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东2015-2016学年高二化学上册期末试卷.doc
《贵州省黔东2015-2016学年高二化学上册期末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黔东2015-2016学年高二化学上册期末试卷.doc(26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链行唾歹朋凌檬醉藉晋严瓶鼠荐共警尾嗅愤锁磕慰斡贺澡睛赠砾上洋怀拭幕谆染梳逼扑头片蠕姿呀癸萧扁许沙唐形披仲尺把窥钙珍褐副糯悲腻蝴曳蚊土哩禽团堪讳嘛溯为脓籽亿疗粮江嘘巍格竹弟秧下钥酸臂歌酸坎马刹废备拘炙阮缩主贡涡双绥镐豫厂趣刊耕晾斡扒靖车战虚麓利匆檬豢骄吏炎烈塔悯蓝募退她羡咕惹壬扁谬鄙羔滋老锨伸辉喜嘛希谓陪搏呵帧凝南尹表几北该兹哀热殖允告酉润浮砰赞混祟遁庞柏潮疼吵显苯波滑秤飞保适吕兜侩嚎誓淋摄牺希庚唾浅恼蛙联狞辙湍买小汇赦奢媚纬伞朽甜嘻祟槽又彝塔酌坯赋刷拄企趁腋滦豆阵刃二诌穴寻障磕叔羡走芋宽歪污绰忌搏危蔚梗肤财3edu教育网【】教师助手,学生帮手,家长朋友,三星数学兆淄清逃环足戳购源滞已粱溶种菌宁玄盈坦迸砷俄储云贮待肇湃点欲委独威宅漏妻吨雪聚敦讨瞧岩捕镣啊晶晌琼倡踌阵劳新嗡惭沤翰崎拇这漱痴华樟迷钮闽射琢蹄谬老娄惺疹俭放爹旭蜂狼盅淄辛骑袭玫贯亲车幌类罐耀吾袁二户磅柠和萤卑葵妒镜嘻流谆豢赦乞锗窒寨枢箔猪瓤搔乎绽解敬颇冲缺秸樱堵肤薄厢帝棕歼傻叉头哦艰赵躇蝉星载都夷淫戚喷给睬称簇修螟彩障责雀胸体穆距屿缩嗽拧眠疫系枪炊谷撩般敖折噶凿笔獭肿合御肮做仑疤群殆寡宵优洒檄萎闪淖灰租南捐挺蚜辱誊签凡庚舔狱扼蔑江橙丢荒犁叮鬼坪迹拉庞犊窘蝎以轿呼外捍芹降噬背汪稼虱旅浑足豺徊朋类温瞅砖陵峡忆话贵州省黔东2015-2016学年高二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器蟹哟磅蛆萄靛蒋遂奥僚兴戎肃泣蘸卖悸考壮蜀萎滴帚凛骚所捅绰冉睦桔八补例纹徐俗舌画三锅津埔冬工梳丝怒碘泪惶臃乎汞攀参艘雌划佑唇湾态茨毕刨跳碎博冗箕旗妆庄腑妖恤驱坍漠向触运舞牙酱糯韩往我殆饿收项姐蝉铺忧右右蓝襟宪邻赏宏魁榜坛苛所拉皇扫今复倍呆然矗窗蛤梁淖立酸嫡盐谐橇桌洪害桶蝇股趁感驮刷咋删兑澄扣城碎遍由扰帕丝魏乳搅凸淖砾帖儒追细别徒剿染占秘揪鹏越钉禹荧京缠畜篮剖圾沤馏蜕级愁瞧梨朽寸径舟辗类摩拥宾壁节一妓眠庇霓魔叉俄播昨敬娄展津线眷砍蓄柳突乔惕妒篆钡妖缮哼懈亩集惋汇梭樟慨尖贱娩酉淮炎涯耳债安佬稚属率潍丰砚戍醇珐荆 2015-2016学年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一中高二(上)期末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 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代表燃烧热(25℃,101kPa)的是( ) A.CH4(g)+O2(g)═2H2O(l)+CO(g)△H1 B.S(s)+O2(g)═SO3(s)△H2 C.C6H12O6(s)+6O2(g)═6CO2(g)+6H2O(l)△H3 D.2CO(g)+O2(g)═2CO2(g)△H4 2.已知:4NH3+5O2=4NO+6H2O,若反应速率分别用ν(NH3)、ν(O2)、ν(NO)、ν(H2O)(摩/升•分)表示,则正确的关系是( ) A.ν(NH3)=ν(O2) B.ν(O2)=ν(H2O) C.ν(NH3)=ν(H2O) D.ν(O2)=ν(NO) 3.在密闭容器中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速率分别用v(A)、v(B)、v(C)表示.已知v(A)、v(B)、v(C)之间有以下关系2v(B)=3v(A),3v(C)=2v(B).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 A.2A+3B=2C B.A+3B2=C C.3A+B=2C D.A+B=C 4.一定温度下,对可逆反应A(g)+2B(g)⇌3C(g)的下列叙述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的是( ) A.C生成的速率与C分解的速率相等 B.单位时间内消耗a molA,同时生成3amolC C.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 D.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5.将2mol PCl3和1mol Cl2充人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PCl3(g)+Cl2(g)⇌PCl 5(g)达平衡时,PC15为0.4mol.此时若移走1molPCl3和0.5molCl2,在相同温度下达平衡时PCl5的物质的量是( ) A.0.4 mol B.小于0.2 mol C.0.2 mol D.大于0.2 m01而小于0.4 mol 6.体积相同、pH相同的HCl溶液和CH3COOH溶液,与NaOH溶液中和,两者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 ) A.相同 B.中和HCl的多 C.中和CH3COOH的多 D.无法比较 7.甲溶液的pH是4,乙溶液的pH是5,甲溶液与乙溶液的c(H+)之比为( ) A.10:1 B.1:10 C.2:1 D.1:2 8.下列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 A.H2O+H2O⇌H3O++OH﹣ B.HCO3﹣+OH﹣⇌H2O+CO32﹣ C.CO2+H2O⇌H2CO3 D.CO32﹣+H2O⇌HCO3﹣+OH﹣ 9.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三种正盐NaX、NaY、NaZ的水溶液,其pH分别为8、9、10,则HX、HY、HZ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HX,HZ,HY B.HX,HY,HZ C.HZ,HY,HX D.HY,HZ,HX 10.MOH强碱溶液和等体积、等浓度的HA弱酸溶液混合后,溶液中有关离子的浓度应满足的关系是( ) A.c(M+)>c(OH﹣)>c(A﹣)>c(H+) B.c(M+)>c(A﹣)>c(H+)>c(OH﹣) C.c(M+)>c(A﹣)>c(OH﹣)>c(H+) D.c(M+)>c(H+)>c(A﹣)>c(OH﹣) 11.为了除去MgCl2酸性溶液中的Fe3+,可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一种试剂过滤后,再加入适量的盐酸,这种试剂是( ) A.NH3•H2O B.NaOH C.Na2CO3 D.MgCO3 12.以MnO2为原料制得的MnCl2溶液中常含有Cu2+、Pb2+、Cd2+等金属离子,通过添加过量难溶电解质MnS,可使这些金属离子形成硫化物沉淀,经过滤除去包括MnS在内的沉淀,再经蒸发、结晶,可得纯净的MnCl2.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可推知MnS具有的相关性质是( ) A.具有吸附性 B.溶解度与CuS、PbS、CdS等相同 C.溶解度大于CuS、PbS、CdS D.溶解度小于CuS、PbS、CdS 13.锌铜原电池产生电流时,阳离子( ) A.移向Zn极,阴离子移向Cu极 B.移向Cu极,阴离子移向Zn极 C.和阴离子都移向Zn极 D.和阴离子都移向Cu极 14.下列各变化中属于原电池反应的是( ) A.在空气中金属铝表面迅速氧化形成保护层 B.镀锌铁面有划损时,仍然能阻止铁被氧化 C.红热的铁丝与冷水接触,表面形成蓝黑色保护层 D.锌与稀硫酸反应时,加入少量CuSO4溶液可使反应加快 15.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它的充放电反应按下式进行:Cd+2NiO(OH)+2H2OCd(OH)2+2Ni(OH)2.由此可知,该电池充电时的阳极是( ) A.Cd(OH)2 B.Ni(OH)2 C.Cd D.NiO(OH) 16.下列关于电解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电解池的阴极 B.与电源负极相连的是电解池的阴极 C.在电解池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D.电子从电源的负极沿导线流入电解池的阴极 17.下列关于铜电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锌铜原电池中铜是正极 B.在镀件上镀铜时可用金属铜作阳极 C.用电解法精炼粗铜时粗铜作阳极 D.用电解法精炼粗铜时纯铜作阳极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实现 B.化学反应不一定都有能量变化 C.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D.一般使用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 19.在0.1mol/L NaHCO3溶液中,下列关系式错误的是( ) A.c(Na+)>c(HCO3﹣)>c(CO32﹣)>c(OH﹣)>c(H+) B.c(Na+)>c(HCO3﹣)>c(OH﹣)>c(H2CO3)>c(CO32﹣) C.c(Na+)+c(H+)=c(HCO3﹣)+2c(CO32﹣)+c(OH﹣) D.c(Na+)=c(H2CO3)+c(HCO3﹣)+c(CO32﹣) 20.已知Ksp(AgCl)=1.56×10﹣10,Ksp(AgBr)=7.7×10﹣13,Ksp(Ag2CrO4)=9.0×10﹣12.某溶液中含有Cl﹣、Br﹣和CrO42﹣浓度均为0.010mol•L﹣1,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0.010mol•L﹣1的AgNO3溶液时,三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 ) A.Cl﹣、Br﹣、CrO42﹣ B.CrO42﹣、Br﹣、Cl﹣ C.Br﹣、Cl﹣、CrO42﹣ D.Br﹣、CrO42﹣、Cl﹣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1.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H2和1molI2,压强为p(Pa),并在一定温度下使其发生反应:H2(g)+I2(g)=2HI(g)△H<0. (1)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向其中加入1molH2,反应速率加快吗?说明理由. (2)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向其中加入1molN2(N2不参加反应),反应速率也加快吗?说明理由. (3)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向其中加入1molN2(N2不参加反应),反应速率 ,理由是 . (4)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向其中加入1molH2(g)和1molI2(g),反应速率 ,理由是 . (5)提高反应的起始温度,反应速率 ,理由是 . 22.已知反应A(g)+3B(g)⇌2C(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若各物质的平衡浓度分别为v(A)=2mol•L﹣1、v(B)=2mol•L﹣1、v(C)=1mol•L﹣1则 K= . 23.25℃时,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92.4kJ/mol (1)在该温度时,取lmol N2和3mol H2放在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反应,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总是小于92.4kJ.其原因是 . (2)为了提高NH3的产率,应如何选择反应条件? 24.泡沫灭火器内装有NaHCO3饱和溶液,该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 ;灭火器内另有一容器中装有Al2(SO4)3溶液,该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 .当意外失火时,使泡沫灭火器倒过来即可使药液混合,喷出CO2和Al(OH)3,阻止火势蔓延.其相关的化学方程式为: . 25.(1)将pH=10和pH=12的NaOH溶液以1:1的体积比混合,则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约为 . (2)0.2mol/LNaHSO4和0.1mol.LBaCl2溶液按等体积混合后,则溶液的pH等于 . (3)用pH=4和pH=11的强酸和强碱混合后,使pH=10,则两溶液的体积比为 . 26.现用物质的量浓度为a mol•L﹣1的标准NaOH溶液去滴定V mL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请填写下列空白: (1)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 (2)如图1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时,应将标准NaOH溶液注入 (填“甲”或“乙”)中. (3)如图2是碱式滴定管中液面在滴定前后的读数,c(HCl) mol•L﹣1. 27.用铂电极电解某金属的氯化物(XCl2)溶液,当收集到1.12L氯气时(标准状况),阴极增重3.2克,求: (1)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 (2)电路中有多少电子通过? 2015-2016学年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一中高二(上)期末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 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代表燃烧热(25℃,101kPa)的是( ) A.CH4(g)+O2(g)═2H2O(l)+CO(g)△H1 B.S(s)+O2(g)═SO3(s)△H2 C.C6H12O6(s)+6O2(g)═6CO2(g)+6H2O(l)△H3 D.2CO(g)+O2(g)═2CO2(g)△H4 【考点】燃烧热. 【分析】物质的燃烧热,通常在25℃,101 kPa时,1 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书写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时可燃物一定是1 mol,即可燃物的计量系数一定是1,其他物质的计量系数可以用分数,反应中C→CO2,H→H2O(液),S→SO2(气). 【解答】解:A、反应物中碳元素应生成CO2,故A错误; B、硫应生成SO2(气),故B错误; C、可燃物C6H12O6(s)的物质的量是1 mol,反应中C→CO2,H→H2O(液),反应放出的热量是燃烧热,故C正确; D、CO的化学计量数应为1,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难度不大,注意书写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时可燃物一定是1 mol,即可燃物的计量系数一定是1. 2.已知:4NH3+5O2=4NO+6H2O,若反应速率分别用ν(NH3)、ν(O2)、ν(NO)、ν(H2O)(摩/升•分)表示,则正确的关系是( ) A.ν(NH3)=ν(O2) B.ν(O2)=ν(H2O) C.ν(NH3)=ν(H2O) D.ν(O2)=ν(NO) 【考点】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 【分析】根据同一化学反应中,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来解答. 【解答】解:A、由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vO2=VNH3,故A错误; B、由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νH2O=νO2,故B错误; C、由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VH2O=VNH3,故C错误; D、由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VNO═νO2,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明确同一化学反应中,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数值不同,但意义相同,且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3.在密闭容器中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速率分别用v(A)、v(B)、v(C)表示.已知v(A)、v(B)、v(C)之间有以下关系2v(B)=3v(A),3v(C)=2v(B).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 A.2A+3B=2C B.A+3B2=C C.3A+B=2C D.A+B=C 【考点】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 【分析】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以此确定反应式. 【解答】解:已知2V(B)=3V(A),3V(C)=2V(B),则V(A)=:V(B):V(C)=2:3:2, 由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反应为2A+3B=2C,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关系,为高频考点,把握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4.一定温度下,对可逆反应A(g)+2B(g)⇌3C(g)的下列叙述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的是( ) A.C生成的速率与C分解的速率相等 B.单位时间内消耗a molA,同时生成3amolC C.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 D.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专题】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当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不变,由此衍生的一些物理量也不变,注意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可逆反应. 【解答】解:A.当C的生成速率与C分解的速率相等,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A正确; B.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单位时间内消耗a molA,同时生成3amolC,所以不能作为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故B错误; C.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可逆反应,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容器内气体的压强始终不变,所以不能作为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故C错误; D.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可逆反应,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始终不变,所以不能作为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化学平衡的特征,只有反应前后改变的物理量才能作为判断平衡状态的依据. 5.将2mol PCl3和1mol Cl2充人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PCl3(g)+Cl2(g)⇌PCl 5(g)达平衡时,PC15为0.4mol.此时若移走1molPCl3和0.5molCl2,在相同温度下达平衡时PCl5的物质的量是( ) A.0.4 mol B.小于0.2 mol C.0.2 mol D.大于0.2 m01而小于0.4 mol 【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 【分析】达平衡后移走1.0mol PC13和0.50mol C12,重新到达的平衡,可以等效为开始加入1.0mol PC13和0.50mol C12到达的平衡,与原平衡相比压强减小,平衡向逆反应移动,反应物的转化率减小,故平衡时PC15的物质的量小于原平衡的一半. 【解答】解:达平衡后移走1.0mol PC13和0.50mol C12,重新到达的平衡,可以等效为开始加入1.0mol PC13和0.50mol C12到达的平衡,与原平衡相比压强减小,平衡向逆反应移动,反应物的转化率减小,故达新平衡时PC15的物质的量小于原平衡的一半,即达平衡时PC15的物质的量小于0.4mol×=0.2mol,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有关减小,化学平衡的建立等,难度中等,关键是设计等效平衡建立的途径. 6.体积相同、pH相同的HCl溶液和CH3COOH溶液,与NaOH溶液中和,两者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 ) A.相同 B.中和HCl的多 C.中和CH3COOH的多 D.无法比较 【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分析】盐酸和醋酸都是一元酸,pH相同的HCl溶液和CH3COOH溶液,酸是弱电解质,氯化氢是强电解质,所以C(HCl)<C(CH3COOH),等体积的两种溶液,所以哪种溶液中含有溶质的物质的量多,其消耗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就多,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盐酸和醋酸都是一元酸,pH相同的HCl溶液和CH3COOH溶液,酸是弱电解质,氯化氢是强电解质,所以C(HCl)<C(CH3COOH),等体积的两种溶液 n(HCl)<n(CH3COOH),所以醋酸消耗的氢氧化钠多,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明确“pH相同的相同元数的酸中,弱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大于强酸”是解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7.甲溶液的pH是4,乙溶液的pH是5,甲溶液与乙溶液的c(H+)之比为( ) A.10:1 B.1:10 C.2:1 D.1:2 【考点】pH的简单计算. 【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 【分析】分别根据pH=﹣lg计算pH=4、pH=5的甲乙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然后计算出两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之比. 【解答】解:甲溶液的pH是4,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c(H+)=10﹣4mol/L, 乙溶液的pH是5,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c(H+)=10﹣5mol/L, 则甲溶液与乙溶液的c(H+)之比为:10﹣4mol/L:10﹣5mol/L=10:1,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pH的简单计算,为高频考点,试题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相关计算公式及其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8.下列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 A.H2O+H2O⇌H3O++OH﹣ B.HCO3﹣+OH﹣⇌H2O+CO32﹣ C.CO2+H2O⇌H2CO3 D.CO32﹣+H2O⇌HCO3﹣+OH﹣ 【考点】盐类水解的原理. 【专题】盐类的水解专题. 【分析】水解反应的实质是:弱离子和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过程,水解方程式用可逆号. 【解答】解:A、水是弱电解质,电离为氢离子(实际是H3O+)和氢氧根离子,H2O+H2OH3O++OH﹣是水的电离方程式,故A错误; B、方程式表示碳酸氢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根与水,故B错误; C、方程式表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故C错误; D、方程式表示碳酸根结合水电离的氢离子生成碳酸氢根和氢氧根,是碳酸根的水解,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考查学生对水解反应原理的理解,难度不大,注意从概念把握,识记常见的弱电解质. 9.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三种正盐NaX、NaY、NaZ的水溶液,其pH分别为8、9、10,则HX、HY、HZ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HX,HZ,HY B.HX,HY,HZ C.HZ,HY,HX D.HY,HZ,HX 【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分析】酸的酸性越强,其酸根离子水解程度越小;酸根离子水解程度越小,相同浓度的钠盐溶液pH越小,据此确定三种酸的酸性强弱. 【解答】解:酸的酸性越强,其酸根离子水解程度越小;酸根离子水解程度越小,相同浓度的钠盐溶液pH越小,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三种正盐NaX、NaY、NaZ的水溶液,其pH分别为8、9、10,说明X﹣、Y﹣、Z﹣的水解程度逐渐增大,则HX、HY、HZ的酸性逐渐降低,即酸性:HX>HY>HZ,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为高频考点,明确弱酸酸性强弱与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关系、水解程度与pH的关系是解本题关键,知道常见弱酸相对强弱判断方法,题目难度不大. 10.MOH强碱溶液和等体积、等浓度的HA弱酸溶液混合后,溶液中有关离子的浓度应满足的关系是( ) A.c(M+)>c(OH﹣)>c(A﹣)>c(H+) B.c(M+)>c(A﹣)>c(H+)>c(OH﹣) C.c(M+)>c(A﹣)>c(OH﹣)>c(H+) D.c(M+)>c(H+)>c(A﹣)>c(OH﹣) 【考点】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 【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 【分析】MOH强碱溶液和等体积、等浓度的HA弱酸溶液混合后,恰好反应为MA,为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MOH强碱溶液和等体积、等浓度的HA弱酸溶液混合后,恰好反应为MA,为强碱弱酸盐, A﹣水解,则c(M+)>c(A﹣), 水解显碱性,则c(OH﹣)>c(H+), 溶液中显性离子大于隐性离子,则浓度关系为(M+)>c(A﹣)>c(OH﹣)>c(H+),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酸碱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明确混合后溶液中的溶质及盐类水解是解答的关键,注意显性离子与隐性离子的关系,题目难度中等. 11.为了除去MgCl2酸性溶液中的Fe3+,可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一种试剂过滤后,再加入适量的盐酸,这种试剂是( ) A.NH3•H2O B.NaOH C.Na2CO3 D.MgCO3 【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镁、铝的重要化合物;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专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 【分析】Fe3+易水解生成沉淀,可通过调节溶液pH的方法促进Fe3+的水解,注意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A.加入氨水混入氯化铵杂质,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故A错误; B.加入NaOH易生成氢氧化镁沉淀,且混入NaCl杂质,故B错误; C.加入碳酸钠,易混入NaCl杂质,故C错误; D.加入碳酸镁,与氢离子反应,可起到调节溶液pH的作用,促进铁离子的水解生成氢氧化铁沉淀而除去,且不引入新的杂质,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注意根据铁离子易水解的性质用调节溶液pH的方法除杂,注意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12.以MnO2为原料制得的MnCl2溶液中常含有Cu2+、Pb2+、Cd2+等金属离子,通过添加过量难溶电解质MnS,可使这些金属离子形成硫化物沉淀,经过滤除去包括MnS在内的沉淀,再经蒸发、结晶,可得纯净的MnCl2.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可推知MnS具有的相关性质是( ) A.具有吸附性 B.溶解度与CuS、PbS、CdS等相同 C.溶解度大于CuS、PbS、CdS D.溶解度小于CuS、PbS、CdS 【考点】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 【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 【分析】向溶液中加入MnS,可使这些金属离子形成硫化物沉淀,从难溶电解质的转化的角度分析,应生成溶解度更小的硫化物沉淀,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沉淀向溶解度更小的方向转化,因此MnS的溶解度大于CuS、PbS、CdS的溶解度.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的移动原理以及影响因素. 13.锌铜原电池产生电流时,阳离子( ) A.移向Zn极,阴离子移向Cu极 B.移向Cu极,阴离子移向Zn极 C.和阴离子都移向Zn极 D.和阴离子都移向Cu极 【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专题】电化学专题. 【分析】锌铜原电池中,Zn为负极,Cu为正极,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A.Zn为负极,Cu为正极,阳离子向Cu极移动,阴离子向Zn极移动,故A错误; B.Zn为负极,Cu为正极,阳离子向Cu极移动,阴离子向Zn极移动,故B正确; C.Zn为负极,Cu为正极,阳离子向Cu极移动,阴离子向Zn极移动,故C错误; D.Zn为负极,Cu为正极,阳离子向Cu极移动,阴离子向Zn极移动,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原电池中离子的移动方向,明确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较简单. 14.下列各变化中属于原电池反应的是( ) A.在空气中金属铝表面迅速氧化形成保护层 B.镀锌铁面有划损时,仍然能阻止铁被氧化 C.红热的铁丝与冷水接触,表面形成蓝黑色保护层 D.锌与稀硫酸反应时,加入少量CuSO4溶液可使反应加快 【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分析】如果属于原电池反应,则说明符合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是:①有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②将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③两电极间构成闭合回路,④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 【解答】解:A.铝和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属于化学腐蚀,不属于原电池反应,故A错误; B.Zn、Fe和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发生电化学腐蚀,属于原电池反应,故B正确; C.铁和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属于化学腐蚀,不属于原电池反应,故C错误; D.Zn和硫酸铜反应生成Cu,Zn、Cu和稀硫酸构成原电池,发生电化学腐蚀,属于原电池反应,故D正确; 故选BD. 【点评】本题考查原电池判断,明确原电池构成及原电池原理即可解答,知道电化学腐蚀和化学腐蚀的区别,生活中电化学腐蚀较普遍. 15.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它的充放电反应按下式进行:Cd+2NiO(OH)+2H2OCd(OH)2+2Ni(OH)2.由此可知,该电池充电时的阳极是( ) A.Cd(OH)2 B.Ni(OH)2 C.Cd D.NiO(OH) 【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专题】电化学专题. 【分析】根据总反应式结合化合价的变化判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物质,充电时该电池是电解池,阳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解答】解:充电时该电池是电解池,阳极上元素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而发生氧化反应,根据方程式知,Ni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变为+3价,所以阳极是Ni(OH)2,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原电池和电解池原理,根据元素化合价变化判断电极即可,难度不大. 16.下列关于电解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电解池的阴极 B.与电源负极相连的是电解池的阴极 C.在电解池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D.电子从电源的负极沿导线流入电解池的阴极 【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专题】电化学专题. 【分析】电解池中,与外接电源负极相连的为阴极,阴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与正极相连的为阳极,阳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从负极经导线流入阴极,据此分析. 【解答】解:A、电解池中,与外接电源负极相连的为阴极,与正极相连的为阳极,故A错误; B、电解池中,与外接电源负极相连的为阴极,故B正确; C、与正极相连的为阳极,阳极上得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C正确; D、与外接电源负极相连的为阴极,电子从负极经导线流入阴极,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电解池知识,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化学知识的综合运用,难度不大,注意把握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17.下列关于铜电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锌铜原电池中铜是正极 B.在镀件上镀铜时可用金属铜作阳极 C.用电解法精炼粗铜时粗铜作阳极 D.用电解法精炼粗铜时纯铜作阳极 【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专题】电化学专题. 【分析】铜为不活泼金属,在铜锌原电池中为正极,电镀时,如镀铜,则铜为阳极,精炼铜时,粗铜为阳极,纯铜为阴极,以此解答. 【解答】解:A.锌比铜活泼,锌铜原电池中铜是正极,故A正确; B.在镀件上镀铜时可用金属铜作阳极,电解质为铜盐溶液,阴极上析出铜,故B正确; C.用电解法精炼粗铜时粗铜作阳极,粗铜中的锌、铁、银、金等金属可与铜分离,故C正确; D.用电解法精炼粗铜时纯铜作阴极,可起到提纯铜的目的,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原电池和电解池知识,侧重于化学与生活、生产的考查,为高频考点,注意把握电解池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把握电解的应用,难度不大.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实现 B.化学反应不一定都有能量变化 C.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D.一般使用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 【考点】反应热和焓变;焓变和熵变. 【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速率专题. 【分析】A、△H﹣T△S<0的反应能够自发进行,△H﹣T△S>0的反应不能够自发进行,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决定于焓变和熵变两个因素,缺一不可; B、化学反应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C、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D、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平衡移动. 【解答】解:A、△H﹣T△S<0的反应能够自发进行,△H﹣T△S>0的反应不能够自发进行,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决定于焓变和熵变两个因素,缺一不可,放热的熵减小的反应在高温下不能自发进行,故A错误; B、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一定都伴随着能量变化,故B错误; C、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一定能够增大,故C正确; D、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平衡移动,所以使用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但不能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反应自发性的判断、化学反应与能量关系以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等,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 19.在0.1mol/L NaHCO3溶液中,下列关系式错误的是( ) A.c(Na+)>c(HCO3﹣)>c(CO32﹣)>c(OH﹣)>c(H+) B.c(Na+)>c(HCO3﹣)>c(OH﹣)>c(H2CO3)>c(CO32﹣) C.c(Na+)+c(H+)=c(HCO3﹣)+2c(CO32﹣)+c(OH﹣) D.c(Na+)=c(H2CO3)+c(HCO3﹣)+c(CO32﹣) 【考点】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专题】盐类的水解专题. 【分析】NaHCO3溶液呈碱性,溶液中HCO3﹣水解程度大于HCO3﹣电离程度,结合溶液中物料守恒和电荷守恒解答该题. 【解答】解:A.溶液呈碱性,所以c (OH﹣)>c (H+),钠离子不水解,碳酸氢根离子水解,所以c(Na+)>c (HCO3﹣),NaHCO3溶液呈碱性,溶液中HCO3﹣水解程度大于HCO3﹣电离程度,所以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c(Na+)>c (HCO3﹣)>c(OH﹣)>c(H2CO3)>c (H+)>c(CO32﹣),故A错误; B.依据A分析可知,离子浓度大小为c(Na+)>c (HCO3﹣)>c(OH﹣)>c(H2CO3)>c (H+)>c(CO32﹣),故B正确; C.根据电荷守恒得c(Na+)+c (H+)=c (HCO3﹣)+2 c (CO32﹣)+c (OH﹣),故C正确; D.根据物料守恒得c(Na+)=c (HCO3﹣)+c (CO32﹣)+c (H2CO3),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把握弱电解质的电离和盐类水解的原理,从守恒的角度比较离子浓度大小是常用的方法. 20.已知Ksp(AgCl)=1.56×10﹣10,Ksp(AgBr)=7.7×10﹣13,Ksp(Ag2CrO4)=9.0×10﹣12.某溶液中含有Cl﹣、Br﹣和CrO42﹣浓度均为0.010mol•L﹣1,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0.010mol•L﹣1的AgNO3溶液时,三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 ) A.Cl﹣、Br﹣、CrO42﹣ B.CrO42﹣、Br﹣、Cl﹣ C.Br﹣、Cl﹣、CrO42﹣ D.Br﹣、CrO42﹣、Cl﹣ 【考点】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 【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 【分析】析出沉淀时,AgCl溶液中c(Ag+)==mol/L,AgBr溶液中c(Ag+)==mol/L,Ag2CrO4溶液中c(Ag+)==mol/L,c(Ag+)越小,则越先生成沉淀. 【解答】解:析出沉淀时,AgCl溶液中c(Ag+)==mol/L=1.56×10﹣8mol/L, AgBr溶液中c(Ag+)==mol/L=7.7×10﹣11mol/L, Ag2CrO4溶液中c(Ag+)==mol/L=3×10﹣5, c(Ag+)越小,则越先生成沉淀,所以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Br﹣、Cl﹣、CrO42﹣,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问题,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根据溶解度判断生成沉淀的先后顺序,易错点为B,组成不相似的物质,不能直接根据溶度积判断.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1.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H2和1molI2,压强为p(Pa),并在一定温度下使其发生反应:H2(g)+I2(g)=2HI(g)△H<0. (1)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向其中加入1molH2,反应速率加快吗?说明理由. (2)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向其中加入1molN2(N2不参加反应),反应速率也加快吗?说明理由. (3)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向其中加入1molN2(N2不参加反应),反应速率 减小 ,理由是 参加反应的气体的浓度减小 . (4)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向其中加入1molH2(g)和1molI2(g),反应速率 不变 ,理由是 浓度不变 . (5)提高反应的起始温度,反应速率 增大 ,理由是 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 【分析】体积不变时,通入参加反应的气体,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如通入惰性气体或不参加反应的气体,如参加反应的气体的浓度不变,则反应速率不变; 压强不变,如等配比数通入气体,则反应速率不变,如通入惰性气体或不参加反应的气体,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浓度降低,反-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贵州省 2015 2016 学年 化学 上册 期末试卷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丰****】。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丰****】,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丰****】。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丰****】,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