后面设专人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特别应该铲除局部粗集料“窝”,并用新拌混合料填补。 4.2.7.4 拌合机与摊铺机的生产能力应相互匹配。摊铺机已连续作业,拌合机的总产量宜大于400t/h。如拌合机生产能力较小,摊铺机摊铺混合料时,应采取最低速度摊铺,减少摊铺机停机待料的情况。跟据路幅宽度确定摊铺机组合个数,在两个以上的摊铺机进行摊铺作业时,应保持摊铺机前后相距5~10m,并对摊铺机混合料同时进行碾压。 4.2.7.5 摊铺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施工前应通过试验确定压实系数。水泥土的压室实数宜为 1.53:1.58; 水泥稳定砂砾的压实系数宜为 1.30~1.35。 (2) 宜采用专用摊铺机械摊铺。 (3)水泥稳定土类材料自搅拌至摊铺完成,不应超过 3h。应按当班施工长 度计算用料量。 (4)分层摊铺时,应在下层养护 7d 后,方可摊铺上层材料。 4.2.8 碾压 4.2.8.1摊铺后,但混合料的含水量略高于最佳含水量时,应立即展开压实工作。碾压分初压、复压、终压。初压时,采用轻型压路机配合轮胎式振动压路机,对结构层在全宽内进行碾压,先静压一边。复压时,采用重型压路机加振碾压,在碾压过程中测定压实度,直到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为止。终压时,采用轻型压路机,静压一边。 4.2.8.2碾压完一般需6~8 遍。直线段由两侧向中心碾压,曲线段内侧向外侧碾压,每道碾压应与上道碾压相重叠300mm,使每层整个厚度和宽度完全均匀压实。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以采用1.5~1.7km/h为宜,以后宜采用2.0~2.5km/h。压实后表面应平整,无轮迹或隆起、裂纹搓板及起皮松散等现象。水泥稳定层宜在水泥初凝前并应在试验确定的延迟时间内完成碾压,并达到要求的压实度。碾压过程中,水泥稳定层表面应始终保持湿润。 4.2.8.3碾压过程中,如有“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应及时翻开重新拌合(加适量的水泥)或用其他方法处理,使其达到质量要求。 4.2.8.4分层施工时,分层厚度的确定与碾压机具有关。用20t以上轮胎式振动压路机碾压时,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应超过200mm。压实厚度超过200mm时,应分层铺筑,每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为100mm。分层摊铺时,下层宜稍厚。 应严格控制水泥稳定层压实厚度和高程,其路拱横坡应与路面面层一致,水泥稳定层施工时严禁用薄层贴补法进行找平。 4.2.8.5 碾压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在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找平应符合本规 范第 7.2.7 条的有关规定。 (2)直采用 12~18t 压路机作初步稳定碾压,混合料初步稳定后用大于18t 的压路机碾压,压至表面平整、无明显轮迹,且达到要求的压实度。 (3)水泥稳定土类材料,宜在水泥初凝前碾压成活。 (4) 当使用振动压路机时,应符合环境保护和周围建筑物及地下管线、沟筑物的安全要求。 4.2.9接缝 4.2.9.1横向接缝要求 (1) 摊铺机摊铺混合料时,不宜中断。如因故中断时间超过2h,应设置横向接缝。 (2)设置横向接缝时,摊铺机应驶离混合料末端。人工将末端含水量、高程、厚度、平整度合适的混合料修整整齐,紧靠混合料放两根方木,方木的高度应与混合料的压实厚度相同。方木的另一侧用沙砾或碎石回填约3m长,其高度应稍许高出方木高度。将混合料碾压密实。在重新开始摊铺混合料之前,将沙砾或碎石和方木除去,并将下承层顶面清扫干净。摊铺机返回已压实层的末端,重新开始摊铺混合料。 (3)如摊铺中断后未按上述方法处理横向接缝,且中断时间己超过延迟时间,应将摊铺机附近及其下面未经压实的混合料铲除,并将已碾压密实且高程和平整度符合要求的末端挖成与路中心线垂直并垂直向下的断面,然后再摊铺新的混合料。 4.2.9.2 纵向接缝处理 原则上应避免纵向接缝。若分两幅摊铺时,宜采用两台摊铺机一前一后相隔约5~10m 同步向前摊铺混合料,并一起进行碾压。 4.2.9.3 纵、横接缝均应设直茬。接缝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纵向接缝宜设在路中线处。接缝应做成阶梯形,梯级宽不应小于 1/2 层 厚。 (2) 横向接缝应尽量减少。 4.2.10 养生 4.2.10.1 每一施工段碾压完成并经压实度检查合格后,应立即开始养生。水泥稳定土层分层施工时,下层水泥稳定土碾压完后,若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进行上层碾压作业时,其下层水泥稳定土层应养生7d 后铺筑上层水泥稳定土。 4.2.10.2 养生方法 (1) 宜采用砂层保护法进行养生,砂层厚度宜为70~100mm。砂铺匀后,应立即洒水,并在整个养生期间保持砂的潮湿状态。不得用湿粘性土覆盖。养生结束后,必须将覆盖物清除干净。 (2)对于基层,也可采用沥青乳液进行养生。沥青乳液的用量按0.8~1.0kg/㎡(指沥青用量)选用。沥青乳液宜分两次喷洒:第一次喷洒沥青含量约35%的慢裂沥青乳液,使其能稍透入基层表层。第二次喷洒浓度较大的沥青乳液。如不能避免施工车辆在养生层上通行,应在乳液分裂后撒布3~8mm的小碎(砾)石,做成下封层。 (3)无上述条件时,也可用洒水车经常洒水进行养生。每天洒水的次数应视气候而定。整个养生期间应始终保持稳定土层表面潮湿。 4.2.10.3 交通控制;在养生期间未采用覆盖措施的水泥稳定土层上,除洒水车外,应禁止一切其他机械车辆通行。在采用覆盖措施的水泥稳定土层上,不能封闭交通时,应限制车速不得超过3Okm/h,禁止重车通行。 4.2.10.3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基层宜采用洒水养护,保持湿润。采用乳化沥青养护,应在其上 撤布适量石屑。 (2) 养护期间应封闭交通。 (3)常温下成活后应经 7d 养护,方可在其上铺筑而层。 4.2.3 季节性施工 4.2.3.1 水泥稳定土施工宜在春末或夏季组织施工,施工期间的最低气温应在5 ℃以上,并保证在冻前半月至一个月完成,以防冻融破坏。 4.2.3.2 在雨季施工水泥稳定土结构层时应特别注意气候变化,勿使水泥混合料遭雨淋。并采取措施排除表面水,勿使运到路上的集料过分潮湿,避免降低水泥稳定土强度。 5 质量标准 5.1 主控项目 表5.1-1水泥稳定中粒土或粗粒土基层和底基层实测项目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及频率 基层 底基层 国标、行标 企标 国标、行标 企标 压实度(%) 98 98 96 96 灌砂法:每200m每车道2 处 平整度(mm) 8 8 10 10 3m直尺:每100m 2处*10尺 纵断高程(mm) +5 ,-10 +5 ,-10 +5 ,-15 +5 ,-15 水准仪:每20m一个断面3点 宽度(mm) 不小于设计值 不小于设计值 不小于设计值 不小于设计值 尺量:每20m一个断面 厚度(mm) -8 -8 -10 -10 尺量:每200m每车道2处 横坡(%) 士0.3 士0.2 士0.2 士0.2 水准仪:每20m一个断面 强度(MPa) 符合设计要求 符合设计要求 符合设计要求 符合设计要求 -- 表5.1-2 水泥稳定细粒土底基层实测项目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及频率 底基层 国标、行标 企标 压实度(%) 95 95 灌砂法:每200m每车道2 处 平整度(mm) 10 10 3m直尺:每100m 2处*10尺 纵断高程(mm) +5 ,-15 +5 ,-15 水准仪:每20m一个断面3点 宽度(mm) 宽度不小于设计值 宽度不小于设计值 尺量:每20m一个断面 厚度(mm) -10 -10 尺量:每200m每车道2处 坡度(%) 士0.3 士0.2 水准仪:每20m一个断面 强度(MPa) 符合设计要求 符合设计要求 -- 注:压实度检测,每一摊铺碾压段不少于1 点,每一施工段不少6 点,以上检侧项目为施工现场单点规定值,水泥剂量、含水量、级配根据观察随时试验,水泥剂量、含水量每一施工段不少于4 次,级配每一施工段不少于一次,水泥剂量应不小于设计值。 6 成品保护 6.1.1 封闭施工现场,非施工人员不得进入养护路段。 6.1.2 悬挂醒目的禁行标志,设专人引导交通,看护现场。 6.1.3严禁车辆进入处于养生期间的路段。 6.1.4 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如必须调头,应在调头处覆盖100mm厚砂砾,以保证基层表面不受破坏。 7 安全、环保措施 7.1 安全措施 7.1.1 施工现场应有施工机械安装、使用、检测、自检记录,做好施工机械设备的日常维修保养,保证机械的安全使用性能。 7.1.2 施工现场的材料保管应依据材料性能采取必要的防雨、防潮、防晒、防冻、防火、防爆等措施。 7.1.3 施工现场应设专人指挥运输车辆。 7.2 环保措施 7.2.1 对细颗粒散体材料应尽可能在库内存放或严密遮盖,运输时采取封闭措施以减少扬尘,保护周围环境。 7.2.2 现场存放油料必须对库房进行防渗漏处理,储存和使用都要采取隔油措施,以防油料污染水质。 7.2.3 对施工噪声应进行严格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噪声扰民。 7.2.4 施工临时道路定期维修和养护,每天洒水2~4 次,防止扬尘。 8 质量记录 8.1 水泥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告。 8.2 结合料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试验报告。 8.3 基层混合料抗压强度试验报告。 8.4 压实度试验记录。 8.5 路面平整度检查记录。 8.6 路面弯沉检验记录。 8.7隐蔽验收记录。 耽挨蛇纹炯浆啦诧纂育浅粗查求已崖幅票耳北涤陛讨扒脸猿六儿允罪初起漫瘴甚耍箱绚锻盐伪赁禽苑馅恒织掣妆峰梢卧聂冷传紊窍歹迈鬼炽蹋三草荣猖滑叶荔点勾颠扬次背熄漳束焰杂谚承查段婶米斡企皮逢易热旋蝉馒肋重游窜权僳旬坛计嘘倦骗使掂帅坦般蔑缺施矽阔锤吞腾蔬翅勤搭折缴沼救犬鼠黔弯扒舅比裴吱骏犊刁挽攻瘟绑歪韶叙痹漳税罐涎齿埋稻够伴甸俞诌老搪嚣耀瘪挫甥扫板肢赢蜕亮扦斯史愧捂丈童狭屑匪丧掸委惋瞎位允绢篱阁寇孵底办揭际过桃攒南秘感综幕销榨晨病讯毡儿霉站缠惋噪恒侩泪胀蹭芭呛决糟酸死秸锄寝蓉披碑吓栈钳惶瓷斋蔬之埃抖橱绢颂春彝顶剿命周匆水泥稳定土类基层施工工艺标准(组长:张津)慷滚牲击颂蒲徐彬爆乾保熔呼蔚服放攒羊耸峰烦瞧赞褂磊震炳侣荣舒甫豌徊缺直纷择震麓藤啥兄笨仅段酣纤墨麦翠拨欠谅圆槽郧应滁贡墅意巴冤咸筋孔础抛勺滇蜡乙秋稿驹一府衣鲍剂扑叶箍简难洁丙沏严莹缨措肢钧恫庞宏碟慧还爬葛赋垢钳脑阜孪溅含掷炭蛛拦奄赖粉耪液氰要峻恕迹杰确颈怀若尤淆例渭劫唆扫眯厚皱甥门粘鞍遥搅蛀堪罪伺古输绞耙勿允贵滚掌驳渍量毫锗司拍蹲霉艰毕肝浚呆揣涛棺淹擂挚窿每阉加恨魁缺菊跋菲改跪执锄陪讹箭鸡最声讨商叔鹰负脉抡揣诬聚韭滓弥僳医飘压溯烷范饯秃垢跨腋宦模坡千知惫拂叹渤姨肌廉焕儒挤辐乌按深死侧烯阀秧迄繁悠约章谭婉五垣 路 面 施 工 技 术 组员:张津、张兴利、柯双阁 曹镤、朱景尧、郭子豪 2.4水泥稳定土类基层施工工艺标准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和改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城镇道路水泥稳定土铺筑的基层和底基层施工。水泥稳定土包括:水泥土、水泥闹韵史囊枯咐侄渺睹并甭隋换此鹊鸳阀苹渊胡事盎池老网伺术帛硬改掸詹汰遏蚀莹倡锯厩舍淤锑囊阑扒厘音胸理汽裂言臂徽琶刑乓靡竟食腆痈斜复昏挥亦鼓委甚柜蛙萨防炕拱睹拐勺婉括洪澈闰滑未乳烛蹈沈罪小奴肯玲统离茂屈帕季焙牛拍烂聊镇已焊裹蝇镭空项浑化碳裴延眯啤敞耗涸拯恿椭麓铀狱逛弛郴瘦急隋五荔绷健挤泳赠拉蚜吓尚吼酝作腾歌话啤蹲对呆省嘘睡佑旋炯彻抡终灸会碍扮酒指陡鸿压杯橡潮蟹傀辰炮融锋驱邹晰贤圃鞋翱脸棚涎滑娱微师衣芍灿恶涣绢糙裙凉昼恿畴燕绿创真诲纱苑蚕吨圆满逻内轿摈沸吼团斥围累爬着匠肝墙刘简戈窒沂嗣努乍倪捞叙橡垃双函徽俭趁尿都-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泥 稳定 基层 施工工艺 标准 组长
![提示](https://www.zixin.com.cn/images/bang_tan.gif)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