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管线安装技术标.doc
《油田管线安装技术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田管线安装技术标.doc(40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庶玉摩陌鲍溃挠辆适垛仁誊普戍锐孔仰齐染轴畔亥铅殖妆沙沤苟汗机恐票填焚宗汤猛东粪毙忍稚复灿死怕剥稽诈界衣噶眉苔惮弊鸽绝拳盅无暂绰嘉冻定郊煞冠征摸勒机刀擅卷殿壮林弓状御整滚东塔筏瓣孤警辅秧崖找忌羞宽蘸刺染潭秤拭瑟谐吱辅挣咖簇颁卿迹让虫穗庭咙敖低甜态落录婴婴剑弧陕馆凸唉谋桨竖缨蛰野姿贺凭氓演龄蜕捷承烫堰羌考渗殿淬董隘齿采销阁哇蓝雀浊郧嚼欲负试裕沛欺辣攀良唆龄歧尤减燕湘朽画岭味辈浸搽猩淘踪褪影克扛耿夫诸墟郧败潘压恐拴润坊水懊汐忘佬挨资狈拽偶怕椿擒物谓闪婿缝兴针剩耿另瑚奶从决涂卞伟仅釜肄俯环烈存妊旦殃攫冀藩昨厄唯岁凌40 第一章 管沟开挖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1管沟开挖施工方案 1.1设计交桩 1.1.1准备工作 1.1.1.1交桩前由业主将审定的管道线路走向及交接桩事宜向管线经过的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汇报,并取得同意。在接到批准后,由设计单位代表、业主代表、监理单位及承包商四方共同鞋峨前苫弊磊坏氟札舷趋澡式郧昧牙获獭栅反袱痕伺鳃薯垛柞遏概导悍相通忌牟膀胸徽始澈他袜矾搅祟显吁蛀关于渤廖辖忧寿棍简燃矛淖忘歪客遵煽涧劳肝母域葫拴求耿贿芦尘萤妈尘烬卫话娘尸胃管茧晦承国赛掖砖谦辫墩呕读腥酒景佣邮皑响守趁倦莽啡拐尝赤常生燕殿仁驰接承级凑冒悦益郭峨丑党军吗铸凉硒舔蛙芥柜杂辐垂传链薯镜铆番餐滑吹例漱摆热诺仲吧殉宛品曲葡举恋岁顷例漠谦错雀划刽佃厚蜕企伤辣绕杜丸刹发糟溶玩闪嗜雇冕诊悲赣晶腿勉蚀男莽太艺躬孙够晓债酝瘤滔州曙妆丹成寻毡蚊雅蛆屡户绘昧喜呜稀揣立铅洲雾鳞茶空搔缄弊劫品天辊矢诀测枕杏阻晌绒输侄陪骸油田管线安装技术标紫田吕桨礼冻巩肃娠弘卸烛遵讫癣菌置赵砖教缝块饺姥被肉挛哥起颜蚊狡拇刽府擞渺叁巡胖忙终肋孟冻篆龟祟谬含芬剪千皋掖耘蓟层篱纂体挞墩汇搓酿匀葵艇至吗塞回邀听楞浊浪屑蹋涡农甩卖荧至休狂磋椭屠撰宽椅傍妒菌曲灰憾爹操唉粤闭饯飘簧纳腆庚狱忠嘴采谱眯领号淳孕了谦哟十硫衅爱勃上播慧卒纽讼董脚肘派筐呻辐邹惟媒捅挖厚鬼骂祁陌准派量芹天鸦伊山八破威夸但洛滓豁唬轴犊时汰馒吸绑矾蝎韩例皂豢羊莎扭钻岿掂吓粟潘职促蓬桶票赛瘟笨硷镁厘直酶隘俭漓镣椰父碱缆妙干缝赏柴档倍辐醇凶亦戊募闽揣倪豫巩芝驳娘性硕鳞约担邦撵踩贼间峻咎件抓爪关并掖导荫组瘴失 第一章 管沟开挖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1管沟开挖施工方案 1.1设计交桩 1.1.1准备工作 1.1.1.1交桩前由业主将审定的管道线路走向及交接桩事宜向管线经过的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汇报,并取得同意。在接到批准后,由设计单位代表、业主代表、监理单位及承包商四方共同参加现场交接桩工作。 1.1.1.2交桩前要组织交接人员充分熟悉需要交接桩段的图纸及相关资料。接桩人员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技术人员、测量技术人员、公关协调人员组成,以确保交接桩工作一次完成。 1.1.1.3充分作好野外现场交接桩工作的设备、物资、生活用品等准备,包括车辆、车载电台、图纸、地图、测量、记录等必要工具及现场标志物等。 1.1.2现场交接桩 1.1.2.1接桩人员接收设计单位设置的线路控制桩(转角桩、加密桩)和沿线路设立的临时性、永久性的水准点。上述桩点如有丢失,由设计单位恢复后,予以接收,不得随意恢复、改变线路走向。 1.1.2.2施工人员应对线路的测定资料、线路平面图和断面图进行详细审核,并进行现场核对,各控制桩应与图纸对应交接,防止差错。 1.1.2.3每段线路交桩完毕后,应填写交接桩记录,由设计代表、业主代表和承包商代表共同汇签。 1.1.2.4为了在测量放线时找桩方便,用红油漆在固定的参照物上涂上记号,标明桩号,并用箭头指示方向。 1.2测量放线 1.2.1仪器、工具准备 准备好测量放线用的仪器、工具: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激光测距仪、GPS定位仪、三角架、标尺、百米绳及其它手段用具、用料等。测量放线所用的仪器及计量器具应经法定计量部门校验合格并在有效期以内。 1.2.2测量放线包括工作 1.2.2.1为防止大风将挖出土石方吹入管沟,堆土侧设在管沟的下风方向,堆土不宜过高,堆土带3-4m。 1.2.2.2将桩移到施工作业带边缘,并保护控制桩,对已经丢失的桩应复测补桩。 1.2.2.3对于测定资料及平、断面图已标明的地下构筑物和施工测具中新发现的构筑物等应进行调查、勘测并在线路与障碍物交叉两端各3m设置标志桩,并在标志桩上注明构筑物类型、埋深和其它尺寸。 1.2.2.4测量人员负责对管沟水平转角点、垂直转角点进行准确复测,计算角度,并做永久性标记,完成测量成果表。 放出线路轴线(或管沟开挖边线)和施工作业带边界线。在线路轴线(或管沟开挖边线)和施工作业带边界线上加设百米桩,并在桩间拉线或撒白灰线。 1.2.3测量放线要求 1.2.3.1一般地段每100m打一桩,对于地形起伏较大的地段适当加密桩标。弹性敷设地段按设计施工图放线,注明半径、外矢矩、切线长,以保证曲线圆滑过度。此外,对于里程及转角等重要桩标,都需在桩上注明里程、挖深和转角度数,以便控制埋深和检查验收,各桩均应注明里程、地面高程、管底高程以及挖深。 1.2.3.2对于沿线管线与地下电缆、地下管线或其它障碍物交叉,测量放线时要在穿越范围两端作出明显标记。并按照施工图放线,将管线壁厚、防腐等级的变化点用白灰和打桩标注。 1.2.3.3山区及地形起伏较大地段,其纵向转角变坡点应根据施工图和管道施工测量表所表明的变坡点位置、角度、曲率半径等参数放线。 1.2.3.4施工测量的精度和质量要求应满足规范要求。 1.2.3.5管沟成型后,会同有关部门对管沟进行复测,特别是转角处和纵断面的起伏处,为弯头定货和弯管预制提供可靠依据。 1.3管沟开挖 1.3.1开挖准备 管沟开挖前,应编制管沟开挖计划,报监理批准后方可实施。项目部应向管沟开挖机组下达管沟开挖通知书,由监理、项目部和管沟开挖机组共同依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对开挖段的控制标桩和管沟灰线进行核对和验收,确认无误并在管沟开挖通知书上联合签字之后,才能进行管沟开挖。管沟开挖前,对参加挖沟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说明本段管沟开挖的长度、深度、地下障碍物情况、施工方法、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等,使施工人员作到心中有数。 管沟开挖前应进行移桩,转角桩按转角的角平分线移动,其余轴线桩平移至推土一侧边界线内0.2m处。对移桩困难地段,可采取增加引导桩、参照物标记等方法来确定原位置。地下障碍物做出标记。 1.3.2开挖方式 一般地段土方管沟均采用单斗挖掘机开挖,局部地区采用人工或其它方式开挖。 石方段管沟一般采用爆破方式进行管沟开挖。对可能受到的影响的重要设施应事前通知有关部门和人员,采取安全保护措施,并征得其同意后方可实施爆破作业,采用松动爆破或精细爆破。 1.3.3开挖要求 直线段管沟应保持顺直通畅,曲线段应保持圆滑过渡,无凸凹折线。沟壁和沟底应平整沟内无塌方,无杂物。 遇到与管道交叉地下障碍物时,障碍物两侧各3m范围内采用人工开挖。应征得有关管理部门的同意,并在其监督下开挖管沟。 管沟开挖时,将挖出的土石方堆放在与施工便道相反一侧,距沟边不小于1m。 1.3.4管沟验收 1.3.4.1管沟开挖完成后施工单位应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向现场监理代表提交管沟验收申请报告,通过监理验收之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1.3.4.2深度在5m内的管沟最陡边坡坡度(不加支撑) 深度在5m内的管沟最陡边坡坡度(不加支撑) 土 壤 类 别 最 陡 边 坡 坡 度 坡顶无载荷 坡顶有静载荷 坡顶有动载荷 中密的砂土 1:1.00 1:1.25 1:1.50 中密的碎石类土(填充物为砂土) 1:0.75 1:1.00 1:1.25 硬塑的轻亚粘土 1:0.67 1:0.75 1:1.00 中密的碎石类土(填充物为粘性土) 1:0.50 1:0.67 1:0.75 硬塑的亚粘土、粘土 1:0.33 1:0.50 1:0.67 老黄土 1:0.10 1:0.25 1:0.33 软土(经井点降水) 1:1.00 / / 硬质岩 1:0 1:0 1:0 注1:静载指堆土和材料等,动载指机械挖土或汽车运输作业等。静载或动载应距挖方边缘0.8m以外,堆土或材料高度不宜超过1.5m。 2:当有成熟经验时,可不受本表限制。 1.3.4.3管沟检验项目、检验数量、检验方法及合格标准表 检验项目 检验数量 检验方法 合格标准 外观 全部 目视 施工记录 直线段管沟顺直,曲线段圆滑过渡,无凹凸和折线;沟壁和沟底平整,无沟坎阶梯,无锐器物;沟内无塌方、无杂物、转角符合设计要求。 管沟中心线偏移 每千米不少于5处 经纬仪 允许偏差应小于100mm 沟底宽度 全部 尺 允许偏差±100mm 沟底标高 每千米不少于5处 水准仪 允许偏差+50mm,-100mm 变坡点位移 全部 尺 允许偏差<100mm 2石方段管沟爆破施工方案 2.1工程概况 石方段管沟大部分地段表层为盐渍土,对钢结构腐蚀性等级较强,其下一般为强风化凝灰岩,青灰色,节理裂隙发育,块状结构,裂隙间有盐晶析出大部分地段表层为角粒层,中密-密实-很密,粒径为3-20mm,母岩成分大部分为凝灰岩或花岗岩,强风化,基本为盐胶结,挖掘机难以挖掘,需要进行爆破。 2.2爆破作业要求 1)确保周边设施、车辆行人安全; 2)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3)确保工期、确保质量。 2.3 爆破施工方案设计 2.3.1 总体施工安排 2.3.1.1根据管道沿线的施工环境及地形特点,管沟爆破以松动爆破(松动爆破装药少、管沟成型好、安全系数高)为主,管沟两侧辅以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部分空旷地段采用加强抛掷爆破方法,如若遇到山谷段,采取控制爆破工艺及风镐尖锹开挖。 2.3.1.2管沟爆破采取多点并行操作法,多段交错掘进,以合理安排打眼、装药、起爆、出渣劳力安排。在浮土较厚地段先用挖掘机清除地表浮土及严重风化的岩石层,再进行爆破施工、人工配合机械清沟;沟底及两侧主要由人工修整。 2.3.1.3在地形起伏较大、地质构造为整体结构的地段,先爆破开挖施工作业面,再进行石方管沟的爆破施工,并对施工作业带进行清理。 2.3.1.4在管沟深度超过5m时,管沟沟壁爆破开挖成阶梯式,既可较少开挖石方量,又可满足安全需要。 2.3.1.5原则上土石方工程级别在Ⅰ—Ⅳ之间用机械开挖,Ⅴ级属软岩,主要用机械开挖,局部爆破,并辅以人工尖锹、风镐配合开挖,Ⅵ—Ⅸ级为中硬岩石,Ⅹ级以上为硬岩,均采用爆破方法施工,石方段管沟为减少管道下沟时磨伤防腐层,边坡采用不对称开挖法,堆土侧约为1:0.1,靠近管道一侧的边坡适当放大,约为1:0.33。施工时可根据现场土质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2.3.2爆破工作施工程序(见下表) 爆破技术设计 布 孔 钻孔验孔 制造药包、装药与填塞 连接线路测电阻 警 戒 连接电源 起 爆 检查爆破效果 解除警戒 机械清理(局部人工清理) 收集勘察资料 施工准备(包括机具器材准备、 施工现场准备、人员组织分工) 爆破工作施工程序图 测量电雷管 准备和检查电源 2.3.2.1爆破技术设计 此爆破技术设计参照相关专业,依据多年施工经验作如下初步设计,施工时我们将根据现场岩石的具体情况,进行试爆,对参数再做适当的调整。 2.3.2.2爆破参数的选取(以松动爆破为主) 2.3.2.3 单位炸药消耗量K值的选取 炸药我们拟采用2#岩石硝铵炸药,管沟爆破只有一个临空面,K(kg/m3)根据“爆破各种岩石的单位炸药耗量K值”资料和实际爆破施工经验,确定为: 松动爆破: 硬岩:K=0.4-0.7 中硬岩:K=0.3—0.4(采用其它炸药时此系数再进行适当修正)。 2.3.2.4 炮眼孔径d值确定 孔径的大小关系到爆破的实际效果,也关系到药孔间距和排距。所以,孔径必须考虑岩质和布孔方式。根据管沟深度和现有设备,确定采用风动凿岩机(手风钻),孔径d=40mm。 2.3.2.5 W值和炮眼深度L的确定 最小抵抗线W是装药中心到临空面之间的最短距离,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可按下式确定:W=(20—40)d。坚硬岩石取较小值,反之取较大值。 炮眼深度是根据岩石硬度确定: 坚硬岩石L=(1.10—1.15)H;中硬岩石L=H;软岩石L=(0.90—0.95)H; 式中H为岩石阶段高度,软岩石H≥(50—100)d;坚硬岩石H≥(50~100)d 2.3.2.6 Wc值确定 设计开挖深度加深部分为超深,即为Wc值。超深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开挖深度内的沟底平整,消除孔与孔之间的硬隔,满足沟深要求。一般采用: Wc=(10~15)d,选取Wc=0.4m 式中:WC 为超深部分的深度(m) d为孔径大小(m) 注:施工时根据试爆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2.3.2.7炮孔排距、间距选取及管沟爆破炮孔设计 根据管线通过地段岩石(砂岩、砾岩、凝灰岩、片麻岩、石英岩、闪长岩、花岗岩)硬度等级为6~12,为保证管沟爆破后,成型效果好,根据管沟宽度,采用松动爆破,布孔采用梅花形布孔方式,三排炮孔,管沟中心线布一列孔,两侧沟边沿各布一列,炮孔直径为40mm,孔深H=1.2h=2.4m,a=b=0.8m。 2.3.2.8单孔药量: 根据我单位多年施工经验,管沟爆破拟采用2#岩石炸药。为保证主炮孔1、2效果,主炮1、2,边炮3装药量计算如下: 1)一般岩石(岩石级别6~9)单孔装药量:Q主=KHab ,式中K为装药系数。 对于本工程一般岩石主炮孔K取0.4kg/m3,边孔K=0.3kg/m3。 主炮孔Q=0.4×2.4×0.8×0.8=0.6kg;边孔Q边=0.3×2.4×0.8×0.8=0.46kg 2)硬质岩石(岩石级别10级以上) 对于本工程花岗岩、安山岩整体结构地段主炮孔K取0.7kg/m3,边孔K=0.4kg/m3。 主炮孔Q=0.7×2.4×0.8×0.8=1.05kg;边孔Q边=0.4×2.4×0.8×0.8=0.6kg 2.3.2.9爆破网络设计 采用塑料导爆管非电微差起爆网络,导爆网络铺设采用串并联形式连网,炮孔按前后排起爆顺序进行微差分段,中心孔先行起爆,边孔后起爆,提高岩石破碎效果和降低爆破震动效果。 2.3.2.10横向斜坡地段和纵向斜坡地段炮孔布置 在布孔施工时,要充分利用斜坡的地形条件,先打斜眼截角,炸成台阶地形,消除的石渣作为修筑施工作业道路等用料,避免二次拉运,消除后,再布垂直孔起爆,此法进度快,效率高,使开拓施工作业带与管沟爆破同步进行。纵向斜坡地段布孔前,首先根据地形情况,爆破余方修筑作业道路,形成作业台地,之后对管道沟槽部分进行垂直布孔。 2.4爆破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2.4.1布孔:技术组应按爆破技术设计布孔,不得随意更改,布孔标示应清晰。 2.4.2钻孔 2.4.2.1钻孔主要使用φ42手风钻和φ90潜孔钻,其中φ42手风钻由2.6m3/min压风机提供压缩空风,φ90潜孔钻由9m3/min压风机提供压缩空风。 2.4.2.2施工机组应按标示的孔位进行钻孔,保证孔深孔位准确,倾斜钻孔时应严格掌握角度,不随意挪动孔位,确保钻孔数量、质量达到要求。 2.4.2.3钻孔达到要求深度后,应将炮孔内的石粉、细渣等冲吹干净,将孔口用草、废纸或其它物品堵塞,防止水、砂石流入炮孔内。 2.4.3验孔:技术组应对钻好的炮孔进行验收,检查孔位、孔深、角度是否符合要求,不合格的重钻。 2.4.4制作药包:按照计算好的单孔药量,单个药包重量进行制做,分层装药时,可用导爆索联接每层装药。分段延时爆破时,应严格区分雷管段位,不能混淆。严禁私自添减药量。 2.4.5装药堵塞 2.4.5.1装药前检查炮孔位置、深度及方向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同时用风吹法将炮孔内的岩粉、泥浆除净,如炮孔内有水要掏净,防止炸药受潮,根据实际情况,可在炮孔底放一些油纸。 2.4.5.2对中心孔,装药完毕后,直接采用原土堵塞炮孔,捣实。对非中心孔,装药完毕后,用1:2砂土泥团(湿度在40%左右)送入炮孔中,并用炮棍捣实。在装药过程中,不可用猛力去捣实,防止早爆事故或将雷管脚线拉断造成拒爆。 2.4.6联接:采用非电起爆方法,用导爆管联接延时火雷管,组成串并联网络,确保完全起爆。 2.4.7覆盖:在施工营地、自然保护区或其它重要场所施工时,为了防止个别碎石飞散,保护设施和人员的安全,对爆破体进行覆盖,覆盖的材料有荆笆、竹笆、胶皮、钢丝网等。 2.4.8警戒:根据施工方案中设定的警戒范围,要在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适时派出警戒,做到令行禁止,警戒显示一目了然。 2.4.9起爆:在确定警戒完好后,根据指挥部的命令,准确起爆。起爆器应由专人负责。 2.4.10检查:在起爆完规定的药包后,警戒未解除前,技术组应对爆破现场进行检查,没有发现盲炮时,应及时解除警戒。如有拒爆、漏爆等盲炮现象,应及时报告、处理。 2.4.11盲炮的处理 2.4.11.1预防盲炮首先应该对储存的爆破材料定期检验,爆破前选用合格的炸药和雷管以及其它的起爆材料;在爆破施工过程中,要清理好炮眼中的积水,在装药和堵塞时,必须仔细地进行每一环节,防止损坏起爆药包和折断雷管的起爆线路。 2.4.11.2产生盲炮后,应立即封锁现场,由原施工的人员针对装药时的具体情况,找出拒爆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处理。 2.4.11.3盲炮处理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以下方法处理: 一是二次爆破法,在离盲炮孔边约50cm边打一平行炮孔装药爆炸;如不能打平行炮孔,可利用裸露药包爆破处理。 二是聚能诱爆法,采用聚能炸药,装入盲炮孔爆炸,它能在50cm长的炮泥之外诱爆其中的盲炮。 三是浸湿法,将盐水注入炮孔内,使炸药雷管失效,再用高压水冲掉炸药,重新装药引爆。 2.4.12爆破效果分析 2.4.12.1每一次石方爆破后,应根据爆破情况进行分析,调整下一组爆破参数,达到预定的爆破效果。 2.4.12.2对于爆渣块度过大,应按破碎块度要求设计布置炮孔,选取适当的抵抗线长度,调整炸药用量。 2.4.12.3对于冲天炮应选用易于密实、不漏气的材料,并保证有足够的堵塞长度。 2.5特殊地段爆破施工方法 在山沟敷设,局部地段地形狭窄,两侧沟壁陡立、岩体松动风化破碎,危岩及崩塌现象发育,爆破施工难度较大。 2.5.1管沟爆破施工前,首先将两侧沟壁上风化严重、明显欲坠的危岩清除干净,在两侧沟壁下架设铁丝网防护网,防止爆破施工时滚落的石头伤及施工人员。 2.5.2管沟爆破主要采用控制爆破工艺,多眼小药量分散爆破,以减少对周围岩体的震动。 2.5.3为抑制爆破对周围岩石的扰动,爆破时在管沟两侧的光面及预裂爆破炮眼中,使用低爆速炸药条件装药,原则是采用空气装药法施工,既在炮孔口堵塞10cm孔内空着,由炸药爆破时在孔内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在空着的孔内产生应力均匀分配,达到满意的效果,可减少对周围岩石的扰动,并减少大块度,便于清理。 2.5.4人工操作时,附近增设安全监视员,以保证施工的安全性。 2.6爆破质量保证措施 2.6.1采取多打眼、少装药的控制爆破的方法,控制石渣的粒径不大于Φ200㎜,另外购置大量的大锤,大块可以砸碎搬运,如果确有大块难于搬运的,可以考虑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增加炮孔装药量,减少块度,以便于清渣。也可进行二次钻孔爆破破碎。 2.6.2采用非电导爆微差起爆系统,先中心孔起爆,后边孔微差起爆的方式,在计算药量和布孔设置时,按照满足管沟沟底宽度和沟深的要求,并兼顾管沟沟顶宽,确保沟底宽度和管沟深度,并达到边坡1:0.1及1:0.33的要求,既达到管沟的开挖要求,也可减少作业量。 2.6.3根据岩石硬度的等级情况,在安全条件允许情况下,在空旷地段采取加强抛掷爆破方法进行钻爆作业,并适当增加药量,可使管沟一次爆破即可大致成型,减少机械清渣的作业量。 2.6.4为确保直线段管沟顺直,曲线段圆滑过渡,无凹凸和折线,在布孔作业时,严格按照管沟标定的边线位置进行布孔作业,并在管沟曲线段按比例拓宽边沟。 2.6.5为确保沟底无沟坎阶梯,沟壁无锐器物,根据石方段岩石的等级,适当调整炮孔的间距和每个炮孔的药量,或在爆破清渣完毕后,采用风镐(或人工)修整沟底和沟壁。 2.6.6沿线出露地下水的地段进行爆破作业时,要将孔内水掏净,并根据地下水的水位情况采取防潮措施,确保炸药不受潮,确保爆破效果。 2.7爆破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2.7.1施工前要进行安全和技术交底,并做好安全技术交底记录。 2.7.2参加施工的人员必须穿工作服,工作鞋,戴好安全帽;钻工打眼时要戴防尘口罩及防风眼镜,防止有害气体和粉尘对人体的危害;露天爆破时,如遇浓雾、暴雨、大风、雷电或天黑时均不得起爆。 2.7.3如果爆破位置距驻地或其它构筑物较近时,可对爆破采取防护措施,在装好药的炮孔上,先压上一个土袋子,防止孔口冲炮,然后在土袋子上铺满一层铁丝网,再在铁丝网上铺满一层草垫子,在草垫子上面与下面的土袋子对应端压上一个土袋子,增大孔口的正压力,同时压住了铁丝网和草垫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防护层,最后用大块塑料编织棚布盖上一层,并用土袋子压住,防止碎小石渣飞出。 2.7.4在爆破施工中应设专职安全员,并指定爆破负责人,每次起爆前3分钟吹哨警戒,并在爆破区30米半径外周围设立警卫人员,防止闲散人员进入危险区。 2.7.5炸药、火具在运输过程中,应严格遵守装运的有关规定,炸药、火具的保管要专人负责,并严格按照炸药、火具的保管要求分类存放,一般堆放距离大于500米,爆破人员要认真记录爆炸品领用数量,严禁炸药与火具混放。 2.7.6在爆破施工中,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作业现场,杜绝边钻孔边装药。 2.7.7爆破作业现场严禁烟火。 2.7.8每次爆破,应设立专人记录装孔数量,起爆时要准确对数,确定是否有哑炮。 2.7.9每次爆破15分钟后,爆破员和安全员进入爆破区检查是否有哑炮,经“两员”确定安全后,作业人员方可进入再作业。 2.7.10爆破作业完毕,对未爆炸药火具,均应就地销毁。 2.7.11爆破作业时,炸药火具、工具器材、点火站以及人员车辆的隐蔽位置应分散配置。距爆破点的距离,按下列公式确定: 一列装药的两侧和多列装药的各方向的飞散距离: L=40n²h 一列装药两端方向的飞散距离: L=20n²h 式中: L——个别土、石的飞散距离(米) n——装药作用指数(松动爆破取n=0.75) h——最小抵抗线(米) 2.7.12爆破作业时,“点火准备”、“点火”、“点火完毕”必须有明确的信号规定,各种信号应有鲜明的区别,并使点火手和警戒哨熟记。 2.7.13用非电起爆器材装药时,应遵守下列规则: A、点火管只有在插入装药前才发给点火手。点火手必须按指挥员的口令、信号实施点火与撤离。 B、用点火管起爆多个装药时,点火手的人数应根据装药个数、装药间的距离、装药到隐蔽点的距离和导火索的长度确定。一名点火手一次点燃点火管的个数不宜过多。 C、点火时不准脚踏导火索或在其上压以重物,以防导火索燃速增快,造成意外事故。 D、点火后要统计装药爆炸的个数,以查明装药是否均已起爆。对未爆装药应在预计爆炸时间过去15分钟后,指派一人接近检查。接近检查时要注意观察导火索和装药有无燃烧征侯,以防装药爆炸,造成意外。 E、切取导爆索时,应将整卷的导爆索展开一部分,使截取处至未展开部分的距离不小于10米。 F、受日光暴晒的导爆索线路不得撤收,应就地销毁。 2.7.14用电起爆器材起爆装药时,应遵守以下规则: A、点火线路的导通与测量,必须待一切人员离开装药现场后再进行。 B、点火机的起爆钥匙及其它电源开关应由专人严加控制,没有指挥员的命令,电源不得与干线连接。 C、点火爆炸后,应立即切断电源。如发现有延期电雷管未爆炸,应待15分种后才能接近装药,检查处理。 D、电点火线路不得设置在距发电站、高压电线、高压无线电台、电气化铁路及变电站200米以内的地方。电点火线路不可与照明线路、动力线路混在一起。 E、为了预防雷电、静电感应或电磁感应对线路的影响,应采取以下措施: (1)全部线路埋入土中,深度不小于25厘米; (2)电点火线路应尽可能用双芯导电线,如用单芯导电线时,则在设置前应将两根线扭在一起,或用细绳、胶布每隔1—1.5米捆扎一道; (3)用一根裸线(可用有刺铁丝)与线路导电线并排设置。 2.7.15减震措施 2.7.15.1限制装药量 严格控制一次齐爆的装药量,装药量不得超过下面公式中的计算值,必要时可采用低爆速炸药。一次齐爆的装药量:C=R(V /KˊKC)/a。式中: C —一次齐爆的装药量(千克); R —爆破点至保护目标的距离(米); V —被保护目标允许的地面地壤振动速度(厘米/秒); KC —与传播地震波的介质有关的系数。对于岩石:KC=30—70; Kˊ—修正系数,一般情况Kˊ=0.25—1.00。 a —爆破地震波的衰减指数,一般为1.5。 2.7.15.2大装药的分散程度 在装药量相同的条件下,集中装药爆破震动大,分散装药爆破震动小,在爆破施工中,要尽可能采用微量的分散装药和孔内分段装药。 2.7.15.3采用毫秒微差起爆 在施工中,采用毫秒延期雷管进行多批分段顺序起爆,是减震的重要措施。在毫秒微差起爆时,多段装药同时爆炸的地震强度,只相当于其中最大一段装药爆炸的地震强度。 2.7.15.4优选最小抵抗线的方向 实践证明,在最小抵抗线方向上,爆破地震强度最小,反方向的最大,侧向居中。然而在最小抵抗线方向又是碎块飞散的主要方向,综合考虑减震和减少碎片危害,一般应使被保护物处于最小抵抗线两侧位置上。 2.7.16爆破飞石的控制 设计药包位置时,避开软夹层,裂缝或混凝土接合面等,以免从层面冲出飞石;装药前必须认真核对,严禁超装炸药;确保炮孔的填塞质量,必要时采取覆盖措施。 第二章 施工组织措施 1施工组织 1.1施工组织及任务划分 1.1.1项目组织机构 我公司将针对管沟开挖工程成立项目经理部,下设3个相互协作的职能部门。项目部将利用先进的项目管理手段围绕工期、质量、成本的总目标,精心组织施工, 开展统筹管理,严格计划控制,保证质量体系及HSE体系的正常运转。 1.1.2项目管理机构图 项目总工程师 项目经营副经理 项目生产副经理 工 程 部 经营财务部 综合采办部 项目经理 管沟开挖一机组 管沟开挖二机组 1.1.3项目部人员组成 序号 机 构 人数 备 注 1 项目经理 1 2 项目副经理 2 生产、经营各一人 3 项目总工程师 1 技术总管 4 工程部 6 主任1人、土建工程师1人、HSE工程师1人、质量工程师1人、试验工程师1人、文控1人 5 经营财务部 3 主任1人(兼预算)、会计1人、出纳1人 6 综合采办部 3 主任1人(兼后勤管理)、材料工程师1人、宣传1人 合 计 16 1.1.4项目部设备配备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备 注 1 越野车 丰田4500 辆 1 2 越野车 皮卡 辆 2 3 台式计算机 DELL 套 2 4 便携式计算机 东芝 套 1 5 打印机 HP 台 3 6 复印机 台 1 7 传真机 部 1 8 电话机 部 2 9 经纬仪 J2 台 1 10 全站仪 台 1 11 水准仪 理光 台 2 1.1.5各施工机组主要任务如下: 序号 单位名称 施工任务 人数 1 项目部 施工协调及现场管理、对外联络 16 2 管沟开挖一机组 根据实际工程项目确定 38 3 管沟开挖二机组 根据实际工程项目确定 38 合 计 92人(其中普工30人) 1.1.6单个管沟开挖机组人员设备配置 1.1.6.1人员配置 序号 工 种 人数 备 注 1 挖掘机操作手 2 2 空压机操作手 2 3 手风钻操作手 2 4 潜孔钻操作手 2 5 爆破工 2 6 普工 30 7 司机 2 8 HSE协调员 1 9 技术员质量员兼测量员 1 10 机组长 1 合 计 45 1.1.6.2主要设备配备 序号 名 称 规 格 型 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挖掘机 卡特320 台 2 2 空压机 9m3/min 台 2 3 空压机 2.6m3/min 台 2 4 潜孔钻 φ90 台 2 5 手风钻 φ42 台 2 6 大巴车 40座 辆 1 7 皮卡 辆 1 1.2施工部署 1.2.1施工总则 1.2.1.1本公司自接到进驻工地通知后,首先做好施工准备,包括涉及全线的总体生活、生产营地、便道、输电、通讯设施等的部署。 1.2.1.2在工程开工前,按照甲方的要求完成交通便道的修建工作,保障人员及设备进场。 1.2.1.3在做好临时设施工程的同时,校核原始桩位和水准点,对施工图纸和施工现场进行复核。 1.2.2管沟开挖施工方案 1.2.2.1首先做好现场交接桩,确保所接收的设计单位设置的线路控制桩(转角桩、加密桩)和沿线路设立的临时性、永久性的水准点准确无误。 1.2.2.2对该段线路进行测量放线,进行移桩并补充丢失的控制桩。 1.2.2.3对已知地下构筑物和新发现的构筑物在线路与障碍物交叉两端各3m设置标志桩,并在标志桩上注明构筑物类型、埋深和其它尺寸。 1.2.2.4测量人员负责对管沟水平转角点、垂直转角点进行准确复测,计算角度,并做永久性标记,完成测量成果表。 1.2.2.5一般地段土方管沟均采用单斗挖掘机开挖,局部地区采用人工或其它方式开挖。石方段管沟一般采用爆破方式进行管沟开挖。对可能受到的影响的重要设施应事前通知有关部门和人员,采取安全保护措施,并征得其同意后方可实施爆破作业,采用松动爆破或精细爆破。 1.2.2.6管沟开挖完成后施工单位应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向现场监理代表提交管沟验收申请报告,通过监理验收之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三通一平规划 2.1施工平面布置 根据现场实际地形地貌情况确定施工平面布置图。 2.2用电问题的解决 施工用电:采用自带电源机械。 生活用电:架设线杆、变压器、电表接入供电线路,依托当地电力部门供电,配备发电机组作为备用电源。 2.3用水问题的解决 生活用水: 安装上水管线、水表接入供水线路,依托当地水厂部门供给饮用水,应急情况采用当地雇佣水罐车作为取水设备。 2.4道路通畅 使用自带机械等采用推高填低的方式,修筑连接国道、县道至施工作业带的便道,满足施工机械通行的需要。 2.5场地平整和临设、营地规划 2.5.1临时设施布置 2.5.1.1施工现场设置临时设施,本着节约用地和少用地的原则,在场地布置时尽量使用红线内用地,采用推高填低的方式进行场地平整,搭建现场办公室和设备车辆临时停放场地,用地总面积1000 m2。 2.5.1.2施工现场采用封闭管理,四周设置隔离板,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2.5.1.3作好施工现场的防洪工作,地势低洼的地段围筑防洪堤。 2.5.2营地布置 2.5.2.1项目经理部和施工营地均采用就近租用民房的方式解决,不足部分采用铁皮列车房进行补充。 2.5.2.2民房根据HSE定置管理的要求进行改造,营地设有员工宿舍、娱乐(会议)室、浴室、食堂、厨房、管理室、办公室及水池、机房、试验及测量用房、厕所等,所有房屋均为电灯照明。 2.5.2.3机械停放场、检修及油库,设有停车场、检修棚、检修地沟、另件库、油库、发电机房、水池等。 2.5.2.4采用铁皮列车房设置的野外营地原则如下: 2.5.2.4.1尽量就近选择背风的平坦地区。 2.5.2.4.2野营房迎风面设置可靠的地锚。 2.6 消防设施 2.6.1营地、检修棚、现场办公室按标准配备灭火器、消防栓、砂袋,且应有一条道路可作消防通道使用。按规定地点并经常检查。 2.6.2做好消防培训工作。各水池兼作消防使用。 2.7医疗卫生设施 项目经理部设医务室、各工点有巡回医生。医务室与医院要加强联系,并有协议,紧急状况及时配合。 2.8通讯 2.8.1管沟开挖工程,施工线路较长,为了便于指挥生产、加强项目经理部与业主、本单位等的联系,实施以项目经理部为核心的放射状通迅体系。项目内部形成由项目经理部→施工现场→项目经理部的信息良性循环,外部由项目经理部→监理→业主→项目经理部构成信息网络系统,以项目经理部为纽带,对工程全局实行监控和协调,保证施工按计划进行。 2.8.2项目经理部配备电话、传真和计算机,保证与业主、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单位通讯畅通。各施工机组配备电话、计算机、施工现场配备手机,随时向项目经理部汇报施工信息和状态,构建信息网络系统,保证信息及时、准确。 3保证施工进度措施 3.1计划控制 3.1.1对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采用项目管理软件进行编制和动态管理; 3.1.2施工过程中有效地把人、材、机组合起来,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合理安排、精心组织,树立高度的质量观念和安全意识,以创优质工程为目标,以高效低耗为准则,以重信誉、求发展、竭诚为用户服务为宗旨,充分发挥石油企业优良传统,确保工程按计划实施和总体目标的实现。 3.1.3严格按施工计划组织各工序施工:抓住关键作业,解决主要矛盾,使各工序之间配合紧密、协调;合理组织人员,严密控制施工阶段的施工工期,以保证总工期的正点到达。 3.1.4工程项目部各专业技术负责人每天向项目经理、副经理汇报一次工程进度情况,对当日没有完成计划的项目提请项目经理进行协调,次日补救,保证计划实施。 3.1.5在工程中,项目经理为材料保证体系第一责任人,材料管理责任人为第二责任人,以保证材料的正点供应,从而保证工期。 3.1.6要保证工期,就必须保证工程质量。在工程质量与工程进度协调上坚持以工程质量为中心,决不以降低工程质量标准来换取工程进度。 3.2合同控制 3.2.1为保证施工进度计划的顺利实施,我公司将严格按照施工合同及施工组织设计配置人力、物力、机械等资源投入本工程施工。 3.2.2切实履行合同,严格按合同中规定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投入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计划,加强施工管理,组织好施工,完成合同中规定的所有工作任务。 3.2.3在施工过程中,做好开、竣工日期的管理和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记录。做好技术管理,及时进行质量评定工作,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质量目标,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业主要求的质量目标。 3.2.4按照合同中对预结算的要求,及时编制施工预算,上报业主审批。工程项目部设专人负责合同的具体实施、落实。及时向业主提供合同管理方面的资料及统计报表。 3.2.5严格分包程序,若分包工程的某一部分时,及时向监理请示,得到同意后再与分包商签定合同并对分包商严格管理,确保业主工期、质量要求。 3.2.6该工程所报-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油田 管线 安装 技术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