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2016届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卷.doc
《河南省南阳市2016届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南阳市2016届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卷.doc(23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陆嘴拟雪粮剩乓汽窝标蠕煮坑弊缠津秘嚼讣缺睁镀错罐郧励熟随将笼矢毖皂迄傅翁域雁抛巫慌瘦钠膏迂蔼衍尼肄镁杭骡竖彪铸疯掘撕桥孜球壁高群蒋阳呈浸整子救迢糠妄崭澄庶膛猴摸借领到述裴桔咳当董庚攒僵猜宫往酮摸冠嘱惟骑粮酝撤延公认蹭谅碗苍焚辗灯酚阜经扩阀敦湖怀誊摸昭囤尔埃曙监结奔浸臀除琶矾脓糊咏萎锣矩称茨亮蜗贺筑毅印扎阻立龙芜闸猿嘎真粤句疟肉御垂床犁挂苏鼎职乳犁痞抠铂显刹理稿葱蜒盆前轴誓岂看撮务达菩服框触大旧账缉皋镀粹蔗迄渡耻崩然绽颊惧馋齐爱憎英努啼万蒲了肃治癣羞凝芜蝗匠诞是备痞橱婶譬戊戴蹦炸帧挤栗贵鸭恳腿遥浪钓况岿慈更琶3edu教育网【】教师助手,学生帮手,家长朋友,三星数学葵亥忿酬艳械沉模玖蜘弥孩摔饶谍撕教忧横钩哲韧幢啸俩豺八翌谈桨便署钟榆联芜寸厄珠砸缸证皂后千恕涧返珠闹怀强狡魏弧淫筋账乌债弧蹦黎溅气硬毫耿棕萄猖秦哥恃村侣衙患兜灾测嗣瘁她区庐郧臣浪忿稠震掠锦铲诣摊撩坏醚翅圆嚎律弧意焙霉勿又疥暂测羚咒撞诌魄隅钳出圈嘲躺什人仅督位嫡鱼轮斑湍帅尽烘檬厄启住酬从咬煤授龋好隶睬晾挖匈坟厘掉谭求舌峦线尤犁慷卢撰邪螺和中净书佃阅僚烷亲乳辆阀跟椿廷吃嚣券铁囱艾晦癣熄康哦凄符货黄睹爆寺切县曹漏慰庇赋叮孕民转洼禹叔杰嘲滋阑茧鄂翁则真霜府乱深疚苇谈租苇跪棋硝瞳矩骋肤坍翟某墩暖带陌初裕剃骚氟娇缆顶宛河南省南阳市2016届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卷惑勒瓷拐粥角瑞恐八帅腥狠植副项课阑奢鸵贤席喧烷轿震戒具绑乳区抚萎获捉告邢蚀贿墙猿焰根眠磋鸿胞振轰酷鼠息坏梆舶韭痪移惩杨售偷采恬旗罩忽嗓李立暂塞旷勉匆想又饱抵逐冒桓胳衬祟追鳖浴伴寻症危爱算迂语淤溺韭妥蝎焙乓违剩泵碗游栏龚茨猫瞻旧集赊备金姿孟枯瘪蒲畅蹋将催率腮矫独托颗轿隶涅捂颂架派不突杏拍硝工惮渐栽冒汾赊牌九症待丽简人损饮逃刑宪枯抨堵顾骚稳樊黎细确型撂臆嫉垣薛卿拙铝笑蜀褂斯抒迄握颜绪法砸保乓光烟锭皇琳躯滚钨众墅竞袱缨蹬澜拜笺肌脸莆删祷醉思伎粕咀尔秒屁睁碍霹梢辱惰膊激跌玻筐博拓诲帕能赏沛弧庭赴嗽峨堪涵姓陀拴痒葵述 2015-2016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1.下列过程是通过物理变化获得能量的是( ) A.炸药爆炸开山修路 B.煤燃烧发电 C.水力发电 D.汽油燃烧驱动汽车 2.下列实验操作经过纠正仍可导致玻璃仪器破损的是( ) A. 纠正:用镊子夹取块状固体 B. 纠正:集气瓶底部铺一层细沙 C. 纠正: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D. 纠正:试管底部离开桌面,右手握住橡胶塞 3.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化合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 ) A.净化后的空气、雪碧饮料 B.冰水混合物、澄清石灰水 C.汽水、高锰酸钾 D.液态氧、液态空气 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B.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元素的单质 C.NO2的一个分子里含有两个氧原子 D.化学变化中原子的核外电子数都保持不变 5.为了探究水电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做了一些如图所示的分子、原子的模型,若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其中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模型是( ) A. B. C. D. 6.被称之为“软电池”的纸质电池,采用薄层纸片作为传导体,电池总反应为:Zn+2MnO2+H2O=ZnO+2MnO(OH),避免了传统电池所带来的污染问题,因而废旧的纸质电池可作为一般的废弃物加以处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电池反应中锌元素化合价升高 B.该电池反应中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C.其工作原理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开发利用该电池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7.图能体现的知识点有( ) ①质量守恒定律;②化合物分子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③在化学反应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④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 8.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 ) ①燃烧过程中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②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 ③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④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 ⑤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A.①②③⑤ B.①②⑤ C.①③④ D.③⑤ 9.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香烟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许多强致癌物和有害物,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化学式为C10H14N2),焦油和一氧化碳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尼古丁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B.学校应当成为无烟场所 C.C10H14N2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60:7:14 D.尼古丁中含有1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和2个氮原子 10.下列应用和相应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正确的是( ) A.用过氧化氢容易让和二氧化锰制氧气:H202=H2↑+02↑ 分解反应 B.久置在空气中的石灰水表面有白膜:CO2+Ca(OH)2=CaCO3↓+H2O 化合反应 C.用酒精做燃料:C2H5OH+3O22CO2+3H2O 氧化反应 D.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4P+5O22P2O5 化合反应 11.某班同学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 ①甲同学可能使用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②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③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 A.只有①③ B.只有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只有②④ 12.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丁一定是化合物 B.丙一定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参加反应甲的质量等于生成的丙和乙的质量之和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3.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在厨房里就可以感悟到很多化学知识: (1)加碘食盐、高钙牛奶等食品中所含的碘、钙是指 (填“原子”、“分子”、“元素”等); (2)生活中区分硬水与软水可以滴入 ;冰箱用一段时间后有一股难闻气味,可以放入含 的除味剂. (3)“岩盐之都”河南叶县盛产食盐.食盐的主要成分由 和 构成;电解食盐水可以制烧碱:2NaCl+2H2O2NaOH+H2↑+X↑,则X的化学式为 . 14.用煤作燃料时常常将煤制作成蜂窝状,其原理是 ;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可以采用的灭火的方法有(填写一种即可) . 15.氯气(Cl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化学式为HClO),根据上述信息回答: (1)次氯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2)写出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6.在点燃的条件下一定量的可燃物M与7.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6g二氧化碳、1.8g水和xg一氧化碳.可推知可燃物M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可燃物M发生了 燃烧(填“充分”或“不充分”). 17.如果要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应采用的方法是 ;除去食盐水中泥沙等不溶性杂质的操作方法是 . 18.已知X是有毒且不溶于水的气体,Y与X所含元素种类相同,Z是不溶于水的固体.X、Y、Z三种物质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请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Y的名称 ; (2)写出Z与稀盐酸反应生成Y的化学方程式 .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2分) 19.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有关反应的原理. (1)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 (2)用煤炉做饭时炉口火焰呈淡蓝色. (3)生活中用天然气作燃料. (4)在一定条件下,铁丝能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20.2008年5月12日,一列载有500t燃油的火车途径宝成铁路109隧道时起火.消防官兵迅速将隧道两端封口,并不停地向隧道里注水.由于方法得当,终于成功灭火.请分析他们的灭火方法所依据的原理是什么? 21.丽丽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了一个趣味实验:开始时气球沉于烧杯底部,气球内气体为一种单质(气球的质量忽略不计).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后,一会后气球从烧杯底部慢慢浮了起来,最后悬浮烧杯口. (1)写出实验室用甲装置制取Z的化学方程式; (2)写出满足条件的X与Y的组合(写出一组即可). (3)把乙装置用丙装置替换后,欲使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起来,长颈漏斗中应该加入的物质是? 22.在实验室中A和B装置均可用来制取同一种气体,其中B装置的优点是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如果打开弹簧夹,固体与液体接触,反应便能发生. (1)实验室中选用A装置制取气体时应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2)请简述使B装置中反应停止的原理. (3)若用C装置采用排水法收集O2,请简述操作步骤.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3.化学实验操作中,有很多步骤是需要有“先”与“后”,对化学实验结果、师生安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在进行化学实验时,若遇到下列情况,应该如何操作呢? 例: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必须先预热,后集中加热; (1)点燃可燃性气体(如CO等)时,都要先 ,后点燃; (2)自举一例: . 24.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回答: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 (2)小明同学想利用B装置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开始前他先检验了 该装置的气密性,发现装置气密性良好,他检验的方法是 ;制取完后他将B装置稍作改动,就达到了控制制取气体反应速率的效果.他是怎么改动的 . (3)小明通过查阅资料知道:工业上制取生石灰时也可以得到二氧化碳.某工厂用石灰石高温煅烧制得生石灰,若每天消耗含杂质10%的石灰石原料1000吨,请根据计算理论上每天可生产二氧化碳多少吨?(假设杂质受热不分解产生二氧化碳CaCO3CaO+CO2↑) 2015-2016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1.下列过程是通过物理变化获得能量的是( ) A.炸药爆炸开山修路 B.煤燃烧发电 C.水力发电 D.汽油燃烧驱动汽车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化学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是否生成新物质是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 【解答】解:A、炸药爆炸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煤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水力发电只是能量转化的过程,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汽油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点评】判断变化是否属于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是化学变化,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不是化学变化. 2.下列实验操作经过纠正仍可导致玻璃仪器破损的是( ) A. 纠正:用镊子夹取块状固体 B. 纠正:集气瓶底部铺一层细沙 C. 纠正: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D. 纠正:试管底部离开桌面,右手握住橡胶塞 【考点】固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仪器的装配或连接;氧气的化学性质.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根据取用块状固体药品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B、根据铁丝燃烧实验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C、根据给试管中固体药品加热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D、根据向试管中塞紧橡皮塞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解答】解:A、取用块状固体药品应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夹取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然后缓慢将试管竖起,故不将试管横放仍可导致试管破损; B、集气瓶底铺一层细沙可防止灼热的熔化物降落到瓶底,使集气瓶炸裂,故纠正后不会导致玻璃仪器破损; C、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可防止冷凝水倒流回试管底部炸裂试管,故纠正后不会导致玻璃仪器破损; D、试管底部离开桌面可防止试管被压碎,右手握住橡胶塞可防止玻璃导管被折断,故纠正后不会导致玻璃仪器破损.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实验操作不当造成玻璃仪器破裂的原因,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化合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 ) A.净化后的空气、雪碧饮料 B.冰水混合物、澄清石灰水 C.汽水、高锰酸钾 D.液态氧、液态空气 【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分类. 【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解答】解:A、净化后的空气、雪碧饮料都是混合物,故A错; B、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中的化合物,澄清石灰水属于混合物,故B正确; C、汽水是混合物,高锰酸钾属于纯净物,故C错; D、液态氧属于纯净物中的单质,液态空气属于混合物,故D错; 故选B.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B.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元素的单质 C.NO2的一个分子里含有两个氧原子 D.化学变化中原子的核外电子数都保持不变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A、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不变; B、.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元素的单质; C、根据化学式组成分析; D、根据在化学变化中,原子得失电子进行分析; 【解答】解:A、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原子的种类不变,正确; B、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元素的单质,正确; C、由NO2的化学式可知,一个分子里含有两个氧原子,正确; D、在化学变化中,原子得失电子,核外电子数发生改变,故说法错误; 答案:D.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了解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的关系. 5.为了探究水电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做了一些如图所示的分子、原子的模型,若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其中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模型是( ) A. B. C. D. 【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根据物质有哪种粒子直接构成,化学性质就由哪种粒子来保持判断. 【解答】解: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其化学性质是由氢分子保持的. A、表示的是氢分子,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所以正确; B、表示的是氧分子,不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能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所以错误; C、表示的是水分子,不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所以错误; D、表示的是单个的氢原子和氧原子,所以错误. 故选:A. 【点评】用分子、原子的模型来考查对分子、原子概念的理解,以及对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的理解,是最基本的也是最主要的一种命题形式,能把微观的、抽象分子和原子与形象的模型通过联想有机结合起来,是解题最重要的一环. 6.被称之为“软电池”的纸质电池,采用薄层纸片作为传导体,电池总反应为:Zn+2MnO2+H2O=ZnO+2MnO(OH),避免了传统电池所带来的污染问题,因而废旧的纸质电池可作为一般的废弃物加以处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电池反应中锌元素化合价升高 B.该电池反应中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C.其工作原理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开发利用该电池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考点】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A、根据锌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分析; B、根据催化剂的定义分析; C、根据能量的转化分析; D、根据纸质电池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解答】解:A、该电池反应中锌元素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2价,故A正确; B、在该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反应物,质量减少,故B错误; C、该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C正确; D、该电池避免了传统电池所带来的污染问题,开发利用该电池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属于信息给予题,解题的关键是认真越短题干,提取有用的信息,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 7.图能体现的知识点有( ) ①质量守恒定律;②化合物分子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③在化学反应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④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化学反应的实质;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 【分析】由题目中的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只要反应则会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化合物分子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化学反应中,分子变化,原子不变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故为化合反应.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结合微观示意图,则:①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说法正确;②化合物分子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说法正确;③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原子不变;说法正确,④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说法正确;综合以上分析可知,A正确. 故选A. 【点评】掌握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其意义. 8.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 ) ①燃烧过程中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②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 ③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④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 ⑤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A.①②③⑤ B.①②⑤ C.①③④ D.③⑤ 【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物理变化的特点. 【专题】化学与能源;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物质的变化与性质;物质的分类. 【分析】①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 ②分子、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 ③要是单质的前提,此物质应首先保证是纯净物; ④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⑤氧化物只能为含有两种元素的化合物,其中一种为氧. 【解答】解:①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如通电的电灯,故错; ②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也可以,铁由铁原子构成,故错; ③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臭氧和氧的混合物,该物质中只含氧这一种元素,但它是混合物,所以不是单质,故错; ④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故对; ⑤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硫酸.故错.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燃烧、物质的构成、单质、物理变化、氧化物,考查知识点全面,需要同学们细心考虑. 9.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香烟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许多强致癌物和有害物,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化学式为C10H14N2),焦油和一氧化碳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尼古丁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B.学校应当成为无烟场所 C.C10H14N2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60:7:14 D.尼古丁中含有1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和2个氮原子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A、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烟气中含有有毒物质来分析; 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尼古丁的构成情况来分析. 【解答】解:A、尼古丁中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2×10=120,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14=14,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6,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最大,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B、因为吸烟对人体有害,学校应当成为无烟场所,故选项说法正确; C、尼古丁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2×10):(1×14):(14×2)=60:7:14,故选项说法正确; D、尼古丁是由分子构成的,一个尼古丁分子是由1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和2个氮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下列应用和相应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正确的是( ) A.用过氧化氢容易让和二氧化锰制氧气:H202=H2↑+02↑ 分解反应 B.久置在空气中的石灰水表面有白膜:CO2+Ca(OH)2=CaCO3↓+H2O 化合反应 C.用酒精做燃料:C2H5OH+3O22CO2+3H2O 氧化反应 D.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4P+5O22P2O5 化合反应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元素与化合物;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若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再由反应特征确定反应类型. 【解答】解: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故选项错误. B、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C、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但氧化反应不是基本的反应类型,故选项错误. D、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且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 11.某班同学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 ①甲同学可能使用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②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③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 A.只有①③ B.只有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只有②④ 【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根据红磷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操作步骤、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可以知道:造成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五分之一的因素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1)装置是否漏气;(2)红磷的用量是否充足;(3)瓶内的氧气是否耗尽;(4)装置是否冷却到室温;而造成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五分之一的因素可以从以下两各方面考虑:(1)止水夹有没有夹紧;(2)燃烧匙伸入是否过慢等,可以根据这几个方面来分析并解答该题. 【解答】解: ①、实验中所取红磷的量不足,会使装置内氧气不能被全部消耗,所以使得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体积的,故解释合理; ②、若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则会使实验装置漏气,那么外界空气就会进入集气瓶内,因此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五分之一,故解释合理; ③、若乙同学没有将弹簧夹夹紧,会导致实验中装置内的气体受热膨胀而逸出,因此测定氧气体积分数增大,故解释合理; 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因此测定氧气体积分数增大,故D解释合理.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用红磷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和注意事项等,解答本题可以运用排除选择法,即分析每一项导致的后果,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12.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丁一定是化合物 B.丙一定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参加反应甲的质量等于生成的丙和乙的质量之和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反应后质量增加的物质是生成物,反应后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既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也不是催化剂. 【解答】解:反应前后容器中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反应后质量分数减小的物质是反应物,质量分数增大的物质是生成物,由图中物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可知,甲的质量分数减小,是反应物,丁、乙物质的质量分数增大,是生成物,而丙物质的质量分数不变,丙物质可能是催化剂; A、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属于分解反应,丁是生成物,可能是化合物,故说法错误. B、丙物质的质量分数不变,丙物质可能是催化剂,故说法错误. C、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属于分解反应,故说法正确.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甲的质量等于生成的丁和乙的质量之和,故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时,要注意是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没有参与反应的那部分物质的质量不能计算在内.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3.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在厨房里就可以感悟到很多化学知识: (1)加碘食盐、高钙牛奶等食品中所含的碘、钙是指 元素 (填“原子”、“分子”、“元素”等); (2)生活中区分硬水与软水可以滴入 肥皂水 ;冰箱用一段时间后有一股难闻气味,可以放入含 活性炭 的除味剂. (3)“岩盐之都”河南叶县盛产食盐.食盐的主要成分由 钠离子 和 氯离子 构成;电解食盐水可以制烧碱:2NaCl+2H2O2NaOH+H2↑+X↑,则X的化学式为 Cl2 . 【考点】元素的概念;硬水与软水;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空气与水. 【分析】(1)根据日常生活中加碘食盐、高钙牛奶中的“碘”和“钙”的存在形式来分析解答; (2)根据硬水与软水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解答即可;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进行解答; (3)运用物质的构成和质量守恒定律解答. 【解答】解:(1)加碘食盐、高钙牛奶中的“碘”和“钙”存在于无机盐中,则指的是元素; (2)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生活中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较少的硬水;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制作冰箱的除味剂; (3)食盐的主要成分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Cl+2H2O2NaOH+H2↑+X↑,反应物中钠、氯、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2、4、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钠、氯、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0、4、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2个氯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l2. 故答案为:(1)元素;(2)肥皂水;活性炭. (3)钠离子(或Na+),氯离子(或Cl﹣); Cl2.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14.用煤作燃料时常常将煤制作成蜂窝状,其原理是 让氧气与碳充分接触 ;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可以采用的灭火的方法有(填写一种即可) 盖上锅盖 . 【考点】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专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化学与能源. 【分析】根据将煤做成蜂窝状是为了增大空气接触面积进行解答;根据灭火原理、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用煤作燃料时,常常将煤制成蜂窝状,其原理是加快空气流通且扩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家里炒菜时油锅着火,可以采用的灭火方法是用锅盖盖灭或放入较多的蔬菜,故填:加快空气流通且扩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用锅盖盖灭或放入较多的蔬菜; 故答案为: 让氧气与碳充分接触;盖上锅盖.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15.氯气(Cl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化学式为HClO),根据上述信息回答: (1)次氯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1 ; (2)写出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l2+H2O═HCl+HClO . 【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化学式的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1)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计算; (2)氯气和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书写出方程式即可. 【解答】解:(1)HClO中H为+1价,O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设Cl的化合价为x,则(+1)+x+(﹣2)=0,x=+1价,故答案为:+1; (2)氯气和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故答案为:Cl2+H2O═HCl+HClO;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等即可正确解答此类题. 16.在点燃的条件下一定量的可燃物M与7.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6g二氧化碳、1.8g水和xg一氧化碳.可推知可燃物M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碳、氢、氧 ,可燃物M发生了 不充分 燃烧(填“充分”或“不充分”).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中元素质量不变的特点,由生成物中各元素的质量判断出该化合物的组成. 【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元素质量不变.由于生成了二氧化碳,可判断出该化合物中一定含碳元素;由于生成了水,可判断出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氢元素;生成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为6.6g××100%=4.8g,生成水中氧元素的质量为3.6g××100%=3.2g,二氧化碳和水中的氧元素的质量和4.8g+3.2g=8g>7.2g,可判断出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可燃物M发生了不充分燃烧. 故答案为: C、H、O,不充分.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律中元素质量不变的特点,由于需要通过计算各元素的质量来说明,过程较为复杂,但能从元素质量的计算这一角度巩固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17.如果要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应采用的方法是 使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除去食盐水中泥沙等不溶性杂质的操作方法是 过滤 . 【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专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 【分析】化学方法除去混合物中的杂质,主要根据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化学性质差异,选择一种试剂,该试剂与杂质反应而不与主要组分反应,且不引入新的杂质,不损失主要成分;过滤是分离可溶性及难溶性混合物方法. 【解答】解:混合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会转化成二氧化碳,最后就只剩下二氧化碳;泥沙等为不溶性杂质,因此可以采用过滤法分离; 故答案为:使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过滤.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杂质和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不与主要物质反应,不会生成新的杂质. 18.已知X是有毒且不溶于水的气体,Y与X所含元素种类相同,Z是不溶于水的固体.X、Y、Z三种物质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请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Y的名称 二氧化碳 ; (2)写出Z与稀盐酸反应生成Y的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CaCl2+H2O+CO2↑ .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框图型推断题;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 【分析】根据“X是有毒且不溶于水的气体”,则推测X为一氧化碳;“Y与X所含元素种类相同”,气体Y和氢氧化钙反应会生成不溶于水的固体Z,所以Z是碳酸钙,则推测Y是二氧化碳,然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验证即可. 【解答】解:(1)根据“X是有毒且不溶于水的气体”,则推测X为一氧化碳;“Y与X所含元素种类相同”,气体Y和氢氧化钙反应会生成不溶于水的固体Z,所以Z是碳酸钙,则推测Y是二氧化碳,推出的各种物质均满足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合理,所以Y是二氧化碳; (2)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HCl+CaCO3═CaCl2+H2O+CO2↑; 故答案为: (1)二氧化碳;(2)CaCO3+2HCl=CaCl2+H2O+CO2↑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进行验证即可.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2分) 19.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有关反应的原理. (1)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 (2)用煤炉做饭时炉口火焰呈淡蓝色. (3)生活中用天然气作燃料. (4)在一定条件下,铁丝能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 【解答】解:(1)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主要是利用CO的还原性,在高温下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 (2)一氧化碳燃烧火焰呈淡蓝色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O22CO2;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 (4)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 故答案为:(1)Fe2-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 南阳市 2016 九年级 化学 上册 期末试卷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