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公共文化建设助推文旅融合发展的经验总结与展望.docx
《江苏公共文化建设助推文旅融合发展的经验总结与展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公共文化建设助推文旅融合发展的经验总结与展望.docx(8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江苏公共文化建设助推文旅融合发展的经验总结与展望 周宇 刘润楠 摘要: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由政府主导推进的公共文化服务是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保障。“十三五”时期,江苏基本建成了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方面做了积极探索。本文总结了江苏公共文化建设助推文旅融合发展的经验,并对下一阶段的公共文化建设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公共文化;文旅融合;经验总结;展望 中图分类号:G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30-0216-03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30.154 深化文旅融合已经成为新时代文旅事业发展的重点任务,这也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的融合发展,也是文旅融合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江苏在公共文化助推文旅融合发展方面做出了一些有益尝试,取得了一些成果。从公共文化服务的视角来看,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进一步深化文旅时代的公共文化建设,主动探索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径,为文旅的融合发展提供强大动能。 一、公共文化建设助推文旅融合发展的文献回顾 (一)公共文化空间具有旅游属性 研究肯定了公共文化空间具有旅游潜力。如覃兆刿[1]20-211认为档案馆选址、建筑风格注重文化品味,与地方文脉环境相协调;余璐[2]1-4等指出少数民族文化档案馆等需要成为旅游景点,使少数民族文化获得关注和保护;连丽阳[3]66-68等认为档案馆选址或现代档案馆建筑都具有地区的历史与精神风貌,能以外形特征吸引游客。 (二)公共文化建设对文旅融合具有保障、补充作用 金武刚[2]55等认为公共文化服务具备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的设施空间和文化资源。在服务方式上,公共文化机构可以在保持原有服务基础上实现拓展延伸,探索与旅游相结合的场景式、体验式的服务。李茜[4]105-108认为公共文化建设可以塑造城市和旅游景区的文化形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可以为旅游景区提供实实在在的公共服务。宋瑞[5]2认为优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不仅能够满足本地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也可为游客体验异地文化提供重要载体。陈慰等[6]41-42指出公共文化服务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路径,集中体现在基础性支撑方面,具体表现在公共文化扩展和充实了文化和旅游的设施基础、丰富和增强了文化旅游的传播能力。 (三)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途径 金武刚等[2]55-56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促进公共文化与旅游融合:(1)将公共文化机构的设施空间打造为旅游目的地;(2)利用公共文化机构的文化资源研发适合旅游需求的文创产品;(3)拓展公共文化机构的旅游信息咨询服务;(4)组织策划适合旅游特点的文化活动。李国新等[7]31-33认为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公共服务融合发展的切入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嵌入旅游景区、线路、住地、交通服务区域等;(2)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和乡村旅游服务中心融合;(3)公共圖书馆开展旅游公共信息服务;(4)博物馆、非遗传习场所与研学旅行相融合;(5)群众文化活动营造城市文化氛围,提升城市文化品味;(6)串联标志性文化设施,打造旅游路径。宋瑞[7]2提出将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试点同发展旅游有效结合;在文化公共服务设施中丰富旅游和教育功能;推动城市书房、特色图书馆以及流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进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将农家书屋等农村文化公共服务设施与乡村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整合等等。李茜[6]107-108认为有关部门要在明确公共文化服务在旅游产业发展中定位的基础上,通过强化顶层设计、加强资源整合、创新体制机制、强化保障等实现公共文化建设工作对文化和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推动作用。 目前,关于公共文化建设助推文旅融合发展的研究不多,研究学者都肯定了公共文化在助推文旅融合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和文化资源等对文旅融合发展有补充、保障和促进作用。相关研究比较集中在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途径方面,部分观点比较一致:一是充分挖掘公共文化机构的旅游功能,主要是图书馆、博物馆;二是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嵌入旅游相关环节;三是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与农村旅游公共服务整合。关于如何开发利用公共文化机构的文化资源,如何挖掘文化馆、美术馆、非遗场所等公共文化机构的旅游潜力,如何提高公共文化为文旅融合服务的智慧化水平,乡村公共文化与旅游如何融合发展,社会力量如何参与公共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公共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顶层设计等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江苏公共文化建设助推文旅融合发展的经验 (一)出台促进公共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政策 为了迎合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需求,江苏出台了相关政策促进公共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在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同时,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奠定坚实的公共文化基础。2012年,《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管理办法》提出将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为乡村文化旅游发展奠定了公共文化服务基础。2015年的《关于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江苏省公共文化服务促进条例》,2016年的《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都在不断地完善我省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奠定坚实的公共文化基础。 二是挖掘公共文化机构的文化资源进行创意开发,推动公共文化场馆旅游等。2011年,《关于大力推进民生幸福工程的意见》提出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公共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文化馆、图书馆、青少年宫和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免费开放。2015年,《江苏省公共文化服务促进条例》提出地方政府结合各地实情制定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目录,免费提供服务项目。鼓励经营性文化单位提供免费或优惠的公益性文化服务。公益性文化单位向公众提供免费或者优惠的文艺演出、陈列展览、广播影视节目、阅读服务、艺术培训等。2016年,《关于推进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意见》中提出充分利用文物古迹、影视基地、博物馆、艺术馆、美术馆、特色书屋等公共文化场所和文化创意园区研创旅游产品,发展文化旅游,提高旅游文创产品开发水平。2020年,《关于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支持文化遗产地和各类文博场馆优化旅游功能,支持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旅游,创设一批可作为非遗体验场所和旅游目的地的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基地。 (二)深挖文化资源禀赋,发展特色文化旅游 我省各地以当地文化元素为肌底,形成了一些知名文旅品牌,包括扬子江名城之旅、大运河文化之旅、东黄海生态之旅、江苏红色文化之旅等主题产品。 我省境内大运河全长690公里,流经徐州、宿迁、淮安、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8个地级市,每个地市都有着丰富的历史遗存,包括运河历史文化、运河漕运文化、运河红色文化、运河建筑遗址、运河饮食文化等等,打造了运河观光游、运河人家游、运河度假游、宗教文化游、运河风情游等运河文化旅游项目。同时,省内形成了四大文化旅游区:一是楚汉文化旅游区,拥有战争遗迹、革命紀念地、灾害见证、古墓葬、古文化遗址、王侯将相遗迹等特色资源,主要发展两汉文化游、国防教育游、灾害考证游、文化考察游、名将寻踪游等旅游项目;二是淮扬文化旅游区,以名人遗踪、文学艺术、民间工艺、民俗饮食、文古迹等特色资源为基础,主要发展名人遗踪游、文学艺术游、民间工艺游、民俗饮食游、文化古迹游等文化旅游项目;三是金陵文化旅游区,以名胜博物、古文化遗址、六朝遗迹、都市风情、科技教育、文学艺术等特色资源为基础,主要发展秦淮人家游、古都遗迹游、六朝文化游、江苏博物游、都市观光游、修学考察游、会展商贸游等文化旅游项目;四是吴文化旅游区,以古典园林、水乡风情、古镇风貌、锦山秀水、吴地风俗、文学艺术等特色资源为基础,主要发展园林文化游、江南水乡游、民俗节庆游、修学考察游、主题公园游、休闲度假等文化旅游项目。 (三)整合公共文化资源,推动文化场馆旅游 据江苏省文化和旅游统计年鉴(2018年度)统计,2018年末,全省博物馆共举办陈列展览2095个;全省文化馆组织品牌节庆活动421个,组织文艺活动13201次,参加人次993.76万人次;全省美术馆举办展览757个,参观人次达437.09万人次。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工作进一步深化,2018年,文化馆文化服务惠及人次3378.25万人次,免费开放的博物馆活动参加人次225.36万人次,免费开放的艺术展览创作机构参观人次591.83万人次。 2019年,南京博物院携手苏州博物馆、南通博物苑、无锡博物院、镇江博物馆等省内9家代表性博物馆,形成联动,推出“博物馆奇妙夜”主题系列活动。上海、南京、苏州三地的博物馆还联手推出了“艺游江南”旅游线路,打造长三角城市博物馆展览、教育、研学一体化联动。“文化无锡“”文化镇江”“南京市文化馆”等市级公共文化云平台整合了包括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文化无中心、文化广场、故居和剧团等众多文化场馆资源,开设了包括文化地图、活动预告、场馆预约、在线展览、在线鉴赏、文化非遗、文创商城、文化志愿服务等在线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推动了文化场馆旅游。江苏参与录制《国家宝藏》《赢在博物馆》《国宝会说话》,创新“博物馆+广播”活动方式,南京博物院联合抖音、淘宝等社会力量开启线上“直播”,进一步拓展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对宣传我省文化场馆旅游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南京图书馆推出的“文化走读”服务品牌活动,顺应新时代读者个性化的阅读需求,让书籍中的文字“活”起来,“阅读+行走”的阅读方式是强化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相融合的一次大胆尝试。 (四)拓展城区公共文化空间,服务城市旅游 镇江的鸟巢书屋、泰州的书香公交、南京的书香公园、盐城的盐渎书吧、南通的韬奋书吧、徐州的向日葵读书点、扬州的24小时城市书房等各种独具城市特色的阅读空间展现在人们周围,让江苏变成了一间10万多平方公里的“大书房”,这些公共阅读空间在为老百姓提供阅读服务的同时,也承担了向外地游客宣传城市、推介城市的职能,成为了展示城市形象的新窗口、承载城市文化的会客厅。 南京1913艺术街区的国民小剧场自2017年投资建设以来,共承办演出活动500余场,观众累计超8万人次,拥有观演粉丝微信群60余个,观众辐射南京以及华东区域,商业演出上座率平均达90%以上,还有紫金山脚下的TPM紫麓戏剧空间、华彩天地大视界亲子微剧场……成为了一个个网红打卡点、文旅新地标。 (五)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推动乡村旅游 据江苏省文化和旅游统计年鉴(2018年度)统计,至2018年,我省建成了1264个综合文化站,其中乡镇文化站877个;有19719个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其中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3371个。江苏省各地依托传统村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整合当地的特色农业文化、淳朴的民风民俗、静谧的山水环境等资源,推动了集乡村风情观光、农业深度体验、休闲度假等于一体的乡村旅游。靖江西来镇自古以农立镇,注重把农耕文明遗存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吸引游客、留住游客,打造的西来农耕文化陈列馆对外来游客颇具吸引力,国外的游客都经常驻足观赏。邳州市授贤村将“崇礼尚贤”作为村庄精神,以孝道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主基调,同时加强农耕文化、民间技艺、乡风民俗的挖掘、保护和利用,依托银杏湖景区建设,打造了孝心廊、孔子沐浴池、万亩花海等景点,2019年村集体收入达120万元。南京市溧水区李巷村以“红色李巷”为主打发展乡村旅游;常州市城西回民村依托少数民族文化打造民族风情特色乡村旅游;东台市甘港村的中国东台村史馆是全国首个以中国命名的展现农村发展历史的展览馆,以“一馆三园”再现村之历史、农之风物;泰州市东罗村致力打造具有里下河特色的水乡农耕乡村文化品牌……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不断完善,赋予了乡村旅游鲜活的主题内容,一村一品打造了江苏乡村文旅特色品质游。 三、公共文化建设助推文旅融合发展展望 目前,公共文化建设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政策体系还不完善,在助推文旅融合过程中缺少政策的指导和规范,影响了公共文化作用的发挥。相关部门要出台完善公共文化建设助推文旅融合发展的政策,进一步强化公共文化对文旅融合的保障、补充作用,增强不同部门政策之间的协调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充分发挥政策规划的引导作用,推动公共文化在一些新领域与旅游融合的实践探索。尤其需要加快公共文化数字化、智慧化建设,引进社会力量参与等政策的制定出台落地。 经济发展、城乡二元结构、财政体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公共文化对文旅融合发展的推动作用。一些区域虽然旅游资源丰富,但是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对公共文化投入不多,文旅融合发展的资源储备比较少,影响了公共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进程。在文旅新时代,公共文化建设在考虑标准化、均等化的同时,也应考虑旅游需求。大资本对文旅融合发展的推动固然重要,但创意和创新才是关键因素。尤其是一些经济水平不高的地区,要抓住文旅融合的契机,充分挖掘本地特色文化资源,进行创新性转化,充实公共文化内容,与旅游融合打造文旅精品,从而提高本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我省文化和旅游资源丰富,但是公共文化建设对文化旅游资源的挖掘只是冰山一角、浅尝辄止,有些地方存在复制、模仿甚至照搬的问题,地域特色不明显,没有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美好局面。相关部门要对全省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全面梳理,统一规划、统一布局,避免千篇一律的资源开发。要深入挖掘本土优秀传統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机结合,不断丰富公共文化内容,润泽旅游的文化底色,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 除了博物馆,其它公共文化文化场馆在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方面的效果甚微。一是意识层面对公共文化建设助推文旅融合发展的优势没有给予足够重视;二是文化场馆的内容和服务供给缺乏创新和创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一方面要强化相关部门管理者推动公共文化为文化旅游服务的意识,并通过绩效考核等辅助手段督促其落实到文化场馆的运营管理中去;另一方面要主动了解文化旅游的需求,鼓励跨界合作研发,不断创新公共文化场馆的旅游内容和服务供给。对公共文化空间的探索比较有限:服务范围小、人群覆盖窄、形式单一。要积极借鉴国外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经验,公共文化场馆要主动探索通过公共文化空间拓展自身服务功能,同时探索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空间运营,增强公共文化内容和服务的旅游功能。 大部分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硬件建设不错,但是设施、人员、服务如何去满足旅游的发展需求,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要将基层重点区域的旅游服务中心和文化服务中心整合统筹运营,对中心的人员和功能进行文旅专题改造和培训,强化其综合服务能力。一些重点乡村旅游区域的公共文化建设尤其要明确乡村文化旅游的发展重点,将公共文化建设与乡村文化旅游的需求相结合,深挖本地农业农事农俗的特色资源,通过公共文化建设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社科联2019年课题“公共文化建设助推文旅融合发展的现状分析及其对策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9SSL100。 参考文献: [1]覃兆刿.谈谈档案馆的旅游潜能[J].浙江档案,1997,(1). [2]余璐.论以档案文化价值为核心的档案馆旅游[J].兰台世界,2013,(11). [3]连丽阳,陈小燕.档案馆与旅游业的互利关系及其工作启示[J].宜春学院学报,2014,36(4). [4]李茜.公共文化建设助推文旅融合的问题与思考——以河南周口、济源两地为例[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9,39(8). [5]宋瑞.公共服务体系如何满足文旅融合新需求[N].中国文化报,2019-01-12,(7). [6]陈慰,巫志南.文旅融合背景下深化公共文化服务的“融合改革”分析[J].图书与情报,2019,(4). [7]李国新,李阳.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融合发展的思考[J].图书馆杂志,2019,(10). -全文完--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 公共 文化建设 助推 融合 发展 经验总结 展望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人****来】。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人****来】,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人****来】。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人****来】,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