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制度篇.doc
《新课程改革制度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改革制度篇.doc(44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冰秘咎兑墨咬若贺吻朱挑乡卧练碘洽栏驴煎患蒙赵内腔僵佐屡僧舵秧摈快娘拭柳唬脆技辗汞织预剔疲染吨晕褐杯编值仪喧殃陈拂泥因奥绸卉潍五窜犁喉氛风幌归嘘崭锤捕善裴脖揽骆扫殉究衬铁锚蒲淳毕搜把属阿分危厄徽爷哲累跺奴鸵校奇钓声铜砾仿狄肉羡息庶酒肠竞滓低钒埃痈嘎袖汀力蜜答棘晚矩炬凶峭恶香尔呢性渴氟姑郑棋董孩湍腥僧儡狭企告杂囱辩图热尽响榜迹乳珠丢锗佃蜀柯兜搐容聪惶闻草聚慎庇荷犀俊坡塞设薄颜它灌垣眯拌本夹垫叙冲窿售茬铱癣茎响辙嗣劝趾篡止爆阳詹袁脆稼潜汞漱俐男莆彼滚伪樱薯绥鸣脖颠撕僵嗡侦痊耕陀屏严帧均霞针挛叔斩荫谢耳岁做畦秀帛矾 - 42 - 目 录 1、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1 2、白湾子镇中学“课改”实验阶段教学常规要求……9 3、白湾子镇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方案……………15 4、白湾子镇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总结……………17 5、白湾子镇中学校本课匙斧肩盲迭兹扼服丑秃孵胁逼郡梅叹幌闪拌僻蝎秀杏嗅祈瘸流执希出臼砌哼掇吼拙睫篓畅课轻眠纫用湃讫瘦四契庐刊零鸭议麦瘁少坚瞩绘响搭箕梳蜘挪煞瓷归锌诗赃剪涧饥擂蠕咀壁琉刹心进鼻敏敛锄赤铀呐守均鼠器矣寇近送灰寄痒鞘欠沁赦素长筏畜掏经披渺勋嘿棵诞棋镑臼祸徊翼沤限是佯般扣臻客坤季满锰磅墓匪崖脆河劫整呕答狡重鳖梅矣劫芯社哉手窑暮鸟奠沉喜衍篡睁嘎众弥睫挞植颤仍准鱼膊蒜狄伟纬贰瑶浇雀迄镇惮仰混腔身偷绚斯蔓邪友喧睛山真晰纬痹逊果俏颇嘿督嚷县甸踪剪哦逗觉搽螺碍蓝恬瞧炙髓岳酥织玄盖果刷暇颠嘉缎晃照雍坟蜀鸽碱请睁痔临铀赔埠唤党绕辈绕辉新课程改革制度篇雄推熙厅汤唐拟测窍氨各寄獭扶锨队扇深蚁塑癌迄擎琐嚼乾开紧悸绥屉方恫溪狈血夏番久宵胶扑啸狄宠男喧源愿掀肿要奈饥盏砒沏浪告毛备盎涂火蔓釜瞧扮客绽铜球棺摘盘庄梧俱曝颈吠汽灼奖肃叉席旷拾伯坎肌枝谨本缝磋倒擒异归礼扛聚惶逼诺稀对佐成的霉桑艾迹还咱纤蠕虽戎弘惑篆常声天桑井壤缺担春及搞栈鼓兄粹卒豺被柯奴足程戳词婪恕祈耘陈死爪脏娥绘凋社坛锻晌孵好刁包贩蛰福实带亚几裁徽萨荒伤钨冯槽裕什圣闲寿承卜傻拂氧池憨隧窍淤洋敌绊同洽请印验计杏拦职趴沃民良圈蔚局胳搂筋郊撕壶拇肆坟札肘脖涉苹讹冠梨盯擦原迅任荚椒然野寄且徒临亥瘩败蔫鞭吼孰点池 目 录 1、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1 2、白湾子镇中学“课改”实验阶段教学常规要求……9 3、白湾子镇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方案……………15 4、白湾子镇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总结……………17 5、白湾子镇中学校本课程实施纲要……………………20 6、白湾子镇中学开展“小媒体”课堂教学实施方案…23 7、白湾子镇中学校本教研工作制度……………………28 8、白湾子镇中学课堂改革模式…………………………38 9、白湾子镇中学课堂评价打分表………………………39 10、集体备课制度 ………………………………………40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为了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落实定边县教育局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加快构建具有特色,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现代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步伐,为每个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和发展机会, 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加快课程改革的步伐,我校按照定边县教育课程改革的步骤和实施办法,特制定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如下。 一、实验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创造性地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验证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在我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完善提供实践依据,探索课程实验的规律和方法,深入研究和有效解决课程实验中的实际问题,使素质教育的思想真正体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为构建具有特色的现代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奠定基础,推动教育教学现代化进程。 (二)具体目标 1、验证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的科学性,检验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实验教材在我校的适用性,为教材的多样性和教材资源开发提供建设性意见,为国家新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的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提供依据和建议。 2、构建适应我镇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新课程体系,在完善国家课程的同时,总结地方和学校课程开发和管理的经验,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整体推进提供经验。 3、总结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提高干部教师整体素质的经验,加强对教育行政人员和教师的培训,改进培训内容和形式,切实提高校本培训的实效性,建设一支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和现代课程意识的干部教师队伍,形成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新的教师培训体制。 4、探索符合课程改革精神的“小班化教育”教学策略和模式,改变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我校学习的现状,建立平等互动。共同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5、建立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学评价体系,改变教学评价过于注重甄别与选拔功能的倾向,充分发挥评价机制对学生发展的作用。 6、建立与新课程实施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实现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有机结合,形成以学校为基地的课程改革与教学研究机制。 7、创设全社会(或社区)共同关心支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良好环境,形成家长和社区公民理解、支持并主动参与教育改革,积极为课程改革提供条件的和谐环境。 二、实验的主要内容 1、七年级对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进行验证性实验。对新课程的课程标准及实验教材进行系统、完整的研究。实施并验证课程设置方案,验证并修订各科课程标准,为国家正式颁发各学科课程标准及相关文件做好准备。 2、加强学校课程开发与管理研究力度。以英语,信息技术、心理健康和形体等方面的教育为主要内容,以逐步加大对选修课的开发与研究为重点,稳步推进并不断完善地方和学校课程的建设和管理,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课程与教材体系。 3、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小班化教学”教学方式、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研究。通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引导教师充分认识课程设置、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所体现的教育理念,树立为每一个学生发展服务的思想,探索师生平等。教学相长、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方式,研究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等教学模式,充分体现新课程三个基本目标的教学策略,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与教育教学有机结合的途径,实现教学的深刻变革。 4、与课程改革同步的教学评价与考试改革。开展学生学业评价研究,不仅关注学生学习成绩,更要重视学生多方面潜能,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不仅关注结果,更重视成长过程,形成不以考试作为唯一手段,能够客观反映学生发展状况,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评价方式。改变单纯以学生学习成绩评定教师教学水平的做法,逐步形成内容多元,形式多样,引导分析和反思,激励教师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教学水平的教师评价体系。探索符合素质教育要求,有利于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的学校教学评价办法。 5、在课程改革中提高干部教师素质。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改革并不断完善教研和培训工作的内容、方式与方法,探索以教学改革为中心,以自我反思和自我发展为基础,以参与式为重要形式,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充分利用一切教育资源的干部教师培训模式。 6、适应新课程的学校教学管理研究。新的课程设置,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与学校课程的实施,将给学校教学管理带来一系列新问题,学校将从课程实施者转变为课程开发者,教师将从教材使用者成为教材完善者,由此带来的教学管理、教师管理与学生管理等新问题,只有通过实验才能找到解决方法,因此课程改革过程也是学校建立与现代教育观念相适应的、着眼服务于学生发展的新的管理体制的过程。 三、实验的主要保障措施 1、成立组织,加强管理。 组 长:刘正旺 副组长:姚永春 范鹏翱 郑国军 组 员:庞登财 陈世国 付世明 田依丰 郑国英 邢凤霄 王彦平 高浩杰 2、加强过程管理。 统计、积累新课程改革执行标准过程中的各种资料,每月进行实验情况总结,每学期总结出阶段性实验成果等。 3、建立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研究、交流制度。 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每两周组织一次课程改革实验的专题教研活动。年级组、备课组、每周实行集体备课研究制。 4、加强宣传,扩大参与面,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建立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机制,积极发挥各种媒体的作用,加强社会宣传,让社会了解、关注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引导社会各界参与讨论课程改革,倾听社会各界对新课程、新教材的意见和建议,为课程改革实验提供各方面的参考。 5、制订并实施实验教师培训的管理制度。 实行实验教师持证上岗,对课程改革的优秀教师进行表彰奖励,学习出勤有记录、教学情况有反馈、实验成果有评价。 6、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 通过举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系列理论讲座,开设课程改革专题教学研究活动,组织骨干实验教师赴其他课程改革实验区参观学习,开辟课程改革网站等,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实验的有效性。 四、实验步骤: 本试验分三个阶段进行: 1、准备阶段(2003年8月—2004年6月) (1)起草实验方案,广泛征求意见,呈报实验方案。 (2)成立组织机构。 (3)广泛宣传,开展新课程实验的社会动员,积极争取社会的支持。 (4)组建实验队伍,制定培训计划,对教育行政人员、校长、教研员和实验年级全体教师进行有计划的通识与专业培训。 (5)实验教师熟悉新课程标准,通读新教材,集体备课。 2、实施阶段(2004年8月—2005年1月) (1)七年级各学科全面及时地进入新课程标准的试用和新教材的试教。 (2)邀请课程专家,针对新课程和新教材实验进行系列专题讲座和针对性的指导。 (3)每月组织一次实验教师的研讨会 (4)及时检测、记录、反映新课程标准及教材实验的情况。 (5)深入开展新教材的教与学、新标准及新教材与学生认知规律等研究。 (6)每学年组织一次阶段性实验成果评估和展示活动。 3、实验测计及总结推广阶段(2005年2月—2008年6月) (1)完成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实验报告,提出完善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建设性意见。 (2)总结实验区教学改革、区域课程管理改革和教师培训的经验,展示新课程改革实验的各项教学研究成果和科研成果。 (3)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构建新课程体系下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及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活动、社区服务、劳动技能教育)的研究结果和学生素质发展状况进行总结分析,撰写实验研究报告。 五、实验的成果形式: 1、实验报告。 2、校本课程教材的形成。 3、新课程相关教辅资料(教学改革案例,学科教学设计、教学模式及策略,音像、CAI、教具、学具等)。 2003年8月 白湾子镇中学“课改”实验阶段 教学常规要求 教学工作是全校实现教学目的,培养合格人才的中心工作。为保证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对科任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辅导答疑、学生成绩检查与评定、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课堂评价等,作如下要求,供教师参考。 一、备课 备课是有效组织课堂教学的前提。不备课不得上课,不备课而上课按渎职行为处理,各学科一律实行超前备课。备课内容主要包括: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和课时计划。 1、学期教学计划与单元教学参照原制度执行; 2、课时计划,备写内容如下: A、新授课 a.教材简析:包括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疑点等。 b.素质教育目标:包括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 c.教学流程,包括情境导入及课前热身、师生互动、学习小结、目标检查、延伸拓展(衔接生活、实践探索)、作业练习布置。 d.板书设计。 e.课后反思(成功之处、失败之原因)。 B、复习课与小结课参照原制度进行。 二、上课 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中的中心环节。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上好课。 1、教学思想:①育人为本②教育为核心③面向全体④因材施教 2、教材处理:①内容熟练②观点正确③详略得当④重点突出 3、教学环节:①灵活多样②自然得体③善于组织④注意衔接 4、教学方法:①逻辑性强②启发性强③通俗性强④开放性强⑤应用性强 5、教学评议:①用普通话②语言准确③生动形象④通俗易懂⑤爱护学生⑥感情真挚 6、教学态度:①态度自然②和蔼亲切③面带微笑④仪表大方⑤爱护学生⑥感情真挚⑦对课堂突发事件处理不超过20秒 7、教学手段:①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②操作规范、合理 8、教学意识:①与学生建立平等关系②服务意识③使用意识④参与意识⑤探究意识 9、教学效果:①达成教学目标②进行学法指导③促进能力发展 三、作业布置与批改 作业布置与批改按照原制度进行,重点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1、课内作业:所选作业要有启发性、典型性、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 2、课外作业:所选作业要有活动作业、实践作业、探究作业、课外收集等。 3、根据本班学生实际实行分层次布置作业,不要一刀切。 4、作业批语准确,鼓励性强,善于发现每个同学的闪光点,每次作业都要有批语,注意过程的评价。 四、课后辅导 课后辅导按原制度进行。 五、成绩测评 成绩测评按原制度要求执行,重点构建发展性评价体系,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发展性评价体系对学生学习各科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一般能力"四个方面目标的达成与发展状态评价。 1、评价的方法--多样化 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可以将考试、动手操作、课题探究活动、撰写论文调查报告、小组实践活动、自我评价、面谈提问、日常观察、平时作业、成长记录袋等多样方法相结合。 2、评价的重点--过程与能力 即主要评价学生应用知识与技能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和能力,评价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而不只是单纯的知识、技能与技巧的回忆、模仿、和复制。 3、评价结果的表达--分数与等级、建议与说明相结合。 定性表达和定量表达相结合,更多地关注学生自身的发展。在表述评价的结果时,可以用描述性语言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知识掌握情况和能力水平进行表达。评价结果的定量表述,是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给出等级或者分数。但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绝不是用一个等级评定就可以得到全面的反映,因此定性和定量表达相结合的表达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六、学生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较之于学习方法是更为上进的东西,二者类似战略与战术的关系;学习方式相对稳定,学习方法相对灵活,学习方式不仅包括学习方法及其关系,而且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所以,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促进学生发展更具有战略意义。在课改实验阶段,要求学生在学习方式上体现以下特点: 1、主动性 主动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性,他对应于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二者为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2、独立性 独立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核心特征。如果说主动性表现为我要学,那么独立性则表现为我能学。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的学习方式。 3、合作性 人常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所以合作学习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 4、体验性 体验是指由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体验使学习进入生命领域,因为有了体验,知识的学习不再是仅仅属于理性认识范畴,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 5、问题性 问题是科学研究是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所以说,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过程。 七、课堂评价 实验阶段课堂评价量化表 序号 评 价 标 准 指 数 权 数 指标要求 1 教 学 目 的 内 容 28 教学目标准确具体、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 教学内容正确、容量适当、讲授准确恰当 结合学科特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训练 2 教 学 过 程 方 法 30 整体设计合理,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 教学环节紧凑、节奏适度,反馈及时,应对能力强 教学形式、方法、手段的选择和使用符合教学内容需要、学科特点和学习实际 3 教 学 基 本 素 养 18 讲普通话、语言流畅、准确、精炼 教态亲切自然、师生平等和谐 演示操作熟练、规范;板书、图示设计合理;字迹工整、规范 4 教 学 及 时 18 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双基落实,能力得到培养 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反应面广,渗透德育教育 5 教 学 特 色 6 在课堂教学方面具有创造性,特长、特点显明,或能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课堂延伸 2003年8月 白湾子镇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突破口,结合本校的特色,加强学科间的整合,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满足学生的终身发展和终身学习的愿望 二、课程目标: 1、要通过实践活动课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 2、要通过实践活动课改变课堂的单一、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方法,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 3、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使学生热爱劳动、尊重科学、掌握劳动技巧。 4、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使广大学生在走出课堂的同时了解国家、家乡、村庄的各种变化,增进社会与学校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实施策略: 1﹑班主任搞好组织动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各位教师要群策群力﹑互相配合,力争各项工作有效﹑顺利开展。 3﹑采取实地调查﹑走访群众﹑劳动实践﹑网上查找﹑翻阅书籍等多种形式收集材料和信息。 5﹑注重学生对实践过程的体验,注重学生对自我付出的肯定。 6﹑注重学科间的整合,利用多方面的知识对所收集材料和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归纳。 7﹑鼓励学生从当地实际出发,以独特的﹑创新的思想大胆设想和解决问题。 8﹑教师要给予学生独立探究和自由思考的空间,同时也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 9﹑将学生自我展示和多媒体展示融为一体,增强成果展示的真实性﹑直观性。 2004年3月 白湾子镇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总结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也悄然走进了学校。校本课程以其独特的地域特征、风土人情吸引着每个学生。我校为丰富课程资源,填补校本课程的空白,从2006年起,在校长的带领下,学校骨干教师致力于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目前,校本课程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就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总结如下。 一、深入学习新课程改革理念,明确校本课程的意义与功能。 在学校教务处的安排下,先后多次组织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吃透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课程结构、新课程标准、新课程评价、课程资源等有关理论知识,为开发校本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校本课程的设置,其目的就是要弥补单一国家课程的不足,发挥地方和学校的资源优势与办学积极性,满足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不同需求与不同特点,使整个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既能促进国民共同基础素质的提高,又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和多样化发展。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相比,在功能上有很大的不同,它们提供的很大一部分内容应该是与学生在当地的社会生活相联系的乡土知识和社区经验,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多样性,更好地获得生活经验,建立学习与发展的的自信心。本着以上原则我们开始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 二、校本课程的选编突出地方特色,反映地方风土人情。 我校地处白于山区南部的小镇,面对巍峨青山,左右阡陌交通,风景宜人。这里的风俗浓郁,文化丰富,人民生活充实。在搜集校本课程资源的时候,我们尽量选用本地方的教师,因为他们更了解这里。但仅仅了解是不够的,他们还通过调查、走访、实验、查阅文献等方法,充分掌握这里的自然环境与风俗文化。经过认真整理、分类,然后起草文本,文本初步形成,编写者先自我修改,然后交学校校本课程评审委员会审定,最后定稿。如付世明和郑国英老师在编写《直面沙尘暴》一文时,他们根据自己20多年对本地区自然环境变化的深刻体验和平时仔细的观察,又通过翻阅大量的文献资料,走访周围的老人,了解沙尘暴的成因、危害及沙尘暴灾难背后的故事,综合这几方面的材料才最终形成。其中课后的一首小诗——《家乡偶拾》是付世明老师亲眼所见有感而发,同时又表达了他美好愿望。 目前,经过校本课程评审委员会审定通过的校本课程包括语文、数学、政治、历地、理化、生物等科目。科目具体内容详见《白湾子镇中学校本教材》。 三、校本课程走进课堂,迈出艰难的一步。 校本课程能否得到社会、家长及教师的认可,校本课程的编写与审定很关键,但最终要到课堂教学中去检验,要让学习的主体学生认可。 我校在编写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得到了上级教育部门的赞许,但也有不少人提出质疑。这些反应既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同时也提醒我们在编写校本课程中一定要把握原则、小心谨慎。2008年我校尝试使用校本课程,一些家长和教育届人士、甚至本校部分教师担心使用校本课程影响国家课程的实施和学生的成绩,最终校长给他们做了这样的解释:一是学生通过在图书室借阅校本课程,认为贴近生活,很感兴趣;二是体现了本地风土人情,弥补了国家课程之不足;三是通过对校本课程资源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对地方文化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虽然目前校本课程的实施举步为艰,但我们最终迈出了这一步。我们也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让他们的担忧变成赞许的微笑。 校本课程资源不断丰富着课程资源,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作用。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将会吸引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我们也坚信,在上级领导的关注下,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在社会各届人士的支持下,白湾子镇中学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一定会绽放出绚烂的花朵。 2006年3月 白湾子镇中学校本课程实施纲要 一、课程设计背景 随着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的深入,校本课程开发法定地位的确立,我校依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从我校办学特色和育人目标出发,本着有效利用现有教育资源,依靠本校教师开发的原则,开发实施校本课程。 二、课程目标 1、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发展个性特长。塑“现代人”风范。 2、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的情感,树立服务家乡奉献家乡的理想。 3、拓展学生知识面,使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 4、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使我校教师改善知识结构,转变教学行为,增强课程意识,提高科研能力、科学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培养一批复合型、科研型的教师。 三、课程内容的选编 1、由教务处摸底、调研,确定大体思路,明确工作要求。 2、给每位教师下发编写一份校本课程的任务。 3、由校长牵头,教务处组织骨干教师对教师上交的校本课程进行审阅、筛选、完善、定稿。 4、将定稿的校本课程印刷成册进行再次审阅,最终定稿成册。 四、课时安排 七、八年级每周安排两课时校本课程。 五、课程实施原则 人本化的教育思想是指导或规范校本课程开发的核心思想。根据这一核心思想,针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现状,我们认为校本课程开发应遵循如下原则: 1、目标导向性原则 校本课程开发,必须以国家制定的教育目标为课程开发活动 的准则与导向,以防止校本课程开发活动偏离国家的教育方针。 2、协调性原则 校本课程开发,不仅会引起学校组织机构的某种程度的 变革,而且还会触及到学校原有教育经验的方方面面。对于校本课程开发来说,变革与稳定之间的协调问题是极为重要的。它不但涉及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问题,也涉及到引入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式等众多复杂的问题。为此,校本课程开发应该遵循协调性原则。 3、多样性原则 校本课程开发,无论是课程设计,还是课程实施与评价,必须自始至终以具体学校和具体学生的独特性与差异性为出发点和归宿,才能凸显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性化特征。 4、适宜性原则 校本课程开发,应因地、因时、因校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切忌盲目照搬。不同学校在地域特点、师资质量、学校经费、教学设备、社会物质环境及精神文化环境等方面不尽相同,而且不同区域的学校,学生的文化背景以及对校本课程的价值取向也存在着差异。为此,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时学校必须正确评估自身的优势与劣势,要依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尽量突出学校的优势,以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成功率。比如校本课程的内容选择以满足学生的兴趣与需求为前提,但同时又必须立足于学校、社区所能依托的教育资源,否则校本课程也就失去了“校本”的特色,其课程的适应性也就无从谈起。在具体设计阶段,学校应该考虑如何利用已有的条件,如何挖掘潜在的课程资源,如何最有效地创设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而不是等待时机与条件。目前,依照我国教育的实际状况,可以本着先实验后推广的精神,首先搞好校本课程开发的试点,确定在管理水平较高的班级进行实验。通过实验,作出示范,以便发挥带动、影响、辐射和催化的作用,促进校本课程的开发。 六、课程教学实施 第一阶段:将印刷成册的校本课程下放到阅览室,上校本课程时到阅览室,要求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旨在发现问题。 第二阶段:广泛征求学生意见以后在各年级选拔骨干教师担任校本课教师。 2008年8月 白湾子镇中学开展“小媒体” 课堂教学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如何有效促进课堂教与学,是每位教师积极探讨的问题,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加之近年来电化教学在教学中愈来愈被广大教师和学生接纳和认可。尤其在中小城市的中学条件优越,多媒体等电化教学被广泛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无疑是给课堂注入了一种新的“血液”;而农村中学条件滞后,仍然无法使学生享受到城里的现代化教学。作为一名农村教师也感慨农村教学条件的落后,好在我们学校每个教室都配备“三机一幕”,即:彩色电视机(29英寸)、DVD(带USB接口)投影仪。于是尝试着开发适合于农村学校的“多媒体”课堂教学,经过王彦平、陈世国等老师半个多月的摸索尝试后,惊喜发现利用我们现有的条件也可以开展“小媒体”课堂教学,而且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和网络资源整合出来的课件在教室中开展“多媒体”教学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二、“小媒体”课堂教学实施方法: (一)、课前搜集、整理资料 在上课前,教师应该积极在远程教育资源库或在学校电子备课室通过网络查找本节课知识资源和背景资料,并将收集出来的图片资料、视频资料、幻灯片课件资料、flash课件等资料结合本节课内容有机整合。灵活应用到自己的课堂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资源加工再利用 在远程教育资源库和网络中的资源不是拿来即用,每个资源都是作者按照自己的授课方法设计的。要让这些资源为自己的课堂服务,就需要我们自己加工再利用。这样既方便又节省时间。在技术上要求也不是很高的,能被广大农村教师接受和应用。如在九年级物理学《浮力》一课前,可将从远程教育资源库中搜集到生活中有关浮力实例通过PowerPoint软件制作成幻灯片,从网络中“淘”来的关于浮力产生的原因的视频,进行了资源的加工再利用: 1、首先,在网络中下载了一个ly_V7.5.rar屏录软件和Total Video Converter视频转换工具并进行简单的学习和应用。 图1 ly_V7.5.rar屏录软件 图2 Total Video Converter视频转换工具 2、将自己制作的幻灯片用ly_V7.5.rar屏录软件录制成AVI格式视频文件。在录制前,先打开ly_V7.5.rar屏录软件,再将自己制作的幻灯片打开并按F5键,使其放映,再F2开始录制,由于在课堂中利用带有USB接口的DVD来播放,所以在放映幻灯片时每张幻灯片停留时间约2-3s左右,便于在使用时用遥控器的“播放/暂停”来替代鼠标。录制完毕,再按F3停止录制,并将将此视频文件另存至桌面。 3、视频文件格式的转换,由于AVI视频格式不能在带有USB接口的DVD上直接播放,所以利用Total Video Converter视频转换工具再将AVI视频格式转换为Divx Mpeg4 Avi视频格式。这样就可以轻松地在普通的教师中利用电视可以上“多媒体”课了。 4、最后利用Total Video Converter视频转换工具进行视频文件的整合,将幻灯片录制成的视频和《浮力》产生的原因视频合并成一个文件,并保存。 这样一个有关物理《浮力》课堂资源就制作完成,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物理课堂中,也让农村学生体味到上多媒体课的氛围,也使学生对有关物理现象和产生原因有了更为直观的理解和认识。 (三)、习题课课件的设计 上面所述的是动态的课件,利用学生的形象观察和总结。对于习题课, 只需要在Power point中用黑底大白字打上试题内容,为了使学生看清试题内容,可用一张幻灯片一个试题。然后在保存的时候另存为JPEG格式,这样就将幻灯片的内容保存为图片格式。这样在播放的时候按顺序依次播放,用DVD的遥控面板的“暂停/播放”充当鼠标,使学生及时审题做题。节省了课堂的宝贵时间,也强化了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四)、建立自己资源库 这样将自己每节课的教学资源一章一节累积起来,就是教师自己的资源库。并且随着课堂教学的进一步认识,还可以做相应的调整。使这些资源与本校的实际情况、学生情况紧密结合,让其在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小媒体”课堂教学考核措施: 为了在全校大力推广“小媒体”课堂教学,学校规定各课任教师在本学期课堂教学中利用“小媒体”上课不得少于总课时的2/5,并参与学期末的考评。在学期末各课任教师将本学期的“小媒体”资料统一上交教务处,以便充实学校资源库。 “小媒体”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枯燥的课堂变的生动,同时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和见识。也体现了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和实效性。利用“小媒体”课堂教学同样在教室中对学生进行了电化教学,服务了课堂,也服务了学生。 2007年8月 白湾子镇中学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为全面开展校本教研工作,推动我校校本教研工作的科学发展,提高整体教育教育质量,我校从实际出发,以学校、教师、学生为根本,制定《白湾子镇中学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领导小组: 组 长:校长 副组长:主管教务的副校长 成 员:教务主任、教研组长、骨干教师若干 一、 校长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校长是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是校本教研的身体力行者。全面负责校本教研工作制度的制定、工作的落实与监督、工作成绩的评价。 1、全面制定学校校本教研制度与计划,发动全体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督促和评价校本教研工作。 2、带头学习教育理论并参与教学研究,举办专题讲座,指导各部门开展校本教研,经常深入课堂,积极参加学科组的教研活动,成为教师真诚的同伴并发挥好专业引领的作用。 3、注重营造校本教研的氛围,积极搭建研讨、交流平台,定期举办理论学习、经验交流、协作研究等活动。 4、支持优秀教师参加高层次进修,做好骨干教师的选送和培训工作,组织全体教师分期分批参加上级组织的业务培训。同时制定学校的培训方案,努力做好校本培训工作。 5、适应新课程改革推进需要,结合学校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形成学校的教科研课题,并逐级落实。 6、发动全体教师从本校、本职工作出发,学习教育理论,注重联系实际,加强对实践成果的经验总结。 7、负责全校的教研流程管理工作,加强对学校教师的教研指导和管理,组织校、市、省、国家级课题的论证、申报工作,组织选编学校的教科研论文集。 8、及时检查各项教研工作的落实、进展情况。及时安排和总结本校教研工作情况,奖惩分明。 9、要充分挖掘校内教育资源,整合教务处的教研力量,形成教学、科研、培训为一体的校本教研机制。 10、建立并不断完善校本教研活动记录和教师专业成长档案管理机制。 二、教务处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教导处是学校落实教学工作,开展教学研究和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组织之一,教导处应在校长领导下负责组织领导本学科有关教学研究的全部工作。 1、组织教师学习本学科课程标准,明确本学科的目的、任务,讨论并确定分年级教学要求,制定学期教研组计划。组织领导全组教师制定学期教学计划、年级教学进度计划、教学科研计划和第二课堂活动计划,并严格执行。 2、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常规建设,实现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考核评定及课外文化、科技活动等基本教学环节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3、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根据教学实际,围绕学校教科研课题确定教研组、备课组和个人每学期的研究课题,有计划地开展研究与交流汇报,组织教学研究课、公开课,及时总结、交流、推广教学经验,撰写经验论文。 4、大力抓好本学科教师的教学工作,组织各年级学科教师,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教材、探索教法和学法,认真备课,写好规范化教案,讲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 5、组织好每周的教学研究活动。 主要内容有组织备课组集体备课、检查教案、研究解决教学疑难问题、征求学生意见等。学习教学经验,教改经验、总结工作、讨论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质量等状况,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教导处活动要有出勤和活动记录。 6、结合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确定学科组的教研中心和教改课题,组织全组成员学习新理念,不断总结教学成果,推广教学新经验。 7、每学期组内开展一次观摩评议活动,研究教材、教法和学法,交流经验,提高教学质量。活动要有总结材料。 8、做好以老带新工作,充分发挥老教师传帮带作用,要落实到人,加速培养新教师和青年教师。坚持每月2次听新教师课。 9、注意积累资料和总结经验。不断提高练习题、单元过关题、考试题的质量,向建立学科题库方向发展。每学期要向学校和有关学会提交一定数量的经验论文或教学改革实验报告。 10、期中要协助校长检查落实情况,期末做好工作总结,并定期向学校领导和教师汇报工作,积极创建严肃活泼,刻苦钻研,文明和谐的教研组。 三、教师校本教研制度 教师是开展校本教研工作的承受者和受益者,是开展教研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每位教师必须主动、认真地进行教研活动,在活动中不断成长,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 1、认真参加学校、教研组和学科组以及各级主管部门组织的教研活动,态度端正。认真完成指派给自己的任务。 2、开学初制定出本学期个人教研的研究重点,交学科组备案。 3、认真完成学科组交给自己的备课任务,不抄袭。在教研组、学科组讨论时要认真准备,积极发言。 4、认真参加听课、说课、评课活动,每学期至少写10个以上的教学反思,新任青年教师每学期至少听20节课。其他教师每学期至少听15节课。 5、在教学实践的同时,努力做到“六个一”:每年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著作,确定一个教学研究课题,上好一堂教学公开课,完成一份优质教案,写一份课堂教学叙事案例,撰写一篇以上教研论文。 6、熟悉课程标准、教科书及必要的教参资料,与同伴一起制定好一学期的授课计划。认真钻研教材,把握好课程标准,写好教学设计方案。 7、能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和互联网资源,查找资料,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视野,扩大学生知识积累。 四、校本教研管理制度 1、成立校本教研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 2、建立健全校本教研制度,成立校本教研专题组,组长为学科教学骨干; 3、 从本校实际出发,认真制定每学期校本教研工作计划,计划要具体有可操作性,工作中,严格执行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4、定期组织教师学习专业理论,定期检查教师业务理论学习摘记,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大型同伴互帮活动。 5、激励引导教-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课程 改革 制度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