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规划修改稿.doc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规划修改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规划修改稿.doc(25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规划(2023-2023) 山东省农业厅 加快高效生态农业开发建设,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基础支撑,对于修复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优化产业经济结构、促进可连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按照《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发展规划》(2023-2023)总体规定,编制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规划。 一、基础条件与发展环境 (一)区域资源优势明显,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1.土地资源丰富。区内土地总面积2774万亩。其中,耕地1473万亩,乡村人口人均1.91亩,是全省人均水平的近2倍;未运用地811万亩,其中,可开发运用的荒碱地418万亩;黄河三角洲地区年可新增土地2万多亩,是全国唯一新增土地的地区。其中,东营市人均土地面积约6.7亩,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6倍,尚有未运用土地资源2699.3平方公里。丰富的土地资源是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最有利因素,为发展规模经营发明了有利条件。 2.生物资源多样。黄河三角洲独特的立地条件和自然环境,孕育了丰富的生物物种资源,拥有高等植物120科700余种,动物11纲900余种,形成了独具地区特色的动植物品种,如冬枣、金丝小枣、鸭梨、紫花苜蓿、渤海黑牛、德州驴、渤海马、洼地绵羊、寿光鸡等。丰富的农业种质资源有助于特色农业发展。 3.生态环境独特。黄河三角洲地区处在陆地、淡水、海水交接地带,多类型生态系统交错分布,区内地广人稀,污染源少,生物安全半径大,易于隔离,发展绿色、安全农产品生产基地环境得天独厚。 (二)通过数年的探索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发展经验,具有了较好的物质基础 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较高。得益于油区开发建设和大规模的农业综合开发等,区域内“路、水、电、林、田”等设施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不断提高。2023年区内粮食总产690.4万吨,占全省粮食总产的16.0%;亩产462公斤,比全省平均亩产高11.6%;与2023年相比,总产增174.3万吨,增幅33.7%。棉花总产37.3万吨,占全省棉花总产的40.7%;亩产80.9公斤,比全省平均亩产高4%;与2023年相比,总产增24万吨,增幅190.0%。肉类总产101.4万吨,奶产量30.4万吨,分别占全省肉类总产的15.3%和11.8%;与2023年相比,总产分别增长45.1万吨、26.1万吨,增幅分别为80%和627.3%,其所占全省比重分别增长了4.1个百分点和4.8个百分点,增幅均显著高于全省平均增长水平。 2.生态农业建设力度大、发展快。坚持生态优先、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行“上粮下渔”荒碱地开发, “三网”(路、林、水)绿化,休闲观光农业,农作物秸秆综合运用,沼气、风能、太阳能开发运用等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有效地改善了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生态环境、生产环境和发展环境。2023年,完毕“三网”绿化60万亩,“上粮下渔”改造荒碱地80万亩,发展农村户用沼气20多万户,建成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县和生态农业示范县6个。 3.涌现出一批农业区域特色明显的发展典型。区内各县充足发挥比较优势,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努力培植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基本形成了以寿光蔬菜、莱州玉米种业、沾化冬枣、阳信鸭梨、无棣小枣、黄河口大闸蟹、黄河口蜜桃等为代表的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典型,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探索了路子。 (三)受多种因素制约,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仍面临较多困难 1. 淡水资源缺少。黄河三角洲降水偏少,年均降水量只有580毫米;地下水重要是微咸水、咸水和卤水,地下水资源量只有12.1亿立方米;客水来源重要依靠黄河,国家分派给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引黄指标仅为20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90立方米,低于334立方米的全省平均水平。数年平均总需水量40.1亿立方米,其中农业年需水量30亿立方米,总供水量为34.6亿立方米,年缺水量5.5亿立方米。随着国家黄河三角洲地区开发战略的实行,淡水供应局限性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水增长的矛盾仍然存在。淡水资源贫乏仍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 2.荒碱地面积大,开发治理成本高。黄河三角洲大部分土地是黄河冲积形成的,地面海拔低、坡降小,岗、坡、洼交错分布,生态环境脆弱。多数区域地下水埋藏浅,矿化度高,土壤盐渍化较重,各种盐渍化土壤占总面积的40%以上,土壤含盐量大都高于3‰,除莱州、寿光、昌邑和寒亭中南部外,普遍存在次生盐渍化威胁。由于特殊的立地条件,农业综合开发必须采用工程措施,修筑台田、配套排灌、改良土壤的成本大大高于其它地区。据测算,一般区域的开发成本约为600元/亩左右,而中度以上盐碱地开发成本高达3000元/亩。提高耕地质量,建设高产稳产田,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任务十分艰巨。 3. 农业投入局限性,基础设施的支撑能力和农业公共服务能力亟待加强。黄河三角洲多数县(市、区)位于经济欠发达的鲁西北地区,地方财力局限性,农业投入压力大、欠账多,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抗灾能力不强。突出表现为农业灌排体系不完善,大型灌区的骨干建筑物完好率不到60%,已建的排灌站工程标准低、老化失修严重;田间工程不配套,高效节水工程设施严重局限性,农业灌溉水运用系数还达不到全省的平均水平(0.55)。此外,区域内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少县市农业技术服务机构设立不完善,技术推广人员局限性;信息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民迫切需要的权威、准确的市场信息服务缺位;农业产业化带动能力不强,农村专业性合作经济组织不发达,农民的组织化限度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体系不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总体水平不高。 二、总体思绪与目的任务 (一)总体思绪 针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区位、资源和环境特点,坚持以“高效、生态、规模、创新”为主题,以促进农民增收、推动新农村建设为中心,通过建设“八大示范基地”、完善“三个体系”、创新“四项机制”,努力提高生态环境修复改善能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和可连续发展能力,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乃至环渤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基础支撑和生态保障。 (二)指导原则 一是开发保护并重,生态高效兼顾。坚持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统一,生态效益优先原则。大力推广节水、节地、节肥、节能技术,促进资源综合运用,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二是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按照建设区域现代农业规定,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优化配置区内农业资源,发挥区域农业比较优势,优化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 三是集中连片,规模开发。按照农业园区化、集约化规模经营思绪,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引进新品种,建成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示范项目。 四是政府主导,市场引导,社会参与。充足发挥政府在规划指导、资金投入和组织协调等方面的主导作用,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搞好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 (三)建设目的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高。规划期内,通过2023开发建设,粮、棉、菜、果、肉、蛋、奶等重要农产品产量及农业增长值均有较大幅度增长(具体指标见表1)。粮、棉、肉、蛋、奶产量占全省同类产品的比重明显提高。 表1: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目的 单位:万元、万吨 序号 指 标 名 称 基础数据 发展目的 2023年 2023 2023 2023 1 农业增长值(万元) 246 270 345 440 2 粮食总产量(万吨) 690 700 762 816 3 棉花总产量(万吨) 37 38 41 44 4 果品总产量(万吨) 183 208 222 238 5 蔬菜总产量(万吨) 968 930 976 1013 6 肉类总产量(万吨) 101 96 115 133 7 奶类总产量(万吨) 30 38 47 54 8 禽蛋总产量(万吨) 40 42 49 55 ——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能力明显提高。依托登海种业、寿光蔬菜研究院、东营市农科院,建成莱州玉米种子研发、寿光蔬菜种子引进吸取再创新、东营耐盐耐旱作物种子引进选育改良三大基地;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得到普遍推广,农业科技进步奉献率达成65%。 ——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运用。建成沿海生态防护屏障,建设生态保护示范区。保护、改良和建设天然草地400万亩,人工草场100万亩。加大自然保护区投入,综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农民收入显著增长,农村社会保障健全。到202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成8000元以上;到202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成12023元以上;到202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成16000元以上。建立起与黄河三角洲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通过2023或更长时期的建设,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规定的优质粮棉生产基地、绿色有机果品蔬菜生产基地、高标准规模集约化的绿色畜禽养殖基地全面建成,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将得到全面提高,区域内生态、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成为环渤海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 三、建设八大农业生态高效示范基地 (一)荒碱地治理与高效种养模式创新示范基地。黄河三角洲是我国东部沿海土地后备资源最多、开发潜力最大的地区,未运用的800多万亩土地,重要是盐荒地、涝洼荒地,另有少部分沙荒地。2023年以来,已累计改造各类荒地100多万亩,其中新增耕地70多万亩,基本达成中产以上水平,年可增粮食生产能力42万吨,为荒碱地开发积累了经验。建设荒碱地治理创新示范基地,对于加快环渤海和沿黄区域荒碱地治理,具有重要的示范效应。建设布局:选择沾化、滨城、庆云、无棣、寒亭、寿光、昌邑、莱州、垦利、利津、河口以及东营区为盐荒地治理示范项目区;选择乐陵、庆云、阳信、博兴、高青、邹平及广饶南部的封闭洼地为涝洼荒地治理示范项目区;选择河口、高青、寿光的黄河故道和引黄沉沙区为沙荒地治理示范项目区。重要建设内容:每个项目区建设万亩核心区,有针对性地建设高效节水工程体系,搞好土地平整和培肥地力,推广适宜品种和配套栽培、养殖技术,探索建立高效、生态、安全、标准的种养模式。盐荒地和涝洼荒地治理应重点突出上农下渔开发模式,探索“上粮下渔”、“上林下渔”、“上菜下渔”等高效种养模式。通过核心区示范带动,力争到2023年,治理荒碱地100万亩。其中,开发治理盐荒地50万亩、涝洼荒地40万亩、沙荒地10万亩,新增耕地78万亩、鱼塘20万亩、林地2万亩。规划到2023年,治理10万亩,到2023年,治理60万亩。 (二)粮棉高产创建示范基地。该区是我省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有154个县(市、区)粮食播种面积50万亩以上,有11个县(市、区)棉花播种面积20万亩以上,有110个县(市、区)已列入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但区内粮棉生产不平衡的问题比较突出,通过粮棉高产示范基地建设,可以促进平衡增产,进一步挖掘增产潜力。建设粮棉高产示范基地的重要内容:选择小麦、玉米播种面积50万亩以上的乐陵、庆云、邹平、滨城、惠民、阳信、无棣、沾化、博兴、高青、广饶、寿光、寒亭、昌邑、莱州等县市区为粮食重点项目区;选择棉花面积20万亩以上的乐陵、滨城、惠民、无棣、沾化、高青、广饶、河口、利津、垦利、寿光等县(市、区)为棉花重点项目区。每个项目区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2个乡镇作为核心区,分别开展小麦“十、百、万”和玉米、棉花“十、百、千、万”(亩方)高产创建活动。核心区重点强化深耕深松、秸秆还田、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等培肥地力技术措施,加大技术集成和推广,展示示范和推广一批新品种、新技术,实现良种良法配套,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通过高产创建示范带动,粮食单产年均提高8~10公斤,棉花皮棉单产年均提高1公斤以上。 (三)绿色农产品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示范基地。该区域面源污染相对较轻,发展无公害瓜、菜、果、食用菌生产极为有利,且已具有一定基础,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三证”认证率已达200万亩以上,但从标准化生产的档次看,水平仍然较低,建设该示范基地,对提高全区标准化水平具有示范带动作用。重要建设内容: 按照优势产业区域化、优势产品品牌化、产业基地标准化的规定,以现有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为基础,根据农业龙头公司和市场需求,建设和完善一批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优先选择寿光、广饶为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项目区,选择乐陵、沾化、无棣、阳信为果品标准化生产示范项目区。示范基地建设坚持高标准、高档次,基本达成“十有标准”,即有龙头依托、有生产技术规程、有生产档案、有检测设备、有技术负责人、有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有产品品牌和质量认证、有包装标记、有质量安全追溯、有微机联网。通过项目区示范带动,到2023年,区内名特优农产品实现基地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部分产品通过质量认证;到2023年,区内90%的农产品实现基地化、标准化生产,产品所有达成无公害以上标准,80%以上产品通过质量认证,包装标记覆盖率达成80%以上;到2023年,区内重要农产品生产所有实现基地化、标准化,产品100%通过质量认证,包装标记覆盖率达成100%。 (四)循环型、节约型农业发展示范基地。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发展循环型、节约型农业,实现资源的减量化、再循环、再运用,是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重要途径,对缓解水资源短缺、修复脆弱的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示范基地建设应重点突出“秸秆—养殖—沼气—有机肥”四个环节,把握“节水、节肥、节种、节药”四个重点。大力推行秸秆还田、秸秆生物反映堆、秸秆栽培食用菌、秸秆青贮氨化等综合运用技术;着力发展牛、羊等饲草型畜牧业,推行规模化饲养;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和大中型沼气工程,对新建和扩建的规模畜禽养殖场合有配套建设沼气工程,实行秸秆直接转化沼气工程,科学运用沼渣沼液,实现种植、养殖并举,产气、积肥同步,资源循环运用。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农业,选育耐旱品种,推广节水工程技术和旱作栽培模式;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提高肥料运用率;采用绿色植保、生态控害措施,加强高残、高毒可替代农药研发与推广,减少高残、高毒农药施用量。到2023年秸秆综合运用率达成95%以上,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成90%以上,畜禽养殖粪便污水资源化率达成90%,水资源和化肥运用率年均提高0.5个百分点。 (五)绿色控害技术综合运用示范基地。建设绿色控害技术综合运用示范基地,对环渤海区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具有示范作用。重要建设内容:一是重点推广以系统控制有害生物为重点的绿色控害技术。推广高效低毒农药及电子杀虫灯、粘虫胶、性诱剂、天敌释放等物理和生物防治措施配套技术,减少用药次数和用药量。二是重点推广大型现代施药器械,把新型高效植保机械纳入农机补贴项目范畴,给予适当补贴,实现植保机械的更新换代,彻底解决农药跑、冒、滴、漏浪费和污染现象发生。三是改造蝗区生态环境。运用香花槐、苜蓿、冬枣、棉花等适宜蝗区生态而蝗虫不喜食的植物,发明不利于蝗虫发生的环境。 在区域布局上,以广饶、寿光、寒亭为中心建设蔬菜有害生物绿色防控项目区;以沾化、无棣、河口为中心建设冬枣有害生物绿色防控项目区;选择庆云、乐陵、垦利、利津、东营区、河口、博兴、惠民、阳信、滨城等县市区建设棉花有害生物绿色防控项目区;以莱州、高青、昌邑、广饶、邹平为中心建立粮食作物有害生物绿色防控项目区;以河口、垦利、沾化、无棣、利津、东营区、乐陵为中心建设东亚飞蝗生态控制和生物防治项目区。 建设目的见表2。 表2:绿色控害技术综合运用示范基地建设目的 基地名称 建成基地面积 (万亩) 有害生物危害损失控制率(%) 化学农药使用量 减少比例(%) 2023 2023 2023 2023 2023 2023 2023 2023 2023 蔬菜有害生物绿色防控项目区 20 80 100 6 5 3 10 30 50 冬枣有害生物绿色防控项目区 5 15 20 10 8 5 10 30 50 棉花有害生物绿色防控项目区 50 250 300 8 6 5 10 20 30 小麦玉米有害生物绿色防控项目区 30 100 150 5 4 3 10 20 30 东亚飞蝗生态控制和生物防治项目区 70 150 300 东亚飞蝗发生密度控制率:2023年,3头/平方米以下,2023年,2头/平方米以下,2023年0.5头/平方米以下, (六)休闲观光农业创新示范基地。从拓展农业生态、观光、休闲、旅游、能源、文化传承等新功能着手,依托本地种植资源、养殖资源和自然资源,充足开发具有体验、观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业产品,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把精品农业生产、现代科技、生态环境和市民参与农事活动等融为一体,强化生产过程的生态性、趣味性、艺术性、文化性,生产丰富多彩的绿色食品,为市民提供欣赏、科普、示范场合和农业生态景观,提供高品质的体验感受。重点依托阳信万亩梨园、无棣沾化万亩枣林、惠民万亩桃园等,建设春季能赏花、夏季能休闲、秋季能采摘的欣赏型休闲农业园区;依托寿光蔬菜博览会、昌邑苗木绿色生态示范园等,建设展会式、文化型、科技型观光农业园区;在黄河入海口、小清河入海口、自然湿地、滨海滨河滨湖等具有独特自然景观的区域,发展生态型休闲观光农业;在新农村示范区和民俗文化浓郁的乡村,发展“农家乐”、“渔家乐”等生活体验型休闲观光农业。力争到2023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效益可观的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格局,区域内建成100个规模较大的休闲观光农业园区,打造一批精品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线路,年带动农民增收40亿元。 (七)农村清洁能源开发运用示范基地。以提高资源运用率,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为目的,通过政府财政补贴方式,大力推广运用沼气、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户用沼气,以19县(市、区)的农村为重点区域,新建户用沼气60万户、沼气服务网点2023个,重要开展“一池三改”和生态家园建设,建设生态家园示范村200个,使60%的适宜农户用上沼气;规划新建的1000处大中型畜禽养殖场合有配套沼气工程。新增运用太阳能热水器农户50万户,配合旧村改造、校舍改造、新村建设、敬老院建设,新增太阳能示范暖房3万平方米。在沿海地区,支持鼓励发展风能运用,小型风力发电机组达5000台以上。 (八)农业机械化创新示范基地。该区域地势平坦,地区开阔,适于大型联合机械作业,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成77%,高于全省65%的平均水平。建设农业机械化创新示范基地,对于促进黄河三角洲规模经营,促进农业机械向大型化、联合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具有示范带动作用。重要建设内容:选择机械化水平较高的邹平、博兴、广饶、寿光、昌邑、莱州等粮食主产区,建立粮食作物生产全过程机械化项目区;选择无棣、沾化、河口等棉花主产区,建立棉花生产全过程机械化项目区。积极探索农机作业补贴的新办法、新机制,加大对项目区农民购置农业机械的倾斜扶持力度,鼓励农户购买大型先进合用的农业机械、节本增效机械,制定农机作业规范,探索新型植保机械作业模式,实行农机、农艺措施相结合,加快保护性耕作、高产栽培、秸秆综合运用等技术应用。加强农机化服务组织建设,规范农机化服务市场,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效益。到2023年,示范区农机总动力发展到1448万千瓦,其中大中型拖拉机发展到5.64万台,联合收获机发展到2.21万台,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水平提高到79%以上。到2023年,示范区农机总动力发展到1639万千瓦,其中:大中型拖拉机发展到6.87万台,联合收获机发展到2.75万台,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水平提高到85%以上。到2023年,示范区农机总动力发展到1830万千瓦,其中:大中型拖拉机发展到8.1万台,联合收获机发展到3.28万台,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水平提高到90%以上。 四、完善三大体系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通过完善农业标准体系、检测体系、认证体系、监管体系建设,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标准体系建设,应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通过进一步调研,反复实验,保证标准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检测体系建设,在重点建设好东营、滨州两个市级中心的基础上,加强19个县级检测中心建设,逐步建立产地准出、质量追溯、市场准入等监管制度,区内农产品生产基地要率先实行生产有记录、产品有标记、批批有检测,实现对农产品从产地环境、投入品、生产过程、加工贮运到餐桌的全程质量安全监控。认证体系建设,按照“理顺市一级,强化县一级”的规定,完善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结合三角洲农产品绿色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尽快打造叫响一批黄河三角洲绿色名牌农产品,如无棣小枣、沾化冬枣、阳信鸭梨、名特畜产品、黄河口大闸蟹等。监管体系建设,重要是健全完善市、县、乡监管机构,特别是要按照中央有关文献规定,健全完善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体系。到2023年,完毕名特优农产品和其它重要产品的标准制定,完毕国家规划的邹平、广饶等第一批质检中心建设任务,农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到2023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比较健全,各类农产品检测合格率达成95%以上。到2023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规范完善,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合格率达成98%以上。 (二)农田基础设施保障体系。健全完善黄河三角洲地区水、田、林、路、电、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实行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分步实行,为三角洲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提供基础支撑条件。通过实行农业综合开发、荒碱地治理等工程,搞好灌区配套,完善田间水利设施,提高灌排标准,科学运用水资源;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和标准农田建设,培肥地力,增长高产稳产农田面积;重点建设黄河沿岸和黄河故道两个防风固沙区农田防护林体系,大力发展水保林、经济林和生态草场建设,提高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能力;适应农业机械作业需要,合理布局农田生产道路,加快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铺设地下电缆电线管道,保障电力供应。探索建立农田基础设施管护机制,对有收益的小型工程,通过承包、拍卖、租赁、转让、业主负责制等多种市场方式,拟定工程管护主体,以工程养工程;按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管护暂行办法》有关规定,计提农发工程管护经费,同时建立农民用水协会,采用“一事一议”等形式,搞好工程管护。到2023年,农田基础设施保障体系覆盖率达成90%以上,基本形成“田成方、林成网、渠相连、路相通、电讯全覆盖”的基础设施格局。 (三)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黄河三角洲地区人均土地规模较大,是胜利油田所在地,大型骨干公司较多,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水平,既具有良好条件,也是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必然规定。结合黄河三角洲实际,坚持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以龙头公司与合作经济组织为骨干,广泛调动其他社会力量,加快构建形成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重点建立完善农业科技、农村信息、市场流通、植物保护、农村金融等服务体系。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在提高对区外先进科技成果引进交流、充足吸纳能力的同时,加大对区域性实验示范基地和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依托莱州登海种业、寿光蔬菜研究院、东营市农科院,建成莱州玉米种子研发、寿光蔬菜种子引进吸取再创新、东营耐盐耐旱作物种子引进选育改良三大基地;依托惠民杂交棉制种基地、垦利棉花原原种基地,建设现代化的棉种产业体系。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按照国家规定,在三年内普遍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创新管理体制,强化财政保障,提高人员素质和服务效能。选择相对集中的行政村,探索建立村级服务站点,哺育农业科技示范户。支持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种植大户、龙头公司等积极参与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 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尽快建立黄河三角洲农业信息网,形成对外联结国内外市场、科研教学单位等,对内覆盖各类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主体的精干网络。完善农业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延伸网络终端,引导和扶持相关公司、合作组织、农户参与网络建设,提高信息服务质量,扩大信息共享范围,为区内农业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动态信息服务。大力建设乡、村信息服务站,改善信息服务手段,推广“三电合一”、“12316”等信息服务有效模式,重点围绕本地特色优势产业开展农业信息服务。 农村市场流通体系,以沾化冬枣、无棣小枣、阳信鸭梨、黄河口大闸蟹等特色生产基地为重点,建设方便农民销售的产地型批发市场。以寿光、广饶等现有农产品批发市场为基础,按照综合和专业市场结合的原则,重点加强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创新现代交易方式,建设完善20个布局合理、运营规范、辐射力强的大中型农产品交易批发市场,哺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农产品物流公司集团。以东营、滨州区域中心城市为重点,建设适应城市居民消费需求的销地市场网络。 五、探索创新四大机制 (一)土地流转机制。建立更加灵活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积极发展规模经营。在稳定和完善家庭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加快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建立健全县、乡、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大力培植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化龙头公司等土地规模经营流转主体;积极探索建立土地承包权退出机制,对常年在城乡居住、有稳定收入和社会保障的农民,制定政策,鼓励放弃土地承包权;通过整建制租赁、拍卖等形式,加快国有农场转换改制为现代农业公司;对新增土地、没有确权到户的土地,国土、发改、农业等部门应尽快研究出台鼓励社会投资、公司投资的相关配套政策。力争通过5-2023的努力,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培植一批土地经营规模百亩、千亩以上的经营大户和农场主。 (二)农业投融资机制。资金投入是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基本保障,针对黄河三角洲区域集中、投资量大的实际,必须建立灵活有效的农业投融资机制。加大各级特别是中央和省级财政对该区域的专项投入,特别是对正在实行的现代农业发展项目、优粮工程、农业综合开发等,要重点向黄河三角洲倾斜。在黄河三角洲地区积极开展支农资金县级整合试点工作,从横向、纵向上集聚各方资源,扩大投入规模,实现规模效益和建设合力。积极推动农村金融体系改革与发展,发挥本地种养大户多、涉农公司多的优势,积极创新金融服务组织和手段,尽快打破城乡金融界线,促进农业资金的健康回流,形成城乡统筹、工农相促的良性互动。积极探索政府支持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的政策,综合运用贷款贴息、信用担保、民办公助、以奖代补、先干后补、投资参股等多种手段,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发挥社会各类经营主体的作用,鼓励工商资本、金融资本、民间资本、外资等社会资金投资参与三角洲地区农业开发。按照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和建立公共财政制度的规定,规范农业投融资资金管理,强化支农资金监督机制,完善支农资金使用效果考评和效益审计机制,保证资金安全有效使用。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农业的开发建设,必将大大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和市场化经营限度,如何优化和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是保证开发建设成效的关键。探索建立产业化经营组织各环节利益关系协调机制,引导农民、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土地经营权、产品、资金、劳动力等要素参股龙头公司,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形成生产者、加工者、经营者之间互惠互利经济共同体。对在实践中出现的新型农业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给予政策扶持,形成公司带动型、中介组织带动型、市场带动型等多层次、多类型、跨区域的产业化经营发展形式。规范协议、订单、租赁、股份合作等利益联结形式,让农民更多地分享农业后续利润。完善龙头公司绩效考评和动态进退机制,把公司带动农民增收能力纳入考评的重要内容。重点哺育万得福、驰中、凯银、裕华等国家级农业龙头公司,不断扩大涉农公司整体规模和实力,增强为生产提供信息、技术、良种、物资等服务能力。鼓励引导农业龙头公司发展自有标准化生产基地。支持有比较优势的龙头公司,开展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联合与合作,哺育大型公司集团。引导龙头公司建立现代公司制度,加强公司管理和技术创新。 (四)自然风险、市场风险规避机制。高效生态农业发展规模越大、水平越高,其潜在的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越大。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在现有基础上,积极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鼓励和引导更多的农业龙头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种养殖基地、大户等参与,力争2023年,实现区域内全覆盖。在逐步提高保费补贴比例、严格保费管理的同时,积极推动农业互相保、再保险工作试点,尽快建立巨灾风险基金,扩大风险分散和转移范围,提高补偿能力。结合新农村建设,积极探索农业保险、农村信贷、财政支农等相关支农政策有效整合和统筹的方式,增强相关政策对自然和市场风险综合规避的力度。加大财政、信贷等支持,哺育壮大农业龙头公司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内在素质和发展实力,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预警机制,及时发布权威可靠的市场信息,不断增强其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建立农业产业化市场风险保障基金,由各级财政和农业龙头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同筹集,探索以丰补歉、平衡发展的长效机制。 六、保障措施和政策建议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促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农业的统筹协调机制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支撑产业,是黄河三角洲各产业协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和统筹协调,纳入整个布局规划,协同发展,共同推动。一是建立农业内部协调发展机制。加强绿色种植业、生态畜牧业、现代渔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等各产业之间的有机结合,促进土地、产品、技术、人才等资源和要素的合理配置、循环运用、集约发展。要理顺产业各环节之间的利益分派机制,解决好产量和效益的关系。二是要建立区域间协调发展机制。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农业建设涉及6个市的19个县(市、区),各地发展水平不平衡,必须加强分类指导,突出特色优势,合理分工布局,促进区域间协调合作,提高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三是建立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机制。要把推动城乡统筹,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农业建设的指导思想,贯穿高效生态农业建设的全过程,纳入政府统筹协调、各部门和各行业扶持发展的大格局,在产业政策、科研推广、财政金融等方面建立起长效的支持保护机制,切实保障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农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2.加大资金投入,构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农业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形成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农业的多元化投入格局。全面完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农业开发建设任务需要较大资金投入,单靠一方的力量难以承担。要不断创新投资方式,拓展筹资渠道,加快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公司、社会、农民、外资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一是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各级政府要加大投入,设立专项资金支持规划区域的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特别要逐步完善规划区内水、电、路等公共生产保护设施建设,促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在围绕支持重点,进一步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将性质相同、用途相近的政府支农资金统筹安排使用,充足发挥资金的规模效益,保障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农业健康发展。二是广泛吸引公司、社会和民间投资。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有序推动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制定更加灵活的农村经济政策,吸引社会各个方面投资发展农业和农村社会事业。鼓励各类公司、事业单位和社会团队到黄河三角洲从事农业开发,兴办农业生产生活项目。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和吸引外资参与农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加工和流通,加大农业投入。三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强银企合作,增长信贷投入,引导和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增长对农业产业的信贷支持,搭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投融资平台。鼓励和支持保险机构发展多形式、多渠道的农业保险,探索建立多品种的政策保险制度。 3.加强队伍建设,健全健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农业建设人才支撑机制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农业建设人才支撑体系。建立一支水平高、能力强的农业专业人才队伍,是完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农业建设任务的重要保证。要针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农业建设的人才需求,加强各类人才引进、培养、交流,着力打造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农业建设人才基地,依托高端人才资源推动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健康发展。一是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引进力度。依托省内各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通过加强学科调整和设立,实行“泰山学者--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农业开发特聘专家”建设工程,重点引进、培养一批创新型科技人才,以支持合作共建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技术研究室等创新平台为重点,大力推动产学研结合,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加大农业高端管理人才的引进培养力度,造就一支综合素质好、创新意识强、熟悉国际贸易、具有战略眼光、适应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定的优秀公司家、经纪人、高层次农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二是加强农业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推动农科教结合,鼓励科研院所和农业高科技人才与各类农业基地和园区搞实验示范。加大政府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推广机构和农技推广队伍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业系统继续教育工作体系、制度体系和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提供专业人才支持。三是加大对新型农民培训力度。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重点培训一批农民辅导员,带动培训一批示范农户,不断加大对广大农民的普及性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农民的致富本领和综合素质。-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黄河 三角洲 高效 生态 经济区 生态农业 发展规划 修改稿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天****】。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天****】,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天****】。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天****】,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