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养老金体系的发展历程、现状与改革路径.docx
《我国养老金体系的发展历程、现状与改革路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养老金体系的发展历程、现状与改革路径.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 我国养老金体系的发展历程、现状与改革路径 【Key】养老金 退休金 人口老龄化 结构性改革 参量改革F840.67 A【DOI】10.16619/ki.rmltxsqy.2018.22.010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快,人们对养老金问题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为了准确理解我国养老金体系面临的挑战,我们有必要全面回顾一下养老金制度的发展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在养老金体系建设上的取得成就。通过对历史的梳理,我们可以更清晰地认识现实,厘清下一步改革的方向。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的退休金制度(19491977年)我国曾长期处于农业社会,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中,养儿防老一直是养老的主要模式。这一模式与当
2、时的土地制度、财产继承制度和孝文化紧密配合,保持了社会的稳定,保障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随着新中国的建立,以国家和集体责任为主导的养老金制度开始建立。1951年,政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1953和1956年进行了修订),基本上在城镇实现了应保尽保,几乎所有类型的企业职工都被覆盖,由企业缴费、国家兜底,形成了典型的“国家单位”保障型养老金体制。对于机关事业单位,也建立了相应的退休金制度。在计划经济时期,企业向国家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缴纳养老金。机关和事业单位不用缴纳,由财政直接负担。职工的退休待遇取决于工资和工龄两个因素,退休待遇与退休前最后一个月的工资挂钩;工龄越长,退休金
3、越高。可以看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城镇职工是典型的现收现付和DB模式(待遇确定型)。当时,职工的退休年龄不同,女职工、特殊工种、重体力劳动者,往往为50岁。女职员通常为55岁,男职工为60岁。领导干部、高级知识分子退休年龄最晚。在农村,由于實行了农村合作社制度,土地不再归个人所有,但是农村老人仍然以家庭养老为主。无子女的老人由农村合作社集体负责,这一办法主要靠1956年中共中央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中提出的“五保”制度来落实。随着“文革”的到来,原本以总工会为主导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体系被冲垮。1969年财政部颁发了关于国营企业财务工作中几项制度的改革意见(草案),规定国营企业一律
4、停止提取劳动保险金,由单位直接支付退休员工的退休金,“国家单位”保险蜕化成纯粹的单位自保。当然,在计划经济制度下,企业不是自负盈亏,所以,对养老负担并不敏感。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时期,农村的五保户制度也没有受到很大冲击。改革开放时期的养老金制度改革(19782017年)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1984年开始,以企业改革为核心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成为重点。改革初期,由于城镇就业问题突出,鼓励提前退休曾是安置新成长劳动力的重要手段,养老金的问题并不突出。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特别是随着国有企业改革“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原则的提出,对于那些退休人员多的老企业,退休金负担重的矛盾就显露出来。
5、因此,20世纪90年代初,企业养老金制度改革便提上了议事日程。从那时起,中国的养老金制度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19912008年)是中国特色养老金制度的初建期,其核心问题是解决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城镇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障问题;第二阶段(20092014年)是中国特色养老金制度的扩展期,其核心问题是解决养老金制度的覆盖面问题;第三阶段(2015年至今)是中国特色养老金制度的攻坚期,其核心问题是解决养老金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问题。经过这三阶段的改革,未来虽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是,可以说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金体系的制度框架已初步形成。养老金制度的初建期(19912008
6、年)。这个阶段主要以1991年和1997年先后发布的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决定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为标志。改革从企业养老金制度入手,主要是解决当时的养老金体系与经济体制改革不相配套的问题,重点是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1991年,我国就提出要逐步建立起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1997年,我国在城镇企业中正式建立起统一的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该制度在2005年进一步完善。与此同时,2004年企业年金试行办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正式建立。该试行办法的出台,不仅明确了
7、企业在养老体系中应发挥的作用,也标志着职业养老金制度建设开始起步。养老金制度的扩展期(20092014年)。该阶段以2009、2011年先后推出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关于开展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以及2014年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的颁布为标志,重点是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拓展了养老金制度的覆盖面。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与许多国家不同,该制度没有关联家庭中的非就业者,因此,城镇中非就业者的养老保障处于空白中。与此同时,依赖农村集体经济的农村“五保”制度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度之后几乎停顿。于是,现实的困境开始呼唤新的城乡
8、居民养老保障制度。我国在2009年开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原计划用十年时间逐步推开,但是,由于政策深受农村居民的欢迎,仅仅两年多时间就在全国全面实施了。在农村试点的同时,2011年城镇居民开始了同样的试点。由于试点进展顺利,城镇与农村的模式基本相同,2014年,政府将两个制度合并,成为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至此,我国养老金制度实现了对全国适龄人口的制度全覆盖。养老金制度的深化改革期(20152017年)。以2015年以来推出的一系列改革为标志,中国特色养老金制度建设进入深化改革期,旨在解决养老金体系长期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让制度更加公平、可持续。在这一阶段,主要有以下举措:
9、第一,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破除“双轨制”弊端。2015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的颁布标志着全国范围内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双轨制改革正式开始,解决了多年来双轨制所带来的困扰。第二,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为解决转制成本问题出台了划转部分国有资产充实社会保障基金的政策,以保障养老金制度的可持续性。第三,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提上日程,虽然还没有实现全国基本养老保险的统收统支,仅仅是采取中央调剂金制度,但毕竟是迈开了向全国统筹进展的第一步。第四,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企业年金办法相继出台,第二支柱制度更加完善。第五,开始试点个人主导的第三支柱个人养
10、老金。从上述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出台可以看出,中国养老金制度已经进入深化改革的攻坚期、深水区,正处在最关键的历史时期。中国当前养老金体系的现状和成就中国现行养老金体系的制度框架。我国现行养老金制度体系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国家主导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包括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这两个制度在模式上是相同的,但是两个制度分开运行,制度名称仍然保留)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三大制度;第二层次是单位主导的职业养老金制度,包括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第三层次为个人主导的个人自愿参加的税延养老金。这三个层次分别对应国际通用的三支柱养老金体系中的第一、二、三支柱(如图1所示)。中
11、国养老金体系的成就。首先,实现了第一层次养老金制度的全覆盖。2009年以前,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只覆盖城镇职工群体,截止到2008年底有2.19亿中國人有基本养老保险;2009年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开始试点并全面推开;2011年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开始建立,养老保险基本上实现了制度上的全覆盖。随后中国的养老保险覆盖面迅速扩大。根据2017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截止到2017年底,中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群已超过9.15亿。其中,年末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40293万人,其中,参保职工29268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11026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
12、43885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1255万人,实际领取待遇人数15598万人,全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6318亿元。其次,养老金待遇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待遇已经连续十多年上调,其中2006年涨幅最大,达到23.7%,养老金有10年涨幅都在10%左右,2016年养老金涨幅回落到6.5%,2017年涨幅为5.5%,2018年为5%。目前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平均待遇水平已经达到了月均2491元。城乡居民中中央政府发放的基础养老金在建立初期每月只有55元,2014年首次上涨到每月70元,2018年再次提高到每月88元。除了中央政府,30个省市和自治区以及
13、2835个县级财政都进一步给予补贴,2017年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水平已经达到了每月124元。1再次,第二层次养老金稳步发展。我国第二层次养老金制度是雇主主导的职业养老金制度,包括企业年金制度和职业年金制度。自2004年我国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明确了企业年金的具体操作规范以来,我国企业年金制度有了很大发展。参与企业年金的企业户数从2006年的2.4万户上升到2017年的8.04万户,参加企业年金的职工人数也从2006年的964万人上升到2017年的2331万人,企业年金基金累计结存从2006年的708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12880亿元。此外,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机关事业
14、单位职业年金办法(国办发201518号)规定,从2014年10月1日起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职业年金制度。由于职业年金制度具有强制性,目前,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有将近4000万,据此来看,目前职业年金参保人数也在4000万左右。根据该办法规定,财政全额拨款的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单位缴费部分采取记账的方式,非财政全额供款的单位,单位缴费实账积累,截至2016年底,实账积累规模达到1468亿元。最后,第三层次养老金试点已经开始。我国自上世纪就提出要研究推出个人税延养老保险政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其进一步明确。2014年的“新国十条”提出适时推出个人税延商业养老保险。2018年4月2日,财政
15、部、税务总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财税201822号),决定自5月1日起在上海等地实施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试点采取EET的税收优惠政策,每人每月税收优惠额度是1000元,投资收益免税,达到退休年龄提取时按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试点办法同时规定,试点期为一年,试点结束后,银行、基金等金融机构都可以提供养老保障产品,通过统一的个人账户平台进行管理。中国养老金体系面临的困境与挑战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改革和演变,中国已经建立起了一个覆盖范围广泛、多方主体参与的规模庞大、制度复杂的养老金体系,但也应当看到,我国养
16、老金体系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人口老龄化加速,养老金体系面临长期的供需矛盾。人口老龄化是中国养老金体系面临的最大的系统性风险。从2000年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以来,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逐步加快。根据预测,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将从目前的12%,通过30多年的时间迅速提高到30%,在2060年前后老年人口数量有可能下降,但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依然会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保持在33%的高位,一直要持续到21世纪末,并且很难逆转,可以说,中国将进入人口老龄化“高原”期(见图2)。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深以及人均预期寿命的延长,我国现行养老金体系的制度赡养率2也将不断增加,这意味着,领取养老金的人数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 养老金 体系 发展 历程 现状 改革 路径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w****g】。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w****g】,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